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言
中医文化是集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瑰宝。伴随着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步
伐,古老的中国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经济迅速发展,各项事业日新月异,
中华民族的复兴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民族的复兴并不仅仅是经济的
振兴,还有文化的复兴。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复兴比经济的复兴更为重要和
关键,因为文化的复兴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潜在动力。一个民族一旦
形成自己良好的主导文化模式,即使在一个时期由于某种原因而经济遭受挫折,
甚至衰退,只要它的文化根基还在,它就有迅速走向复兴的可能,例如二战后的
日本、德国。
文化的发展并不是自发的,也不是与经济实力发展完全成正比的、同步前进
的,它需要人为地、自觉地去推动去发展。在全球文化一元化与多元化激烈冲突
的今天,面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尤其显得十分必要
和紧迫,更需要我们当代人不屈不挠奋力推动。
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唯一的仍在发挥重
要作用的中国传统科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
中医药文化的复兴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医药文化能够重
现昔日辉煌也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表现。
中医药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
天文、军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溶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
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长的,中医药学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能够自然地得以普及,古
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走卒贩隶,各个阶层或多或少都能知医识药,由儒从医者、
由官业医者更是不胜枚举。“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一方面形象地道出了具有传
统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之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医与传统文
化的密切关系。今天,若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
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后
劲不足),中药也难以保持和发展道地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
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
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文
化研究既担负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也是国民经济(尤其是医疗市场经济)
的重要推动力。
近百年来,中医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一个时期甚至面临被取缔、被消灭的境
地。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提出,传统文化遭到猛烈的抨
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其在中
国的医学主导地位也受到冲击。科学主义的盛行,西方学科分类及其''形式和方
法”成为是否“科学”的评估标准,中国所有的既存学术实际上都面临着一个取
得科学“资格”的问题,中医药学自不例外。而科学,诚如胡适所言:”……有
■•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
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广播在
近现代中国达到了“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凡是不符合“科学”的东西,都要
遭到批判、唾弃。在这种科学话语语境中,中学即旧学,旧学就是垃圾。新旧的
差距,就是进步与倒退、科学与迷信的差距。所谓中学、所谓国故、所谓国粹、
所谓经典、所谓中医,全被归入旧的、倒退的、迷信的、要抛弃的范围。在“五
四”时代所建立的话语霸权之下,带“中”的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合法性。而唯一
的合法的话语便是科学。
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医成了''失语的中医”,也就是丧失了自己语言的中医。
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医药高等院校,本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阵
地,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方,但是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
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在中医院校,用动
物来做试验或用分子生物学等来培养造模,才是正统,而用符合中医文化特征的
方法研究中医倒成了异类,传统中医反而被挤在人不欲见的偏僻角落。中医院校
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
观化”,似乎这样一来,就符合“科学”的规范,学生们也就更容易理解“中医”、
掌握中医了。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主干课程——医古文,也越来越被边缘化,
在中医师职称考试中也已被取消,而换成能与西方科学接轨的现代语言工具——
英语。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更只是作为中医院校可有可无的选修课。
中医本身自有一套理论构造与历史传承,“阴阳五行”的理论可以追溯到《易
经》、《尚书》、《黄帝内经》,药物学可以在传说中的神农氏找到源头,在历史中
的陶弘景、孙思邈、李时珍的著作找到活水,临床实验可以祖述到战国时代的扁
鹊……然而时至今日,中医在为自己的生存寻找依据时,却''忘掉”了自己的话
语,而是费力地去求借另一种话语系统,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不少人为能够带
上一点科学的皮毛而沾沾自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失去源头的中医能够继承就已令人
欣慰,更遑论创新与发展?不少中医老专家大声疾呼:“继承就是发展!”那是看
到了中医在所谓“现代化”口号下面临消亡的的危机。近几十年来,政府对中医
的关怀、保护和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中医药教育规模也在一天天扩大,但中医
发展并没有取得我们所期望的程度,反而是中医的医疗市场在不断萎缩,中医的
临床治疗手段也在一点点消逝。中医治疗明显出现了“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
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虑。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就在文化观念上的,是长期以来西方文化
中心论、现代科学霸权主义思想造成的后果。在这种文化观念的指导下,中国人
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了-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而再、再
而三的摧残,中医学也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压。于是在医疗制度上、在教
育教学上、在科研设计上、在医疗思路上,都出现了西化的倾向。然而西化的结
果又不像原本的设想那样发展了中医、提高了疗效,反而是事与愿违。
看来现在是到了冷静反思的时候了。笔者以为目前加强中医药的文化研究是
当务之急,是重中之重。我们并不反对用现代科学手段、西医标准来研究中医
药,作为一种研究途径,应该承认其研究价值。笔者始终认为中医药的科学研
究和文化研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目前却是文化研究越
来越萎缩,甚至很多人主张中医学的文化因素恰恰是落后的、迷信的、应该抛弃
的东西,于是现代科技手段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科学成了研究
中医药的霸主,中医里面符合科学的因素成为研究和弘扬的对象。中医科研的目
的就是把中医改造成“科学”。于是惨剧就必然发生了一一改造中医的结果必将
导致中医的灭亡!
上世纪末有人提出“中医现代化悖论”中医能够实现不改变自己非现代科
学特色的现代科学化吗?这个“悖论”是针对“中医现代科学化派”提出的。相
当多的研究者把中医的“现代化”等同于中医的现代科学化,这种“现代化”的
目的就是将中医“化”为-门物质基础明确、实验数据精确、能够客观化标准化
的现代科学。然而中医学本身并不是现代科学,这样的“现代化”,必然要以
丢弃或改变自己的特色为前提。这个“悖论”一经提出即引起各方的关注和争议。
众所周知,“科学”一词久已被人们错误地偷换成了“真理”的代名词,又进
而把“西方的”偷换成“科学”的概念,于是“西方”一一“科学”一一“真理”
这种一连串的概念转换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的状态,而这
种状态蒙住了中国人的眼睛,使中国人自卑于自己的文化,中医学在不知不觉中
陷入了“现代化——科学化一一现代科学化——西医化一一毁灭化”的危险境地。
中医的发展只能按照中医本身的规律发展,而不是按西方科学、西方医学的
模式发展,否则,这种“现代化”(实为‘西方化')的中医必定是以抛弃自己
的文化为代价,这种“中医”还是“中医”吗?中医要发展,首先要搞清中医的
历史文化,也就是从它形成、发展的文化背景诸因素上去作全面的考察。中医
药文化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重新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
式,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给中医发展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优良土壤,或提供中
医发展所应需要的营养成分。
中医具有较其他医学更为浓厚的文化属性。医学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换句话
说,生命是医学的本原,所以生命文化就是医学的元文化。中医在认识生命的本
质、规律问题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的个性色彩。如中医将“气”看成是生
命的本源和动力,将阴阳五行看成是生命的过程序列、生命的存在方式;中医将
自然人与社会人作动态比附,建构了一个由心神调控的心与身同构、同序的小生
命体系统和人与宇宙同构、同序的大生命体系统。中医比任何一门其他医学更能
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将中医看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倒
不如将中医看成是一种生命文化。因此,从生命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医药文化的
研究尤为迫切和必要。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医药学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中医药的语言
文献、中医药学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价值理念、
文化功能、人文精神,中医药学区别于其他医学的文化特征,中医药学发生发展
的总体规律,中医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历代名医的生平及所处历史背景、医家
学术思想形成的条件及传承,等等。
除了上述学术研究之外,中医药文化研究还包括地域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企
业(包括中药厂、中医院)文化的研究。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学科当然就叫中医药
文化学。
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医药文化学)由以下子学科构成:中医哲学、中医史学、
中医文献学、中医语言文字学(医古文)。还包括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如中医人
类学、中医伦理学、中医心理学、中医生态学、中医环境学等等。
在这些子学科中,中医哲学无疑是中医文化学的核心,因为任何一种文化的
核心都是该文化的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论的学问,中医哲学
就是中医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论。具体地说中医哲学包括中医本体论、中
医方法论、中医伦理学、中医价值论等。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部分,中医哲学
不仅与易、儒、道、释哲学有相同的共性,而且还有与易、儒、道、释哲学不同
的个性。
当代中医学泰斗邓铁涛教授审阅了笔者主编的规划教材《中医哲学基础》,
并作了书评。他说:“哲学是科学之母,与各门自然科学的关系都很密切。世界
观、思维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指针与工具。但对中医而言,还不仅于此。中医
的理论、概念从传统文化中引申而来,不了解其本源,难于准确把握其实质;有
关理论、概念进入医学领域后,又适应人体科学的特点,赋予了特定的医学内涵,
不辨析其流变,又不免误解中医为“玄虚”。所以,中医哲学的整理与研究,
实在很有必要。对学生而言,了解这些源流与异同,也对学习中医有很大帮助。”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不仅能促进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而且也必将促进地域中医药文
化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中医药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提高本地区的知名度,
带来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进步。
地域中医药文化是该地区宝贵的资源财富。在中国古代由于交通的不便,再
加上气候、地理等诸因素的影响,各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形成具有特色的医药文化。
如绵延千余年至今而不衰的新安医学、上古名医岐伯故里的庆阳医学、在中医近
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孟河医学、具有南国特色的岭南医学,等等。从经济、文
化、思想、历史渊源等不同角度,考察研究地域医药文化,探求地域中医药文化
形成的原因,必将极大地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地域中医药文化是与当
地的名医文化密不可分的。如庆阳的岐伯、南阳的张仲景、亳州的华佗、耀县的
孙思邈、新安的汪机、新春的李时珍、玉田的王清任等,这些名医无疑成为当地
的名片,给当地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
中医药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企业的文化已经成为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品牌。如通过对久负盛名的同仁堂、胡庆余
堂等企业文化研究,为医药企业文化提供借鉴,能够形成良好医药行业规范,并
对企业持久健康运行提供文化支持等等。目前,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已经引起有
识之士的关注,我们相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潮流中,中医
药文化一定会展现它充满魅力和生命力的光彩,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
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一章中医基本知识
第一节疾病诊断四步曲
一、望诊
(一)、望面部
1、望神
神就是精神,也叫神气。观察病人的精神好坏,可以得知身体正气(身体的
抗病能力)的盛衰和疾病的轻重。
2、望色
色包括色和泽。色是指青、黄、白、红、黑的颜色;泽是润泽鲜明的意思。
望色就是观察病人皮肤、指甲,特别是面部的色泽,叫做望色。正常人的面色,
一般是面色红润,这是气色好的表现;病人得面色,一般缺乏光彩,晦暗或焦黄,
这是气色不好的表现:
(1)面色红赤,多是热症。如发高烧或血压偏高多属实热症,或下午两额出
现红晕多属虚热症。
(2)面色苍白,多是虚寒症。白光白虚胖为气虚;白而枯槁为血虚(如贫血)。
(3)面色青晦,多是精神忧郁,或是痛症(如腹绞痛)。小儿面色青或环唇色
青为肝风内动的症象,应当注意发生抽搐。
(4)面色萎黄,就是黄而没有光泽,多是脾胃虚弱。面目鲜黄为湿热黄疸(阳
黄),暗黄则属寒湿黄疸(阴黄)。
(5)面色暗黑,多是虚症(多见于肾虚症)、寒症,或瘀血之症。
另外,面部耳朵前下方一侧或两侧有稍淡于皮肤颜色的圆形白斑,多是虫病。
总之,凡是颜色鲜明、润泽,表示气血还没有衰败,预后良好;颜色晦暗、枯槁,
表示气血不足。
3、望舌
就是观察舌质及舌苔变化。主要观察舌体、舌质、舌苔三方面。
(1)望舌体
指舌的形态和活动情况。正常舌,颜色鲜明,舌面润泽,舌体柔软,转动灵
活自如。
僵硬一舌体僵硬,说话不清楚,多为脉络阻塞所致。见于血管栓塞、脑血管
病变、脑震荡、挫伤,以及发高烧出现神识昏迷时。
歪斜一舌头伸直时,舌尖偏向一侧,或左或右,多属肝风的症候,见于中风
及中风后遗症等。
颤动一是指伸舌时振颤不停。如舌色淡红而颤动难说话,是心、脾虚。如舌
色紫红而颤动,使肝风内动,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
卷缩一是指舌体收紧而不能伸长,或舌体软弱无力,伸不过齿,多为津液枯
耗,筋脉失养所致。一般多见于为重的病症,如脱水等。
胖大一舌体胖大,轻得较正常稍肥,重的肿大满口,转动不灵活,是心、脾
有热。舌赤红肿,影响呼吸及说话的,多是湿热壅盛。见于水肿病、慢性肾炎的
尿毒症等。
裂纹一舌体有裂纹,在急性热性病,多数热盛。舌体光燥而显裂纹是阴液受
伤。舌体色淡,质软而有裂纹,多是虚症或肾阴不足。
瘦薄一舌体瘦薄,淡红而嫩,多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临床常见于慢性
消耗性疾病,如严重的肺结核、晚期癌症、长期胃肠道功能紊乱及恶性贫血、营
养不良等。
吐弄一舌体伸长而迟缓的叫做吐舌。舌稍微吐出口外,又立即收回口内,或
舌舐唇上、下或口角左右的,叫做弄舌。这两种现象,都属心、脾有热。如果设
经常伸出舐嘴唇的,是脾燥的症候。
(2)望舌质
指全舌的肌肉、脉络而言。正常的舌质,呈不深不浅的红色(淡红),而且很
滋润,这是由于舌的粘膜下层及肌层中富有血管,血色透过白色半透明的舌粘膜
而成淡红色。当发生疾病的时候,因血液的成分或浓度有所改变,或舌粘膜上皮
增生或萎缩,都可以起舌质改变。舌尖部属心,舌根部属肾,舌中心部属脾胃,
舌两边属肝胆,一般为查脏腑的参考。
舌淡一舌色比正常淡白,多是虚症,常见于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病。
舌红一舌质的颜色比正常人红是热症;色红而干燥时阴虚火旺(津液亏耗引
起虚火旺盛);舌红而苔黄是实热症;舌红柔软而无苔(镜面舌)是津液内耗;
舌尖红是心火太旺;舌变色赤是肝热;舌中心干红是伤阴。
舌绛一绛是深红色。舌色红绛,是血热或热毒极盛,如急性感染、败血症、
细菌性心内膜炎、高热中暑等。凡急性病舌质红绛的,大部分病情严重;慢性病
人舌红绛,亦多预后不良。
舌紫一舌色发紫或有紫斑,多是血瘀。舌紫而舌面滑润者为阴寒症;舌紫而
舌面干燥,甚或裂纹而又芒刺的为热症。青紫舌多于缺氧、发烧、瘀血有关,常
见于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凡见青紫一般较严重。
(3)望舌苔
舌苔是指舌面上所产生的一层的苔垢,是胃气上潮所生。它反应感受外邪(指
一切引起疾病的外来因素)的深浅、疾病的轻重、消化能力的强弱等情况。观察
舌苔的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及正气和邪气的强弱情况。
正常人的舌苔,稍微有一层薄白的苔,不干不燥,很润泽,这是胃气旺盛、
津液充足的表现。生病的时候,可出现舌苔增厚、增多,或光滑无苔,以及颜色
发生变化等不正常现象。
舌苔薄厚一表示病的深浅和病情的进退。病在表,苔多薄白;病邪入里,舌
苔可呈黄色或变厚。如疾病发展之胃气衰败或严重阴亏时,舌变红绛而光滑无苔,
但经适当治疗,胃气恢复时,舌苔仍可复生。一般说,苔薄并变浅,苔厚病变较
重。
舌苔颜色一可以由白色一黄色一焦黄一褐色一灰色一黑色等不同改变o这种
改变一方面代表外邪由浅入深,另方面代表病情的轻重程度。
舌苔润泽一舌苔的湿润程度可以推知津液的亏损程度和病邪的种类。比如热
病灼伤津液,苔不但变黄而且表现为干燥,甚则粗糙起芒刺。当有水湿和湿痰时,
舌苔表面可见白滑湿润而粘腻;有湿热时舌苔黄厚而粘腻。
白苔一多属表症。薄白润滑为外感风寒;薄白而干是表症没有解除,津液已
经受伤;白苔很厚而腻,是内有痰湿;厚白不滑,干燥不润,是实热症;苔白嫩
滑,刮后很干净是里虚寒症。白苔亦可见于热性病恢复期,亦可出现与内有水湿
停留及各种慢性炎症感染,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肾炎等。
黄苔一多数里有热。苔微黄而不太干燥,是病邪刚从表入里;舌苔黄腻,为
脾胃湿热;苔黄而干燥,是胃肠实热;苔黄黑而起芒刺,为内热极盛,津液枯乏;
苔黄而淡润,为阳虚的症候。临床上所见黄苔,多与发热、炎症感染、消化道功
能紊乱等有密切关系,如肺炎、肠道感染、肝炎、阑尾炎、菌痢等。
灰苔一灰而燥,是邪热太盛;灰而滑,是寒湿在里。
黑苔一多见于重病。舌苔焦黑,舌根黑,多是热盛;黑苔干燥为高热伤津,
多见于热病后期。临床所见灰黑苔,多与发烧、化脓性炎症有关,鉴于坏疽性阑
尾炎、浓毒血症等。
4、望眼睛
白睛(巩膜)上有红丝,多是肝火上升;白睛发黄,是有湿热,为黄疸的一
种表现;眼睛怕光、流泪,是肝胃风热;睡着后漏眼是脾胃亏虚;白睛呈现轻微
青蓝色,多是体恤血弱兼有肝风;黑眼睛边缘有一白环或黑眼瞳仁部有绿点、白
点或白膜的,多属内障;眼睛不灵活,或上视、直视、斜视或不自主的转动的,
多为并写入里的重症。小儿白睛有红络下垂,其末端连有小蓝黑点的,多有蛔虫。
5、望鼻
鼻流清涕,是外感风寒;鼻流黄涕,是外感风热;鼻流黄涕而臭是鼻渊(鼻
旁窦炎);鼻翼煽动,呼吸困难,是肺热重症,如肺炎;鼻蝴,多见于鼻部病变
和出血性疾病。
6、望口唇
口唇红肿干燥是极热;口唇色青为阴寒在里;唇色淡白是血虚;唇色紫红是
瘀血;口噤(口张不开)不能讲话或口角歪斜,为中风。小儿撮口(形状和布袋口
束紧一样)色青,成苦笑面容,兼有抽搐的,多为破伤风;下唇内正中部有颗粒
遍布的,多有寄生虫病;舌面或口腔粘膜雪白如鹅口者,为鹅口疮;口内颊粘膜
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白点,周围有红晕,叫麻疹斑,为麻疹早期诊断的依据。
7、望牙齿
齿龈肿痛或流血是胃热;齿垢黄厚是湿热;齿燥是津液受伤。
8、望咽喉
咽部红赤,或兼肿痛的,为肺胃有热,如上呼吸道感染。肿痛色深红者为实
热,如急性咽喉炎;肿痛轻微,色浅红者,为虚热,如慢性咽喉炎;一侧或两侧
扁桃体红肿疼痛者,为乳娥(扁桃体炎);咽喉部红肿,表面有灰白荚膜,很快扩
大,不宜剥离,剥离就出血,随即复生的,应引起注意,是否白喉。
(二)、望体液、排泄
1、望痰
痰稠粘,色黄,是痰热,属火,属燥;痰色青是寒痰;痰稀有白色泡沫的是
风痰;痰中带血,是肺热伤络。
2、望血
血色淡而稀是虚弱;血色浓而红是邪热;血色黑是瘀血。
3、望大便
大便稀薄色淡,是肠中有寒;稀薄呈酱色是肠中有热;大便干硬是热盛,津
液不足;大便带有红白脓的是痢疾;小儿大便绿色是消化不良;深黄色是肠内有
实热。
4、望小便
黄而混浊,量少是湿热;多而清白是虚寒;小便带血是火盛。
(三)、望形态
形态包括形体和动态两方面。例如过于肥胖的人,多半是气虚而有痰湿停留;
过于瘦弱的人,多半是血虚火旺。病人用手按心口的,多半是胃疼;用手托住腮
部的,多半是牙痛;角弓反张(病人的头和脚着席,胸和肚子向上拱起,好像一
张弓那样),四肢抽动的,是肝风内动;扬手掷足,为内热烦扰,常见于高烧烦
躁病人;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多属热入心包,常见于重症发热的谙妄期;半身
不遂,是中风后遗症;四肢关节不利的,是筋骨病;中风两手撒开的是脱症,紧
握的是闭症。
(四)、望小儿指纹
多用于三岁以下的小儿。
1、指纹部位
指纹一般显现在两手食指掌面内侧(靠大拇指的一边)的指节。靠近掌心的
为第一节(近指节)叫风关;第二节(中指节)叫气关;第三节(远指节)叫命
关。望指纹就是看着三节的络纹和颜色。
2、诊察方法
在光充足处,医生左手握小儿食指,右手大拇指侧面轻用力推着病儿食指,
从远指节向近指节直推二三次,使指纹显露,便于观察。
3、指纹显现意义
指纹出现在风关,表示病邪如络邪浅病轻;指纹从风关透至气关,是病邪由
络入经,邪较深病较重;指纹从风关直至命关表示病邪已深入脏腑。如指纹明显
的直通指端,所谓“透关射甲”,病就更严重了。
4、形色主病
正常指纹的颜色,是红黄隐现,不浮露于风关以上。如果颜色有异常变化,
便是病症。指纹色鲜红,多是外感风寒的表症;指纹色紫暗,多是热邪郁滞;指
纹色青紫,多为惊风或伤食;指纹色白,多为疳病;指纹色黄,多为湿或虚,为
伤脾;指纹色淡红,为虚寒;淡紫为虚热。指纹浮在皮下的,是病在表;指纹琛
在皮里,是病在里。
二、闻诊
通过病人的声音和病人口腔和排出物的气味来诊断病情。
1、听声音
比较响亮的是热症、实症;细小低沉的多是寒症、虚症。久病失音是虚症,
暴咳喑哑是实症;一阵阵咳嗽后又回声是百日咳;突然剧烈咳嗽,以至喉痛声嘶
的多为实热;久咳气弱声哑的,多属肺虚。呼吸喘促气粗的,多属实症、热症(肺
胃有热);呼吸微弱无力的,多属虚症、寒症。喉间发生拉锯声是痰喘;如有鼾
声,多是中风症。呕吐厉害,声音很大的是实热症;呕吐而声音微弱是虚症。
2、嗅气味
口臭是消化不良。口喷臭秽,是胃中有热。伤食、停食多发酸臭味。腐臭是
口腔糜烂。暧气而无酸味是胃弱,有腐臭气味是停食不化。臭气特别严重的,应
考虑内部是否有化脓病变或癌症。久咳而口气腥臭,应注意是否结核病。大便酸
臭的,为肠中有热;便稀而腥臭的多为虚汗。小变黄浊有臊味是湿热。妇女带下
臭秽,黄而质稠的,多属热毒;带下腥臊色白而质稀的,多属寒湿;白带奇臭的,
应注意是否子宫癌。
三、问诊
问诊的重点如下
1、问寒热
一般病初起发热、怕冷,又有头痛、身痛、无汗的,是外感风寒,病在肌表;
如只发热、不怕冷,同时有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短的,多是实热内盛,病在
于里;只怕冷,不发热,同时背部及手足冷、泻肚的,是虚寒症(阳虚);潮热
(每天午后发热,热势不太高,像潮水一样有规律的按时发热),同时有手足心
发热、盗汗的,是阴虚发热;发热,自汗,身倦,微怕风,面色苍白,唇舌色淡
红,不渴而口淡乏味的,多是阳虚发热;冷一阵热一阵(往来寒热),发作有一
定时间的,为半表半里症(如疟疾);突然寒战发热,呕吐,头疼剧烈,神疲不
振,病情急剧严重的,多是疫病(急性热性传染病)。
2、问汗
有汗发热多是里热;无汗怕冷多是表寒。平静或稍微一活动就出汗叫自汗,
多伴有气短心慌为阳虚、气虚;睡中出汗,醒后则无叫盗汗,为阴虚。出大汗象
珠子而粘手如油,淋漓不止的叫绝汗,有虚脱的危险。
3、问头身
头痛不止,有怕冷发热,多属外感;头痛时发时止,数年数月不愈没有怕冷
发热的,多为内伤。头晕、口里发苦、耳鸣、容易发怒是肝阳上升;头晕心跳、
气短困倦、懒得说话是气血虚弱。全身酸痛兼有发热怕冷,多为表症;四肢关节
痛,阴雨天疼痛加重的,是痹症(风湿痛)。
4、问二便
大便秘结或干燥坚硬,色黄或黑,气味热臭的,属实热症;泻肚,大便色淡,
或带有为消化食物,便时毫无痛苦的属虚寒症。黑如胶状的,多为内有瘀血;紫
色如酱的,多为湿热。泻肚而肛门灼热的是热泻;肚子痛一阵泻一阵,有红白脓
状物的,是痢疾;泻肚腹痛,泻下臭秽的,是伤食。胸闷腹胀而水泻的是湿重;
天明时泻肚的为肾虚(五更泻)。久病或老人、产妇伴有大便困难的,多为血虚
津液少。
小便色黄赤为热;清白为寒;黄赤而混浊,甚至艰涩不利的,多为湿热。小
便量多而清白,或次数多而量少,甚或小便自遗的,多为气虚。夏秋季节小便次
数多,身热,口渴的是暑热症。小便多,口渴喝水多,身体逐渐消瘦的多为消渴
症(糖尿病)。小便淋沥,尿道刺痛,多为淋症(实热症);尿血而尿道刺痛,叫
做血淋。
5、问饮食
病情而饮食尚好的,是胃气未伤;不想吃东西,大便秘结,暧气有臭气的,
是胃肠有积滞;能吃东西,但吃后胀闷的,多是脾强胃弱;吃东西多,又易饥饿,
身体反而消瘦的,是胃火炽盛的中消病(消渴症分上、中、下三消)。喜欢吃热
的,多属寒症;喜欢吃冷的,多属热症。吃东西后,胃院疼痛减轻的,为脾胃虚;
吃东西后,胃腕疼痛加重的,为实症。爱吃花生米或泥土、煤渣等异物的,多有
虫积。口渴喜冷饮,是里热;口不渴或喜热饮,是里寒;大喝大饮,是内热火盛
的表现;口干不想喝水的,多为阴虚。口里发苦属热(肝胆有火);口中发甜腻
为湿热(脾有湿热);口淡属寒;口里发酸是伤食或胃痛;口中味咸,多是肾虚。
6、问胸腹
胸部两侧胀满或闷痛的,多属肝郁(肝气不舒);胸痛而咳吐脓血的,为肺
痈;胸痛咳嗽,痰中带血的,为肺跨;胸痛反射到背或背痛的为胸痹。皖痛作胀,
暧气腐臭,吞酸,为食积;脱痛时作,胀闷暧气的,为胃病;胃痛腹痛,食后痛
减轻,喜用手按,喜热怕冷的为虚寒症;胃痛腹痛,食后痛加重,不让手按,喜
冷怕热为实热症。腹痛满闷,部位不定,多为气滞;疼痛如锥刺,部位固定的,
多为血瘀;腹胀喜按喜暖,或大便澹的,是脾虚;腹痛很急,想大便又便不下的
(里急后重),是痢疾;绕肚脐痛或肚痛时作时止,经久不愈的,应考虑是虫病;
小腹右下部疼痛,连绵不止的可能是阑尾炎。
7、问妇女病
月经超前,经量多而稠粘,色紫有块,多属血热;经量少色淡多属气虚。月
经错后,经量少而色淡,多属血虚;经量少而腹胀是气郁。月经一向正常别无他
病忽然停止,并伴有呕吐、恶心,喜吃酸物等症应考虑是否怀孕。带下色白或淡
黄,没有腥臭,多是脾虚;白带稀薄,冷滑良多,腰酸多是肾虚;带下色黄或有
红有白,粘稠有腥臭味,多是湿热实症。产后应注意有没有发热怕冷,有没有腹
痛。怕冷发热、头痛,多是外感;若高热、寒战、恶露臭秽的,多是产褥热;恶
露不净而腹痛拒按的,是有瘀血。
四、切诊
(一)、脉诊
1、部位
一般常用的是寸口部位(在两手腕后,靠拇指一侧的槎动脉处)。寸口有划
分为寸、关、尺三个部位。以手掌后的高骨(即梯骨小头处)为标志,关部对着掌
后高骨,关部之前叫寸部,关部之后叫尺部。
寸关尺
左心(心包)肝(胆)肾(膀胱、小肠)
右肺(胸中)脾(胃)肾(命门、大肠)
2、脉诊的方法
病人手掌向上平放,医生先用中指按病人关的部位,再将食指和无名指分别
按在寸、尺两个部分。病人手臂长,三指要放的疏一些;反之,要靠近一些。三
指平放,用力均匀,并要用浮取(轻按皮肤不加任何压力)、中取(稍微加些压
力,向下按在肌肉间),沉取(比中取的压力更重一些,与近骨处取脉)。一般按
脉多先轻后重。
3、正常脉象
健康人的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快不慢,节律一致。一息(一呼一
吸)脉跳动四至(医生调整呼吸后,在自己一呼一吸的时间中,数病人脉跳动的
次数,跳一下,叫一至),相当于每分钟脉跳72次左右,这种叫平脉。小儿脉较
成人跳得快;胖人脉比较沉些;瘦人比较浮;女子脉比较软弱;身躯高大的人脉
较长;矮小的人脉较短等,这是正常现象。同时迈向与气候季节也有一定的关系,
如春天脉微带弦、夏天脉稍洪大、秋天脉常浮、冬天脉常沉,这也属于平脉。另
外,有少数人由于槎动脉在解剖上的变异,在正常的位置上摸不到脉搏,这种脉
象叫''反关脉”。
4、脉象的分类
浮、沉、尺、数四种脉象为主。浮脉主表症;沉脉主里症;迟脉主寒症;数
脉主热症。
(1)浮脉类
浮脉:脉来浮在皮肤表面,手指轻轻按上,就能清楚地感觉到脉的跳动,稍
微重按反觉跳动减弱。浮脉主表。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浮数为风热,浮紧
为风寒,浮缓为风湿。常见于伤风、感冒等外感病初期,常与发热、怕冷等表症
同时出现。
洪脉:脉浮而有充满丰富的感觉。这种脉象多见于火热症(高烧)。洪大有
力为实火,洪而无力为虚火(热邪往往伤阴,阴气虚于内阳热浮于外,也能见到
洪脉)。般说,虚劳、失血、泄泻,脉反见洪大时病情多重。
弦脉:脉管硬而端直,脉幅细而窄,用手指轻轻一按,就像按在紧张的弓弦
上,既有劲又有弹力,主肝病气郁、各种痛症、痰饮(是由水饮凝聚而引起的病。
稠粘的是痰,清稀的是饮)等。常见与高血压、肝阳上亢、抽风、疟疾、胸肋痛
等症。
濡脉(软脉):按上去浮而软细。轻取较明显,重取反而不明显,主气血虚
弱或湿病。常见于虚弱病人、脾虚有湿、伤湿病等。
虚脉:三部脉轻按则跳动无力,稍用重按则有空虚而不充盈的感觉,主血虚、
气虚。常见于虚弱病人,失血、脱水后的病人。血虚头痛,脉多虚涩;血枯经闭,
脉多虚弱;脾胃气虚,脉多虚弱或虚细。
微脉:脉来很细而软,比濡更甚,模糊不清,若有若无,欲绝未绝的样子。
主气血大虚,久病危症。产后血晕、中暑、休克等症,脉多见微细。
乱脉:浮大中空,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如按葱管,主大失血。常见于产后大
流血、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
(2)沉脉类
沉脉:用手轻按感觉不明显,需用较大压力按至筋骨时,才能比较清楚地感
觉脉的跳动,主里症。有力为里实,如血凝经闭腹痛,脉多沉紧;脉来无力为里
虚,如肾虚咳喘,脉多沉细;沉迟为里寒,如阴黄、久泻等;沉涩为气滞血虚,
如肋痛、经少等。
实脉:三部脉浮取、中取、沉取跳动都有力量,按之有充实的感觉,主邪气
实。多见于食积呕吐、热邪炽盛、热性便秘等。
细脉:脉来沉而无力,细如丝线,主气血衰弱。如气虚经闭、崩漏,脉多细
弱;阴虚发热,脉多细数。
弱脉:脉来沉小而无力,象棉花一样,多见于阳衰久病,气血不足的病症。
(3)迟脉类
迟脉:脉来迟缓,一呼一吸不足四至,主寒症。有力为寒实,无力为虚寒;
浮迟为表寒,沉迟为里寒;迟细为血少,弦迟为寒痛。常见于寒性腹痛、新阳虚
的病人。
缓脉:一呼一吸脉来四至,来去和缓,这是有胃气的脉象,是正常的脉象,
若兼有其他脉象,才是病脉。如浮缓为表湿,沉缓为里湿,缓而兼滑为痰滞,缓
而兼弱为气虚。常见的如消化不良、胃脱痛、湿痹等。
涩脉:脉来细而迟,往来艰涩不流利,或脉跳动后,略停一下,又开始跳动;
或一息中跳三至、五至不等。这种脉象多见于血少津伤(涩而空虚无力)、气滞
血瘀(涩而按之似有黎)等病症。
结脉:脉来一息四至,时有间隔。这种脉象多见于阴盛而阳气郁结或气血瘀
滞。常见于心脏病有期外收缩的病人。
代脉:脉跳动有间歇,其间歇的出现有一定规律。有的间歇时间较长,并且
间歇之后,节律不规则。这种脉象多见于心脏病。
(4)数脉类
数脉:脉来跳动快,一呼一吸六至以上主热症。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
为虚热,数而洪大为高热,弦数为肝火旺,数而细软为阴虚发热。
紧脉:脉来较快,脉幅较粗,脉管紧张,弹指有力,主寒症、痛症。浮紧为
表寒,沉紧为里寒。常见的如外感表寒身痛、里寒腹痛等症。
滑脉:脉来流利圆滑,主痰饮、咳喘、宿食不化。妇女妊娠三月之后,也常
见滑数。
促脉:脉来跳动较快,一息六至以上,有时急促而不规则,有时间歇,主阳
盛热极,或气血瘀滞。发高烧或心脏衰弱常易见到此脉。
在进行脉诊时,必须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因为疾病是复杂的,每一种疾病
也往往不是一种脉单独出现,常有两种脉象并见,如浮与数、沉与滑、迟与细等。
这些相兼脉的主病,往往等于各脉所主病的综合,如浮为表,数为热,合起来即
为表热;浮为表,迟为寒,合起来即为表寒;沉为里,数为热,合起来即为里热;
沉为里,迟为寒,合起来即为里寒等等。其他都可以类推。因此必须把各种脉象
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二)、触诊
1、按皮肤
皮肤比较润滑,说明津液未伤;皮肤干涩,缺乏弹力,说明津液已伤;皮肤
热有汗、多为实症、热症;皮肤冷而多汗,多为虚、寒症。
2、按手足
手足温暖的,为阳气未衰,病情较轻;手足寒冷的,为阳气不足,病情较重。
手足背比手足心热地为外感;手足心灼热的为内伤。小儿高热,指尖发冷的,当
防其抽风。发热,咳嗽,流鼻涕,目红流泪,手指尖发冷的,为麻疹将发的现象。
3、按胸腹
肚子胀满,按之不痛的是虚症,按之疼痛的是实症;按之濡软不痛的为湿
症。腹部热重的,内热也重;腹部热轻的,内热亦轻。腹皮板硬,按之痛不可忍,
是急腹症。绕肚脐疼痛,按之高低不平,象有蚯蚓在里面动似的,多是蛔虫病。
第二节辨症
一、脏腑辨症
脏腑指内脏,也称五脏六腑。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是胆、胃、
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心包络在心的外面,生理功能是保护心脏,它所主的
病候和心脏相同。三焦并不是六腑之外独立的脏器,只是代指某些脏器的功能概
括及其部位,如上焦概括心、肺的功能和所居的部位;中焦概括脾、胃的功能和
部位;下焦概括肝、肾的功能和部位。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一)心、小肠
生理和病理
1、心
主神志:神志就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这些都由心来主管。如果心脏
功能发生障碍时,就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甚至精神错乱、说胡话、昏迷等
症。临床上见到心血不足时的面无血色、毛发不光泽、心跳、稍或动作就感到气
短、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痰火扰心时的癫狂症;热如心包时的澹妄;痰迷
心窍时的昏迷等,这些都是神志病的表现。
主血脉:心气的强弱、心血的盛衰,可从脉象上反映出来,如心气不足、鼓
动无力时,就会出现脉沉细无力;还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如心血不足时,
面部就呈现苍白、惠安、青紫而无光泽。
主汗:汗和心有密切关系。心气虚,出现自汗;心阳虚,往往大汗淋漓;心
阴虚,阳无所附,阳就浮动,汗液随阳外泄,出现盗汗。
开窍与舌:心有病,可以从设上反映出来。比如舌质红绛,或舌头溃烂疼痛,
多是心火旺盛;舌质淡红,多是心血不足;舌质紫暗,多是心血瘀阻。
心与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表,心为里,两者之间有经络相连,如
心火旺盛,舌头溃烂疼痛,并伴有小便发红,涩滞不爽,小便尿血,这是心移热
于小肠的症候。
心与肾:心与肾是互相协助、彼此交通的,心助肾阳,肾助心阴,如果这个
关系失调时,就会出现失眠、心悸、多梦、遗精、腰疼等心肾症状。
2、小肠
小肠分别清浊的功能紊乱,常出现泻肚子,小便短少或大便秘结。
辨症施治
1、心气虚、心阳虚
心气虚时,出现心跳、气短(常为阵发性发作),活动时加重,心胸有压迫
感,胸痛(心胸痛多为暴发),体虚无力,面色白光白,苔白舌淡,脉细弱或结
代。心阳虚时,除有心气虚症状外,还有怕冷、自汗;严重时,可出现大汗淋漓,
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亡阳症。治法应补心气、助心阳、安心神。
常用药物
补心气药:党参、黄黄、山药,重者可用人参。
助心阳药:附子、肉桂、干姜、桂枝。
安心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茯神、远志、夜交藤、生龙骨、灵磁石。
凡是各种虚弱症、心脏病、神经官能症、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不齐及休
克等病,有心气虚、心阳虚症候的,都可以用上述药物。
2、心阴虚(心血不足)
心慌,心乱,失眠,健忘,多梦,头晕,目眩,脉细或细数。如兼有低热、
盗汗、额红、口干、舌根发硬、舌尖干红或口舌生疮的,为心阴虚;如兼有面色
苍白、舌质淡的,为心血虚。执法营养新(补血)安神。
常用药物
养心阴药:百合、生地、麦冬。
补血药:当归、阿胶、龙眼肉、紫河车、熟地、白芍、丹参。
安心神药:见“心气虚”。
凡是各种虚弱症、贫血、神经官能症等有心阴虚(心血不足)症候的,都可
以采用上述药物。
3、心火盛(心中有热)
心中烦热,I」舌糜烂或溃疡,烦躁失眠,口渴,小便黄少。舌尖红,舌苔黄,
脉数。治法应清心降火(泻火)。
常用药物
清心火药:轻者用竹叶、莲子心,重者用黄连、黄苓、桅子。
凡是舌炎、舌体糜烂或溃疡有心火盛症候的,都可以采用上述药物。
4、胸阳不通,心血瘀阻
主要是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胸部闷痛,心慌不安;重的面色发青,唇甲青
紫,四肢发凉。舌质暗红,脉细或微细欲绝。治法应宜痹通阳,活血化瘀。
常用药物
宜痹通阳药:瓜篓、瘫白、桂枝。
活血化瘀药:当归、丹参、桃仁、红花、蒲黄、五灵脂、郁金。
凡是心绞痛、心肌梗塞等有上述症候的,都可以采用上述药物。
5、病邪侵犯心包络
主要脉症为发高烧,口渴,烦躁,皮肤有出血点,神志昏迷,说胡话,抽风。
舌质淡红少苔或光滑无苔,脉数。治法应清心凉血,滋阴解毒,定惊开窍。
常用药物
清心凉血药:桅子、连翘、丹皮。
滋阴解毒药:元参、生地、麦冬、金银花、连翘、犀角。
定惊开窍药:菖蒲、郁金、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凡是急性传染病引起的脑症状,可以采用上述药物。
6、心肾不交
即心阴虚与肾阴虚的症状同时出现,如心跳不安,耳聋,盗汗,多梦,阳痿,
遗精,腰痛,发热,小便短赤或灼热。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或虚数。治法应
滋阴养血,交通心肾。
常用药物
养心阴药:见“心阴虚”。
补肾阴药:元参、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何首乌、桑寄生、龟板、鳖甲。
凡是神经官能症、各种虚弱症,由上述症候的,都可采用这些药物。
7、心脾两虚
心气虚能影响脾运化功能,出现心跳、气短、食欲减退、腹胀便滤、面色苍
白、形瘦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治法应补养(益)心脾。
常用药物
养心阴药:见“心阴虚
补脾药:黄茜、党参、白术、山药、大枣、炙甘草。
凡是贫血、神经官能症有心脾两虚症候的,都可用上述药物。
(二)肝、胆
生理和病理
1、肝
人体的血液储藏,血量调解,四肢关节、筋脉的运动以及神经症状(如抽风
等),眼的疾病都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因肝的经脉是经生殖器、两肋、乳房、
眼、耳、头顶而循行的,所以肝脏有病,就会出现抽风、四肢麻木、抽筋、出血
性疾病、月经不调以及生殖器、乳房、眼、耳等的病症。
藏血:肝藏血不足(肝血虚)时就会出现眼干,看物不清楚,对眼供血不足;
妇女则有月经不调。
主疏泄:肝气喜畅达怕抑郁。肝气不疏(肝气郁结),会有易怒,两胁胀满等
症。肝气郁结则影响脾胃,可引起一系列脾胃症状。肝气郁结日久,又可化火(肝
火)。肝火生风,则见抽搐、震颤、突然晕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肝风症状。
主筋:筋脉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就会出现肢体屈伸不利、抽筋等
症状。肝血不足,又可见指甲变形、枯槁,甲床淡白等病象。
开窍于目:眼睛的病多与肝有关。如眼睛红肿疼痛,怕光流泪,多是肝火上
升;眼睛昏花,视物不清,干燥,多是肝血不足。
肝与胆:肝属里,胆属表。胆热时,可以出现头晕眼花,耳朵里鸣响,胸部
两胁胀痛等肝病的症状;而肝火上冲时,也可出现口里发苦或呕吐苦水等胆病的
症状。
2、月旦
胆病主要表现为胁痛、口苦、呕吐苦水、黄疸等。临床上与肝病同治。胆病
以实症为多,在使用药物上泻肝火的苦寒药,大都有泻胆火的作用。
辩症施治
1、肝血不足(肝阴虚)
头晕目眩,两眼发干,视物不清,四肢麻木,抽筋或两足痿软,面色苍白,
头发脱落,月经错后,经量少而色淡。舌红苔少,脉细弦或细弱。治法应补血养
肝(养血柔肝)。
常用药物
补血养肝药:当归、白芍、何首乌、枸杞、鸡血藤、白疾藜等。
凡是高血压、眼病有肝血不足的症状的,都可以采用上述药物。
2、肝阳上亢(肝阳旺盛、肝火盛、肝热)
头胀头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性情急躁,易怒,胸胁疼痛,小变黄红或
尿道痛,尿血,大便秘结或带血。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应清肝热,泻肝火(清
肝泻火)。
常用药物
清肝热药:夏枯草、桑叶、菊花、钩疼。
泻肝火药:桅子、龙胆草、黄苓、生地。
凡是高血压、肝炎、胆道疾患、眼病、上消化道出血、蛇血等有肝阳上亢的
症状,都可以采用上述药物。
3、阴虚肝旺
除有肝阳上亢症状外,还有阴虚症状,如断红,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少寐
多梦,腰酸腿软。舌质红,脉弦细数。治法应滋阴平肝潜阳。
常用药物
滋肝阴药:地黄、山萸肉、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白茨藜。
补肝血药:当归、白芍、阿胶、鸡血藤。
平肝潜阳药:菊花、钩膝、天麻、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骨、磁石、石决明。
凡是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眼病、结核病、恶液质等有阴虚肝旺症状的,都
可采用上述药物。
4、肝气不舒(肝郁气滞,肝气郁结)
情绪急躁易怒,胸胁胀满,两肋窜痛,有时连及小肚子痛,气逆吞酸,或吐
黄绿苦水,食欲不振,便后不爽,月经不调量少。舌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治法
应舒肝理气。
常用药物
舒肝理气药:柴胡、郁金、川栋子、延胡索、枳壳、青皮、香附、木香。
凡是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肝脾肿大、月经不调等
有肝气不舒症状的,都可采用上述药物。
5、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
除肝气不舒外,并现腹胀胃痛,胸闷肋痛,呃逆反酸,肠鸣泄泻等消化不良
症状,舌苔白腻,脉弦。治法应舒肝和胃。
常用药物
和胃药:白术、山药、砂仁、豆蔻、茯苓、扁豆。
舒肝理气药:见“肝气不舒”。
凡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神经官能症、肝炎、肝硬化等有肝胃不
和症状的,都可以采用上述药物。
6、肝风内动
有热极生风(多见于高烧惊厥、中毒性脑炎)和中风(包括脑血管以外)两
种类型。
(1)热极生风:发高烧,抽风,神昏。舌质红,脉弦数。治法应清热熄风。
常用药物
清热泻火药:生石膏、寒水石、知母、黄连。
熄风药:钩藤、全蝎、地龙、僵蚕、螟蚣、羚羊角。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
(2)中风:平时就有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突然昏厥,抽搐。轻的口眼歪
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或偏瘫;重的神识不清或昏迷。舌质红苔滑腻,脉弦有
力。治法应滋阴平肝,熄风开窍。偏瘫时,应活血通络。
常用药物
滋肝阴药:见“阴虚肝旺”。
熄风药:见“热极生风”。
定惊开窍药:见“病邪侵犯心包络”。
活血化瘀药:见“胸阳不通,心血瘀阻”。
7、肝胆湿热
主要是皮肤、巩膜发黄,色泽鲜明,胁痛肝痛,小便黄赤少,或发热口渴,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舌苔黄腻,脉弦数。治法应清热利湿。
常用药物
清热药:黄连、黄苓、黄柏、龙胆草、山桅、蒲公英、板蓝根。
利湿药: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木通、滑石。
利胆药:茵陈、金钱草。
凡是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有肝胆湿热症状,都可以采用
上述药物。
(三)脾、胃
生理和病理
1、脾
主运化:运化,就是消化、吸收、运输的意思。如脾虚,运化失常,就出现
消化不良,食后胀满,腹胀便澹、日久身体疲乏无力、肌肉消瘦等。如脾虚不能
运输水分,水湿停留,就会出现胸闷、腹泻、水肿等症。
统血:脾有统摄血液正常运行的功能,如脾虚不能统血,容易发生各种出血
和月经过多、崩漏等。
益气:“气”代表机能的动力。“真气”,是由饮食消化后产生的“谷气”与
肺部吸入的清气(氧气)结合而成的,所以真气的产生于脾、肺有密切关系。临床
上如有气虚兼有脾虚症状时一,就是脾虚不能益气(即不能增产真气)。
主肌肉:脾虚运化功能不好,营养缺乏,会出现四肢肌肉消瘦,甚至四肢痿
弱无力。
脾与胃:脾与胃相表里。脾属阴属里胃属阳属表。两者分工合作相互影响。
2、胃
胃的功能不正常(胃气虚弱),往往出现胃痛,食欲不振,腕部胀闷,暧气
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辩症施治
1>脾胃虚弱(脾气虚、胃气虚)
面色萎黄,气短乏力,消化不好,胃脱满闷,暧气吐酸,胃痛喜按,食后痛
就减轻,腹胀,大便灌泻,或有呕吐,水肿。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濡弱。治法
应健脾和胃。
常用药物
健脾药:党参、山药、白术、茯苓、黄黄、及仁、扁豆。
和胃药:陈皮、半夏、砂仁、木香、豆蔻。
凡是慢性胃肠道疾病、溃疡病、慢性胃药、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胃肠功能
紊乱、胃神经官能症、常结合、慢性肝炎、肝硬变等病,有脾胃虚弱症候的,都
可采用上述药物。
2、脾阳不振(脾胃虚寒)
多有脾胃虚弱失于调治而造成的,所以出有脾胃虚弱症候外,尚有寒象,如
消化不良,食后腹胀满,胃腹隐隐疼痛不止,喜按喜热,呕吐呃逆,久泻不止,
怕冷,四肢发凉,面黄肌瘦,精神萎靡不振,尿少浮肿,白带清稀而多。舌淡,
苔白,脉迟细无力。治法应温阳健脾(温中健脾)。
常用药物
温脾阳药:干姜、附子、砂仁、豆蔻、益智仁。
温中(胃)药:良姜、丁香、干姜、吴茱萸。
凡是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痢疾、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肝炎、肝硬变、白
带过多等病症有脾阳不振症候的,都可采用。
3、脾虚湿盛(脾困湿盛,寒湿困脾)
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虚湿邪过盛,反过来又能影响脾(困脾)的功能。
脾为湿困,就会出现饮食无味,胃脱胀满,肠鸣腹泻,浮肿,头身沉重困乏,四
肢无力,白带多。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或濡细。治法应健脾燥湿(健脾利湿,
健脾化湿)。
常用药物
健脾药:见“脾胃虚弱”。
燥湿药:苍术、半夏、厚朴。
利湿药: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位仁。
化湿药:蕾香、佩兰、砂仁。
凡是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肝硬变、浮肿病、白带多
等病症有脾虚湿困症候的,都可采用上述药物。
4、脾不统血
形瘦面黄,气短乏力,月经过多,大便下血,小便尿血,崩漏,紫瘢症(皮
下出血)等。舌淡,脉细弱。治法应补气摄血(健脾益气,补血止血)。
常用药物
补脾气药:黄茜、党参、山药、白术、扁豆、大枣、甘草。
收涩止血药:侧柏叶、地榆、仙鹤草、灶心土、蒲黄、血余炭、槐花。
凡是各种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痔出血等)和除邪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
紫瘢、过敏性紫瘢、血友病等)有脾不统血症候的,都可采用上述药物。
5、胃热(胃火炽盛,胃肠实热)
上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口渴喜冷饮,呕吐,嘈杂,多食易饥,口臭,牙龈
肿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少津,脉洪大或滑数。治法应清胃降火。
常用药物
清热降火药:生石膏、知母、黄连、黄苓、大青叶、竹叶、芦根。
清热生津药:麦冬、沙参、石斛、生地、天花粉、玉竹。
凡是糖尿病、牙周病、口腔溃疡及某些传染病热期等有胃热症候的,都可采
用上述药物。
6、胃阴不足
口干唇燥,干呕呃逆,不想吃东西,食后饱胀,大便秘结。舌干少津,舌质
红,脉细数。治法应滋养胃阴。
常用药物
滋养胃阴药:石斛、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生地、芦根。
凡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糖尿病等有胃阴不足症候的,都可采用上述药物。
(四)肺、大肠
生理和病理
1、肺
肺主管全身的气,又能辅助心脏,主管血液运行,把废料排出体外。
主气:气的生成与调节都由肺来主管。如外邪侵袭或内因所伤,以致气机不
畅,就会有咳嗽、气喘、呼吸不利;如肺气不足,就会有体倦无力、气短自汗等
症。
主通调水道:如肺气功能失常,肺气不降,失去通调水道的作用,影响水液
的输布,就可导致水液停留,发生水肿、小便不利等疾患。
主皮毛:肺能将卫气(防御外邪之气)送到肌肉皮肤,使体表固密增强抵抗
力。如肺气虚,体表不固,容易感受外邪,出现怕冷、发热、咳嗽、鼻塞不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学课程设计导入
- 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案例分享
- 2024年环保设备生产与销售代理承包合同
- 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方案
-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
- 幼儿园木头制品课程设计
- 最优化理论课程设计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能学实验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日语课程设计反思
- 关于空调的课程设计论文
- 2024年PE工程师培训教材-助力工程师成长
- 机动车检测站新换版20241124质量管理手册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一-国开(CQ)-国开期末复习资料
- 【物理】期末复习练习 质量与密度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救护理
- 应用写作-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2024年决战行测500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培优b卷)
-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