【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12000字(论文)】_第1页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12000字(论文)】_第2页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12000字(论文)】_第3页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12000字(论文)】_第4页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12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频频发生。我国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对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作了规定。但是,各法律文件中对个人信息的定义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并未提及如何准确识别公民个人信息。为更好地预防与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有必要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展开研究,解决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等问题。结合司法解释的规定,公民个人信息可以界定为与信息主体密切相关的、除特定人群外不希望被其他人群知晓的信息。其法律属性兼具人格属性与财产属性,人格利益占据主导地位。认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要遵循信息保护与信息共享平衡原则还有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协调原则。在认定标准方面,既坚持可识别性,又遵循关联性的标准。在具体认定时,应注意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不是完全相同也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各具有两个共同且独立的概念,属于交叉关系。个人信息是个人数据的内容,个人信息以个人数据的形式表示,两者是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个人数据是个人信息的物化形式。匿名或化名的个人信息可以保留为个人信息,或者在某些时候可以转换为个人信息。在计算公民个人信息数量时,有必要采取客观的方法,根据案件中的个人信息所涉及的特定内容来识别一条公民个人信息,并确定总数。而计算个人信息的批处理方法是推定规则的适当应用,前提是对公民的个人信息的内容进行抽样和评估,以排除重复的和不真实的公民个人信息。关键词:公民个人信息;认定原则;具体认定;数量认定目录引言………………………1一、公民个人信息概述…………………页码(一)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页码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页码2.公民个人信息的外延……………页码(二)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页码1.学说争议及评析…………………页码2.本文观点…………页码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标准……………页码(一)公民个人信息认定原则………页码1.信息保护与信息共享平衡原则………………页码2.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协调原则………………页码(二)认定标准………………………页码1.一般性标准一一身份的“可识别性”标准…………………页码2.附属性标准一一身份之外的“关联性”标准………………页码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的具体认定…………页码(一)一般个人信息的认定…………页码(二)特殊个人信息的认定…………页码1.公开的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页码2.个人隐私、个人数据是否属于“公民个人信息”……………页码3.经过信息技术处理后的个人信息是否属于“公民个人信息”………………页码(三)公民个人信息数量的计算……………………页码1.公民个人信息类型对数量认定的影响………页码2.公民个人信息内容对数量认定的影响………页码结语……………………页码参考文献………………页码引言公民的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这个互联网迅速普及的时代。但是,越来越多的公民个人信息遭到非法侵犯,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并随之产生了了许多社会问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对社会非常有害。从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大量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来看,必须立即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2009年,我国《刑法修正案(七)》第253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出售或扣押在会议或向第三方提供服务中获得的公民的个人信息,或通过盗窃,贿赂等非法获取或获取上述信息的情况”,“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后来在2015年8月发布的《刑法修正案(九)》中进行了修订。把以前的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主体扩大成为一般主体,并提高了对犯罪分子的法律制裁力度。但是,相关法律文件中并未提及如何准确识别公民的“个人信息”。由于缺乏识别,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审理案件的法官出现了很多困惑,甚至出现相似案例判决结果截然不同。鉴于上述情况,我国迫切需要在立法或司法解释的层面上明确个人信息的定义,以保障司法公正,并真正解决这种情况下的“犯罪与刑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围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中的公民个人信息,这个犯罪对象的认定问题而展开讨论。公民个人信息概述(一)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个人信息保护法现仍在制定中,因此如何确定个人信息的概念和范围就显得十分重要。公民个人信息从字面简单来看,“信息”包含了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们通过对各种不同的信息识别和区分,以达到认识不同事物的目的。而“公民个人”是“信息”的主体,是特定信息的所有者,即信息主体依照法律授权范围享有权利以及承担义务。2015年8月发布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把犯罪主体从原来的特殊主体改为了一般主体。这是对主体范围的扩大,表明犯罪主体不再局限于刑法过去规定的国家机关、金融、电信、交通、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的规定所以公民个人信息应为“与信息主体密切相关的、除特定人群外不希望被其他人群知晓的信息”。2.公民个人信息的外延(分类)公民个人信息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1)依照对主体识别程度不同划分可以将公民个人信息依照对其信息主体的识别程度不同划分为直接个人信息与间接个人信息。直接个人信息是指能够单独识别信息主体本人的信息。间接个人信息是指不能够单独识别,需要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信息主体本人的信息。如身份证号码是典型的直接个人信息。将两种类别相比较可知,被侵犯的后果显然是直接个人信息比间接个人信息更严重。(2)依照被泄露带来的风险划分依照被泄露的风险划分即以信息是否涉及个人隐私的为划分标准,可将其分为一般的个人信息与敏感的个人信息两类。通过对域外法于洁,栗琳.英国敏感信息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情报理论与实践研究可知敏感个人信息即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因为其被泄露存在特殊风险,可能使信息主体遭遇歧视对待。我国法律均没有提及敏感个人信息。因为“敏感”的文字定义不是特别清晰,也不是专业的法律术语黄明毅.我国个人敏感信息与个人一般信息的法律界分探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20(04)。虽然在其他国家有这种分类方式,但在中国没有明确的敏感个人信息类别。于洁,栗琳.英国敏感信息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情报理论与实践黄明毅.我国个人敏感信息与个人一般信息的法律界分探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20(04)(3)以个人信息是否公开为标准依据此标准可以分为公开个人信息与隐秘个人信息。公开个人信息,是指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手段被掌握的个人信息。隐秘的个人信息即与公开个人信息相对应。这种分类的方式是为了避免一些敏感个人信息已经被公开,无论该信息是否包含个人隐私,都已经隐私利益,不能再因此取得特殊的敏感个人信息保护。除上述分类标准以外,还有以个人信息处理技术为标准的划分方式,可将其分为电脑处理个人信息与非电脑处理个人信息。还可以依照个人信息内容为标准划分属人的个人信息与属事的个人信息等等。(二)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1.学说争议及评析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争议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当前的学术界存在很多不同观点,大致分为“财产的客体、隐私的客体和人格的客体”三种,每种分析都有不同的解释。当我们期望合理有效地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的同时,更需要合理、准确地定义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准确把握法律属性也有利于为公民个人信息定义清晰,帮助在法律实践过程中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深入了解保护目的以便更好地保护已经遭受到各种侵害的公民个人信息,所以如下阐述分析各个学说的不同观点。 观点1所有权客体学说,根据财产客体理论王甜莉.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之权属探析——以《民法总则》的颁布为背景【J】.社会科学动态.2018(07):20-26,此种观点认为公民的个人信息等同于民法上的“物”。信息主体拥有对于其密切相关的、不愿意为他人知晓的信息享有所有权。此观点强调公民个人信息的信息主体对公民个人信息的绝对所有,并且坚决不允许特定人外的其他人群随意侵犯。在不违背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的条件下,公民个人信息的信息主体可以加工、使用、抛弃。此种观点强调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能够体现并发挥出信息的经济价值刘德良.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J】.法学研究.2007(03):80-91,为了实现经济效用的最大化,可以把数量庞大的信息收集进行划分类别再加工。王甜莉.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之权属探析——以《民法总则》的颁布为背景【J】.社会科学动态.2018(07):20-26刘德良.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J】.法学研究.2007(03):80-91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该理论将公民的个人信息视为民法上的“物”,信息主体享有对信息的所有权。但其实在民法中所有权是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权,也是唯一的完全物权,所有权人对其所有物享有包括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的几项具体权利。通常来说,不论是不动产所有权还是动产所有权,所有权的客体多数是有形的物,而公民个人信息是无形的。公民个人信息的确由于社会生活拥有了财产属性,但其人格属性是不能因此被忽略的。如果将公民个人信息放置市场交易,则是对信息主体的信息忽视人格属性的表现。 观点2隐私权客体说:该学说起源于美国,美国是第一个提出要对个人隐私进行保护的国家。也是它第一个定义什么是个人隐私权,并且对个人隐私权进行保护。美国提出的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实质上是保护其个人隐私。而这种隐私与我们认知的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是有差别的。该学说强调的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主要是隐私利益,强调私密性。笔者认为,从该学说的观点及其保护范围来看,因为美国属于与我国不同的英美法系。在我国的环境中,个人隐私是与其他人及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情况下,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公开或为他人知晓的秘密。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比个人隐私的范围更广,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中应包含了个人隐私。美国法律中提到的个人隐私权不同于中国法律要求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我国更强调信息主体可以独立地处理,决定特定信息王利明.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J】.现代法学.2013(04):62-72。对任何违反信息持有者意愿的有关信息的行为都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此外,如果仅使用隐私来定义公民的个人信息的范围将导致受保护的范围十分有限,并且不能真正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因此,这种关于公民个人信息法律性质的学说是不值得被支持的。王利明.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J】.现代法学.2013(04):62-72观点3人格权客体说认为,公民的个人信息应反映个人的属性,主要展现人格权的内容。“人格权的客体论”以德国法律为代表。1990年后德国对《个人资料保护法》进行的修订解释说,该法律的主要目的是在处理公民的个人信息时着重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持有人的人格权。笔者认为,公民的个人信息是可识别的有关隐私的信息,与信息主体的个性是分不开的。个人信息具有信息持有者的人格性,例如身高,体重,血型,基因等。公民个人信息的最基本体现是公民的人格属性。人格的这一属性更多地源于人格权的非财产性。这种人格权的最重要特征是人格的自治和自由,其他人不得阻碍权利人行使权利。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运用,处理或交易,都将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主体的人格利益。突出占主导地位的是人格性而不是所有性,由此说明公民个人信息不同于民法上一般而言的物。对信息保护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对信息持有者保持尊重齐爱民.论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与构成要素【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0):26-29。因此人格权客体说优于其他学说对公民个人信息法律属性的界定。齐爱民.论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与构成要素【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0):26-292.本文观点通过阐述分析三种不同观点,不难发现很难界定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这三种观点侧重点各不相同,各有其正确性和发展局限性。从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的角度考量,结合上述的三个观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由于公民个人信息涉及面广,兼具人格和财产属性。恰恰是由于它具有财产属性的原因导致出现不法分子肆意侵犯的现象。这种不当行为破坏了公民个人信息的人格属性,法律禁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因此,笔者认为没有一种学说代表的法律属性能够独立的界定公民个人信息。相比较来说,笔者支持观点3人格权客体说中和观点1所有权客体学说中,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兼具人格属性与财产属性,人格利益占据主导地位。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标准(一)公民个人信息认定原则1.信息保护与信息共享平衡原则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几乎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向外传递着信息,为了更合理的资源配置,信息共享也因此实现了最大化,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但随着信息流通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时需要在保护信息和最大程度地交换信息之间取得平衡。一方面,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对于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重要,成为必不可少的社会资源。对于参与信息运营的服务提供商而言,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分析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对于政府机构而言,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可以为其公共管理带来方便。信息交流的最大化已使社会效益迅速增长,并使政治和公共生活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在最大化信息共享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公民的个人信息被不当收集和滥用,这损害了公民的个人利益。因此,在保护个人信息的时候,尤其是个人信息的认定方面,必须合理和适当地处理信息保护和信息共享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将二者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平衡发展,就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获取更大的效益。2.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协调原则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是无限的和绝对的。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时,不可避免地会牺牲部分个人利益以保障公共利益,但即便是牺牲个人利益也需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进行,把握好协调的尺度。只有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了国家安全和其他重要的公共利益,才能牺牲少数人的个人利益。例如:公安机关在抓捕逃犯时,根据工作需要可能会对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活动范围、社会关系向全社会发布通缉令。再例如2020年开始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活动轨迹、社会关系向社会公开,以便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类似这些情形时,为了公共利益,个人信息的保护就被削弱。因此,在保护个人信息时,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有必要考虑弱化个人利益保护是否符合多数人的利益,并有严格的限制措施,以避免对个人利益的过度伤害。认定标准1.一般性标准一一身份的“可识别性”标准笔者认为,认定标准有必要基于理论研究的合理性,再同时结合对“公民个人信息”的规定。既要考虑可识别性是公民个人信息的一般属性,又不能忽略那些不能被直接识别的信息,如可能影响财产安全的信息以及结合性信息等。根据域外法律可以了解,“可识别”身份标准已成为判断某些类型的信息是否属于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依据齐爱民,张哲.识别与再识别: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与立法选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119-131。在我国,《网络安全法》和《司法解释》都采用一种通用的枚举方法来给公民的个人信息下定义。通过我国关于公民个人信息定义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可以看出两者都采用了身份“可识别”的标准判断是否属于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另外,有人认为“可识别”是识别公民个人信息的实质性标准,指出个人信息应仅限于能够被识别的个人信息,即个人公民信息能与特定的个人公民相对应,满足这个条件才可以损害公民人身和财产权。在国外,许多国家也将“可识别”作为识别信息的关键要素。例如,根据1998年瑞典《个人数据》的规定,个人数据是指“与身份相关的信息”,或“可识别的数据所有者”。德国2003年《联邦数据保护法》中有关个人数据也有类似的规定。总之,“可识别”身份作为一般身份识别标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简单地解决部分对公民个人信息认定的问题。齐爱民,张哲.识别与再识别: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与立法选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119-1312.附属性标准一一身份之外的“关联性”标准关于“公民的个人信息”的认定,我国众多学者目前同意,身份可以被识别是保护个人信息的基本标准,但是除了能够被识别的身份信息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其他信息。例如信息附加到可被识别信息中,此类信息虽然不能够被直接识别,但可能影响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此类信息也必须受到刑法的保护。《司法解释》规定了帐户密码,财产状态和行动轨迹均属于个人信息。笔者认为,通过对前面对公民个人信息法律属性的不同学说讨论,可以知道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应该是多重法律属性。结合当前对公民个人信息权属性的主流观点的分析,人们认为公民个人信息应该是一种独立的权利属性。公民个人信息权利属性具有其自己的特殊人身和财产属性。人身属性既包括其自身能够被识别的特性,也包括对主体其他人身权益的依赖。而同样财产属性具有其自身的财产利益,也包括对权利主体对其他权利和个人利益的依赖。总的来说,从属标准可以提供参考,以更好地解决“可识别”身份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问题。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的具体认定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掌握个人信息的特征、认定原则和具体认定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并结合公民个人信息的特征来判断,确定实际案件中的信息是否违反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但是,无论要考虑的原则或因素如何,在具体实践时仍会与理论存在某些差异张玉洁.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基于190件案例样本的分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06):53-66。因此,有必要讨论具体情况。笔者将对识别一般个人信息的过程总结分析并解释除之外的其他有争议的情况。张玉洁.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基于190件案例样本的分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06):53-66(一)一般个人信息的认定根据上述推理和分析,在确定案件中的信息是否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个人信息时,第一步应基于个人信息的特征进行初步判断。判断该信息是否具有可识别,相对排他,受法律保护,客观真实有效的特征。其次,必须结合特定的方案进行特定的分析。其中,具有特殊身份的公民应分开讨论。对于无法直接识别的组合信息,必须分析犯罪行为者各因素对识别能力的影响。特殊个人信息的认定1.公开的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以公司网站上披露的主管或其他员工信息举例。如在“天眼查”APP中,可以查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从法律规定的字面意义上讲,这些自然人的姓名,其工作单位和手机号码均属于个人信息,因此上述也属于公民的个人信息的范围。但是,此类信息是注册公司时必须向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相应的签约网站上找到公司法人的移动电话号码。这种现象可以看作公司法人为了招揽业务或其他目的自愿公开的个人信息。从保护法律利益的角度来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保护的法律利益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权利以及生活秩序安宁的权利。在当前的法律背景下,必须尊重义务,但权利可以被放弃。因此,公民可以通过自愿披露和其他方法主动放弃部分个人信息保护权。如果获得的信息是当事方必须向社会披露的信息,或者是自愿披露的信息,它不具有违反被收集者的意愿的特征,因此不能被视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2.个人隐私、个人数据是否属于“公民个人信息”个人隐私与个人信息是很容易混淆的概念。对相似概念的范围进行分类和区分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并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个人隐私的概念天生就含糊且难以定义,更不用说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之间的概念区别了。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例如前文曾提及美国法律就直接将个人隐私定义为保护范围。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司法实践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模糊状态。可能曾有学者有意识地想将它们区分开来,试图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但在立法或司法实践中,还是会出现将二者相等同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中讨论个人信息的定义,并且在讨论个人信息是否应包含个人隐私时花费太多精力为了明确范围。笔者认为,可以从保护和控制的角度来区分个人隐私与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方面侵权主要是为了阻碍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的控制和独立决定,保护重心是为了保护其控制和使用。而个人隐私方面侵权主要是非法披露和骚扰,保护重点应该放在防止个人秘密被非法披露。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不是完全相同也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各具有两个共同且独立的概念,属于交叉关系。在定义个人信息时,不宜包括所有类型的个人隐私。在对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的定义进行总结时,对前两个概念的解释表明,私人信息和私人活动均属于个人信息。但有形的隐私,例如私人空间不属于个人信息。除此之外,个人信息还包含没有隐私价值的公共个人信息。因此,两者属于部分重叠的关系。关于个人信息和个人数据之间关系的定义,大多数学者认为两者是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个人信息是个人数据的内容,个人信息是个人数据的形式表示。也就是说,两者是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个人数据是个人信息的物化形式。3.经过信息技术处理后的个人信息是否属于“公民个人信息”在实践中,存在一个问题,即采用从公民那里收集的个人信息来反向识别特定公民,从而导致公民财产和其他权益的损失。为了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已经出现了识别处理技术。理论界的一些学者称这种技术平衡公民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利用为对个人信息的去识别化。 国际去识别技术一般主要包括:匿名化或假名化技术,信息加密技术,碎片化信息技术和信息分割技术。匿名化或假名化是指专门针对个人信息隐藏或隐瞒信息主体身份的措施。通过理解匿名化或假名化的定义,可以看出,匿名化或假名化是为了掩盖某些电子信息或其他个人信息的真实状态,从而实现了对信息主体的保护。对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处理的主要方法如下:消除或省略“身份识别细节”(例如名称)、用代号替换名称或其他直接识别符、集成信息,例如,基于“例如年龄组,年份或城市之类的技术。“直接识别符(例如名称)已被删除或省略,间接标识符未得到处理。这种处理方法不能将这种类型的信息完全转换为非个人信息。尤其是当唯一识别符(例如标识号)将与同一个识别标识符不相关的某些信息连接到特定个人时,可以识别该个人。但是,直接识别符的删除通常被认为是避免被识别的适当方法。假名化是一个间接识别符,例如昵称代替名称。假名化是“伪装身份的过程”,可以实现在不知道其身份的情况下从同一个人收集更多信息的目的。假名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可追溯的假名,也称为可逆的假名。这种假名化方法包括在极其苛刻的情况下“跟踪”或重新标识信息的主题。第二种是不可逆的假名,这使得重新识别成为不可能。其中,可追踪的假名信息可能仍属于“个人信息”,因为尽管重新假名的条件非常苛刻,但这种假名方法的目的仍是进行信息的重新识别。如果每个人的代码保持唯一,则身份识别仍然可能,并且假名信息仍属于“个人信息”。总之,应根据情况确定信息是否属于“个人信息”,并考虑所有合理可能的识别主体的方式,包括对匿名信息采取的“反识别”措施的优势。假名。此外,重新识别方法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现有技术(例如删除识别符或集成信息)可能无法有效且不可逆地对信息进行匿名化。实际上,与个人相关的任何信息都可以是“个人信息”,因为当与许多其他信息结合使用时,将可以识别个人的身份。这意味着匿名或化名的个人信息可以保留为“个人信息”,或者在某些时候可以转换为“个人信息”。公民个人信息数量的计算1.公民个人信息类型对数量认定的影响(1)单条个人信息的认定对信息计数的影响现如今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仍在制定当中,如何理解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量刑条件,哪些是属于情节严重的条件,哪些又是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范围,《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根据信息的类型和数量,不同类型的信息重要程度各不相同,司法解释给出了“50以上”、“500以上”“5000以上”几种不同的门槛,为定罪量刑提供明确标准廖宇羿.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情节严重”认定研究【J】.法律适用.2016(02):111-116。

至于如何识别公民的个人数据,《司法解释》没有提及,但是有两种理论观点。部分观点认为,对公民的个人信息的识别应基于犯罪者为出售或提供给其他社会主体而独立编辑的信息的状态。另一观点是,由于一条公民个人信息可以“客观地针对受害者的多种合法权益,因此应视为数量上的若干条”,这意味着一条公民的个人信息应仅违反一项受害人法益。尽管在根据与之相关的法益确定个人数据时,最后一种观点更为客观,但实际上,这将增加案件处理机构的工作压力。它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公民个人数据的信息案例。通常默认情况下,侦查和司法机构以简单,实际的操作为基础,可以更快地结案,并考虑合理使用司法资源,其中大多数都采用以前的观点和实践习惯以及谈判规则来确定。因此,结合两种观点的优缺点,并考虑到个案的公正性,当所涉及的公民的个人信息量很小或相应类型的信息特别敏感时,利用后一种观点能够更加客观。具体地操作是根据信息内容判断单条个人信息的具体组成。当信息量大或者信息的类型不是很重要并且不具有定性定量影响时就可以采用观点一,并根据从公民手中扣押的单条个人信息的构成来确定意见。廖宇羿.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情节严重”认定研究【J】.法律适用.2016(02):111-116因此,在确定八类特定个人信息涉及的案件数量时,有必要采取客观的方法,根据案件中的个人信息所涉及的特定内容来识别一条公民个人信息,并确定总数。如果案件中涉及的信息包括公民的信用信息和身体健康信息,则在计算总数时会分别计算信用信息量和身体健康信息量。(2)特定公民个人信息类型对数量认定的影响财产信息在《司法解释》中的表述为“财产状况”,通常包括公民的银行帐户密码,移动支付,资金期货,股票债券等金融机构的身份验证信息。以及车辆,房地产等,有关汽车和房地产的信息。通过对比总结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众多判决书可知,有很多新兴的公民个人信息类型出现。新的信息种类出现,往往会在实践时体现出归类的复杂张勇,江奥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信息数量及认定规则【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8(01):21-28。例如案件中涉及的车辆信息一般包括车辆所有者信息,车辆型号,发动机编号,汽车保险信息等。对于车辆信息就有不同观点,一部分认为属于财产信息,主要因为车辆有关的信息可能在车辆交易中起作用。一部分认为具体案件判断时需要结合主观目的张玉洁.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基于190件案例样本的分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06):53-66。也许同样是车辆信息但行为人实施侵害行为的主观目的不具有针对人身或财产的侵犯目的,就不应认定为财产信息而应是一般的个人信息。张勇,江奥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信息数量及认定规则【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8(01):21-28张玉洁.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基于190件案例样本的分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06):53-662.公民个人信息内容对数量认定的影响随着侵犯个人信息的案件越来越多,可以发现一般案件中的涉案个人信息数量都是极其庞大的。《司法解释》也因此规定了批量信息的技术方法。但是,在现实的司法实践活动中仍存在各种因素影响阻碍着数量认定的操作庄绪龙.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基本问题——以“两高”最新颁布的司法解释为视角展开【J】.法律适用.2018(07):16-23。虽然对个人信息进行逐个筛查认定是最为公正公平的,但在面对成千上万条涉案信息时,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会浪费大量的司法资源。所以找到合适的方法批量认定是最为恰当的。庄绪龙.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基本问题——以“两高”最新颁布的司法解释为视角展开【J】.法律适用.2018(07):16-23计算个人信息的批量处理方法是推定规则的适当应用。它是从传统的“精确测量”到“均等测量”的过渡。“在方法上,可以采用比例识别的采样计算方法。即抽样按比例认定,是指随机抽取从整个案件的信息中获得市民的一定数量的个人信息,一一确定样本个人信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