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原卷版)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原卷版)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原卷版)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原卷版)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陶寺遗址典型陶器具有山东、河南、江汉、西北和关中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因素;玉琮、玉璧和大型厨刀继承了良渚文化传统;透雕兽面玉佩受到江汉地区后石家河文化的影响;铃和齿轮形器等铜器则受到西北地区的影响。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文化基因是()A.“敬天法祖,家国一体” B.“有容乃大,和谐共存”C.“勤劳坚毅,自强不息” D.“顺天应人,万物一体”2.夏商周三代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早期国家。以下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甲骨文中对周的记载既有商王可以“令周”,即周是商的属国也有“伐周”,即周为商的敌国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官僚机构形成B《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商代统治者秉承民本思想,治理国家C湖北毛家嘴、洛阳下瑶村西周早期遗址都出土了青铜面(掘土的农具),江苏破山口西周墓葬出土一件刃口锋利的青铜镰西周时普遍使用青铜农具D周公平定殷商旧部叛乱后,把反周的商族遗民迁到今洛阳附近并将王室子弟分封到这里,作为周的屏障周推行分封制,以巩固统治A.A B.B C.C D.D3.有学者认为,这套信仰体系既解释人生,也规范行为,尤其关注生活中特别是家庭中的行为规范。它不是靠空洞的教条铸成笼子去约束,而是以具体要求教化人们。这一信仰体系()A.强调隆礼重法 B.崇尚顺其自然 C.提倡兼爱互利 D.主张为政以德4.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下列表述符合该时期时代特征的是()A.政治统一,华夏认同 B.百家争鸣,佛教传入C.铁犁牛耕,社会转型 D.南北对峙,民族融合5.现藏于岳麓书院的岳麓秦简抄录于秦王政时期至秦始皇三十五年,其中不仅包含大量的令文,而且这些令大多是比较完整的,往往还带有令名。此外,岳麓秦简律令还有细节性规定,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习俗等情况。在岳麓秦简新出现的秦律篇名中,10种见于睡虎地秦简,4种则未见。下列有关岳麓秦简的理解说法合理的是()A.远离政治核心区,史料价值有限 B.大多为抄录,主观删减色彩浓厚C.为二手史料,可多角度研究秦朝 D.可弥补原有秦令研究材料的不足6.诸侯相,统领百官,汉初多由功臣担任。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上述变化反映出西汉()A.注重改善地方治理 B.行政中枢权力转移C.主流治国理念变动 D.郡国并行体制完善7.西晋太康元年,广陵郡(今江苏境内)领有淮阴、江都等八县,户口数八千八百。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干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这一现象()A.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 B.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要 D.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8.北宋卢襄《西征记》说:“遂念隋大业间炀帝所以浚辟(疏通、开凿)使达于江者,不过事游幸(帝王出游)尔。……今则每岁漕上给于京师者数千百艘,舳舻相衔,朝暮不绝。盖有害于一时,而利于千百载之下者,天以隋为我宋王业之资也。”材料意在强调,隋朝开凿大运河A.是北宋建立的根本前提 B.兼有漕运和灌溉功能C.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D.方便了隋炀帝的巡游9.马球发源于古代波斯,唐代打马球成为最盛行的体育运动之一。公元709年,大唐皇家马球队与吐蕃使团进行马球友谊对抗赛。唐玄宗在比赛中“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据此可知,唐代()A.域外文化成为主流 B.体育运动的贵族化C.民族融合趋势明显 D.社会风貌开放进取10.下表是根据《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整理的唐朝721年敦煌百姓授田情况统计表(节选)。这可以折射出()姓名应授田实授田永业田口分田授田完成率杨法子1311514111.59%邯寿6%郭玄昉2012020010.0%赵玄义1012520524.8%阴承光2624940918.7%A.安史之乱加剧授田不足问题 B.租庸调制的实施面临困境C.土地兼并破坏西北农业生产 D.两税法实行加速人口增长11.宋代,以士大夫为基础的官僚政治取代了以往的士族门阀政治,文人出身的官员成了国家官僚队伍的主体和政治结构的中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世家大族的没落 B.以文治国的推行 C.科举规模的扩大 D.武将势力的削弱12.下图为公元12世纪中国多民族政权并立图。关于这些政权表述正确的是()A.①实行南北面官制体现因俗而治 B.②将燕京改名为中都,入主中原C.③实行猛安谋克制度,耕战合一 D.③对④称臣纳贡,保持事实独立13.宋朝理学家都积极从政立业,史载他们为治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不能做官时,理学家大多不再执着于仕途以达个人功名利禄,而是“退而聚学化民”。这体现出理学的价值取向是A.致力于革新教育体制 B.努力推动政治清明C.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D.积极倡导经世致用14.郑和下西洋时,在爪哇岛上被麻喏八歇国西王误杀170人。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并请求赔偿六万两黄金。郑和将实情上报禀明政府,最终放弃赔偿要求,这就是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的“麻八歇国六万两黄金”的故事。这反映了明朝()A.秉持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B.奉行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C.实行薄来厚往的贡赐贸易 D.扩大了中国对外交往范围15.下为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官员向皇帝呈送报告的两种方式。其中“专递”是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这一方式()A.开创了官员呈递奏折的先例 B.消除了臣下与君主之间的隔阂C.构建了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 D.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16.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与自然打交道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技术。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科技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A.东汉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B.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C.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成熟,推动了文明进步D.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技术进行了总结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3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秦朝的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国曾普遍在边境上设置郡县来防范犬戎。秦统一后,匈奴盘踞“河南地”,直接威胁秦都关中地区。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导致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材料二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地理界限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作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这样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岭北、辽阳、甘肃等行省的设置,以廪养或防范蒙古诸王为主要使命。陕西、四川、云南、河南四省的设置,则以军事襟要的镇遏控制为重心。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大抵以镇压新征服区域和搜刮财赋为基本宗旨。各行省的财赋支用权在成宗以后被规定在一千锭以下,司法方面,行省不得擅行诛杀,各地戍兵布置、调遣也始终由朝廷直接掌握。——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在当时所产生积极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行省制的历史作用。18.边疆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陲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的同时,还鼓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与开垦。——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材料二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许多少数民族活跃在祖国的边疆,在西域、西南、东北等地建立了政权。他们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唐朝,特别是其前期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较少歧视,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有所加强,民族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关文发《中国古代史普及读本》材料三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花更大气力。——习近平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请举一例加以说明并分析其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从民族关系的角度谈谈古代边疆治理对推进当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启示。19.宋代是古代中国社会重要的变革转型时期,尤其体现在社会流动以及社会观念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打破了唐时“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的规定,商人子弟读书应举已不在法令的禁止之列,到了英宗年间政府更是下诏:“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等于说国家从法律上、制度上承认了商人的入仕权。至此,科举制度成为了普通民众实现向上流动的阶梯和重要管道。其中,富民阶层(平民地主和商人)成为这一转变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财富为自身和下代子弟提供良好的教育,进而蟾宫折桂,成功实现整个商人家庭的社会流动。——冯芸《宋朝商人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变迁》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是极其讲究门当户对、士庶不婚的,“婚姻必由于谱系”的现象反映了门阀制度对婚姻的深刻影响,此风绵延一直到唐朝。北宋以后,则出现“榜下捉婿”的现象,“本朝显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实际上,很多新科进士出身寒门,门第无足称道,且生活贫困,但由于他们未来前途远大,所以成为达官和富室择婿的对象。同时高官显贵选择富商作为婚嫁对象的现象日益普遍,有些士大夫为了贪图资财,娶有钱财的寡妇为妻,民间甚至发展到“以财论婚”的地步。——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进步性。(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至北宋“择偶”标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综上材料,概括宋代社会转型的表现。20.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其中江南地区市镇发展迅速,伴随而来的是思想界的活跃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市镇是商业与手工业中心,是人流与物流的集散地。它不像县城和府城那样带着某种僵化、凝固的惰性;相反,它是富有开放性和进取性的。四里八乡的农民到这里来出售自家生产的商品,天南海北的商贾到这里来收购畅销于国内外的各种商品,并把它们运销到全国各地的市场,它是充满活力的、不断发展的经济中心地,不像乡村那样带着封闭性。——卜宪群《中国通史》材料二在黄宗羲那里,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程朱理学,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