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练习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_第1页
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练习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_第2页
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练习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_第3页
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练习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_第4页
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练习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九年级上第二章第3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班级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2.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 B.碳原子的数目C.氢元素的化合价 D.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3.一定量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A.1:1:2 B.2:1:4 C.2:3:6 D.3:1:84.将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X.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的质量/g3.99.6000反应后的质量/g006.62.7m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m等于4.0 B.X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X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3:1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和合成B.大米、菜油、食醋、白酒、食盐、味精等日常生活品都属于有机物C.工业燃煤排放SO2和汽车排放尾气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D.H2O是氢元素的氧化物,也是氧元素的氢化物,但氧、氢元素组成的常见氧化物还有H2O2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也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对于相同分子数的CH4和CO2,CH4产生的温室效应更明显。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明显;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只有① C.①和② D.只有③7.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数实结合”的点火方式点燃了开幕式的高光时刻。亚运会主火炬塔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实现了循环内的零排放。下面是“绿色甲醇”的转化方法: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A.图中只有甲是氧化物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16:9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8.可燃物R是C.H2、CH4、CO或CH4O中的一种。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R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m1m2000反应后质量/g00m3m4m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m1=1/9m4时,R是H2②m1+m2=m3时,R是C或CO③m3:m4=11:9时,R是CH4或CH4O④8m3/11+8m4/9+4m5/7≥m2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9.有机物的结构可以用“键线式”表示,若“”代表丙烷(C3H8),“”和“”都代表丁烷(C4H10),则“”的化学式为;“”的化学式为。10.近日浙江杭州的王大妈因食用冰箱里泡了2天的黑木耳而造成中毒。原因是久泡的黑木耳中滋生了致命毒素米酵菌酸(C28H38O7)。(1)米酵菌酸是(选填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2)米酵菌酸由种元素组成。(3)一个米酵菌酸分子由个原子构成。(4)米酵菌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5)米酵菌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打火机内液体、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生产中常利用__________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1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两种,一种是用聚乙烯[(CH2CH2]制成的,可用于盛装食品;另一种是用聚氯乙烯[(CH2CHCl]制成的.聚氯乙稀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①通过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假如塑料点燃时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这种塑料可能是由____制成的.②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来验证塑料燃烧的产物。若A瓶燃烧的是聚氯乙烯塑料,在B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C.D两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13.三硝酸甘油酯〔C3H5(ONO2)3〕是一种炸药,可因撞击而爆炸,同时产生高温。爆炸按下式进行(式中w、x、y、z为化学计量数):4C3H5(ONO2)3→wN2+xCO2+yH2O+zO2科学实验证明:相同条件(温度、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当三硝酸甘油酯爆炸并恢复到常温时,所得气体的体积比为。三、实验探究题14.在科学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如用焚烧方法处理废弃塑料会造成大气污染。科学兴趣小组对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组成进行探究。【提出猜想】A.只有CO2B.只有COC.既有CO2也有CO【查阅资料】微量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立即变蓝;而CO2遇该试纸不变色。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要污染空气。【设计方案】科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B.装置C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图图【实验探究】点燃酒精灯加热,随即打开弹簧夹,通入干燥的空气。观察到装置B中的试纸变蓝色,装置C中的溶液变浑浊。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实验结论】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碳的氧化物是;【讨论】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15.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实验探究】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实验小组认为不合理,根据,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说明反应物中也应该含有碳、氢、氧元素,而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所以不一定有氧元素。方案二:于是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1)观察到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请完成表格中的实验过程)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点燃酒精灯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拓展交流】(3)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四、综合题16.催化剂尿素[CO(NH2)2]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催化剂(1)人工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CO(NH2)2+H2O,其中“■”为某种物质的化学式,则“■”是;一个尿素分子中有个原子。(2)尿素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克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是56克。

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ACDBBCBD二、填空题9.C6H14;C6H12(各1分)10.(1)有机物(2)三(3)73(4)168:19:56(5)48211.丁烷(C4H10)乙炔12.①聚氯乙烯②石蕊试纸变红HCl+AgNO3=AgCl↓+HNO3、CO2+Ca(OH)2=CaCO3↓+H2O13.V(N2)∶V(CO2)∶V(O2)=6∶12∶1(若学生等式左侧的三种气体没有说明则默认为V(N2)∶V(CO2)∶V(O2),其余答案均不给分,若顺序写乱则看相应比值三、实验探究题14.【实验探究】Ca(O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