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1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1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1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欣赏词中高度凝练的语言,体会词中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的表达效果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及其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背景,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作者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鉴赏词中景物的描写方法,品味意象,感悟词中优美阔大的意境。

教学难点

领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担当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壮志豪情。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中国梦,一个雄奇壮丽的梦。

东方睡狮古老中国一梦百年,醒于毛泽东。毛泽东以他的大气,抒中国少年之风发意气,启少年中国强盛之旅。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沁园春·雪》,诗人写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王者霸气,这时江山已定。其实早在1925年,年轻的诗人就已经初露锋芒,显示出王者的“大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沁园春·长沙》。

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抒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阅读时注意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品味其中意象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1]。要反复诵读,仔细揣摩,体会这首词炼字选词[2]的精妙之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很多诗词都能引发我们对青春的思考,可以课外阅读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周恩来《赤光的宣言》、朱德《太行春感》、陈毅《赣南游击词》等,感受他们的情怀。

助读资料

作者简介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诗人。他创作的许多诗词气魄雄浑,意境阔大,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图画,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情怀。

代表作品:政论文《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诗歌《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西江月·井冈山》念奴娇·昆仑》等。

意气风发的青春宣言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开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时年32岁的毛泽东,意气风发,心情舒畅。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57年《诗刊》1月号。

相关知识

词又称“曲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牌”原是填词用的曲调名称,后成为特定词体格式的标目,与内容无多大联系。根据字数多少,词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中、长调按照音节可以分为上下片,表示奏乐时在中间要停一下,文字上则用空两格或另起一行表示。根据宋词的风格特征,可以将其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杰出代表。《沁园春·长沙》一词从形式上看属于词,从时间上看属于新诗。

万户侯

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号称“万户侯"(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卫青与霍去病是典型代表),后来泛指高官贵爵。侯:封建社会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据《礼记·王制》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播放长沙话朗读课文示范,让学生感受毛泽东的纯正地道的湖南口音。

2.听录音朗读,初步感知诗词的情感基调,并理清思路:

词的上、下片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①上片主要写景;

②下片追忆往事,抒发作者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和革命豪情。

3.老师明确诵读要领,学生齐读课文。

学习任务一分析词中形象

教材P3“学习提示"第1段“阅读时注意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品味其中意象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对此任务有明确的要求。

1.品读前三句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一个“立"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2.“看”字总领了下面几句话?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3.词的下片,通过回忆的方式,描写“同学少年"的形象特点,请就“恰”字引起的七句词具体分析:“同学少年"是怎样的一群人?

4.本词意象壮美,意境高远,请简要分析。

开篇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立”字既有“站立"之意,又有“挺立”“肃立"矗立”之意。作者将这一形象放在词篇之首,突出卓尔不群的个性,以及勇于承担革命重任的气度与豪情。

总领了下面七句话。描写的意象有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描写了这些意象的数量、色彩、力量、竞争状态,突出了秋天的壮观、深广、明丽。选取的视角包括动静结合、远近高低等多角度全方位。写鹰是搏击长空,写鱼是遨游水中,上下皆表现出一种冲破一切牢笼的自由气魄,透露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强健的气魄。“竞自由"表现出万类都在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竞相表现自己,由眼前之景自然引出作者的内心感触。

词的下片由“恰”字引起的七句,集中描绘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同学少年”,表明他们正值青春年少之时;“风华正茂”,表明他们的风采才华正在旺盛之际;“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表明他们具有火一样炽热的革命热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明他们对国事政局的关切并积极参与变革社会的实践;“粪土当年万户侯”,表明他们具有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总之,这几句表明包括作者在内的青年革命家,不但想要主宰世界,而且能够主宰世界,他们有雄心,有才干,敢实践,他们代表了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是未来革命的精英。

上片中,词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相应的句子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等。特别是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从眼前的山、树、水、船、鹰、鱼,一下子扩展到了世间万物,并对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括,意境高远。

总结归纳——赏析诗歌意境的方法

1.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词)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1)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词),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诗(词)人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回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诗(词)人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还应答出诗(词)人为什么而“感伤”。

学习任务二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材P3“学习提示"第1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很多诗词都能引发我们对青春的思考,……感受他们的情怀”对此任务有明确的要求。2022年新高考I卷古代诗歌阅读《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第16题“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即对这一考点进行考查。

纵观全词,上片写湘江秋景,下片却转到浪遏飞舟,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上片写寒秋、霜天、万山、湘江、飞鹰、游鱼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壮志豪情。下片写了意气风发、浪遏飞舟的革命青年,表现了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已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

学习任务三赏析本词的艺术特色

2022年新高考II卷古代诗歌阅读《送别》第16题“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即对这一考点进行考查。

本词写景、叙事、抒情是如何完美结合的?

上片写景,以“独立"开篇,以江、洲为背景,构成以词人为主体的画面。接着用一“看”字承首句的“立”,总领以下七句,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图”。下片叙事,用“百侣"呼应“独立”,再用“忆"字统领以下八句,追叙当年词人就学期间的斗争生活,描述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表现出革命者的豪情壮志。最后三句,更进一层,展现革命者不畏惊涛骇浪、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艺术地回答了上片的发问。

课后练习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片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片的回忆。另外也奠定了这首词深远、广阔、深沉的基调。

B.作者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曾经和许多共同从事革命活动的同学一起来橘子洲游览,他们评论国家大事,写下了批判黑暗社会、宣传革命真理的文章。

C.“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观游鱼、仰看飞鹰,转到纳闷地寻思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直接回答了上文“谁主沉浮”的问题。

2.宋玉对秋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欧阳修对秋是“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而本词中作者为什么将寒秋严霜下的万物写得如此富有生机呢?

比较《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两首词,说说两首词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

“一切景语皆情语”,试比较《沁园春·长沙》与《天净沙·秋思》,分析两位作者笔下的秋景有何不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为什么同为秋景有这样的区别。

D“直接回答”错误。作者并没有正面直接回答,而是通过含蓄的手法来表现,让读者自然地产生联想,得到答案。

因为作者有着博大的胸襟,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在对大自然万类生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

内容上,两首词先写广博的空间,后写跨越的时间。《沁园春·长沙》从近处的橘子洲头,到远去的江水,再到远处的万山、近处的江面百舸;上到搏击长空的鹰,下到悠游浅底的鱼,眼睛所看处,无不包罗。用“忆往昔"将场景带回到十几年前,回忆和同学度过的时光。《沁园春·雪》从俯瞰地球的视野出发,从长城到黄河,空间广博;下片更是寥寥数语便跨越千年。

情感上,《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塑造了一群意气奔放、奋发有为、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救国救民、敢于斗争的革命青年形象,回答上片“谁主沉浮”的发问,意在表明他们才是美丽江山的主宰者,进而抒发自己以天下为已任、救国救民的革命豪情。《沁园春·雪》运用对比的手法,肯定了往昔英雄们的功绩,但也批评了其不足,指出他们“俱往矣”,真正的风流人物还要看当下,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不同之处:《沁园春·长沙》中的景物,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