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复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体系构建•纵横贯通【思维脉图】答案速填:①独立自主

②一五

③大跃进

④真理标准问题

⑤一国两制

⑥三个代表

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纵联横比】一、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的时代特征1.政治上(1)巩固新生政权: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通过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2)向社会主义过渡: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经济上(1)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①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②在城市通过“米棉之战”和“银元之战”,稳定物价,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向社会主义过渡:①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②“一五”计划提前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3.思想上:(1)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2)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4.外交上:(1)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实行“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世界舞台。【思维特训1】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符合1956年的是 (

)【解析】选D。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除一小部分私人企业之外,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的经济,D符合题意。二、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要调整项目原因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运动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生产者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思维特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土地政策经历了数次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农业生产跌至谷底,这决定了党和政府必须把恢复国民经济作为当时主要任务。当时,农村中人口占比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约占全国80%的土地,占比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全国20%的土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通过,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大陆基本完成,既带来了巨大经济意义,也有重大政治意义。——摘编自程文朝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材料二1958年,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但脱离了当时生产力水平。六七十年代,农业生产举步维艰。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尝试。安徽、四川等省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对于新的责任制形式,中央明文规定禁止,只有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1980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改革,同年,中共中央指出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此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实行土地改革的原因,并简述1952年土地改革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农村经济政策不断调整的认识。【解析】第(1)题原因: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农业生产跌至谷底,这决定了党和政府必须把恢复国民经济作为当时主要任务”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根据“农村中人口占比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约占全国80%的土地,占比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全国20%的土地”得出农村土地占有不均,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经济意义:根据“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通过,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大陆基本完成,既带来了巨大经济意义,也有重大政治意义”可得出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政治意义:结合所学可得出得到了农民拥护,有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第(2)题特点:根据“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尝试”得出农民自发创造;根据“此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得出由试点到全面推广;根据“中央明文规定禁止,只有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1980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改革,同年,中共中央指出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得出国家政策由限制转为支持。认识:结合材料的信息可从经济政策的调整要从实际出发;以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等方面概括。答案:(1)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农村土地占有不均,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经济意义: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政治意义:得到了农民拥护,有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2)特点:农民自发创造;由试点到全面推广;国家政策由限制转为支持。认识:经济政策的调整要从实际出发;以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三、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1.第一阶段(1978—1984年):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1)改革的重点在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成效显著。(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试点,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开始出现;第一批经济特区建立。2.第二阶段(1984—1992年):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开放阶段。(1)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经济改革全面展开,改革从经济领域向政治、科技、教育、社会生活等领域延伸。(2)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扩大了对外开放的步伐。3.第三阶段(1992—2012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1)通过长期的探索,中国终于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目的从增产转变为增效,从重量转变为重质。(2)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战略。【思维特训2】1990年深圳市政府为顺利推销股票完成发行,号召党员带头认购,并以任务的形式进行摊派。1992年,深圳市出现了群众大规模的股票抢购风潮。这种变化说明(

)A.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日益深化B.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C.深圳市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