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下册教材辅导材料_第1页
小学科学三年下册教材辅导材料_第2页
小学科学三年下册教材辅导材料_第3页
小学科学三年下册教材辅导材料_第4页
小学科学三年下册教材辅导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三年下册教材辅导材料

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我们周围的土壤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这一问题是为了拉近学生与土壤的距

离)

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在城市里,

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

路砖下面都有土壤。

问题2:关于土壤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

认识土壤的兴趣。

问题3: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以学

生实际观察结果为准)

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

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问题4: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

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

问题5: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

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鳖、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

表层。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要求教师带领指导学生亲近土壤,感受土壤的形态,了解土壤有什么?为后

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为此本课的学习主要在室外现场进行。

本课教材是按照“土壤问题讨论一实地观察土壤一观察土壤里的动植物”的思路设计的。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过对土壤有了淀的认识,但是我们周围的土壤究竟有什么,学生未必作

过细致透彻的观察研究,因此本课教学主旨在于让学生带着问题,运用学习中感官和方法去实地观察。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交流经验,提出问题一走出课堂,实地观察一收集证据,作好记录一交流发现,感悟生命。

环节一•: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玩土壤的情景,描述出那里的地面和土壤。

(1)土壤看起来像什么,摸起来有什么感觉,踩上去有什么感觉。

(2)曾经在土壤里发现过什么?

(3)有什么东西生长在土壤上面?

2、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去观察土壤,让学生猜想:

我们可能发现什么?

环节二:将学生分好组,选好组长,交代好安全注意事项并带好工具。

环节三:到观察地点挖开土壤表层,让学生现场观察并收集土壤样本,作好记录(观察完毕,清理好

现场)。

环节四:回到教室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交流汇报观察、收获,教师则引导学生感受土壤与动植物

有着密切联系。

环节五:课后拓展,课下采集两种土壤,一是田地里的土壤,二是操场上含沙较多的土壤,分别装在

两个花盆中,都种上同一植物,并作好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生命与土壤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土壤知识作准备,而且

还能为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的学习提供观察依据可谓一举三得。

2、了解土壤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

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以样土实际

情况为准)。

问题2: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

有空气。

(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

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

(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问题3: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

答: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

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问题4:用更多的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答:①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沙粒多。黏土颗粒小,黏粒多。

②用手捻一捻:沙土的沙粒硬捻不碎。黏土的黏粒不硬,一捻就成粉末。

③和点水握一握:沙土不能提成团。黏土能握成团。

二、教材分析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奠定了土壤的概念,认识到土壤里有些什么?在本课他们将认识土

壤的成分以及土壤的基本类型,并开展一系列的对比性研究进而鉴别家乡土壤的类别。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奠定了土壤的概念,认识到土壤里面有什么,在本课他们将认识土

壤的成分以及土壤的基本类型,并开展一系列的对比性研究进而鉴别家乡土壤的类型。

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

环节■:观察土壤,鼓励学生观察后作好观察记录。

师总结:土壤是一种混合物。

环节二:设计实验、研究土壤的成分。

1、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2、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

3、分组做实验。

4、汇报交流:土壤里有水、空气、黏土、沙土和腐残质等物质组成。

环节三:比较三种土壤。

1、阅读课本资料。

2、分组讨论如何比较三种土壤。

3、学生汇报。

4、教师引导学生做“渗水性实验”。

5、学生讨论:在渗水性实验中,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不相同?

6、学生实验。

7、汇报探究结果。

环节四:用多种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1、学生分组设计方案。

2、学生分组实验,并作记录。

三、拓展研究

我们这里的土壤属于哪一种类型,你是怎么知道的?作为课后研究项目,大家回去研究并作好记录填

写在P7表格上。

四、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实验准备:沙土、黏土、壤土各一纸杯、水三纸杯,漏斗三只,沙布三块,烧杯三只。

实验过程:1、把三只漏斗分别放在三只烧杯上,再分别放上沙布,然后把沙土、壤土和黏土分别倒

在沙布上。

2、把三纸杯水同时倒入三种土壤中,过一会儿观察比较烧杯中水的多少?

实验结论:沙土下面的渗水最多,说明沙土渗水性最强,黏土下面的渗水最少,说明黏土渗水性最差,

而壤土下面的渗水居中,说明壤土渗水性居中。

(注:这是一个对比性实验,需要控制土的数量、水的多少、仪器的装置等条件,使之相同)。

3、肥沃的土壤

一、问答解答

1、仔细观察土壤的上层和下层,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答:土壤的上层颜色黑褐色,松散、有丰富的腐殖质。土壤的下层颜色浅黄色,较硬、岩石增多。

2、你还知道哪此增加土壤肥力的例子?

答:除了种植绿肥,收集落叶和人畜粪便讴肥,修筑梯田外,还有秸秆还田,放养蚯蚓等。

3、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答:①蚯蚓在土中钻洞,有利于土壤通气排水,起到了松土的作用。

②蚯蚓吃土及枯草,分解生物残体,排出粪便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遵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腐残质及其产生的原因,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土壤。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情况,本着“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在整

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都以灵活的综合的策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一讨论猜测一实验验证一得出结

论。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明确研究内容。

(-)探究土壤:

环节一:通过观察土壤,引导发现土壤中的腐殖质。

1、通过观察不同地方的土壤发生什么变化。

2、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3、引导猜测:动植物对土壤肥力有什么影响.

4、解释腐殖质。

环节二:阅读课文资料,讨论交流。

土壤的肥力为什么会流失,怎样增加土壤肥力,教师补充介绍。

环节三:为蚯蚓安家,观察蚯蚓。

1、组织学生观察蚯蚓。

2、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蚯蚓的常识,提醒学生爱护蚯蚓。

3、学生讨论交流如何给蚯蚓安家。

4、观察蚯蚓。

环节四:亲手实验,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1、讨论肥料袋的制作方法。

2、指导学生制作肥料袋(作对比实验,一是有蚯蚓的袋子,二是没有蚯蚓的袋子)。

3、学生预测结果。

(三)课下延伸:

鼓励学生管理好肥料袋,并能长期观察并记录,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

三、实验与制作

制作名称:做一个肥料袋。

制作材料: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菜叶、蚯蚓、杯子、水。

制作过程:

1、往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蚯蚓等。

2、均匀地往塑料袋中洒一点水,把塑料袋口轻轻地扎上,再插上儿个吸管以便散热。

3、把塑料袋放在黑暗的地方,用黑色的纸盖在上面。

4、每周翻动两次,大约3、5天才能成肥。

4、土壤的保护

一、问题解答

1、你还能说出哪些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事例?

答:土壤里生长的粮食、瓜果、蔬菜可供人类食用,生长的棉花麻等可供人类作纺织材料。

土壤里生长的树木可供人类作建筑材料、家具材料、燃料等。

土壤里生长的草是很多动物的食物。

土壤里有很多动物的洞穴……

问题2:为什么有的地方草木林茂,而有的地方寸草难生呢?

答:有的地方草丰是因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地肥沃能适宜很多植物生长。

有的地方寸草难生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是土地荒漠化的表现,这种土壤干旱、贫瘠,不能适宜

植物生长。

问题3: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答: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会变弱,没有了植被水会很快流失或蒸发掉,±

地干旱。

问题4: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景?

答:这一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认识到没有土壤的后果,即使有再过分的推论也不为过,以引

发学生保护土壤的热情。

问题5:人们的这些活动会破坏土壤吗?应该怎么做才对?

答:1、喷洒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肥力下降板结。

2、抛散垃圾会使垃圾中的有毒物质侵蚀土壤。

3、开窑烧砖占用破坏大量耕地。

4、开山毁林,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正确的做法:合理施用农药,垃圾分类回收,不准开窑烧砖,严禁滥伐树木。

问题6: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呢?

答:1、积极参加植物造林活动,做“护绿”小队员。

2、设立“变废为宝”岗位,给垃圾分类,积极回收垃圾。

3、积极进行环保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制止破坏土壤。

(注: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二、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研究土壤和人类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了解人类的

一些不良行为对土壤造成的危害,引发学生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

本课的主旨是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性,感受土壤问题的严峻性,反思自一平时的行为

中是否有破坏土壤的现象,让学生将“保护土壤”从一句口号转变为自己真实的行为。为此教学设计了以下

几个方面:

(-)谈话导入,感受土壤的重要性。

1、教师谈话引导学生思考:上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2、学生小组交流并填好P65的记录表。

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小组间互相补充。

4、教师小结。

(-)交流讨论:了解土壤的破坏情况及危害。

1、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自由发言。

2、教师进行对比实验。

3、想想自己有没有破坏土壤的行为,学生交流。

4、分组讨论: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景?先分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三)共同探讨、交流保护土壤的措施和方法。

1、分组讨论。

2、组织全班交流。

(四)拓展延伸:

出一份保护土壤的小报,呼吁全体同学都加入到保护土壤、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三、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土壤的蓄水能力实验.

实验准备:塑料盘、泥土、草皮、水壶.

实验过程:

1、把有植被的一块土和无植被的一块土分别在两个塑料盘的一端。

2、用洒水壳分别均匀地洒同样多的一壶水。

实验现象:有植被的一块土水流过以后,土层基本没有被冲散,流下来的水少,并且清水。无植被的

一块土,水流冲过以后,土层被冲散了,流下来的水多并且是泥水。

实验结论: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强。无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差。

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1、果实和种子

一、问题解答

问题1:观察下列水果或蔬菜,说说什么是果实。

答:外面有果皮,内部有种子的是果实。

问题2: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答:种子包括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胚不做具体要求)

问题3: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

答: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问题4:种子是怎样旅行的?

答:浆果、刺果是靠动物传播的,挪威枫和蒲公英是靠风力传播的,椰子是靠水传播的。

二、教法分析

本单元是植物的一生,对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功能做较深入的研究,同

时引导学生开展一次长周期的“种植物”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过程。研究植物构造和功能是本单元的明线,

种植物观察记录的过程是贯穿本单元的暗线,在前三课的最后都有介绍。

本单元让学生通过观察、解剖、测量、比较、实验等多种方法进行探究植物的六大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果实和种子: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果实和种子开始认识果实和种子两个器官的构造与功能。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通过观察、动手区分果实和种子;“通过预测——解剖——观察——记录——表

达”认识种子内部构造,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

环节一:辨认果实,让学生课下搜集果实,课上通过观察、解剖等方法认识什么是果实。

环节二:认识种子的内部构造。通过预测——解剖——观察——记录—表达”认识种子内部构造。

条件空气水温度环节三:

探究种子萌发

1的条件。课本上

设计了一个对

2

比实验,对种子

萌发的条件进

3

行探究,教学时

4可设计表格,利

于学生更好地

发现:对比实验。

环节四:种植物活动。这是本单元暗线的开始,它将贯穿本单元的每••课,让学生经历种的过程,体

验种的快乐。

环节五: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教材用图片的形式展现种子的传播方式,学生很容易理解。

2、根和茎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比较一下,菠菜的根和葱的根有什么不同。

答:菠菜的根比较硬,有一根主根,侧根很少,葱的根较软,有许多侧根。

问题2:这些茎有什么不同?

答: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细长而柔软,竹子的茎是直立茎,直立生长,强劲有力。爬山虎是攀缘茎,

细长而柔软,依靠卷须盘卷在别的物体上生长。西瓜是匍匐茎,不能缠绕,不能攀缘,而是贴在地面上生

长。

二、教法分析

教材呈现各种各样的根和各种各样的茎,在观察和比较中进行区分和概括,设计实验探究根和茎的作

用。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比较——交流,研究根,实验——观察—交流,探究茎。

环节一、认识直根和须根。课下教师指导学生准备比较明显的两类根,进行比较、观察、分类,归纳

根的作用。

环节二:

1、先了解认识各种不同的茎。这里研究不同形态的茎,为下面的探究做准备,说明虽然植物茎的形

态各不相同但作用是相同的。让学生通过观察茎来认识各种茎的不同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茎的作用。课本上设计了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能清楚地发现茎的作用。

环节三、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的情况。这是每一课必须安排的一个环节,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时间。

3、叶和花

一、问题解答

问题1、观察一片树叶的正面和背面,比较有什么不同?

答:叶子的正面叶脉不是很明显,颜色比背面深,叶子的反面叶脉明显。

问题2: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几小时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在塑料袋上会有水珠产生。

问题3:花的各部分构造具有不同的功能,你能猜出这些构造分别具有下列哪些功能吗?

答:雄蕊制造花粉,雌蕊接受花粉,萼片保护未开的花,花瓣吸引昆虫。

二、教法分析

叶和花:通过观察——比较一片叶子的正反面的不同与相同到观察一堆叶子进行分类比较,通过实验

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从观察各种各样的花到一朵花的研究,突出细致观察。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观察一分类——实验探究研究叶子的作用;观察——解剖探究花的构造及作

用。

环节-观察叶子,从一片叶子的观察到给更多的叶子分类,体现观察的层次性。

环节二:课本上设计两个实验,探究叶子的作用。研究水分的散失(对比实验,•个枝子有叶,一个

枝子没叶)和阳光对植物的影响。

环节三:研究花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通过观察花、解剖花来认识花的构造和功能。

环节四:植物传粉的方式。课本上通过资料展示给学生。

环节五:交流种植的植物。

4、植物和我们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在我们所吃的植物中,有哪些植物的多个部分被我们实用了?

答:芹菜吃的是茎和叶,菠菜吃的是它的根、茎、叶。等。

问题2:

你能具体说说植物对人类有哪些贡献吗?

答:可从日用供应、医药提炼、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让学生交流资料和体会。

二、教法分析

植物和我们:概括总结课,认识一株植物的六大器官,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思路建议如下:

本课可上成一个交流汇报课,课下布置几个问题如:完整的植物有哪几部分构成。我们吃的是植物的

哪一部分,植物对人类的贡献。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在课堂上展示,教师放手给学生,适时引导即可。

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1、认识固体

一、问题解答

问题1:能不能说它们既是固体又是液体?

答:不能,应是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

问题2:固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

答: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如果外力不大,其体积和形状不会改变。

问题3:固体都是硬的吗?

答:不是,海绵和棉花等都很软。

问题4:液体能流动,沙漏里沙也会流动,难道它也是液体?

答:不是沙子流动是相对的,但就一粒沙子而言它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二、教法分析

固体和液体

本单元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认识物体的两种形态——固体和液体。通过对固体和液体的研究,体现“要

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的设计思想。在给固体和液体归纳性质时就要全面地认

识,不能抓住物体的一个方面或儿个方面来简单的判断,说液体能流动,沙子也会流动,说固体很硬,海

绵就是软的,可以说固体和液体的性质在学生的潜意识或基础中已经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在学习时在利用

多种方法对它们的性质进一步探究明确,也是一个学生提高的过程。

本课学生对固体应该有些基础,但没有进行归纳概括,本课编排中按照发现——研究的过程指导学生

去探究固体。

建议教学思路:收集物品——区分固体、液体研究固体的性质。

环节一:给物体分类。让学生主要是从形态上来区分固体和液体,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难度不大。

环节二: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对物体的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来探究固体的性质。此环节的重点

还在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探究,体现出探究方法的多样性。

环节三:固体的混合和分离,让学生在知道固体的分离与混合的基础上再探究混合后重量和体积的变

化。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在进行实验。

2、把固体放在水里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为什么一个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呢?

答:物体沉浮不是物体的轻重决定的,他与受到浮力大小和自身的重量等方面有关。此问题为拓展性

题目。

问题2:你能想办法把盐和面粉从水中分离铝来吗?

答:盐的分离可用蒸发的方法,面粉的分离可用沉淀的方法。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固体性质研究的继续,认识固体的沉浮和溶解。

建议本课的教学思路:

把固体放入水中,预测——实验——反思(沉和浮)

实验—观察——交流(研究固体溶解和分离的方法)

环节一: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在众多的材料面前先预测,说一说自己的依据,然后实验对比

自己的猜测,进行反思,课本上引出一个拓展性的题目: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引导学生进行论辩,深

入浅出地讲解。

环节二: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和分离现象。由实验对比溶解不溶解再到如何引导学生把它们分离,

提出分离的方法。

环节三:拓展内容:制作彩色树枝。安排此环节的目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固体的溶解和分离的方法。

3、认识液体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液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

答:没有固定形状,可以流动。

问题2、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研究液体的性质?

答:我们用了实验、观察等方法,还可以用摸一摸,能尝的尝一尝等方法。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上册认识了水,上一课认识了固体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主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观察活动,

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液体的性质。本课的教学除了知识的教学外,认识物体的方法的教学也是本课的重点。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一是通过辨别归纳方法(环节一),通过问题设计实验(环节二)。

环节一:比较各种不同的液体,本课教师可准备儿种液体,让学生自己辨认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辨认,

通过辨认学生自然地就知道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液体的性质。

环节二:实验探究液体的性质,可按照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一一交流汇报的思路让学生先对液

体提出一些可以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教师指导实验进行探究,最后归纳。

4、把液体倒进水里

-、问题解答

问题1:把两种液体倒进水里,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答:食用油浮在水面上,蜂蜜沉入水里。

问题2:在一只空杯子里按照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这三种液体,看看有什么现象法发生。如果交

换顺序又会怎样?

答:都会分成三层,从上到下依次是油、水、蜂蜜。

问题3:把一小瓶热的红颜色水轻轻放入装满冷水的容器里,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答:热水会喷出来,不断扩散开来。

问题4: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答:重量不变,体积减少。

二、教法分析

本课也是液体性质的继续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液体的相互作用,即溶解、分离、混合等现

象。

建议本课的教学思路是:

预测(其他液体的沉浮;热水在冷水中的现象;混合后的情况)——实验——交流汇报

环节一:了解液体的沉浮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提出疑问,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释原因,知道物

体相同体积轻重不同。

环节二:认识液体在冷水中的流动,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热水比冷水轻,热水在冷水中会上浮。

环节三:研究液体的混合。这个活动与前面认识固体混合前后的重量、体积的变化的活动相似,以此

来增进对液体性质的认识。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答:改变其形状,做成船形或其他形状。

问题2:小潜艇沉浮的道理。

答:吸入水重量增加,沉入水里,排出水重量减少,浮起来。

问题3、想办法使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

答:加入盐或糖。

问题4:我们用什么办法使鱼网在水中立起来呢?

答:鱼网的上面用比较轻的物体,下面用较沉的物体就可以使鱼网立起来。

二、教法分析

本课的课题实际就是一个问题,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本课围绕这个问题,安排了几个活动,

使学生经历以此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建议本课的教学思路: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方法——思考发现,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初步渗透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

有关。

环节■:使物体浮起来,教材介绍两种方法,一是改变自身形状,变成船形或其它形状,二是借助其

他物体,利用轻的物体。

环节二:研究潜水艇沉浮的秘密,可以让学生自制潜水艇,通过玩发现其中的秘密。(渗透体积不变,

沉浮看重量)

环节三:土豆、鸡蛋的沉浮,让学生从中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也是有关系的。(重量、体积不变,

沉浮看液体)

环节四:拓展活动使鱼网立起来。既是拓展又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关心天气

1、今天天气怎么样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从哪里可以得到关于天气的信息?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

答:看电视、看报纸、网上查找、电话咨询、收听广播、去气象台询问。天气预报常从气温、风力

风向、湿度等说天气预报。

问题2:你认识这些符号吗?他们各表示什么天气?

答:分别表示:晴、阴、多云、小雨、风力风向、雪

问题3:谁关心天气?

种地的农民、训练比赛的运动员、太空旅行的宇航员等。(还可以补充:老师、同学、渔民等很多参

加户外活动或劳动的人都比较关心天气。)

二、教法分析

本课从关心天气的角度谈天气预报,讨论天气与人的关系,介绍气象预报的过程、方法、手段利表现

形式,为后面几课的学习奠基的作用,教学本课学生的课前准备尤为重要。事先要提前安排好学生搜集有

关天气的知识。本课要求教师开展好小组讨论,组织好学生互动交流。这样要求教师设计各环节时,将更

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地、充分地去思考和表达。教师在关键处点拨和帮助。创设好情景,

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利用好评价来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情境导入提出问题——汇报交流,实际制作一展示评价,经验交流——拓展延伸。

环节一:交流天气预报内容和获取途径

1、情景:(今天)学校要去春游?前几天当我把消息告诉我们班同学的时候,同学们可高兴了,谁

知第二天就下起雨了,当时同学们就很着急的问:“万一下雨怎么办啊?会不会延期啊?"我们校长当时

就决定春游照常进行。你认为他是根据什么作出这个决定的?

2、谁来做一次电视台天气预报的小发布员,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找几人介绍,让他们

发现相同的内容是什么?从而知道天气预报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什么方法获得今天的天气资料

的?

环节二:认识气象符号。

1、你在关注天气预报的时候,发现除了文字还有哪些表达方式?出示小雨、中雨、大雨的符号可能

代表什么?为什么?

2、下面就让学生设计,全班交流。可评出最具创造力的设计专家。

3、现代科技发达了,预报天气也越来越准确,你们知道气象工作人员怎样提供这么准确的天气

预报的吗?介绍了哪些气象仪器,各有什么作用?(以交流学生收集的资料为主,教师也要收集)

环节三:气象谚语。

可引用草船借箭的故事吗?诸葛亮在和曹操打仗时,通过夜晚看天象,预测到三天之后有大雾,近期

一直刮西风,但不久肯定会变成东风,才得以大败曹军。他们依靠什么来预知呢?你还知道那些?

环节四:天气预报的作用,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你每天知道天气预报对于我们来说它有什么作用

吗?你知道是哪些人关心天气吗?为什么?

各环节相对是独立的,教师可以灵活掌握。

2、气温有多高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一天内气温变化的纪录,我们从中能发现什么呢?

答:白天早晚的气温较低,午后气温较高的规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午后2点左右,而不是

12点。。

问题2: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

草坪上?为什么连纪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

答:其实是一个问题,世界各地测量标准化之后得到的数据才有比较的价值,便于进行科学研究。

二、教法分析

本课教材是按照“探究寒暑表使用——测量和记录气温实践活动——分析气温变化和思考”的思路设

计的。

本课是指导学生进行测量活动的实践课,注意角色转变,教师程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成为探究

的主题。“讲授、实践、交流”相结合。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问题提出——讲授新知,实地测量-----做好记录,交流发现。

环节一:学会使用温度计

1、问题导入:今天的温度是多少?

2、学会使用温度计(讲练结合_)

环节二:实际测量。

1、交流方法(注意学生分工)。

2、实际测量,做好记录。

3、交流发现。(出示一天的气温变化得统计图。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环节三:交流讨论,理解测量标准化的意义。

3、雨下得有多大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得雨量一样吗?说说为什么?

答:应该是一样的,因为在实验中的降雨量是一样的。也可能有一点误差。

问题2: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量雨,行吗?

答:行,瓶子大,他的空间大,里面接的雨水不会少的,雨水上升的程度与小瓶子的是一样的。

问题3:下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有利的方面:给植物提供必要得水分,缓解旱情,净化空起,保持空气的湿度。

不利得方面:交通不便,洪水泛滥,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

二、教法分析

本课由“一场雨到底下得有多大”引入雨量器——制作雨量器——模拟降雨——降雨的界定——下雨

和人类关系设计。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环节一:引入雨量器。

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学习的目的性、注意力稳定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

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雨的大小进行描述,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

是怎样来形容雨量的大小的。提问学生是否能准确描述出一场雨到底下得有多大,的概念,这时学生就会

产生了解雨量器的欲望,正是由于这种欲望的产生,学生会带着满脑的“?”去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环节二:制作雨量器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不同塑料瓶使用的不同刻度的标尺,引导学生对照雨量器的制作方法,了解制作过

程。分组制作。由学生每个人都自己动手制作雨量器,可以调动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激情,因为学生可以在

亲历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制作雨量器的过程中,要注意培

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提醒学生细心操作,注意安全。

环节三:模拟降雨。

教师演示测量降雨量,介绍测量雨的方法和如何使用、认识刻度,并适时引入降雨量单位:毫米。讨

论为什么有的雨量器的底部要先倒进一些水。因为瓶子的底部不平,测量结果就不准确。学生分组利用自

制的雨量器测量喷壶洒水时的降雨量。学生将雨量器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在与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讨论: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量雨,行吗?让学生知道要在不同大小、形状的容器上贴上不同的刻度表。(安

排一次真正的降雨测量,解决上面的问题)

环节四:接下来学习降雨使如何界定的,讨论下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

三、自制一个简易的雨量器。

器材:矿泉水瓶、剪刀、纸条、胶带、尺子。

制作过程:(1)、在矿泉水瓶的上部剪下。(2)、在纸条上标上刻度贴在矿泉水瓶的下部。

(3)、将上部倒过来放入矿泉水瓶里。(4)、向矿泉水瓶里加水到0刻度。

4、今天刮什么风

-、教法分析

本课采用“体验——实践——应用”的教学模式,创设浓郁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

文字表达能力。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活动一体验:了解风的特征

1、谈话:(指着风铃)问:知道风铃为什么会响吗?关于风你都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通

过让学生充分表述,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同时激发兴趣,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身边处

处有科学。

2、了解风的特征

⑴体验:风的特征

老师送一份礼物给你们,请你们张开手。(用大扇子朝学生们扇,扇起风)接住啦,别松手!现在请

你们把礼物拿出来。引导学生归纳出风的特征: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却感觉得到。

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难易适度、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互动式开放性问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使本

次的学习活动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从情境中认识并归纳出风的特征。

活动二实践——观测风向、风力

(一)、讲解:风有特征,同时也有风向和风力。

(二)、认识风向

1、(打开教室里所有的窗子)问:风从哪儿来你是怎么知道的?

2、向学生介绍风向及测量风向的方法。

3、讲解风向标的制作步骤。

(三)、认识风力

1、情境创设:打开教室里的电风扇(风力由小到大)。

2、问:风力变化时,你发现了什么?

3、看课件,了解风力的等级划分及测量风力的方法。

4、认识风力等级划分:

5、关注学生用手中材料测教室、室外风力,给风力划等级。

6、关注学生汇报观测结果。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制的科学仪器去测量、分析现实生活问题。教师力求作到“教”为“学”,“学”

为‘'用"服务。

活动三应用

1、今天我们了解了风的特征、风力、风向,你能不能说说今天刮几级风、风向如何?

2、议一议,风向和风力与人们的关系。

3、你能不能将你所了解、观察到的风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向标。

器材:吸管、钉子、瓶底、沙、硬纸板、剪刀。

制作过程:用硬纸板制成箭头和箭尾,分别插在吸管的两端。在吸管的中间穿过•根钉子,插在

另一根吸管一端里,另一端插在装有沙的瓶底里。

5、气候与季节

一、问题解答

问题1:说一说你得家乡各个季节的气候特征?

答:春季:风和日历,气温回升,万物复苏,脱去棉衣。

夏季:天干物燥,绿意从从,穿上单衣.

冬季:天气寒冷,大雪覆盖,穿上棉衣.

问题2: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答:植物:春天发芽,夏天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秋天果实成熟树叶枯萎.冬天树叶落尽含蕊过冬.

动物:秋去冬来,大雁南飞,迁徙过冬.冬天到动物们冬眠.

二、教法分析

本课比较简单,课前要让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让学生观察图画,汇报交流,时本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开

展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交流.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2、谁能具体描绘一下秋季是什么样的?

引入课题(二)学习新课1、小组讨论秋天是什么样的?2、你还了解其他哪个季节吗?

3、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补充

4、提问:在不同的季节里,动物有什么不同吗?

(1)小组讨论汇报

(2)那植物呢?

(3)你学过或者看过描写他们的文章吗?

小结(三)巩固运用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季节里的变化.

五单元观察与测量

1、观察

一、问答解答

问题1:用工具观察与用肉眼看有什么不同?

答:用工具观察比肉眼看更细微、更清晰、更便利、更安全等优点。

问题2: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猜猜它们是什么?

答:第一幅图是头发,第二幅图是冰晶。

问题3:下面四种茶分别是绿茶、乌龙茶、红茶和花茶,你能一一辩认来吗?

答:左上一盘是绿茶,冲泡前外形偏平,颜色较浅,沏出来的茶水保持鲜茶叶的绿色。

左下一盘是乌龙茶,冲泡前球状深绿色,沏出来的茶水淡金黄色。

右上一盘是花茶,冲泡前茶叶碎细,颜色重、较暗,沏出来的茶水是黄色或深红色,有香气和甜味。

右下一盘是红茶,冲泡前外形纤细,颜色黄绿,其中有花并有花香,沏出来的茶水有某种花香味。

二、教材分析

观察既是与调查、实验并列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又作为一种具体的过程技能,和测量、排序、比较等

方法一样,会出现在调查、实验之中,成为调查中的观察、实验中的观察,所以观察是所有方法的开端和

基础,在整套教材的地位显得格外重要。

本课教材是按照用“自己的感官进行观察一使用工具进行观察一进行综合性观察活动一认识观察的重

要性”的思路设计的。

科学探究中的观察涉及到感官的使用更涉及到包括感官在内的观察工具、方式、流程等特定要求,还

涉及到科学的观察价值和态度的要求。本课的主旨在于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观察怎样养成观察的习惯。

根据教材中的设计思路,我建议安排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并描述观察结果。

活动1:让学生看并描述教室里的物品,用鼻子闻猜水果、听声音猜同学,用嘴尝猜饮料等学生活动。

活动2:在校园里观察,并填写第80页记录表。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观察。

环节二:使用工具进行观察:

1、教师出示邮票、地图等实验材料要求学生先用肉眼看、耳朵听,再用工具观察,说一说工具观察

与肉眼看有什么不同?

2、学生分组实验。

3、小组汇报、师生小结:用工具进行观察,可以使我们的观察更全面、更具体、更仔细。

环节三:拓展与应用,体会观察事物的有序性、全面性。

1、交流茶的知识。

2、分组全面观察茶叶。

3、各小组汇报。

环节四:阅读资料、交流体会。

只有细心积极、习惯地进行观察平凡中才会产生伟大。

环节五: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2、测量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我们的感官可靠吗?

答:人的感官器官不一定可靠,用工具进行测量能够使我们的判断更准确。

问题2:测量我们自己的速度、身高和力量说说分别使用什么测量工具?

答:测量速度用秒表、测量身高用身高测量计或尺子、测量人的力量用磅秤称搬动物体的重量。

问题3: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吗?

答:电子秤测量物体重量、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力、血压计测量人的血压、身高体重计测量人的身高和

体重。

二、教材简析

本课在学生们尝试用各种感官对多种物体做了细致的观察基础上,发现我们的细致的观察也会有不可

靠的时候,感官不可靠怎么办?用工具测量可以为我们提供准确的数据。本课将对同学们进行五种基本测

量技能进行训练。主要有测量长度、测量容积、测量质量、测量时间、估算面积等。

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科学探究:

学习用量筒、厘米格、天平秒表等工具进行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三)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

教学思路:

本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五种基本测量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学设计强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获得

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本课内容较多,为此我设计了两课时来学习、探究。

第1课时

(…)提出疑问、导入新课

通过几个感官难以判断的例子说明有些时候认识物体只凭感官并不可靠,从而引出用“工具测量”这个

课题。

(二)自主探究

环节1:讨论交流、动手测量。

教师提出:测量我们的速度、身高用什么测量工具?如何测量?测量杯子能装多少水用什么测量工

具?

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分组测量并做好记录,最后汇报交流。

环节2:阅读资料、讨论交流。

珠峰变“矮”了的原因。

环节3:认识常见测量仪器?

分组讨论,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

汇报交流(略)。

第2课时

环节4:阅读资料,古今对比,寻找不足。

师:一寸光阴一寸金,测量时间越精确越好,有些事物却很难被精确地测量或者没有必要精确测量,

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测量。

环节5:讨论交流,动手测量。

本环节处理:如何测量树叶面积?

如何估算亩产量?

学生先分组讨论,再动手测量、作好记录,最后汇报交流。

(三)总结全课,学生淡收获

三、课下延伸

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测量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收集树叶、测量它们的面积。

实验准备:纸、直尺、铅笔、树叶。

实验过程:

1、先画好网格线,一平方厘米为一小格。

2、把收集的树叶放在网格线上,画出树叶的大体轮廓。

3、数一数有多少整格,记下。

4、把大半格、小半格和半格都算作半格,数一数再除以2记下。

5、把两次记下的数相加,便是树叶的大体面积。

小学科学四年下册教材辅导材料

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第1课——骨骼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人体各部分骨骼的数量都是多少?

答: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三部分:头骨29块(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小骨6块),

躯干骨51块(脊柱26块,胸骨1块,肋骨24块),四肢骨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问题2:在x光照片上找出手的骨折处?

答:小指的第二节处有骨折显示。

问题3:骨骼有哪些作用?

答:(1)塑造体形(2)支撑躯体(3)运动(4)保护内脏器官(5)制造血细胞(6)储存身体所

需的某些物质

问题4: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

答:(1)颅骨保护脑髓和感觉器官(2)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器官(3)骨盆

保护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问题5:哪些骨头参与了以下运动?

答:吃饭时,匕肢骨、下颌骨、脊柱参与了运动。

跳绳时,上肢骨、下肢骨参与了运动。

二、教法分析

本课与关节、肌肉两课一样都从指导学生活动身体开始,引导学生认识时时刻刻存在于自己体内的运

动器官,使学生从不自觉地运用到自觉地认识、了解。本课紧扣人体的运动,指引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

触摸身上的骨并在拼接中形成骨骼的概念,认识骨的特点,了解骨骼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自由地做各种运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隐藏于身体内部的骨骼在人体活动中

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是一个暗盒结构。为此教学时可设计这样几个探究行为:

环节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1)(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图)建筑工人为何搭建钢筋框架?

(2)楼建好了,钢筋怎么不见了?

(3)人体内部有一个框架,你知道是什么吗?(揭题)

(4)关于骨骼,你想知道什么?

环节二:探究人体骨骼的构成

(1)交流探究骨骼的方法。

(2)摸:让学生摸一摸骨头的数量,当他们摸出不同数量的骨骼时.,数字差异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兴

趣,教师这时可顺势出示骨骼模型,让生再查一遍,从而得到准确数字。这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体现。

(3)拼:让学生动手组拼各部分骨骼图。学生在摸自己身体的基础上,知道骨骼有206块组成,然

后,要求学生分解骨骼图,再还原骨骼图,把骨头图形拼成完整的骨骼。通过一分一合,使学生内化骨骼

的概念。

(4)看:通过观察动物的骨间接了解人骨。人骨的外显特点是:灰白色,坚硬,结实;内在构造:

内有骨髓和血管。骨是有生命的。

环节三:体验人体骨骼的作用。

(1)通过讨论、做动作找出骨骼的三大作用:支撑、运动、保护。

(2)拓展:向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

环节四:在活动中体验哪些骨头参与了运动?(可多做一些活动)

环节五:课后拓展,全班同学设置一个体育馆的背景,把骨骼图拼撰成体育动作。或者课下阅读有关

骨骼的书籍。

第2课——关节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人体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哪些?

答: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能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问题2:关节的作用是什么?

答:运动作用、缓冲作用

问题3:关节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答: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问题4:找出与人体相对应的活动关节

答:(1)钱链关节(膝的弯曲伸直)(2)旋转关节(肘部的旋转)(3)球状关节(肩部的运动)

二、教法分析

本课与第一课骨骼一样,都是在指导学生在具体运动中来获得认识的。本课中在研究关节的作用,它

以指导学生开展体验活动为枢纽,通过找关节、绑关节、找同类型关节、踮脚尖后脚跟下落等活动,引导

学生初步了解人体关节的部位、功能和结构,懂得关节的类型和在运动中的作用。关节有两大作用:运动

作用,缓冲作用。二者是并列关系,本课中突出了运动作用。

建议这样教学:

环节一:

交流谈话,揭题

(1)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2)人灵活地运动跟我们身体的什么结构有关呢?(揭题)

(3)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什么?

环节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运动作用

(1)找关节,认识人体主要的关节部位。要注意能活动的部位不一定属于关节,要考虑这些运动有

没有骨头的参与。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才是关节。

(2)绑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没有体验过关节受到束缚的感觉,所以难以意识到关节的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

平,教材注重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科学,可以先选择把关节固定起来再去有目的地做各种小事,通过与平

常动作的对比体验关节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关节的重要。)

环节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自己做动作,体会关节的连接

(2)师揭示几种自由活动的关节名称。

(3)观察猪蹄,了解骨与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4)做各种动作,如转头、下蹲等,列出每一项动作所涉及的关节。

环节四:总结拓展

(1)你对关节了解了多少?

(2)关节还有什么作用?踮脚尖落脚根体会头部受到的震动。

第3课——肌肉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人体肌肉最多的地方是哪里?肌肉最少的地方是哪里?

答:肌肉最多的地方:脸部

肌肉最少的地方:手和脚部的掌心

问题2: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答:弯腰时,后背肌肉收缩,腹部、大腿前部肌肉放松

曲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放松;伸臂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放松。

问题3: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答: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

二、教法分析

本课引导学生触摸身体体验肌肉的运动,并结合阅读和建模懂得骨为什么能运动,从而解释出人体运

动的原因。

本课是按照从认识到建模的结构线索来设计教学内容的。在认识与建模之间,认识是建模的基础,建

模反过来又巩固了认识。我们的肌肉可以分三大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心肌。本课重点认识骨骼肌。

环节一:交流谈话,揭题

大家有没有手脚麻木的经历?(生谈感受)仅靠骨骼是不能运动起来的,它需要肌肉的参与。

环节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及类型

(1)问:我们身上哪里有肌肉?

(2)哪里的肌肉多?哪里的肌肉少?这一点上要让学生分清多、大、少、小的概念。初步了解肌肉

在人体上的分布情况:即广泛又不平均,为揭示肌肉与骨骼运动的关系做好准备。

(3)总结:肌肉占到了人体体重的40%,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环节三:体验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做体操,听口令停止动作,然后摸一下运动部位的正反面肌肉,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小结:我们做的各种动作都是肌肉收缩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4)活动体验:

★站直后向前弯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曲臂和伸臂时,摸•下上臂的肌肉,有什么变化?

(5)教师出示手臂模型,讲解肌肉的工作原理。

(6)利用鸡翅膀模拟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

环节四:总结拓展

(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对人体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当我们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3)做一个手臂模型或膝关节模型。

第4课——骨骼、肌肉的保健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我们的骨骼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