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服务行业企业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建设_第1页
IT服务行业企业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建设_第2页
IT服务行业企业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建设_第3页
IT服务行业企业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建设_第4页
IT服务行业企业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T服务行业企业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建设TOC\o"1-2"\h\u30389第一章云服务概述 3229631.1云服务定义 3249631.2云服务分类 3157861.2.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3319061.2.2平台即服务(PaaS) 3314541.2.3软件即服务(SaaS) 3282711.2.4数据即服务(DaaS) 3107211.3云服务发展趋势 4210671.3.1混合云成为主流 4126051.3.2云服务市场细分 447381.3.3安全性成为关注焦点 482781.3.4云服务生态圈建设 47718第二章企业云服务需求分析 4149122.1企业业务需求分析 4171522.2企业IT资源整合需求 5308562.3企业安全与合规需求 529637第三章云服务架构设计 6197113.1云服务架构基本原则 6177103.2云服务架构设计要点 6253413.3云服务架构实现策略 7171第四章运维管理平台概述 7255394.1运维管理平台定义 7250264.2运维管理平台功能模块 779054.3运维管理平台发展趋势 831582第五章运维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8160725.1运维管理平台架构设计 8278005.2运维管理平台技术选型 9130415.3运维管理平台实施策略 102238第六章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集成 1010896.1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集成策略 10298626.1.1集成目标与原则 10116716.1.2集成方法与步骤 1029646.2集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1186056.2.1数据迁移与整合 11123386.2.2系统兼容性与稳定性 11123746.2.3运维管理流程优化 1147186.3集成效果评估 11210016.3.1业务覆盖度 11310426.3.2系统功能 11190496.3.3数据安全性 11224436.3.4系统稳定性 12282146.3.5用户满意度 1228245第七章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安全策略 12262797.1安全风险管理 1220027.1.1风险识别与评估 12269727.1.2风险防范与应对 1228967.2安全防护措施 12206507.2.1访问控制 12169367.2.2安全监控 1380637.2.3安全防护技术 13201557.3安全合规性评估 1354247.3.1安全法规梳理 1319217.3.2安全合规性检查 13227697.3.3安全合规性整改 13161737.3.4安全合规性评估报告 1416833第八章运维管理平台运维流程优化 1429028.1运维流程优化策略 14100088.1.1明确运维目标 14258618.1.2分析运维流程现状 14183238.1.3制定优化策略 1469368.2运维流程优化实施 14323698.2.1梳理运维流程 1431638.2.2引入自动化工具 1414508.2.3实施监控与预警机制 1540368.2.4加强运维团队培训 15127578.2.5建立运维知识库 15253998.3运维流程优化效果评估 15159398.3.1评估指标体系 15321848.3.2数据收集与处理 15130518.3.3效果评估分析 15184328.3.4改进措施 1531603第九章企业云服务运维团队建设 1558299.1运维团队组织架构 15154239.1.1运维管理部 15236079.1.2运维实施部 1699969.1.3运维支持部 16293179.2运维人员能力提升 16183379.2.1专业技能培训 16121339.2.2在职学习与交流 16229769.2.3建立激励机制 17125269.3运维团队绩效管理 17304819.3.1制定绩效指标 1757139.3.2绩效考核与反馈 1796099.3.3绩效改进与激励 1711048第十章企业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评估与改进 172097010.1评估指标体系 1863110.2评估方法与工具 182439210.3改进措施与策略 18第一章云服务概述1.1云服务定义云服务(CloudService)是指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网络提供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资源的服务模式。它允许用户在不需购买、安装和管理物理硬件或软件的情况下,按需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云服务通过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技术,将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应用软件等资源集中管理,实现资源的弹性扩展和高效利用。1.2云服务分类云服务根据其提供的资源和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2.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S)是云服务的一种,提供虚拟化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用户可以租用这些资源来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IaaS服务提供商负责维护和管理数据中心硬件设施,用户只需关注自己的应用和数据。1.2.2平台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PaaS)是云服务的另一种形式,它提供了一个开发、测试和部署应用程序的平台。PaaS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了开发工具、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资源,用户可以在这些资源上构建、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1.2.3软件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S)是指将软件应用作为服务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SaaS提供商负责软件的安装、维护和升级,用户无需购买和安装软件,只需通过浏览器访问即可使用。1.2.4数据即服务(DaaS)数据即服务(DataasaService,DaaS)是指将数据资源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DaaS提供商负责数据的采集、清洗、存储和加工,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和使用这些数据资源。1.3云服务发展趋势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需求的日益增长,云服务市场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3.1混合云成为主流混合云融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既可以满足企业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需求,又可以提供公有云的灵活性和低成本。未来,混合云将成为企业云服务的主要选择。1.3.2云服务市场细分云服务技术的成熟,市场将出现更多细分的云服务产品,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例如,针对金融、医疗、教育等特定行业的云服务解决方案将不断涌现。1.3.3安全性成为关注焦点云服务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企业和用户关注的焦点。云服务提供商将加大对安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云服务的安全性。1.3.4云服务生态圈建设云服务提供商将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构建云服务生态圈,推动云服务产业的发展。也将加大对云服务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我国云服务市场的繁荣。第二章企业云服务需求分析2.1企业业务需求分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云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企业业务需求分析是构建企业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的基础。以下为企业业务需求的具体分析:(1)业务灵活性需求企业业务发展迅速,需要云服务具备高度灵活性,以满足业务扩展和调整的需求。云服务应能快速适应企业业务变化,提供灵活的资源配置和业务流程调整。(2)业务协同需求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业务协同日益紧密。云服务需要提供高效、稳定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能力,以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3)业务连续性需求企业业务连续性,云服务应能保证业务数据的实时备份和恢复,保证在突发情况下企业业务不受影响。(4)业务创新需求企业需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云服务应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业务场景和应用解决方案。2.2企业IT资源整合需求企业IT资源整合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以下为企业IT资源整合需求的具体分析:(1)硬件资源整合需求企业需要将各类硬件资源(如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提高资源利用率。(2)软件资源整合需求企业需要整合各类软件资源(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实现软件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降低软件投资成本。(3)数据资源整合需求企业需要将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能力。(4)服务资源整合需求企业需要将各类服务资源(如运维服务、咨询服务等)进行整合,实现服务的统一管理和优化,提升服务质量。2.3企业安全与合规需求企业安全与合规是构建企业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的重要保障。以下为企业安全与合规需求的具体分析:(1)数据安全需求企业需要保证数据在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云服务应提供完善的数据安全策略,如加密、访问控制等。(2)系统安全需求企业需要保证云服务平台的系统安全,防止黑客攻击、恶意代码等威胁。云服务应具备较强的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3)合规性需求企业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合规要求。云服务应具备合规性认证,如ISO27001、ISO27017等,以保证企业业务运营的合规性。(4)审计与监控需求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审计与监控机制,对云服务平台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业务安全和合规性。云服务应提供审计日志、监控报表等功能,以便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第三章云服务架构设计3.1云服务架构基本原则云服务架构设计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可靠性与稳定性:保证云服务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保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企业级应用的需求。(2)扩展性与灵活性:云服务架构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实现快速扩展和收缩。(3)安全性:保证云服务系统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恶意攻击等安全风险。(4)易用性与兼容性:云服务架构应具备易用性,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使用;同时需考虑与其他系统和应用的兼容性,实现无缝对接。(5)经济性: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3.2云服务架构设计要点以下是云服务架构设计的主要要点:(1)架构分层:将云服务架构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实现资源的有效隔离和管理。(2)资源管理: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资源管理策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3)服务管理:对云服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服务创建、发布、运行、监控和维护等。(4)数据管理:采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处理。(5)网络管理:实现网络的高可用性、高安全性和高功能,满足业务需求。(6)安全防护:采用多层次、多手段的安全防护策略,保证系统安全。(7)监控与运维:实现对云服务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运维,保证系统稳定运行。3.3云服务架构实现策略以下是云服务架构的实现策略:(1)技术选型: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技术,如OpenStack、VMware、云等。(2)架构优化:通过模块化设计、微服务架构等手段,提高系统功能和可维护性。(3)自动化部署与运维:采用自动化部署工具,如Puppet、Ansible等,实现快速部署和运维。(4)数据备份与恢复:制定数据备份策略,保证数据安全;同时实现快速恢复,降低业务中断风险。(5)功能优化:通过负载均衡、缓存、分布式存储等技术,提高系统功能。(6)安全防护: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手段,提高系统安全性。(7)培训与支持:对运维团队进行云服务技术培训,保证运维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同时提供技术支持,解决运维过程中的问题。第四章运维管理平台概述4.1运维管理平台定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业务的日益复杂化,运维管理平台应运而生。运维管理平台是一种集成多种运维工具和功能,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监控、维护和管理的技术平台。其目的是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行。4.2运维管理平台功能模块运维管理平台通常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监控管理:对服务器、存储、网络、数据库等关键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2)故障管理:对系统故障进行定位、分析、处理和恢复,保证业务连续性。(3)功能管理:对系统功能进行监控、评估和优化,提高系统运行效率。(4)安全管理:对系统安全进行全面监控,发觉并防御各类安全威胁。(5)自动化运维:通过自动化脚本和工具,实现运维任务的自动化执行,降低运维工作量。(6)日志管理:收集、存储和分析系统日志,为故障排查和功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持。(7)配置管理:对系统配置进行统一管理,保证配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8)资产管理:对企业软硬件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4.3运维管理平台发展趋势(1)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维管理平台将实现更多智能化的功能,如自动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等。(2)云化: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使得运维管理平台逐渐向云端迁移,实现运维资源的弹性伸缩和高效管理。(3)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将整合更多功能模块,实现从监控、故障处理、功能优化到安全管理的一体化运维。(4)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将加大对自动化运维的投入,通过自动化工具和脚本,提高运维效率,降低人工成本。(5)数据驱动:运维管理平台将加强对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应用,以数据为依据进行故障诊断、功能优化和安全防护。(6)开放性:运维管理平台将支持更多第三方工具和设备的接入,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无缝集成。第五章运维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5.1运维管理平台架构设计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企业对于IT系统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因此,构建一套高效、稳定、安全的运维管理平台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本节将对运维管理平台的架构设计进行阐述。运维管理平台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数据采集层:负责对各类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功能指标、日志信息等进行实时采集,为后续分析和处理提供数据支持。(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存储等处理,以便于后续分析和展示。(3)数据分析层: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觉系统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为运维决策提供依据。(4)数据展示层: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数据分析结果,便于运维人员实时监控和掌握系统运行状况。(5)运维管理功能层:提供故障处理、功能优化、安全防护等运维管理功能,帮助运维人员提高工作效率。(6)用户交互层:提供用户操作界面,方便运维人员进行日常运维管理。5.2运维管理平台技术选型在运维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技术选型。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技术选型:(1)数据采集:采用Snmp、Agent、日志解析等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以满足不同设备和系统的需求。(2)数据处理:使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如Hadoop、Spark等,实现数据的清洗、转换和存储。(3)数据分析: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系统潜在的问题和风险。(4)数据展示:采用前端技术,如HTML5、CSS3、JavaScript等,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5)运维管理功能:基于微服务架构,采用SpringCloud、Docker等技术开发运维管理功能模块。(6)用户交互:采用Web技术,如Vue.js、React等,实现用户操作界面的设计和开发。5.3运维管理平台实施策略为保证运维管理平台的顺利实施,以下策略需在实施过程中予以关注:(1)项目管理:明确项目目标、进度、预算等,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2)团队建设:组建一支具备丰富运维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团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人才保障。(3)技术支持:与国内外知名技术厂商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提升运维管理平台的技术水平。(4)培训与交流:加强运维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团队整体素质;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和合作,掌握最新的运维管理理念和技术。(5)质量保障: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运维管理平台的质量和稳定性。(6)持续优化:在运维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后,不断收集用户反馈,持续优化平台功能和功能,提升用户体验。第六章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集成6.1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集成策略6.1.1集成目标与原则在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集成过程中,企业应明确集成目标,保证集成策略符合以下原则:(1)满足业务需求:集成策略需充分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需求,提高运维管理效率。(2)保障数据安全:保证集成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3)兼容性与扩展性:集成策略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与扩展性,适应未来技术发展。6.1.2集成方法与步骤(1)需求分析:分析企业现有业务需求,确定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集成的内容与范围。(2)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集成技术。(3)系统设计:设计集成方案,明确各模块的功能与接口。(4)系统集成:按照设计方案,将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进行集成。(5)测试与优化:对集成后的系统进行测试,发觉问题并进行优化。6.2集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6.2.1数据迁移与整合在集成过程中,数据迁移与整合是关键环节。企业需关注以下问题:(1)数据迁移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2)数据迁移后的数据完整性。(3)不同平台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与兼容性。6.2.2系统兼容性与稳定性集成过程中,系统兼容性与稳定性。企业应关注以下问题:(1)集成后的系统是否满足业务需求。(2)集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瓶颈。(3)集成后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6.2.3运维管理流程优化集成过程中,企业应关注运维管理流程的优化,提高运维效率。以下为关键问题:(1)集成后的运维管理流程是否合理。(2)如何实现运维管理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3)运维管理流程与企业业务发展的适应性。6.3集成效果评估集成效果评估是检验集成成果的重要环节。以下为评估指标:6.3.1业务覆盖度评估集成后的系统是否覆盖了企业全部业务需求,包括业务流程、数据管理、运维管理等方面。6.3.2系统功能评估集成后的系统功能,包括响应速度、并发处理能力、数据存储容量等。6.3.3数据安全性评估集成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包括数据迁移、数据存储、数据访问等方面的安全性。6.3.4系统稳定性评估集成后系统的稳定性,包括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率、故障恢复能力等。6.3.5用户满意度评估集成后系统的用户满意度,包括界面友好性、操作便捷性、功能完善程度等。第七章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安全策略7.1安全风险管理7.1.1风险识别与评估为保证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企业需对平台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风险识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安全风险:如服务器硬件损坏、数据中心火灾等;(2)网络安全风险:如DDoS攻击、网络入侵等;(3)系统安全风险:如操作系统漏洞、应用程序漏洞等;(4)数据安全风险:如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等;(5)人为操作风险:如误操作、恶意操作等。7.1.2风险防范与应对针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防范与应对措施,包括:(1)制定安全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策略,保证平台安全;(2)加强物理安全:对数据中心进行严格管理,保证服务器硬件安全;(3)网络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提高网络防护能力;(4)系统安全加固: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修复已知漏洞;(5)数据安全保护:采用加密、备份等技术,保证数据安全;(6)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降低人为操作风险。7.2安全防护措施7.2.1访问控制为保障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的安全,企业需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包括:(1)身份认证:采用多因素认证方式,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2)权限管理:根据用户角色和职责,分配相应的操作权限;(3)访问审计:记录用户操作行为,便于后续审计和问题排查。7.2.2安全监控企业应建立安全监控体系,实时监控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的安全状况,包括:(1)系统监控: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网络监控:监测网络流量,发觉攻击行为及时阻断;(3)日志审计:收集系统日志,分析安全事件,提供证据支持。7.2.3安全防护技术企业应采用以下安全防护技术,提高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的安全性:(1)防火墙:防止恶意流量进入内部网络;(2)入侵检测系统:实时检测网络攻击行为;(3)安全漏洞扫描:定期扫描系统漏洞,及时修复;(4)数据加密: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5)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保证数据不丢失。7.3安全合规性评估为保证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安全法规,企业应进行以下安全合规性评估:7.3.1安全法规梳理企业需对国家和行业的相关安全法规进行梳理,了解法规要求,保证平台合规。7.3.2安全合规性检查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合规性检查,包括:(1)检查平台是否符合法规要求;(2)检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3)检查人员操作是否符合规范。7.3.3安全合规性整改针对检查中发觉的问题,企业应进行及时整改,保证平台符合安全法规要求。7.3.4安全合规性评估报告企业应定期撰写安全合规性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合规性检查结果;(2)整改措施及效果;(3)后续合规性改进计划。第八章运维管理平台运维流程优化8.1运维流程优化策略8.1.1明确运维目标在进行运维流程优化时,首先需要明确运维管理平台的目标,包括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保证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等。通过对运维目标的分析,为后续优化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导。8.1.2分析运维流程现状了解当前运维管理平台的运维流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优化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8.1.3制定优化策略根据运维目标和分析结果,制定以下运维流程优化策略:1)梳理运维流程,简化操作步骤;2)采用自动化工具,提高运维效率;3)实施监控与预警机制,提前发觉并解决问题;4)加强运维团队培训,提高运维人员技能;5)建立运维知识库,实现知识共享。8.2运维流程优化实施8.2.1梳理运维流程对现有运维流程进行梳理,去除不必要的环节,简化操作步骤,提高运维效率。8.2.2引入自动化工具引入自动化运维工具,如自动化部署、自动化监控、自动化备份等,实现运维流程的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8.2.3实施监控与预警机制建立全面的监控体系,对系统运行状态、功能指标等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提前处理问题。8.2.4加强运维团队培训组织运维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运维过程中的各类问题。8.2.5建立运维知识库搭建运维知识库,将运维过程中的经验、技巧、解决方案等进行归纳整理,实现知识共享,提高运维效率。8.3运维流程优化效果评估8.3.1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运维流程优化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运维效率、运维成本、系统稳定性、安全性等指标。8.3.2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优化前后的运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优化效果的具体数值。8.3.3效果评估分析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对优化效果进行分析,找出优化措施的不足之处,为后续运维流程优化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8.3.4改进措施针对效果评估分析中发觉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持续优化运维流程,提高运维管理平台的服务水平。第九章企业云服务运维团队建设9.1运维团队组织架构在构建企业云服务与运维管理平台的过程中,运维团队的组织架构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以下是运维团队组织架构的几个核心组成部分:9.1.1运维管理部运维管理部作为企业云服务运维团队的核心,负责制定运维策略、流程和规范,保证运维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运维管理策略与规划;拟定运维管理制度与流程;负责运维团队的人员配置与培训;监控运维工作质量与效率。9.1.2运维实施部运维实施部负责具体的运维任务执行,包括系统监控、故障处理、功能优化等。其主要职责包括:执行运维管理部制定的运维策略与流程;负责系统监控与故障处理;对系统功能进行优化;撰写运维文档与报告。9.1.3运维支持部运维支持部负责为运维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证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主要职责包括:提供运维工具与平台;负责运维环境搭建与维护;提供运维技术培训与支持;参与运维项目研发。9.2运维人员能力提升运维人员能力的提升是企业云服务运维团队建设的重要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运维人员能力提升的措施:9.2.1专业技能培训为提高运维人员专业技能,企业应定期组织内部或外部培训,包括:系统运维知识培训;云计算技术培训;网络安全培训;数据库管理培训。9.2.2在职学习与交流鼓励运维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包括:参加行业会议、研讨会;阅读专业书籍、文章;交流分享经验与心得。9.2.3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设立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绩效考核、激励政策等手段,激发运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提升意识。9.3运维团队绩效管理运维团队绩效管理是保证运维工作质量、提高运维效率的关键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运维团队绩效管理的内容:9.3.1制定绩效指标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运维工作特点,制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