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肺系疾病
第一节感冒
一、定义: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
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二、源流:1、《内经》提出病因和主证。
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
3、《诸病源候论》倡导时行致病。
4、《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
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治疗大法。
6、《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7、从温病学说兴起之后,把风热感冒纳入温病的卫分证,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著名方
剂。
三、病因病机:
(-)发病学特点: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
(-)病理关键:邪袭肺卫,以卫表失和为主。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
(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辨不同兼夹、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三)、分型论治:
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需饮加减
4、气虚感冒:参苏饮
5、阴虚感冒:加减威蕤汤
五、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六、预防及预后
第二节咳嗽
一、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各种因素导致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出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时,谓之咳嗽病。
二、源流: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
2、《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提出了治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治内伤咳嗽甘
平养阴为宜的著名观点。
3、《医学正传》强调调畅气机。
4、《医门法律》论述燥的病机和治法,提出温润、凉润两大方法。
5、《医宗必读》谈治疗咳嗽的动静原则。
6、《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谈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治疗。
7、解放以后: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特点是邪干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3、病理演变:外感咳嗽的四条演变、内伤咳嗽的四条演变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
(二)、治疗原则: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内伤咳嗽:调理脏腑、祛邪止咳
(三)、分型论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凉燥用杏苏散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平稳后可用六君子汤
2、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证: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4、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
五、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
六、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外感内伤咳嗽的转化
第三节哮证
一、定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其特征是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
缓解后一如常人,重证反复发作者在缓解期亦常有气短。
二、源流:
1、宋金元阶段: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病理上专主于痰;治疗上提出了分期论治的思想。
2、明清阶段:虞拉"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
三、病因病机:
(-)病因:津液凝聚成痰,伏臧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
(-)病机:
1、病位在肺系,关系到肺肾。
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3、病理关键为痰气壅塞气道,肺失肃降。
4、病理性质: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辨邪实正虚
(二)治疗原则:发忖治标,平时治本;
(三)分证论治:
(1)发作期:
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表寒里饮者用小青龙汤;上实下虚用苏子降气汤
2、热哮期: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热盛伤阴用麦冬汤;痰气壅实用三子养亲汤
3、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平喘固本汤附: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2)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五、哮证与喘证的鉴别
六、哮证与喘证转化
第四节喘证
一、定义: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严重者可致喘
脱,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
二、源流:1、《内经》对喘证的症状、病因病位有详细论述。
2、《金匮要略》总结了外感喘证治疗的经验。
3、金元医家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证治。
4、明代明确提出了虚喘、实喘的辨证纲领。《类证治裁》"喘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肺和肾,主要病机为气机升降出纳失常。①肺为气之主②肾为气之根
2、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①实喘在肺②虚喘在肺和肾③虚实并见
3、重证多影响到心:①心与肺②心与肾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实:袪邪利气;虚:培补摄纳
(三)分证论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证:麻黄汤合华盖散;汗而喘不平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支饮复感外寒而喘咳
用小青龙汤
2、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耗证:生脉散合补肺汤;中气虚而腹中气坠者用补中益气汤
2、肾虚不纳证: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证:参附汤送黑锡丹、配合蛤蜻散
第五节肺痈
一、定义: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种病证,属内痈之•。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
腥味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热壅血瘀。初期为肺卫表证;成痈期为热壅血瘀;溃脓期为痰热与瘀血壅阻
肺络,肉腐血败化脓;恢复期则为邪去正虚,阴伤气耗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三)分型论治:
1、初期:银翘散
2、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五、肺痈与风热咳嗽鉴别
六、肺痈的预后及调摄
第六节肺痛
一、定义:肺瘠是由跨虫袭肺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
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轻者诸证间作,重者相继发生或兼见并存。
二、源流:
1、《内经》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即有较具体的记载,认为本病属于“虚劳"范围的慢性虚损性疾
病。
2、张仲景《金匮要略》篇叙述了本病及其合并症。
3、《中藏经•传尸》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
4、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病因是由"肺虫"引起。
5、朱丹溪倡导"瘩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6、《仁斋直指方》提出"治瘵疾,杀瘵虫”的论点。
7、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第一本肺痍专著。
8、《医学正传》提出"杀虫"和"补虚"的两大治则。
三、病因病机:
(一)病因:感染"癌虫"、正气虚弱
(二)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影响到脾肾。
2、发病学方面,甥虫是发病的条件,正虚是发病的关键。
3、病理性质主要是阴虚。
4、病理演变:初起多阴虚,继则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后期阴阳两虚。
5、多生变证: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爆杀虫
(三)分型论治:
1、肺阴亏损证:月华丸
2、虚火灼肺证:百合固金丸合秦花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证:补天大造丸
五、肺痈与肺痛的鉴别
第七节肿胀
一、定义: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
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
唇甲紫缗,皖腹胀满,肢体浮肿等。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
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二、源流:
1病名见于《内经》。
2《金匮要略》记载表现和治法方剂。
3《诸病源候论》认识病理特点。
4朱丹溪提出“痰夹瘀血碍气而病"。
5李用粹认为治疗要分虚实。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继则累及脾肾,后期涉及于心。
2、病理关键是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3、病理因素有痰浊、水饮、瘀血。
4、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复感外邪时偏于标实、平时偏于本虚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标实:祛邪宣肺、降气化痰、温阳利水、甚或开窍、熄风、止血;本虚:
补养心肺、益肾健脾
(三)分型论治:
1、痰浊壅肺证: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证: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证:涤痰汤;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4、肺肾气虚证: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5、阳虚水泛证:真武汤合五苓散
五、预后及调摄
第八节肺痿
一、定义:肺叶痿弱不用,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
二、病因病机:
(―)病因:肺燥津伤、肺气虚冷
(二)病机:虚热肺痿、虚寒肺痿
三、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虚热、虚寒
(-)治疗原则:补肺生津
(三)分型论治:
1、虚热:麦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2、虚寒:甘草卜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第二章心系疾病
第一章心悸
-、定义: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多呈发
作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二、源流:
1、《内经》虽无心悸的名称,但有惊惕、惊骇、惊狂、惊惑、惊躁等名。
2、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医要略》称心悸为惊悸、心下悸、心中悸等。并以炙甘草汤等
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3、宋严用和《济生方》对惊悸、怔忡的病因病机、病情演变和治法方药都有详细的记载。
4、朱丹溪进一步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痰迷"、"痰火"是惊悸的主要原因。
5、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脾肾。
2、病理关键为心失所养,扰动心神,心神不宁。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虚为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所养;实为邪扰于心,心神不宁。
4、病理转变:后期可出现心阳欲脱的危重证候。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虚当养心安神;实因瘀血,当活血化瘀;因痰热,当清热化痰
(三)分型论治:
1、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丹;痰热内扰,胃失和降,心神不安,用黄连温胆汤
2、心血不足证:归脾汤
3、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阴虚火不旺用天王补心丹;阴虚相火妄动用知
柏地黄丸
4、心阳不振证:桂甘龙牡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证:苓桂术甘汤;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用真武汤
6、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合桂甘龙牡汤
7、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
五、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第二节胸痹
一、定义:胸痹是由胸中气血痹阻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
不得卧为特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二、源流:
1、《内经》虽无胸痹一名,但其临床表现却在内经描述得相当详细。描述了真心痛的表现及
预后。
2、东汉张仲景正式提出了胸痹这一名称。将胸痹的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
3、宋代《圣济总录》专列胸痹门讨论胸痹病。
4、明清时代,对胸痹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有了发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
2、素体阳虚,胸阳不振是形成胸痹的病理基础。
3、病理因素为阴寒,痰浊,瘀血相互为患。
4、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
5、病理转化可以因实致虚,亦可以因虚致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先治其标,后顾其本;治标常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扶正常温
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
(三)分型论治:
1、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血瘀轻者可用丹参饮
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证:瓜萎瘫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证:枳实迷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阴寒极盛,胸痹重证,用乌头赤石脂丸和
苏合香丸
5、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6、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
五、胸痹与真心痛,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的鉴别
六、胸痹与心悸的转化
第三节不寐
一、定义: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持征的一类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在心脑,涉及到肾脾肝。
2、病理关键为阴阳失交,神不归舍,心神不宁。
3、.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明确主要特征,分清虚实
(二)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宜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实宜泻其有
余,消导和中,清火化痰。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肝火扰心证:龙胆泻肝汤
2、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痰食阻滞,胃中不和用半夏秫米汤加神曲、山楂、莱瓶子;
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用磁石滚痰丸
(2)虚证
1、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2、心脾两虚证:归脾汤;亦归脾汤、养心汤化裁同用
3、心胆气虚证: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血虚阳浮,虚烦不寐用酸枣仁汤;气血不足可用
归脾汤;病后血虚肝热而不寐者,用琥珀多寐丸;心肾不交、虚阳上扰者,用交泰丸。
五、心悸与不寐的转化
第四节癫狂
-、定义:癫狂为临床常见的精神失常疾病。癫证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
伦次,静而少动为特征;狂证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
征。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很难截然分开,故癫狂并称,以青壮年多见。
二、源流:
1、内经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表现特征、治疗已有较系统的记载:
2、难经提出了癫与狂的鉴别(重阴者癫,重阳者狂)、表现。
3、朱丹溪:"癫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提出了癫狂与"痰"的关系。
4、明代王肯堂才将癫、狂、痫区分开来。
5、王清任首倡瘀血,开辟了活血化瘀法治疗癫狂的先河。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心(脑),涉及肝、脾、肾等脏。
2、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
3、病理关键是神明逆乱。
4、病理性质以实证为主,病理类型有癫与狂两种。
总之:癫与狂的病机特点各有不同。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初发时宜清热涤痰、疏肝理气或安神定志;病久宜健脾益气,滋阴养血;
如有瘀血,当活血化瘀
(三)分型论治:
(1)癫证
1、痰气郁结证: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证:养心汤合越鞠丸;亦可用甘麦大枣汤
(2)狂证
1、痰火扰神证:生铁落饮;阳明热盛,大便秘结,用加减承气汤;神志较清,痰热未尽,
用温胆汤
2、痰热瘀结证:癫狂梦醒汤
3、火盛阴伤证: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五、癫狂的转归预后与调摄
第五节痫证
一、定义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其特征是发作性精神恍惚,突然意识丧失,
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如常人。
二、源流:
1>内经及秦汉阶段
①最早源于《内经》:"胎病",癫疾,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
2、隋唐阶段,对痫证认识有较大提高。
①巢元方将痫病分为风痫、惊痫、食痫、痰痫。提出了发作周期有长有短。孙思邈分为心
痫、肝痫、肺痫、肾痫和肠痫。
3、宋元时代在病因病机和治疗上有所发展。
①陈无择认为是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
②朱丹溪强调痰迷心窍引发。"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
4、明清以来,痫证认识上有较大发展。
①王肯堂首先将癫狂痫区分开来以如前述。虞拎也主张从痰论治。叶天士补充了痫病虚证的
治法。王清仁补充了气虚血瘀型的治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在心、脑,涉及肝。
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常兼气、火、风、瘀等邪。
3、病理关键为痰聚气逆,风痰闭阻,神机失用,元神失控。
4、病理转化:病机转化决定于正气的盛衰及痰邪深浅。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
固难化两大特点。痫病之所以久发难愈,反复不止,正是由于胶痼于心胸的"顽痰"所致。至
于发作时间的久暂、间歇期的长短,则与气机顺逆和痰浊内聚程度有关。
5、痫证日久,邪伤精气,可致心肾亏虚。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1、频繁发作者,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熄风,开窍定痫。
2、平时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三)分型论治:
1、风痰闭阻证:定痫丸
2、痰火扰神证: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若痰火壅实,大便秘结,用竹沥达痰丸
3、瘀阻脑络证:通窍活血汤
4、必脾两虚证: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5、心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偏于肾虚者,可用河车大造丸;II久不愈见神志恍
惚,恐惧,抑郁,可合甘麦大枣汤五、癫狂痫的鉴别
六、痫的预防调摄
第六节疾呆
一、定义: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
善忘等主要临床表现。其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顿,善忘;重则表现为终II
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矢颠倒,行为失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
饿。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
(三)分型论治:
1、髓海不足证:七福饮
2、脾肾两虚证:还少丹
3、痰浊蒙窍证:涤痰汤
4、瘀血内阻证:通窍活血汤
五、预后转!H及调摄
第七节厥证
一、定义:厥证是指由于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的以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知人
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种急性病证。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间内苏醒;病
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甚至一厥不复导致死亡。
二、源流:
1、《内经》论厥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以暴死为厥。②以四末逆冷为厥。③以逆乱为厥。
2、继承中发展,认识深化阶段。
①《伤寒论》、《金匮要略》论厥为四肢厥冷。"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阴篇)
②病机为阴阳不贯。“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阴篇)
3、系统认识阶段。
①《景岳全书・厥逆》总结明代以前对厥证的认识,提出以虚实论治厥证,符合临床实际。
三、病因病机:
(-)病理要点: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
(二)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
1、实证病机是气血上冲逆乱,清窍壅塞。
2、虚证病机是气血虚亏,不能上荣清窍。
(三)病机转化与体质有关:
1、气盛有余之人,容易上冲逆乱。2、气血虚损之人,容易下陷虚脱。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气厥:
1、实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平时可服逍遥散
2、虚证: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平时可服香砂六君丸,另可加用甘麦大
枣汤
(2)血厥:
1、实证: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
2、虚证:急用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营汤
(3)痰厥:寻痰汤;痰湿化热,碳石滚痰丸
第三章肝胆病证
第一章胃痛
一、定义:胃痛,又称为胃脱痛,是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腕部疼痛为主证的
病证。
二、源流:
1、"胃痛"之名首见于《内经》,并且对胃痛的病因病机作了论述。《内经》诸多论述为后世
治疗和研究胃痛奠定了基础。2、张仲景《金匮要略》涉及到胃痛的论治,提出"按之不痛
者为虚,痛者为实"。创立了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黄建中汤、理中汤、吴茱萸汤,芍药
甘草汤等治疗胃痛有效的方剂。
3、唐代孙思邈有九种心痛之说,但总的说来这九种心痛多指胃痛。
4、李东垣《兰室秘藏》立"胃院痛"一门,创益气、温中、理气、和胃之法。
5、《医学正传》认为孙思邈所指的九种心痛"皆在胃院,而实不在于心也。”
6、《景岳全书》着重强调了"气滞"这一病机并主张治以“理气为主"。
7、李中梓《医宗必读》、孙一奎《赤水玉珠》对"胃无补法""痛无补法”提出了批评,强调要
辨证治疗。
8、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指出胃病不仅
与气滞有密切关系,而且"久痛入络"必然引起血行不畅,在治疗上施以理气活血之法。
9、林佩琴《类证治裁•胃脱痛》则概括了胃痛之寒、热、虚、实及在气、在血的病机、主症、
治法。从而使本病的辨证论治更加完善。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不通则痛(实)不荣则痛(虚)
3、病理因素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4、病理演变:胃痛各型之间可以转化。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脾不统血可以转为吐血、便
血;气滞血瘀、胃失和降可以转为呕吐、反胃;痰瘀壅塞胃皖可以转为噎膈。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三)分型论治:
1、寒邪客胃证:香苏散合良附丸
2、饮食伤胃证:保和丸;胃脱痛胀而便闭者,合用小承气汤;胃痛急剧而拒按,苔黄燥便
秘,合用大承气汤
3、肝气犯胃证:柴胡疏肝散,也可用沉香降气散
4、湿热伤中证:清中汤
5、瘀血停胃证:失笑散合丹参饮;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失血日久,心悸少
气,多梦少寐,唇白舌淡,可用归脾汤
6、胃阴亏耗证: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证:黄黄建中汤;寒胜而疼甚,哎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或理中丸;寒热错杂,
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用甘草泻心汤
第二章痞满
一、定义:痞满是由各种因素导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的病证。以心下痞塞,胸膈胀满,
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特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脾胃,病理要点是气机升降失常。
2、病理关键: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
3、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
4、病理因素有气滞、食滞、痰湿、湿热。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先虚实,后寒热
(二)治疗原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三)分型论治:
(1)实痞
1、饮食内停证:保和丸
2、痰湿中阻证:二陈平胃汤
3、湿热阻胃证:泻心汤合连朴饮
4、肝胃不和证:越鞠丸合枳术丸
(2)虚痞
1、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汤
2、胃阴不足证:益胃汤
第三节呕吐
一、定义: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理要点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大类
3、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4、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虚实
(二)治疗原则:和胃降逆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外邪犯胃证:蕾香正气散;感受秽浊之气,忽然呕吐,可先吞服玉枢丹
2、食滞内停证:保和丸;积滞较多,腹满便秘,合用小承气汤;胃中积热上冲,食已即吐,
口臭而渴,竹茹汤
3、痰饮内阻证:小关夏汤合苓桂术甘汤;痰郁化热,壅阻于肺,可用温胆汤
3、肝气犯胃证:四七汤(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2)虚证:
1、脾胃气虚证:香砂六君子
2、脾胃阳虚证:理中汤;呕吐日久,肝嗨俱虚,冲气上逆,用来复丹
3、胃阴不足证:麦门冬汤
第四节噎膈
一、定义:噎膈是指吞咽时梗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时
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虽可单独出现,又常为膈的前驱,故噎膈并称。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2、病理关键是食管狭窄,胃失通降,津液干涸。
3、病理因素有气滞、痰阻、瘀血。
4、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虚实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痰气交阻证:启膈散,津伤便秘,增液汤加白蜜
2、瘀血内结证:通幽汤;服药即吐,难于下咽,先服玉枢丹
3、津亏热结证:沙参麦冬汤;大便不通,用大黄甘草汤
4、气虚阳微证:补气运脾汤
第五节呃逆
一、定义:气逆上部,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的一种疾病。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和胃降气平呃
(三)分型论治:
1、胃中寒冷证:丁香散
2、胃火上逆证:竹叶石膏汤;大便秘结,合小承气汤
3、气机郁滞证:五磨饮子;气逆痰阻,合旋复代赭汤、二陈汤
4、脾胃阳虚证:理中丸;呃逆不止,心下痞硬,合旋复代赭汤;中气大亏,用补中益气汤
5、胃阴不足证: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
第六章腹痛
一、定义:胃脱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基本病理是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
荣则痛。
2、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3、病理因素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寒热虚实,在气在血,在腑在脏
(二)治疗原则:"通"《医学真传》: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
和血,调血以和气,通气;下逆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
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能,则妄矣。
(三)分型论治:
1、寒邪内阻证: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手足厥逆,脉微欲绝,通脉四逆汤;下焦受寒,厥
阴之气失于疏泄,暖肝煎;腹中冷痛,手足逆冷,乌头桂枝汤;腹中雷鸣切痛,附子粳米汤
2、湿热塞滞证: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证: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
5、瘀血内停证:少腹逐瘀汤
6、中虚脏寒证:小建中汤;虚寒腹痛见证较重,呕吐肢冷脉微,用大建中汤;脾肾阳虚,
附子理中汤
第七章泄泻
一、定义:泄泻是由于脾胃功能障碍,造成水谷停滞,清浊混杂而下,引起以排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
二、源流:
1、《内经》首载病名,病因有风、寒、湿、热,病位在脾、胃、大肠、小肠。
2、《难经》提出五泄。
3、隋以前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下利"。《诸病源候论》将泄与痢分开。
4、《景岳全书》提出利水法治疗泄泻。
5、李中梓提出"治泻九法"。
6、林佩琴论述五更泻的机理。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脾胃,与肝、肾、大小肠有关。
2、病理关键是脾虚湿盛。
3、病理因素以湿为主,可以夹寒、夹热、夹滞。
4、病理性质有虚实两大类
5、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寒热虚实
(二)治疗原则: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三)分型论治:
(1)暴泻:
1、寒湿内盛证:蕾香正气散;湿邪偏重,胃苓汤
2、湿热伤中证:葛根苓连汤;湿邪偏重,苔黄厚腻,合平胃散
3、食滞肠胃证:保和丸;食滞较重化热,枳实导滞丸
(二)久泻:
1、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脾阳虚衰,阴寒内盛,附子理中丸加吴萸,肉桂;久泻不止,
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2、肾阳虚衰证:四神丸;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合桃花汤3、肝气乘脾证:痛泻要方五、
泄泻与痢疾鉴别
六、泄泻与痢疾转化
七、预防
第八章痢疾
一、定义: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
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好发于夏秋季。
二、源流:
1、《内经》称本病为"肠僻素问.大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飨泄,久为肠僻”。
2、《难经》谓之大瘤泄。难经五十七难说:"大瘤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周而不能便"。
3、《伤寒论》称"下利"。并提出了"休息利"一说。
4、《金匮要略》称之为"热利下重"与"下利便脓血",在治疗上提供了白头翁汤、桃花汤等有
效方剂。
5、东晋葛洪以"痢"称本病,区别于一般泄泻,为后世医家所接受。葛洪首次提出"传染性"
一说。
6、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立"热痢"、"冷痢"、"疳温痢"、"小儿痢"四论,
立方一百零二首。
7、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称。“今之所谓痢疾者,古之所谓滞下是
也",沿用至今。
8、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痢篇》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述痢疾
的病为"湿热为本"。治疗方面提出:“壮实病宜下,虚弱老久病宜升之"。并首先提出"噤口
痢"。
9、刘河间强调: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10、喻嘉言倡"逆流挽舟法"一说。
11、《顾松园医镜》治痢四忌:忌汗,忌补,忌大下,忌分利小便。
12、《医学实在易》载"奇恒痢"一证。
13、痢疾专著:孔毓礼的《痢疾论》吴道源的《痢疾汇参》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关。
2、病理要点是邪滞于肠,塞阳气血。邪蕴肠腑,气血凝滞,肠壁脂膜血络腐败化为脓血,
气机阻滞,腑气不通。
3、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之分:
4、病理演变:由于感邪和体质的不同,可以演变成各种类型。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
(三)分型论治:
1、湿热痢:芍药汤;初起见表证者,活人败毒散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葛根苓连汤;表
证已减,痢犹未止,香连丸
2、疫毒痢:白头翁汤合芍药汤;神昏澹语,合用神犀丹或紫雪丹
3、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
4、阴虚痢: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5、虚寒痢: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
6、休息痢:连理汤;久痢顽固不愈,寒热错杂,乌梅丸;噤口痢,呕逆不食,口气秽臭,
开噤散
第九章便秘
-、定义: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
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一类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有关。基本病理是大肠传导失常。
2、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四类。
3、转归和预后: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通下
(三)分型论治:
(1)实秘:
1、热秘:麻子仁丸;兼郁怒伤肝,可另服更衣丸
2、气秘:六磨汤
3、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
(2)虚秘:
1、气虚秘:黄黄汤
2、血虚秘:润肠丸
3、阴虚秘:增液汤
4、阳虚秘:济川煎
第四章肝胆病证
第一节胁痛
一、定义:胁,指胁肋部,在胸壁两侧,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胁痛,指一侧或两侧胁肋
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表现在胁肋,但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肾有关.
2、病机要点:肝郁气滞,疏泄不利,络脉失和.
3、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实为络脉不通,虚为络脉失养.
4、病机转化:一是气血转化,二是虚实转化,三是疾病转化.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辨在气在血,辨虚实
(-)治疗原则:疏肝和络止痛
(三)分型论治:
1、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
3、瘀血阻络证: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4、肝络失养证:一贯煎
第二节黄疸
一、定义:黄疸是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的病证。其中以目睛黄染为确定诊断的重要
依据。
二、源流:
1、《内经》首创病名,奠定理论基础。
⑴病名:”尿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
⑵主证:身黄,目黄,尿黄,爪甲上黄。
2、张仲景论黄,确定分类和治法。
⑴病因病机:湿邪,寒湿,瘀热。
⑵分类:黄疸,谷疸,女劳疸,酒疸,黑疸。⑶治疗:利尿,发汗,泻下。⑷预后:“黄
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
3、隋唐时期,黄疸分类有发展。《诸病源候论》将黄疸分为二十八候,并首次提出了“阴
黄"、"急黄"的名称。《千金要方》重提五疸:将黄汗易黑疸。
4、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将黄疸按阴黄、阳黄进行分类。
5、《景岳全书》首提"胆黄"一名。
6、《沈氏尊生书》对黄疸的传染性、严重性有认识。
7、叶天士提出了"阳主明,治在胃;阴主晦,治在脾"的著名观点。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肝胆,涉及脾胃:“脾胃不病则无湿,肝胆不病则不黄"。
2、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湿邪为主。仲景曰"黄
家所得,从湿得之"。后世有"无湿不成疸”之说。
3、病理性质有阴阳之分:
4、病理转化与感邪及体质有关:
5、预后: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化湿邪,利小便
(三)分型论治:
(1)阳黄
1、热重于湿证:茵陈蒿汤;因砂石阻滞胆道,宜用大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郁金
2、湿重于热证: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证:大柴胡汤
4、疫毒炽盛证(急黄):《千金》犀角散
(二)阴黄
1、寒湿阻遏证:茵陈术附汤
2、脾虚湿滞证:黄在建中汤
(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证:茵陈四苓散
2、肝脾不调证: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3、气滞血瘀证:逍遥散合鳖甲丸
第三节积聚
一、定义:积聚是指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病症,其中积属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
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有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积:积累、堆
积之意,引申为病气积蓄。此处指肿块明显、固定不移的病证。聚:聚集之意,有聚有散。
此处指肿块不明显、时隐时现、病位不固定的病证。
二、源流:
1、《内经》首先提出病名,并对形成和治则作了探讨。
2、《难经》明确了积与聚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3、《金匮要略》记载了•些著名方剂。
4、《景岳全书》提出了攻、消、散、补四大治法。
5、《医宗必读》提出分初、中、末三个阶段治疗的原则。
6、清代:治法方药更加丰富,名贤辈出。
三、病因病机:
(一)病机关键:气滞血瘀。
(二)发病与肝脾关系密切。
(三)积聚形成与正气强弱有关。
(四)积聚的病理转归有黄疸、鼓胀、血证、昏迷。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
实正虚,予消补兼施;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聚证多实,治疗以行气散结为主。
(三)分型论治:
(1)聚证:
1、肝气郁结证:逍遥散、木香顺气丸
2、食滞痰阻证:六磨汤
(2)积证
1、气滞血阻证: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用大七气汤
2、瘀血内结证: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积志肿大坚硬而正气受损,可并服鳖甲煎丸
3、正虚瘀结证:八珍汤合化积丸
第四节鼓胀
一、定义: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
征。
二、源流:
1、《内经》:最早提出了鼓胀的病名和临床表现。
2、《病源论》:认为鼓胀的发病与感受水毒有关。成因是阳气外虚,阴气内积,脾虚作胀。
亦有因大病久病,积劳成损而成者。
3、《外台秘要》:认为般胀是由于正虚邪留,脾气虚弱。
4、《丹溪心法》:认为是清浊相混,隧道壅塞。
5、《兰室秘藏》:认为脾胃虚弱是致病之本。
6、《景岳全书》:认为病机以气水互结为主;辨证则寒热虚实都有。
7、李梃提出了治疗法则;喻昌、唐容川拓宽了病因;
三、病因病机:
(-)鼓胀的病理变化总属于肝脾肾损伤。
(二)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
(三)病理因素为气、血、水互结。
(四)病理变化胶痼难解,预后较差,易生变证。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标实为主者.当根据气、血、水的偏盛,分别采用行气、活血、祛湿利水
或暂用攻逐之法,同时配以疏肝健脾;本虚为主者,当根据阴阳的不同,分别采取温补脾肾
或滋养肝肾之法,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利水。
(三)分型论治:
1、气滞湿阻证: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水湿困脾证:实脾饮
3、水热蕴结证: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瘀结水留证:调营饮
5、阳虚水盛证: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
6、阴虚水停证:六味地黄丸合•贯煎
第五节头痛
一、定义:又名头风,头疼。它既是一种常见病症,又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
二、源流:
1、《东垣十书》:按经络分类治疗头痛的开始。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根据症状
和病机的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
头痛,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李东垣还是头痛分经用药的创始人。
2,丹溪心法》:朱丹溪认为头痛偏主于痰与火。他又是痰病大家,在内伤头痛的治疗中有重
要意义。提出头痛加引经药的观点。
三、病因病机:
1、头痛可以分外感与内伤两两大类: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大类
3、病位在头,累及肝脾肾三脏。
4、病理因素有风、火、痰、瘀、虚五类。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及眉棱等处;
2、少阳头痛,多在头两侧,并连及耳部;
3、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4、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二)治疗原则:
1、外感头痛,治以疏风祛邪为主,根据兼邪的不同,兼以散寒、清热、祛湿;内伤头痛需
分虚实,虚证治当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主;实证当平肝、祛痰、化瘀。
2、引经药的应用:太阳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苜;阳明头痛:葛根、白芷、知母、少阳
头痛:柴胡、黄苓、川苟;厥阴头痛:吴茱萸、蒿本
(三)分型论治:
(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川茸茶调散
2、风热头痛:苜芷石膏汤;大便秘结,可用黄连上清丸
3、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
2、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
3、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4、肾虚头痛:大补元煎
5、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
第六节眩晕
一、定义:眩晕是指因清窍失养而出现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二、源流:
1>内经称为"眩冒”,认为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因素有关。《素问至真要大
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与肝有关《灵枢卫气》"上虚则眩"--气血亏虚
2、张仲景从痰饮立论。
3、金元时期:刘河间主风火、朱丹溪-一无痰不作眩--痰浊明清以来:张景岳--一下虚作
眩一-肾阴虚、虞技:根据肥瘦分痰湿与虚火、叶天士:主内风、张介宾-一无虚不能作眩也
4、后代医家--瘀血有关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头(脑)、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虚多为气血亏虚、髓海空虚、肝肾不足;实多为痰浊中阻、瘀血
阻络、肝阳上亢
3、病理因素有风火痰虚瘀为主
四、眩晕的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补虚:补气血、补肾精。泻实:平肝潜阳、化痰熄
风、活血化瘀。调阴阳:阴虚火旺者主要滋阴降火,肝风内动者主要潜阳熄风或育阴熄风。
(三)分型论治:
1、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见目赤便秘,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
2、气血亏虚证:归脾汤
3、肾精不足证:左归丸
4、痰湿中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
5、瘀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
第七节中风
一、定义: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不利为主证的病证。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涡斜等症状
二、源流:
1、《内经》对中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论述
2、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证分类法,"邪在于络,
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3、“唐宋”年代是对病因重新认识的分水岭唐宋以前:认为"内虚邪中"以外风立论。唐宋以
后:以“内风"立论。金元:刘河间:"心火暴甚"李东垣:"正气自虚"朱丹溪:"湿痰生热"王
履:"真中风"、"类中风"明代:张景岳:"内伤积损"李中梓:"闭证、脱证"
4、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王清任:"气虚血瘀"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5、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是因年老体衰,阴阳失调,气血逆
乱,直充犯脑。
三、病因病机:
1、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有关。
2,病理因素有虚、火、气、血、风、痰六端。
3、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4、病理类型分中经络和中脏腑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辨中经络、中脏腑;中脏腑之闭证、脱证;闭证当辨阳闭、阴闭
(二)治疗原则: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要熄风清火,豁痰
开窍,通腑泄热;脱证要救阴回阳固脱;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三)分型论治: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真方白丸子
2、风阳上扰证:天麻钩藤饮
3、阴虚风动证:镇肝息风汤
(2)中脏腑
1、闭证
L1痰热腑实证:桃仁承气汤
1.2痰火瘀闭证:羚角钩藤汤
1.3痰浊瘀闭证:涤痰汤;见戴阳证者,宜急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
2、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合生脉散
(3)恢复期
1、风痰瘀阻证:解语丹
2、气虚络瘀证:补阳还五汤
3、肝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第八节瘦病
一、定义: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二、源流::《庄子.德充符》有瘦的病名
三、病因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理气化痰,消瘦散结
(三)分型论治:
1、气郁痰阻证:四海舒郁丸
2、痰结血瘀证:海藻玉壶汤
3、肝火旺盛证:桅子清肝汤合消爆丸
4、心肝阴虚证: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
第九节疟疾
一、定义: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二)治疗要点:袪邪截疟
(三)分型论治:
1、正疟: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
2、温疟: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3、寒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
4、瘴疟:热瘴:清瘴汤;冷瘴: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5、劳疟:何人饮力(1:耳鸣、耳聋
一、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治肝胆从实,治脾肾从虚,上宜清疏,中宜升补,下宜滋降。
(三)辨证论治:
1、肝胆火盛证:龙胆泻肝汤
2、痰火郁结证:温胆汤;痰多胸闷大便不畅,用磷石滚痰丸
3、风热上扰证:银翘散
4、肾精亏虚证:耳聋左慈丸;肾亏复为外风所乘,下虚上实,可合用本事地黄汤;肾阳不
足,下肢清冷,阳痿腰酸,可用贞元饮送服黑锡丹;肾精不足,肝热内郁,用滋水清肝饮。
第五章肾系病证
第一节水肿
一、定义:水肿是指山多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临床以头面、眼睑、四肢、
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病证。严重者可以伴有胸水、腹水。
二、源流:
1、《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水肿的治疗,提出
"平治与权衡,去苑陈至……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
2、《金匮要略》张仲景称为水气,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提出了发汗、利
尿两大治法。
3、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阳水、阴水。治疗上倡导温脾暖肾,开创了补法。
4、《仁斋直指方》创活血利水法。
5、《医学入门》提出疮毒导致水肿的说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基本病理变化:肺失通调,脾失转输
2、病理因素有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3、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
4、病理基础以阳气虚损为主。
5、病理转化以阳转阴、实转虚为主,虚中夹实临床多见。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三)分型论治:
(1)阳水
1、风水相搏证: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证:疏凿饮子;湿热久羁,化燥伤阴,用猪苓汤
(2)阴水
1、脾阳虚衰证:实脾饮
2、肾阳衰微证: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3、瘀水互结证: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第二节、淋证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若热毒弥漫三焦,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以清热泻火解毒
2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苇散
石淋日久,症见神疲乏力,少腹坠胀者,为虚实夹杂,当标本兼顾,补中益气汤益气通淋
3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若久病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症见尿色淡红,尿痛涩滞不显著,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者,
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若久病脾虚气不摄血,症见神疲乏力,血色少华者,用归脾汤益气养血通淋
4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
5膏淋: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革葬分清饮
偏于脾虚中气下陷者,配用补中益气汤。偏于肾阴虚者,配用七味都气丸。
偏于肾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
6劳淋: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中气下陷,症见少腹坠胀,尿频涩滞,余沥难尽,不耐劳累,面色院白,少气懒言,舌淡,
脉细无力,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阴虚火旺,面红烦热,尿黄赤伴有灼热不适者,可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附:尿浊
1湿热下注: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革解分清饮
2脾虚气陷:健脾益气,升清固摄补中益气汤
3肾虚不固:偏肾阴虚:滋阴益肾知柏地黄丸、二至丸
偏肾阳虚:温肾固涩鹿茸固涩丸
第三节、癖闭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
若兼心烦.口舌生疮糜烂者,可合导赤散以清心火,利湿热;
若湿热久恋下焦,导致肾阴灼伤而出现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光红,可改用滋
肾通关丸,以滋肾阴,清湿热,而助气化;
若因湿热蕴结三焦,气化不利,小便量极少或无尿,面色晦滞,胸闷烦躁,恶心呕吐,口中
有尿臭,甚则神昏请语,宜用黄连温胆汤,以降浊和胃,清热利湿。
2肺热壅盛:清泄肺热,通利水道清肺饮
兼尿赤灼热、小腹胀满者,合八正散上下并治。
3肝郁气滞: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若肝郁气滞症状严重者,可合六磨汤以增强疏肝理气作用
4浊瘀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当丸
5脾气不升:升清降浊、化气利水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气虚及阴,脾阴不足,清气不升,气阴两虚,症见舌红少苔,可改用参苓白术散
若脾虚及肾,可合济生肾气丸以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6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
形神萎顿,腰脊酸痛,为精血亏虚,病及督脉,多见于老年人,治宜香茸丸补养精血,助阳
通窍
若阴肾阳衰惫,命火式微,致三焦气化无权,浊阴内蕴,小便量少,甚至无尿,呕吐,烦躁,
神昏者,治宜千金温脾汤合吴茱萸汤,以温补脾肾,和胃降逆
外治法:1取嚏或探吐法2外敷法3针炙推拿4导尿法
第四节、关格
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温补脾肾,化湿降浊温脾汤合吴茱萸汤
若水气凌心,应用己椒防黄丸;
尿少小便不通,合用滋肾通关丸。
2、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滋补肝肾,平肝息风杞菊地黄丸合羚角钩藤汤
3、肾气衰微,邪陷心包证:温阳固脱,豁痰开窍急用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
若昏迷不醒,可静脉注射醒脑静开窍醒神;
若狂躁痉厥,可服紫雪丹;
若心阳欲脱,用参附龙牡汤
此为,关格病人还可用灌肠法加强通腑降浊解毒作用。
第五节、遗精
1君相火旺:清心泄肝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
心肾不交,火灼心阴者,可用天王补心丹加石菖蒲,莲子心以滋阴安神。
若久遗伤肾,阴虚火旺者,可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或用大补阴丸,滋阴泄火。
若梦遗U久,烦躁失眠,心神不宁或心悸易惊,可予安神定志丸加减以宁心安神。
2湿热下注:清热利湿程氏草薜分清饮
湿热下注肝经,症见阴囊湿痒,小渡短赤,口苦胁痛,可用龙胆泻肝汤以清热利湿
若兼见胸腹脱闷,口苦或淡,渴不欲饮,头晕肢困,饮食不馨,可用苍术二陈汤
3劳伤心脾:调补心脾,益气摄精妙香散
若中气下陷明显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若心脾血虚显著者,可改用归脾汤治疗;
4肾气不固:补肾固精金锁固精丸
当阴战及阳,或阳损及阴,肾中阴阳两虚者,可合用右归丸以温润固本。
附:阳痿
1命门火衰:温肾壮阳赞育丸
若火衰不甚,精血薄弱,可子左归丸治疗:
2心脾亏虚:补益心脾归脾汤
3肝郁不舒:疏肝解郁逍遥散
4惊恐伤肾:益肾宁神启阳娱心丹
5湿热下注:清利湿热龙胆泻肝汤
若湿盛,困遏脾肾阳气者,可用右归丸合平胃散
若湿热久恋,灼伤肾阴,阴虚火旺者,可合用知柏地黄丸以滋阴降火
第六节、耳鸣、耳聋(五版)
1肝胆火盛:清肝泄火龙胆泻肝汤
2痰火郁结:化痰清火、和胃降浊温胆汤因恼怒转加者-柴胡疏肝散
3风热上扰:疏风清热银翘散
4肾精亏虚:滋肾降火、收摄精气耳聋左慈丸
若肾亏复为外风所乘,以致下虚上实,经气闭塞,头痛口干者+本事地黄汤
若下肢清冷,阳萎腰酸,颊颊黯晦,毛悴色天,舌淡脉虚-贞元饮送服黑锡丹
若肾精不足,水不涵木以致肝热内郁-滋水清肝饮
5清气不升:益气升清益气聪明汤
若见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泛恶,脉濡滑,苔腻-半夏白术天麻汤
第六章气血津液病症
一、郁证
A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桅逍遥散
肝火犯胃而见胁肋疼痛,口苦,嘈杂吞酸,暧气,呕吐者,可加黄连,吴茱萸(即左金丸)清
肝泻火,降逆止呕
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4心神失养: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
5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
6心肾阴虚: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心肾不交而见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者,可合交泰丸(黄连、肉桂)交通心肾
二、血证
A鼻岷
1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
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B齿蚓
1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C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若咳血量较多,纯血鲜红,可用犀角地黄汤加三七粉冲服,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本证可合用十灰散凉血止血
D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若气损及阳,脾胃虚寒,症见肤冷、畏寒、便流者,治宜温经摄血,可改用柏叶汤。
上述三种证候的吐血,若出血过多,导致气随血脱,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
等症者,亟当用独参汤等益气固脱,并结合西医方法积极救治。
E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或槐角丸
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
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F尿血
1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G紫斑
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
热毒炽盛,发热,出血广泛者,加生石膏、龙胆草、紫草,冲服紫雪丹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
若表现肾阴亏虚而火热不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乏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可改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化瘀消斑。
3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
三、痰饮
A、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或已椒芮黄丸
B、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椒目瓜篓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C、溢饮
表寒里饮:发表化饮小青龙汤
若表寒之象己不著者,改用大青龙汤以发表清里
D、支饮
1寒饮伏肺:温肺化饮小青龙汤
无寒热、身痛等表证,见动则喘甚,易汗,为肺气已虚,可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
若饮多寒少,外无表证,喘咳痰稀或不得息,胸满气逆,可用孽劳大枣泻肺汤以泻肺通饮
邪实正虚,饮郁化热,喘满胸闷,心下痞坚,烦渴,面色黛黑,苔黄而腻,脉沉紧,或经吐
下而不愈者,当行水散结,补虚清热,用木防己汤加减。
2脾肾阳虚:温补脾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脐下悸,吐涎沫,头目昏眩,是饮邪上逆,虚中夹实之候,可用五苓散化气行水。
四、消渴
A上消: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若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而脉数乏力者,为肺热津亏,气阴两伤,可选用玉泉丸或二冬汤。
B中消:
1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大便秘结不行,可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增水行舟",待大便通后,再转上方治疗。
本证亦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
2气阴亏虚: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
C下消
1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若烦渴,头痛,唇红舌干,呼吸深快,阴伤阳浮者,用生脉散,育阴潜阳;
如见神昏、肢厥、脉微细等阴竭阳亡危象者,可合参附龙牡汤益气敛阴,回阳救脱。
2阴阳两虚: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
兼证治疗:白内障、省盲、耳聋-杞菊地黄丸或羊肝丸
疮疡、痈疽:初起-五味消毒饮
病久气营两虚,脉络瘀阻,蕴毒成脓-黄黄六-汤+犀黄丸
五、内伤发热
1阴虚发热:(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2血虚发热:(发热,热势多为低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3气虚发热:(发热,热势或低或高)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4阳虚发热:(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
5气郁发热:(发热多为低热或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卷帘轨道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中国高速钢全磨制麻花钻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野生瓜蒌籽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儿童香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白色集装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Dacomitinib-metabolite-M1-2-生命科学试剂-MCE
- 制作与文稿排版艺术
-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优化研究
- 电大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作业
- 可比楼盘量化定价法
- xxxxx年猪文化节
- 钢结构项目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内容及措施
-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
- 水景施工工艺(包括防水)
- DAC数模转换实验报告
- 散货船持证清单
- 公路巡查记录表格模板
- 师德师风整改台账23668
- 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复习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