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_第1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_第2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_第3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_第4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的是()

选项类别物质

A大气污染物C02、SO2、粉尘

B氧化物氧化铝、水、氯酸钾

C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生理盐水、石灰水

D金属材料黄铜、硬铝、钢铁

3.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心皿KNInO,MnCh

KNChCaTOtf):Cagr

七时溶解度由大测小

镒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B-20

NaCl氏SO,NaOH

C-溶液的pH由小到大

AlSiFe.

D-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由高到屣

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H2的操作,正确的是()

5.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制成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是因为通电时发生化学反应显色

B.洗洁精能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于洗洁精

C.镁可用于制作照明弹、是镁燃烧能产生耀眼白光

D.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6.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a气体表示氮气、氮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78%

B.c气体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吸入c气体可以缓解高原反应

C.臭氧(。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D.空气中PM”含量低,说明空气质量好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能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防止气体逃逸

B.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壁将水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

C.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

D.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进行验纯

8.化学实验常有引人注目的颜色变化.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

事实的是()

A.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B.加热含石蕊的碳酸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向氨水中滴入酚献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往水中加入高镒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9.我市盛产茶叶,“金山翠芽”绿茶中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

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7。46,下列有关单宁酸说法正确的

是()

A.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38:26:23

C.单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10.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正确,且能实验目的是()

A.高炉炼铁:2Fe2O3炉C向°°4Fe+3co2T

B.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占燃

C.天然气作燃料:CH4+O2"M“CO2+2H2O

MnC)2

D.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103"A"2KCl+302t

11.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

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0-氢原子

3回+,画任3画+2臼

甲乙丙丁

A.丁的化学式为N2

B.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12.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C.气体受热后由分子的体积增大而体积膨胀

D.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13.每年冬春季节是森林火警高发期.下列有关森林火灾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中的枯枝、干草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

B.大风能降低可燃物着火点,加大火势

C.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是使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D.用水浇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14.下列化学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实验仪器的使用B.自来水的生产[

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加热混凝剂--吸附水中悬浮颗粒沉降

洗净的试管--管口向上正放在试管架上除去

消毒剂--除去水中的细菌

C.化学与生活.重要化学史;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运动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成分

打开瓶盖,汽水喷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针和

减小而减小镭

15.将一定量的丙烷(C3H8)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并充分反应,测

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物质C3H8HOX

o22CO2

反应前质量/g4.412.8000

反应后质量/g007.24.4a

A.表中a的值一定是5.6

B.若8.8g丙烷完全反应,则生成14.4g水

C.生成物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若4.4g丙烷与16.0g氧气充分反应,则无X生成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

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

分)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固体溶质粉碎、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能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B.铁制品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C.硝酸镂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等

步骤

17.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除杂试剂操作

ACO2(CO)O2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BKC1(MnO2)H2O

CZn(Cu)C11SO4溶液滴加适量CuSO4溶液,反应后过滤、洗涤

溶液(通入适量的充分反应后过滤

DNaClCaCb)co2co2,

18.NaNCh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2030506080

NaNO387.694.9110122148

溶解度s/g

KNO331.645.385.5110167

0ti温度,七

A.3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NO3>KNO3

B.乙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

C.ti℃时NaNO3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温度为60-80℃之间

D.阴影处NaNO3和KNO3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1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6-

的有

A质

探究双氧水制氧气中的作用

蚩MnO2

L

',gO

反应时间

/

用山

10510: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后的气体体积变化

mL

时间,s

溶质

质量

分额

20℃时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继续加KN03后溶质质量分

0固体的质量

置£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镁粉

V金属质量g

20.某废旧金属中含有铜、金(Au)和保(Ni),回收Au并制备CUSO4・5H2。

晶体的流程如下:

二HC1OL稀y硫酸

臂fI反葭1T操作IH器^T操作2卜同-CuSd•5母0晶体

IIL-^I

XNiCh溶液A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1的生成物为H2O

B.操作1和操作2用到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C.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Cu>Ni>Au

D.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

三、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氯原子;②氨气分子;③3个碳酸根离子

;④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⑤人体缺乏

兀素,易得贫血症.

22.选择下列适当物质填空(用物质的序号):

A.氧气B.石墨C.一氧化碳D.双氧水E.明矶F.氯气G.不锈

钢H.武德合金

(1)可供潜水员、航天员呼吸;

(2)可用作保险丝_____________;

(3)可降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

(4)可用作电池电极;

(5)可用作处理水的混凝剂;

(6)用于实验室中制氧气的是.

23.如图所示,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镂中的一种,实验现象如

图所示,则加入的固体为,U型管液面变化的原因是

24.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CO2可与NaOH溶液反

应生成Na2cCh和H2O.NaOH、Na2co3、NaCl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不同温度下在水中溶解度(S/g)

物质常温下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

0℃10℃20℃30℃

NaOH425110911917.3

Na2cO37.112.221.839.7<0.01

NaCl35.735.836.036.30.1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20℃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不要求计算结果);

(3)请写出一种把Na2c0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4)为证明C02能与NaOH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将CCh通入饱和NaOH的乙醇

溶液中.请推测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推测依据是

25.亚硝酸钠(NaNCh)大量用于染料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工业上可以用NaOH

溶液吸收NO和NO2(微粒个数比为1:1)制备.

(1)NaNO2中N的化合价为;

(2)微粒个数比1:1的NO和N02混合气被NaOH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6.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③.

(2)实验室可以用装置B或C来制备C02,反应方程式为

_,与装置B相比较,C的优点有

;若用D装置收集一瓶CCh,气体应该由_________口

导入(填“a”或"b”).

(3)用高镒酸钾制氧气可选用装置,反应方程式为

(4)F为简易净水装置,小卵石和石英砂所起作用为^__________,活性炭具有

良好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经该装置处理过的水中,加

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水(填“硬”或“软”).

2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镁与水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分成两等份;

步骤2:将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冷水中,几乎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

步骤3:将另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热水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①酚酸试液与碱性物质如NaOH、Mg(OH)2等作用变红;

②活泼金属(如Na)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金属越活泼,生

成的氢氧化物碱性越强.

(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的原因是;

(2)同学就向步骤3的烧杯中滴加酚醐试液,观察到镁条的表面有明显的红色

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2和3对比可知,影响镁与水的反应速率的一个因素是;

(4)将金属钠加到硫酸铜溶液中,未出现红色金属析出.根据以上信息,你认

为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五、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28.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

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B、D、F为气体,B溶于水能使酚醐

试液变红,E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E

B

反应④

△♦F3

♦C叶球素,光照

反应①

反应②

澄清石灰水

♦D♦H

反应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2)反应②为绿色植物的作用,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进行时需在装置底部放一层水的作用是.

29.A-G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E、G为无色气体,F为红色金属,反

应③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

__________反应;

(4)写出防止钢铁腐蚀的一种方法.;

(5)工业上可以用E和G合成得到甲醇和水,反应中E和G的质量比为

02、加热反应①

甲雷(CH40)

五、综合题(本题只有1小题,共14分)

30.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图1为高炉炼铁示意图.从炉底流出的生铁属(填“金属单质

或“合金”).

下列作用中①与铁矿石发生反应生成铁②燃烧供热③除去铁矿石中少量杂

质(如SiO2)④生成CO,属于从炉顶加入焦炭的作用有(填字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实验室可用图2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并测定样品中氧化铁(FezCh)的质量分

数(杂质不含铁元素,且不与CO反应)

【查阅资料】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问题讨论】装置B的作用是,从环保角度看该实验装置有一明显

缺陷是.

【数据处理】称取样品8.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称量A装置增

重4.4g.贝IJ样品中氧化铁质量分数为%.

【实验反思】当观察到反应管中固体全部变黑后,若立即停止通CO,则测得的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废铁屑的主要成份是铁,同时还有少量铁锈(FezCh),用于制备动物饲料

硫酸亚铁的流程如下:

①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除了Fe2O3+3H2sO4=Fe2(SO4)3+3氏0和Fe+Fe2(SO4)

3=3FeSO4外,还有;

②滤液M的溶质有,操作2为.;

③FeSCU的溶解度和析出组成如下表.在操作2中,析出FeSO4«7H2O晶体的最

高温度不超过___________℃.

温度t/℃10103040506064708090

溶解度S/gl5.620.533.040.448.855.055.350.643.737.2

析出晶体:

FeSO4«7H2OFeSO4«4H2OFeSO4«H2O

(4)5.56g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隔绝空气受热分解时,生成金属氧化

物和气体.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

①0〜ti℃,发生的变化是加热失去结晶水,x=;

②12c时B点固体组成只有一种,化学式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

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品红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天然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研碎药品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

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的是()

选项类别物质

A大气污染物CO2、SO2、粉尘

B氧化物氧化铝、水、氯酸钾

C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生理盐水、石灰水

D段属材料黄铜、硬铝、钢铁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

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进行分析;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根据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进行分析;

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A错误;

B、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B错误;

C、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

D、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硬铝是铝的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钢

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

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3.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K'lhCUKMnO<XfnO:KNChCa(OH):Cag「

A----------------------*B.20七时溶解度由大到小

,镜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

NaClH:SO«NaOH_AlSiFe.

C溶液的pH由,]、到大D-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由高到k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值的关系;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

度;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化学式进行解答.

B、根据硝酸钾、氢氧化钙、碳酸钙的溶解度进行分析判断.

C、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

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D、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2MnO4中镒元素的化合

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l)x2+x+(-2)x4=0,

则x=+6价;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2MnO4中镒元素的化合价是

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y+(-2)x4=0,则

y=+7价;氧元素显-2价,设MnO2中镒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

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z+(-2)x2=0,则z=+4价;镒元素的化合价不

是按由低到高排列的,故选项错误.

B、硝酸钾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20℃时,溶解度由

大到小排列为硝酸钾、氢氧化钙、碳酸钙,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7;硫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酸性,

pH大于7;溶液的pH由小到大排列应为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故选项错误.

D、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

正确排列顺序应为硅、铝、铁,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

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等是正确解答本

题的关键.

【考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

干燥与净化.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

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镶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

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

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

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制成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是因为通电时发生化学反应显色

B.洗洁精能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于洗洁精

C.镁可用于制作照明弹、是镁燃烧能产生耀眼白光

D.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不发生化学反应,错误;

B、洗洁精能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错误;

C、镁可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因为镁燃烧能产生耀眼白光,正确;

D、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错误;

故选C.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K

A.a气体表示氮气、氮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78%

B.c气体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吸入c气体可以缓解高原反应

C.臭氧(。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D.空气中PM2.5含量低,说明空气质量好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氧气的用途.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A.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正确

B.由图可知,c为氧气,故c气体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吸入c气体可以缓解

高原反应;正确;

C.臭氧(。3)不属于稀有气体,错误;

D.空气中PM2.5含量低,说明空气质量好,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能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防止气体逃逸

B.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壁将水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

C.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

D.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进行验纯

【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

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气体的收集方法解答;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解答;

C、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D、根据可燃性气体的性质解答.

【解答】解: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壁将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错误;

C、过滤时,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错误;

D、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进行验纯,否则不纯的气体点燃或加热

可能产生爆炸,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实验操作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

进行.

8.化学实验常有引人注目的颜色变化.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

事实的是()

A.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B.加热含石蕊的碳酸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向氨水中滴入酚酸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往水中加入高镒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氨水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高镒酸钾易溶于水,结合水溶液的颜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绿色固体变

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加热含石蕊的碳酸溶液,溶液由红色

变为紫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氨水显碱性,向氨水中滴入酚醐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正

确.

D、高镒酸钾易溶于水,往水中加入高镒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故选项

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碳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常见溶液的颜色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我市盛产茶叶,“金山翠芽”绿茶中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

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7。46,下列有关单宁酸说法正确的

是()

A.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38:26:23

C.单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

学式的计算.

【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分子的构成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A.1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

成的,故正确;

B.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x76):(1x52):(16x46)=912:

52:736=228:13:184,故错误;

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x76):(1x52):(16x46)=912:

52:736=228:13:184,由此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52个氢原子,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正确,且能实验目的是()

A.高炉炼铁:2Fe2O3炉C向皿4Fe+3co2T

B.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点燃

C.天然气作燃料:CH4+Q2'CO2+2H2O

HnO2

D.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103"A-2KCl+302t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

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T和I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高炉炼铁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

古洱

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2Fe+3co2,故A错误;

B、铁在置换反应中显示+2价,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B错

误;

占燃

C、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应该是:CH4+2O2-^-CO2+2H2O,故C错误;

D、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

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

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1.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

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O-氢原子

3回一回吐,画-臼工,

甲乙丙丁

A.丁的化学式为N2

B.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受守恒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

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

原子的变化等.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受守恒律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

傕化剂

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高温

2N2+3CH4.

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丁的化学式为N2,故A正确;

19

B、由图示可知,丙为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诙晨qx100%=75%,故B

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故

C正确.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反应生成

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

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

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C.气体受热后由分子的体积增大而体积膨胀

D.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进行解答;

B、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解答;

C、根据物质受热体积增大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分子本身大小不变进行解

答;

D、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分析结论.

【解答】解:A、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故说法正确;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故说法正确;

C、物质受热体积增大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故说法错

误;

D、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的理解与掌握,

难度不大.

13.每年冬春季节是森林火警高发期.下列有关森林火灾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中的枯枝、干草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

B.大风能降低可燃物着火点,加大火势

C.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是使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D.用水浇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分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

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方法有撤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可燃物的温

度.

【解答】解:A、森林中枯枝、干草是可燃物,因此森林为火灾提供了充足的可

燃物,故A说法正确;

B、大风加速了空气的流动,这样有利于可燃物与空气混合使燃烧更旺,故说法

不正确;

C、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是使可燃物撤离燃烧区,正确;

D、用水浇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和灭火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燃烧的条件及促进燃

烧的方法、灭火的原理根据具体的着火情况进行选择.

14.下列化学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实验仪器的使用B.自来水的生产

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加热混凝剂--吸附水中悬浮颗粒沉降

洗净的试管--管口向上正放在试管架上除去

消毒剂--除去水中的细菌

C.化学与生活D.重要化学史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运动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成分

打开瓶盖,汽水喷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针和

减小而减小镭

【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玻璃仪器的洗涤;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自来水的生

产过程与净化方法;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

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试管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B、明矶电离出的铝离子可以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液氯、臭氧都具有强氧化

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根据气体的溶解度来进行判断并完成解答;

D、根据居里夫人、拉瓦锡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进行分析.

【解答】解:A、试管洗涤干净后,要管口向下,倒放在试管架上,故说法错误;

B、明矶电离出的铝离子可以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有较大的表面积,可

以净水;液氯、臭氧都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故说法正确;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

使人们闻到花香;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气压减小气体的溶解度

减小造成的,故说法正确;

D、最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法国的拉瓦锡;居里夫人研究

发现并提取出了放射性物质针和镭,故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总结,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

进行.

15.将一定量的丙烷(C3H8)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并充分反应,测

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物质C3H802H20C02X

反应前质量/g4.412.8000

反应后质量/g007.24.4a

A.表中a的值一定是5.6

B.若8.8g丙烷完全反应,则生成14.4g水

C.生成物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若4.4g丙烷与16.0g氧气充分反应,则无X生成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丙烷的组成可知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再根据表格中的

数据及质量守恒可知:反应中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X三种物质,

则X的质量为12.8g+4.4g-7.2g-4.4g=5.6g,同时也可利用质量守恒中的元素守

恒判断X的元素组成情况.

【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丙烷的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

和等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和X的质量之和,则12.8g+4.4g-7.2g-

4.4g=5.6g,即a=5.6,故A说法正确;

B、因表格中的数据可知,4.4g丙烷能生成7.2g水,所以8.8g丙烷燃烧一定会

生成14.4g水,故说法正确;

1xg

C、因丙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4gx—^^<100%=0.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1X2

7.2gx—xl00%=0.8g,由氢元素质量守恒可知,则X中没有氢原子,故说法错

误;

D、设4.4g丙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点燃

C3H8+5023co2+4H2O

44160

4.4gx

44二160

4.4gx

解得x=16.0g,

因此没有X生成,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表格中物质的质量及质量守恒来分析生成物,明确化

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质量比及元素质量的计算是解答的关键.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

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

分)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固体溶质粉碎、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能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B.铁制品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C.硝酸镂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等

步骤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解时的吸

热或放热现象;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答;

B、根据铁生锈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物质溶于水的能量变化解答;

D、根据溶液配制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把固体溶质粉碎、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能加速溶解的速度,

不能增大溶质的溶解度,错误;

B、铁制品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正确;

C、硝酸镂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错误;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等

步骤,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液以及金属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

行.

17.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序,物质除杂试剂操作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A((CO)o2

B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滤液蒸发结

KC1(MnO2)H2O

C:Zn(Cu)CuSCU溶滴加适量CuSO4溶液,反应后过滤、洗涤

D]NaCl溶液(CaCl2)CO2通入适量的CO2,充分反应后过滤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

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

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C1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

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Zn能与CuS0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

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二氧化碳不能与CaCb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

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

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

解题的关键.

18.NaNCh和KN03的溶解度数据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2030506080

NaNO387.694.9110122148

溶解度s/g

NaNCh87.694.9110122148

A.3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NO3>KNO3

B.乙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

C.ti℃时NaNO3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温度为60-80℃之间

D.阴影处NaNO3和KNO3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

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硝酸钠大;

3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因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aNO3>KNO3;乙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错误,甲表示KNCh溶解度曲线;ti℃

时NaNO3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温度为60-80℃之间正确,因为它们有

共同的溶解度范围;阴影处NaNO3和KNO3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错误,是硝酸

钾的饱和溶液,硝酸钠的不饱和溶液.

【解答】解:A、3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因此饱和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NaNO3>KNO3;故选项正确;

B、乙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错误,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故选项错误;

C、ti℃时NaNCh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温度为60-80℃之间正确,因为

它们有共同的溶解度范围;故选项正确;

D、阴影处NaN03和KNCh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错误,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硝

酸钠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

信息;还考查了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

和填空题中.

1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02

的有

质■

探究双氧水制氧气中MnO2的作用

量/无'InO:

1gO

A.气反应时间,s

体“柏

1051/:。: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后的气体体积变化

/mL

时间:S

溶质

质量

分数

C

20℃时向不饱和KN03溶液中继续加KN03后溶质质量分

O

固体的质量

斯变

量R-Mg

D.加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镁粉

V金属质量;g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

性质.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解答本题可首先分析图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实质,其次分析图象的起

点和终点是否正确,最后分析图象的变化趋势是否合题意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