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医内科学 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医内科学 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医内科学 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医内科学 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中医内科学

TRADITIONALCHINESEINTERNALMEDICINE

适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执笔人:马剑颖

审定人:罗仁秦建增

学院负责人:吕志平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二O一二年十二月

一、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B020059

学分:8学分

学时:160学时(课堂教学148学时、临床见习12学时)

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学基础课程

后续课程:中医学其它临床课程

适用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中医内科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系统地阐述和处理内科

病证的一门学科。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课之首,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与临床各学科课程的桥梁,具有承

上启下的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内科学的进一步讲授和临

床实习,才能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各学科则必须以内科学作基础,才能更好地熟

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这就是内科学重要性之所在。

本教学大纲的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列有三个内容,第一为中医内科

学发展简史:第二为中医内科学基础,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的知识:

第三为中医内科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各论列38个病证,分设概述、病因病机、诊断、

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后附文献摘要、现代文献索引等。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按照本大纲的教学要求,突出重点,合理分配学时,可

适当配合多媒体课件及声像材料,为学生的临床实习做好准备。

Internalmedicin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isadisciplineto

systematicallydealwithinternaldiseasesbyusingprincipleofdiagnosisandtreatmentbased

onanoverallanalysisoftheillnessandthepatient'sconditionundertheguidanceofTCM

theory.

InternalmedicineofTCM,abridgecoursebetweenbasictheoryofTCMandclinical

departments,playsaroleofconnectingtheprecedencetothefollowing.Onlybyfurther

studyingandclinicallypracticinginternalmedicine,canbasictheorybedeeplyunderstood

andgrasped.Onlyonthebasisofinternalmedicine,cancharacteristicsandskillsofclinical

departmentsbebetterknown.Thisistheimportanceofinternalmedicine.

InInternalmedicineofTCM,Therearetwoparts:generaldiscussionandsystematic

considerations.ThedevelopmentofinternalmedicineofTCM,thebasisofinternalmedicine

ofTCM,andthemethodsofclinicalpracticeandwritingofmedicalrecordininternal

medicineofTCMarediscussedinthefirstpart.Inthesecondpart,50diseasesareintroduced

onthedefinition,causesandpathogenesis,diagnosis,differentiationofsyndromesand

treatment,prevention,etc.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篇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内科临证方法、中医内科病历书写的格式及内容。

2.熟悉中医内科学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及治疗学的特点。

3.了解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笥史与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及中医

内科学的特点。

【教学内容】

1.讲述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任务、特点。

2.简介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笥史。

3.讲解与分析病因学的特点。

4.讲解与分析病机学的特点。

(1)脏腑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2)气血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3)风火湿痰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4)六经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5)卫气营血病机、病证概念的及特点。

(6)三焦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5.分析与讲解分类学与治疗学的特点。

6.分析与讲解中医内科临证方法特点。

7.重点讲解中医内科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中医内科学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的特点以及中医内科的临证方

法和病历书写要求,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难点:中医内科的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要求。

下篇各论

感冒

【目的要求】

1.掌握感冒的病机、诊断要点、以及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证治方药。

2.熟悉虚人感冒的治疗要点。

3.了解感冒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及其病因及预后。

【教学内容】

1.介绍四时感冒的临床证候特征,以鼻塞、流涕、咳嗽、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

楚、脉浮为主症,并说明四时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2.叙述感冒的病机以风邪为主,冬春秋季感冒以风寒、风热为主、夏令感冒多属暑

湿致病,病机重点为卫表不和,

3.明确感冒辨证属表实证,治疗大法为解表透邪。

4.分别讲解三证感冒的症状特点,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法,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

感冒用辛凉解表法,用银翘散加减;暑热感冒用清热祛湿解表法,新加香需饮加减。并

说明虚人感冒当扶正祛邪。

5.简要介绍感冒的调护及进展。

【重点难点】

重点:感冒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证治方药。

难点:兼挟症的症状特点和用药加减治疗;

咳嗽

【目的要求】

1.掌握名类咳嗽的辨证施治°

2.熟悉外感咳嗽治疗以疏散外邪,宜肺逋气为主:内伤咳嗽治疗重在调理肺脏功能,

祛邪止咳或补肺养正。

3.了解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而关系到它脏。

【教学内容】

1介绍咳嗽的概念,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

0

2.分析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有风寒、风热、风燥的不同,内伤多由

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以痰湿蕴肺、肝火犯肺为多。病位在肺,但与肝、脾等其他脏器有

关。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有互为影响的关系。

3.讲诉咳嗽的辨治原则,外感咳嗽属于邪实,治以祛邪利肺Z内伤咳嗽,多属邪实

正虚,治以祛邪止咳,兼以扶正。

4.重点讲解咳嗽各临床分型的证治方药,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用疏风散寒宣肺

法,三拗汤、止嗽散加减;风热伤肺证,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法,方用桑菊饮加减;

风燥伤肺证,用疏风清肺润燥法,桑杏汤加减;若属凉燥证,用温润法,杏苏散加减。

内伤咳嗽:肝火犯肺证用平肝清肺降火法,方用泻白散、黛蛤散加减:痰湿蕴肺证,用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用二陈场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痰热郁肺证,用清热化痰肃肺法,

清金化痰汤加减;肺阴亏耗证,用滋阴润肺法,沙参麦冬汤加减。

5.简介咳嗽的调摄护理。

6.综述咳嗽的研究进展。

【重点难点】

1、重点:咳嗽的病因病机,外感、内伤咳嗽的区别,各证的证治方药。

2、难点:咳嗽在肺、脾、肝、肾的症状特点和治疗用药,

哮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哮病发作时区别寒痰、热痰;平时着眼肺、

脾、肾的具体辨证。

2.熟悉哮病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而实多虚少、标实本虚。

3.了解哮病以痰为主要病理因素,发作期的病理关键是痰阻与逆。

【教学内容】

1.介绍哮病的概念是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并得要交待哮与喘的区别与联系。

2指出哮病发病的内因一痰伏于肺是关键,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而诱发。

3.说明哮病病因主要在肺而关系至脾肾;病理变化是内伏之痰为诱因所触发,以致

气因痰阻,痰随气升,气道狭窄而致喘息哮鸣有声。

4.讲诉哮病的辨证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发作时辨别寒证、热证及寒

包火证;平时辨别肺、脾、肾三脏的亏虚。

5.指出哮病以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说明发作时应祛邪利气。寒证用温肺

散寒,化痰平喘法,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热证用清肺泄热,化痰平喘法,定喘

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平时宜分别调补阴阳,肺虚用玉屏风散、桂枝加黄茜汤;脾虚

用六君子汤;肾虚用金匮肾气丸等。久病大发作时,上盛下虚者,可参阅“喘证”篇。

6.简介哮病的调摄护理。

7.综述哮病的研究进展。

【重点难点】

重点:哮病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寒哮、热哮、浊哮、风哮的区别和治疗用药。

喘证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类喘证的辨证施治。

2.熟悉实喘治疗以祛邪利气为主,虚喘治疗以培补摄纳为主,虚实夹杂者应祛邪扶

正并举。

3.了解喘证有实喘、虚喘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关系肾脏。

【教学内容】

1.介绍喘证的概念,是指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

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症的一种肺系疾患。

2.分析喘证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外感由六淫引起,内

伤由饮食、情志、劳欲、久病引起。有邪者为实;无邪者属虚。实者邪壅于肺,宣降失

司;无邪者肺不主气,肾失摄纳。病位在肺肾,与肝、脾、心关系密切。

3.讲述喘证的辨治原则,实喘其治在肺,法以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

主,法以培补摄纳。虚实夹杂者,祛邪与扶正并举。

4.重点讲解喘证各临床分型的证治方药,实喘:风寒闭肺证,用宣肺散寒法,麻黄

汤加减;表寒里热证,用宣肺泄热法,麻杏石甘汤加减;痰热遏肺证,用清泄痰热法,

桑白皮汤加减;痰浊阻肺证,用化痰降逆法,二陈汤合三子养亲加减。肝气乘肺证,用

开郁降气平喘法,五磨饮子加减。水凌心肺证,用温阳利水,泻壅平喘法,真武汤合草

茄大枣泻肺汤加减。虚喘:肺气虚证,用补肺益气法,补肺汤合玉屏风散。肾气虚证,

用补肾纳气法,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喘脱证,用扶阳固脱,镇摄肾气法,参附汤

加减。

5.简介喘证的调摄护理。

6.综述喘证的研究进展。

【重点难点】

重点,喘证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虚、实喘的证治方药。

难点:喘证的鉴别诊断和风寒闭肺、水凌心肺的论治。

肺痈

【目的要求】

1.掌握肺痈的治疗大法及各个阶段的具体治法。

2.熟悉肺痈的病理演变过程及溃脓期是病情的顺逆的转折点。

3.了解肺痈的分期及临床特征。

【教学内容】

1.指出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疮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

发热、咳吐腥臭浊痰和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2.介绍肺痈的病因及病机,

3.讲述肺痈属邪盛正实的一种病证、病程一般可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

期,治疗大法始终贯穿一个“清”字,初期,用疏散风热、清地散邪、方用银翘散加减;

成病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方用《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溃脓期:用排脓解

毒,方用加味桔梗汤加减;恢复期:养阴益气清肺,方用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

4.简介排脓解毒,不能早投补敛,以克留邪。

5,简介肺痛转归预后及预防和护理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肺痈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肺痈各阶段的辨证及治疗用药。

肺痍

【目的要求】

1.掌握肺弗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

2.熟悉肺痛的主要病机为“阴虚火旺”以及气阴两虚、阴伤及阳的病理变化及其治

疗原则。

3.了解肺疫的致病因素为一是瘵虫感染,一是正气虚弱,发病关键为“正虚”。

【教学内容】

1.介绍肺挎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

四大主证为特点。

2.说明瘵虫感染与正气虚弱导致肺痍发病的机理,病位在肺,与脾肾相关,病理性

质以阴虚为主、并可导致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甚则阴伤及阳。

3.治疗以补虚杀虫为原则、讲述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清热杀

虫,方用月华丸加减;气阴耗伤: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方用保元汤加减;阴阳两虚:

温补脾肾、滋养精血方用补天大造丸加减,阴虚火旺、补益肝肾、滋阴降火,方用百合

固金汤合秦荒鳖甲汤;气阴耗伤: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方用保真汤加减;阴阳两虚:

温补脾肾,滋养精血,方用补天大造丸加减。

【重点难点】

重点:肺痍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肺跨与虚劳的鉴别,

心悸

【目的要求】

1.掌握心悸的概念、诊断、辨证及治疗要点、各证候类型的临床

2.熟悉心悸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及其主要病机类型。

3.了解心悸的基本概念、惊悸与怔忡的区别与联系、表现、治法及常用方药加减。

【教学内容】

1.介绍心悸的基本概念、惊悸与怔忡的区别与联系。

2.讲述心悸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

3.说明心悸的诊断,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讲述心虚胆怯者,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用安神定志丸加减;心脾两虚者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肝肾阴亏者

滋阴补肾,养心安神,方用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心阴不振者,温补心阳,方用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水饮凌心者,振奋心阳,化气利水理气,方用苓桂术甘汤;血瘀

气滞者,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用桃仁红花煎:痰浊阻滞者,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方用导痰汤加减;邪毒犯心者,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方用银翘散或生脉散加减。

4.介绍心悸的转归预后及预防、调摄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心悸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七个证型的症状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和区别用药。

胸痹(心痛)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痛的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及各证候类型的辨证施治。

2.熟悉心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了解心痛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以及心痛的转归、预后及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1.介绍心痛的基本概念及历史沿革。

2.讲解本病的病因病机,明确本病本虚标实的辨证关系,了解虚、瘀在本病发病中

的重要作用。明确心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

3.详细讲解心痛的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重点讲解心血瘀阻、痰浊内停、阴寒凝滞、

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病证类型诊断特点、辨证施治,明确治疗时的标本缓急。

4.介绍心痛的调摄护理及临床急危重证的救治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心痛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心脉痹阻为心痛病机特点的理解和真心痛与厥心痛和胃痛的鉴别。

不寐(附:健忘)

【目的要求】

1.掌握不寐各型的辨证特点,治法和方药。

2.熟悉不寐调摄护理及健忘的证候与治法。

3.了解不寐的临床表现形式,了解不寐的病因病机特点,明确本病是因为阳不入阴

所致。

【教学内容】

1.介绍不寐的基本概念、证候特点及病因病机、了解不寐与脏腑关系、病性及常见

类型。

2.讲述各型不寐的证候特点、辨证施治及安神药在不寐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3.了解不寐的调摄护理的意义。

4.介绍健忘的辨证施治。

【重点难点】

重点;不寐的证候特点,诊断依据,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以及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型失眠

的证候表现、治法及方药。

血证

【目的要求】

1.掌握血证的证候特征、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熟悉血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3.了解血证的定义、沿革、范围、预防及护理措施、转归预后。

【教学内容】

1.介绍血证的定义、沿革及范围。

2.分析血证的病因病机,明确其共同的病理变化为火热偏盛,迫血妄行和气虚失摄,

血溢脉外两方面。

3.叙述血证的证候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4.讲解血证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正确理解和运用“治火、治气、治血”的大法。

5.详细讲解证治方药。

6.简介预防及护理措施、转归预后。

【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血证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咳血与吐血、便血与痢疾、尿血与血淋的鉴别。

痫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痫病的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熟悉痫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要点及预后转归。

3.了解痫病的临床特征、范围、预防及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1.介绍痫病的定义、历代医家和医著的认识、预防护理措施及预后转归。

2.讲述痫病的临床特点,明确该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丧失性疾病。

3.讲解痫病的病因病机。在病因方面多由七情失调、先天因素、饮食不节、劳累太

过、脑部外伤或患病之后所致。脏腑失调、气机逆乱、痰浊阻滞、风阳内动为痫病的病

机。

4.介绍痫病的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

5.讲解痫病的辨证要点,主要有病情的轻重和证候的虚实两方面,讲解痫病的诊断,

讲解痫病与中风病、厥证和痉病鉴别。

6.讲解痫病的治疗原则,分清发作期和恢复修止期的治疗特点。

7.重点讲解痫病的证治方药。

【重点难点】

重点:痫病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痫病的病理环节和病理演变以及风痰痹阻、痰火扰心、心脾两虚、肝肾阴虚

的治法方药。

胃痛

【目的要求】

1.掌握胃痛的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熟悉胃痛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及辨证要点。

3.了解胃痛的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范围、预后转归、预防及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1.介绍胃痛的定义、历代医家或医著对胃痛的认识、胃痛与西医学疾病的关系。

2.讲解胃痛的病因病机,胃痛主要由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及脾胃虚弱引

起,与胃、脾、肝关系密切。

3.讲解胃痛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主要与胃痞、真心痛区别;辨证要点应当分清寒

热、虚实、气血及在胃、在肝、在脾之不同。

4.讲解胃痛的治疗原则。理气和胃为基本原则,但须审症求因、论治,掌握“通则

不痛止痛大法的具体应用。

5.详细讲解胃痛的证治方药。

【重点难点】

重点:胃痛的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胃痛与胃痞、真心痛的鉴别和胃痛各型的症状特点、治法、方药。

呕吐

【目的要求】

1.掌握呕吐的证候特征、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熟悉呕吐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3.了解呕吐为较常见病证、大体范围、预防及护理措施、转归预后。

【教学内容】

1.介绍呕吐的定义、沿革及范围。

2.分析呕吐的病因病机,明确其分虚实两类,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基本病机。

3.叙述呕吐的证候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4.讲解呕吐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明确以和胃降逆为大法。

5.详细讲解证治方药。

6.简介预防及护理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呕吐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治疗大法各证的辨证施治。

难点,病机要点与肝脾关系的理解。

呃逆

【目的要求】

L掌握呃逆的证候特征、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熟悉呃逆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3.了解呃逆的定义、范围、预防及护理措施、转归预后。

【教学内容】

1.介绍呃逆的定义、沿革、范围。

2.分析呃逆的病因病机,明确其分虚实两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并与肺失肃降、

肾之摄纳,肝失条达有关。

3.叙述呃逆的证候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4.讲解呃逆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法。

5.详细讲解证治方药。

6.简介呃逆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转归预后。

【重点难点】

重点:呃逆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呃逆与肺、胃、肾、肝关系的理解。

腹痛

【目的要求】

1.掌握腹痛的治疗原则以及证治分类。

2.熟悉腹痛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

3.了解腹痛是临床上极常见的病证、大体范围、预防护理。

【教学内容】

1.介绍腹痛的定义、沿革及范围。

2.分析腹痛的病因病机,分清寒热虚实,以及不通则痛的基本病机。

3.叙述腹痛诊断要点以及与其他病证中常见腹痛的区别。

4.讲解腹痛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明确“通”法在本病中的应用。

5.详细讲解腹痛的证治方药。

6.简介预防及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腹痛的证候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腹痛病机“不通则痛”理论的理解。

泄泻

【目的要求】

1.掌握治疗原则以及证治分类。

2.熟悉泄泻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

3.了解泄泻的定义、范围、预防护理。

【教学内容】

1.介绍泄泻的定义、沿革及范围。

2.分析病因病机,明确脾虚湿盛是基本病机。

3.叙述泄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讲解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寒热虚实辨证论治。

5.详细讲解证治方药。

6.简介预防及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泄泻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泄泻各型症状特点及治法方药。

胁痛

【目的要求】

1.掌握胁痛各证型的临床特征、治法、代表方药、调摄以及预防。

2.熟悉胁痛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了解胁痛的疾病沿革、现代医学范畴,胁痛的预后转归、护理。

【教学内容】

1.介绍胁痛的定义、疾病的沿革和现代医学的范畴。

2.讲述胁痛的病因病机。

3.重点讲述胁痛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4.详细讲述胁痛各证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代表方药。

5.介绍胁痛的预后转归、调摄护理及预防。

6.简介胁痛的现代研究进展。

【重点难点】

重点:胁痛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胁痛的辨证要点。

痢疾

【目的要求】

1.掌握痢疾各证型的临床特征、治法、代表方药。

2,熟悉痢疾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了解痢疾的疾病沿革,现代医学范畴,痢疾的预后转归,护理调摄以及预防。

【教学内容】

1.介绍痢疾的定义、疾病的沿革和现代医学的范畴。

2.讲述痢疾的病因病机。

3.重点讲述痢疾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4.详细讲述痢疾各证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方药。

5.介绍痢疾的预后转归、调摄护理及预防。

6.简介痢疾的现代研究进展。

【重点难点】

重点:痢疾的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对痢疾病理变化的理解和各型的区别与治疗用药。

便秘

【目的要求】

1.掌握便秘各证型的临床特征、治法及代表方药。

2.熟悉便秘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了解便秘的疾病沿革及现代医学范畴,便秘的预后转归、护理调摄以及预防。

【教学内容】

1.介绍便秘的定义、疾病的沿革和现代医学的范畴。

2.讲述便秘的病因病机。

3.重点讲述便秘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4.详细讲述便秘各证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代表方药。

5.介绍便秘的预后转归、调摄护理及预防。

【重点难点】

重点:便秘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病理性质、病机要点及病位相关脏腑等发病原理的理解。

黄疸

【目的要求】

1.掌握黄疸各证型的临床特征、治法及代表方药。

2.熟悉黄疸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了解黄疸的疾病沿革,现代医学范畴,黄疸的预后转归、护理调摄以及预防。

【教学内容】

1.介绍黄疸的定义、疾病的沿革和现代医学的范畴。

2.讲述黄疸的病因病机。

3.重点讲述黄疸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4.详细讲述黄疸各证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代表方药。

5.介绍黄疸的预后转归、调摄护理及预防。

【重点难点】

重点:黄疸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阳黄与阴黄的区别和治疗用药。

鼓胀

【目的要求】

L掌握鼓胀各证型的临床特征、治法及代表方药。

2.熟悉鼓胀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了解鼓胀的疾病沿革、现代医学范畴,鼓胀的预后转归、护理调摄以及预防。

【教学内容】

1.介绍鼓胀的定义、疾病的沿革和现代医学的范畴。

2.讲述鼓胀的病因病机。

3.重点讲述鼓胀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4.详细讲述鼓胀各证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代表方药。

5.介绍鼓胀的预后转归、调摄护理及预防。

【重点难点】

重点:鼓胀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鼓胀早期、中期、晚期的区别与治疗。

积聚

【目的要求】

1.掌握积聚各证型的临床特征、治法及代表方药。

2.熟悉积聚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了解积聚的疾病沿革及现代医学范畴,积聚的预后转归、护理调摄以及预防。

【教学内容】

1.介绍积聚的定义、疾病的沿革和现代医学的范畴。

2.讲述积聚的病因病机。

3.重点讲述积聚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4.详细讲述积聚各证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代表方药。

5.介绍积聚的预后转归、调摄护理、预防。

【重点难点】

重点:积聚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积聚与鼓胀、痞满的鉴别。

头痛

【目的要求】

1,掌握头痛的分类、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证治。

2.熟悉头痛的病因病机与转归。

3.了解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范围及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说明头痛是以头痛为主要特点的常见多发病,即是有关疾病一个常见症状,又是

有关疾病加重、转危的一个先兆;了解内伤与外感两大类头痛所讨论的范围。

2.讲解头痛属外感者,以脉络阻闭为实;内伤者以脉络失养为虚的病机特点,以及

实证日久不复,正气受损,转为虚实夹杂的证候。

3.讲解头痛以自觉头部疼痛,或痛在局部,或痛及全头,又有内外之别:即外感头

痛以突然而作,其痛如破,痛无休止为特点:内伤头痛以病作而缓,绵绵而痛,时痛时

止,日久不除为特点,以及痛之轻重、性质、部位、时间和某些因素的影响等所表现复

杂的临床表现特点。明确其诊断及与眩晕、中风先兆、郁病、失眠、健忘等病鉴别要点。

4.重点讲解头痛的证治方药。

5.简介头痛的现代研究进展。

【重点难点】

重点:头痛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头痛与郁病、失眠、健忘、眩晕的鉴别。

眩晕

【目的要求】

1.掌握眩晕各种类型的证候特点、治疗方法及常用方药。

2.熟悉眩晕的病因病机及风、火、虚与瘀血的病理变化在眩晕发病中的作用和区别。

3.了解眩晕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介绍眩晕的证候特点及历史沿革。

2.讲解眩晕的病因病机及风、火、虚与瘀血的特征和区别。

3.详细讲解眩晕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瘀血阻络的证候特点

及治疗方法,重点讲解眩晕治疗的标本缓急以及各型治法、方药与加减。

4.讲解眩晕的转归预后,调摄护理及研究进展。

【重点难点】

重点:眩晕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各证候的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及常用方药。

中风

【目的要求】

1.掌握中风病的病机要点和辨证论治。

2.熟悉中风病的范围、证候特征和调护。

3.了解中风病的发病情况及历史沿革,及其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L介绍中风病的概念、历史沿革和范围。

2.分析中风病的病机要点,其病位在脑髓血脉,基本病机是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其以昏倒、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涩,偏

身麻木为中心证候。

3.叙述中风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和辨证要点。

4.明确中风病证治内容。重点讲解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用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法,化痰通络汤: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用平肝泻火通络法,天麻钩藤饮:痰热腑实,

风痰上扰证,用化痰通腑法,大承气汤加减;气虚血瘀证,用益气活血,扶正祛邪法,

补阳还五汤;阴虚风动证,用滋养肝肾,潜阳熄风法,镇肝熄风汤;痰热内闭清窍证,

用清热化痰,祛痰开窍法。羚羊角汤、安宫牛黄丸加减。痰湿蒙闭清窍证,用温阳化痰,

醒神开窍法,涤痰汤加减。元气败脱,神明散乱证,用益气回阳固脱法,参附汤加减。

以上主证中痰热内闭者,可使用清开灵注射液。

5.介绍中风病的调护及研究进展。

【重点难点】

重点:中风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中经络与中脏腑、闭证与脱证的鉴别。中风与痫病、厥证、痉证、口僻的鉴

别诊断。

郁病

【目的要求】

1.掌握郁病的治疗原则及分证论治。

2.熟悉郁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了解郁病的病因病机。

【教学内容】

1.介绍郁病的概念及范围,

2.讲述郁病的病因是情志内伤和脏气抑郁,其病要主要为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

3.阐述郁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证候特征、病史、性别是诊断的主要依据。郁病需

与喉痹、噎膈、癫病等病证相鉴别。

4.讲述郁病的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理气开郁是治疗郁病的基本原则,尚应配伍化

瘀、降火、祛痰、化湿、消食等法。对于虚证,则宜养心安神、补益心脾或滋补肝肾。

5.讲述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血行郁滞、痰气郁结、心阴亏虚、心脾两虚、肝肾阴

虚、心神惑乱等郁病证型的辨证、治法及方药。

6.讲述郁病的预防有护理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郁病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郁病不同证型的辨证、治法及方药。

瘦气

【目的要求】

1.掌握瘦气的基本治疗原则及其分证论治.

2.熟悉矮气的诊断。

3.了解瘦气发生的病因及基本病理。

【教学内容】

1.介绍瑛气的定义和范围,

2.分析瘦气的病因病机。

3.叙述瘦气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讲解瘦气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明确养阴清热、解郁化痰是治疗瘦气的基本原

则。

5.讲述源气各证型的辨证、治法和方药。

【重点难点】

重点:瘪气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各型的辨证和方药治疗。

痉证

【目的要求】

1.掌握痉证的证治内容。

2.熟悉痉证的诊断依据,并了解鉴别诊断。

3.了解痉证的病因病机。

【教学内容】

1.介绍痉证的定义及范围,

2.讲解痉证的病因病机。

3.叙述痉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讲解痉证的辨证要点,明确其“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

5.重点讲解痉证的证治方药。

【重点难点】

重点:痉证的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其与痫病、厥证、中风等病鉴别。

颤震

【目的要求】

1.掌握颤震的证治内容。

2.熟悉颤震的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及其与痴呆、郁病、健忘的鉴别。

3,了解颤震是老年常见多发病及病因病机及转归。

【教学内容】

1.介绍颤震的定义、范围及沿革。

2.分析颤震的病因有虚实二端,实者为风阳内动、痰热动风、瘀血挟风;虚者为髓

海不足和气血亏虚。主要病机是髓海失充、筋脉失荣,肢体失控。病久正气渐损、虚实

夹杂、更难速愈。

3.讲解颤震证候特征是轻者头摇肢颤,重者头部震摇大动,肢体颤动不已,不能持

物,继则肢体不灵,行动迟缓,步履慌张,表情淡漠,口角流涎等症。

4.重点讲述颤震的证治内容。

5.讲解颤震的预防及护理。

6.简介预防及护理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颤震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颤震治疗时如何使用虫类药。

水肿

【目的要求】

1.掌握水肿病的鉴别、以阴阳为主的辨证纲领及其辨证论治,掌握发汗、利水、攻

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治疗大法。

2.熟悉水肿病的发病因素及肺、脾、肾三脏在水肿病机中的作用。

3.了解水肿的概念。

【教学内容】

1.介绍水肿的概念,阐释疾病沿革,点明肺、脾、肾三脏是发病关键、水液潴留是

发病结果,进而明确病因与结果的关系。

2.阐述水肿病因是外感风邪(或寒或热)、疮毒内归、水湿浸渍、湿热壅滞、饮食

劳欲所致。病机关键是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导致水液潴留、

泛滥成肿。其中肾为本、肺为标、脾为制水之脏。简要提血瘀亦是水肿病的不可忽视因

素。

3.讲述水肿病的辩证以阴阳为纲,阳水属实,阴水多为本虚标实。交待阴水、阳水

的鉴别及相互转化,以及水肿与鼓胀的鉴别。

4.重点讲解水肿病风水泛滥证、湿毒浸淫证、水湿浸渍证、湿热壅盛证、脾阳虚衰

证及肾阳衰微证的证候特征及发生关键。

5.讲解水肿的治疗,阳水:①疏风利水法,越婢加术汤加减;②解毒利湿法,麻黄

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③化湿利水法,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④分利湿热法,疏

凿饮子加减。阴水:①健脾利水法,实脾饮加减;②温肾利水法,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加减。附述水肿急危重证的抢救处理和预防治疗。

6.指出水肿病的预后及生活起居饮食规律和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

重点:水肿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阴水、阳水的区别及用药治疗。

淋证(附尿浊)

【目的要求】

1.掌握淋证的辨证要点、治则及分证论治。

2.熟悉尿浊的病理、治则及证治。

3.了解淋证的发病原理和辨病知识。

【教学内容】

1.介绍淋证定义,简述淋证的沿革。

2,阐明淋证的病因病理是温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有虚实之分。

3.讲述热淋、血淋、气淋、石淋、膏淋、劳淋的证候特征及相互联系,明确与握闭、

尿血、尿浊的鉴别。指出淋证初病属实,清利为主;久病多虚,补益为主;本虚标实者,

以补益清利并施。

4.详细讲解各种淋证的证治。热淋,治以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加减;石淋,治以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石苇散加减;气淋,实证治以利气疏导,沉香散加减;虚证治以

补中益气法,补中益气汤加减;血淋,实证治以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加减,

虚证治以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加减;膏淋,实证治以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程氏革薜分清饮加减,虚证治以补虚固涩,膏淋汤加减;劳淋,治以健牌益肾,无比山

药丸加减。

5.附述尿浊的概念、与膏淋之异同点,指出病机初起为实,湿热为多;久病脾肾两

虚,亦有虚实夹杂者。治疗里热者以清热化湿为主,程氏单菊分清饮治之;脾虚者以健

牌益气,升清固涩为主,补中益气汤合苍术难名丹治之;肾虚者以温补肾元固涩为主或

滋阴益肾固涩为主,鹿茸补涩丸或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治之。

【重点难点】

重点:淋证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六淋的形成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癖闭

【目的要求】

1.掌握癖闭各个证型的辨证施治。

2.熟悉癖闭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3.了解握闭的病理主要是肾和膀胱气化失司,但与肺、脾、肝、三焦有关及瘾闭的

转归预后。

【教学内容】

1.简介瘙闭的概念和范围,并说明瘙和闭的区别与联系。

2.阐明癖闭的病机主要是肾与膀胱的气化功能失调,病理性质有虚实的不同,实证

是膀胱气化不利;虚证为肾虚膀胱气化无权。

3.叙述瘙闭的治疗原则应根据“腑以通为用”的原则,着重于通利,但通之法,又

有虚实之不同。实证治以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水道;虚让治宜补脾肾,助气化

使气化得行,则小便自通。

4.讲解癖闭的证治有:(1)膀胱湿热症,用清热利水法,八正散加减:(2)肺热壅

盛证,用清肺利水法,清肺饮为主方;(3)肝郁气滞证,用疏利气机法,沉香散加减;

(4)尿道阻塞证,用行瘀散结法,代抵当丸加减;(5)脾气不升证,用升清降浊法,

补中益气汤和春泽汤加减;(6)肾阳衰惫证,用温补肾阳法,济生肾气丸加减。

5.介绍针灸、按摩、探吐、取嚏、外敷、导尿等疗法及调摄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癖闭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握闭与淋证、关格的鉴别。

消渴

【目的要求】

1.掌握消渴的各证型的辨证施治。

2.熟悉消渴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及转归。

3.了解消渴的发生与阴虚、燥热、血瘀的关系。

【教学内容】

1.简介消渴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2.阐明消渴的病机主要是燥热、阴虚、血瘀。主要与肺、胃、肾三脏密切有关。

3.讲述消渴的证候特征主要为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及尿有甜味。

4.讲解消渴的治疗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基本治则,并应根据病情适当结合清热

泻火,健牌、补肾、涩精、活血化瘀等法。

5.讲解消渴的证治有:(1)肺热津伤证,用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法,消渴方加减。

(2)胃热炽盛证,用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法,玉女煎加减。(3)肾阴亏虚证,用滋阴固

肾法,六味地黄丸加减。(4)阴阳两虚证,用温阳滋阴补肾法,金匮肾气丸加减。

6.介绍消渴的预后及调摄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消渴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消渴病病机特点的理解。

腰痛

【目的要求】

L掌握腰痛的临床证候特征、诊断依据,及其与水肿、淋证、胃脱痛、肾风等的鉴

别要点。

2.熟悉腰痛的病因病机与转归。

3.了解腰痛的发病情况、范围。

【教学内容】

1.介绍腰痛的定义和范围。

2•讲述腰痛外感实证为邪实,内伤虚证为肾虚的病机特点,以及实证日久,正气受

损,转为虚实夹杂的转化规律,

3.讲解腰痛以自觉腰痛,或左或右或中,或全腰疼痛,或痛无休止,或时痛时止,

或疼痛难忍,或绵绵不休,或牵及胃脱,甚或呕吐,或上及背部,或牵连少腹及二阴等

为主要证候特征,明确其诊断。

4.重点讲解腰痛的证治方药。

【重点难点】

1、重点:腰痛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2、难点:寒湿腰痛与湿热腰痛、肾阳虚与肾阴虚腰痛的区别及用药。

内伤发热

【目的要求】

1.掌握内伤发热的病机、诊断要点、以及肝郁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

热、血瘀及湿阻发热的证治方药。

2.熟悉内伤发热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3.了解内伤发热的病因及预后。

【教学内容】

1.介绍内伤发热的临床证候特征,以低热为多见,有时也可为高热,也有患者自觉

发热而体温不高,并说明与外感发热的鉴别诊断。

2.叙述内伤发热病因以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主。病位涉及多个脏腑,病

机重点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3.明确内伤发热辨证要点,必须辨明虚实,实证应辨其气滞、痰湿、血瘀;虚证者

应辨其气血阴阳不足及脏脏的虚损。

4.分别讲解内伤发热各证候的症状特点,肝郁发热以疏肝理气,清肝泻热为主,丹

相逍遥散加减;瘀血发热以活血化瘀为法,血府逐瘀汤加减;湿阻发热以芳化宣畅,除

湿清热为主,以三仁汤加减;气虚发热者以健脾益气,甘温除热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

血虚发热者以益气补血为法,方用归脾汤加减;阴虚发热者以滋阴清热为法,方用清骨

散加减:阳虚发热者以温阳补肾,引火归元为法,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重点难点】

重点:内伤发热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内伤发热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关系的理解,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的鉴别。

痹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痹病的病机、诊断要点,以及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痹的证治方药。

2.了解痹病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其病因及预后。

【教学内容】

1.介绍痹病的临床证候特点,以肌肉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

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并说明痹病与痿病的鉴别诊断。

2.叙述痹病的病因以风寒湿邪为主,病机重点为风寒湿邪合而为病,痹阻经络气血,

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3.分别讲解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的症状特点,行痹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为法,

方用防风汤加减;痛痹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为法,方用蕙饮仁汤加减;热痹以清热通

络,祛风除湿为法,方用白虎桂枝汤加味;并说明痹治疗当补肾散寒,涤痰化瘀,搜

风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味,

4.介绍痹病的预后转归,痹病日久不已,邪气内舍,可转为五脏痹,多预后不良。

5.介绍痹病预防及护理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痹病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起痹的区别与用药治疗。

痿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痿证的临床证候特征、诊断依据、以及与痹病、中风后遗证的鉴别要点及分

证论治。

2.熟悉痿证的病因病机及转归。

3.了解痿证的定义、范围和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简介痿病的概念:痿病指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而致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

力,日久不用,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2.了解历代医家对痿病的认识以及现代医学中本病所包括的范围。

3.讲解痿证的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病原因很多,但不外于以下五种:肺热津伤、津

液不布;湿热浸淫、气血不运;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肝肾亏损、髓枯筋痿;痰瘀阻络,

筋脉失养。并分别讲述这些原因致痿的病机。痿证涉及的脏腑很多,但与肝肾肺胃的关

系最为密切。

4.讲解痿证以上肢或下肢、一侧或双侧筋脉驰缓、痿软无力、甚至瘫痪日久、肌肉

萎缩为主症的证候特征及其诊断依据。

5.讲解痿病与痹证、偏枯的鉴别要点。痿病与痹证的鉴别要点在于是否有肢体关节

的疼痛;与偏枯的鉴别要点在于是否有舌本病变语言不利。

6.说明痿证的辨证以辨虚实和辨病位为主。

7.阐明痿证的治疗原则:一、治痿独取阳明并具体讲述其意;二、不可妄用风药;

三、泻南方补北方。

8.讲解痿证的分型证治有:

(1)肺热津伤;用清热涧肺、濡养筋脉法,方用清燥救肺加减。

(2)湿热浸淫:用清热利湿,通利筋脉法,方用加味二妙散化裁。

(3)脾胃亏虚:用补脾益气、健运升清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4)肝肾亏损:用补益肝肾、滋阴清热法,方用虎潜丸加减。

9.简介痿证的预后及临床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痿病的征候特征,病因病机,治萎独取阳明的运用,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治痿独取阳明”的含义的理解。

癌症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癌症的诊断原则、分型证治以及现代常用的各种抗癌中药的应用。

2.熟悉癌症的病因病理。

3.了解癌症的一般概念及历代医家对癌症的论述。

【教学内容】

1.讲解癌症发生的基础是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正气虚弱的基础,致痰、湿、气、瘀、

毒等搏结而成。及其体内积块的形状、性质等主症。

2.简单介绍历代医家对癌症的认识。

3.重点讲解癌症形成的病因主要有六淫外侵、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及禀赋不足等,

并具体介绍形成癌症的机理。

4.讲解癌症后期的病理演变。

5.讲解各种癌的诊断依据及各自与相似病的鉴别诊断。

6.阐述癌症各证的辨证要点:为辨虚实及辨脏腑病位。

7.讲解癌症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8.重点讲解各种癌的分型论治及现代常用于各种癌的抗癌中药。

9.简介癌症的预后及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癌症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各证的证治方药。

难点:各种癌症的诊断。

三、临床见习要求

[见习目的]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中医内科学理论、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阶段。通过临床见习,加强学员对中

医内科学理论及治则方药的理解,掌握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过程、辨证

分析、理法方药,熟悉医院门诊和病房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并培养学员良好的医德

医风。

[见习内容]

1、以中医内科为主,门诊与病房相结合。

2、掌握中医内科常见肺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系病证、心系病证、肾系病证、经

络、气血津液病证的范畴、问诊、查体、诊断、治疗与处理。

3、了解中医病案的书写方法。

4、熟悉医院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

[见习要求]

1、各附属(教学)医院严格按照《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计划》要求组织实施临床见

习。

2、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1)以小组形式,老师结合临床病例讲授小课、病例讨沦。

(2)本科生导师制,由导师个别辅导,指导学生进行临床操作。

(3)每位老师在门诊带2-3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

及临床操作。

3、指导老师须为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医师,对

见习学员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在强化学员中医内科“三基”(基础理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应注重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自学能

力的培养;重点培养学员掌握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过程、辨证分析、理

法方药,并在强调医德医风教育的同时,培养学员良好的医德医风。

[考核内容与方法]

1、临床能力考核,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处方用药等。

2、面试考核,如提问病史特点、诊断要点、鉴别依据、辨证依据等。

3、书面考核,如书写完整的中医病历,考核理法方药的应用。

四、基本实践技能项目与要求

掌握中医内科常见肺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系病证、心系病证、肾系病证、经络、

气血津液病证的问诊、查体、诊断、辨证治疗。

五、教材与教学资源

[选用教材]

田德禄主编.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4次印刷.

[参考书]

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3次印刷.

何绍奇主编,现代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2

次印刷.

[教学资源库]

教学录像;

http://jpkc.fimmu.com/2005/zynkx/ZiYuanLuXiang/ShouKeLuXiang.asp

多媒体课件:

http://jpkc.fimmu.com/2005/zynkx/DuoMeiTiKeJian/DuoMeiTiKeJian.asp

中医舌象:

http://jpkc.fimmu.com/2005/zynkx/ZiYuanSheZhen/0252.HTM

中药图谱

http://jpkc.fimmu.com/2005/zynkx/ZiYuanZhongYao/ZhongYaoTuPu.asp

[中医内科学精品课程网址]

http://jpkc.fimmu.com/2005/zynkx/

六、附扩展性教学内容

双语教学:各论部分章节采用双语教学授课。

七、考核

[考核方式]

以理论考试为主,形式为闭卷考试。

[考核内容]

80%来自教材内容,20%来自临床知识的综合运用。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计分方法]

采用百分制:

100-85优秀

84-70良好

69-60合格

60以下不及格

附:考核命题计划双向细目表

题型合计

客观性题主观性题

单选配伍多选填空名词解释问答题病例分析

题题题题

各论2510510101621100

八、教学时数安排

(一)理论课学时安排

单元课时单元课时单元课时单元课时

总论2血证4黄疸4水肿4

感冒2痫病4积聚4淋证4

咳嗽4胃痛4鼓胀4窿闭4

哮病-1呕吐4头痛4消渴4

喘证-1呃逆4眩晕4腰痛3

肺痈4腹痛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