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启航课
课
程
标
准文言文阅读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独特内容设置,显示了积淀与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发挥着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
自信的积极作用。对古代诗文阅读能力的要求有:熟悉掌握常用
文言实词、虚词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特殊句
式,能准确理解文意,正确标点古代诗文,并能将古代诗文准确
地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高
考
评
价
体
系必备
知识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关键
能力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高
考
评
价
体
系学科
素养1.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和用法,培养学生阅
读文言文的能力。2.概括分析文章内容,体会作品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
文化价值。核心
价值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年份卷别文本文体主题2023新课标Ⅰ卷《韩非子·难一》《孔丛子·答问》诸子散文儒、法两家论辩“善赏与否”新课标Ⅱ卷《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军事言论辑录聚焦“淝水之战”分析败因年份卷别文本文体主题2022新高考Ⅰ卷《战国策·魏策三》国别体孟尝君游说燕、赵助
魏抗秦新高考Ⅱ卷《东观汉记》纪传体吴汉骁勇善战、谦恭
俭朴年份卷别文本文体主题2021新高考Ⅰ卷《通鉴纪事本末·贞
观君臣论治》纪事本末体唐太宗虚心纳谏,政
绩颇丰新高考Ⅱ卷《通鉴纪事本末·祖
逖北伐》纪事本末体祖逖年少有志,北伐
有功年份卷别文本文体主题2020新高考Ⅰ卷《明史·左光斗传》纪传体左光斗为官正直,因
弹劾佞臣而遭迫害新高考Ⅱ卷《明史·海瑞传》纪传体海瑞为官清廉、正
直,深得民心一、选材衔接教材学习任务群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八单元。中华传统文
化经典研习: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命题溯源二、词语考查衔接教材古诗文1.2023·新课标Ⅰ卷:第11题A项“举”(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B项“劝”(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第13(1)题中
的“是以”即“以是”,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翻译成“因此”。与
“是以见放”(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中的“是以”的用
法、意思一致。第13(2)题中的“请”表示要求对方允许实施某一
动作行为,相当于“请允许”的意思。与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
十二章》“请问其目”中的“请”的意思相同。2.2023·新课标Ⅱ卷:第11题B项对“刁斗”的解释错误,正确解释可
见选择性必修中册P127注释⑨对高适《燕歌行并序》“寒声一夜传刁
斗”中“刁斗”的解释。第13(1)题中的“却”与必修上册《琵琶
行并序》“却坐促弦弦转急”中的“却”意思相同,均可译为“后
退”的意思。第13(2)题中的“斯”与必修下册《六国论》“斯用
兵之效也”中的“斯”用法相同,为指示代词“这”,作主语,复指
上文所及的人物、事件,并对它进行评述。1.立足“立德树人”,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引导考生树
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2.试题与中学教材、课程标准有效关联,引导一线教学使用好统编教
材,提升课堂质量,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高考生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思维品质。3.选文范围不断扩大,由传统的纪传体转向纪事本末体,再转向纪传
体、国别体、诸子散文、军事理论著作等。选材特点4.文本符合随文设题的选材要求,便于全面考查文言断句、文言词
语、内容概述分析、文言翻译、内容归纳提炼等知识和素养。既注重
对考生文言基础知识积累的厚重程度与学科素养层次水平的考查,也
重视既有知识点的延伸与拓展。5.文本的表达方式也由侧重记叙转向叙议结合,表达方式更加灵活。
文本呈现形式更加灵活,既有单文本,也有复合文本。6.文本内容相对集中,要么围绕某一中心人物展开,要么聚焦某一中
心事件或话题展开。语言典雅规范,浅显易懂,与高中毕业生文言文
阅读水平相适应。
文体解读代表作诸子散文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
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
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
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
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论语》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子》等文体解读代表作论说文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
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
《史记》每篇后面的太史公曰……。二曰政
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
言,正其谬误。”我们一般说的“论”,往往
指的是后者。《六国论》
《过秦论》文体解读代表作论说文说“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某些问题的观点。《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师说》
《马说》
《捕蛇者说》文体解读代表作论说文辩“辩”即辨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
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讳辩》《桐
叶封弟辩》原“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
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
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
较强。《原毁》《原
道》《原君》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
字。主要是向朝廷、皇帝写的奏议,针对朝廷
或皇帝的观点、做法提出自己的意见。《谏太宗十思
疏》文体解读代表作史传文纪
传
体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主要以人物传记
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纪”是帝王本
纪,列在全书的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
列传(包括“世家”)。《史记》《汉
书》《宋史》
《明史》等
“二十四史”纪
事
本末
体指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
事件始末的史书体例。纪事本末体主要分为
两种类别:一是“一书备诸事之本末”,将
重要史事分别列目(如《贞观君臣论
治》),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顺序编
写。二是“一书具一事之本末”。《通鉴纪事本
末》《宋史纪
事本末》《明
史纪事本末》
《辽史纪事本
末》等文体解读代表作史传文编
年
体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
例。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以时间为
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春秋》
《左传》
《资治通鉴》国
别
体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国语》
《战国策》文体解读代表作杂记文杂
记“杂记”是写风景、琐事、感想的一种文体,题材多样,所包甚广。凡浚渠筑塘、祠宇亭台、登山涉水、游宴觞咏、宦情隐德、遗闻轶事之叙述,皆记也。《小石潭记》《登泰山记》笔
记“笔记”是中国古代记录史学的一种文体。意谓随笔记录之言,属野史类史学体裁。有随笔、笔谈、杂识、日记、札记等异名。《容斋随笔》《浮生六记》《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初三联考试卷及答案
- 陕西高一生物试卷及答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 2025合同备案的优势显著
- 湿法刻蚀设备工艺改进考核试卷
- 建筑装饰工程壁纸选购与施工考核试卷
- 纺织品品牌推广策略考核试卷
- 物流租赁经营的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纤维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技术考核试卷
- 舞台布置与设计原则考核试卷
- 回收设施布局与优化-深度研究
- 2024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微专题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析版)
- 分析化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 森林无人机灭火技术集成-深度研究
- 股份转让协议模板
- 利他思维培训课件
- 2025年北京铁路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实验高中-主题班会-把学习变为热爱:内驱力【课件】
- 2025中考物理总复习填空题练习100题(附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册单元重点知识点与语法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