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高二(上)期

中生物试卷

1.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脂肪、糖原、淀粉等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B.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

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此外,还有少量糖类

D.血钙过高引起抽搐,说明无机盐有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作用

2.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核细胞都没有生物膜系统,但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增多

C.由卵细胞直接发生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现象和动物细胞分裂过程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3.如图为pH对作用于同一底物的两种水解酶活性的

影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两种酶可以在相同的低温度条件下进行保存

B.将酶2由pH=9转移至IJpH=4的环境中,活性上

C.在任何温度条件下,pH=5时,酶1的活性高于酶2

D.酶1和酶2能够水解同一种底物是酶专一性的体现

4.如图是绿色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阶段的简图,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a过程是指C02的固定

CCh+HxO*於A

B.b过程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C.c过程主要在线粒体内完成

D.a、b、c三个过程都需要酶参与

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B.免疫细胞的凋亡是一种病理现象,不利于抵抗病原体的侵染

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一定会分化且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就越强

6.下列与孟德尔遗传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

B.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每次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C.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的亲本必须是纯合子

D.孟德尔可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含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7.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w控制白色。一只

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不可能出现的是()

A.红眼雄果蝇B.白眼雄果蝇C.红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

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了两次

②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⑦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核DNA数与体细胞相等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⑤⑦D.③⑥©

A.真核细胞DNA的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a、b、c、d、e

C.b过程和e过程所需的原料都是核糖核酸

D.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才会发生d或e过程

10.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单倍体种子

B.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C.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株

D.三倍体细胞不结果的性状可以遗传,它是一个新物种

第2页,共33页

11.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③脑

A.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B.丁中0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C.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D.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12.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13.生活中有以下现象:①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②由于惊恐、害怕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14.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和酶都有高效性,但作用机理不同

B.人体的激素都是生物大分子,所以不能口服补充

C.长期缺碘,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高于正常水平会导致甲状腺增生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15.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由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T细胞免疫T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

16.随着人类对免疫系统认识的深入,免疫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可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B.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C.利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

D.注射疫苗的目的是提高机体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1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B.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左右,此时气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但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只有一种激素参与调节

D.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

18.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

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

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

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19.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盐酸刺激了胃黏膜产生促胰液素

B.促胰液素随血液运输,作用后被灭活

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D.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20.关于突触及其传递过程的不正确描述是()

A.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使肌肉收缩

B.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D.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

第4页,共33页

21.如图为人体水平衡调竹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血装渗;架渗透国,-

下丘脑——►垂体~►!AI——►B------►尿洒

©一口渴感觉一►饮水

A.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能感受其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

B.图示过程既有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

C.图示中的B、C分别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

D.由图可知通过调节水的来源和去路可以维持水的平衡

22.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

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的抑制肝脏

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B.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

改善缺氧

C.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D.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

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23.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其优点在于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

率和心肺功能。以下与有氧运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反馈调节,内环境可保持稳定的状态

B.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兴奋,骨骼肌活动加强

C.血液循环加速,机体供氧不足,大量积累乳酸

D.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肝糖原、脂肪分解加速

24.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

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

B.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甲、乙、丙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5.某兴趣小组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C.去除裳尖.生D.生长云居输E.细尼分®!木

A.对取B.去除我尖后长素处双切口后aM利处理后处摩eI芽£

A.植株的种类及生长情况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B.A组和B组对照可证实茎尖细胞合成的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

C.D组和E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胞分裂素一定通过抑制生长素运输解除顶端优势

D.本实验说明侧芽的抑制和萌发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相互拮抗的调控

26.如图是3个圆所构成的关系图,其中甲为大圆,乙和丙分别为大

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A.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小体

B.细胞外液、血液、组织液

C.种群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机分布

D.生态系统、种群、群落

27.下列语句中所描述的生物种间关系与其他项差异最大的是()

A.螟蛉有子,蝶赢负之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8.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6页,共33页

A.调查草地上的蜥虫种群可用标志重捕法

B.利用样方法可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C.调查趋光性森林害虫,可用黑光灯进行诱捕,定时计数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由于部分标记个体被捕食,导致估算结果

偏小

29.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会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C.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D.山顶、山腰和山底相比较,物种的差异反映群落的水平结构

30.下列关于种群S型、J型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②图中阴影表示环境阻力,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③E点的增长率大于F点

④G点的增长速率大于H点

⑤J型曲线形成的内因是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⑥GH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③⑥D.②®@

31.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

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显示,调查该地区

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区别不同

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2)东部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现象,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呈现

分布现象。群落空间结构形成的意义是:o

(3)如图2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

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是:,第15-2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第1〜5年间维持入=1.2,则种群的增长率为。

32.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B细

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调节,其分泌的胰岛素的作

用是。

(2)1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

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据此推测:I型糖尿病是由决定的、针对

胰岛B细胞的一种病。

(3)中医认为桑叶提取液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为进一步探究桑叶提取液对患

I型糖尿病的大鼠的降低血糖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与药剂:血糖测定仪,注射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

(蒸储水,链胭佐菌素培液(可破坏胰岛B细胞,诱发糖尿病)。

实验步骤和结果:如表所示,请根据补全实验步骤并完成实验结论。

连续处理

4周后测

实验开始时测定血糖

组别数量实验预处理实验处理定血糖

(mmol/L)

(mmol/

L)

10.12+-2.

甲10甲组和乙组18.62+-3.08处理2?

65

相同处理

19.00+-2.

乙101?19.46+-3.98

给乙组和丙组的每只大鼠灌喂蒸储水70

2ml/d3.944-2.2

丙10不做处理3.85+-1.28

0

①相同处理1为:

②处理2为:;

③实验结论:.

33.为探究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以菊花为实验材料先做了一组梯度

比较大的预实验:对菊花茎段使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

长度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第8页,共33页

生长素浓度(10-7mol/L)

测定项目

0100200300400

主根长度(相对值)10.90.70.50.3

侧根数目(个)56101510

(1)做预实验的目的是,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

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浓度为400x10"moi/L时,(促进/抑制)

侧根生长;(主根/侧根)对生长素更敏感。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

长有促进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还有、

(3)为了进一步探究促进侧根生长的最适生长速度,在增设的6组(浓度梯度相

等)中,则最低浓度为xlO-7mol/Lo

3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

病(简称甲病)的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

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10000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

基因控制)。请分析回答:

有甲病、无乙病无甲病、有乙病有甲病、有乙病无甲病、无乙病

男性27925074464

女性2811634700

(1)若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情况,应在______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2)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3)假设被调查群体中患甲病的纯合子为100人。则被调查的人群中显性基因(A)

的基因频率是%。

(4)如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甲病(基因为A,a)、乙痛(基因为B,

b)的家庭系谱图。

□0正常男女

□0更甲病男女

患红城色

自男女

请据图回答:

①皿2的基因型是:

②如果W6是男孩,则该男孩正常的概率是

③如果W6是女孩,则其为乙病携带的概率是

第10页,共33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糖原属于糖类,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脂肪也是细胞中的重

要储能物质,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细胞中,淀粉是植物特有的储能物质,A正确;

B、自由水与代谢速率有关,休眠的种子代谢弱,自由水含量相对较低,萌发的种子代

谢旺盛,自由水含量高,故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B

正确;

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此外,还有少量糖类,C正确;

D、血钙过高引起肌无力,这能够说明无机盐有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作用,D错

误。

故选:D。

1、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

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

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

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

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

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3、细胞膜的成分及其含量和作用

成分所占比例在细胞膜构成中作用

脂质约50%其中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约4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来行使

约2%〜

糖类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10%

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水、无机盐和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等知识,意

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答案】A

【解析】解:A、原核细胞都没有生物膜系统,但不是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

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真核细胞,无生物膜系统,A错误;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增多核仁较大,

B正确;

C、由卵细胞直接发生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C

正确;

D、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现象和动物细胞分裂过程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

正确,

故选:Ao

1、真核细胞内的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等膜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

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和细胞核的功能等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

识进行推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3.【答案】A

【解析】解:A、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只是降低酶的活性,这两种酶可以在相

同的低温度条件下进行保存,A正确;

B、过酸、过碱使酶变性失活,pH=9的环境下,醐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即使PH值恢复

到最适,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复,将酶2由pH=9转移到pH=6的环境中,酶活性也不变,

B错误;

C、看图可知:高温使酶变性失活,在高温环境条件下,pH=5时,酶1的活性等于酶2,

C错误;

D、酶1和酶2能够水解同一种底物不是酶专一性的体现,D错误。

第12页,共33页

故选:A。

1、醐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IO7〜IO*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

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本题考查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

大。

4.【答案】B

【解析】解:A、过程a表示C5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C3的过程,表明a是二氧化碳的

固定,A正确;

B、过程b是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阶段提供能量,B错误:

C、物质是葡萄糖,将葡萄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有氧呼吸,c全过程场所是细

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正确;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需要酶的催化,故a、b、c三过程都需酶参与,D正确。

故选:B。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

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

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

同。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

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Ch被C5固定

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

3、分析图示,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b是C3的还原,物质A是葡萄糖,将葡萄糖变成

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有氧呼吸,即c是有氧呼吸。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比较基础,学

生只要熟记相关基础知识就能准确作答.

5.【答案】C

【解析】解:A、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衰老的产物,A错误;

B、免疫细胞的凋亡是一种正常现象,有利于抵抗病原体的侵染,B错误;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的表达,有新蛋白质合

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

D、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就越弱,D错误。

故选:Co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

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

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

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实例;识记细胞分化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

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6.【答案】D

【解析】解:A、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A错误;

B、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若是杂交实验则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若是自交

则不需要去雄,B错误;

C、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方法是测交法,则所选的亲本一方是杂合子,

一方是隐性纯合子,C错误;

D、孟德尔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正

确。

故选:D。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T作出假说T演绎推理T

实验验证T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B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l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

第14页,共33页

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具体过程,掌握其中的细节,

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答案】D

【解析】解:杂合红眼雌果蝇(XWXW或xwxw)与红眼雄果蝇(XWY)杂交,B的基

因型可能为X'、'XW(红眼雌果蝇):X'vxw(红眼雌果蝇):XWY(红眼雄果蝇):XWY

(白眼雄果蝇),即后代的表现型可能是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但是

不可能出现白眼雌果蝇。

故选:D。

果蝇中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相应的基因用W、w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

体上。杂合红眼雌果蝇(XWXW^XWXW)与红眼雄果蝇(XWY)杂交,根据后代的基

因型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能根据题干

信息准确推断亲本的基因型,进而推断出Fi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再对各选项作

出准确的判断.

8.【答案】C

【解析】解:①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进行两次连续的分裂,①正确;

②染色体复制发生在联会之前,②错误;

③着丝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③错误;

④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的末期,④错误: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正确;

⑥在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⑥错误;

⑦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核DNA数与体细胞相等,⑦正确。

故选:Co

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

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

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的变化: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2n2n2nnnn2nn

DNA数目4n4n4n2n2n2n2nn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9.【答案】C

【解析】解:A、真核细胞DNA的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少量DNA的合成在线粒

体或叶绿体中,A正确;

B、图示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

C、b转录过程和eRNA分子复制过程所需的原料都是核糖核甘酸,不是核糖核酸,C

错误;

D、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才会发生d逆转录或eRNA复制过程,D正确。

故选:C»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遗传信息流的中心法则图解,其中a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b

为转录过程,c为翻译过程,d为逆转录过程,e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其中逆转录

和RNA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本题结合遗传信息流的中心法则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

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需

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

第16页,共33页

10.【答案】B

【解析】解:A、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因此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的单倍体幼苗,而不是种子,A错误;

B、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B正确;

C、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物,高度不育,没有果实,C错误;

D、三倍体细胞不结果的性状可以遗传,但它不是是一个物种,D错误。

故选:B(.

几种常考的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方(1)杂交一自交辐射诱变、激光诱变、花药离体培养、秋水秋水仙素处理萌发

法一选优(2)杂交化学药剂处理仙素诱导加倍的种子或幼苗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

原染色体变异(染色体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组先成倍减少,再加

理组成倍增加)

倍,得到纯种)

不同个体的优良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

优营养器官增大、提高

性状可集中于同性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点产量与营养成分

一个体上性状,加速育种进程

有利变异少,需要处理技术复杂,且需要与

缺时间长,需要及时

大量实验材料,具有不技术复杂,成本高杂交育种配合;在动

点发现优良性状

确定性物中难以实现

高杆抗病与矮杆

举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三倍体西瓜、八倍体

抗病小麦杂产生抗病植株的育成

例成小黑麦

矮杆抗病品种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掌握各种变异在育种工作

中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答案】B

【解析】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A正确;

B、丁液和血浆相互进行物质交换,丁是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且红细

胞中的。2浓度比血浆高,B错误;

C、过程2、6受阻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导致

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C正确;

D、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血浆和丙淋巴中,D正确。

故选:B,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

细胞内液。

本题结合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

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甲、乙、丙和丁所代表的液体的名称;其次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个成分的关系,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

活环境,A正确;

B.温度、pH影响前的活性,内环境温度、pH维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能促

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

C.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维

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

D.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错误。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解:婴幼儿由于高级中枢发育不完善,高级神经中枢不能控制低级中枢的反射

活动,因此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由于惊恐时,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异常,不能控制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也会出现无意

第18页,共33页

识排尿,说明脊髓的低级反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尿的排出属于非条件反射和人体神经系统的发育内容,排尿反射是一种非

条件反射,其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等排尿反射高

级中枢能对脊髓低级中枢施加易化或抑制性影响,以控制排尿反射活动。

本题考查反射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

物学现象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4.【答案】B

【解析】解:A、激素和酶都有高效性,但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进行催化,

二者作用机理不同,A正确;

B、有的激素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可以口服,例如甲状腺激素,B错误;

C、长期缺碘,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高于正常水平会

导致甲状腺增生,C正确;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D正

确。

故选:B。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三

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酶是由活细胞产

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可以在细胞内和

细胞外行使功能。

本题考查人体内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5.【答案】D

【解析】解: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A错误;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构成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B

错误;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C错误;

D、病毒属于寄生在细胞内的生物,病毒为进入细胞之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进行细

胞内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再由体液免疫将病毒消灭,D

正确。

故选:D。

1、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

用。

(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此刘啸一入一小L记忆细胞

体液-]:次|免凌

免疫中.F做一瑟一黑」浆金的一抗体:。抗原靖合相

»!介.

<!*发押免疫效应配

…擀巴因7(加强各种“关细胞的发

分泌分泌|作川来发挥免疫效应)

Tl效由细胞—与能细胞密切接触,效

抗吞噬

佃」二次免疫使助细胞裂解

原〜细贮1

M一如忆储胞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防卫

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6.【答案】A

【解析】解:A、疫苗是某种抗原,对人和动物来说都是异物,有可能引起过敏,A错

误;

B、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所以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

率,B正确;

C、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

C正确;

D、注射疫苗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提高其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功能,D正

确;

故选:Ao

1、

第20页,共33页

体液免疫

-------------------------------八,「记忆B细胞

,增殖、分化二次免阳

(处理)(呈递)(识别)I效应B细胞且殳》抗体f发挥免疫效应

--------A________

------v1Y------------4Y------'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频阶段

抗孱*专髓一〉T娜一^匚魂篙胞t广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S________八___________________If与靶细胞结合,

V----------------------------------------------,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己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

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

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

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

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

病,如艾滋病.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

理解层次的考查.

17.【答案】D

【解析】解: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A错

误;

B、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

C、多种激素共同参与体温恒定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C错误;

D、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肾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D正确。

故选:Do

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一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下丘脑渗

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一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

一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T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T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T垂体释放

抗利尿激素减少一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一尿量增加。

2、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

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温调节的中枢及过程;识记

水盐调节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给动物注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引发的实验现象为载体,考查了血糖调节、免疫调

节、神经调节等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

解释、分析和处理。

【解答】

A、初次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后,正常小鼠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

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A错误;

B、乙酰胆碱属于兴奋型的神经递质,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乙酰胆碱,神经就处于兴

奋状态,骨骼肌活动加强,B错误;

C、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经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消灭过敏原,维持机体内环境

稳态,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但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

出现过敏现象,如呼吸困难等症状,C正确;

D、给正常小鼠初次注射一定量呼吸抑制剂,会抑制小鼠呼吸,但题干中显示小鼠未出

第22页,共33页

现明显的异常表现,D错误。

故选C。

19.【答案】A

【解析】解:A、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

液,A错误;

B、促胰液素血液运输,作后被灭活,B正确;

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C正确;

D、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

故选:Ao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

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本题虽然考查促胰液素的发现,本实验来源于课本,是对课本实验的一个再现,所以要

求对课本相关的实验的探究过程一定要明确。

20.【答案】C

【解析】解:A、某些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使肌肉收缩或相关腺体分泌,A正确;

B、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是胞吐,体现膜的流动性,B正确;

C、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发生了电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突触后膜上发生了化学

信号转换为电信号,C错误;

D、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D正确。

故选:Co

1、突触结构是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突触间隙。

突触前腹

突触间隙

突触后腹

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本题考查突触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理解突触的结构以及神经递质在突触处的传递是

解题的关键0

21.【答案】B

【解析】解:A、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A正确;

B、图示过程没有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B错误;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

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

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所以图中A、B、C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渴觉中枢,C正确;

D、水的来源和去路的相对平衡,可以维持水的平衡,D正确。

故选:B»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

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渴

觉中枢)产生渴觉。所以图中A、B、C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