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模拟试卷19(共709题)_第1页
国家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模拟试卷19(共709题)_第2页
国家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模拟试卷19(共709题)_第3页
国家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模拟试卷19(共709题)_第4页
国家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模拟试卷19(共709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模拟试卷19(共9套)(共709题)国家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模拟试卷第1套一、选择题(本题共60题,每题1.0分,共60分。)1、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下面与CPU概念最不等价的是A、中央处理器B、微处理器C、主机D、控制器和运算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计算机系统中,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又称为中央处理器,微机中的CPU又称为微处理器。主机是CPU和内存的组合。2、下列关于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A、中央处理器直接对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B、运算器完成解释和执行指令的工作C、中央处理器可以从输入设备中得到控制指令D、程序和数据均存放在存储器中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程序是计算机操作的依据,数据是计算机操作的对象。3、在计算机上设计汽车的外形属于哪一类计算机应用领域?A、过程控制B、科学和工程计算C、辅助设计D、数据和信息处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例是用计算机帮助设计人员进行产品、工程设计的重要技术手段,它能提高设计自动化程度,不仅能节省人力和物力,而且速度快、质量高,为缩短产品设计周期、保证质量提供了条件。这种技术目前已在飞机、车船、桥梁、建筑、机械、服装等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4、十进制数值87的二进制数值是A、1010111B、1001111C、1010101D、1001100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如果要把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其规则是:除2取余,直到商为0为止,结果按照上右下左的排列方式列出,就是转换后的结果。5、关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不正确的说法是A、通过文件的复制B、通过共用软盘C、通过共同存放软盘D、通过计算机网络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通过文复制、共用软盘或计算机网络,不断进行传染和扩散。共同存放软盘没有病毒激发条件,不会传染。6、IP地址是A、Internet中的子网地址B、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地址编号C、Internet中网络资源的地理位置D、接入Internet的局域网编号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IP地址标识了连接到网络上的某个计算机或网络设备,它是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地址编号,IP地址必须是唯一的。7、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的表尾插入一个新元素的渐进时间复杂度为A、O(n)B、O(1)C、O(n2)D、O(log2n)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的表尾插入一个新元素不需要进行节点移动,直接插入即可。对应的渐进时间复杂度为O(1)。8、设单链表中节点的结构为(data,link)。已知指针q所指节点是指针p所指节点的直接前驱,若在*q与*p之间插入节点*s,则应执行下列哪一个操作?A、s↑.link:=p↑.link;p↑.link:=sB、q↑.link:=s;s↑.link:=pC、p↑.link:=s↑.link;s↑.link:=pD、p↑.link:=s;s↑.link:=q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单链表中两个节点之间插入一个新节点,要把前面节点的指针域指向新插入的节点(q↑.link=s),把新插入的节点的指针域指向后面的节点(s↑.link=p)。9、在顺序表(3,6,8,10,12,15,16,18,21,25,30)中,用二分法查找关键码值11,所需的关键码比较次数为A、2B、3C、4D、5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二分查找又称为折半查找,首先用待查元素的关键字与线性表中间位置的一个元素的关键值进行比较,若相同则查找成功,否则以这个中间值为界将线性表分为两个子表,假设子表1中所有元素的关键值都小于中间元素,子表2中的所有元素的关键值都大于中间元素说明待查元素在子表1中,完成了一次查找,这是一次失败的查找,因为11并不在序列表中,一共进行了4次比较。10、汇编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通常用指令功能的英文词缩写代替操作码。助记符MOV表示的指令是A、加法B、中断C、空操作D、传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用有助于记忆的符号和地址符号来表示指令,便是汇编语言。通常用有指令功能的英文词的缩写代替操作码,如“传送”指令用助记符MOV表示,“加法”指令用助记符ADD表示。11、设R和s分别为r和s元(度)关系,且R有n个元组,S有m个元组。执行关系R和S的笛卡儿积,记作:T=R×S,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是一个具有n×m个元组的r×s元的关系B、T是一个具有n+m个元组的r×s元的关系C、T是一个具有n+m个元组的r+s元的关系D、T是一个具有n×m个元组的r+s元的关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设关系R和S分别为r元和s元关系,定义R和S的笛卡儿积是一个(r+s)元元组的集合,第一个元组的前r个分量来自R的一个元组,后s个分量来自S的一个元组。若R有k1个元组,S有k2个元组,则关系R和关系S的笛卡儿积有k1×k2个元组,记作:R×S。12、对有14个数据元素的有序表R[14]进行折半搜索,搜索到R[3]的关键码等于给定值,此时元素比较顺序依次为A、R[0],R[1],R[2],R[3]B、R[0],R[13],R[2],R[3]C、R[6],R[2],R[4],R[3]D、R[6],R[4],R[2],R[3]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折半查找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查找方法,要求线性表是有序表。基本思想是:首先将待查的K值和有序表R[0]到R[n-1]的中间位置mid上的节点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若相等,则查找完成;否则,若R[mid].key>K,则说明待查找的节点只可能在左子表R[0]到R[mid-1)中,我们只要在左子表中继续进行折半查找,若R[mid].key<K,则说明待查找的节点只可能在右子表R[mid+1]到R[n-1]中,我们只要在右子表中继续进行折半查找。这样,经过一次关键字比较就缩小一半的查找空间。如此进行下去,直到找到关键字为K的节点,或者当前的查找区间为空(表示查找失败)。根据这个思想,查找的顺序即为R[6],R[2],R[4],R[3]。13、用单链表表示的链式队列的队头在链表的哪个位置?A、链头B、链尾C、链中D、任意位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成为链队列,它是限制仅在表头删除和表尾插入的单链表,队头在链头位置。14、在包含1000个元素的线性表中实现如下各运算,哪一个所需的执行时间最短?A、线性表按顺序方式存储,查找关键码值为666的节点B、线性表按链接方式存储,查找关键码值为666的节点C、线性表按顺序方式存储,查找线性表中第900个节点D、线性表按链接方式存储,查找线性表中第900个节点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由顺序存储结构的特点,对于顺序表,可能通过计算直接确定第1个元素的存储地址。无论I多大,找顺序表中第I个元素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所以C)选项的操作执行的时间最短。15、如果待排序序列中两个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值,在排序后它们的位置发生颠倒,则称该排序是不稳定的。下列不稳定的排序方法是A、冒泡排序B、归并排序C、直接插入排序D、直接选择排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排序方法有很多种,在这些排序方法中,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是稳定的排序方法,直接选择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和堆排序是不稳定的。16、哪一个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设施将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互操作的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就是在原来各自计算机基本的操作系统之上,按照网络体系结构的各个协议标准开发的软件,包括网络管理、资源共享、通信、系统安全和多种网络服务等。17、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哪一项完成的?A、程序设计语言B、编译系统C、操作系统D、标准库程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无论是那种类型的操作系统其功能可分为5部分: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需要用到输入/输出这些外部设备,所以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18、进程所请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后,将使进程状态从A、运行态变为就绪态B、运行态变为等待态C、就绪态变为运行态D、等待态变为就绪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运行中的进程有3种状态:运行状态、就绪状态和等待状态。运行状态:是指进程已获得CPU,并且在CPU中执行的状态。就绪状态:是指进程已具备运行条件,但由于没有获得CPU而不能运行所处的状态,一旦CPU分配给它,就可以运行。等待状态:是指进程因等待某种事件发生而暂时不能运行的状态。例如,当两个进程竞争使用同一资源时,没有占用该资源的进程便处于等待状态。它必须等到该资源被释放后才可以去使用它。引起等待的原因一旦消失,进程就变为就绪状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投入运行。19、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A、页式地址转换B、段式地址转换C、静态重定位D、动态重定位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主存储器是可以被处理器直接访问的,处理器是按绝对地址访问主存储器的。为了使用户编制的程序能存放在主存储器的任意区域执行,用户使用逻辑地址编辑程序,即用户使用了逻辑上的主存储器。存储管理必须为用户分配一个物理上的存储空间,于是,就有一个从逻辑空间到物理空间的转换问题。具体地说,是要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把这样的地址转换工作称为重定位。重定位的方式可以有“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静态重定位是指在装入一个作业时,把作业中的指令地址和数据地址全部转换成绝对地址。一旦装入则不能改变。动态重定位是指在装入作业时,不进行地址转换,而是直接把作业装入到分配的主存区域中。在作业执行过程中,每当执行一条指令时都有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将指令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20、下列条目中哪些是数据库方法的特征?Ⅰ.数据库系统具有自描述特点Ⅱ.数据结构化Ⅲ.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易扩充Ⅳ.数据独立性高Ⅴ.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A、仅Ⅲ,Ⅳ和ⅤB、仅Ⅱ,Ⅲ和ⅣC、仅Ⅰ,Ⅱ和ⅢD、都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与人工管理方法和文件系统方法相比较,数据库方法具有如下的特点:①数据库系统自描述特点;②数据结构化;③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小、易扩充;④数据独立性高;⑤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控制。21、CPU工作状态分为目态和管态两种,从目态转换成管态的唯一途径是A、运行进程修改程序状态字B、中断屏蔽C、中断D、进程调度程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由于中央处理器工作状态区分为目态和管态,用户程序在目态下运行时不能直接使用I/O指令等特权指令。只有当用户程序执行到访管指令产生一次中断后,使机器在原来的目态下执行用户程序变成在管态下执行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程序。所以从目态转换成管态的唯一途径是中断。22、进程调度有各种各样的算法,如果选择算法不恰当,就会出现什么现象?A、颠簸B、进程长期等待C、死锁D、异常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进程调度算法是为了更充分、有效地利用处理器,但若选择不当,会造成某个进程长期等待。23、操作系统具有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的功能,在以下有关的描述中,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进程管理主要是对程序进行管理B、存储管理主要管理内存资源C、文件管理可以有效地支持对文件的操作,解决文件共享、保密和保护问题D、设备管理是指计算机系统中除了CPU和内存以外的所有输入、输出设备的管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进程管理主要是管理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来使用户充分、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存储管理主要指的是内存的管理;文件管理可以有效地支持对文件的操作,解决文件共享、保密和保护问题;设备管理是指计算机系统中除了CPU和内存以外的所有输入、输出设备的管理。24、对资源采用按序分配策略能达到下列哪个目的?A、死锁预防B、死锁避免C、检测死锁D、解除死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对于死锁的预防可以采取3种措施:采用资源的静态预分配策略,破坏“部分分配”条件;允许进程剥夺使用其它进程占有的资源,从而破坏“不可剥夺”条件;采用资源有序分配法,破坏“环路”条件。25、文件系统采用二级文件目录,主要是为A、缩短访问存储器的时间B、实现文件共享C、节省内存空间D、解决不同用户间文件命名冲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二级文件目录中,各文件的说明被组织成目录文件,且以用户为单位把各自的文件说明划分为不同的组。这样,不同的用户可以使用相同的文件名,从而解决了文件的重命名问题。26、在下面列出的数据模型中,哪一个模型是概念数据模型?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实体—联系模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概念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也称为信息模型。概念模型语义表达能力强,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如实体一联系模型、语义网络模型等。27、在下列关于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表中任意两行的值不能相同B、表中任意两列的值不能相同C、行在表中的顺序无关紧要D、列在表中的顺序无关紧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对于关系而言,二维表中的一行称为关系的元组,二维表中的一列称为关系的属性,关系中不能有相同的元组,行、列在表中的顺序无关紧要,但表的不同属性(列)可能有相同的值域,可以相同。28、为了防止一个用户的工作不影响另一个用户,应该采取A、完整性控制B、安全性控制C、并发控制D、访问控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为了防止一个用户的工作不适当地影响另一个用户,一般采取并发控制方法。29、关系数据库中,实现实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表与表之间的A、公共索引B、公共存储C、公共元组D、公共属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关系数据库中,实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表与表之间的公共属性(相同字段)实现的。例如:有学生表和选课表,都有学号这个属性,对应的属性宽度和类型相同,便可以通过学号建立联系。30、若想在本地机上显示Internet上的各种信息,要安装运行一个软件。该软件是A、搜索引擎B、WWW浏览器C、电子邮件服务D、远程登录服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WWW浏览器是用来浏览Internet上的主页的客户端软件。为用户提供了寻找Internet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资源的便捷途径。31、20世纪70年代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提出的DBTG系统代表哪种数据模型?A、关系数据模型B、层次数据模型C、对象数据模型D、网状数据模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网状数据模型的典型代表是DBTG系统,亦称CODASYL系统。32、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表的命令是A、DELETEB、DROPC、CLEARD、REMOVE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SQL语言中,建立一个表的命令是CREATE,对表进行修改的命令是ALTER,删除一个表的命令是DROP,另外还有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查询命令分别为INSERT、UPDATE和SELECT。33、当局部E-R图合并成全局E-R图时,可能出现冲突,下面属于这—类冲突的是A、命名冲突B、元组冲突C、语法冲突D、数据冲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当局部E-R图合并成全局E-R图时,可能出现命名冲突、结构冲突和属性冲突。命名冲突主要包括实体类型名、联系类型名之间异名同义或同名异义等的命名冲突;结构冲突包括作为实体有联系或属性,同一实体其属性成分不同的冲突;属性冲突包括类型、取值范围和取值单位的冲突。34、在数据模型的3个结构中,哪个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A、完整性约束B、数据操作C、数据结构D、以上均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数据的静态特征主要包括对数据结构和数据间联系的描述,在数据模型的3个要素中,数据结构是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的。数据结构是描述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数据库系统中,通常按照其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例如,层次结构、网状结构、关系结构的数据模型分别命名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35、存在一个等待事务集{T0,T1,…,Tn},其中T0正等待被T1锁住的数据项,T1正等待被T2锁住的数据项,Tn-1正等待被Tn锁住的数据项,且Tn正等待被T0锁住的数据项,则系统的工作状态处于A、并发处理B、封锁C、循环D、死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这种循环等待的现象称为死锁。36、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管理员(DBA)的职责的是A、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B、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C、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D、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的确定,数据库各级模式的设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数据库系统中的人员包括: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不同的人员涉及不同的数据抽象级别,具有不同的职责。其中,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Administrator,DBA)的具体职责包括: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监视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定期对数据库进行重组,以提高系统的性能。37、不同的实体是根据什么区分的?A、所代表的对象B、实体名字C、属性多少D、属性的不同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联系。在客观世界中,不同的事物是由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加以区分的。在信息世界中,事物的特征被抽象为实体的属性,不同的实体,其属性也不同。因此,在信息世界中,实体是根据实体属性的不同加以区分的,实体的名字是赋予实体的称谓,属性的多少不能反映实体的本质特征。38、关系R(A,B)和S(B,C)中分别有10个和15个元组,属性B是R的主码,则中元组数目的范围是A、(0,15)B、(10,15)C、(10,25)D、(0,150)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关系R(A,B)和S(B,C)有公共属性B,所以属于关系的自然连接运算,连接条件为R.B=S.B,如果S中的元组在R中没有对应的元组,则中元组数目为0,如果S中的每一个元组在R中都有对应的元组,则中元组数目为15。39、有一个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其中一台计算机A存有DBMS软件、所有用户数据和应用程序,其余各节点作为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向A发出数据库应用请求,这种方式属于A、集中式数据库系统B、并行数据库系统C、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系统D、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集中式数据库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整个DBMS的核心、数据库和应用程序都放在主机上,用户通过终端来并发地存取数据,共享数据资源,这种系统又称为主从式或主机/终端式系统。40、设有一个关系:DEPT(DNO,DNAME),如果要找出倒数第3个字母为W,并且至少包含4个字母的DNAME,则查询条件子句应写成WHEREDNAMELIKEA、’W%’B、’_%W__’C、’W’D、’W%’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SQL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两个通配符:%和_其中“%”表示0个或多个字符,而“_”则表示一个字符。在本题的查找条件中,要求倒数第3个字母为W,应表示成“W__”,并且还要求至少包含4个字母,而当以“%”开头时,它表示的字符可以不存在,所以开头应加一个“_”,那么查询条件子句应写成WHEREDNAMELIKE’_%W__’。41、有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A、实体完整性约束B、参照完整性约束C、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D、关键字完整性约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关系的约束条件也称为关系的数据完整性规则。它是对关系的一些限制和规定。它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这条规定的现实意义是,关系模型对应的是现实世界的数据实体,而关键字是实体唯一性的表现,没有关键字就没有实体,所有关键字不能是空值。这是实体存在的最基本的前提,所以称之为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规则也可称为引用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是对关系外部关键字的规定,要求外部关键字的取值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即不允许在一个关系中引用另一个关系不存在的元组。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内容所作的规定称为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通过这些限制数据库中接受符合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数据值,不接受违反约束条件的数据,从而保证数据库的数据合理可靠。42、已知关系R见下表,可以作为R主码的属性组是A、ABCB、ABDC、ACDD、BCD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主码又称为主关键字,是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其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在本例中,只有A、B、和D属性组符合这一条件。43、已知成绩关系如下图所示。执行SQL语句:SELECTCOUNT(DISTINCT学号)FROM成绩WHERE分数>60查询结果中包含的元组数目是A、1B、2C、3D、4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中SELECT语句的功能是查询。COUNT是用于计数的函数;FROM说明要查询的表;WHERE说明查询条件;DISTINCT去掉结果中的重复值。44、在SQL语言中,一个基本表的定义一旦被删除,则与此基本表相关的下列内容中哪些也将自动被删除?Ⅰ.在此表中的数据Ⅱ.在此表上建立的索引Ⅲ.在此表上建立的视图A、Ⅰ和ⅡB、Ⅱ和ⅢC、Ⅰ和ⅢD、全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基本表一旦被删除,表中的数据和在此表上建立的索引都将自动被删除,而建立在此表上的视图虽仍保留,但已无法引用。45、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是A、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B、E-R图表示的概念模型C、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D、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物理结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数据库设计的不同阶段,获得不同的设计结果。需求分析阶段,其成果是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和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概念设计阶段,其成果是E-R图表示的概念模型;逻辑设计阶段,其成果是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物理设计阶段,其成果是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物理结构。46、表达实体类型及实体之间联系用的数据结构是A、网状B、表C、有向图D、树形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层次模型中,整个数据库的结构被表示成为一个有序树的集合。各个节点表示一个实体类型,每个节点是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的记录类型,各个节点构成层次结构。47、数据库中对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作为数据库的A、存储模式B、子模式C、模式D、外模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或全局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是所有数据库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它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结构的描述。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它是全体数据库的内部表示或者低层描述,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48、数据独立性是指A、数据依赖于程序B、数据库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不依赖于程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数据独立性是数据库领域的一个常用术语,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不用改变。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49、虚拟存储的容量受到下列哪一个因素的限制?A、磁盘空间大小B、物理内存大小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计算机地址位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虚拟存储系统将内存与外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得到一个容量很大的虚拟空间,使用户感到仿佛得到一个很大的内存。虚存虽然比内存要大得多,但不可能无限大,其大小要受到外存空间的限制,以及CPU地址所能表示范围的限制。50、用二维表数据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叫做A、网状模型B、层次模型C、关系模型D、实体一联系模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数据库系统中,有3种数据模型:网状模型使用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层次模型使用层次(树形)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数据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51、在关系模式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X’→Y,则称A、Y函数依赖于XB、Y对X完全函数依赖C、Y对X部分函数依赖D、R属于2NF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符号X→Y本身就意味着Y函数依赖于X。题目叙述的是决定因素X的子集X’,也决定函数Y,即Y对X的子集函数依赖,亦即对X部分函数的依赖,不是完全函数依赖。所以选项A)和B)都不正确。R属于2NF的条件恰恰是要消除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函数依赖,因此选择项D)也不正确。52、候选关键字的属性可以有A、0个B、1个C、1个或多个D、多个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是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其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53、数据库设计的需求阶段主要设计A、程序流程图B、程序结构图C、框图D、数据流程图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数据库设计的需求阶段的目的,是获得用户对新建数据库系统的要求是什么,即确定要做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人员应对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进行详细调查,在了解原系统的概况和确定新系统功能原理的过程中,收集支持系统目标的基础数据及其数据。对客观对象调查完成后,如何描述和分析用户需要呢?在众多的分析方法中,通常用数据流程图来描述数据的流向和处理过程,用数据字典对数据流程图中出现的全部名称进行解释说明。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为系统设计提供了统一的依据,在随后的设计中,不论有多少人参加,大家都以它们为依据,不必担心数据不一致而导致矛盾和混乱。54、任何一个具有两个属性的关系A、可能属于1NFB、可能属于2NFC、可能属于3NFD、一定属于3NF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具有两个属性的关系,只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其中一个属性为主属性,另一个为非主属性,这样就不存在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属于3NF;另一种情况是两个属性均为主属性,没有非主属性,当然根本谈不到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属于3NF。所以任何一个具有两个属性的关系,一定属于3NF,从而也一定属于1NF和2NF。可见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55、设有属性A,B,C,D,以下表示中不是关系的是A、R(A)B、R(A,B,C,D)C、R(A×B×C×D、R(A,B)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表示关系的属性时,各个属性之间的分隔符选用“,”。56、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构成来看,DBMS是建立在什么软件之上的软件系统?A、硬件系统B、操作系统C、语言处理系统D、编译系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构成来看,DBMS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的软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用户。操作系统负责计算机系统的进程管理、作业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等,因此,DBMS对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存取离不开操作系统的支持。DBMS遇到创建和撤销进程、进程通信、读/写磁盘等要求时,必须请求操作系统的服务。57、下列关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散在各节点的数据是不相关的B、用户可以对远程数据进行访问,但必须指明数据的存储节点C、每一个节点是一个独立的数据库系统,既能完成局部应用,也支持全局应用D、数据可以分散在不同节点的计算机上,但必须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处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由一组数据组成,这组数据分布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节点上,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具有独立的处理能力,可以执行局部应用,同时每个节点也能通过网络通信子系统执行全局应用,这样的系统称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58、在PowerDesigner的组成模块中,用于物理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对象及数据组件的生成的工具是A、PowerDesignerProcessAnalystB、PowerDesignerAppModelerC、PowerDesignerMetalWorksD、PowerDesignerWarehouseArchitect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PowerDesigner是一个CASE工具,它包括6个紧密集成的模块。其中,PowerDesignerAppModeler是用于物理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对象及数据组件的生成的工具。通过提供完整的物理建模能力和利用那些模型进行开发的能力,AppModeler允许开发人员针对领先的开发环境,包括PowerDesigner、VisualBasic、Delphi和Power++,快速地生成对象和组件。此外,AppModeler还可以生成用于创建数据驱动的Web站点的组件,使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同样可以从一个DBMS发布“动态”的数据。59、SQL语言规定对数据库中的表能够执行授予权限和收回权限命令的用户A、只能是表的使用者B、只能是表的建立者C、只能是DBAD、是DBA和表的建立者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对数据库可以有建立表的权限,该权限属于DBA,可由DBA授予普通用户,普通用户拥有此权限后可以建立基本表,基本表的属主拥有该表的一切操作权限。60、下面软件结构图表示的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哪种结构?A、以数据库服务器为中心的软件结构B、以Web服务器为中心的软件结构C、以应用服务器为中心的软件结构——基于脚本的方式D、以应用服务器为中心的软件结构——基于构件的方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客户端表现逻辑完全通过脚本实现。服务器端程序由Web服务器端动态解释执行,这些程序可以调用应用服务器上的应用构件,并获得处理结果,最终Web服务器将依据执行结果生成适当的HTML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二、填空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分。)61、计算机采用______工作原理。标准答案:存储程序知识点解析:计算机采用的是“存储程序”工作原理。62、用______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标准答案:机器知识点解析:机器语言是以二进制码表示的指令集合,是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63、设一线性表中有a1,a2,…,a500个元素按递增顺序排列,则用二分法查找给定值K,最多需要比较______次。标准答案:9知识点解析:因为29=512,故最多需要比较9次。64、假定用散列函数H1=kmod13计算散列地址,当发生冲突时,用散列函数H2=kmod11+1来计算下一个探测地址的地址增量。没散列表的地址空间为0~12,在地址2、3、8中,散列表相应的内容为80,85,34。下一个被插入的关键码是42,其插入的位置是______。标准答案:0知识点解析:H1=42mod13=3,地址3中已分配给85,所以计算H2,H2=42mod11+1=10,这是地址增量。下一个探测地址应为3+10=13,13mod13=0,0地址为空,故42可插入在该地址中。65、关系数据模型的三大要素为: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______。标准答案:完整性约束知识点解析:关系的数据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大要素组成。66、进程存在的标志是______。标准答案:进程控制块知识点解析:系统根据PCB感知进程的存在,通过PCB中能包含的各项变量的变化,掌握进程能处的状态以达到控制进程活动的目的。67、在关系模型中,若属性A是关系R的主码,则在R的任何元组中,属性A的取值都不允许为空,这种约束称为______规则。标准答案:实体完整性知识点解析:本题的考查点是实体完整性的概念。本题的题干既是“实体完整性”的定义,例如关系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属性“学号”为关系“学生”的主码,则“学号”不能为空。在关系数据库中数据库完整性包含了3类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68、在页式存储管理中,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由______和页内地址两部分组成。标准答案:逻辑页号知识点解析:在页式存储管理中,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由逻辑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组成。69、关系代数是关系操作语言的一种传统表示方式,它以集合代数为基础,它的运算对象和运算结果均为______。标准答案:关系知识点解析:关系代数是关系操纵语言的一种传统表示方式,它以集合代数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它的运算对象和运算结果均是关系。关系代数也是一种抽象的查询语言,它通过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和修改处理的需求。70、在数据库的三级组织结构中存在着两种映射:一是______之间的映射,二是模式与子模式之间的映射。标准答案:模式与内模式知识点解析:在数据库的三级组织结构中存在着两种映射:一是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二是模式与子模式之间的映射。71、数据模型质量的高低不会影响数据库性能的好坏,这句话正确否?______标准答案:不正确知识点解析:为了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用数据模型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据模型应当正确地反映出数据之间存在的整体逻辑关系。数据模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数据库性能的好坏。72、在实体属性中,可用于区别实体集合中不同个体的属性或几个属性的组合,称______。标准答案:关键字知识点解析:关键字是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其值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73、设有如下关系: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班号)其关键字是学号,将学号为10的学生姓名改为“王华”的SQL语句是______。标准答案:UPDATE学生SET姓名=“王华”WHERE学号=“10”,知识点解析:SQL的数据更新命令如下:UPDATETableNameSETColumn_Namel=eExpressionl[,Column_Name2=eExpression2…]WHERECondition一般使用WHERE子句指定条件,以更新满足条件的一些记录的值。74、一般来说,商品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其产品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软件、______软件和连接软件3类。标准答案:开发工具或工具知识点解析:Oracle产品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开发工具和连接产品3类。75、子类的对象拥有其超类的对象的全部属性的方法,称为子类对超类的______。标准答案:继承知识点解析:子类的对象拥有其超类的对象的全部属性和方法,称为子类对超类的继承。76、第三代数据库系统(或新一代数据库系统)是______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系统。标准答案:面向对象知识点解析:面向对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引起了数据库研究机构和数据库厂商的极大兴趣,成为数据库技术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方向。有人把面向对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系统称为第三代数据库系统,或新一代数据库系统。77、实体可以表示实际存在的事物,也可以表示______。标准答案:概念性事物知识点解析:现实世界任何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是对现实世界事物的一种抽象,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联系。因此,实体用于表示一切事物,而不论有生命的事物,还是无生命的事物;实际存在的事物,还是概念性的事物。78、并发控制是对用户的______加以控制和协调的。标准答案:并发操作知识点解析:并发控制是对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的。79、数据库中知识发现是为了识别数据库中以前不知道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______的非平凡过程。标准答案:模式知识点解析:知识发现(KDD)被认为是从数据中发现有用知识的整个过程。数据挖掘被认为是KDD过程中一个特定步骤,它用专门算法从数据中抽取模式。80、INF消除______依赖,即规范化为2NF;2NF消除依赖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即规范化为3NF。标准答案: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知识点解析:在讨论关系模式向2NF、3NF转化的问题时,都是只涉及非主属性对码的依赖关系,前者是消除部分函数依赖,后者是消除传递函数依赖。国家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模拟试卷第2套一、选择题(本题共57题,每题1.0分,共57分。)1、我们平常所说的裸机是指A、无显示器的计算机系统B、无软件系统的计算机系统C、无输入输出系统的计算机系统D、无硬件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裸机是指无软件系统的计算机系统。2、关于计算机语言,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高级语言,较低级语言更接近人们的自然语言B、高级语言、低级语言都是与计算机同时诞生的C、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属于低级语言D、BASIC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都属于高级语言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程序设计语言根据其面向的不同对象(机器过程)分为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两种。面向机器的计算机语言称为低级语言,面向过程的计算机语言称为高级语言。机器语言是以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指令集合,是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机器语言的优点是占用内存少,执行速度快,缺点是面向机器的语言,随机而异,通用性差,而且指令代码是二进制形式,不易阅读和记忆,编程工作量大,难以维护。汇编语言是符号化的机器语言,与机器语言相比,汇编语言容易写,容易懂,也容易记。缺点与机器语言相同,即通用性差,随机而异。高级语言是一种与具体计算机硬件无关,表达方式接近于人类自然语言的程序设计语言。高级语言的优点是通用性强,可以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程序可读性强,便于维护,极大地提高了程序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BASIC语言、PASCAL语言和C语言都属于高级语言。3、在工作中,微型计算机的电源突然中断,但计算机中什么不会丢失?A、ROM和RAM中的信息B、RAM中的信息C、ROM中的信息D、RAM中的部分信息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ROM叫做只读存储器,一般是在装入计算机前事先写好的。ROM常用于存放固定的程序和数据,并且断电后仍能长期保存。RAM叫做随机存储器,在CPU运行期间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但断电后,所存的信息就会丢失。4、计算机病毒对于操作计算机的人A、只会感染,不会致病B、会感染致病,但无严重危害C、不会感染D、产生的作用尚不清楚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它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可通过非授权入侵隐藏在可执行程序或数据文件中。病毒一词是借用了生物学的概念,因为计算机一旦有了病毒,就如同生物体有了病毒一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生物病毒依赖于生物体而生存,而计算机病毒则依赖于计算机正常的程序而生存,所以不会感染给人。5、关于电子邮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发送电子邮件需要E-mail软件支持B、收件人必须有自己的邮政编码C、收件人必须有自己的E-mail账号D、必须知道收件人的E-mail地址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电子邮件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手段。用户如果想使用电子由附功能,首先需要E-Mail软件支持,还要有自己的E-Mail账号和E-Mail地址。6、在有关计算机软件的描述中,下面不正确的是A、软件就是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B、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C、软件是用户和机器的接口D、软件使用户在不必了解计算机本身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使用计算机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软件是指计算机运行所需程序和程序有关的文档,软件使用户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机器,而是一台抽象的逻辑机器,人们可以不必了解计算机本身的内部构造,而方便有效地使用计算机。也可以说,软件是用户与机器的接口。7、如果一棵二叉树结点的前序序列是A,B,C,后序序列是C,B,A,则该二叉树结点的对称序序列A、必为A,B,CB、必为A,C,BC、必为B,C,AD、不能确定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根据题目给定的前序序列和后序序列,满足条件的二叉树有多个,所以该二叉树结点的对称序序列不能确定。8、对于给出的一组权w={10,12,16,21,30},通过哈夫曼算法求出的扩充二叉树的带权外部路径长度为A、89B、189C、200D、300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根据条件构造哈夫曼树如下:树的带权路径长度为WPL=30*2+(10+12),3+(16+21)*2=200。9、二维数组A[0…8][0…9],其每个元素占2字节,从首地址400开始,按行优先顺序存放,则元素A[8,5]的存储地址为A、570B、506C、410D、482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由于该数组按行优先顺序存储,所以每行共占10x2=20个字节。由此可知:A[8,5](第9行第6个元素)的地址是400+20x8+2x5=570。计算公式:对于按行优先顺序存储的二维数组A[m][n]若其首地址是S,每个元素占k个字节,则数组元素A[i][j]的地址P是p=S+(i*n+j)。*k;在本题中,A[8,5]用C描述就是A[8][5],我们使用公式:p=400+(8*10+5)*2=570。10、设散列函数为H(k)=kmod7,现欲将关键码23,14,9,6,30,12,18依次散列于地址0~6中,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则在地址空间0~6中,得到的散列表是A、14,6,23,9,18,30,12B、14,18,23,9,30,12,6C、14,12,9,23,30,18,6D、6,23,30,14,18,12,9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将23,14,9,6,30,12,18依次按散列函数K(k)=kmod7计算,并按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得到的散列结果是14,18,23,9,30,12,6。11、若对一个已经排好序的序列进行排序,在下列4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比较好?A、冒泡法B、直接选择法C、直接插入法D、归并法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若以排序所用的比较时间来看,直接插入法和归并法都比较短,对于n个元素的序列,大约需要比较n-1次;但归并法要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所以用直接插入法比较好。12、线性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A、随机访问B、不必事先估计所需存储空间大小C、插入与删除时不必移动元素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长度成正比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线性链表具有的特点是不必事先估计所需存储空间大小,插人与删除时不必移动元素,所需空间与线性表长度成正比,但不能进行随机访问。13、试题基于以下的5阶B树结构,该B树现在的层数为2。从该B树中删除关键码15后,该B树的第2层的结点数为A、6B、7C、8D、9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如果删除关键码15,则原来的结点只剩下一个关键码,刚好等于[5/2]-1=1,所以可以删除,不用进行移动其他关键码。所以结点数仍为7。14、对某二叉树进行前序遍历的结果为ABDEFC,中序遍历的结果为DBFEAC,则后序遍历结果为A、DBFEACB、DFEBCAC、BDFECAD、BDEFAC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根据前序遍历根-左-右,中序遍历左-根-右,后序遍历左-右-根的原则,可得出上述结论。15、在排序过程中,比较次数与序列的初始位置无关的排序方法是A、直接插人排序和快速排序B、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C、直接选择排序和归并排序D、直接插入排序和归并排序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归并排序要求待排序文件已经部分排序,而其他的排序方法对排序文件的初始状态不做要求。16、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管理资源的程序B、管理用户程序执行的程序C、能使系统资源提高效率的程序D、能方便用户编程的程序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操作系统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操作系统是一种资源管理程序,其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的使用,并能为其他软件的开发与使用提供必要的支持。17、当用户程序执行访管指令时,中断装置将使中央处理器如何工作?A、维持在目态B、从目态转换到管态C、维持在管态D、从管态转换到目态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中央处理器有两种工作状态:管态和目态。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管态时可执行包括特权指令在内的一切机器指令;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目态时不允许执行特权指令。所以,操作系统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时,应让中央处理器在管态下工作,而用户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时,应让中央处理器在目态下工作。18、批处理操作系统的主要缺点是A、系统吞吐量小B、用户不能直接控制其作业的执行C、不具备并发性D、系统资源利用率不高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批处理系统有两个特点:一是多道,二是成批。成批的特点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允许用户与他的作业发生交互作用,即作业一旦进入系统,用户就不能直接干预具体作业运行。19、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什么完成的?A、硬件B、地址转换程序C、用户程序D、装入程序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页式存储管理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作业,因而需要有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作支持。20、逻辑文件存放在存储介质上时,采用的组织形式是与什么有关?A、逻辑文件结构B、存储介质特性C、主存储器管理方式D、分配外设方式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用户的逻辑文件要存放到存储介质上时,文件系统要根据存储设备的类型,用户采用的存取方式决定文件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方式。21、通常把通道程序的执行情况记录在A、PSWB、PCBC、CAWD、CSW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通道在执行通道程序时把通道和设备执行操作的情况随时记录下来,汇集在一个通道状态字(CSW)中。22、设计作业调度算法时,不需要考虑下列哪一个因素?A、友好的用户界面B、均衡使用资源C、公平性D、吞吐量大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作业调度算法设计要考虑均衡使用资源、公平性、吞吐量等。但是没有必要考虑友好的用户界面。23、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A、管理信息段B、信息存储段C、数据段D、程序段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相关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涉及到相同变量的那些程序段。24、下列进程状态的转换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就绪→运行B、运行→就绪C、就绪→等待D、等待→就绪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在上述4种转换中,就绪→等待这种转换不存在,所以是不正确的。25、UNIX系统中,进程调度采用的技术是A、时间片轮转B、先来先服务C、静态优先数D、动态优先数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UNIX系统中,进程调度采用的技术是动态优先数。26、下面不属于数据管理技术发展过程中人工管理阶段的特点的是A、数据不保存B、数据不共享C、数据无专门软件进行管理D、数据具有独立性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人工管理阶段是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数据处理的方式是批处理,其主要特点是:数据不保存;数据无专门软件进行管理;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27、在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A、具有物理独立性,没有逻辑独立性B、具有逻辑独立性,没有物理独立性C、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均没有D、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数据独立性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在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28、下述哪一条是由于关系模式设计不当所引起的问题?A、数据冗余B、数据被非法读取C、数据被非法修改D、发生死锁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如下特征: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和可激发性。29、有关系模式A(C,T,H,R,S),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课程T:教员H:上课时间R:教室S:学生根据语义有如下函数依赖集:F={C→T,(H,R)→C,(H,T)→R,(H,S)→R}关系模式A的码是A、CB、(H,R)C、(H,T)D、(H,S)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函数依赖是事物之间相关性的一种表述,是属性固有语义的体现。设R(U)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Y,Z是U的子集。若对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属性值不等,则称“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X称为决定因素。30、在SQL语言的SELECT语句中,实现投影操作的是哪个子句?A、SELECTB、FROMC、WHERED、GROUPBY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在SQL语言的SELECT语句中,实现投影操作的是SELECT。31、SQL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A、定义表B、定义视图C、定义索引D、以上都包括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关系数据库系统支持三级模式结构,其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中的基本对象有表、视图和索引,因此,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定义表、定义视图和定义索引。32、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A、记录长度B、文件的大小C、联系的复杂程度D、数据之间的联系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数据之间的联系,层次型用有向树描述数据及其联系;网状型用有向图描述数据及其联系;关系型用二维表描述数据及其联系。33、关系数据库中,实现主码标识元组的作用是通过A、实体完整性规则B、参照完整性规则C、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D、属性的值域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实体完整性规则保证关系中没有相同的元组,关系数据库中通过设置主码来实现。34、SQL语言成为关系数据库的国际标准的年份是A、1986年B、1987年C、1998年D、1989年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的发展如下:SQL(StructuredQueryLanguage)是1974年由博依斯(Boyce)和张伯伦(Chamberlain)提出的,并在IBM公司的SYstemR数据库系统上得以实现。这种语言简洁,功能丰富,使用灵活、方便,很快被整个计算机界认可;1986年10月,美国国家标准局(ANSl)颁布了SQL语言的美国标准;1987年6月,国际标准组织(ISO)把这个标准采纳为国际标准;在SQL成为国际标准后,其他数据库产品厂家也纷纷推出各自的支持SQL的软件或与SQL的接口软件。35、SQL通常不提供下列哪一种操作?A、修改索引定义B、修改视图定义C、修改索引定义和修改视图定义D、修改表定义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视图是基于基本表的虚表,索引是依附于基本表的,因此,SQL通常不提供修改视图定义和修改索引定义的操作。用户如果想修改视图定义或索引定义,只能先将它们删除掉,然后再重建。不过有些关系数据库产品,如Oracle,允许直接修改视图定义。36、下面不属于对属性列和视图的操作权限的操作有A、建立索引B、查询C、插入D、删除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对属性列和视图的操作权限有查询(Select),插入(Insert),修改(Update),删除(Delete)以及这4种权限的总和(AllPrivileges)。37、若用如下的SQL语句创建一个表S:CREATETABLES(S#Char(16)NOTNULL;SNAMEchar(8)NOTNULL,SEXchar(2),AGEinteger)向表S中插入如下行时,哪一行可以被插入?A、(’991001’,’李明芳’,女,’23’)B、(’990746’,’张民’,NULL,NULL)C、(NULL,’陈道明’,’男’,35)D、(’992345’,NULL,’女’,25)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根据该表的语法,S#,SName不能为空,因此选项C),D)不能被插入。在选项A)中,由于各列均为字符,所以应用引号表示,而该选项中的“女”没加引号,所以选项A)也不能被插入。38、PowerBuilder是一种深受广大用户欢迎的快速应用开发工具,它与其他应用开发工具比较,最具有特色的是A、支持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B、提供可视化图形用户界面C、使用ODBC与多种数据库连接D、可通过数据窗口访问数据库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PowerBuilder使用专门接口或ODBC,可同时支持与多种数据库的连接。39、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作、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语句INSERT,DELETE,UPDATE实现哪类功能?A、数据查询B、数据操纵C、数据定义D、数据控制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SQL语言数据查询的语句是SELECT,数据操作语句有INSERT、DELETE和UPDATE,数据定义语句有CREATE、DROP和ALTER,数据控制语句是GRANT和REVOKE。40、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M∶N,则在转换成关系模型时,如何引入第三个交叉关系?A、需要B、不需要C、无所谓D、将两个实体合并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两实体间的联系是M∶N时,关系模型是多对多联系。在转换成关系模型时,需要把多对多联系分解成一对多联系,分解的方法就是增加一个关系表示联系,其中纳入M方和N方的关键字。41、以下关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A、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B、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n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C、一个m∶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D、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实体间的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42、下列哪一项不是DBMS的组成部分?A、DDL及其翻译处理程序B、DML及其编译、解释程序C、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D、宿主语言及其编译、处理程序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DBMS由三部分组成:数据描述评议(DDL)及其翻译处理程序;数据操纵语言(DML)及其编译、解释程序以及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但是不包括宿主语言及其编译、处理程序。43、把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属于数据库设计的A、概念设计B、逻辑设计C、需求分析D、物理设计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属于数据库设计的逻辑设计阶段。44、把关系看做二维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表中允许出现相同的行B、表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行C、行的次序可以交换D、列的次序可以交换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元组。45、关系数据模型A、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1联系B、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N联系C、只能表示实体间的M∶N联系D、可以表示实体间的上述3种联系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关系数据模型能表示实体间的一对一(1∶1),(一对多)1∶N,(多对多)M∶N联系。46、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的关系必须满足:其中每一属性都是A、互不相关的B、互不分解的C、长度可变的D、互相关联的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规范化理论规定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互不分解的。47、对并发操作若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带来A、不安全B、死锁C、死机D、不一致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对并发操作若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带来不一致。48、下述哪些功能是数据库定义模块的基本功能?Ⅰ.数据库模式定义Ⅱ.数据库完整性定义Ⅲ.数据库安全性定义Ⅳ.存取路径定义A、仅Ⅰ、Ⅱ和ⅢB、仅Ⅰ、Ⅱ和ⅣC、仅Ⅱ、Ⅲ和ⅣD、都是标准答案:1知识点解析:数据定义的程序模块主要包括:模式、外模式、存储模式的定义模块;安全性定义,如授权定义及处理模块;完整性定义,如主码、外码、其他完整性约束定义及处理模块。49、当一个事务执行期间所使用的数据,不能被第二个事务再使用,直到第一个事务结束为止。这个性质称为事务的A、串行性B、隔离性C、永久性D、原子性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事物必须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当一个事务执行期间所使用的数据,不能被第二个事务再使用,直到第—个事务结束为止。这个性质称为事务的隔离性。50、不允许任何其他事务对这个锁定目标再加上任何类型锁的锁是A、共享锁B、排他锁C、共享锁或排他锁D、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给数据项加锁的方式有多种,最基本的两种是共享锁和排他锁:共享锁:Ti获得了数据项Q上的共享锁,则Ti可读Q但不能写Q。排他锁:Ti获得了数据项Q上的排他锁,则Yi可读Q又可写Q。不允许任何其他事务对这个锁定目标再加上任何类型锁的锁是排他锁。51、下述哪一个数据库系统属于第一代数据库系统7.A、SybaseB、IngressC、IMSD、ObjectStore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指层次模型数据库系统。层次模型数据库的代表是IBM公司1969年研制出的信息管理系统(IMS),IMS是最早和使用最广的几个数据库之一。52、数据库设计的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表示概念结构的常用方法和描述工具是A、层次分析法和层次结构图B、数据流程分析法和数据流程图C、结构分析法和模块结构图D、实体—联系方法和E-R图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设计数据库概念最著名,最实用的方法是P.P.S.Chen于1976年提出的“实体-联系方法”,简称E-R方法。它采用E-R模型将现实世界的信息结构统一用实体,属性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来描述。53、在PowerBuilder的数据类型中,integer是多少位带符号数?A、7B、8C、15D、16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PowerBuilder的数据类型integer表示整型,是15位带符号数。54、下面关于企业级应用开发平台UNIFACE的叙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UNIFACE采用模型驱动,构件式的应用构造策略B、UNIFACE的开发语言是JAVAC、UNIFACE支持WEB应用的开发D、UNIFACE可应用于构造大型而复杂的业务应用系统标准答案:2知识点解析:UNIFACE采用构件(Component)式开发。55、在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中,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应遵循相应原则。对于三个不同实体集和它们之间的一个多对多联系,最少应转换为多少个关系模式?A、2B、3C、4D、5标准答案:4知识点解析:根据E-R模型与关系模型之间的转换规则,此题最少应该转换为4个关系模式。56、下面所列条目中,哪一个是当前应用开发工具的发展趋势?Ⅰ.采用三层Client/Server结构Ⅱ.对Web应用的支持Ⅲ.开发的、构件式的分布式计算环境A、Ⅰ和ⅡB、Ⅱ和ⅢC、Ⅰ和ⅢD、都是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当前应用开发工具的发展趋势有:采用三层Client/Server结构;对Web应用的支持;开发的,构件式的分布式计算环境。57、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是指A、层次型数据库系统B、网状型数据库系统C、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指支持关系模型的关系数据库系统。IBM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员E.F.Codd于1970年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了数据库的关系模型,开创了数据库关系方法和关系数据库理论的研究,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关系数据库系统仍然是主流的数据库系统,市场上的关系数据库产品包括IBM的DB2,Ingress,Oracle,sybase,Informix,MicrosoftSQLServer等。二、填空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分。)58、计算机的字长是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它不仅标志着计算机的计算精度,而且也反映计算机【】的能力。标准答案:处理信息知识点解析:字长就是计算机运算器进行一次基本运算所能处理的数据的位数。字长不仅标志着计算机精度,也反映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字长越大,计算机精度越高,处理能力就越强。计算机的字长是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它不仅标志着计算机的计算精度,而且也反映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59、NetWare局域网操作系统是由美国的Novell公司于1984年提出的多任务局域网操作系统,是第一个支持多平台、支持在不同【】的网络间进行路由的网络操作系统。标准答案:拓扑结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0、线性表L=(a1,a2,…,an)用数组表示,假定删除表中任一元素的概率相同,则删除一个元素平均需要移动元素的个数是【】。标准答案:(n-1)/2知识点解析:删除第1个元素时,需把第2个元素到第n个元素依次往后移动一位,共移n-1次,第2个元素移n-2次,……,第n个元素移动0次,共(n-1+0)*n/2,平均(n-1)*n/2/n=(n-1)/2。61、设只包含根节点的二叉树的高度为0,则高度为k的二叉树的最小节点数为【】。标准答案:k+1知识点解析:由于只包含根节点的二叉树的高度为0,所以高度为k的二叉树有k+l层。当每层的节点数为1,即二叉树退化为线性表时,总节点数为最小,应用k+1个。62、在一棵二叉排序树中,按【】遍历得到的节点序列是有序序列。标准答案:中序知识点解析:二叉排序树的特点是左子树各节点的值小于树根节点,右子树各节点的值大于等于树根节点的值。中序遍历是“左子树—树根节点—右子树”,因此要得到有序节点序列,应进行中序遍历。63、程序与和它有关进程的对应关系是【】。标准答案:一对多知识点解析:一般来说,一个进程肯定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程序,而且只有一个,而一个程序有可能没有与之对应的进程,也有可能有多个进程与之对应(运行在几个不同的数据集上)。因此它们的对应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64、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中,若按逻辑结构划分,可将文件划分成【】和记录式文件两大类。标准答案:流式文件或无结构文件知识点解析:文件的逻辑结构是指文件的外部组织形式,主要分为两类: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流式文件也称为无结构文件,基本单位是字符,是有序字符的集合;记录式文件基本单位是记录,记录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单位,包含记录键和其他属性。65、多用户系统所用的文件目录结构至少应是【】。标准答案:二级文件目录知识点解析:单级目录是指为存储设备的所有文件建立一张目录表,每个文件占有其中的一项。单级目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文件命名冲突和搜索效率较低,而且多用户系统还牵涉到文件的共享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把单级目录扩充成二级目录,甚至多级目录。66、在数据库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模式的体系结构中,存在两次映象:它们是外模式到模式的映象和【】的映象。标准答案:模式到内模式知识点解析: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两级映象,保证了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其两次映象为外模式/模式映象和模式/内模式映象。67、在数据库技术中,使用数据模型的概念描述数据库的语义和结构,一般可分为两类:概念数据模型和【】数据模型。标准答案:结构知识点解析: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类: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结构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68、一个数据库的数据模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3个组成部分:【】、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标准答案:数据结构知识点解析: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一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3部分组成。69、SQL语言可以对两种基本数据结构进行操作,一种是表,另一种是【】。标准答案:视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0、在图书数据库中查找书名包含“数据库”的所有书的最高价、最低价和平均价。其对应的查询语句如下:selectMAX(单价)AS最高价,MIN(单价)AS最低价,AVG(单价)AS平均价;from图书;where书名【】。标准答案:like“%数据库%”知识点解析:查询包含“数据库”的书,就可用LIKE谓词。LIKE后面的字符串中字符‘-’表示可以是任意单个字符、‘%’表示可以是任意多个字符。7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库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库运行管理和【】等四个方面。标准答案: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2、数据库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的全局逻辑数据结构,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和【】。标准答案:存储结构/内模式/物理存储结构知识点解析:数据库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的模式(全局逻辑数据结构),外模式(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和内模式(存储结构)。73、Delphi被称为第【】代编程语言,它是基于窗口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标准答案: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4、在数据库并发控制中,两个或更多的事务同时处于相互等待状态,称为【】。标准答案:死锁知识点解析:这是死锁的定义。75、设有关系模式R(A,B,C,D,E,F),其函数依赖集为:F={E→D,C→B,CE→F,B→A}。R最高属于第【】范式。标准答案:1NF知识点解析:R最高属于1NF。因为CE为码,而又E→D,所以存在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所以R不属于2NF。76、如果多个事务在某个调度下的执行结果与这些事务在某个串行调度下的执行结果相同,则称这个调度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