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铜仁市2024年7月期末质量监测试卷高二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短剧将爽文内容视频版与影视化。具有时长“短”、内容“爽”、节奏“快”、体量“微”、反转“多”的形式特征;在具体的制作和后期上具有成本低、零宣传、周期短等生产特征;具有古偶与现偶都更偏向于“霸道总裁”系列、“甜宠”系列的题材特征。短剧以手机为重要载体,依托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以及芒果TV、爱奇艺、优酷、腾讯等各大影视App进行传播和营销。短剧依靠什么引爆观众的兴奋点?当然是“短”。以往的连续剧动辄三四十集,每集的时长几乎都在三十分钟以上。从选定剧本和演员,到拍摄、剪辑和后期制作,周期长,成本高,投入风险大。时间成本和资金消耗都不少。而短剧在形式上接近极简化,时长一般在十分钟左右,甚至时长只有两分钟,每部剧十几集到几十集不等。短剧的制作日益进入了“定制化”阶段并趋于流水线生产模式:固定的剧情,职业化的编剧。由于体量短小,制作周期也远低于传统连续剧,用户也只需要在付费后一周之内就可以追究整部剧。短剧在观看和传播效果上相较于传统连续剧都更佳。短剧形式之“短”就面临着它在内容上的取舍。短剧在叙事的策略上进行了“压缩”,包括情节、细节、空间、经验、语言的压缩,短剧中很难看到时间跨度很大的情节,镜头也不再捕捉细腻的细节,故事的背景和场景也十分有限,日常生活的经验几乎消失,描述性的语言大多被删除……短剧的“压缩”不同于小说叙事中的节制和浓缩。短剧的“压缩”就是“节约”,缩短生产时间即节约成本获取利润。以往的获利方式往往通过掠夺、战争、殖民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而当下,经过一番改头换面却变得十分精致,渗透在人们世俗生活与行为习惯的方方面面。短剧的形式具有浓郁的极简风,表现在短剧对时间的严格把握,把每个“爽点”都严格地控制在精确的分、秒之内。这是资本精打细算的精神外显,是新一轮的资本攫取策略。工业风和极简风并存的短剧形式,是资本生产方式的形式表征。短剧为消费和盈利赚足眼球,凭借的正是它的极简主义。短剧在内容上并没有新的突破,它的核心内容还是老套的“霸道总裁文”或者“甜宠文”,其中“霸道总裁”系列十分火爆。“霸总”系列的内容高度重复,大多都是以霸道总裁和灰姑娘的爱情为主要内容,结局往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无论是历史剧中的“帝王”形象,将其帝王化与历史化,还是玄幻剧中俊逸潇洒的神仙,将其仙侠化,乃至当下短剧中的商业精英,将其精英化,都是“霸总”系列短剧吸引用户群体的手段之一。铺天盖地的“霸总”题材究竟意味着什么?“霸总”人设是作为上流社会的文化想象而存在的。“霸总”作为财富、精英、颜值的符号总和,满足了日常生活中普通用户对上流社会和精英阶层的集体想象。当下,随着人们日益远离电视机,沉浸于刷手机并沉迷于追短剧,观剧方式从以电视为中心的横屏时代向以手机为核心的竖屏时代过渡,竖屏之下涵盖着当下复杂的精神症候与趣味动向。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影视剧更多是依托于电视机或大荧幕。电视机也充当着市民社会中的“世俗圣物”,摆放在家庭最尊贵的地方,端坐着的人们对电视内容满怀期待。人对于电视传达的内容和精神近乎崇拜。对于影视剧的评价,传统的电视媒介只能满足观众观赏的需求,观众是没有评价或者参与的权利的,观剧是一种单向接受的事实。短剧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看剧也变为完全私密化。独居青年或者悠闲的人,独自拿着手机躺在沙发上、缩在被窝里,沉浸式地看剧。横屏时代那种围坐在一起的“围观”行为已经分散到每个独立单元的个体。智能手机以其体积小、轻便、容量大、速度快等特征,将传统电视的观剧方式和体验感颠覆,躺着玩手机是当下青年群体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不难发现,从“端坐”到“躺”,观剧的身体姿态依然随之改变,同步变化的还有用户的精神姿态和接受心理,当下观剧仅仅是纯粹的消费和娱乐行为。除此之外,今天的用户还具有选择和参与的权利,由于弹幕的出现,用户可以参与剧集内容的评价和讨论,甚至出现弹幕比剧情本身更精彩的局面,这或许也是推动短剧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之一。(摘编自林芳毅《数字时代的短剧现象》)材料二:近三年,以抖音和快手为主要代表的短视频平台逐渐演变出了一种新的微短剧形式——魔幻短剧。魔幻短剧,简单来说就是以“甜宠”“奇幻”“伦理”“逆袭”等为主题的剧情类系列短视频,具有节奏快、反转大、矛盾冲突明显等特点。在内容上,就魔幻短剧而言,“短”是其最重要的特点。“短”也带来了碎片化的连续感,决定了魔幻短剧的叙事风格只能被嵌套在一个“微型叙事”的范畴内。通过简单的人物关系、清晰的矛盾冲突减少用户在情节和内容理解上的时间,同时直击他们的笑点、痛点、泪点,获取情感反馈。微短剧在视频市场中杀出重围,并牢牢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以碎片化的连续性最大程度迎合了用户们同样碎片化的观影习惯。相较于两个小时的电影、几百页的小说,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打开抖音,通过“三分钟讲述《泰坦尼克号》”“五分钟读懂《百年孤独》”的方式获取信息。魔幻短剧在流量的要求下将注意力转向生活表象。创作者通过选取具体的生活片段,有意识地放大、组合,再创作重新构筑当下生活。观众在观看竖屏微短剧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选择,可以在右侧功能栏中进行“点赞”“收藏”“评论”“转发”等操作。通过此类即时性的互动方式,短剧中出现的某一个具体的信息摇身一变就能成为“意义”的象征。微短剧的叙事内容和节奏使得“意义”的讨论往往趋向表面化、浅显化。博主“泥可松”在抖音平台上拥有一千多万粉丝,获赞量超过一点六亿。他主演的《正义的心》系列短剧每一集都讲述一个生活道理,这些道理往往以标题的方式直接告诉观众,如“一个懂得孝顺的人,一定会被好运眷顾”“水不试不知深浅,人不交不知好坏”等。魔幻短剧以“魔幻”和“短”为核心,将恋爱、职场、伦理等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进行戏剧化的呈现,快速调动了观众对日常感受的具体性和琐碎性,在叙事过程中传递符合受众心理的当代价值。观众进一步将自己感悟到的“意义”分享出来,成为群体间的共同意义表达,实现了个体经验转为集体经验后的共享化与娱乐化。《逃出大英博物馆》堪称今年短剧市场中的一匹黑马。作者“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受网友启发,远赴英国拍摄了系列短片。全剧讲述了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幻化成人形,在逃出大英博物馆的途中与来自中国的记者相遇,跨越山海回到祖国,传递大英博物馆中其他文物家书的故事。这一短剧之所以能够火遍全网,并引发网友们的普遍关注,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它“以大众对文物的文化记忆为原点,以轻量化自制短剧为媒介,以情感传播为动力,引发全民参与的公共文化记忆唤起与再塑”。就目前来看,这样优质的短剧还是比较少。在抖音、快手播放量靠前的短剧中,甜宠、搞笑、逆袭、霸总仍是主要关键词。魔幻短剧的图像和音乐带来了感官上的多重刺激,信息在这里被简化和异化,政治、经济、人际关系、教育等命题都不得不成为娱乐的附庸。短视频微短剧在无声无息之间,让我们成了“娱乐至死”的物种,整个社会也就呈现出了泛娱乐化的文化表征。娱乐是人的本能之一,几乎很少有人能抵御媒介的影响并独善其身。面对网络微短剧带来的热潮,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娱乐化带来的沉湎和疲于思考。也就是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结尾提到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作为创作者,如何才能与自己的作品一起“破圈”,产生更广泛且更为持久的影响?如腾讯微视出品的传统文化创新精品短剧“瓦舍三部曲”:《素舞遥》《玉姬书》《彩门令》。三部微短剧分别以素舞、傀儡戏、古彩戏法为核心,聚焦宋代的瓦舍文化和民间艺人,引发更多年轻人对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此举也是微短剧精品化、优质化发展的有益尝试,或许能够为微短剧的深度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也许,微短剧的发展步伐可以适当减缓,沉淀下来,在内容和意义上进行深化打磨,让用户在“笑”的同时也明白为何而“笑”。(摘编自黄欢欢《表象化意义与情感消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剧是爽文内容的视频版与影视化,其形式特征为短、爽、快、微、多等,以偏向“霸道总裁”与“甜宠”等为题材特征。B.短剧追求极简化,有效避免了传统连续剧制作周期长、成本高、投入风险大等弊端,具有最佳的观看和传播效果。C.“霸道总裁文”成为短剧的核心内容源于“霸总”是财富、精英、颜值的符号,满足普通人对上流社会的集体想象。D.以碎片化的连续性最大程度迎合用户们碎片化的观影习惯,是短剧能够在视频市场杀出重围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剧以“短”取胜,时长在十分钟左右甚至更短,制作流程趋于流水线模式,剧情固定,但体量小,用户体验佳。B.为与“短”相适应,短剧在内容层面进行取舍,叙事追求“节约”,为追求利润而节约成本,极力缩短制作时间。C.与传统影视剧相比,微短剧受众在观看的同时,可通过功能栏进行多种即时性互动,从而赋予短剧以深刻的“意义”。D.魔幻短剧的图像音乐带来多重刺激,信息简化异化,使得政治、经济、人际、教育等重要命题成为娱乐的附庸。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基于短视频平台与影视App传播营销的短剧,如没有抖音、快手与爱奇艺、优酷、腾讯等的助力,就不可能发展起来。B.作为资本生产方式的外在表征的短剧形式具有极简风,对时间严格把控,将每个“爽点”精确控制在分、秒之内。C.作者对基于抖音而实现的“三分钟讲述《泰坦尼克号》”“五分钟读懂《百年孤独》”的快捷信息获取方式赞赏有加。D.作者列举腾讯微视的“瓦舍三部曲”的目的在于为微短剧制作者提供了实现精品化、优质化的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4.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人们由“端坐”到“躺”的行为变化体现了哪些更深层次的变化。5.联系文本,简要回答微短剧在发展中面临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答案】1.B2.C3.B4.①体现人们观剧方式从以电视为中心的横屏时代向以手机为核心的竖屏时代的过渡及其精神症候、趣味动向的转变;②由“端坐”时“围观”及对电视内容和精神的近乎崇拜和单向接受到沉浸式、私密性的“躺”的体验感的颠覆性变化;③由“端坐”到“躺”的变化,既是身体姿态的改变,更是用户的精神姿态和接受心理的变化;④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借助“弹幕”等方式参与剧集内容的评价和讨论。5.面临问题:①微短剧内容老套,缺少创新,甜宠、搞笑、逆袭、霸总仍是主要关键词,且时间精确控制,“微型叙事”套路明显;②碎片化的审美倾向与流量要求,使得短剧注意力转向生活表面,创作者选取具体生活片段,有意识地放大、组合,重构当下生活;③图像和音乐带来的多重感官刺激使得重要信息被简化和异化,重要命题成为娱乐附庸,整个社会呈现出泛娱乐化的文化表征;④网络微短剧热潮带来的过度娱乐化及沉湎和疲于思考的弊端。解决途径:①发展以传统文化为原点,以情感传播为动力,以公共文化记忆唤起与再塑为宗旨的优秀短剧,如《逃出大英博物馆》和“瓦舍三部曲”,进行微短剧精品化、优质化发展的有益尝试;②适当减缓微短剧的发展步伐,对其进行沉淀打磨,使其更有意义。【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具有最佳的观看和传播效果”错误,曲解文意,表述绝对,原文为“短剧在观看和传播效果上相较于传统连续剧都更佳”。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可通过功能栏进行多种即时性互动,从而赋予短剧以深刻的‘意义’”错误,曲解文意,强加意义关联,原文是说“微短剧的叙事内容和节奏使得‘意义’的讨论往往趋向表面化、浅显化”。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A.“没有抖音、快手与爱奇艺、优酷、腾讯等的助力,就不可能发展起来”错,推论绝对,逻辑不严密,由原文“短剧以手机为重要载体”“依托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以及芒果TV、爱奇艺、优酷、腾讯等各大影视App进行传播和营销”可知,选项所列平台与APP是依托与条件,但不能因此得出“就不可能发展起来”的结论;C.“信息获取方式赞赏有加”错误,由文本可知,“三分钟讲述《泰坦尼克号》”“五分钟读懂《百年孤独》”的方式获取信息是为了阐释“魔幻短剧在流量的要求下将注意力转向生活表象。创作者通过选取具体的生活片段,有意识地放大、组合,再创作重新构筑当下生活”;D.“为微短剧制作者提供了实现精品化、优质化的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错误,原文是说“是微短剧精品化、优质化发展的有益尝试”“或许能够为微短剧的深度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只是陈述了一种“或然”的可能性。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结合“观剧方式从以电视为中心的横屏时代向以手机为核心的竖屏时代过渡,竖屏之下涵盖着当下复杂的精神症候与趣味动向”可知,体现人们观剧方式从以电视为中心的横屏时代向以手机为核心的竖屏时代的过渡及其精神症候、趣味动向的转变;②结合“端坐着的人们对电视内容满怀期待。人对于电视传达的内容和精神近乎崇拜……观众是没有评价或者参与的权利的,观剧是一种单向接受的事实”“独自拿着手机躺在沙发上、缩在被窝里,沉浸式地看剧”可知,由“端坐”时“围观”及对电视内容和精神的近乎崇拜和单向接受到沉浸式、私密性的“躺”的体验感的颠覆性变化;③结合“从‘端坐’到‘躺’,观剧的身体姿态依然随之改变,同步变化的还有用户的精神姿态和接受心理,当下观剧仅仅是纯粹的消费和娱乐行为”可知,由“端坐”到“躺”的变化,既是身体姿态的改变,更是用户的精神姿态和接受心理的变化;④结合“由于弹幕的出现,用户可以参与剧集内容的评价和讨论,甚至出现弹幕比剧情本身更精彩的局面”可知,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借助“弹幕”等方式参与剧集内容的评价和讨论。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面临问题:①由“在抖音、快手播放量靠前的短剧中,甜宠、搞笑、逆袭、霸总仍是主要关键词”可知,微短剧内容老套,缺少创新,甜宠、搞笑、逆袭、霸总仍是主要关键词,且时间精确控制,“微型叙事”套路明显;②由“魔幻短剧在流量的要求下将注意力转向生活表象。创作者通过选取具体的生活片段,有意识地放大、组合,再创作重新构筑当下生活”可知,碎片化的审美倾向与流量要求,使得短剧注意力转向生活表面,创作者选取具体生活片段,有意识地放大、组合,重构当下生活;③由“魔幻短剧的图像和音乐带来了感官上的多重刺激,信息在这里被简化和异化,政治、经济、人际关系、教育等命题都不得不成为娱乐的附庸”可知,图像和音乐带来的多重感官刺激使得重要信息被简化和异化,重要命题成为娱乐附庸,整个社会呈现出泛娱乐化的文化表征;④由“面对网络微短剧带来的热潮,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娱乐化带来的沉湎和疲于思考”可知,网络微短剧热潮带来的过度娱乐化及沉湎和疲于思考的弊端。解决途径:①由“《逃出大英博物馆》堪称今年短剧市场中一匹黑马……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它‘以大众对文物的文化记忆为原点,以轻量化自制短剧为媒介,以情感传播为动力,引发全民参与的公共文化记忆唤起与再塑’”可知,发展以传统文化为原点,以情感传播为动力,以公共文化记忆唤起与再塑为宗旨的优秀短剧,如《逃出大英博物馆》和“瓦舍三部曲”,进行微短剧精品化、优质化发展的有益尝试;②由“微短剧的发展步伐可以适当减缓,沉淀下来,在内容和意义上进行深化打磨,让用户在‘笑‘的同时也明白为何而‘笑‘”可知,适当减缓微短剧的发展步伐,对其进行沉淀打磨,使其更有意义。(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入伍后沈从文二哥是白脸长身全无乡村气的一个人。他会玩各种乐器。我之所以同二哥熟,便是我从小时就有着那种爱听人吹唢呐拉四胡的癖好。因为二哥的指导,到如今,不拘哪一管箫,我都能呜呜的吹出声音来,虽然不怎样好。但二哥对我,可算送了一件好的要忘也无从忘的悲哀礼物了。在近来,人的身体不甚好,听到什么地方吹箫,就像很伤心伤心。想着二哥,我便心有悲戚,如同抓起过去的委屈重新来受的样子。有一时,我是的确只有他的性情与模样的美好温良据在我心中,我始觉到人生颇为刻酷的。这我得回头说一些我们相识的因缘。民国初年,我出了故乡,随到一群约有一千五百的同乡伯伯叔叔哥子弟兄们,扛了刀刀枪枪,向外就食。我身个儿同年龄太小,只能用补充兵的名义入伍。有一天,副官忽然督工人在我们住处近边建起一座栅栏来了,特为囚犯人。不消说看管的责任就归了我们。夜里有了五个犯人。五个犯人之中就有二哥在。到两天以后,我们十个人便全同二哥要起好来了。知道二哥之所以坐牢不是为捐款,是因为仇家的陷害,不久便可以昭雪以后,便觉得二哥真是一个好人。他告诉我们,他是离此不到二十里的石门寨上人,有妈没有父亲。这仇家是从远祖上结起的。二哥家父亲就有过两次被贼攀赃污盗,虽到后终得昭雪,昭雪后不久也就病死了。二哥这次入监,也已经是第二次,他说第一次是在黔军军法处只差一分一秒险见就被绑了哩。问他:“那你怎不求军队或衙门伸冤反坐?”他说:“仇家势力大,并且军队是这个去了那个来,也是枉然。”二哥是想到做一个兵,来免除他那不可抵抗的随时可生的危险的。桂生答应待他无事出狱后,就为他到他爹处去说情。有一天,不知姓齐的那猴子到什么地方抢来一个竹管子。桂生见到那管子了,抢过来吹,却作怪不叫。我拿过来也一样的不服我管理。“我来,我来!”二哥听到外面吵着笑着,伸出头来见了说。“送二哥试来吹吹!”桂生又从我手里抢过去。呵,栅栏里,忽然呜呜喇喇起来了。大家都没有能说话。各人把口张得许多大,静静的来听。不一会,楼上也知道了,一个胡子书记官从栏杆上用竹篾编好黄连纸糊就的窗口上露出个头来,大声问是谁吹这样动人的东西!大家争着告他是犯人。二哥听到有人问,却悄悄的把管子递出来了。桂生接过拿上楼去给那胡子看,下来时高兴的说七叔告二哥再吹几个曲子吧。二哥是仍然吹起来,变了许多花样,竟像比大街上那卖管子的苗老庚还吹得动人。楼上的师爷同楼下的副爷,就呆子样听二哥吹了一个下午。到明天,又借得一枝箫来要二哥试吹,还是一样的好听。待到大家听饱了以后,就勒着要二哥指点,大家争到来学习。我因此就知道了吹箫的诀窍,不拘一枝什么箫,到我手上时,我总有法子使它出声了。这全是得二哥传的法。二哥还告我们他家中是各样乐器都有的,琵琶,筝,箫,笛子,只缺少一个笙。后来上头也同我们一样知二哥的案子全是被贼匪所诬赖,但平安无事的二哥,仍然得花上一百元名为乐捐的罚款,才能出栅门。二哥是在吃了早饭时候出去,到夜里,又特意换了一件干净衣服,剃了一回发,来到我们棚里看我们,才返到一个亲戚家去了。当时的我,异样的在一种又欢欣又不安的期待中待着二哥来同我们做补充兵。一天,两天,……二哥终于不见来。到第四天,桂生从他七叔处得来一个坏消息,二哥的妈在二哥出牢第三天,就有一个禀帖说是儿子正预备着一切,要来当个兵,夜里几个脸上抹了烟子的人,把儿子从家中拖出去跑了……第二个禀帖便是说已在坳上为人发现了儿子的尸体,头和手脚却已被人用刀解了下来束成在一处,挂在一株桐子树上,显然是仇杀,只要求为儿子伸冤。桂生说完,大家全哭了。……萧是不必学了!在快要过年那几天,我们正用生的棕布包了脚,在那没膝的厚雪里走动,开差到麻阳县去。在路上,见到那白雪上山狸子的一串脚印,经我悄悄的指点给桂生,不久大家也都见到了。大家都会意。因为这样小小的印子,引起了我们对二哥的怀念,又无一个人敢提出关于二哥的话语,觉得都很惨戚。山狸子的脚迹是在雪消后就会失去的,二哥却在我们十个人心上,留下一个不容易为时间拭去的深深的影子。到近来,使我想起死的朋友们而辄觉惘然的,是已有了差不多近十个,二哥算是我最初一个好朋友。就是真实的过去,也成了梦幻似的传奇似的事情,在此时要去当兵的年青人,谅亦无从去找到那同样浪漫不羁的生活教训了。我的吉弟,在无可奈何中当兵去了。送他去时,见到他眼泪婆娑的一个人进司令部,回头在车子上,我想到我在比他还幼小的年龄出门入伍的情形,又想到不期望在我如今居然却来改了业,而改业后仍然还不能忘情于过去,心里忽然酸楚起来,泪便堕在大褂前襟上面了。吉弟呵,勇敢一点吧。我是像你这样十七岁的年纪时,便已管理十个比我还大的人,充班长每日训练别人了。你当凡事都得耐烦去做,忍了痛对你生活去努力。你应当用力量固执着你的希望向前去奋斗,到力尽气竭为止。你当认清你生活周围的敌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养成的一切权威,就是你的敌人!在两样的命运下,我是希望你没有为枪呀炮呀打死,侥幸能活下找得出对于这世界施以一种酷刻的报复的。我们是在同一命运下竭着力量来同生活抗拒的人,看了为可怕的时间所捏碎我们的天真与青春,真是只有抚着脸儿来痛哭。但是,向渺茫的那一点儿光明去看吧。过去的是已经成为过去了。好好的运用着未来也不为迟!得你来信,你不会知道我是怎样在喜悦与惆怅中眷念着我过去的自己!恐怕你仍然免不了初离开我们的寂寞,我才来写这一篇我的入伍生活,愿你有好的朋友,也能如我当时。一九二六年六月(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描绘二哥全无乡村气、会玩各种乐器的形象,借由音乐自然引出“我”对二哥性情与模样的美好温良的怀念与痛惜之情。B.二哥在栅栏围起的监牢中吹起了竹管和箫,不仅体现了二哥奏乐技艺的高超,也突出他的乐观积极与机智聪慧。C.二哥以及二哥的父亲被仇家陷害致死的经历反映了当时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与《边城》描绘的存有世外桃源意味的社会截然不同。D.文章结尾表明“我”写作文章一方面是为纪念“我”入伍后到转业前这段人生经历的人事,另一方面是给吉弟回信以安慰劝勉他。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在写“我”怀缅二哥的悲戚之情中,插入对他们相识因缘的叙说。B.文章描写二哥吹竹管场景先用桂生和“我”吹管来反衬,再用桂生各人、胡子书记官、师爷、副爷等的听曲反应来正衬。C.在二哥死后,“我”常触景生情,见到雪地里山狸子的脚迹会怀念二哥,听到什么地方吹箫也会感到很伤心。D.沈从文先生14岁时投身行伍,后转而进行文学创作,与本文“我”的经历有诸多暗合之处,所以本文是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8.这篇小说结尾跳转到吉弟参军上,这样写是否很突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学校文学社将举办一次文学沙龙,分两组发表鉴赏感悟。经讨论,甲组提出了一组关键词:回忆·生活·未来。乙组也提出了一组关键词:箫声·朋友。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鉴赏感悟的思路。【答案】6.C7.A8.不突兀。①“我”是曾经入伍又转业的人,吉弟是此时要去当兵的年青人,“我”过去的入伍经历正是吉弟现在与未来的当兵人生参照,前后相互关联,并不突兀。②文章结尾点明“我”是在得吉弟来信,怕他离开亲人寂寞,才来写“我”的入伍生活和交友故事,教导他如何应对刻酷生活,祝愿他有好的朋友,与前文故事呼应,并不突兀。9.甲组:①本文是作者对过去入伍生活所经历的人事的回忆。②作者从过去的回忆中见识到生活的惨戚与残酷,但是他忍了痛去努力生活,反抗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权威,竭着力量来同生活抗拒,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活的思考。③作者最终想勉励吉弟和劝慰自己,放下过去,看向光明,好好运用未来!乙组:①箫声是串联“我”与二哥故事的重要线索,是最重要的抒情意象。②开端“我”吹箫和听箫引出“我”回想,发展处二哥吹箫和“我”学箫点明两人相识因缘,不必学箫则突出二哥死亡后“我”的悲伤,学会吹箫是忘也无从忘的悲哀礼物。③箫声凝结着“我”对过去与朋友们美好回忆的眷念珍惜和对死去的朋友的痛惜怀念之情。【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C.“二哥以及二哥的父亲被仇家陷害致死的经历”错,由原文内容得知:二哥是仇家陷害不成后找人杀死的,不是“陷害致死”;二哥父亲是在“昭雪后不久也就病死了”,也不能算“陷害致死”。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A.“插叙”错,应是倒叙,文章先抒写“我”在二哥死后怀缅二哥的悲戚之情,再按照时间顺序叙说“我”与二哥相识因缘和二哥死亡。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我的吉弟,在无可奈何中当兵去了。送他去时,见到他眼泪婆娑的一个人进司令部,回头在车子上,我想到我在比他还幼小的年龄出门入伍的情形,又想到不期望在我如今居然却来改了业”“吉弟呵,勇敢一点吧。我是像你这样十七岁的年纪时,便已管理十个比我还大的人,充班长每日训练别人了。你当凡事都得耐烦去做,忍了痛对你生活去努力”。作为曾经入伍又转业的人,“我”的过往经历与吉弟此刻的抉择紧密相连。“我”的军旅生涯,映射出吉弟即将踏上的征程。这不仅仅是时间上的跨越,更是生命轨迹的呼应,“我”过去的入伍经历正是吉弟现在与未来的当兵人生参照,前后相互关联,让“我”与吉弟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系,使得结尾的跳转显得自然而流畅,并不突兀。“得你来信,你不会知道我是怎样在喜悦与惆怅中眷念着我过去的自己!恐怕你仍然免不了初离开我们的寂寞,我才来写这一篇我的入伍生活,愿你有好的朋友,也能如我当时”。文章结尾的揭示,让读者恍然大悟。原来,“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文字,是因为收到了吉弟的来信,担心他离开亲人后的寂寞与孤独。于是,“我”用自己的入伍生活和交友故事,为吉弟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军旅画卷,教导他如何面对生活的刻酷,如何结交真挚的朋友。这种前后呼应的写法,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主题更加突出,并不突兀。因此,结尾的跳转并非突兀,而是巧妙地利用了“我”与吉弟之间的关联,以及文章内部的呼应,将全文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结尾,不仅令人印象深刻,更增添了文章的深度与厚度。【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甲组围绕“回忆•生活•未来”来写鉴赏感悟思路。①回忆:结合“就是真实的过去,也成了梦幻似的传奇似的事情,在此时要去当兵的年青人,谅亦无从去找到那同样浪漫不羁的生活教训了”“恐怕你仍然免不了初离开我们的寂寞,我才来写这一篇我的入伍生活”分析可知,这篇文章是作者在接受到吉弟的信后写下来的,是作者对过去入伍生活所经历的人事的回忆。②生活:结合“你当凡事都得耐烦去做,忍了痛对你生活去努力。你应当用力量固执着你的希望向前去奋斗,到力尽气竭为止。你当认清你生活周围的敌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养成的一切权威,就是你的敌人!……”“我们是在同一命运下竭着力量来同生活抗拒的人,看了为可怕的时间所捏碎我们的天真与青春,真是只有抚着脸儿来痛哭”分析可知,作者在给吉弟讲完二哥的故事后,从过去的回忆中见识到生活的惨戚与残酷,以此来表达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活的思考。那就是作为一个人要忍了痛去努力生活,反抗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权威,竭着力量来同生活抗拒。③未来:结合“向渺茫的那一点儿光明去看吧。过去的是已经成为过去了。好好的运用着未来也不为迟”“你不会知道我是怎样在喜悦与惆怅中眷念着我过去的自己!恐怕你仍然免不了初离开我们的寂寞,我才来写这一篇我的入伍生活,愿你有好的朋友,也能如我当时”分析可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除了对自己的劝慰之外,更多的是想勉励吉弟,希望他能放下过去,看向光明,好好运用未来。乙组围绕“箫声•朋友”来写鉴赏感悟思路。结合“我之所以同二哥熟,便是我从小时就有着那种爱听人吹唢呐拉四胡的癖好。因为二哥的指导,到如今,不拘哪一管箫,我都能呜呜的吹出声音来,虽然不怎样好”“呵,栅栏里,忽然呜呜喇喇起来了。大家都没有能说话”“……萧是不必学了”分析可知,在文章的开篇,作者是用“我”吹箫和听箫的箫声来引起对“二哥”的回忆,之后写二哥吹箫和“我”学箫点明两个人相识的原由,箫声是串联“我”与二哥故事的重要线索。结合“但二哥对我,可算送了一件好的要忘也无从忘的悲哀礼物了。在近来,人的身体不甚好,听到什么地方吹箫,就像很伤心伤心”“想着二哥,我便心有悲戚,如同抓起过去的委屈重新来受的样子。有一时,我是的确只有他的性情与模样的美好温良据在我心中,我始觉到人生颇为刻酷的”分析可知,不必学箫突出二哥死亡后“我”的悲伤,学会吹箫是忘也无从忘的悲哀礼物。在本文中,箫声是最重要的抒情意象,这箫声凝结着“我”对过去与朋友们美好回忆的眷念珍惜和对死去的朋友的痛惜怀念之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琯好宾客,喜谈论,用兵素非所长,而天子采其虚声,冀成实效。琯既自无庙胜,又以虚名择将吏,以至于败。琯之出师,戎务一委于李揖、刘秩,秩等亦儒家子,未尝习军旅之事。及与贼对垒,琯欲持重以伺之,为中使邢延恩等督战,苍黄失据,遂及于败。上犹待之如初,仍令收合散卒,更图进取。会北海太守贺兰进明自河南至,诏授南海太守,充岭南节度使。中谢,进明因奏曰:“晋朝以好尚虚名,任王夷甫为宰相,祖习浮华,故至于败。今陛下方兴复社稷当委用实才而琯性疏阔徒大言耳非宰相器也陛下待琯至厚,以臣观之,琯终不为陛下用。”上由是恶琯,诏以进明为河南节度、兼御史大夫。禄山寇陷两京,儒生士子,被胁从、怀苟且者多矣;去逆效顺,毁家为国者少焉。如光远勇决任气,会权变以立功;房琯文学致身,全节义以避寇。阽危之时,颠沛之际,有足称者。(摘编自《旧唐书·列传第六十一》)材料二:房琯自成都奉册灵武,亟见任用。以天下为己任,知无不为,参决机务,诸将相莫敢望。既而以贺兰之谮,分军讨贼,师败于咸阳。唐世名儒皆称其有王佐之材,然将兵固非所长,一与贼遇,遂至丧师。前史称其“遭时承平,从容帷幄,不失为名宰;而用违所长,遂陷浮虚比周之罪”。(节选自归有光《震川先生制科文》)材料三:昔杨国忠为相,任鲜于仲通为将,使征云南,丧师一十万;房琯为相,用琴士董廷兰为将,使拒安禄山,丧师四万;王介甫为相,命门客李复圭为将,使攻西夏永洛城,丧师亦数万,是皆取非才于亲暱,皆由君不知将,将不知兵,未有不败其国者也。(节选自叶子奇《草木子·卷三》)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开,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陛下A方兴B复社稷C当委用实才D而琯性疏E阔徒大言耳F非宰相器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宾客,客人,朋友,与《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中“宾客”的词义不同。B.图,图谋,谋取,与《烛之武退秦师》“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中的“图”,两者的词义相同。C.称,称赞,称道,与诸葛亮《出师表》“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中的“称”的词义相同。D.王佐,即“佐王”,佐,辅佐,与《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中的“佐”,两者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构成文本的三则材料虽均以房琯为对象,但文体不同,观点有异。或重叙述,脉络清晰;或重议论,观点鲜明。B.材料一中有传有评,有叙有议,既叙述了房琯讨贼失败及被肃宗疏远的原因,也肯定其在朝廷防危之时的表现。C.归有光认为,房琯以天下为己任,且有王佐之才,倘其身处盛世,用其所长,从容施政,则其不失为一代名相。D.叶子奇通过举例分析,得出了房琯、鲜于仲通、李复圭均损兵折将,丧师辱国的真正原因,大致相同。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琯之出师,戎务一委于李揖、刘秩,秩等亦儒家子,未尝习军旅之事。(2)禄山寇陷两京,儒生士子,被胁从、怀苟且者多矣。14.三则材料均提到用人不当问题,请指出具体表现。【答案】10.CDF11.D12.C13.(1)房琯领兵出征,军事事务全部委托给李揖、刘秩等人承担,而秩等人也是儒家学者,不熟悉军队作战事务。(2)安禄山侵犯攻陷两京,读书做官之人,被贼兵胁迫相从、心怀苟且偷安的人非常多。14.①材料一批评了房琯以虚名择将吏,以至于兵败,也指出肃宗用人不当、宦官中使督军;②材料二则委婉指出肃宗没有运用房琯所长;③材料三则指出房琯之败在于当政者“君不知将,将不知兵”,用人不当。【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在陛下正在恢复社稷,理当任用有真才实学的人,而房琯则性情迂阔、不切合实际、只会说大话而已,不是充当宰相的人才。“陛下方兴复社稷”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后C处断开;“当委用实才”与前面“方兴复社稷”构成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且为动宾结构,其后D处断开;“而琯性疏阔徒大言耳”中的“耳”为句末语气词,其后F处断开。故选C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客人,朋友;门客。句意:房琯喜欢接交朋友。/(廉颇)通过门客带领到了蔺相如的门前谢罪。B.正确句意:希望他继续谋划进取之道。/使秦国土地减少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C.正确。句意:有值得称道地方。/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D.错误。都是“辅佐”之意。句意:唐代的名儒都称赞房琯有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才干。/陈胜辅佐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归有光认为……”错,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由文本“唐世名儒皆称”“前史称”可知,归有光只是转述、引用了这些史料,用以佐证“以天下为己任,知无不为,参决机务,诸将相莫敢望。既而以贺兰之谮,分军讨贼,师败于咸阳”的观点。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一”,全部;“委”,委托;“习”,熟悉。(2)“寇陷”,侵犯攻陷;“胁从”,胁迫相从;“苟且”,苟且偷安。【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而天子采其虚声,冀成实效……琯既自无庙胜,又以虚名择将吏……为中使邢延恩等督战,苍黄失据,遂及于败”可知,材料一批评了房琯以虚名择将吏,以至于兵败,也指出肃宗用人不当、宦官中使督军;②由原文“前史称其‘遭时承平,从容帷幄,不失为名宰;而用违所长,遂陷浮虚比周之罪’”可知,材料二则委婉指出肃宗没有运用房琯所长;③由原文“皆由君不知将,将不知兵,未有不败其国者也”可知,材料三则指出房琯之败在于当政者“君不知将,将不知兵”,用人不当。参考译文:材料一:房琯喜欢接交朋友,爱好高谈阔论,领军打仗向来不是他的长处,而天子利用他的不切实际的名声,希望取得实效。琯既没有按朝廷预先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又仅凭借虚浮的名声来选择将吏,从而失败。房琯领兵出征,军事事务全部委托给李揖、刘秩等人承担,而秩等人也是儒家学者,不熟悉军队作战事务。等到与贼军对垒,房琯本想谨慎从事,观察局势等待变化,却被宦官中使邢延恩等人督战进军,大旗纷纷倒下,于是就失败了。皇上对待房琯仍然如初,仍然令他集中散兵,希望他继续谋划进取之道。恰逢北海太守贺兰进明从河南来到(天子行在),朝廷下诏任命其为南海太守,担任岭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入朝向皇帝谢恩,并趁机向皇帝奏言:“晋朝因为崇尚虚名,任王夷甫为宰相,因为崇尚沿袭虚浮不实的虚名,所以最终导致失败。现在陛下正在恢复社稷,理当任用有真才实学的人,而房琯则性情迂阔、不切合实际、只会说大话而已,不是充当宰相的人才。陛下对房琯非常器重,但以臣看来,房琯最终不会为陛下所用。”皇上从此开始厌恶房琯,并下诏任命进明为河南节度、兼御史大夫。安禄山侵犯攻陷两京,读书做官之人,被贼兵胁迫相从、心怀苟且偷安的人非常多;而抛弃逆贼投效朝廷,毁家纾难忠贞为国的人却很少。如崔光远那样勇敢果断凭意气做事,凭懂得灵活应对情势而建功立业;房琯凭文学出仕,能够保全节操道义躲避贼寇。面临危险之时,遭受挫折磨难之际,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材料二:房琯从成都奉唐玄宗之命出使灵武,册立肃宗,立即被肃宗信任重用。房琯以天下为己任,他认为应该做的,就一定尽心竭力,参与朝廷的机要事务的决策,诸将没有人能望其项背的(比得上他的)。不久因为贺兰进明的诬陷中伤,被迫分军讨伐叛贼,军队败于咸阳。唐代的名儒都称赞房琯有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才干,然而统兵作战并非他的长处,每当与叛军遭遇,就会战败而损失军队。前朝史书称其“(假使)房琯处在承平日久的时代,能够从容地在幕后策划和决策,那么他将不失为一个好的宰相;然而朝廷任用他却违背其所长,于是房琯就落得浮华不实和结党营私的罪名”。材料三:从前杨国忠为宰相,任用鲜于仲通为大将,派其出征云南,损失军队十万多人;房琯为宰相,任用琴师董廷兰为大将,派去迎战安禄山,损失军队四万人;王安石为宰相,任用门客李复圭为大将,派其进攻西夏永洛城,损失军队也数万人,这都是因为所用无能之人都出于亲近,都因为君不知道任用将领,将领不了解士兵,没有不损害其国家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宾至①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②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③腐儒④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注】①此诗是上元元年(760)杜甫居成都草堂时,有客倾慕杜甫文名,专门来访,杜甫接待贵客所作。诗题里的“宾”,当指事先通报“车马”而至的“贵介之宾”。②漫劳:劳驾您。③粗枥:即糙米。④腐儒:迂腐寒酸的儒生,作者常用自指。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住处偏僻,很少人来探望,而诗人自己年老多病,行动不便,对客人到来表示歉意。B.颔联写诗人不认为自己的文章能名震海内,客人来访实属徒劳,作者以此表达对客人的不满。C.颈联写诗人因客人到来而深感高兴,以“竟日淹留”表待客时间之长,以“百年粗待客之简。D.尾联写诗人希望客人不嫌简慢,还来看花,表面上是希望客人再来,实则是反语,言外之意是送客。16.清代学者何焯在其《义门读书记》中曾评价《宾至》《客至》两首诗“体势相似,意味各别”。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5.B16.体势相似:①结构脉络:前四句叙写宾客到来,后四句写待客留客,结构基本一致。②表达方式:两首诗都在叙事中抒情。意味各别:①内涵情感:《客至》中诗人对来访客人致以热烈的欢迎,表达了对至交知己到来的亲近、喜悦之情;《宾至》虽用许多自谦之辞对来访贵宾致以敬意,但实则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淡应付和不愿与世俗贵客相交的孤傲与超脱意味,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②意境趣味:《客至》营造的是一种宾客共欢的温馨、和谐、宁静的意境;《宾至》在礼节相迎中营造了一种郑重但不亲近的氛围,意境复杂而微妙。【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作者以此表达对客人的不满”错,颔联“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写岂料我这山野鄙夫,竟劳大驾前来造访,实不敢当啊!这两句,前句谦称自己,后句对客人表示歉意。“岂有”云云,也是诗人自谦的话,却暗含着生不逢时和怀才不遇的愤慨与不平。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体势指诗文的形体结构、表达脉络、气势风格,意味指诗文的含蓄的意思、意境趣味。“体势相似”要求答相似点,两首诗整体结构、表达方式相似,风格略有差异,应重点答整体结构或表达方式的相似点。“意味各别”可从内涵情感或意境趣味方面的不同点回答。《客至》与《宾至》同为待客诗,两首诗的脉络结构相同,采用的表现方式相同,但在内涵情感、意境趣味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从两首诗中的待客方式和礼节的差异上可以看出,杜甫在写这两首诗时带着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写《客至》时不仅一语道明客人身份,还以“喜”字直抒开怀之态。《宾至》一诗则无任何题注,看似并非无意疏忽,而是不愿流露过多感情。《客至》首联写草堂周遭春水溶溶、群鸥做伴的生态环境。一个春”字,在点明时间外多了一层喜悦之情。第二句借“鸥鹭忘机”的典故诉说开怀畅谈、喜上眉梢的欢乐。颌联写到院中溢满花香的小径未曾有人涉足,蓬草编织的房门亦不曾向人打开,“客是首位光临寒舍之人,以自己的袍袖遮扫灰尘,为贤士带路,可见“开门”与“扫径”互文见义,是规格很高的礼节。颈联写延客就座时的体己话,言自己家偏远且贫穷,不能兼具各味,酒只是陈年未滤之酒。前句以示愧怍,后句拿出珍藏的旧醅与客共饮,其乐融融。尾联诗表现为诗人的“野人献曝”。作者就客生情,另来一笔,以征询意见的口吻请出邻翁。前句肯与"既显尊重,又将“邻翁”与"明府“联系起来,邀其同饮,是一群志趣相投之人的心心相印。诗人问而不答,戛然而止,诗结而意未结,但觉余音袅袅,情意不尽。杜甫对“客至”,至真至诚,热情接待。《宾至》首联则用单向对话体道出满腹的不乐意,“老病”“人扶”更显拜见之“难”。一个“难”字,看似身体无力,实乃心理抗拒,正是态度冷淡、礼数不周的显现。颌联沿用了十分见外的客套话。前句“岂有”反问,以“文章”二字道明来宾意图。造访者有目的而来,诗人疾病缠身却要与其谈文章功业。后句“漫劳”,暗示来访者莫要空费气力,暗示自己的不乐意。颈联依旧承袭颌联的门]面话。前句以“竟日”暗含时间之长,厌烦之意闪烁可见。“佳客”这一称呼也以表面的尊敬暗示内心不卑不亢的疏远。后句的“粗粝”“腐儒餐”一方面真实反映了诗人流离与饥寒的境况,另一方面也是真的薄待,足见无款待之意,未尽待客之谊。尾联诗人显然意兴阑珊,完全回避对方感兴趣的“文章”话题,提出去后院看药栏的建议,颇有打发之意。杜甫对“宾至”,套敷衍,敬而远之。两诗中运用了相似的结构和手法,都是前四句写客人到来,后四句写招待客人,通过客人来访的事件,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杜甫却能同中别异,于细微处凸显区别,寄寓不同情感。二诗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杜甫对宾与客招待的天壤之别。无论从诗题写景,还是待客之道、语气语调等诸多方面,都可见诗人对“客”的至真至诚与对“宾”的敬而远之。(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先进》中,曾皙表示自己的志向与三位师兄不同,孔子却表示:“______?______。”这体现了孔子教育理念的包容性。(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诗句“______,______”描绘了一个日中无聊的日常细节,表面闲适恬静,实则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等待中的清闲落寞。(3)高三学部举办“古典诗词才艺展示”,李焕然抽到写有“松”字的意象牌后,便脱口吟出:“______,______。”【答案】①.何伤乎②.亦各言其志也③.矮纸斜行闲作草④.晴窗细乳戏分茶⑤.连峰去天不盈尺⑥.枯松倒挂倚绝壁(明月夜,短松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如下:矮、闲、戏、盈、倚、冈、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前两年,因去北戴河回来,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一道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象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春秋两季,本来是到处都好的,但是北方的秋空,看起来似乎更高一点,北方的空气,吸起来似乎更干燥健全一点。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在北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你若不信,你且去西山脚下,农民的家里或古寺的殿前,自阴历八月至十月下旬,去住它三个月看看。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觉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是在郊外,你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只不过是英国话里所说的IndianSummer或叫做小春天气而已。18.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象是一册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的百读不厌的奇书。”语义与原句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19.短文第二段有三处引用了中国古人之语,请找出这三句话,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①原句为短句,表达更简洁清晰,与文段句式特点保持一致。②原文的“使”字让句子逻辑更严密。③原文将“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放后面单独成句,突出强调北平秋色能引发观者的观赏兴趣。19.①作者引用了古语的三句话是:“悲哉秋之为气”;“胡笳互动,牧马悲鸣”;思千里兮命驾。②表达效果:内容上强调北平的秋的哀感和作者对北平的秋的热爱,艺术效果上增加文章的文化气息。【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句式上,原句“象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用两句话表达对本平秋色的感受,句式简短灵活,符合原文段句式风格;改句“象是一册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的百读不厌的奇书”用一个长单句表达,显得冗长,不够简洁。逻辑上,原句用“使”字句,构成兼语句,前后内容衔接更加紧密;改句则没有严密的逻辑感。强调语意上,原句“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后置,单独成句,有强调语意的效果;改句把类似内容放在句中,没有强调效果。【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能力。第二段有三处引用了中国古人之语: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你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古语指的是古诗文或古代俗语、谚语等语言,“悲哉秋之为气”“胡笳互动,牧马悲鸣”这类古典诗文具有典雅之美,增加了文章的文化气息;内容上,引用古语强化了北平的秋的哀感和作者对北平的秋的热爱。(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而早上就是一天的开始。早上就像大合唱的起头,调起得好,大合唱就成功了一半,同理,每天把调起好、起合适,花点时间和精力也是值得的。传统观念里也有相近的做法——强调早起。小时候我父母常讲“早起三光,迟起三慌”,早起能够过得从容自如,晚起总是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