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的发明
被遗忘的计算机之父——阿坦纳索夫
原文摘自2007年第10期《人物》杂志编辑:逸雯
约翰•阿坦纳索夫肖像画
历史学家说:“历史是人类对过去的记忆。遗忘、丧失或涂抹历史,心灵便
在黑暗中行走。"你可知道,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上就曾出现过遗忘和扭曲,
并长达30年,人类的良知与诚信也深深地陷在黑暗中,挣扎了30年。
电子计算机已经进入了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信息时代的人们工作与生
活须臾不能离开的工具。计算机的发明可说是上个世纪最重大的科技贡献。而关
于谁是现代计算机的发明人的问题,在美国曾经引发争论。1973年以前,最流
行的一种说法是: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那是在
1946年由毛克利和艾克特造出来的叫做ENIAC(埃尼阿克)的一台机器。但是争
议从来不断,毛克利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同事们议论纷纷,认为毛克利有剽窃之
嫌。
美国法院对于计算机发明权的归属展开了多年的法庭调查,在1973年做出
最终宣判: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依阿华州立大学的约翰•文森特•阿坦纳索夫
于1939年发明的ABC,而不是由毛克利等制造的ENIACo美国的新闻媒体为此惊
呼:阿坦纳索夫是“被遗忘了的计算机之父”。本篇故事就是那段历史的复原,
主人公便是这位科技天才、电子计算机的先驱。
生来就是个读书的料
阿坦纳索夫,1903年10月4日出生在纽约州的哈密尔顿市,他是家里九个
孩子中的老大。他的父亲年轻时从保加利亚漂洋过海,移民美国。父亲心灵手巧,
勤奋上进,赤手空拳来到新大陆后,充当电气工程师以谋生计。母亲是位小学数
学教师,直到90岁仍然喜欢解代数习题,以为消遣。耳染目濡,阿坦纳索夫启
蒙很早,6岁就开始读书,尤其爱好数学。9岁时,他的父亲为家里拉了电线,
安装了电灯,他们家成为当地最先拥有电灯照明的家庭之一。阿坦纳索夫给父亲
打下手,接触到不少电学、电工知识。母亲则继续引导他学习数学,在他10岁
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一本书,内容是如何把十进位制的数字和其他进位制的数字互
相转换。母亲告诉他,十进位制最自然,因为人有十个指头。30年后,当阿坦
纳索夫研究制造电子计算机时发现二进位制最自然,因为电路有“开通”与“关
闭”两个状态,可以分别代表“1”和“0”。想不到那本书竟是他理解二进位制
数字的启蒙。
2006年春,作者应邀访问合肥市阿华州立大学、顺阿坦纳索
道考察了第一台计算机的历史,摄于复原后的ABC旁夫生来就是个
读书的料,他自
己回忆说:“不仅父母,老师也发现:让这孩子产生和保持兴趣的简单方法,就
是找一本有关科学的书放在他的面前。”在念小学的时候,不仅自己学会了拉
“计算尺”,还对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发生兴趣,于是在母亲的帮助下,他弄懂了
“对数”的概念和运算。在中学阶段,阿坦纳索夫开始自学大学数学,抱着一本
《大学数学》,学会了微积分运算。
1921年,他进入佛罗里达大学,主修电机工程,4年后获得了工程学士学位。
在大学本科期间,他所有主科成绩都是“A”。1925年9月,他前往依阿华州立
大学读研究生,经济上不再依赖父母,靠半工半读,一边教本科生数学,一边读
书深造,在1926年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各课成绩都是“A”。
在读硕士期间,阿坦纳索夫学业与爱情双丰收。他固然忙于读书与教书,很
少参加社交活动,可就在他偶然参加的一次学校的舞会上,他与来自南方的俄克
拉荷马州的姑娘劳拉邂逅,•见钟情。美丽的劳拉有…头棕色的头发,一双蓝色
的眼睛,也在依阿华州立大学读硕士学位,学的是家政,她比阿坦纳索夫大三岁。
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在阿坦纳索夫拿到硕士学位几天后,他们结婚了。
新婚燕尔,阿坦纳索夫一个人跑到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进入威斯康星大学
继续深造数学和理论物理。那时的麦迪逊,聚集着一群杰出的学者,阿坦纳索夫
勤奋聪颖,经常去听大师们的演讲,向他们请教,深受教益。1930年,他在威
斯康星大学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狄拉克常数”的,做得
非常漂亮,公开发表,好评如潮。
同年夏天,阿坦纳索夫回到母校依阿华州立大学教授数学和物理,开始是助
教授,5年后升为副教授。虽然美国正被经济大萧条困扰,多数的美国老百姓生
活在贫困与惶恐之中,前途暗淡,但阿坦纳索夫收入丰厚而且稳定,足以使妻子
和三个孩子生活优裕富足,无忧无虑。他们有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位于环境幽
雅的高档社区,就在大学校园附近;一辆不错的福特牌轿车。一家人过着典型的
中产阶级生活,勤勉而殷实,满足而踏实。
研制ABC
依阿华州立大学所在地是个小镇,名叫阿木思,偏僻而宁静。阿坦纳索夫是
个天生的发明家,无论是环境的偏远闭塞,抑或生活的安逸舒适,都不能泯灭他
那灵魂深处创新的禀性和压抑他内心奔涌的发明激情。他等待时机,需要灵感。
1935年,阿坦纳索夫在物理系为学生讲授一门“数学物理方法”的课程,
经常需要“求解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学生时常向他抱怨家庭作业中那些计算题
目繁琐复杂、枯燥乏味,消耗了大量的时间。阿坦纳索夫开始思考借助计算工具,
把学生们从繁杂的计算中解放出来。那个年代,美国大学里也使用计算机,但那
都是手摇机械式的,速度太慢,不够精确,难以承担复杂的计算任务,也不能胜
任“求解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的计算工作。阿坦纳索夫意识到,他必须开拓新的
思路,独立设计
出新的计算机
器才行。
阿坦纳索
夫最初的设计
目标是制造一
台可以“求解
含有29个未知
数的线性方程
组”的机器。他
工作得非常投
入,常常废寝忘食,冥思苦想,反复试验,然而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IBM的推
销员拿给大学一台小型制表机,有简单计算功能,请教授们试用。阿坦纳索夫想
要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就把机器拆开研究。此举属于犯规,他立即收到推销员的
一封措辞严厉的抗议信,教训他不应随意拆卸机器,警告他那样可能导致的严重
后果,并要求他立即把机器恢复原状。阿坦纳索夫书生气十足,表面木讷,看似
腼腆内向,却内心敏感,骨子里争强好胜。但两年里,计算机的研究非但没有取
得任何进展,还四处碰壁。系主任似乎认为他不务正业,渐渐失去耐心,告诉他
应该多把心思花在教书上,系里的学术活动也开始把他排斥在外。系主任和同事
们的怀疑与“白眼”还则罢了,一个IBM的小小推销员竟大大教训他一顿,令他
窝了一肚子的火。夜深了,他离开物理大楼,却不想回家。关于后来发生的事情,
阿坦纳索夫自己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描写,那是1937年的一个冬天。
“我反复尝试寻找正确思路,却始终未得其解。这样子持续地工作好几个月,
一天傍晚我又回到我的办公室内工作,仍然没有头绪,感到极度沮丧。于是我钻
进汽车并开上了路。我把车子开得飞快并尽量专注于驾驶,这样一来我才可以把
困扰我的那些问题抛在脑后。可是等我真正清醒过来时发现,我已经在前后不见
一人的高速公路上跨过了密西西比河,开出来189英里,驶出了依阿华州,而到
了依利诺依州。当时在依阿华州是禁酒的,可依利诺依州却不然。我依灯光寻摸,
终于找到一家小酒馆,进去叫了杯"波旁威士忌”酒喝了起来。我觉得头脑变得
非常清晰,突然明白了我该怎样思考问题才对路。于是立刻工作起来,在那儿…
口气干了三个钟头,然后才慢慢地把车开回家。那个夜晚,在依利诺依州一个路
边小酒馆里,我做出了四个决定:
1.采用电能与电子元件,在当时就是电子真空管和电容器等;
2.采用二进位制,而非通常的十进位制;
3.采用电容器作为存储器,可再生而且避免错误;
4.进行直接的逻辑运算,而非通常的数字算术。”
苍天不负有心人,智慧之门终于开启。阿坦纳索夫竟然是在借酒浇愁时,灵
感翩然而至,顿时柳暗花明。他连忙把当时脑子里涌现出来的那些想法写在随手
抓到的餐巾纸上,勾画出他的计算机的轮廓。那晚,阿坦纳索夫开列在餐巾纸上
的恰恰是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基本要素,这真是划时代的一刻:计算机的历史
翻开了新的一页,将要跨越机械与模拟的历史,而迈向电子与数字的新时代。现
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清晰地呈现在这位计算机先驱的笔下。
此刻,他急需一位聪明并且懂得机械、又有动手能力的帮手,能把他的设计
理念变成现实,协助他完成这项发明。他的运气不错,很快找到了正在依阿华州
立大学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克利福德•贝里。就像如今人们喜欢计算机互联网一
样,那个时代的美国年轻人热爱无线电收发报,不少人成为无线电的“发烧友”,
还形成了特定的“网友”团体。贝里迷恋无线电技术,是个高段位的“发烧友”,
经常一连儿个小时在发报机上与“网友”聊天,乐此不疲。他擅长并且乐意帮助
同行解决各种电路问题,深受“网友”欢迎。贝里学习成绩优秀,即将毕业。他
聪颖好学,对阿坦纳索夫描绘的计算机好奇而兴奋,痛快地答应留校给阿坦纳索
夫当研究助理,尽管大学付给他的薪水微薄,而他完全可以另谋高就,凭本事找
一份待遇丰厚得多的工作。
贝里巧手慧心,能用简单的设备和元件制造出所需要的零部件,善于巧妙构
思设计出计算机里面的电子电路和逻辑结构。计算机的存储功能是靠一个叫做
“存储鼓”的部件来实现的。他亲自动手,在那“储存鼓”上细心地安装了许许
多多的电容器,再用一台小电机驱动存储鼓旋转。贝里因陋就简,用自行车上的
齿轮和链条制造了传动装置。他还想出用高压电产生的电弧,给纸带烧出一个个
小孔的办法,成功地解决了数据输入的问题。
仅仅花费了650美元,阿坦纳索夫和贝里就在1939年尾造出来一台完整的
样机。机器运转起来了,计算系统也工作起来了,那机器在物理大楼里轰隆作响,
传动链条发出金属摩擦的声音,空气中充满了烧焦的气味。
人们把这台样机称为ABC,其中,A、B分别取自两人名字的字头,C则是“计
算机”的字头。ABC是电子与电器的结合,装有300个电子真空管执行数字计算
与逻辑运算,使用电容器来进行数值存储,数据输入采用打孔读卡方法,还采用
了二进位制。它是一台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的而非机械的,数
字的而非模拟的,尽管它粗糙笨重,甚至显得寒酸。
令人惋惜的是,阿坦纳索夫本人或许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项将要影响整个人类
社会的重大发明,以及它将会给他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尽管他给大学
的专利律师写过若干封信,并提供了申请专利所需要的文件,但他没有抓紧完成
专利申请。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的1942年,阿坦纳索夫应征入伍,到华盛顿美国海军机
械实验室,被任命为声学部门的主管,为海军提供科技服务,也参与了美国第一
颗原子弹在太平洋的试验,他就更无暇顾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专利了。ABC
的研制工作中辍,贝里也离开了学校,在西部大城市洛杉矶找到了新的工作。
遗憾的是,依阿华州立大学校方也并没把ABC的发明当一回事,非但没有帮
助阿坦纳索夫完成专利申请,还命系里的研究生拆掉了ABC,因为在二次大战期
间,计算机ABC上的那300个真空电子管是紧缺用品。学校后来明白了,那是一
个无法挽回的绝顶错误。如今放在依阿华州立大学ABC实验室供人参观的只能是
复制品了。这件复制品是学校按照阿坦纳索夫当年的设计复原的,仅在尺寸上略
微小了一点。
当年被派去拆取电子管元件的研究生名叫斯徒华,他后来成为依阿华州立大
学计算机系的教授与首任系主任,仍然健在,是ABC的一位重要的见证人。斯徒
华教授这样评价老师:
“阿坦纳索夫教授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精力充沛。当年我是他的学生,他是
我心中的英雄。在我竭尽全力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时,就去向他求救,他总会想出
更好的办法。跟聪明的人一起干活,我发现自己的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阿坦纳
索夫的奇思妙想就像从消防龙头里流出来的水,源源不断地喷射。”
阿坦纳索夫离开依阿华州立大学,奔赴首都华盛顿入伍,原以为儿个月打完
仗就可以复员回家,依阿华州立大学仍然保留着他的教授职务,留职停薪。没有
想到,战争并没有在预计的几个月内结束,阿坦纳索夫开始喜欢国防科研项目了。
他在海军机械实验室的科研活动中游刃有余,大有用武之地,并且与实验室的科
学家相处愉快,乐不思蜀。战后他也没有再回到大学去教书,而是继续留在军队
里,职务一升再升,1949年的时候,阿坦纳索夫已经成为美国海军机械实验室
的主任,成为掌管那个实验室的最高的行政长官。
就在阿坦纳索夫的科研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和劳拉的婚姻却亮起红灯。
劳拉带着孩子们一直留在阿木思,夫妻两人聚少离多,感情出现危机,且无法重
圆,1949年终于离婚。劳拉带着孩子们搬到丹佛市,留给阿坦纳索夫的是阿木
思的一座空巢。在后来的日子里,阿坦纳索夫又遇到爱莉丝,并又一次步上红地
毯。爱莉丝也是依阿华州人,战争年代来到华盛顿工作。两人相敬如宾,白头到
老。
1952年,阿坦纳索夫退伍,自己开办科技咨询服务公司,主要客户仍然是
军方,做的多数还是国防课题。阿坦纳索夫经历了从学者、教授到军人、科学家,
最后是创业者、企业家的丰富多彩的人生。
毛克利制造ENIAC:盗名欺世
话分两头。1940年12月,阿坦纳索夫曾去费城参加美国科学进步学会(AAAS)
的年会,遇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数学教授毛克利,告诉他自己研制成功ABC
的事情,毛克利一听大感兴趣。1941年夏天,毛克利带着10岁的儿子到达阿木
思拜访阿坦纳索夫。从东部大城市费城来到中部小镇,顿觉荒凉偏远,这“化外
之地”能有什么神奇的发明?毛克利开始后悔大老远地跑来这里,他哄儿子说:
“咱们忍它一两天,马上返回文明世界。”
次日清晨,阿坦纳索夫带毛克利去依阿华州立大学的物理大楼参观ABC,贝
里早就等在那里,他要亲手操作ABC,向客人演示它的运算功能。好心的阿坦纳
索夫为了让毛克利容易理解ABC的工作原理,把自己所写的《ABC设计书》交给
毛克利仔细阅读。毛克利像发现了“金矿”,决定留在阿木思,他一连五天,仔
细研究ABC的内部构造。毛克利''不耻下问",阿坦纳索夫和贝里“诲人不倦”。
毛克利不虚此行,他弄明白了ABC的全部。阿坦纳索夫的妻子则当了五天义务
“保姆”,精心照管毛克利的小儿子。
194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了毛克利的一项研究计划:设计制造一台可以解
决天气预报问题的机器。军方慷慨解囊,拨款40万美元,这与阿坦纳索夫当年
仅能获得650美元的科研经费简直是天壤之别。毛克利是个数学家,不太懂电子
与机械技术,他也需要一个“贝里”式的角色来帮助他,一个名叫艾克特的工程
师愿意与他合作。在1946年他们的机器问世了,名叫ENIAC(埃尼阿克),那
是一台在功能上比ABC棒得多的电子计算机。
阿坦纳索夫后来从媒体报道中知道了ENIAC,他看出来ENIAC的基本设计原
理是抄袭了他的概念,所有加法电路都是ABC中的电路的拷贝或演变。
毛克利却不承认他曾经向阿坦纳索夫请教过ABC的设计原理一事,甚至对于
在1941年曾去阿木思市造访阿坦纳索夫那件事也讳莫如深。毛克利与艾克特为
他们“发明”的ENIAC申办了发明专利。后来,他们把专利权卖给了一家名叫兰
德的制造计算机的公司,从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阿坦纳索夫十分厌恶毛克利的剽窃行为,但却已经无法恢复自己的发明权:
他的发明和他的ABC没有专利保护,他也没有经济能力和毛克利及其背后的兰德
公司打官司。看来,他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阿坦纳索夫对于计算机心灰意冷,不想再提计算机的事。战争结束后,美国
政府军械部找到他,提议出资10万美元,请他再造一台计算机,但遭到他的断
然拒绝。阿坦纳索夫后悔过,30年后他坦承当初不该放弃计算机的继续研究,
不该对人类良知如此悲观失望,不该忘记社会的正义与法律的公正。
霍尼威尔公司和兰德公司打官司:歪打正着
阿坦纳索夫已然不再奢望从毛克利手里夺回计算机的发明权了。然而,天无
绝人之路,美国两家计算机制造商,霍尼威尔公司和兰德公司,因商业诉讼对簿
公堂,因而找到阿坦纳索夫出庭作证。诉讼的初衷并非为了主持正义,而是由于
背后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但是这场官司却在客观上帮了阿坦纳索夫,为他恢复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权提供了机会。
事情发生在1966年。霍尼威尔公司与兰德公司争执的核心涉及电子计算机
的发明专利权问题。
兰德公司声称自己拥有计算机发明专利权,那是该公司向“发明人”毛克利
和艾克特二人购买来的,它被称为“埃尼阿克专利”。兰德公司准备起诉霍尼威
尔公司,告它侵权,因为霍尼威尔公司制造生产计算机,但却拒付兰德公司专利
费。
霍尼威尔公司的目的极其简单明确,就是要否定兰德公司拥有“埃尼阿克专
利”。若能成功,公司将不再付给兰德公司巨额的专利费。因此霍尼威尔公司决
心一搏,无论花费多少诉讼费用,都在所不惜。
早在1962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就曾经兴起法律诉讼,挑战过兰德公司
拥有“埃尼阿克专利”的合法性。但美国地区法官道森以贝尔电话实验室的控告
缺乏充足证据为由,判决贝尔公司败诉。因此,对于即将开打的官司,兰德公司
以为胜券在握。
霍尼威尔公司明白这将是一场异常艰巨的官司:打赢官司意味着推翻法官道
森原先的判决,别的先不说,能否找到一个地方法院受理这个案子都是问题。其
次在打官司的策略上也要斟酌,绝对不能重蹈贝尔的覆辙。与其质疑兰德公司拥
有“埃尼阿克专利”的合法性,不如釜底抽薪,证明毛克利和艾克特根本就不是
计算机的真正发明人,因而他们拥有的专利其实是非法的。
霍尼威尔公司怀疑到毛克利和艾克特有假,并非空穴来风。他们不但听说在
宾夕法尼亚大学里有指责毛克利是个冒牌发明家的传闻,还搜集到1941年《德
孟内斯论坛报》的一篇关于阿坦纳索夫发明了ABC的新闻报道和一幅贝里操作
ABC的照片。霍尼威尔公司对于推翻“埃尼阿克专利”信心十足。
霍尼威尔公司与兰德公司几乎同时进入法律程序,互相控告对方,他们在进
行一场“法院赛跑”,争当案子的原告。事情闹到了美国首都华盛顿,联邦大法
官斯里卡对本案做出司法裁决:本案的司法审判权放在明尼苏达州;裁定霍尼威
尔公司为本案原告;指派拉森法官审理此案。拉森法官当年58岁,年富力强,
具有丰富经验和接受这件复杂而耗时的案子的体魄与精力。
霍尼威尔公司在法律程序的马拉松赛跑中暂时领先,完成立案程序竟用了一
年时间。
另一方面,霍尼威尔公司必须找到阿坦纳索夫和贝里,他们将是本案最关键
的证人。贝里战后在洛杉矶找到一•份工作后,全家人定居在加利福尼亚州。他和
阿坦纳索夫失去了联系,ABC对他已是逐渐远去的历史,他也无暇过问出现在发
明权上的纠纷。更不幸的是,贝里在1963年独自一人去纽约工作,不知为什么
自杀了,撇下妻子和一双儿女,十分可怜。
阿坦纳索夫明白出庭作证对他的意义,这是可以恢复他的计算机发明权的唯
-机会。他终于有机会揭穿毛克利说“没有从ABC的设计中学到任何东西”的谎
言,而且打官司不需要他出一文钱,而凭他自己的经济实力是根本打不起这场官
司的。
历史恢复了记忆
1968年,将要出庭作证的阿坦纳索夫开始准备
他的证词与证据。首先他要按照当时的设计蓝图把
ABC复原。阿坦纳索夫十分兴奋,对原来的设计观
念,想法和计划仍然记忆犹新。他要运用这台复原
的ABC向法庭陈述他的发明是什么。他还要向法庭
剖析,毛克利和艾克特制造的ENIAC的基本原理与ABC毫无二致。
1971年6月1日,拉森法官开庭,传讯到庭的第一位证人就是阿坦纳索夫。
阿坦纳索夫有备而来,连续三天出庭作证,他努力使法庭确信:早在1939年,
他就已经建立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一台
样机ABC。
而原告方面的其他证人,都出庭作证支持了阿坦纳索夫的法庭陈述;所有文
字证据也与阿坦纳索夫的证词吻合。
6月21日,法庭调查进入第二阶段,调查毛克利是否剽窃了阿坦纳索夫的
发明。阿坦纳索夫在法庭作证说: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那是个(1941年6月的)星期一。•早我就把毛克
利接走,去看我们那个机器。贝里已经等在那里。毛克利与贝里见面之后,立即
开始讨论机器的细节。我真后悔,那天早晨,我给了毛克利一本《ABC设计书》
的副本,就像面前的这个副本一样。”
阿坦纳索夫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它向法官展示。设计书是在1940完成的,
共35页,有一个绿色的封面,它仔细描述了ABC的构造和概念,还有阿坦纳索
夫与贝里手绘的草图。
紧接着阿坦纳索夫清晰而准确的陈述,干练的原告律师立即向法庭呈交了一
本打印的手册,名叫《电子计算设备笔记》,那是毛克利在1941年8月写的,
仅在他刚刚参观过ABC的儿个星期之后。同时原告律师向法庭确认:阿坦纳索夫
的“绿皮书”写于1940年8月14日;ABC的工作原理要点包括:二进制、求
解线性方程组、时间控制与同步、电容器存储和数字读取、自动化电路操作以及
逻辑电路。而该“笔记”的要点与“绿皮书”如出〜辙。这离彻底揭穿毛克利的
剽窃行为就一步之遥了!
作证之后,阿坦纳索夫离开明尼苏达州,回到东部的马里兰州,在那儿他有
一个农场。阿坦纳索夫对霍尼威尔公司的律师们的表现和法庭取证都很满意:这
些计算机的“门外汉”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弄懂了计算机的原理和术语,他
们还用法律语言确立了他本人以及ABC在计算机发展史中的地位。律师们的所作
所为,是任何职业的计算机史学家都难以再超越的。法庭调查的完备充分,律师
们严谨的举证,法官对庭审程序的严格控制和对事实的准确判定,都令阿坦纳索
夫感到出乎意料,叹为观止。
轮到毛克利出庭作证了。
在开庭前,按照美国法律程序,双方律师应分别向对方证人取证,律师也不
能仅听一面之词。在这个环节中,毛克利向原告律师提供的证词有些含混不清,
与阿坦纳索夫及其他证人的证词不一致,也与法庭掌握的证据不符合。例如,他
原来曾说“记不得”访问过依阿华州的阿木思,但后来迫于各方证据,虽然承认
了访问过阿木思,并且参观了ABC,却矢口否认曾经看到ABC的内部细节和阿坦
纳索夫的35页的“绿皮书”。法庭认为他的证词难以成立,不可采信,于是决
定当堂审问。
毛克利在法庭上接受审问,虽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但节节败退,让原告律
师着实“修理”了三天。毛克利前后说法不一,破绽百出,大出其丑。
毛克利勉强承认拜访过阿坦纳索夫后,又狡辩说:在昏暗的光线下,仅看到
蒙着罩子的阿坦纳索夫的机器。但他却无意中从一张律师给他看的拍摄于1942
年5月的照片中,认出了ABC。后来只好改口,承认看过ABC的工作情况。
毛克利原来说,不记得贝里这个人。可事实是,给他演示ABC工作情况的人
就是贝里,有三个人可以作证。
三天庭讯之后,霍尼威尔公司的律师最后用近乎挖苦的语气“劝告”毛克利
承认:他观察了ABC的运行,还曾经与贝里一起装卸某些部件;他整册阅读了阿
坦纳索夫写的关于ABC构造与操作的说明书;在参观过ABC数周之后,他写下一
份关于模拟计算器与脉冲装置区别的综合备忘录,其内容与ABC构造与操作说明
书的内容几乎完全一样;1941年9月30日,他写信给阿坦纳索夫,建议合作发
展阿坦纳索夫的计算机,询问是否反对他运用阿坦纳索夫的概念制造计算机等9
件事实,即承认他的剽窃丑行。
毛克利实在招架不住了,他抬不起头来,不敢面对法庭上人们那蔑视的目光。
在他离开证人席位前,环顾左右而言他,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既没有直接承
认霍尼威尔公司的律师罗列的事实要点,也未加以否认,他在精神上完全垮掉了。
1973年10月19日,法庭终审。从1971年6月1日起,开庭审讯135次,
庭审中一共传讯了77个证人,开庭前双方律师取证阶段共采集了80份书面证词。
这场美国历史上耗时最久的知识产权官司,将随着拉森法官的宣判而最终落下帷
幕。如果从1967年霍尼威尔公司和兰德公司的“法院赛跑”起始,到案子终结,
实际上超过了6年。
在拉森法官宣判的那一天,法庭没有像审判其他多数案子那样,出现激烈争
辩或者慷慨陈词的场面,连被告兰德公司也无话可说,毫无争辩余地。
首先,拉森法官宣布法庭调查结果:事实清楚,毫无疑问,“毛克利关于
ENIAC的基本构思是来自于阿坦纳索夫,所宣称的在ENIAC上的发明也是源于阿
坦纳索夫。”
拉森法官进一步强调:“毛克利和艾克特没有发明第一台自动电子数字计算
机,他们做的只是阿坦纳索夫发明中的概念与设计原理的演变。”
基于法庭调查结果,拉森法官继而宣判:
在1939年至1940年之间,阿坦纳索夫和贝里,在依阿华州立大学制造了第
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毛克利和艾克特在25年中吹嘘他们自己为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
人,赋予他们此种荣誉的专利是无效的。
拉森法官更进一步判决:
毛克利剽窃了阿坦纳索夫的思想,将其攫为己有,在世界上宣称那是他的发
明长达30年。
毛克利和艾克特实际上已经拥有了25年的计算机发明专利权,他们获得了
巨额的不义之财,但他们无法再逃脱道义的惩罚。
这场颇具戏剧性的官司的起因和结局,令人匪夷所思,美国人只好说:上帝
是最公平的!
阿坦纳索夫对这个判决满意极了。不过,法庭判决的日子恰是当年美国“水
门事件”曝光的前…天,对这一公案的新闻报道被媒体有关尼克松总统和''水门
窃听”丑闻的炒作冲淡了,淹没了。
专利权被抢夺,发明荣誉被侵犯30年的阿坦纳索夫所蒙受的经济损失是无
法弥补的。但他充分享受到了世人的肯定与尊重:
他一生荣获了5个荣誉博士学位,学术界充分肯定其科学成就。
1983年,拉森法官宣判10年后,一部记述阿坦纳索夫和他的ABC的纪录影
片公演。依阿华州立大学举办盛大庆典,不仅庆祝ABC的发明,也歌颂人类正义
的伸张。阿坦纳索夫在妻子爱莉丝和儿女陪同下,应邀回到母校,接受学校授予
他的“杰出成就奖”。贝里的母亲和遗孀也应邀出席盛会,贝里对于发明电子计
算机的巨大贡献也获得了美国人民的肯定。
1990年,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为阿坦纳索夫颁授国家技术奖,一个工程类
别的最高奖励。
1995年,在他去世后,依阿华州阿木思市通往机场的一条大街被命名为阿
坦纳索夫大道,永远纪念这位为人类福利与社会进步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
多年来,人们都习惯了把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ENIAC的莫奇利和
小埃克脱当作“计算机之父”。袁传宽教授的言论不仅颠覆了此前的“共识”,也
让这一沉寂多年的老话题再起波澜。
10月15日下午,约翰•小阿坦那索夫OohnAtanasoffII)应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
的邀请,在北京与少数媒体见面。他如今主要身份是某制药公司CEO,另一身
份则是“被遗忘的计算机之父”阿坦那索夫(Atanasoff)之子。
袁传宽表示,关于谁发明了计算机的问题,30多年前的1973年在美国有一场审
判,该审判从法律上认定阿坦那索夫才是真正的现代计算机的发明人。令人遗憾
的是,直到今天这桩历史公案依然鲜为国人所知。
1937年,时任爱荷华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的阿坦那索夫为了解决日常工作中繁
重的数学计算问题,用两年时间设计出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939年,
他与克利德•贝里合作,以650元大学科研经费研制出一台被人们称为ABC的
完整样机。
是时,阿坦那索夫没充分意识到其发明的市场价值,未给其发明申请专利保护。
1941年,莫奇利在阿坦那索夫家借住5天,并窃走其研究成果,与艾克特一起
制造了ENIAC。他们随后迅速申请专利,并扬名天下。
1967年,莫奇利被告上法庭。1973年10月19日,法庭终审。从1971年6月1
日起,开庭审讯135此,庭审中一个传讯77个证人,开庭前双方律师取证阶段
共采集了80份书面证词,这是一场美国历史上耗时最久的知识产权官司。
小阿坦那索夫表示,今日旧话重提是为了对中国不了解内情的人做一次公开回
应,并趁机澄清此前外界一些误读。当初他父亲年岁已高,在审判之后没能投入
更多精力去宣传。加上第二天刚好与另一件大新闻“撞车”,媒体对其态度有些
不了了之。
不过,法官的判决却给PC行业带来了很大促进。据小阿坦那索夫介绍,在莫奇
利的专利宣告无效后,PC行业打开了新局面。很多新电脑公司如雨后春笋涌现,
因为他们不用支付庞大的许可费用。
他还指出:“那场官司赢了之后,没有人真正控制PC专利,这对行业是好事情。”
“真理还在穿鞋子,谣言已经满天飞。”爱荷华州立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张可昭表
示,小阿坦那索夫的家族目前与计算机没有任何联系,此次在中国的“正名”完
全是道义之举,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的经济利益。
“争论是没有意义的,重要是应该将历史还原出来,告诉大家这些天才与先驱的
故事。”据悉,为了尽快纠正这一“长期错误”,袁传宽教授此前从未停止过奔走
呼号。
回首三百八十年…计算机编年简史
[史前时代:1623-1895]
1[电子管时代:1911——1946]
2[晶体管时代:1947——1958]
3[集成电路时代:1959——1970]
4[微处理器时代:1971——1979]
5[PC时代一:1980——1985]
6[PC时代二:1986——1994]
7[PC时代一:1994——1997]
8[PC时代三:1998——1999]
9[PC时代四:2000——2002]
10[PC时代五:2003年]
[史前时代:1623——1895]
1623年:德国科学家契克卡德(W.Schickard)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机械
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进行六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Pascal)发明了著名的帕斯卡机械计算机,首次
确立了计算机器的概念。
1674年:莱布尼茨改进了帕斯卡的计算机,使之成为一种能够进行连续运算的
机器,并且提出了“二进制''数的概念。(据说这个概念来源于中国的八卦)
1725年:法国纺织机械师布乔(B.Bouchon)发明了“穿孔纸带”的构想。
1805年:法国机械师杰卡德(JJacquard)根据布乔“穿孔纸带”的构想完成了“自
动提花编织机”的设计制作,在后来电子计算机开始发展的最初几年中,在多款
著名计算机中我们均能找到自动提花机的身影。
■
1822年:英国科学家巴贝奇(C.Babbage)制造出了第一台差分机,它可以处
理3个不同的5位数,计算精度达到6位小数。
1834年:巴贝奇提出了分析机的概念,机器共分为三个部分:堆栈,运算器,
控制器。他的助手,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独生女阿达•奥古斯塔(AdaAugusta)
为分析机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计算机程序。
阿达和巴贝奇为计算机的发展创造了不朽的功勋,他们对计算机的预见起码超前
了一个世纪以上,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为后来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G.Boole)发表著作《逻辑的数学分析》。
1852年:阿达•奥古斯塔(AdaAugusta)去世,年仅36岁。
1854年:布尔发表《思维规律的研究——逻辑与概率的数学理论基础》,并综
合自己的另一篇文章《逻辑的数学分析》,从而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学科一布尔代
数,为百年后出现的数字计算机的开关电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学方法和理论基
础。
1868年:美国新闻工作者克里斯托夫•肖尔斯(C.Sholes)发明了沿用至今的
QWERTY键盘。
1871年:为计算机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的巴贝奇(C.Babbage)去世。他与阿达
所设想的分析机最终也未能问世,但是他们却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那
就是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那数十种设计方案和程序。
1873年:美国人鲍德温(F.Baldwin)利用自己过去发明的齿数可变齿轮制造了
第一台手摇式计算机。
1886年:美国人DorrE.Felt(1862-1930),制造了第一台用按键操作的计算器。
1890年:美国在第12次人口普查中使用了由统计学家霍列瑞斯(H.Hollerith)
博士发明的制表机,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数据处理。此后霍列瑞
斯根据自己的发明成立了自己的制表机公司,并最终演变成为IBM公司。
1891年:利兰•斯坦福与其妻子一道在靠近帕洛•阿尔托(PaloAlto)的地方开办
了面积达8,000英亩的斯坦福大学,从而为日后硅谷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1893年:德国人施泰格尔研制出一种名为“大富豪”的计算机,该计算机是在手
摇式计算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并依靠良好的运算速度和可靠性而占领了当时的
市场,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这种“大富豪”计算机一直畅销不
衰。
1895年:英国青年工程师弗莱明"Fleming)通过“爱迪生效应”发明了人类
第一只电子管。
[电子管时代:1911——1946]
1911年:6月15日,美国华尔街金融投资家弗林特(C.Flent)投资霍列瑞斯的
制表机公司,成立了全新的CTR公司,但公司创立之初并没有涉足任何电子领
域,反而生产诸如碎纸机或者土豆削皮机之类的产品。
1912年:美国青年发明家德•福雷斯特(L.DeForest)在帕洛阿托小镇首次发现
了电子管的放大作用,为电子工业奠定了基础,而今日的帕洛阿托小镇也已成为
硅谷的中心地带。
191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万•布什(V.Bush)领导制造了模拟计算机“微分
分析仪”。机器采用一系列电机驱动,利用齿轮转动的角度来模拟计算结果。
1924年:硅谷之父特曼担任斯坦福大学教授,对创建HP、成立斯坦福工业园区
起到决定性作用
2月,由霍列瑞斯创办的制表机公司几经演变,最终更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即我们今天看到的IBMo
1935年:IBM制造了IBM601穿孔卡片式计算机,该计算机能够在一秒钟内计
算出乘法运算。
1936年:阿兰.图灵发表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首次阐
明了现代电脑原理,从理论上证明了现代通用计算机存在的可能性,图灵把人在
计算时所做的工作分解成简单的动作,与人的计算类似,机器需要:(1)存储
器,用于贮存计算结果;(2)一种语言,表示运算和数字;(3)扫描;(4)计
算意向,即在计算过程中下一步打算做什么;(5)执行下一步计算。具体到一
步计算,则分成:(1)改变数字可符号;(2)扫描区改变,如往左进位和往右
添位等;(3)改变计算意向等。整个计算过程采用了二进位制,这就是后来人
们所称的“图灵机
20多岁的德国工程师楚泽(K.Zuse)研制出了机械可编程计算机Z1,并采用了
二进制形式,其理论基础即来源于布尔代数。
1937年:11月,美国AT&T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斯蒂比兹(G.Stibitz)制造了
电磁式数字计算机“Model-K”。
1938年: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ElwoodShannon)发表了著名论文《继
电器和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首次用布尔代数对开关电路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并证明了可以通过继电器电路来实现布尔代数的逻辑运算,同时明确地给出了实
现加,减,乘,除等运算的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这篇论文成为开关电路理论的
开端。
1939年:元旦,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比尔•休利特(B.Hewllet)和戴维•帕卡德
(D.Packard)正式签署企业合伙协议,创办了Hewllet-Packard(HP)公司,即国
内通称的惠普公司。
9月,贝尔实验室研制出M—1型计算机。
10月,约翰.阿塔纳索夫(JohnVincentAtanasoff(1903-1995))制造了后来举世闻
名的ABC计算机的第一台样机,并提出了计算机的三条原则,(1)以二进制的
逻辑基础来实现数字运算,以保证精度;(2)利用电子技术来实现控制,逻辑
运算和算术运算,以保证计算速度;(3)采用把计算功能和二进制数更新存贮
的功能相分离的结构。这就是著名的计算机三原则。
1940年:9月,贝尔实验室在美国达特默思大学演示M—1型机。他们用电报线
把安置在校园内的M—1型机和相连,当场把一个数学问题打印出来并传输到纽
约,M-1型机在达特默思大学的成功表演,首次实现了人类对计算机进行的远
距离控制的梦想。
控制论之父维纳提出了计算机五原则,(1)不是模拟式,而是数字式;(2)由
电子元件构成,尽量减少机械部件;(3)采用二进制,而不是十进制;(4)内
部存放计算表;(5)在计算机内部存贮数据。
1941年:楚泽完成了Z3计算机的研制工作,这是第一台可编程的电子计算机。
可处理7位指数、14位小数。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每秒种能作3到4次加法
运算,一次乘法需要3到5秒。
1942年:时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数学物理教授的阿塔纳索夫(JohnV.
Atanasoff)与研究生贝瑞(CliffordBerry)组装了著名的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计算机,共使用了300多个电子管,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现代计
算机雏形的计算机。但是由于美国政府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致使该计算机
并没有真正投入运行。
1943年:贝尔实验室把U型继电器装入计算机设备中,制成了M—2型机,这
是最早的编程计算机之一。此后的两年中,贝尔实验室相继研制成功了M-3和
M—4型计算机,但都与M—2型类似,只是存储器容量更大了一些。
10月,绰号为“巨人''的用来破译德军密码的计算机在英国布雷契莱庄园制造成
功,此后又制造多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4年:8月7日,由IBM出资,美国人霍德华•艾肯(H.Aiken)负责研制的
马克1号计算机在哈佛大学正式运行,它装备了15万个元件和长达800公里的
电线,每分钟能够进行200次以上运算。女数学家格雷斯•霍波(G.Hopper)
为它编制了计算程序,并声明该计算机可以进行微分方程的求解。马克1号计算
机的问世不但实现了巴贝奇的夙愿,而且也代表着自帕斯卡计算机问世以来机械
计算机和电动计算机的最高水平。
1946年:2月14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摩尔学院教授莫契利(J.Mauchiy)和
埃克特(J.Eckert)共同研制成功了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
Computer):计算机。这台计算机总共安装了17468只电子管,7200个二极管,70000
多电阻器,10000多只电容器和6000只继电器,电路的焊接点多达50万个,机
器被安装在一排2.75米高的金属柜里,占地面积为170平方米左右,总重量达到
30吨,其运算速度达到每秒钟5000次加法,可以在3/1000秒时间内做完两个
10位数乘法。
[晶体管时代:1947——1958]
1947年:12月23号,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WilliamB.Shockley),布拉顿(John
Bardeen),巴丁(WalterH.Brattain)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半导体放大器件,他们
将这种器件重新命名为“晶体管”
从上到下依次为:肖克利,布拉顿和巴丁
1948年:6月10日,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BellSystemTechnicalJournal)
上连载发表了他影像深远的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并于次年在同一杂志上发
表了自己的另一著名论文《噪声下的通信》。在这两篇论文中,香农阐明了通信
的基本问题,给出了通信系统的模型,提出了信息量的数学表达式,并解决了信
道容量、信源统计特性、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等一系列基本技术问题。两篇论文
成为了信息论的奠基性著作,此时尚不足三十岁的香农也成为了信息论的奠基
人。
12月,ENAIC的两位缔造者共同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电脑公司“埃克特-莫契利
计算机公司”(EMCC)o
莫契利
埃克特
1949年:当时尚在美国哈佛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的上海籍华人留学生王安向美国
国家专利局申请了磁芯的专利。
贝尔实验室制造了M系列计算机的最后一个型号:M-6,并从此不在涉足计算
机的研制与生产。贝尔实验室所研制的M系列继电器计算机,是从机械计算机
过波到电子计算机的重要桥梁。
9月,“马克”3号计算机研制成功,“马克”3号也是霍德华•艾肯研制的第一台内
存程序的大型计算机,他在这台计算机上首先使用了磁鼓作为数与指令的存储
器,这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改进,从此磁鼓成为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中
广泛使用的存储器。
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实验室的Wilkes和他的小组建成了一台存储程序的计算机
EDSAC,输入输出设备仍是纸带。
1950年:东京帝国大学的YoshiroNakamats发明了软磁盘,从而开创了计算机
存储的新纪元。
10月,阿兰.图灵发表自己另外一篇及其重要的论文《机器能思考吗》,从而为
人工智能奠定了基础,图灵也获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美誉。甚至有人说在第一
代电脑占统治地位的那个时代,这篇论文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第五代,第六代电脑
的宣言书。
1951年:6月14日,当时已在雷明顿―兰德(Remington-Rand)公司任职的莫
契利和埃克特再次联袂制造的UNIVAC计算机正式移交美国人口普查局使用,
从而使电脑走出了实验室,开始为人类社会服务,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计算机时
代。
6月,王安创办了王安实验室,即王安电脑公司的前身,从此开始了王安电脑传
奇般的历程。
1952年:1月,由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VonNeumann)设计的IAS电子计
算机EDVAC问世。这台IAS计算机总共采用了2300个电子管,运算速度却比
拥有18000个电子管的“埃尼阿克”提高了10倍,冯・;诺伊曼的设想在这台计算机
上得到了圆满的体现。
1953年:4月7日,IBM正式对外发布自己的第台电子计算机IBM701。并邀
请了冯•诺依曼、肖克利和奥本海默等人共150名各界名人出席揭幕仪式,为自
己的第一台计算机宣传。
8月,IBM发布了应用与会计行业的IBM702计算机。
1954年:6月8日,阿兰.图灵去世。
IBM推出了中型计算机IBM650,以低廉的价格和优异的性能在市场中获得了极
大的成功,至此,IBM在市场中确立了领导者的地位。
贝尔实验室使用800只晶体管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
1956年:美国达特莫斯大学(Dartmouth)青年助教麦卡锡,哈佛大学明斯基、
贝尔实验室香农(E.Shannon)和IBM公司信息研究中心罗彻斯特(N.Lochester)
共同在达特莫斯大学举办了一个沙龙式的学术会议,他们邀请了卡内基一梅隆大
学纽厄尔和赫伯特•西蒙、麻省理工学院塞夫里奇(O.Selfridge)和索罗门夫
(R.Solomamff),以及IBM公司塞缪尔(A.Samuel)和莫尔(T.More)。这就
是著名的“达特莫斯”会议。在经过充分的讨论后,他们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
-术语,从而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
9月,IBM的一个工程小组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IBM350RAMAC
(RandomAccessMethodofAccountingandControl)
1957年:8月,“数字设备公司”(简称DEC)在美国波士顿成立。创立者是来自
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肯•奥尔森(K.Olsen)。此后的数十年中,DEC公司依靠自己
的PDP系列,开创了小型机时代。
10月,诺依斯(N.Noyce)、摩尔(R.Moore)、布兰克(J.Blank)、克莱尔(E.Kliner)、
赫尔尼(J.Hoemi)、拉斯特(J.Last)、罗伯茨(S.Boberts)和格里尼克(V.Grinich)
共同从晶体管之父肖克利的实验室出走,创办了仙童(fairchild)公司,这就是
历史上著名的“八天才叛逆”,从此,才有了我们熟悉的intel,AMD,IDT等等
一大批我们熟知的企业。
八天才叛逆的两个重要人物,诺里斯和摩尔。
1958年:11月,IBM推出了自己的IBM709大型计算机,这时IBM公司自IBM701
以来性能最为优秀的电子管计算机,但同时它也是IBM最后一款电子管计算机。
[集成电路时代:1959——1970]
1959年:2月6日,来自曾开发出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的TI公司的基尔比
(J.Kilby)向美国专利局申报专利“半导体集成电路”。
7月30日,仙童公司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专利“半导体集成电路”
1960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瑟夫•立克里德(J.Licklider)发表了著名的计算机
研究论文《人机共生关系》,从而提出了分时操作系统的构想,并第一次实现了
计算机网络的设想。
1962年:供职于蓝德公司的保罗•巴兰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学术报告
《论分布式通信》,在文中他首次提出了“分布式自适应信息块交换”,这就是我
们现在称之为“分组交换”的通讯技术。
1963年:8月,控制数据公司(CDC)的西蒙•克雷(S.Cray)博士带领自己的
研发小组研制成功CDC6600巨型机,CDC6600仍属于第二代电脑,共安装了
35万个晶体管。
1964年:4月7日,在IBM成立50周年之际,由年仅40岁的吉恩•阿姆达尔
(G.Amdahl)担任主设计师,历时四年研发的IBM360计算机问世,标志着第
三代计算机的全面登场,这也是IBM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机型。
1965年:DEC公司推出了PDP-8型计算机,标志着小型机时代的到来。
当时尚在仙童公司的摩尔发表了一篇仅有三页篇幅的论文,这就是对今后半导体
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的“摩尔定律”。
1966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属(ARPA)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
主管的鲍伯•泰勒启动了''阿帕”(ARPA)网的研究计划。虽然他本人在事后一直
强调“阿帕”网本身不是用于军事目的,但是他所在的部门却是冷战时期的产物。
1968年:IBM公司首次提出“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探讨对硬盘技术做重大
改造的可能性。
4月,“通用数据公司”(简称DGC)成立,创办人为从DEC离职的PDP-8设计
师卡斯特罗。
7月18日,从仙童公司辞职的戈登.摩尔(Gordon.Moore),罗伯特.诺伊斯
(Robert.Noyce),威廉.肖克利(William.Shockley)共同创立了Intel公司,从
此为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intel
12月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恩格巴特(DouglasEnglebart)博士发明了世
界上第一只鼠标。它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底部小球的滚动带动枢轴转动,并带动变
阻器改变阻值来产生位移信号,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屏幕上的光标就可以移动。
恩格巴特博士设计鼠标的初衷就是想通过这种简便的操作方式来代替繁琐的键
盘操作,但是在鼠标诞生最初的十多年中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种操作方式的简便
性,直到1984年苹果Macintosh的诞生才改变了人们的陈旧观念。
(另有一种说法为恩格巴特博士于1964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鼠标,并于1968
年的IEEE会议上正式对外公布了其发明。)
1969年:DGC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小型机Nova,成功的打入了一直被DEC把持
的小型机市场,并成为当年最为红火的新兴企业。
贝尔实验室的kenThompson,DennisRitchie在一部PDP—7上开发了Unix操作
系统。
5月1日,桑德斯(JerrySanders)从仙童公司辞职,并利用十万美元创立了AMD
公司。
10月29日,阿帕网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节点与斯坦福研究院(SRI)
节点实现了第一次分组交换技术的远程通讯,这也标志着互联网的正式诞生。
1970年:首次提出“兼容性”概念的IBM360之父吉恩•阿姆达尔(G.Amdahl)由
于IBM否决了继续开发大型机的计划而离开了IBM公司,并创立了Amdahl公
司,开始在大型机领域向IBM发出挑战。虽然在此后不久他就丧失了对公司的
控制权,但是他又接连创办了三步曲、Grid公司和CDS公司,可是均宣告失败。
阿姆达尔本人最终病逝于1996年。
10月,美国施乐(Xerox)公司在今天硅谷的帕洛阿托成立了PaloAltoResearch
Center(PARC)研究中心,更为重要的是施乐并没有为来到这里的科学家制定任何
地研究计划,而是让他们自由得发挥。在此后的几年中,PARC诞生了以太网、
鼠标、面相对象、图标、菜单、视窗等等一系列改变今后计算机发展方向的全新
概念,并间接孵化了Windows、Office、Macintosh等划时代的软件作品,从其
间走出的科学家还创立了Adobe、3com、Novell等等改变IT世界格局的企业。
[微处理器时代:1971——1979]
1971年:来自《电子新闻》的记者唐・赫夫勒(DonHoefler)依据半导体中的
主要成分硅命名了当时帕洛阿托地区,硅谷由此得名
1月,INTEL的特德.霍夫研制成功了第一枚能够实际工作的微处理器4004,该
处理器在面积约12平方毫米的芯片上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运算能力足以超过
ENICAoIntel于同年11月15日正式对外公布了这款处理器。
1972年:曾经开发了Unix操作系统的DennisRitchie领导开发出C语言。
原CDC公司的西蒙•克雷(S.Cray)博士独自创立“克雷研究公司”,专注于巨型
机领域。
1973年:5月22日,由施乐PARC研究中心的鲍伯・梅特卡夫(BobMetcalfe)
组建的世界上第一个个人计算机局域网络-ALTOALOHA网络开始正式运转,
梅特卡夫将该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玩具商品国际贸易买卖合同
- 文艺部学生个人工作计划文本8篇
- 2025广告股份合作合同
- 暑期电视台实习报告锦集5篇
- 2024年生态农业技术支持与合作协议
- 2024年招标文件编写要求3篇
- 2025酒店场地租赁合同
- 2024年中国雪颜清爽美白露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菱形护网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正规的委托加工合同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 B Lets learn(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防火门及防火卷帘施工方案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 【MOOC】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学历提升之路
-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计划
- GB/T 44787-2024静电控制参数实时监控系统通用规范
- 电梯困人应急演练方案
- 【初中历史】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中医治疗淋巴水肿
- 财务管理案例光线传媒影视巨头的资本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