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1页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2页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3页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4页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阅读中积累文中优秀语句、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

能力目标:1.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2.了解、区分、并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内容,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那么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什么呢(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是呀,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望而却步,然而北国却有这么一个地方,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倒是那么的“慈善可亲"。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汉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小说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作品有《茶馆》《龙须沟》等。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来写济南的冬天

(总——分——总。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总的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2.这篇散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最物(阳光、山、雪、水)

3.课文一共有几个段落哪些段落是写山,哪些段落是写水(一共6段,其中2、3、4、5段写山;第6段写水。)

4.课文写了什么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写水又有什么特点

(①阳光照耀下的山:舒适温暖。②白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③城外远山:素淡

雅致、安适宁静。④济南的冬水:绿、清亮。)5.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1)这是济南的代表景物,是济南的魅力所在。(2)济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誉。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3)在济南的南面,距市中心有著名的干佛山,是济南的天然屏障。

三、体会写景技巧

1.第一段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有何好处

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

2.第3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请你简要分析。

(补充:“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最物时,首

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山上的矮松写到山尖、山坡和山腰的薄雪,自上而下,把雪的光、色、态逐步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出了济南冬天的秀美。

3.最后一段描写水色,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好处

(1)衬托手法: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

(2)联想手法: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3)化动为静:运用拟人修辞,写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写“水也不忍得冻上”。突出水清、水暖的特点。

四、小结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地方作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等山景,又绘水色,处处表达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润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这节课,我们将继续领略济南冬天的美。

二、再读课文,探究方法

(一)修辞之美

课文中多处用到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

(拟人手法是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有:一是色彩鲜明;二是描绘形象,使人或事物更生动形象;三是表意丰富,更利于表达作者鲜明的感彩,增强语言的亲切感;四是可以使被描写的事物变得生动起来。)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用比喻、拟人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表现了济南冬天的舒适和暖和。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

3.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4.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好像日本看护妇"这个比喻形象而贴切地描绘了小雪下矮松的秀美情态。5.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景充满了动态的美。

(二)用词之美

老舍是语言大师,用词很是讲究,请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题。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

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和谐,有一字传神之效。

3.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请你具体指出。

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等。从视觉方面形象真切描绘出济南冬天景物之美,让读者更能直观感受出济南冬天之美。

(三)情感之美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

(1)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项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三、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想一想,本文作者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语言优美,其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①都能抓住景物特征,安排合理的写作顺序(角度)。

②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

③都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四、课堂小结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被外界景色所感动,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蕴含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