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47 文言虚词-根据语法推断用法_第1页
课时47 文言虚词-根据语法推断用法_第2页
课时47 文言虚词-根据语法推断用法_第3页
课时47 文言虚词-根据语法推断用法_第4页
课时47 文言虚词-根据语法推断用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9课时47文言虚词——根据语法,推断用法1.梳理并总结五类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重点掌握高频虚词的意义。年份卷别题干表述(翻译)设题角度2023新课标Ⅰ卷(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虚词:(1)者;(2)而、焉新课标Ⅱ卷(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虚词:(1)而;(2)乎全国甲卷(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2)纮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虚词:(1)虽;(2)第、所全国乙卷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虚词:于、以、其2022新高考Ⅰ卷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虚词:以新高考Ⅱ卷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虚词:数、鲜全国甲卷(1)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虚词:(1)其;(2)乃2021全国甲卷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虚词:每、小、辄2019全国Ⅰ卷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虚词:数、或、稍2018全国Ⅰ卷(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虚词:(1)以;(2)以、素命题特点①虚词全部放在翻译中考查。②不考用法,只考虚词的意义。③虚词考查重点放在高频虚词及副词上。活动一把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掌握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要注意:1.注重课本,系统积累文言虚词题是高考与课本联系最直接、最明显的部分。可以把每一个虚词的不同词性及其不同意义附上课文中的例句,熟记于心。2.根据语境分清虚实文言虚词主要指代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有的虚词兼有一部分实词义,如“之”“与”“因”等,在不同语境中要注意区分。比如:“因”,作为实词的像“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并序》)(名词,原因、缘故),导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动词,顺着、顺应)”等;作为虚词的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介词,依、随着),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介词,趁机、趁着)”等。3.处理好用法与意义的关系虚词学习的重点是意义,难点是用法。考生复习时不应忽视对“用法”的学习。所谓“用法”主要指词性,尤其是在句中所起的作用。“用法”决定“意义”,“用法”不同,“意义”则不同。比如“且”:在“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一句中,从名词谓语“九十”分析,“且”是副词,“将近”的意思;在“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中,从上下句的关系上分析,“且”是连词,表递进,“尚且、况且”的意思。虽然高考并不单设题目考查文言虚词,但熟悉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并且文言虚词是学生文言文阅读中相对比较薄弱的一块,本书对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归纳梳理见分册《知识清单》“清单十一”。活动二掌握推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高考对文言虚词一般不单独考查,通常融合到断句题和翻译题中,隐性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管怎样,想要准确解答文言虚词类题目,掌握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基础,灵活运用推断法是辅助。1.语法分析法【典题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的翻译)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节选自《韩非子·和氏》)(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译文:楚人卞和在楚山得到一块玉璞,捧着它去献给厉王。(2)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译文:厉王认为卞和说假话,于是叫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脚。(3)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译文:文王听说后,派人特意前来询问其中的缘故,说:“天下被砍掉脚的还有很多,你为什么哭得如此悲痛呢?”解析:(1)“之”放在动词“献”之后作宾语,代词,代指“玉璞”。(2)“以”处在谓语的位置,动词,意为“认为”;“其”修饰“左足”,与“左足”合在一起作动词“刖”的宾语,代词,意为“他的”。(3)“其”修饰“故”,与“故”合在一起作动词“问”的宾语,代词,意为“其中的”;第一个“之”为助词,的;第二个“之”为代词,指代“(被砍足)这件事”。参考译文:楚人卞和在楚山得到一块玉璞,捧着它去献给厉王。厉王让玉匠察看那块玉璞。玉匠说:“这是块石头。”厉王认为卞和说假话,于是叫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脚。等到厉王死去,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捧着他的那块玉璞去献给武王。武王让玉匠察看那块玉璞。玉匠又说:“这是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说假话,于是就叫人砍掉了他的右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他的玉璞在楚山脚下哭,哭了三天三夜,泪水流干了,接着又流出血泪来。文王听说后,派人特意前来询问其中的缘故,说:“天下被砍掉脚的还有很多,你为什么哭得如此悲痛呢?”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被砍掉双脚而感到悲痛,我是为先王把宝玉当成石头,把忠贞的人当成骗子,这是我悲痛的原因。”文王于是叫匠人雕琢那块玉璞,果然得到一块璧,于是将璧命名为“和氏之璧”。【方法点拨】语法分析法,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故前两个“为”应为谓语动词,译为“是”;末句中的“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不表示实在意义。2.词性判断法【典题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的翻译)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节选自《涑水记闻》,有删改)(1)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译文:有个大臣称有急事求见,宋太祖立刻召见了他,但是他上奏的都是很普通的事情。(2)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译文:宋太祖大怒,责问他(说有急事)的原因,那个大臣回答说:“我认为这些平常的事情也比打鸟雀更紧急些。”解析:(1)“之”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代词,还可以作助词,一般用作代词,此句中的“之”放在动词“见”之后作宾语,是代词,代指“求见的大臣”;“其”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副词,还可以作助词,一般用作代词,此句中的“其”为代词,作主语,代指“他”。(2)“以”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介词,还可以作助词,一般用作介词,此句中作动词,译为“认为”;“于”为介词,译为“比”。参考译文:宋太祖曾经在皇宫的后园打鸟雀,有个大臣称有急事求见,宋太祖立刻召见了他,但是他上奏的都是很普通的事情。宋太祖大怒,责问他(说有急事)的原因,那个大臣回答说:“我认为这些平常的事情也比打鸟雀更紧急些。”宋太祖更加生气了,拿起柱斧(用水晶制的小斧)的柄打在大臣的嘴上,打掉了大臣的两颗牙齿,那人慢慢捡起牙齿揣在怀里。太祖骂道:“你把牙齿揣在怀里是想告我的状吗?”(那人)回答说:“我不能告陛下的状,可陛下的所作所为自然会有史官记载它。”太祖高兴了,赏赐钱物抚慰他。【方法点拨】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有很多词“身兼两类词性,甚至是多类词性”。只要能根据上下文语意的联系,确定这个词在几个句子中的词性不同,那么其用法也就肯定不同了,问题也便迎刃而解了。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中,“其”不充当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是副词。3.同位互推法【典题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使者反,言之公是寡人之过也B.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身死而财迁于它人C.是臣代君君民也是为筐箧之藏也D.忠臣不为也智者不为也解析:A本题可采用“同位互推法”。如C、D两项的句式相同,所以加点词的用法也都相同。A项,前者为代词,后者为助词。B项,同为连词。参考译文: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者来到(他家里)。(于是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者吃,(结果)使者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者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说:“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税款)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齐景公多次派人相送,最终(晏子)拜了两次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因为有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来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把书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借指按社登记入册的人口和土地)五百赐给管仲,(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而你现在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必定有所得。想来这是管仲的失误,却是我的正确之处吧?因此拜了两次而不敢接受。”【方法点拨】理解虚词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有些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一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4.标志识别法【典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的翻译)王濬,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濬博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濬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濬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濬告母,邈遂妻之。武帝谋伐吴,诏濬修舟舰。濬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馀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濬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而下。寻拜濬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时朝议咸谏伐吴,濬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节选自《晋书·列传十二》,有删节)(1)濬博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译文:王濬博通古代典籍,姿貌俊美,但不注意修养品行博取名声,不被乡里人称道。(2)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译文:一些不廉洁的官吏(听到他来上任),都观察风头而自行引退。(3)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濬造船于蜀,其木杮蔽江而下。译文:又在船头画上鹢首怪兽,用来恐吓江神。船舰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自古未有。王濬在蜀地造船,削下的碎木片浮满江面,顺流漂下。(4)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译文:如果孙皓突然死去,吴人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人尽其才,那么吴国就是我们的强敌。解析:(1)此句为被动句,句中的“为……所”,是被动句的标志词,译为“被”。(2)为定语后置句,句中的“者”为标志词语,无实义,可不译。(3)“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濬造船于蜀”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变换成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即“又于船首画鹢首怪兽”“濬于蜀造船”。(4)“则强敌也”为判断句。参考译文:王濬,字士治,是弘农湖人,家中世代为太守。王濬博通古代典籍,姿貌俊美,但不注意修养品行博取名声,不被乡里人称道。稍后才改变志节,爽朗旷达,恢宏有远大的志向。曾经修建宅第,在门前开了一条数十步宽的路。有人对他说路太宽有何用,王濬说:“我打算使路上能够容纳长戟幡旗的仪仗。”众人都笑他,王濬说:“陈胜说过,燕雀哪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州郡征召王濬为河东从事。一些不廉洁的官吏(听到他来上任),都观察风头而自行引退。刺史燕国人徐邈有个才貌俱全的女儿,正欲选婿待嫁。徐邈便大会同僚佐吏,令女儿在内观看。女儿指着王濬告诉了母亲,徐邈便把女儿嫁给了王濬。晋武帝谋划征讨吴国,下诏让王濬修造舟舰。王濬于是造连舫大船,方一百二十步,每艘可装载两千余人。大船周边以木栅为城,修城楼望台,有四道门出入,船上可以驰马来往。又在船头画上鹢首怪兽,用来恐吓江神。船舰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自古未有。王濬在蜀地造船,削下的碎木片浮满江面,顺流漂下。不久晋武帝授予王濬龙骧将军,管理梁益诸军事。当时朝中大臣对伐吴纷纷议论谏阻,王濬给皇帝上疏说:“臣多次查访研究吴楚的情况,孙皓荒淫凶暴,荆扬一带无论贤愚,没有不怨恨的。观察目前形势,应从速伐吴。如果今日不伐,形势变化不可预测。如果孙皓突然死去,吴人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人尽其才,那么吴国就是我们的强敌。我造船已经七年了,船日渐腐朽损坏,另外,我已经七十岁了,死期临近。以上三事一旦不遂人愿,伐吴更加困难,诚恳希望陛下不要失去良机。”武帝对王濬的意见深表赞同。【方法点拨】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无乃……乎”译为“恐怕……吧”,“其……之谓也(乎)”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5.语境推断法【典题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的翻译)崔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年十八游学,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诸儒宗之。年四十馀,始为郡吏。以事系东郡发干狱。狱掾善为《礼》,瑗间考讯时,辄问以《礼》说。其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后事释归家,为度辽将军邓遵所辟。居无何,遵被诛,瑗免归。(节选自《后汉书·崔瑗传》)(1)狱掾善为《礼》,瑗间考讯时,辄问以《礼》说。译文:监狱长对《礼经》很有研究,崔瑗受审讯之余,常常拿《礼经》中的有关问题向监狱长请教。(2)后事释归家,为度辽将军邓遵所辟。译文:后来官司结案崔瑗回到家乡,被度辽将军邓遵征召。解析:(1)此句中的“为”和“以”,根据语境“监狱长对《礼经》很有研究”和“常常拿《礼经》中的有关问题向监狱长请教”可确定,分别为“研究”“介词,拿”。(2)根据语境“被度辽将军邓遵征召”可判断此句为被动句,“为”和“所”连用,表被动。参考译文:崔瑗字子玉,在他幼年时父亲去世,他立志专心求学,能够全部继承他父亲的学业。他十八岁时交游问学,于是通晓天文、历法、《京房易传》,诸多学者把他当作宗师。崔瑗在四十多岁时,才任郡衙的办事吏员。后来因事被关进东郡发干县的监狱。监狱长对《礼经》很有研究,崔瑗受审讯之余,常常拿《礼经》中的有关问题向监狱长请教。他专心好学,即使身处颠沛流离之境也一定像这样一心从事学问研究。后来官司结案崔瑗回到家乡,被度辽将军邓遵征召。不久,邓遵被杀,崔瑗被免职而归。【方法点拨】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道译,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节选自《汉书·张骞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以其头为饮器(2)月氏遁而怨匈奴(3)无与共击之(4)乃募能使者(5)汉何以得往使(6)汉肯听我乎(7)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8)问欲何之(9)而为匈奴所闭道(10)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11)大宛以为然(12)立其夫人为王(13)既臣大夏而君之参考答案:(1)介词,用(2)连词,表递进(3)介词,和,跟(4)连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