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教学反思)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教学反思)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教学反思)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教学反思)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备课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主题来编排。主

要由《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这四篇文章

组成。目的是通过描写景物,体现不同景物的不同的美。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体现景物的美,表达作者的感受。本单

元的4篇文章都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体现景物的美。如《古诗三

首》中,对景物描写有动态,有静态,动静结合,给人以独特的感受;

《四季之美》中,通过描写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来体现景物的美,

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鸟的天堂》中,通过详细描写不同时间看

到的不同景物,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月迹》则通过描

写不同地点的月亮,来体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2)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1.会认“榆、聒”等4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

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并背诵这三首诗,

默写《枫桥夜泊》。

3.体会诗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4.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1.会认“榆、聒”等4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

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

2.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L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掌握这首诗的意思。

2.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3.认识王维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L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板书:山居秋暝)

2.作者介绍(出示课件3)

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水

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

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丛竹等。有

《王右丞集》。

二、诗歌朗读指导

1.听朗读。

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

3.诵读全诗。

诵读指导(出示课件5)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

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

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三、诗中有画

(一)题解(出示课件6)

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秋”点

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

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

(二)诗中有画(出示课件7)

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

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这里犹如世外桃源一般。

(板书:诗中有1EI)

(出示课件8)既然说“诗中有画”,我们就把诗还原为一幅古典的

卷轴画。

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出示课件9)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出

示课件10)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

美妙。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板书:寂静,清新,幽雅)

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出示课件11)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

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12)

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

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

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板书:山村生活美)

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出示课件13)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

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出示课件14)

明确:是。写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

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

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勃勃生机。

这里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5.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学生概括。(出

示课件15)

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

四、拓展延伸

网上搜集王维的其他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背诵下来。

五、布置作业。

L背诵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预习。

板书设计

山居秋暝

诗中有画

寂静,清新,幽雅

山村生活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

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

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

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

受到感染与启迪。

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契合的

写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

L板书课题

2.题解:(出示课件16)

“泊”:停泊。

(板书:枫桥夜泊)

二、初解诗意,读出韵味。(出示课件17)

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

否恰当。

指导:“到一一客一一船”,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

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句。

学生齐读全诗。

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L抓一“眠”字,进入情景。(出示课件19)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想一想: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

出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

(2)学生默读、圈画。

(3)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

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板书:月落)

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

(板书:乌啼)

(出示课件20)霜满天。张继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有

谁看见过?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什么感受?对,是诗人感觉

到的。诗人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能唾得着呢?

(板书:霜满天)

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板书:江枫、渔火)

张继因为未眠,所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板书:半夜钟)

(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临,

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学生齐读全诗。

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出示课件21)

(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息,张继却久久不眠,为什么?

学生回答。

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板书:愁)

(出示课件22)(2)是的。请你看看古诗,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

的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

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觉。

(3)学生自由地读、圈、想、读。

(4)交流:月落能带给人一种失落感,一种孤独感。带着这种感觉,

来读读第一句。

(板书: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一凄凉

霜满天-一寒冷)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3.抓一“对”字,感悟“愁”思(出示课件23)

(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思考:这里的“对”

字是什么意思?

(板书:对)(出示课件24)

“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

观全诗,想一想:是什么在陪伴着孤独的诗人呢?

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

人作陪,这一对,对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

(2)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生带着“愁”来读。(出示课件25)

教师范读。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这里有的只是一一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板书:愁)

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1.钟声响起,述说情怀(出示课件26)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

写下你的述说。

2.交流评析,释放情怀

学生述说着钟声的述说。

学生在钟声的伴奏下齐读全诗。

五、总结拓展,人文关照

推荐《不朽的失眠》给大家阅读。

六、作业。

L背诵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月落一-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一凄凉

霜满天--寒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

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

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江枫、渔火一半夜钟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直切主题。(出示课件27)

师: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学过哪些这类的诗句?(生自

由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词,就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板书:长相思)

二、读准《长相思》(出示课件28)

1.自由读,读准字音。

畔(pdn)更(geng)聒(gud)

2.指名读全文,读后评价。

3.朗读时注意节奏:(出示课件29)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根据节奏,小组成员互读,要读得有韵味。

三、把握词意(出示课件30)

L根据注释默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意,把握不准的,

可以向同学请教。

2.请学生说说词的意思。要求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释。

3.评价。(出示课件31)

四、深入理解。

1.根据问题再读课文。

A作者身在何方?

B作者在“相思”谁?是从哪句中体现出来的?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

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急流,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

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

(出示课件32)

2.指导朗读:“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师小结:同学们,作者在行军途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尝尽了酸甜

苦辣,作者怎能不想自己的故乡,不想自己的亲人呢?他怎样想呢?

怎样相思呢?(出示课件33)

3.思考:作者怎样相思?想到怎样?题目中哪个字体现了?

(板书:心眷故园)

4.想象词的意境:(出示课件34)

师引导:同学们认真听同学朗读,想象一下当时的景物以及人物

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小结:是啊,此时只能聆听寒风呼啸的声音,看到大雪纷飞的

情景,一种难以入眠的心境装着一颗思乡的心。

五、交流纳兰性德的资料。(出示课件35)

(出示课件)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

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州正黄旗人,大学士

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

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

后循迁至一等,正三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松并称“清词三大家二(出

示课件36)

六、再读《长相思》

七、拓展《长相思》(出示课件37)

1.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

兰性德回答。

2.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板书:心系祖国)

八、交流

交流纳兰性德的《菩萨蛮》。(出示课件39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板书设计

身在征途

长相思心眷故园

心系祖国

教学反思

1.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山居秋暝》体现出诗人对

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枫桥夜泊》体现出诗人寂寞、孤独的

愁苦;《长相思》体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在这三首诗的教学

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诗歌

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并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梳理学生的思路,提高

学生的表达能力。

2.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意

思的基础上,把握整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

样处理,提高了学生对这三首诗的理解。

美中不足的是对《枫桥夜泊》这首诗的背景介绍得不够详细,有些学

生对这首诗体现的“愁”理解得不够透彻。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有

所改进。

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

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

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L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

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

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请我们打开书,翻

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板书:四季之美)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2)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小组活动,大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长检查小组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并及时向老师

汇报。

4.每个小组在向老师汇报学习生字的结果时,要总结出本小组的识字

方法。

生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出示课件3)

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

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板书:

春天—黎明

夏天--夜晚

秋天一黄昏

冬天——早晨)

四、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L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出示课件5)

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这篇文章描写的

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因此我们在阅读

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

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下面,我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2.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其他同学及

时做出评价。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达到了对

课文内容的熟悉。这节课还是有所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出示课件6)

L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体现的四季之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

味。

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L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四季之美》这篇文章。

(板书:四季之美)

2.听写词语。(出示课件9)

黎明红晕漆黑夜幕降临愈发

心旷神怡闲逸和谐扫兴

二、深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写这一部分用

了怎样的写法?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0)

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

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板书: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

鱼肚白一-微微的红晕一红紫红紫的彩云

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

特点。(出示课件11)

生总结,汇报

(板书:夏天一-夜晚(萤火虫的动态))

夏夜萤火虫--迷人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2)

(板书:秋天一黄昏(鸟儿们的动态))

乌鸦归巢成群大雁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4.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冬天美在哪里,你的心情怎样。(出示课件13)

生总结,汇报

(板书:冬天早晨—落'雪—闲逸)

师总结: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

写四季的文章不同。作者在描写四季之美的时候,只是抓住每个季节

最具有代表性的美。

三、探讨写作顺序。(出示课件14)

我们再一次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采用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你从什

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5)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是从“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看出

来的。

(板书:时间顺序)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这篇文章就是用时间顺序来介绍的。我们常

用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这两种。介绍事物的发展,一般

用时间顺序;介绍物体不同部位的情况,适合用空间顺序。我们在写

作的时候,要根据所写内容来确定写作的顺序。(出示课件16)

四、布置作业。

试着用时间顺序写一写你喜欢的植物的成长过程。

板书设计

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

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

四季之美秋天一黄昏(鸟儿们的动态)时间顺序

冬天--早晨(落雪一闲适)

教学反思

1.这是一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散文。文章采用时间顺序,分别介

绍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最有特点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我

让学生们在朗读的基础上抓住这些描写,来体现四季之美。同时.,我

还对写作进行了指导,效果良好。

2.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利用问

题引导学生们进行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运用层

层深入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内容,了

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激励性评价较少,希望在今后的教

学中有所改进。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L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生字,会写

“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

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L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

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L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生字,会写

“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1〜4自然段,把握这部分

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天堂”用来比喻什么?

2.(出示课件1)看,鸟儿们在这里自由飞翔,多么快乐。这里就是

鸟儿们快乐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2)

1.生初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有难度的生字词圈起来,可以用查字典、

向同学请教等方式解决。

2.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简单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出示课件3)

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4.汇报,交流。

三、学习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出示课件4)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5)

(板书: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

2.赏析好句:(出示课件6)

找出这部分中的比喻句,并说说其作用。

生总结,汇报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划水的声音比作乐曲,体现出声音的优美,同时

也点明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

指导朗读。

四、小结(出示课件7)

这一次,“我们”去鸟的天堂,却没有看到一只鸟。为什么?这部分

中,作者把精力放在景物描写上,又是为了什么?下节课我们一起来

揭晓。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8)

L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看看“鸟的天堂”到底是怎样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领会“鸟的天堂”的含义。感受大

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听写生字词。(出示课件9)

白茫茫规律榕树纠正错误片刻

天堂应接不暇错过兴奋留恋

二、快速阅读,把握重点

L读5〜14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出示课件10)

A作者详细描写大榕树的目的是什么?

B描写鸟儿们,作者用了怎样的顺序?

C作者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生总结,汇报

2.把握重点段落:

⑴指名读5〜9自然段:(出示课件11)

说一说,本文主要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

(板书:大、美)

⑵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生找出词语、句子,读一读。)(出示课件12)

⑶课文哪些地方是写榕树的美的?(出示课件13)

(板书:大榕树的静态美)

找出体现大榕树动态美的句子。

(板书:动态美)

作者对这棵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

会出来的?(出示课件15)

(4)有感情地朗读5~9自然段。

(出示课件16)

(5)读10〜13自然段,思考:这次作者看到了什么?(出示课

件17)

(6)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的语句。

(板书:多、欢热闹景象)

(出示课件18)

(7)对鸟儿们的描写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找出相关语句。

(板书:动态描写)

(8)有感情地朗读10〜13自然段。

3.朗读第14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

鸟的天堂”。

(的确,确实,果真。因为这里既有适合鸟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又有

人类对鸟的保护,所以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二)

(板书:离开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4.小结:文章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鲜明的印象。

三、总结课文,升华情感(出示课件20)

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L抄写并积累课文第八自然段。

2.说说你对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见或建议。

板书设计

去鸟的天堂玩

榕树:大美(静态美动态美)

鸟的天堂天堂对生命的热

爱鸟:多欢(热闹景象动态描

写)和赞美

教学反思

L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

重点句子,从而明确鸟的天堂的特点。同时,我通过引导学生们感受

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的情感变化,突出鸟的天堂的独特的美,从中感

受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2.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

方法学习,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同时,我通过“初步感知、

深入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层层深入地了解文章,从而明白作者的写

作意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对这篇文章课后拓展的部分不太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

中,加深、加宽对文章的拓展,拓宽学生的眼界。

月迹

教学目标

L会认“袅、嫦”等8个生字,掌握“累”这个多音字。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

3.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

4.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点1.给文章划分段落。

2.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

教学难点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到题目,我想起一首诗:(出示课件2)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

这首诗是孩子们眼中的月,“白玉盘”、“瑶台镜”多么美好的比喻呀。

从中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眼中,月是多么美好。

今天这篇文章也写了孩子眼中的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板书:月迹)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出示课件3)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解决这些生字词。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生汇报学习成果

课文共分三部分:

(板书:(出示课件4)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

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

程。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

三、细读,寻月之迹

1.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读文章(出示课件5)

思考:文章围绕着月迹主要写了哪件事情?

生总结,归纳:

中秋月夜,孩子们在庭院中、小河里寻找月迹。

2.默读课文,总结:孩子们在哪儿寻到了月迹?

生总结,归纳(出示课件6)

(板书: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四、品读,赏月之美

L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我们先

看到镜中月。你觉得镜中月美吗?美在何处?(出示课件7)

镜中月:“溜、长了腿的、爬”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款款地”形象地表现了月的柔美、优雅。

“渐渐地、慢慢”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由亏转盈

再消失的形态变化美。

2.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还喜欢哪儿的月?为什么?(出示课件9)

明确:(1)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写出月光的颜色美。

“粗粗的、疏疏的、累累的”等词衬出月光的朦胧美。“袅袅、淡淡

的、痒痒的”写出孩子们似乎已经到了月亮的体验,很美妙。

整体阅读则像在读一首诗,充满着诗情画意。(出示课件11)

(2)杯中月:“小小的、酥酥地、颤”这些词让“我们”感觉眼中

月亮是那么惹人怜惜。

五、再读,探月之喻(出示课件12)

L精读,深入思考:到了院外,孩子们并没有停下寻找的脚步,月亮

无处不在。又在河里,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在“我”和弟

弟妹妹的眼中月亮代表着什么呢?

(板书:寻找月亮,月亮无处不在)

2.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向往齐读文章最后两节。

3.找出文中对月亮静态和动态描写的语句,并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

六、小练笔。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

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

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使用叠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七、作业。

摘抄文中描写月亮的优美的句子进行积累。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

月迹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

月的过程。(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月亮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处

不在

教学反思

L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把握。在品读这个环节,我引

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所蕴含的感情让学生来理解

整个句子的内容,从而达到对整个段落的理解。

2.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初读课文这个环节,

我让学生通过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词,从而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希望下次改进。

习作:即景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

者一处自然景观进行写作。

2.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通过习作,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景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课件1)

大家看一看这些美丽的图片,这些景物是那样迷人。

我们读过不少写景的文章,那些优美的景物描写让我们非常难忘。今

天,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景物,也让我们用自己的笔把景物写

下来,给别人以美的感受。

(板书:即景)

二、方法指导

L读题(出示课件2)

师:大家读一读题目,发现题目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总结

预设:题目不完整,需要补充。

师:在写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2.出示习作要求:(出示课件3)

即景,在选材方面,可以写“雨中即景”、“日落即景”,可以

写“田野即景”等。

写作方法: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语言

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在写作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出示课件4)

(板书:选材写作方法)

三、师生共同讨论(出示课件5)

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写呢?先让我们看看课本,看文中给我们进行了哪

些提示。

书中提示我们:(出示课件6)

L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照空间顺序、观

察顺序或者游览顺序等进行描写。

2.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师:除了书中的提示,我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呢?(出示课件7)

生总结:在写作的时候,要融入自己或喜悦、或赞叹等的情感。

(板书:有条理动态变化)

四、小组交流,练习表达。(出示课件8)

L选择一处景物或自然景观,思考其特点。

2.和小组成员交流:把自己所选的习作介绍给大家,请大家评价。

3.班上交流:把自己的习作和全班同学交流,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

及时做出修改。

五、拟提纲,练习写作。(出示课件9)

L在稿纸上简单记录交流后的收获。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提纲,包括:写哪儿的

景物,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如何结尾。

3.写作。

六、组内评议,练习修改。(出示课件10)

1.展示自己的习作提纲,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写,请大家提出意见或建

议。

2.试着把你确定的内容写下来。

注意:要按一定顺序;语言要生动形象;要注意动态描写。

七、集体评议,作业安排。

L选取写得好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总结其优点。

2.继续修改习作,写好这篇写景散文。

板书设计

选材一写作方法

_____即景

有条理一动态变化

教学反思

L在这节课中,我先出示了几个体现优美风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

趣。然后通过写作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白怎样进行写作,从而消除他

们在写作上的畏难情绪。

2.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探究精神,

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发现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指导学

生进行修改,让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较少,希望在

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1.品味句子中的景物描写,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学习怎样把一个画面描写具体。

3.积累.占诗词。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把画面写具体。

教学难点学习怎样把一个画面描写具体。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来到了语文园地。现在让我们去看看这个

语文园地都有哪些内容吧!

(板书:语文园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1)

(1)朗读这两段话。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