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教育学教学课件第五章_第1页
经济教育学教学课件第五章_第2页
经济教育学教学课件第五章_第3页
经济教育学教学课件第五章_第4页
经济教育学教学课件第五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PT模板下载:/moban/行业PPT模板:/hangye/节日PPT模板:/jieri/PPT素材下载:/sucai/PPT背景图片:/beijing/PPT图表下载:/tubiao/优秀PPT下载:/xiazai/PPT教程:/powerpoint/Word教程:/word/Excel教程:/excel/资料下载:/ziliao/PPT课件下载:/kejian/范文下载:/fanwen/试卷下载:/shiti/教案下载:/jiaoan/

经济教育学范先佐主编5.1教育与劳动力供求5.1.1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5.1.2劳动力需求5.1.3劳动力供给5.1.4教育与劳动力供求的关系5.2教育供求5.2.1教育需求5.2.2教育供给5.2.3教育供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5.3教育供求矛盾及其调节5.3.1教育供求均衡5.3.2教育供求矛盾的表现形式5.3.3教育供求矛盾的调节

第5章

教育供给与需求5.1教育与劳动力供求5.1.1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马克思揭示了劳动力的三个特点:第一,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之中,它不能与活的人体相分离,每一个生存着的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经验积累。第二,劳动力不仅包括人的体力,还包括人的智力。第三,劳动力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劳动力资源又称人力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是指它所拥有的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力资源的内涵是指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劳动力资源的外延包括潜在的劳动力资源和现实的劳动力资源。现实的劳动力资源是指劳动适龄人口中有工作能力,有意愿并积极谋职、任职者,以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的实际工作者(我国男子的劳动年龄规定为16~60周岁,女子为16~55周岁)。潜在的劳动力资源是指劳动适龄人口中有工作能力与意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参加工作的人口,例如16岁以上的在校学生和失业者。5.1教育与劳动力供求5.1.2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劳动力的数量。从理论上看,劳动力的需求量遵循劳动力的需求规律,这与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并无二致。但是,劳动力商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并不是为了消费而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在企业看来,劳动力与资金、土地、原材料、技术、机器设备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主在决定劳动力需求时,总是着眼于利益最大化,这样,在现实中,企业不仅仅考虑劳动力价格,而是主要考虑增加一个劳动力可能带来的收入与成本之比,在确定收入大于成本的前提下才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为了对成本—收入作出准确的比较,企业往往使用边际收益率理论来进行决策。边际收益率理论的核心是将某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入和它的边际成本作比较。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即追加使用一个单位的劳动力所需要追加的成本(如工资)。劳动力的边际收入,即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劳动力所带来的追加收入。5.1教育与劳动力供求5.1.2劳动力需求从宏观上看,劳动力总需求受制于多种因素,仅仅用边际收益率理论来解释是不够的,应当从以下几种因素来综合分析:第一,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结构。第三,技术水平。此外,社会人口增长、人口年龄构成及其变动趋势、消费水平变化、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变化等,会影响到社会劳动力的长期需求。国际局势、国内政治状况、公众舆论以及劳资政策等因素,则对劳动力的短期需求发生一定的影响。5.1教育与劳动力供求5.1.3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劳动力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劳动力供给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劳动力的数量,二是工作时数,三是劳动效率。劳动力数量又由三部分组成:正在从业的人员、正在谋取职业的人员和潜在劳动力中准备进入劳动过程(市场)的人员(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等)。工作时数是指工作日和工作周的多少。劳动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劳动量。5.1教育与劳动力供求5.1.3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商品的供求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供求。对于劳动力供给而言,情况就复杂一些。因为劳动力价格或工资水平并不是决定劳动力供给的唯一因素。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劳动者为较高的工资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在这个阶段,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工资上涨对劳动者的吸引力是有限的,当工资水平已经上升至一定的较高水平时(此时劳动力供给也相对较大),人们的生活水平已达到很高程度,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力供给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这样,劳动力供给曲线S就呈现为向后弯曲的状态5.1教育与劳动力供求5.1.3劳动力供给从微观的角度看,影响单个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的因素:金钱因素,工资、家庭收入、晋级增薪机会等;非金钱因素,职业偏好、工作愿望、工作条件、个人创造力的发挥及职业声誉等。从宏观上看,影响劳动力总供给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二,人力的流动,包括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流动两种类型。三,劳动力参与率。四,在校生人数与毕业生人数。5.1教育与劳动力供求5.1.4教育与劳动力供求的关系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对于调节劳动力供求矛盾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形成劳动力的合理供给2.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不同种类劳动力的需求3.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供求平衡4.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缓解劳动力供求的矛盾5.2教育供求5.2.1教育需求教育需求是指社会、企业和个人对教育机会有支付能力的需要。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只有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因而需求是有限的。按照需求的主体来划分,教育需求可以分为三类:1、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人对教育的需求主要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1)谋求职业和收入的需要;(2)个人的学业成绩;(3)家庭及个人的经济条件;(4)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率。(5)家长对子女的影响。2、企业对教育的需求——企业的教育需求,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对受过不同层次和种类教育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需求引致出来的对教育的需求;二是对在职员工的岗前和在岗教育培训的需求。3、国家对教育的需求——国家对教育的需求,是指国家基于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国家对教育的需求取决于下列三个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社会人口状况。(3)社会政策。5.2教育供求5.2.2教育供给教育供给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供给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狭义的教育供给是指正规教育机构(诸如普通大、中、小学等)提供的教育机会;广义的教育供给还包括许多非正规教育机构(诸如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在职培养等)所提供的教育机会。教育机会供给量的形成则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其中主要有:1.劳动力需求状况2.一国经济实力3.教育投资体制4.教育的单位成本5.师资状况6.政府及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5.2教育供求5.2.3教育供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传统以及社会政治背景之下,教育供求存在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经济技术水平低下,其一般的生产方法仍沿用古老的技术经验,对劳动者的技术、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因而对教育的需求量不大,教育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同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也决定了教育供给有限,并且,这些有限的教育供给也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政治、文化、宗教发展的需要。在工业社会发展初期,工业革命的结果使得生产方式中技术成分增加,劳动者只有接受过一定教育和训练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这样,由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教育需求也随之增加,这表明教育的经济功能逐渐凸显,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教育供给不足的现象。当工业进一步向高级和精密的阶段发展时,生产过程更加复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于是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即成为经济发展与工业推进的动力。社会对高级科技人才、专业人才及技术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为了能胜任各项专业或技术性工作,每个生产者就必须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与训练。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都得到充分发展,发达国家甚至出现高等教育供给过剩的现象。5.2教育供求5.2.3教育供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教育供给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来看在现代社会里,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培养和供给的各种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作为一种现实的生产要素,是构成国民经济运行的前提条件,缺少这种生产要素,国民经济运行就无法维持。2、教育培养和供给的各种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是国家和地区生产力配置的基本条件,一定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供给,要求有相应的物质资源供给;反过来看,一定的物质资源供给,也要求有相应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供给。二者只有合理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教育的供给状况决定社会熟练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而决定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乃至经济活动状况。4、教育的供给促进一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政治民主化,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另外,教育供给对于社会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2教育供求5.2.3教育供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教育需求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育需求的增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二,教育需求的增长有利于就业问题的改善。5.3教育供求矛盾及其调节教育供求矛盾也就是指教育供求失衡,是指教育处于供给小于需求或是需求大于供给的状态。这种失衡既可能是供给不足所致,也可能是由需求膨胀所造成,还可能是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教育供求失衡之顽症正是需求日益膨胀与供给不足所共同酿成的。5.3教育供求矛盾及其调节5.3.1教育供求均衡经济学中的供求均衡,是指在假定的完全竞争市场上供给与需求双方在某一价格上供给量与需求量这两个变量的相等。满足教育需求的教育供给或教育供给满足了教育需求,就形成了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的均衡,亦即教育供求平衡5.3教育供求矛盾及其调节5.3.1教育供求均衡现实的教育供求矛盾中,教育供求状况呈现三种类型,即教育供求的“点平衡”、“域平衡”和“不平衡”。——参见叶忠:《论教育供给有效性的衡量》,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教育供求的“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严格相等。教育供求的“域平衡”指教育供给略大于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略大于教育供给时的状态。在这个有限的区域内,教育供求均衡是一种有条件的、相对的、可接受的平衡,又可称为教育供求的“准均衡”。教育供求矛盾或“失衡”是教育供求差异超过一定的比率,教育活动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较大的冲击,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状态。5.3教育供求矛盾及其调节5.3.2教育供求矛盾的表现形式教育供求的均衡通常不是建立在价格基础上的均衡,而是建立在多种因素基础上的均衡,如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口增长的需要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等因素。教育供求均衡也不单纯是指数量上的供求均衡,还包括质量上的供求均衡、结构上的供求均衡。数量失衡是教育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它是指教育供给数量和教育需求数量之间的不均衡达到了影响教育正常运行的程度。主要有以下两种具体表现形式: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5.3教育供求矛盾及其调节5.3.2教育供求矛盾的表现形式质量失衡是指同一层次、同一类型教育供给质量与教育需求质量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即教育供给质量与教育需求质量的严重失衡。质量失衡的实质是教育供给无法满足教育需求多样性矛盾的反映。结构失衡是指教育供给结构和教育需求结构严重失衡。结构失衡是教育机会供求矛盾和教育产品供求矛盾二者的综合反映,其实质是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5.3教育供求矛盾及其调节5.3.2教育供求矛盾的表现形式教育供求矛盾的三种表现形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有时候甚至互相影响、互相渗透。5.3教育供求矛盾及其调节5.3.3教育供求矛盾的调节第一,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第二,完善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第三,坚持多种办学形式,大力发展私立民办教育。——措施:(1)转变观念,废除一切束缚私立民办教育发展的思想枷锁。(2)放宽政策,允许投资举办私立民办教育者适当盈利。(3)政府应对私立民办教育进行一定的投资。教育供求总量矛盾的调节5.3教育供求矛盾及其调节5.3.3教育供求矛盾的调节第一,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逐步缩小城乡间教育的差距。第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第三,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监督,千方百计促使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供求质量矛盾的调节5.3教育供求矛盾及其调节5.3.3教育供求矛盾的调节第一,面向社会需求,制订合理的招生计划。第二,运用价格机制,实行差别学费。第三,提供充分的信息,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渠道。——(1)进行科学的教育预测。(2)建立权威性的评估鉴定机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