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低温供热技术与应用_第1页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与应用_第2页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与应用_第3页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与应用_第4页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与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风电低温供热技术与应用第一部分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原理 2第二部分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组成 4第三部分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热源获取 5第四部分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热能储存 8第五部分风电低温供热系统能量分配 10第六部分风电低温供热技术经济性分析 14第七部分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应用案例 17第八部分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发展趋势 20

第一部分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原理关键词关键要点【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原理】:

1.利用永磁同步风电机组产生的电能,通过电加热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2.热能通过风电机组的冷却系统传递到热载体(通常为水或乙二醇)。

3.加热的热载体被输送到低温供热系统,为建筑物或工业设施提供热量。

【热泵原理与应用】: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原理

1.热泵原理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的核心是热泵原理。热泵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来提取空气中低品位热能,并将其转化为高品位热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逆卡诺循环,主要包括四个热力过程:

*压缩过程:空气被压缩机压缩,温度和压力升高。

*冷凝过程:高温高压的空气在冷凝器中与冷水或空气交换热量,凝结成液体并释放热量。

*膨胀过程:液态空气通过膨胀阀减压进入蒸发器。

*蒸发过程:低温低压的空气在蒸发器中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汽化成气体。

通过不断重复这四个过程,热量从低温空气中转移到高温水或空气中,实现了低温热能的提升。

2.风电与热泵的耦合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将风电与热泵耦合起来,利用风电产生的电能驱动热泵运行。风电场的输出电能经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为热泵提供动力。热泵通过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交换,将低温空气中的热能提取出来,加热水或空气,实现供热目的。

3.系统结构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件:

*风电机组:产生电能,为热泵运行提供动力。

*热泵机组:提取低温空气中的热能,将其转化为高品位热能。

*换热器:用于进行冷水(或空气)与高温空气的热交换。

*储热装置(可选):储存多余的热能,在需要时释放。

*管网系统:将热量输送到用户。

4.优点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利用可再生能源:使用风能作为热泵的动力源,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实现节能减排。

*低碳供暖:不产生直接碳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高能效:热泵的能效比(COP)通常在3-5之间,意味着每消耗1度电能,可以产生3-5度的热能。

*节约成本:与传统燃煤供暖相比,可显著降低供热成本。

*广泛应用:适用于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多种领域。

5.挑战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受气候因素影响:风电受风力资源的限制,影响供热稳定性。

*投资成本较高:热泵机组和风电机组的采购和安装成本相对较高。

*系统复杂性:涉及风电、热泵、储热等多方面技术,系统集成和控制难度较大。

*运行维护要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第二部分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组成关键词关键要点【热风机组】:

1.空气换热器:采用管壳式结构,满水状态下可耐1.2MPa压力,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2.风机:采用变频无级调速技术,高效节能;

3.电加热器:用于弥补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供热功率不足时进行辅助加热,确保系统供热稳定性;

【冷风机组】: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组成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是一种利用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热泵技术将低温热源转化为中高温热源,为建筑物提供供热、制冷和生活热水等服务的供能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机组是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中的主要能源来源,负责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机组由风轮、机舱、塔筒和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包括电缆、变压器和配电柜等设备,负责将风力发电机组发出的电能输送到热泵系统。

#热泵主机

热泵主机是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中的核心设备,负责将低温热源(如空气、地热或水源)转化为中高温热源。热泵主机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等部件组成。

#换热系统

换热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或同轴换热器等设备,负责对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中的热流体进行热交换。

#储热系统

储热系统包括储热罐、蓄冷罐或蓄能池等设备,负责储存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中的热能或冷能,以满足用户不连续的供热或制冷需求。

#末端设备

末端设备包括风机盘管、地暖管、散热器或毛细管网等设备,负责将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中的热能或冷能输送到建筑物内部。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负责对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中的各个部件进行协调控制,以保证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算法等部件。

#辅助设施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还包括一些辅助设施,如冷却塔、循环水泵、冷凝水泵和膨胀水箱等,负责为系统提供冷却、循环和补充等支持功能。第三部分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热源获取关键词关键要点【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热源获取】

1.风力资源评估

*确定风场位置和评估风能密度。

*分析风速分布、风向和湍流强度。

*使用专用软件和测量仪器进行详细的风能评估。

2.风力机选型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热源获取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热源主要来源于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具体获取方式如下:

1.直接驱动热泵

*电能通过电力电子设备转换为交流电,供给风力涡轮机运行。

*涡轮机叶轮带动发电机旋转,产生电能。

*电能直接供给热泵压缩机,驱动热泵运行,从而实现供热。

2.风力发电制氢,氢能供热

*电能通过电解水的方式制取氢气,产生氢能。

*氢能作为燃料,通过氢燃料电池或燃氢锅炉,转换为热能,用于供热。

3.风力发电并网,综合利用

*电能通过风力发电机并入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一部分。

*电力系统调配电能,满足包括供热系统在内的不同负荷需求。

*综合利用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风电低温供热与其他热源联合供热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与其他热源(如光伏、地热、燃气锅炉等)联合运行,互为补充。

*在风力资源丰富时,主要利用风电供热;在风力资源不足时,其他热源作为辅助热源,保证供热系统稳定运行。

#热源获取的具体实施方案

1.风电制氢供热

*利用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电解水制取氢气。

*氢气储存,作为氢燃料电池或燃氢锅炉的燃料。

*氢燃料电池将氢气和氧气电化学反应生成电能,电能驱动热泵,实现供热;燃氢锅炉将氢气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通过换热器加热水,实现供热。

2.风电直接供热

*利用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直接驱动热泵。

*热泵通过蒸发器吸收热量,冷凝器放出热量,实现供热。

3.风电与燃气锅炉联合供热

*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主要供给热泵运行。

*当风力资源不足时,燃气锅炉启动,作为辅助热源,保证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4.风电与光伏联合供热

*风力发电机和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共同向电力系统供电。

*电力系统调配电能,满足供热系统的需求。

#热源获取的相关技术指标

1.风力发电机额定功率

*影响风电供热系统的最大供热能力。

2.风电发电量

*决定风电供热系统的实际供热量。

3.热泵制热量

*影响风电供热系统的供热效率。

4.氢燃料电池效率

*影响风电制氢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5.燃气锅炉热效率

*影响联合供热系统中燃气锅炉的供热效率。

6.风电并网率

*影响风电供热系统对电网电能的依赖程度。第四部分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热能储存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蓄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1.蓄热材料的种类及其优缺点,如相变材料、显热材料、吸附材料等。

2.不同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的蓄热材料选择依据,考虑因素包括蓄热能力、成本、使用寿命和环境影响。

3.蓄热材料的应用方式,如直接埋藏在地下、集成在热泵系统中或采用新型的复合蓄热材料。

主题名称:蓄热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热能储存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中热能储存分为显热储存、相变储能和冷蓄热技术。

显热储存

显热储存是通过介质温度的变化来储存热能。介质通常为水、岩石或混凝土。显热储存系统简单易行,成本较低。

*水箱储热:利用水作为储热介质,通过加热或冷却水箱内的水来实现热能储存。

*地下水储能:利用地下水层作为储热介质,通过泵送冷热地下水进行热能储存。

相变储能

相变储能是利用物质在不同相态之间转变时的潜热来储存热能。相变材料通常为有机或无机物,如石蜡、冰和盐水溶液。相变储能系统能量密度高,但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石蜡储能:利用石蜡在固相和液相之间转变时的潜热进行热能储存。

*冰蓄冷:利用水的相变(从液相到固相)时的潜热进行冷能储存,通过热泵将冷能转化为热能。

冷蓄热技术

冷蓄热技术是一种利用夏季过剩冷能储存至冬季使用的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地下冷蓄热技术。

*地下冷蓄热:利用地下土壤或地下水层作为冷蓄热介质,在夏季利用风电富余电能驱动热泵机组将冷能注入地下,冬季再通过热泵提取冷能转化为热能。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热能储存技术特点

|技术类型|优点|缺点|

||||

|显热储存|成本低,系统简单|能量密度低|

|相变储能|能量密度高,体积小|系统复杂,成本高|

|冷蓄热技术|利用夏季过剩冷能,系统效率高|冬季冷源受限,系统成本较高|

应用案例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热能储存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例如:

*丹麦奥胡斯市风电热泵项目:利用地下水储能技术,将夏季风电富余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至地下水中,冬季再通过热泵提取热能用于供暖。

*瑞典斯德哥尔摩风电冷蓄热项目:利用地下冷蓄热技术,夏季利用风电富余电能驱动热泵机组将冷能注入地下,冬季再通过热泵提取冷能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

*国内某风电场低温供热项目:利用相变储能技术,将风电富余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至石蜡介质中,冬季再通过热交换系统释放热能用于供暖。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热能储存技术为风电消纳和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下降,其在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第五部分风电低温供热系统能量分配关键词关键要点能量分配策略

1.基于需求预测的能量分配:根据风电出力预测和热负荷需求,实时调整供热系统的能量分配比例,以满足用户需求。

2.基于热力系统特性的能量分配:考虑热力系统特性,如热泵运行效率、蓄热能力和控制策略,优化能量分配方案,提高系统整体能源利用率。

3.基于经济性考虑的能量分配:结合电网电价波动和供热成本,合理分配风电供热与其他热源的比例,降低供热成本。

蓄热系统

1.热能蓄热技术:介绍蓄热介质选择、蓄热工艺和蓄热装置类型,分析不同蓄热技术的优缺点。

2.蓄热系统配置:讨论蓄热系统规模、充放电策略和与供热系统的集成方式。

3.蓄热系统效益分析:阐述蓄热系统对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稳定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的提升作用。

能量转化效率

1.风电制热技术:介绍风电制热原理、设备选择和系统设计,分析影响能量转化效率的因素。

2.热泵技术:阐述热泵原理和类型,分析热泵在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效率的因素。

3.系统集成与优化:探讨风电制热、热泵和蓄热系统之间的集成优化策略,提高整体能量转化效率。

系统控制与优化

1.系统控制策略:介绍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的控制原理、控制目标和控制算法。

2.系统优化方法:阐述系统能效优化、经济性优化和稳定性优化的优化方法。

3.智能控制与预测: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在风电低温供热系统控制与优化中的应用。

经济性分析

1.投资成本分析:评估风电低温供热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投资成本,讨论影响因素。

2.运行成本分析:分析系统电费、燃料费、维护费等运行成本,探讨优化运行策略以降低成本。

3.经济效益评价: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环境效益,对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环境效益

1.碳减排效益:分析风电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发电的碳减排潜力。

2.空气污染物减排效益:评估风电低温供热系统对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

3.可持续发展:阐述风电低温供热系统对实现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风电低温供热系统能量分配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中,风电场产生的电能根据系统负荷和运行状态,分配用于不同用途,包括:

1.低温供热

*热泵运行:风电电能主要用于驱动热泵系统运行,通过压缩机将冷媒压缩,在冷凝器中放热,再通过膨胀阀将冷媒膨胀,在蒸发器中吸热,实现能量转移,从而提供热水或冷水。

*热源补给:当风电电能不足时,系统可切换至燃气锅炉或电锅炉等热源,补充热能供给,确保供热稳定性。

2.供电

*系统自用:风电系统自身运行所需的电能,主要包括风机、变流器、热泵、控制系统等设备的用电。

*供给电网:当风电出力大于系统负荷需求时,多余电能可输出至电网,并形成收益。

能量分配算法

为了实现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的经济高效运行,需要采用合理的能量分配算法,根据系统实时负荷、风电出力、热源价格等因素,优化分配策略。常见算法包括:

*基于需求优先的分配算法:优先满足系统热负荷需求,当风电电能不足时,切换至热源补给。

*基于经济优先的分配算法:当风电电价低于热源价格时,优先使用风电电能;反之,则优先使用热源。

*基于综合考虑的分配算法:综合考虑热负荷需求、风电出力、热源价格、系统功耗等因素,通过数学模型或优化算法,计算出最优能量分配方案。

系统能量平衡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中,能量分配应满足能量平衡原则,即系统输入的电能和热能与输出的供热能和系统功耗之和相等:

```

E_in=E_out+E_loss

```

其中:

*E_in:系统输入的电能和热能

*E_out:系统输出的供热能

*E_loss:系统功耗

通过能量分配算法,实现系统能量平衡,可确保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数据示例

*某风电低温供热系统,总负荷为500kW,其中热负荷为400kW,供系统自用电能为50kW。

*系统的风电出力为300kW,热源价格为0.4元/kWh,风电电价为0.15元/kWh。

能量分配示例

*采用基于经济优先的分配算法,计算得出:

*使用风电电能:300kW*0.15元/kWh=45元/h

*使用热源:100kW*0.4元/kWh=40元/h

*因此,系统分配风电电能用于热泵运行,并使用热源补充热能,实现系统能量平衡。第六部分风电低温供热技术经济性分析关键词关键要点风电低温供热技术投资成本

1.风电低温供热系统投资成本主要包括风机采购和安装、供热设备和管网建设费用。

2.风机设备投资成本受风机容量、类型和安装难度影响。

3.供热设备和管网投资成本受供热规模、管网长度和材料选择的影响。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运行维护成本

1.风电低温供热系统运行维护成本包括风机检修、供热设备维护和管网维护费用。

2.风机检修成本受风机使用年限、运行环境和检修频次的影响。

3.供热设备维护成本受供热设备类型、运行负荷和维护频次的影响。管网维护成本受管网长度、管道材料和维护难度的影响。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能源消耗

1.风电低温供热系统能源消耗主要包括风机电能消耗和供热能量消耗。

2.风机电能消耗受风力资源、风机容量和风机效率的影响。

3.供热能量消耗受供热规模、供热温度和热源效率的影响。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经济效益

1.风电低温供热技术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效益和投资收益方面。

2.节能减排效益通过减少燃煤或其他化石燃料消耗来实现,可带来环保效益和成本节约。

3.投资收益率通过评价项目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收入收益来确定,反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趋势

1.风电低温供热技术正朝着高效化、规模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随着风机技术进步和热能存储技术发展,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的效率不断提高。

3.风电低温供热系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满足更大范围的供热需求。智能化技术应用于风电低温供热系统,实现供需平衡、节能减排和运行优化。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前沿

1.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前沿包括风电制氢技术和风电供热建筑一体化。

2.风电制氢技术利用风电电解水制取氢气,可作为供热燃料或储能介质。

3.风电供热建筑一体化将风电低温供热技术集成到建筑设计中,实现供热系统与建筑结构的有机结合,提升建筑节能减排和舒适性水平。风电低温供热技术经济性分析

引言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是一种利用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热泵或其他方式将风能转换为热能,用于建筑采暖、热水供应等目的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等优点,在风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成本构成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主要包含风力发电机组、热泵机组、地源热泵换热系统、采暖末端设备等。系统建设成本主要包括风机购置安装成本、热泵机组成本、土建工程成本等。

经济性评价

1.运行成本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电费、维护费用、人工费用等。其中,电费是主要成本,主要取决于风机发电效率、电价水平和采暖需求。维护费用主要用于设备的定期检修和保养,人工费用主要用于运行管理和故障排查。

2.投资收益率

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可以通过净现值(NPV)或内部收益率(IRR)来评估。净现值是指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现金流的现值总和大于或等于初始投资;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现金流的现值总和等于初始投资时的贴现率。当净现值为正或内部收益率高于预期收益率时,则认为该项目具有经济可行性。

3.政府补贴

为了鼓励风电低温供热技术的发展,政府通常会提供一定的补贴政策。补贴方式包括设备补贴、电价补贴、碳排放交易等。政府补贴可以降低项目投资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性。

4.风资源条件

风资源条件是影响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因素。风资源丰富且稳定的地区,风机发电效率高,运行成本低,项目经济性好。

5.用热需求

用热需求的大小直接影响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的设计规模和运行时数。用热需求大,系统规模大,运行时数长,经济性越好。

6.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对风电低温供热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碳排放交易机制等,可以提高项目的收益率,增强其经济性。

典型案例分析

以某地风电低温供热示范项目为例,该项目总投资约为1亿元,其中风机投资约占60%,热泵投资约占20%,土建工程投资约占15%。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500万度,年用热量约为1200万千瓦时。经经济性分析,该项目净现值为正,内部收益率高于预期收益率,具有较好的经济可行性。

结论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性。通过系统设计优化、政府补贴、风资源条件充分利用、用热需求匹配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风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清洁能源供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第七部分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应用案例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风电供热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集成

1.利用风电低温供热技术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将风电产生的低温热量通过换热器输送给集中供热系统。

2.构建风电-热源耦合优化调度系统,实现风电与集中供热系统协同运行,提高供热效率和经济性。

3.探索风电与多种低温热源(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等)的综合利用,提升系统整体运行灵活性。

主题名称:风电供热的分布式应用

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应用案例

一、甘肃酒泉风电低温供暖示范项目

*项目概况:位于甘肃酒泉金塔县,总投资2.2亿元人民币,装机容量100MW,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

*技术特点:采用风电与热泵相结合的低温供暖系统,风电为热泵提供电力,热泵利用低温热源(风、地热等)进行制热供暖。

*应用效果: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

二、内蒙古呼伦贝尔风电低温供热示范项目

*项目概况: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总投资1.8亿元人民币,装机容量50MW,供热面积90万平方米。

*技术特点:采用风电、太阳能与热泵相结合的低温供暖系统,风电和太阳能为热泵提供电力,热泵利用地热和风能进行制热供暖。

*应用效果: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

三、吉林白山风电低温供热示范项目

*项目概况:位于吉林白山市抚松县,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装机容量30MW,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

*技术特点:采用风电与空气源热泵相结合的低温供暖系统,风电为热泵提供电力,热泵利用空气中的低温热量进行制热供暖。

*应用效果: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万吨。

四、xxx哈密风电低温供热示范项目

*项目概况:位于xxx哈密市伊吾县,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装机容量20MW,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

*技术特点:采用风电与地源热泵相结合的低温供暖系统,风电为热泵提供电力,热泵利用地中的低温热量进行制热供暖。

*应用效果: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万吨。

五、青海格尔木风电低温供热示范项目

*项目概况:位于青海格尔木市,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装机容量10MW,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

*技术特点:采用风电与蓄热式电锅炉相结合的低温供暖系统,风电为电锅炉提供电力,电锅炉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进行供暖。

*应用效果: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万吨。

六、其他风电低温供热示范项目

除了上述示范项目外,风电低温供热技术还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包括:

*河北张家口风电低温供热项目:装机容量100MW,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

*山东潍坊风电低温供热项目:装机容量50MW,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

*河南南阳风电低温供热项目:装机容量30MW,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

*四川成都风电低温供热项目:装机容量20MW,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

*贵州贵阳风电低温供热项目:装机容量10MW,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

这些风电低温供热项目已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我国清洁能源供暖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第八部分风电低温供热技术发展趋势关键词关键要点柔性发电系统

1.利用柔性发电机技术,提高风电系统的出力平滑性和稳定性,实现风电与低温供热负荷的匹配。

2.采用双馈感应发电机或永磁同步发电机等柔性发电机,降低风力波动对发电的影响,提升系统抗扰能力。

3.结合储能技术,优化风电出力曲线,提高风电低温供热系统整体效率和经济性。

高效换热技术

1.采用传热性能优异的换热器,提高风电热能与供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换热设备的能耗和成本。

2.优化换热器的结构和管路布置,减小流体阻力和热损失,提升传热效果。

3.应用纳米材料等先进技术,增强换热器的热传递能力,提高风电低温供热系统运行效率。

智能控制技术

1.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的实时监测、预测和控制,优化系统运行参数。

2.建立风电出力预测模型,准确预测未来风电出力,为系统调度提供决策支持,提高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3.采用智能算法,优化供热系统运行策略,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多能互补技术

1.将风电与光伏、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实现多能互补,提高系统供热能力和可靠性。

2.建立区域能源网络,实现不同能源之间的互联互通,优化能源分配,提高风电低温供热系统的整体效益。

3.探索风电与电制热、电制冷等技术的协同应用,实现能源综合利用,提高风电低温供热系统价值。

节能技术

1.采用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