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地理
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想象(盖天说),猜测(浑天说),实践(1519年—1522年麦哲伦环
球航行)-卫星图片(科学方程)
是一个由猜测到实践,由不科学到科学。
二、地球的大小
1.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地心到赤道(最大直径):6378千米
3.地心到两极(最小直径):6357千米
4.赤道(最大周长):40000千米
5.表面积:(大约)5.1亿平方千米
三、地球仪
1.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有什么不同?
答:地球仪表面光滑,地球表面凹凸不平
2.在地球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
球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地球仪的作用: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四、纬线和经线
1.地轴:地球自转轴
2.北极:地球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经线:①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经线也叫子午线②东西经各为180°③以本初子午线为界,
东经与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逐渐增大④除0°和180°经线之外。其余度数相同的经度线各
有量条⑤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⑥20°W向叁到160°E为奎半球,20°W
向改到160°E为重半球
5.纬及:①最长的转圈是赤道(0°纬线)②赤道与两极距离相等③南纬和北纬各有90°④以
赤道为界,北纬与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北极北极
五、经纬线
1.先写纬度。再写经度(先横后竖工例:北京(40。W,166°E)
2.横纬竖经
3.北逆南顺,东经度数越来越大
项目纬度经度
零度线的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
确定
度数划分向南北各分作90°向东西各分作180°
表示方法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以南称南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以西称
纬用“S”西经用“W”
度数的变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化
半球界线赤道(划分成南北半球)20°W和160°(东西半球)
北半球
纬线和经线
项目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半圆
形状特圆形,每一条纬线组成纬线圈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
征圈
长度分就半球而言。每条纬线长度不相等;每一条经线都相等
布就全球而言,纬度相同就相等
指示方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向
条数无数条无数条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南极圈,北极圈,南回归线,北回归线
低纬度:0°-30°南极圈:66.5°S
中纬度:30°-60°北极圈:66o5°N
高纬度:60°-90。南回归线:23.5°S
北回归线:23.5°N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旋转方向地轴
基本特征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地球的周期一天
自转昼夜交替(24小时)
产生现象时间差异
△昼夜交替的三要素:❶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❷太阳的光线是平行线❸地球的自转
注:180°-经线叫做日界线
二、施濠的公转
旋转中心太阳
基本特征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的周期一年
公转
产生现象昼夜长短
四季变化
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做
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日。此时,昼夜平分。春分日前后
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
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现象。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在北半球,则昼长夜短,南半球则相反。
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秋分日。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
是北半球的秋季。此时,昼夜平分。
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此时,南极圈出现极昼现
复,相反,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则昼短夜长,南半球泽相反。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
是北半球的冬季。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日期3.216.229.2312.22
太阳直射点位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置
北半球昼夜长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
短
1.每年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限是23.5°N(北回归线),最直界线是23.5°S(南回归线)
2.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各直射一次
3.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每年各直射2次
4.夏季的时候,中午的太阳最接近天顶
5.就北半球而言,夏季白昼的时间最长
6.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高,地球表面得到太阳光热较多,再加上白昼时间较长,所以气温高
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如图
夏芟
7.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
市、南寿市
地图
一、地图基本要素
1.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2.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3.方向:指示地图上的方向。确定方向的三种方法:
①一般定位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定位法③经纬网定位法
4.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
方法:①数字式,例:1/50000②文字式,例:图上一厘米表示实际50千米③线段式,例:
Q5阡米
二、地形图的判读:
1.地图的判读:
①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作绝对高度。
②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②相对高度: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个地点的垂
直距离
③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等高线上一般标有的高度)
④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接成段
3.山地不同部位:(差异表现在:①高度②地面起伏情况)
①山顶:山的最高部分(周围等高线越往里值越大)
②山脊:从山脚延伸到山顶,中间高(等高线向地处凸出)
③山谷:从山脚延伸到山顶,中间低(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④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形
⑤陡崖:如果有的坡非常陡,呈垂直状态。称为陡崖的等高线是重叠的
五种地形: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类型局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高度2000米以上,3000米以上500米以上500米以下200米以下
3000米以下5000米以下200米以上
地面起内部缓慢,起伏变化大起伏变化小内部平坦,平坦
伏外部较陡外围较陡
4.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起伏状况的地图叫J地形解剖图
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两大类。其中,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水文图、气候
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人口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等
北极
南极
世界上最古老的彩色地图:距今约2100_多年,在中国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三伏彩色地图,
分别是地形图、城邑图和驻军图。
四、地球上的五带
第二章陆地的海洋
一■、地球?水球?
1.地球的陆地面积,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的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
地。
2.地球的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数分布
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由于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有陆半球之称,又
因为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所以南半球被称为水半球。但无论是陆半球还是水半球,海洋面积总
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面积较大的大陆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称为岛屿;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称
为半岛。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和起来成为大洲。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叫做海峡:
2.亚欧板块分界线:马拉尔山一乌拉尔河一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一地中海
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I、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4.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和南极洲I、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德雷克海
嵯。
5.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欧洲与北美洲、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6.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
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7.北半球主要分布有:亚洲,欧洲,北美洲;南半球主要分布有大洋洲I、南极洲与南美洲
南美洲,非洲地跨南北两个半球
8.东半球主要分布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主要有北美洲I,南美洲
南极洲地跨东西两半球
9.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面积大一小)
10.太大印北,四洋贯通(面积大一小)
二、沧海桑田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地壳的变动
石
降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道迹海平面的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人类活动
①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②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③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三、从世界地图上得到启示
1.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学说名称学说内容主要证据
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
①2①大陆轮廊的吻合性
大陆淳移学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
②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
说②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形成今
③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
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①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
形成。
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板块构造学②东非大裂谷,红梅的形成与变
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说化。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比较活跃,
③大西洋的扩张。
多火山.地震。
注意: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
善的一个学说。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
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
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四、板块的运动
.火山忽地震带板块边界-板块运动方向
1.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而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
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
2.板块学说认为,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3.全球大致分为主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
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4.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5.地球上的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至喜马拉雅山
地震带
6.相互碰撞、挤压运动形成山脉,而相互张裂运动则形成裂缝、沟谷。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3.气候(定义):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4.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1)从时间尺度上衡量,天气变化快、变化周期短。
(2)从影响二者变化的因素来讲,决定气候变化的因子不仅是大气内部的种种过程,还决定于发
生在大气上边界和下
边界处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
(3)气候系统是庞大的,而天气系统则可看成单纯的大气系统。气候所包含的内容要比天气复杂
得多。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想要了解明天的天气情况,最常用的方法是收看天气预报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①获取各种天象情报②接受气象数据③制作图表④得出预报结论⑤制作节
目
3.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4.当天空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
无雨。
6.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并分为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7.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
8.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区,云的
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在图上看到
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
9.主要表示形式:天气预报图
10.常用的天气符号
午—命令兴MX添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小雪中雪大雪
*炉
冰,茎
rFn!雷
代
明缪?存包1素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2.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
重要4.
空气质量的级别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1-50优
二级51~100良
三级101—200轻度污染
四级201—300中度污染
五级>300重度污染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与我们
1.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需要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2.气温的变化:规律:❶日变化规律: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
出前后❷年变化规律:一年日,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一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
2月最低,南半球与之相反
气温的分布
1.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为高温中心;
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自北向南,北半球等温线值逐
渐增大,南半球等温线值逐渐减少
3.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上
4.一般来说.世界各地的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5.纬度位置:南北半球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这是因为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热量是不一样的。
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热量多,气温较高;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较低
6.海陆位置: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冬季,情况相反,这是因为陆地和海洋的
受热与放热情况不同,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
7.洋流:洋流对沿海地区的气温也有影响。一般而言。有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比较高,有寒流经
过的地区气温比较低
8.地形:山地的气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就降低0.6C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降水与我们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3.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
4.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降水的季节变化
1.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2.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世界“湿极”:怀厄莱阿莱(夏威夷群岛);世界“干极”:阿
塔卡马沙漠(智利)。
3.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受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4.纬度位置:赤道地纬度低,终年高温,蒸发旺盛,再加上赤道地区海洋广阔,空气中含有充足
的水汽,容易形成云致雨,是多雨区。两极地区杜威较高,终年寒冷,蒸发作用弱,空气中水
汽含量少,不易产生降水,是少雨区
5.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的沿海和内陆距离海远近不同,沿海地区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较大,
因而降水量要多于内陆地区
6.地形: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表现为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从而造成山脉两侧降水多少的差
异:迎风坡一侧,因暖湿气流抬升,气温降低,易产生降水,形成地形雨;而背风坡一侧,因
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很难形成降雨
7.注: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影响因素气温降水
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纬度的下降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
纬度位置而升高
海洋冬暖夏凉,内陆冬冷夏热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海陆位置
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随海拔降低而升迎风破多雨,背风坡少雨
地形高
暖流经过气温高,寒流经过气温低
洋流
五、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象征,一般变化不大
2.比较天气与气候
项目关注的时间注意的要素稳定性
天气短时间气温、降水、风、云、雾等经常变化
因素
气候一年或更长时间气温和降水一般变化不大
3.世界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
❶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❹温带大陆性气候❺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O冰原气候❷地中海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年降水量2000mm以上,几乎天
天下对流雨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全年高温,降水分为干湿两季。
湿季时高温闷热,多雷雨;干季
时多晴天,少雨水,甚至滴水不
下
热带季风气候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群岛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长夏
无冬,春秋极短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全年高温,干旱少雨,日照强烈,
气温极高,蒸发旺盛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南北纬度25°-35°的大陆东部。如我国夏热冬温,降水充足,夏雨较多,
性湿润气候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雨热同期。适宜常绿阔叶林的生
长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非洲最南端,澳大利亚南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热干燥
部,南北美洲南部部分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地区的大陆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分布不均匀,主要在夏季
(冬冷夏热)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地区的大陆中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
多雨(主要景观:草原。荒漠和
针树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地区的大陆西部受海洋暖流等因素的影响冬温
夏凉,降水分配均匀,气候湿润。
(终年温和多雨)
寒带苔原气候北极圈内(格陵兰岛大部分除外)长冬无夏,终年寒冷。年降水量
约为200-300mm,以降雪为主
寒带
气候寒带冰原气候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终年酷寒,整个冬季处于长夜之
中。降水量极少
高原山地气候中国的青藏高原、非洲埃寒比亚高原、南四季寒冷干燥,终年积雪
北美洲科迪勒里拉山系附近,东西的利亚
山地
地中海气候
I4710(H)
7伦敦8北京
4.气候随纬度的变化一一大陆西岸的气候,从赤道开始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5.温带的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依次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
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
2.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都穿厚厚的衣服;
3.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4.气候也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5.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决定了这个地区适宜种植哪些作物,放养何种牲畜。咖啡、香蕉、
芒果、榴莲产自热带地区,茶、柑橘产自亚热带地区,它们对热量的条件的要求很高,达不
到要求就无法种植
6.气候发生异常变化造成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巨大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的增长
1.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达到65亿
2.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出生率: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增加,等于0表示人口停止生长,小雨0
表示人口减少
3.着医疗卫星事业的发展,现在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使得人口人数,使
得人口总数不断增大。人口增长的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4.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而欧洲最小
5.世界上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随着这些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水
平的提高,人口出生多了,婴儿夭折少了,人的寿命长了,人口自然增长就快了
6.人口增长最慢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福利水平高,加上人们观
念的改变,多数人不愿意多生孩子,尽管人的寿命较长,但整个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不快。
7.人口增长慢的国家还包括少数极端贫穷国家。这些国家经济状况恶劣,医疗水平落后,人口
死亡率很高,所以国家人口总数不可能快速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2.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人口密
度用来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
公式:区域的人口数(人)/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3.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悠久。
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4.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5.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者地势高峻
的高原、山区,是人口稀疏地区。
6.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人口问题
1.世界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口爆炸”的时代
2.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求满足饮水、吃饭、穿衣等基本需求之外,还有就业、居住、
教育、医疗等其他方面的需求
3.人口增长过快,人家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率
5.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规划地生育,使人口增长与
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为此,要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数量保
持在合理的规模
6.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
7.人口停止生长,甚至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不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可将人类划分成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2.三大人种判别:
主
要体质特征
A
独皮肤头发鼻子嘴唇面庞
弯曲而
高、直薄额骨高
白种人白金黄
黄种人黄乌黑通直短、平中等扁平
黑种人乌黑卷曲鼻翼宽厚圆滑
1人种分布地区
白种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西亚(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人、印度北
部的居民也属于白种人)、中亚、南亚、北亚
|黄种人|廊E、东南亚、美洲(印第安人、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
|黑种人|匾诏拉以南非洲、大洋洲、美国(美国也有黑人)
3.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分布。
4.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一些有种做偏见的人,把某个人种说成是“高
等”或“优等”的,并对“低等种族”的人加以歧视和压迫,都是应该遭到反对并且谴责的
言行
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3.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
语言。
4.易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5.全世界约有300-4000种语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万的语言有100种左右,超过5000万的
有20种左右
6.从使用人数看,最的是汉语,有13亿多;第二位是英语,,有4亿多;第三位是西班牙语,有
3亿多。
世界三大宗教。
1.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
2.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创教人:耶稣)
3.伊斯兰教徒被成为穆斯林。在中国又称为回族或者清真教(创教人:穆罕默林)
4.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创教人:释迦牟尼)
5.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
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中国的本土宗教为道教
6.三大宗教产生地区级主要分布地区
三大宗教创始人发源地分布地区宗教活动场所
基督教耶妹亚洲的西部欧洲、美洲、大洋州教堂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
伊斯兰教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潘真寺
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创始于古E□度,
佛教释迦牟尼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佛寺、庙宇
后来传入亚洲
三、人类的居住地一一聚落
乡村和城市
1.人们集中的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2.据考古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距今约6000年
3.聚落主要是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4.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类型。这些地方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
木等生产活动(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撑死除了是人
娱乐的地方,目前全世界约有一般的人住在城市
5.农村与城市的区别
道商学医有有有其
房屋路店校院无无无他自然
修的的的农果鱼差景观
密改变
伍筑多多多田园塘异的大
集情少少少小
况
度
乡
村稀
差少少少有有有小
疏/
引人
高多多多无口大
密
集
环境
聚落与
等
资源
自然
源,
候,水
形,气
在地
选择
大都
聚落
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参考模板
- 优化保奖服务合作合同书2025
- 12 我们小点儿声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
- 标准电工合同模板大全
- 市政道路工程合同范本
- 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合同:出资与权益分配
- 7 扇形统计图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采购合同协议书合同范本
- 全球贸易合同签订创新高
- 2023年6月新高考天津卷英语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精校打印版)
- 粉尘爆炸风险评估记录-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
- 幼儿园科学课件:《大肚子妈妈》
- 中国商贸文化 货币简史
- 高中校本课程-网络营销概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2023年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 2023年高中音乐课件阳关三叠(琴歌)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公司资产情况说明范文百度
- 医疗器械中有害残留物检验技术
- 2015-2022年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数学/英语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