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B/12/wKhkGWblipSAceMnAAGDayIN8N0880.jp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B/12/wKhkGWblipSAceMnAAGDayIN8N08802.jp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B/12/wKhkGWblipSAceMnAAGDayIN8N08803.jp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B/12/wKhkGWblipSAceMnAAGDayIN8N08804.jp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3B/12/wKhkGWblipSAceMnAAGDayIN8N088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筷子 B.瓶起子C.核桃夹 D.钢丝钳2.如图中的皮划艇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桨柄的末端,另一手用力划桨,此时的船桨可看作是一个杠杆。下图中的船桨模型中最合理的是()A.B.C.D.3.一个600N重的成年人和一个小孩都过一道8m宽的水渠。成人从左岸到右岸,而小孩从水渠右岸到左岸,两岸各有一块6m长的坚实木板(忽略木板自身重量和木板叠交的距离),要使成年人和小孩都能平安过渠,小孩的体重至少是()A.100N B.200N C.300N D.400N4.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重为6N的物体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匀速拉到高处,斜面长s=1.5m,高h=0.5m,在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2N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与拉力F是一对平衡力C.只将物体拉到斜面中点位置处,斜面的机械效率变为原来的一半D.若只把斜面的高度降低,则斜面的机械效率降低5.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接近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阻力臂一直变大B.F先变小后变大C.一直是省力杠杆D.可以将杠杆OA拉至水平位置并保持静止6.如图所示,将重150N的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杠杆的B端悬挂乙物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乙物体所受重力为30N,AO:OB=1:3,甲物体的底面积为0.2m2,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对杠杆的拉力为10NB.杠杆对甲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为60NC.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750PaD.水平地面对甲物体的支持力为60N7.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A.B.C.D.8.实心物体A由甲物质制成,实心物体B由乙物质制成,物体A和物体B的体积相同。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把物体A挂在滑轮组下,如图2所示,若使滑轮组处静止状态,则虚线框内应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绳重、轮重均忽略不计)()A.1个 B.2个 C.3个 D.4个9.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同一滑轮组的不同绕法,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用图甲绕法匀速提升重为90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9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拉力F1的大小为450N②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400N重物时,机械效率为80%③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图乙绕法机械效率大④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F1、F2做功相等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①②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10.某同学旅游时,发现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当地人借助这种装置可以将较重的物体很轻便地搬运到二楼上面。他借助该装置提升100牛的重物(不计摩擦和装置的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把A、B简化看成动滑轮B.人将绳拉过1米时,物体也上升1米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的拉力为20牛D.利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11.如图所示,某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水平面上重900N、底面积为200cm2的方形货箱,货箱20s内匀速上升4m,工人所用拉力F为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人拉绳子的速度为0.2m/sB.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C.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90%D.当滑轮组对货箱的拉力为零时,货箱对地面的压强为4.5×104Pa12.用水平力F1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表面相对地面静止,连接B与竖直墙壁之间的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F2。不计滑轮重和绳重,滑轮轴光滑。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 B.F2<F1<2F2 C.F1=2F2 D.F1>2F21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的物体重200N,与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48N,当用图示装置水平匀速拉动物体时,F=20N.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则()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B.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大小是4NC.物体的速度大小是0.3m/sD.动滑轮重4N14.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吊装工具,物体M为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的支点为O,已知OA:OB=1:2,滑轮下面挂有建筑材料P,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700N,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当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以1m/s的速度匀速拉动绳子时()A.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B.建筑材料P重为600NC.建筑材料P上升的速度为3m/sD.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4400N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15.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使用定滑轮可以(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如图所示,用固定在竖直墙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已知AB长40cm,BC长50cm。室外机的质量为30kg,室外机的重力作用线正好通过AB中点,则A处钉受到的水平拉力F为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选填“靠近”或“远离”)墙壁。17.如图所示,快递小哥为了较快的把货物装入运输车,用同样的器材设计了甲、乙两种方式提升货物,应该选用
装置,理由是。18.如图所示,重力G=700N的水平木板在滑轮组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三个滑轮等大、光滑,质量均忽略不计。所有细绳的重力均不计,与天花板间的固定点分别叫做A、B、C,与木板间的固定点分别叫做D、E;各条细绳中不与滑轮接触的部分均竖直。则B点处的细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为。19.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180N的重物匀速向上提升到2m高的平台上,他所用的拉力为100N,则动滑轮重为N,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为m。(不计绳重及摩擦)20.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0N的物体水平移动5m,当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120N,此时水平拉力为50N,则拉力做的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21.如图所示,是一套简易升降装置示意图,其上端固定在楼顶,工人用力拉绳子,装置可使人与工作台升至所需高度,装置中滑轮A、B、C的重力分别为100N、50N、40N,人的重力为600N,当人用100N的拉力向下拉绳子时,地面对工作台的支持力为450N,则工作台的重力为N.(不计绳重和摩擦)22.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是由固定的斜面和滑轮组成的。若斜面的长L与斜面高h的比值为2,整个机械的效率为80%,则使用该机械将重物沿斜面缓慢拉上的过程中,作用力F与重物所受重力G的之比为。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23.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那么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使用斜面的省力情况可以通过比较沿斜面的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比值大小来判定,比值越小,越省力)小华提出以下三个猜想。猜想1: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猜想2: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的倾角有关。猜想3:斜面的省力情况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在沿斜面的力作用下,物块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⑥斜面倾角θθθθθ1(θ1>θ)θ2(θ2>θ1)斜面的表面材料木板毛巾木板木板木板木板物块重力G/N224622沿斜面的拉力F/N1.351.522.704.051.521.70(1)通过对比实验(填写实验序号)中的数据可知,使用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2)通过对比实验序号①、⑤、⑥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3)为了验证猜想3,小华做了实验(填写实验序号),分析实验数据后,小华认为这几次实验省力情况相同依据是。【拓展】完成实验后,小华沿斜面用1.8N的拉力,将重5.4N的物体从斜面底匀速拉到顶端。已知斜面长1.2m,高0.3m,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2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1杠杆上而有刻度,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位置平衡。(2)图2和图3的操作相比,图更方便,因为可以直接读出。实验中杠杆右侧没有使用钩码,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好处是。(3)图4中,若慢慢将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拉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它的示数将变,因为。(4)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后,小明同学想利用图5装置测出杠杆提升钧码时的机械效率:①图5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0.5N,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它的示数为4N,当钩码上升6cm时,杠杆上的C点上升3cm,则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ηa=。②杠杆的机械效率跟钩码悬挂的位置到底有没有关系呢?如图6,他仍然竖直向上拉杠杆使C点上升3cm,若支点处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经分析可知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ηb与ηa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接下来可以进行实验,收集数据,通过实践证明我们的分析是否正确。25.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同一滑轮组先后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实验,如图甲和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实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次数物重/N提升高度/m拉力/N绳端移动距离/m机械效率η130.12.00.350%260.13.20.3(1)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可计算出表格中的横线上应填的数据大小为(用百分数表示)。(2)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3)小明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一边拉动弹簧测力计一边读数,非常不方便,因为这样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为了方便读数,小明认为可以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他的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如果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则所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比其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只是按照如图丙所示的绕绳方法组装滑轮组,并利用图丙方案提升相同重量的物体,对比甲图和图丙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知η甲η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四、计算题(26题13分,27题12分,共25分)26.(13分)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将边长为5cm的正方体G1通过轻质细绳系于正上方杠杆的A点,物体G2重为40N,将G2放在B点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已知OA=0.2m,OB=0.1m,问:(1)(3分)此时细绳作用于A的拉力是多大?(2)(4分)正方体G1的重力是多少?(3)(6分)现用F=5N的水平拉力使G2以0.05m/s的速度从B点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多少秒时间,可使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27.(12分)如图所示,为一滑轮组,在竖直拉力F=20N的作用下,提着重物G匀速上升,在10s钟内,力F上升了1.2m,如果忽略绳重与摩擦阻力,试求:(1)(4分)重物G上升的速度为多大;(2)(3分)如果此时该滑轮组的效率为80%,则所提重物的重力为多大;(3)(5分)如果所提重物的重力增加为68N,则匀速提升重物时,该滑轮组的效率为多少。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筷子 B.瓶起子C.核桃夹 D.钢丝钳解: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符合题意;B、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C、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A。2.如图中的皮划艇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桨柄的末端,另一手用力划桨,此时的船桨可看作是一个杠杆。下图中的船桨模型中最合理的是()A.B.C.D.解:由题意可知,撑住桨柄的末端为支点,下面的手给浆向后的力,这时水给浆一个向前的力,所以船前进。答案:B。3.一个600N重的成年人和一个小孩都过一道8m宽的水渠。成人从左岸到右岸,而小孩从水渠右岸到左岸,两岸各有一块6m长的坚实木板(忽略木板自身重量和木板叠交的距离),要使成年人和小孩都能平安过渠,小孩的体重至少是()A.100N B.200N C.300N D.400N解:(1)因成年人较重,所以只要成年人能安全过水渠,则小孩也能安全过水渠;小孩站在B′处让成年人先从木板上过水渠,当成年人到达水渠对岸后,站在B′处,然后再让小孩过水渠如图所示:(2)把木板A′B′视为杠杆,O为支点,成年人对A′B′的压力视为阻力F2,小孩对木板的压力视为动力F1当成年人在A′时,阻力(成年人对A′B′的压力)最大,为F2=G成年人=600N由题意和图示可知:OA′=2m,OB′=6m﹣2m=4m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OB′=F2×A′O则F1===300N即小孩体重不能轻于300N;答案:C。4.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重为6N的物体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匀速拉到高处,斜面长s=1.5m,高h=0.5m,在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2N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与拉力F是一对平衡力C.只将物体拉到斜面中点位置处,斜面的机械效率变为原来的一半D.若只把斜面的高度降低,则斜面的机械效率降低解:A、此过程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Gh=6N×0.5m=3J根据η=变形得,总功为:W总===4J;由W总=Fs得,拉力为:F==≈2.7N,故A错误;B、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物体在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因支持力和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则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可知摩擦力与拉力也不是一对平衡力(根本原因是二力的大小并不相等),故B错误;C、只将物体拉到斜面中点位置处,斜面的倾斜角度不变,所以斜面的机械效率也不变,故C错误;D、若只把斜面的高度降低,即斜面的倾斜角度变小,则斜面的机械效率降低,故D正确。答案:D。5.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接近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阻力臂一直变大B.F先变小后变大C.一直是省力杠杆D.可以将杠杆OA拉至水平位置并保持静止解: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阻力的大小不变(等于物重G),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断变小,当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时,杠杆为费力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将变大。;将杠杆OA拉至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0,杠杆不能平衡,不能保持静止状态,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答案:A。6.如图所示,将重150N的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杠杆的B端悬挂乙物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乙物体所受重力为30N,AO:OB=1:3,甲物体的底面积为0.2m2,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对杠杆的拉力为10NB.杠杆对甲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为60NC.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750PaD.水平地面对甲物体的支持力为60N解:(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LAO=FB•LOBAO:OB=1:3,则OB=3AO所以细绳对杠杆拉力的作用FA===3G乙=3×30N=90N;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得,杠杆对甲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为90N,甲物体对杠杆的拉力也为90N,故AB错误。(2)对甲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甲物体共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三个力的作用,且重力等于拉力与支持力之和则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甲=F支=G甲﹣FA=150N﹣90N=60N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300Pa.故C错误,D正确。答案:D。7.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A. B.C. D.解:由题知,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A、由于杠杆平衡,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F<G;B、由于杠杆平衡,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F>G;C、使用定滑轮,F=G;D、使用动滑轮,F=G;由以上分析可知,B选项中用力最大。答案:B。8.实心物体A由甲物质制成,实心物体B由乙物质制成,物体A和物体B的体积相同。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把物体A挂在滑轮组下,如图2所示,若使滑轮组处静止状态,则虚线框内应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绳重、轮重均忽略不计)()A.1个 B.2个 C.3个 D.4个解:由图1可知,当m=20g时,V甲=10cm3,V乙=40cm3则ρA===2g/cm3,ρB===0.5g/cm3所以ρA:ρB=2g/cm3:0.5g/cm3=4:1;因为A、B的体积相同,所以由G=mg=ρVg可得,A、B的重力之比:GA:GB=ρAVg:ρBVg=ρA:ρB=4:1;由图2可知,使用的滑轮组中n=2,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设方框中挂N个B物体则有:N•GB=GA则N=×=×=2。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答案:B。9.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同一滑轮组的不同绕法,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用图甲绕法匀速提升重为90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9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拉力F1的大小为450N②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400N重物时,机械效率为80%③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图乙绕法机械效率大④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F1、F2做功相等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①②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解:①图甲中,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匀速提升重为90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90%由η=====90%可得拉力F1的大小:F1===500N,故①错误;②图甲中,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拉力F1=(G+G动),则动滑轮的重力:G动=2F1﹣G=2×500N﹣900N=100N;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400N重物时,其机械效率为:η′==×100%=80%,故②正确;③④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时,有用功相同,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克服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因同一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不变、提升高度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即F1和F2做功相同),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相同、机械效率也相同,故③错误、④正确。答案:A。10.某同学旅游时,发现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当地人借助这种装置可以将较重的物体很轻便地搬运到二楼上面。他借助该装置提升100牛的重物(不计摩擦和装置的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把A、B简化看成动滑轮B.人将绳拉过1米时,物体也上升1米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的拉力为20牛D.利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解:A、提升物体时,A的轴固定不动,属于定滑轮;B和物体一起移动,属于动滑轮,故A错;B、由图知,A、B组成滑轮组,n=5,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5h;人将绳拉过1m时,物体上升的高度h=0.2m,故B错;C、不计摩擦和装置的自重,人对绳的拉力:F=G=×100N=20N,故C正确;D、由C项解答和图示可知,利用该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错。答案:C。11.如图所示,某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水平面上重900N、底面积为200cm2的方形货箱,货箱20s内匀速上升4m,工人所用拉力F为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人拉绳子的速度为0.2m/sB.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C.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90%D.当滑轮组对货箱的拉力为零时,货箱对地面的压强为4.5×104Pa解:A、由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4m=12m,人拉绳子的速度v===0.6m/s,故A错误;B、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3×500N﹣900N=600N,故B错误;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60%,故C错误;D、当滑轮组对货箱的拉力为零时,货箱对地面的压力F′=G=900N,货箱对地面的压强p===4.5×104Pa,故D正确。答案:D。12.用水平力F1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表面相对地面静止,连接B与竖直墙壁之间的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F2。不计滑轮重和绳重,滑轮轴光滑。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 B.F2<F1<2F2 C.F1=2F2 D.F1>2F2解:由图知(1)动滑轮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1,墙壁对它水平向左的拉力F墙,木板A对它水平向左的拉力F木板由于木板向右匀速运动,所以F1=F墙+F木板由于同一根绳子各处的拉力相等,所以F木板=F1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动滑轮对木板A的拉力为F动=F木板=F1﹣﹣﹣﹣﹣﹣﹣﹣﹣﹣①;(2)物块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绳子对它向左的拉力F2,木板A对它向右的摩擦力fA对B;由于物块B保持静止,所以F2=fA对B;木板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动滑轮对木板向右的拉力F动,物体B对木板向左的摩擦力fB对A,地面对木板向左的摩擦力f地面由于木板向右匀速运动,所以F动=fB对A+f地面﹣﹣﹣﹣﹣﹣﹣﹣﹣﹣﹣②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fB对A=fA对B=F2﹣﹣﹣﹣﹣﹣﹣﹣﹣﹣③由②③可得F动=F2+f地面即F1=F2+f地面也就是F1=2F2+2f地面所以F1>2F2。答案:D。1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的物体重200N,与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48N,当用图示装置水平匀速拉动物体时,F=20N.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则()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B.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大小是4NC.物体的速度大小是0.3m/sD.动滑轮重4N解:A、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n=3,拉力端移动距离s=3s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80%,故A正确;BD、克服绳子与滑轮间摩擦做的功、克服滑轮与滑轮轴之间摩擦做的功等都是额外功,而题目所给条件无法计算有用功、总功大小,也无法直接计算额外功大小,所以无法计算出绳与滑轮间摩擦力以及动滑轮重,故BD错误;C、由题知,拉力端移动速度v=3v物,所以物体的速度:v物=v=×0.6m/s=0.2m/s,故C错。答案:A。14.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吊装工具,物体M为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的支点为O,已知OA:OB=1:2,滑轮下面挂有建筑材料P,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700N,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当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以1m/s的速度匀速拉动绳子时()A.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B.建筑材料P重为600NC.建筑材料P上升的速度为3m/sD.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4400N解:(1)当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时,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绳子对工人会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其大小也为300N此时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F支=G则F支=G﹣F=700N﹣300N=400N因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400N,故A正确;B、由图可知n=2,且滑轮组摩擦均不计由F=(G+G动)可得,建筑材料P重;G=2F﹣G动=2×300N﹣100N=500N,故B错误;C、物重由2段绳子承担,建筑材料P上升的速度v=v绳=×1m/s=0.5m/s,故C错误;D、定滑轮受向下的重力、3段绳子向下的拉力、杠杆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A′=3F+G定=3×300N+100N=1000N;杠杆对定滑轮的拉力和定滑轮对杠杆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FA=F′A=1000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OA=FB×OB,且OA:OB=1:2所以,FB===500N;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对物体M的拉力等于物体M对杠杆的拉力,即FB′=FB=500N;物体M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则物体M受到的支持力为:FM支持=GM﹣FB′=5000N﹣500N=4500N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FM压=FM支持=4500N.故D错误;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15.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动力方向(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大小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1)图中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动力的方向;(2)吊桥的重心在中点,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吊起桥的过程中,从支点O到重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变小,即阻力臂变小。答案:改变动力的方向;变小。16.如图所示,用固定在竖直墙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已知AB长40cm,BC长50cm。室外机的质量为30kg,室外机的重力作用线正好通过AB中点,则A处钉受到的水平拉力F为200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墙壁。解:由勾股定理可得,AC===30cm。由题意可知,以C为支点,ABC是一个杠杆。AC为A处螺钉水平拉力的力臂,室外机对其压力的力臂为AB长的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C=G×AB;即:F×30cm=300N××40cm;解得:F=200N;为了安全,应减小A处的拉力(若拉力过大,支架对螺钉拉力会使螺钉松动而造成危险);在A处拉力和阻力G一定时,室外机的位置越靠近墙壁,室外机对支架压力力臂越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A处的拉力将减小,以保证支架和室外机的安全。答案:200;靠近。17.如图所示,快递小哥为了较快的把货物装入运输车,用同样的器材设计了甲、乙两种方式提升货物,应该选用乙装置,理由是利用乙装置不仅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解:由图可知,甲方式是两个定滑轮,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乙方式是一个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不仅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答案:乙;利用乙装置不仅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8.如图所示,重力G=700N的水平木板在滑轮组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三个滑轮等大、光滑,质量均忽略不计。所有细绳的重力均不计,与天花板间的固定点分别叫做A、B、C,与木板间的固定点分别叫做D、E;各条细绳中不与滑轮接触的部分均竖直。则B点处的细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为140N。解:由题知,滑轮光滑(即摩擦不计),细绳、滑轮重力不计,如图水平木板受到F1、F2、F3和G的作用,且木板保持静止则有:F1+F2+F3=G﹣﹣﹣﹣﹣﹣①由于中间滑轮受到两个向上的拉力(每个力均为F1)、向下的拉力F2,则有F2=2F1﹣﹣﹣﹣﹣﹣②且下面滑轮上的两个拉力F2=F3﹣﹣﹣﹣﹣﹣﹣﹣﹣﹣﹣③将②③代入①可得:F1+2F1+2F1=G=700N解得:F1=140N因同一根绳子各处的拉力大小相等,所以B点处的细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为140N。答案:140N。19.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180N的重物匀速向上提升到2m高的平台上,他所用的拉力为100N,则动滑轮重为20N,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为4m。(不计绳重及摩擦)解: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1)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G+G动),则动滑轮重力:G动=2F﹣G=2×100N﹣180N=20N;(2)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s=2h=2×2m=4m。答案:20;4。20.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0N的物体水平移动5m,当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120N,此时水平拉力为50N,则拉力做的功是75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解:从图中可知n=3,物体水平移动5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s物=3×5m=15m拉力做的功W总=Fs=50N×15m=750J;有用功W有用=fs物=120N×5m=6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80%。答案:750;80%。21.如图所示,是一套简易升降装置示意图,其上端固定在楼顶,工人用力拉绳子,装置可使人与工作台升至所需高度,装置中滑轮A、B、C的重力分别为100N、50N、40N,人的重力为600N,当人用100N的拉力向下拉绳子时,地面对工作台的支持力为450N,则工作台的重力为150N.(不计绳重和摩擦)解:设动滑轮A上绳子的拉力为FA,动滑轮B上绳子的拉力为FB,由图可知,FA+GB=2FB,FB=100N工作台、动滑轮和人的总重:G总=G人+G台+G轮工作台、动滑轮和人受到的拉力:F拉=3FB+FA=3FB+2FB﹣GB=3×100N+2×100N﹣50N=450N∵G总=F拉+F支=450N+450N=900N∴G台=G总﹣G轮﹣G人=900N﹣(100N+50N)﹣600N=150N。答案:150。22.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是由固定的斜面和滑轮组成的。若斜面的长L与斜面高h的比值为2,整个机械的效率为80%,则使用该机械将重物沿斜面缓慢拉上的过程中,作用力F与重物所受重力G的之比为5:16。解:由题知,使用的是动滑轮,将重物拉到斜面顶端,拉力移动的距离:s=2L∵L=2h∴s=4h使用该装置做的有用功:W有用=Gh使用该装置做的总功:W总=Fs=4Fh∵η====80%∴F:G=5:16。答案:5:16。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23.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那么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使用斜面的省力情况可以通过比较沿斜面的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比值大小来判定,比值越小,越省力)小华提出以下三个猜想。猜想1: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猜想2: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的倾角有关。猜想3:斜面的省力情况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在沿斜面的力作用下,物块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①②③④⑤⑥斜面倾角θθθθθ1(θ1>θ)θ2(θ2>θ1)斜面的表面材料木板毛巾木板木板木板木板物块重力G/N224622沿斜面的拉力F/N1.351.522.704.051.521.70(1)通过对比实验①②(填写实验序号)中的数据可知,使用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2)通过对比实验序号①、⑤、⑥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小越省力。(3)为了验证猜想3,小华做了实验①③④(填写实验序号),分析实验数据后,小华认为这几次实验省力情况相同依据是沿斜面的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比值大小相等。【拓展】完成实验后,小华沿斜面用1.8N的拉力,将重5.4N的物体从斜面底匀速拉到顶端。已知斜面长1.2m,高0.3m,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0.45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解:(1)由题知,斜面的省力情况可能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斜面的倾角、物体的重力大小三个因素有关。要探究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关系时,应控制物体的重力和倾角,改变斜面的表面材料,应选择①②两次实验数据对比;(2)由表中①、⑤、⑥的实验数据知,斜面的表面材料、物体的重力相同,斜面倾角越小,沿斜面的拉力越小,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小越省力;(3)为了验证猜想3,斜面的省力情况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应控制斜面的表面材料、斜面的倾角,改变物体的重力,小华应做了①③④三次实验;由这三次实验数据知,沿斜面的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比值:==,所以这几次实验省力情况相同。【拓展】小华做的有用功:W有=Gh=5.4N×0.3m=1.62J总功:W总=Fs=1.8N×1.2m=2.16J克服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所以W额=W总﹣W有=fs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0.45N;斜面的机械效率η===75%。答案:(1)①②;(2)斜面倾角越小越省力;(3)①③④;沿斜面的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比值大小相等;【拓展】0.45;75%。2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1杠杆上而有刻度,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图2和图3的操作相比,图2更方便,因为可以直接读出力臂。实验中杠杆右侧没有使用钩码,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好处是便于随时观察力的变化。(3)图4中,若慢慢将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拉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它的示数将变大,因为拉力的力臂变小了。(4)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后,小明同学想利用图5装置测出杠杆提升钧码时的机械效率:①图5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0.5N,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它的示数为4N,当钩码上升6cm时,杠杆上的C点上升3cm,则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ηa=75%。②杠杆的机械效率跟钩码悬挂的位置到底有没有关系呢?如图6,他仍然竖直向上拉杠杆使C点上升3cm,若支点处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经分析可知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ηb与ηa相比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接下来可以进行实验,收集数据,通过实践证明我们的分析是否正确。解:(1)杠杆重心右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2)由图可知,图2的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因此图2更方便;实验中杠杆右侧没有使用钩码,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好处是便于随时观察力的变化;(3)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与杠杆垂直,动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拉力的方向不再与杠杆垂直,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2)①W有用=Gh=3×0.5N×0.06m=0.09J;W总=FS=4N×0.03m=0.12J;ηa=×100%=×100%=75%②钩码的悬挂点在A点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OA=F•OC;悬挂点移至B点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OB=F•OC,经对比发现,由OA到OB力臂变小,所以有用功减小,仍然竖直向上拉杠杆使C点上升3cm,拉力和阻力臂不变,因此由公式η=可知,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小。答案:(1)右;水平;(2)2;力臂;便于随时观察力的变化;(3)大;拉力的力臂变小了;(4)75%;变小。25.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同一滑轮组先后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实验,如图甲和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实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次数物重/N提升高度/m拉力/N绳端移动距离/m机械效率η130.12.00.350%260.13.20.362.5%(1)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可计算出表格中的横线上应填的数据大小为62.5%(用百分数表示)。(2)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3)小明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一边拉动弹簧测力计一边读数,非常不方便,因为这样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为了方便读数,小明认为可以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他的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没有考虑到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如果让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 第2节 弹力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最简单采购合同协议样本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1.1.1 有机化学的发展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说课稿 鲁科版选修5
- 2025如何防范国际贸易合同中的风险店铺转让合同协议书
- 农村电商 合同范例
- 包装食品采购合同范例
- Unit 1 My school 单元整体分析(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一 酝酿中的变革(2)教学说课稿 人民版选修1
- 13 导体和绝缘体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001
- JN造船厂合同管理改进研究
- 2025届西藏林芝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
- 开封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照护项目技术文件(国赛)
- 公路电子收费系统安装合同范本
- 医院培训课件:《伤口评估与测量》
- 2021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试卷及解析(全国已卷)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水族箱饲养淡水鱼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
- 安徽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5
- 关于餐饮合同范本
- CHT 4019-2016 城市政务电子地图技术规范(正式版)
- 微量注射泵安全使用和维护保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