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众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众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众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众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众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众美中学高一地理期末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地球处于太阳系中,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太阳息息相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A.月球或金星 B.木星或金星 C.金星或水星 D.火星或水星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①③【答案】1.C2.D【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M天体围绕太阳运行,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以内,故M天体可能是水星或金星,C正确。月球是地球的卫星,A错误。木星、火星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以外,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可知,M天体无生命的根本原因是距日较近,表面温度高,没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的水,也没有适宜生命呼吸的大气,①③正确,D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如果M是金星,体积和质量与地球相差不是很大,有大气分布,也有天气变化,②④错误,ABC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水星、金星的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以内,为地内行星。适宜的温度、适合的大气成分和大气厚度、液态水为地球有生命存在的主要条件。下图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生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是()A.①④⑤③ B.②④①③C.④①③⑤ D.⑤②③④4.下列关于图示生物生存时期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①一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B.②一发生了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C.③一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D.⑤一喜马拉雅山脉在此时期形成【答案】3.C4.D【解析】【3题详解】晚古生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中期,部分鱼类进化成两栖类,晚期,一些两栖动物慢慢进化成爬行动物;中生代时期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出现并繁盛,中生代中后期,小型哺乳动物出现;新生代时期,哺乳动物快速发展,被子植物在此时期达到繁盛。故选项中排序正确的是④①③⑤,ABD错误,C正确。故选C。【4题详解】①生物生存的地质时期是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A错误;②生物生存的地质时期是新生代,并未发生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B错误;③生物生存的地质时期是中生代,现代海陆分布的格局在新生代基本形成,C错误;⑤生物生存的地质时期是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脉在此时期形成,D正确。故选D。【点睛】新生代的板块运动: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这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如喜马拉雅山脉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下图为我国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5.甲图地貌为()A.海蚀柱 B.海蚀平台C海蚀崖 D.沙堤6.甲、乙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A.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B.海积地貌、河流地貌C.风蚀地貌、海积地貌 D.河流地貌、海蚀地貌【答案】5.C6.A【解析】【5题详解】海蚀崖是海岸受海浪冲蚀及伴随产生的崩塌而成的一种向海的悬崖陡壁,主要见于基岩海滩。读图可知,甲地貌海蚀崖,C正确,ABD错。故选C。【6题详解】甲地貌海蚀崖,为海蚀地貌;乙地貌为海滩,为海积地貌,A正确,BCD错。故选A。【点睛】海积地貌: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如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据估算,月球每年接受的太阳能总量,相当于地球上人类每年消耗能量总和的2.5万倍。如果在月球表面建设大型的太阳能光伏电厂,并通过电波传送到地球,完全可以解决目前人类对所有能源的需求。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相比于地球,月球受热过程中缺失的环节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地面夜晚比月面夜晚温度高,主要是因为有()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7A8.C【解析】【7题详解】根据“地球大气受热过程图”可知,①为大气的反射作用,②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由于月球的质量较小,其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因此相比于地球,月球受热过程中缺失的环节是①③,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8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为大气的反射作用,②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月球表面几乎不存在大气,所以夜晚大气逆辐射③较少,导致其夜间气温较地球表面低,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大气层就好象是一条毛毯,均匀地包住了整个地球,使整个地球就好象处在一个温室之中。白天灼热的太阳发出强烈的短波辐射,大气层能让这些短波光顺利地通过,而到达地球表面,使地表增温。晚上,没有了太阳辐射,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热量。因为地表的温度不高,所以辐射是以长波辐射为主,而这些长波辐射又恰恰是大气层不允许通过的,故地表热量不会更丧失太多,地表温度也不会降的太低。这样,大气层就起到了调节地球表面温度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大气的保温作用。下图示意黄河流域水循环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9.根据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黄河主要参与()A.陆地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河流内循环10.若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最可能使().A.②减少 B.③增加 C.⑤增加 D.⑥减少【答案】9.B10.C【解析】【9题详解】黄河为外流河,河流最终流入黄海,黄河的水源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水汽来源于东部海洋,由夏季风等输入,故其水循环主要发生在陆地和海洋之间,根据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黄河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B正确。故选B。【10题详解】读图可知,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⑤为下渗,⑥为地下径流,若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最可能使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蒸腾作用增强,对降水影响不大。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植被的蒸腾作用会使水汽蒸发量增加,植被枝叶和凋落物会截留部分降水,减缓汇水过程,使地表径流总量减少,加大地表水的下渗,增加地下径流。11.读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回答下题。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中数值线变化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海水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线段①为温度;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由此判断线段③为密度线;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可以得出线段②为海水盐度线。由此可以得出,赤道附近海水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故选C。加里曼丹岛,地处亚欧板块南部,地质构造稳定,几乎无活火山分布。岛上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该岛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图示意加里曼丹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岛上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主要是因为该岛()A.河网密布,淡水充足 B.山地为主,环境复杂C.光热充足,雨量丰沛 D.地处热带,太阳直射13.该岛屿土壤贫瘠的气候原因是()A.雨热充足,有机物分解快 B.土质粘重,矿物养分少C.雷阵雨多,裂隙构造发育 D.地势崎岖,流水冲刷强【答案】12.C13.A【解析】【12题详解】根据加里曼丹岛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岛屿位于赤道附近低纬度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光照充足,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充沛,终年高温,四季多雨,因而森林茂密,树木高大,C正确。岛屿面积较小,河流短小,淡水并不充足,山地为主,环境复杂与树木高大稠密关系不大,AB错误;树木高大稠密是因为当地水热条件优越,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因而太阳直射点的地区降水条件并不一定好,比如热带沙漠气候区,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加里曼丹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气温高,降水多,水热充足,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大,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快,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土壤贫瘠,A正确;土质黏重不属于气候原因,B错误;该岛地质构造稳定,没有明显裂隙构造,另外裂隙构造也不属于气候原因,C错误;地势崎岖不属于气候原因,D错误。故选A。【点睛】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结构最复杂、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位于世界上水热条件最为充沛的区域。全球的雨林分为三大群系,最大的一片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其余两片分别位于东南亚至大洋洲的北部以及热带的非洲。福建省福州市别称“榕城”,榕树在福州种植普遍,然而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所吹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榕树属于()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15.推测榕树树冠和树根特点是()A.树冠扁窄、树根浅 B.树冠扁窄、树根深C.树冠广展、树根深 D.树冠广展、树根浅16.热带雨林植被的特点是()A.森林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 B.耐寒乔木组成,树叶为针状C.落叶乔木组成,乔木叶片宽阔 D.植物种类丰富,可见茎花、板根【答案】14.B15.D16.D【解析】【14题详解】福建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题中提到榕树广泛种植,因此榕树应属于常绿阔叶林,B正确。落叶阔叶林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树种,A错误,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典型树种,C错误,针叶林为亚寒带气候典型树种,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榕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冠较大,排除AB;材料中提到,每年有很多榕树被大风吹倒,说明榕树根系浅,D正确,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森林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A错误;耐寒乔木组成,树叶为针状,为亚寒带针叶林,B错误;落叶乔木组成,乔木叶片宽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错误;热带雨林植被植物种类丰富,可见茎花、板根,D正确。故选D。【点睛】榕树被吹倒的月份应是风力较大的季节,结合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东南沿海台风频发的日期,8月份福州受台风影响频繁且风力较大,此时榕树最容易被吹倒。三、综合题,共4道,共52分。17.某同学8月去澳大利亚墨尔本旅游,下图是其在当地旅游热点地区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旅游期间,当地正值四季中的____季,气候温和湿润。沿岸有洋流流经,按洋流性质分类,该洋流属于____。(2)该同学认为照片所示地区存在以下六种地貌类型,其中正确的判断有____(填序号)。①海岸地貌②河流侵蚀地貌③海浪侵蚀地貌④喀斯特地貌⑤海岸堆积地貌⑥河流堆积地貌(3)从地貌观察的内容来看,该同学的拍照视角中可以观察到的内容主要有____、____、____等。(4)该同学在当地旅游时,导游说照片中矗立的柱状岩体景观正在渐渐消失,未来将不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①.冬②.暖流(2)①③⑤(3)①.高度②.坡度③.坡向(4)受海浪侵蚀作用,海蚀柱最终会消失。【解析】【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旅游拍摄的照片和相关地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地表形态变化、地表景观图的判定、洋流等知识点,题目的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解题关键是根据区域特征结合相关图表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小问1详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8月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此时是冬季;图中洋流自北向南流动,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因此该洋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为暖流。【小问2详解】根据照片中的景观可以分析,该地位于海岸地区,海水长期冲蚀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侵蚀地貌,海水携带侵蚀后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沉积下来形成海滩等堆积地貌,沿海地区的侵蚀和堆积地貌都属于海岸地貌。①③⑤正确。其他地貌在照片中没有体现。【小问3详解】地貌观察的内容主要有高度和坡度。坡度和高度的组合可以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其他观察内容包括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该同学拍照视角中可以观察的内容主要是高度和坡度以及坡向等。【小问4详解】照片中矗立的柱状岩体为海蚀柱,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海浪不断地侵蚀作用下,该岩体最终会逐渐消失。18.读图1“大气垂直分层”图和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层(填名称)该层____运动十分显著,该层大气升温的直接热源是____,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____。(2)图1中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层(填名称),其热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3)图2中①表示____辐射,④表示____辐射。(4)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____(填图2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____(填图2中数字)增强,____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5)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晴朗的夜晚多霜冻现象?【答案】(1)①.对流②.对流③.地面④.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①.平流②.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3)①.太阳②.大气逆辐射(4)①.③②.④③.保温(5)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因此晴朗的夜晚多霜冻现象。【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大气垂直分层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示意图的能力。【小问1详解】人类生活在对流层,那么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则是对流层;由于对流层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使得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随着海拔增加气温降低。对流层下热上冷,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对流运动显著。【小问2详解】平流层水汽少,对流运动弱,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随着海拔增加,气温增加是因为平流层中有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增温。【小问3详解】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④是大气返还给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小问4详解】温室大棚会阻挡地面辐射向外散失热量,大棚内的大气会强烈吸收地面辐射③,使大气温度增加,增强大气逆辐射④,从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小问5详解】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温度低,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小,保温作用弱,温度低容易形成霜冻。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21年10月2日20时至7日8时,来自太平洋和南海的水汽持续输送到山西省中南部地区,山西省普降基雨,全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①⑦表示水循环各环节。(1)根据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山西省中南部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此暴雨可用图中水循环的____环节(填数字序号)表示。(2)此次暴雨的产生,主要与图中水循环的____环节(填数字字号)有关。(3)水循环的____环节(填数字序号)将部分降落到地面的水输送到大气中。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填数字序号)将水汇集,最后又返回海洋。(4)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火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试列举海绵城市建设中为了吸水、蓄水、渗水可以采取的措施。【答案】(1)①.海陆间循环②.③(2)②(3)①.④②.⑤③.⑦(4)道路多采用透水材料;留出足够的绿化用地;建设一定的蓄水设施。【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西省中南部该次降雨的水汽来自太平洋和南海,联系了海洋和陆地,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暴雨是图中的降水环节,图中的序号③为降水。【小问2详解】此次暴雨的产生主要在于来自海洋的水汽往陆地输送的量巨大,与图中的水汽输送环节紧密相关,图中的序号②表示水汽输送。【小问3详解】降落在地面上的水分需要通过蒸发环节又输送到大气中,图中序号④表示陆面水分蒸发。通过地表径流⑤,地下径流⑦等环节,将陆地上的水汇集,最终又返回海洋。【小问4详解】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用”:有水了就要合理利用,通过吸水、蓄水方式,建设一定的蓄水设施,合理利用雨水,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