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四川省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研究:专题四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的内容为“外交事业的发展”,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关系和重大外交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政策;
2.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的重要意义;
3.中苏关系的发展和破裂;
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活动,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等。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历史理解素养、历史解释素养以及历史思维素养。通过分析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及重大外交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分析,理解并解释外交政策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外交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和时空观念,使学生在理解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对外交事业发展的全面认识。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及重大外交活动有所了解,但细节层面仍需深化。学生在历史学科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但部分学生在历史解释和历史思维方面有待提高。此外,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认真,但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足,可能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学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历史解释素养和历史思维素养。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教学方法与策略1.针对学生的学情,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中国外交政策及重大外交活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历史理解和解释能力。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员,讨论特定时期的外交政策和策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视频等教学媒体,直观展示新中国外交活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同时,结合板书,进行重点知识的强调和总结。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外交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历史素养。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相关资料,要求学生预习第13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新中国为什么会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对中国的外交关系有何影响?”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和问题。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家阅读教材和提供的资料。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见解。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通过在线平台提交。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促进资源的共享和学生的互动。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熟悉课程内容,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新中国外交的有趣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举例说明。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特定外交事件的影响,如尼克松访华。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提供解答和补充信息。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专注听讲,对讲解的内容进行积极思考。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观点,讨论外交政策的得失。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课堂的互动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交流和思辨能力。
-多媒体资源:使用视频资料,如尼克松访华的新闻片段,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作用与目的:
-确保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政策有深入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的作业题目,如分析某次外交活动的中国立场。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或学术论文。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提供个性化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作业,展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拓展学习:学生自主选择拓展资源,进行深入研究。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自我评价。
作用与目的:
-通过作业巩固学生对外交政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拓展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宽知识面。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估的能力。知识点梳理1.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政策
-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敌视和封锁。
-表现: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亲密关系。
-影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国际保障。
2.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的重要意义
-日内瓦会议: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中苏关系的发展和破裂
-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密切,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破裂: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中苏关系逐渐恶化。
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美国与中国的关系逐渐缓和。
-过程:1971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意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5.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活动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对后来的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1979年中美建交: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其他:中国还同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推动多边外交。教学反思与改进这节课结束后,我打算坐下来好好反思一下教学的过程和效果。我会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学生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我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我发现学生们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我可能会考虑在课堂上使用更多的案例分析或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如果发现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我或许需要调整我的教学方式,比如更多使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们能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教学媒体和资源。比如,是否可以更多地使用多媒体材料,如视频和音频,来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是否可以引入更多的互动式教学工具,如在线讨论平台或是模拟联合国会议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在制定改进措施后,我会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并持续观察和评估这些措施的效果。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我能够更好地教授历史,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课后作业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我为学生设计了以下课后作业:
1.论述题:请结合所学内容,论述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答案示例: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形成、中苏关系的演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活动等。这些外交政策的发展受到了国际政治环境、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还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国际保障。
2.分析题:请分析尼克松访华对中美关系及其国际格局的影响。
-答案示例: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尼克松访华期间,双方就台湾问题、朝鲜战争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并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协议。这一事件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3.比较题:请比较新中国初期和中苏关系破裂后的外交政策及其原因。
-答案示例:新中国初期,中苏关系密切,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然而,随着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苏关系逐渐恶化。这一时期,中国调整为“一大片、一条线”的外交政策,寻求与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尤其是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中苏关系破裂后的外交政策调整,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得到巩固,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4.案例题:请以万隆会议为例,说明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的意义。
-答案示例: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领导人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强调亚非国家应摒弃意识形态分歧,加强团结与合作,共同应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威胁。这一方针得到了与会国家的广泛认同,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推动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合作与发展。
5.应用题: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外交案例,谈谈你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答案示例: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外交政策体现了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例如,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加强与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我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板书设计1.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政策
-背景: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敌视和封锁
-表现: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亲密关系
-影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国际保障
2.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的重要意义
-日内瓦会议: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中苏关系的发展和破裂
-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密切,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破裂: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中苏关系逐渐恶化
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美国与中国的关系逐渐缓和
-过程:1971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意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5.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活动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对后来的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1979年中美建交: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其他:中国还同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推动多边外交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从“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形成,到中苏关系的演变,再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活动。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受到了国际政治环境、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还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国际保障。
-我们还学习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工电子技术(第3版) 课件 3.6 三相异步电机结构
- 2024年无纺布及其制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银行内部控制审计办法制度
- 采购部门内部管理与沟通协作制度
- 议论散文《门》课件
- 销售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设备的维修与养护》课件
- 论坛推广高级解决方案-案例(倩碧)
- 《供配电线路》课件
- 广东省东莞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腹部损伤》课件
- 工业铝型材受力变形量计算
- 2022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
- 国开电大人体解剖生理学(本)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热爱生命健康主题班会PPT课件讲义
- DB11-T 825-202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2022年冷水机组设备采购招标文件
- 重庆特钢市场调研
- 银行服务礼仪标准(PPT94页)课件
- 云校招企业平台管理员账号授权函
- 高压电工作业培训通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