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典》婚姻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研究摘要:《民法典》中规定的“婚姻家庭编”在整个民事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正是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同法治中国建设,人民群众婚姻观念一道发展变化的适时之举。一直以来,婚姻是当今社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必备要素,现代婚姻崇尚夫妻平等、互敬互爱、彼此忠诚、相互扶持,然而随着开放的思想观念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出轨、家庭暴力、虐待等现象比比皆是,随之而来的是离婚率的大幅上升。为了保护婚姻关系中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民法典》生效后,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做出了新的规定。《民法典》在其第1091条列举了四类典型的请求损害赔偿情形和一项概括请求情形,为实践中夫妻的无过错一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提供了具体指引,对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损害赔偿纠纷提供了具体裁判规则。《民法典》确立的婚姻家庭制度,体现了保护弱势群体和无过错方的原则,彰显了民法的公平和诚信原则。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便是为了在婚姻家庭领域达到上述立法目的。文章从学界研究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实践中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实践运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对策,以期实现该制度设计之初所欲达成的立法目的。文章还指出了人民法院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同财产分割制度的选择性适用,不应当过分追求对过错方的惩戒,这与一般的“一行为不得再次处罚”的基本法理完全背道而驰。关键词:民法典,离婚损害赔偿,赔偿数额,举证责任 目录TOC\o"1-3"\h\u8303绪论 120819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16829(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规范 130399(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 25528(三)离婚损害赔偿构成要件 2198551、夫妻双方中过错方存在破坏婚姻关系的违法行为 279602、婚姻关系中的过错方有主观过错 4228843、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发生损害后果 431254、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17234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 54411(一)权利主体范围过窄 526607(二)举证责任困难 55115(三)损害赔偿数额标准模糊 627409(四)具体适用情形法律界定不明晰 720752(五)以离婚为前提,不利于婚内侵权救济 79857三、民法典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适用和完善的思考 829778(一)对于兜底性条款进行合理的解释 813090(二)健全举证责任分配 81501(三)明确离婚损害赔偿数额标准 92135(四)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与共同财产分割的协调适用 1022616(五)婚姻无效和可撤销情形下无过错方之救济 1119385结论 1219035参考文献 13绪论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碰撞,人们的经济实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思想上也悄然发生变化。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不同,许多人逐渐只重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将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价值观抛诸脑后,甚至将家庭视为自己的“枷锁”,由此产生的婚姻不忠行为屡见不鲜,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婚内出轨、家庭暴力、欺诈性抚养等严重违背社会伦理的现象严重越界传统婚姻道德,处于婚姻存续期间的无过错方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获得有效救济,使得受损害方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很好地维护,被迫委曲求全,做出让步,许多人往往因无法求得法律帮助而盲目采取私力救济的违法方式进行泄愤,故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目的就是为了在婚姻关系终结时保障夫妻中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以及自始无效婚姻的无过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此实现婚姻关系平等和落实《民法典》关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实现对弱势群体的救济。因此婚姻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对于完善婚姻法律制度和实现弱者权益保护是很有必要的,《民法典》颁布施行以来,关于离婚损害赔偿还存在着赔偿数额缺乏统一标准、举证责任困难、具体适用情形不清晰等许多问题,本文就完善措施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本文基于《民法典》中的离婚损害赔偿规范为基础进行规范研究,并结合文献研究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提出该制度的完善建议,希望能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方向,实现其应有的法律价值。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述(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规范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可以追溯到2001年《婚姻法》中第46条的规定。第46条直接列举了四类可以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包括有重婚情形,即合法婚姻存续时与他人结婚的情形;有配偶仍与他人同居情形,即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情形;有家暴情形,即对家庭成员实施了暴力等危害行为;和有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情形,即家庭内部实施了虐待和遗弃行为,这里并未专指夫妻一方;依据该规定,不具备上述情形的夫妻一方可在离婚时请求有上述情形的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至此到民法典出台前将近二十多年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没有进行相应的修改,而在这段时间内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婚姻观念出现变化,离婚率大幅提升,离婚事由更是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对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情形进行扩展,故我国《民法典》在其第1091条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了调整,在原《婚姻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概括过错行为作为请求损害赔偿的兜底规范。故《民法典》确立了五类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包括有重婚情形,与婚姻法保持一致;有同他人同居情形,此处删除了原《婚姻法》的“有配偶者”,笔者以为之所以删除,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然成立“有配偶”,《民法典》修改是对原规范的完善;有家暴情形,与原《婚姻法》一致;有虐待、一起家庭成员情形;夫妻一方有其他重大过错的情形,属于前述新增的内容。这五方面的情形基本构成了《民法典》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其中新增的概括规范,填补了《婚姻法》关于适用离婚损害赔偿情形不足的封闭性漏洞,切实保障了受损害方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了该制度预防和制裁破坏婚姻家庭关系的行为,有利于弘扬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对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定性,有学者认为其属于夫妻中有过错一方承担的违约责任,与之争锋相对,有学者则认为其属于侵权责任。违约责任论认为,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是一种互负义务的合同关系,具有契约性质,离婚损害赔偿的性质即是夫妻一方当事人违背夫妻忠实义务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但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观点,损害赔偿责任违反的是法律规定的夫妻双方当事人的忠实义务而并非双方当事人的约定义务,这不符合违约责任的要求。另外婚姻关系的建立虽由双方当事人合意确定,但并非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合同订立,如夫妻间的忠实义务、同居义务等,其具有高度的人身性和不可强制履行性,不能将其界定为合同法意义上的“给付”,对上述义务的违反也不构成合同法意义上的不履行。故不能以合同法的逻辑解决夫妻间的义务违反问题。主张离婚损害赔偿属于侵权责任的学者认为,之所以夫妻的过错一方会承担离婚损害的赔偿责任,是因为其侵权行为,即认为《民法典》设定离婚损害赔偿情形属于侵权的损害行为,这种损害行为往往会损害无过错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利,因此给付相应的赔偿。笔者以为,从形式上看,虽然离婚损害赔偿责任具备两种观点所表达的责任形态,且更突出表现为夫妻过错一方因先行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但就其性质而言,其既不属于侵权责任也不属于违约责任。其实际上是在不能适用一般民事责任的情形下“为救济离婚产生的利益而设法之保护政策”在民事责任体系中应当属于法律特别规定的责任。(三)离婚损害赔偿构成要件1、夫妻双方中过错方存在破坏婚姻关系的违法行为法律规范指引人们如何行为,倘若人们不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便成立了违法的不作为或违法作为,即构成了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必然导致一方权利受到损害,破坏法律所确定的稳定社会秩序。而对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而言,有过错一方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必然是因为其存在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前文论述的四类情形。这四类情形不仅为民事法律所禁止,严重的甚至受到了刑事法律的调整。只要婚姻关系一方当事人有前述四种情形的违法行为,受损害一方便可以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如果违法行为不在上述列举的情形之内的,则不适用离婚损害赔偿。至于《民法典》新增的兜底规范,认定夫妻一方是否构成“重大过错”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属于法院自由裁量的范畴。这是在已废止《婚姻法》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突破,这意味着只要过错方的违法行为对导致离婚的原因即感情破裂存在过错,侵犯了夫妻关系中另一方的合法配偶权和与之相关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并最终导致离婚结果的产生,就要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这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极大程度上保护了受损害方相对弱势的法律地位以及合法权益,是司法改革的一大进步。但由于“其他重大过错”具体界限不明晰,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往往导致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学术界对其解释空间也较大,学者们对该兜底条款的解释也都有自己的见解。例如有人认为其他过错情形包括吸毒、嗜赌等一般违法情形,有的人则认为其他重大过错应与前四项性质相同,犯罪客体必须是侵犯另一方的配偶权,而不包括一般违法行为。总的来说,“其他重大过错”这里的“过错”并不能等同于侵权责任法上的“过错”,其并非指对“损害”的发生具有过错,而是指对离婚的原因即感情破裂存在过错(学者称之为婚姻上的“非行”);其也并非指“行为人应受责难的主观心理状态”。因此,笔者认为,采用列举的方法去概括其他重大过错情形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应当在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概括出判断过错行为的抽象标准,方才能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做到公平公正的评价。总结其一般标准,笔者认为应当包括三点:(一)性质上属于严重违背夫妻伦理道德、违反夫妻应当履行义务、破坏家庭关系的行为。例如违反《民法典》第1043条确立的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忠实、尊重和关爱义务等。(二)行为的过错程度具有法律上的应惩罚性,即必须属于严重违背夫妻伦理道德和忠诚关系的行为,过错程度必须具有导致离婚结果发生的严重现实危害性。行为具有严重性,严重破坏婚姻关系,威胁到共同生活的可能性,超出过错方可以容忍的程度且具有不可悔改性。(三)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如果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破坏和夫妻忠诚义务的违反出于行为人无行为能力或精神状态有障碍的情况下,即不可归责于过错方的原因,则不应要求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2、婚姻关系中的过错方有主观过错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概括过错行为规范,人民法院其具体适用,认定离婚过错方的行为时,可以参照刑法中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规定,即其过错行为是否存在故意或者过失。离婚损害赔偿中的“过错”在《民法典》中并没有给出具体解释,只能参照其他法律对过错的认定进行参考解释,但笔者认为离婚损害赔偿中的过错不必像《刑法》解释的如此细致,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只要过错方实行的行为直接导致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感情破裂从而最终导致离婚结果发生,则推定过错方存在主观过错。当一方存有故意违反了夫妻义务或对夫妻另一方实施了损害行为,应当认定其存在过大过错。当一方违反了夫妻义务或对夫妻一另方实施了损害行为,虽然其主观上并不希望该结果的出现,但其应当避免发生却没有避免或者任其结果发生,应当认定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重大过错。一定注意,过错方的行为必须是导致夫妻双方离婚的决定性因素,若夫妻双方均存在一定过错或是过错程度不足以导致离婚结果产生则不适用离婚损害赔偿。同样,夫妻双方共同破坏了婚姻关系导致家庭破裂也不适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但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在一段婚姻中,夫妻二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程度有时当事人都难以说清,因此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必须在基本法律条文和案件事实了解清楚的基础上灵活判断,避免一刀切地盲目僵化运用法律,同时应对夫妻双方的过错进行合理划分,并进行过错相抵的综合判断,避免无过错方承担过重的责任。3、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发生损害后果认定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一定要有损害结果的发生,倘若过错方实施了前述法定的四类违法行为,但未发生实际的损害结果,不成立无过错方对过错方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许多婚姻关系中的当事人往往对夫妻感情疏于经营甚至背叛,从而造成夫妻双方婚姻关系恶化、妻离子散、亲子关系破裂等恶劣后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使得无过错方苦心经营的婚姻家庭关系付之一炬。故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虽然本质上属于一项权利,实质也作为一项权利保障制度存在,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必要性。4、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谓因果关系,是过错方的违法行为与无过错方的损害结果之间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也就是说无过错方的违法行为必须是导致婚姻关系破裂从而导致离婚的直接原因,如果无过错方虽然存在违法行为,但夫妻双方因种种原因没有离婚,也就无法适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这里的过错行为也仅是一种原因行为,二者之间没有相应的因果关系。总而言之,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无过错方虽然其利益受到损害,但并非由夫妻另一方的行为所导致,也没有导致离婚结果的发生,此时的过错行为只能视为一般的婚内侵权,虽然《民法典》未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的家庭成员间的侵权行为作出具体规定,但某一家庭成员实施了严重的违反家庭道德的行为,可能会涉及犯罪,并相应刑事责任,如重婚罪、虐待罪等。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过错方的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往往通过以下两点判断:一是否导致离婚结果产生;二是否是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直接原因。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一)权利主体范围过窄我国《民法典》规定,仅没有过错行为的夫妻一方方可在离婚时享有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实施了违法行为的过错方则需依据法律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该项制度规定从法律制度本身确有助于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但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比较复杂的情况,夫妻双方均有过错,不存在仅一方有过错的情形。例如在现实中往往会存在这种情况,丈夫长期家暴妻子,女方身心都遭受严重损伤,在此情形下,女方爱上在此期间悉心照料自己的另一位男子并与之同居,最终导致夫妻二人离婚,在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均有过错,将婚姻关系破裂的缘由归结于任何一方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实践过程中案件情况复杂,如果武断地将过错全部归结于其中一方,不仅不利于维护公平正义,也会侵犯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会使受害一方遭受更多伤害。不少研究人员也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容易存在婚姻破裂与双方过错均有关系,或由于双方关系不和造成子女、父母等面临权益侵害,这也意味着在司法实践中,若法律仅强调判断婚姻当事人是否属于权利主体,而忽视与该婚姻关系相关的子女或父母的权益保护,会与立法初衷相违背。(二)举证责任困难依据《民事诉讼法》的一般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在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由夫妻关系中没有过错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常常出现无过错方主张离婚,但搜证困难和证据链不充分的情形。司法实践过程中,无过错方往往处于弱势一方,在搜集证据方面往往会受到过错方的妨碍,同时由于过错方的违法行为往往具备一定的隐蔽性,例如婚外情和同居的情形,无过错方常常难以察觉,即便察觉在搜集证据方面也存在困难,像重婚和婚外情等行为相对私密,过错方会采取各种行为来避免无过错方察觉,在法院审理案件时,法官不主动收集证据,而全凭当事人提供,常常出现证据不足无法判决赔偿的情形。由此可见,总体而言,现实中“举证困难”现象实际存在,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社会现状存在直接关系,虽然也可能出于自身原因。但无论何种情况,在法律条文执行过程中,难以明确侵权责任是离婚损害赔偿的一大障碍,尽管存在过错性责任原则,但该项原则在实际执行中并不能做到保证婚姻关系中的实际受害者获得足够补偿,且实施过错行为的一方也通常会由于证据不足而难以受到应有惩罚,这不仅难以实现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追求,也无法建设好和谐有序的社会。(三)损害赔偿数额标准模糊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过错的夫妻一方在离婚时请求过错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时,既可以主张其承担直接的物质损害赔偿责任,也可主张其承担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物质损害的赔偿责任和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均对应过错方造成的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所谓直接损害,主要是指过错方出现《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的四种违法行为,对无过错方直接造成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而间接损害则是过错方对无过错方造成的间接损失。从当前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来看,对财产损失的补偿往往基于填补性规则进行,财产损失也比较容易量化,即根据形成损害的具体程度作出补偿,不仅可以充分彰显法律的公平正义,还充分做到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所涵内容广泛,补偿方式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损害赔偿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损害赔偿,这两类补偿方式在司法解释中虽然都有明确规定,但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精神损害赔偿尚未在法律规范上形成统一的标准,这也给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带来一定困难。虽然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精神赔偿已形成了一些实践性标准,但是实际生活中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原因多种多样,实践中的标准往往不具有普适性和时代性。在《民法典》出台以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对原司法解释进行了修正,列举六类确定精神赔偿数额的情形,整体上同原司法解释保持了一致。但在第二类情形作了细微的调整,将原来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情形修改为“目的、方式、场合”等情形,增加了“目的”情形,也就是对行为人精神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增加了主观上的判断。虽然法律规定了6种赔偿数额的考量因素,但在司法判决案例中,仍然难以做到充分的公平公正。笔者通过查阅某地同一法院审理的两件案件裁判文书,可知即使是同一法院受理的案件,认定的离婚损害的赔偿的数额在实践中也存在巨大差异。笔者查阅的两件案例,一例是因与他人同居而承担了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一例是因婚姻存续期间内与他人孕育生子承担了责任,均是因具有法定情形承担的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一般意义上讲,后述案例情节表现得更严重,但法院的判决在针对后续案例中过错方的责任承担,就数额上讲,比前述案例承担的责任少了9万元多,由此可见统一离婚损害赔偿数额的重要性。因此笔者认为,离婚损害赔偿数额标准的确定,应当按照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加以确定,设置不同的上限与下限,并对常见的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情形进行归类总结,归纳类化标准,同时在个案判决中,判决赔偿数额在符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还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家庭的收入情况。根据最新司法解释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时,可以参照适用“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这一确定的规则。因为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主要表现为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而前述参照适用的规则即属于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规定,故可适用。此外,结合各地实际承担具体责任,也法律追求的价值保持一致,也直接体现的是作为民法原则的“公平”原则。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应当考虑当地经济水平,考虑过错方具体的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能力。(四)具体适用情形法律界定不明晰前文论及了《民法典》确立的四类典型的离婚损害赔偿情形,和一类概括过错行为的情形。对于这五种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存在具体适用的争议。首先是对于“同居”以及“家庭暴力”的认定却并不明晰。根据原《婚姻法》对“同居”的定义,其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发展的情况,会存在适用上的困难。在仔细解释后可能会推敲不通,首先同居的对象是婚外异性,那么若婚姻关系中的过错方长期与同性同居,严重影响婚姻家庭的该如何论处;其次“不以夫妻名义”,若是无过错方与其婚外同居的小三是以借用或租住的名义签订合租合同,进行同居生活,是否能够认定为同居?最后,认定同居需要判定异性双方是否持续在一段时间生活,若是无过错方与其持续发生性行为,或存在连续的短时间相处,是否能以同居论?上述问题司法解释并未对其进行细化明确。依据司法解释关于家庭暴力的规定,可以得到日常生活中通常意义上的暴力行为,造成夫妻一方实害结果发生的属于家庭暴力。。但是这“其他手段”法律并没有明确列举,身体和精神伤害的判断标准也不明确,在司法实践中就需要法官自行判断和衡量。(五)以离婚为前提,不利于婚内侵权救济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中无过错的一方仅可在离婚时行使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将离婚作为了权利救济的前置条件,这一规定一定程度属于对弱势社会群体的权利行使施加了不必要的限制。原《婚姻法司法解释》第29条一定程度上还限制了夫妻无过错一方的起诉权,这样更加使得遭受损害的无过错一方权利得不到救济。离婚损害赔偿作为一种离婚救济手段不同于婚内侵权,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设计思路表现为了离婚才可就夫妻中有过错一方的违法行为请求权利保护,虽说侧面可以降低离婚的发生,但主张婚姻存续期间的权利保护也得不到支持,出现了法律不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制度漏洞。这就意味着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救济,必须出现婚姻关系破裂的结果才能得到损害赔偿,因此,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不仅限制了无过错方的诉权,还与《民法典》的公平正义原则相违背。三、民法典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适用和完善的思考(一)对于兜底性条款进行合理的解释我国离婚赔偿的适用情形目前只限于《民法典》1091条规定的四种情形外加兜底条款,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人们婚姻观念的转变,离婚的原因复杂多样,《民法典》所规定的几种情形早已无法囊括,所以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适用离婚损害赔偿的概括性兜底规范时,应当充分结合案件事实,在法律的范围内扩大该规范的适用事由。前述四类典型的损害赔偿情形一定程度上是对夫妻一方道德上的约束,而在实践中出现的行为往往是特别严重的甚至威胁人身安全的行为。比如有故意伤害甚至故意杀人的行为时,应当毫不犹豫地认定该方存在“重大过错”,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现实中,未真正落实强制婚检之前,感染传染性的疾病一方仍然与对方结婚的,也毫无疑问的应当认定为具有“重大过错”,但可排除知道该情形仍要结婚的情形。同时,对于轻微的治安违法行为,但能造成无过错夫妻一方名誉或精神受到损害的,也应当认定具有“重大过错”,如嫖娼等违法行为。在这几类情形上可以适当扩大进行细化,以便更加全面的保障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二)健全举证责任分配2021年底,《民事诉讼法》迎来了最新一次修改,在其第67条继续明确了民事诉讼中的一般举证规则,即“谁主张案件事实,谁承担主张案件事实的举证责任”。在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案件中,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无过错方往往伴随天然的举证劣势,因其在经济层面和生活层面能力较弱,往往缺乏搜集证据的能力,让无过错方提供证据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强人所难。很多情况下即便是向法院提交了证据,法官也难以认定是否真正存在过错行为,不仅降低了司法工作效率,还不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为解决这一难题,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降低无过错方的举证难度,例如德国法律规定在对婚姻过错行为作出举证时,可采取罗列事实的方式作出证明,法官在听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过错方只需进行案件事实的陈述而不用列举相关证据。通过引入这样的制度设计,可以降低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夫妻无过错一方的举证则责任,既保证效率,又促进实质公平。同时司法机关要对无过错方收集证据提供适当帮助,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方式帮助无过错方收集相关证据,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法院收集证据的便利性,也彰显了司法的公平与正义。最后,在收集婚外情、同居等证据的时候,无过错方为了证明过错方具有赔偿责任,自己或私下采用偷录、偷拍或委托私家侦探的方式所获得的证据材料,法院可以认定为有效证据。但是若对第三者证据的搜集严重侵犯其合法权益,法院则不予支持。(三)明确离婚损害赔偿数额标准前文论及,确定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主要就是确定夫妻在离婚时过错一方的物质损害赔偿责任和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物质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即以无过错方实际遭受的物质损失作为物质损害责任承担数额的确定依据。直接损害全额赔偿通常并无异议,但是针对离婚损害赔偿中的间接损失往往涉及消极损害,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院需要结合具体的离婚损害赔偿案件,行使自由裁量权,要求过错方承担间接损害的赔偿责任。主要是对实际案例进行研讨分析,结合案件事实情况和数据分析,在实践的基础上整合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裁判指导,为诉讼的公平合理提供借鉴。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环境和思想观念的发展,造成离婚的原因多样复杂,认定赌气感情是否完全破裂参考的因素也很多,在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离婚本身就是因为过错方违法行为的存在,而在离婚后无过错方还有可能继续遭受精神伤害。法律规范上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方面较为抽象,若是以无过错方的精神痛苦程度作为判断依据,会使得主观性太强而难以具体衡量,而法院对于精神痛苦程度的判断往往以“受害人造成一定精神损伤”和“精神造成严重损害”这种笼统的语言加以形容,认定依据模糊,那么,从立法层面看,明确具体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比较困难,法官在确定赔偿金额时需要综合考虑婚姻关系的持续时间、夫妻关系的状态、过错方的主观过错程度、是否有弥补或悔改表现、过错是否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以及无过错方的经济能力等因素。若由于离婚导致当事人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必要时需要医学认定,进行精神鉴定从而为法官确定赔偿责任提供依据。当然,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法官在进行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可采取当事人协商等方式确定,也可由法官裁量出一个具体的赔偿范围再由当事人自由决定具体的赔偿数额。(四)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与共同财产分割的协调适用依据《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及照顾弱势社会群体的精神,在离婚案件首要应当保障妇女及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应当坚持公平原则保障夫妻无过错的应有权利。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作为一种保障婚姻自由的平衡机制,贯彻了“照顾无过错方”这一财产分割原则,其立法初衷系补偿和矫正离婚夫妻之间财产分割的失衡状态,通过施加夫妻中有过错一方的责任,来实现对夫妻关系中无过错一方的保护,增强整个社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当然更注重对婚姻存续期间和结束后未成年子女的照顾。《民法典》中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规定,适用的也是一般侵权责任承担的规则,即保护夫妻关系中的无过错一方。鉴于婚姻关系破裂给子女、家庭乃至全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故《民法典》强调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过错方违法行为的惩戒,以达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对全社会的教育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当出现婚姻关系一方当事人存在重大过错导致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时,如果对过错方同时适用财产分割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容易对过错方造成双重惩戒、对无过错方造成双重补偿。在此种情况下,应优先适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赔偿金额判定,如果判决赔偿数额较高,完全能够弥补无过错方遭受的精神损害和物质损失,则不宜在财产分割时大幅度的照顾无过错方,应当根据《民法典》公平正义的原则对过错方的权益进行公平保护。当然,只有当夫妻一方具有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会存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与财产分割照顾无过错方原则的适用竞合问题。夫妻一方仅具有一般过错的,人民法院不必过分加重过错方的责任承担,非要实现“少分”或“不分”。在《民法典》确定的离婚法律制度框架下,设定了许多责任承担的情形。具体到共同财产分割制度设置的责任情形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设置的责任情形中,二者就存在交叉的地方,可能会出过错方因一个行为承担同一法律规范确定的两项责任。当夫妻的一方具备前述的《民法典》1091条规定四种典型情形时和一项概括过错行为时,夫妻中的过错一方既可能承担离婚损害的赔偿责任,也可能承担共同财产分割时的“少分”或者“不分”责任。显然,在此种情况下,存在适用竞合问题。针对二者的适用基础不同应当灵活适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为前提,财产分割照顾无过错方原则以夫妻享有共同财产为前提,离婚损害赔偿要求一方具备的情形具有“严重”或者“重大”的程度,因此作为一种规则性规定,适用范围比离婚共同财产分割照顾无过错方原则的范围小。倘若夫妻中无过错的一方因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能够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为了不对夫妻中过错一方的行为再次施加法律上的不利评价,应当在适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制度时,对适用无条件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加以限制,做到真正的公平合理。当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未提起离婚损害赔偿之诉或不构成“重大过错”情形时,赔偿数额只需按照照顾无过错方的一般原则,行为人的经济条件和过错程度综合判定即可。(五)婚姻无效和可撤销情形下无过错方之救济《民法典》在其第1051条规定了三类婚姻无效的法定情形,存在上述法定情形的婚姻自始不具备法律效力。比照民事法律的一般过错认定规则,可以认定在无效婚姻中“不知对方具备合法婚姻关系而与之结婚的一方”,“不知对方真实年龄与其登记为合法夫妻的一方”,“不知对方存在与自己的血亲关系而登记结婚的一方”三类当事人为无效婚姻中的无过错方。《民法典》在其第1052条和其1053条还规定了可撤销婚姻制度,同样可以依照前述方法认定可撤销婚姻中的无过错方。在《民法典》规定的婚姻无效和可撤销的情形中,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自己已婚、患有医学上认为的不适合结婚的疾病、未达法定婚龄的真实情况甚至胁迫对方与之结婚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另一方当事人合法的婚姻权利,导致的法律后果是婚姻自始无效,这就使得无过错方期待的配偶权丧失,这本质上是对于无过错方一种消极的人身权损害,还会使得无过错方丧失家庭的美满、甚至给子女带来身心伤害。在婚姻属于法定无效或婚姻被撤销的情形下,存在过错的一方因其违法的行为同样导致了在“假定婚姻”期间的权利受损,无过错方理应可以参照适用《民法典》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请求过错的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为在“假定婚姻”这一期限内,无过错方实际上已经遭受到了权利侵害,并且实际上造成了损害后果,即婚姻关系人身权益的损害,且这一损害在事实上属于无法挽回的损害。根据举轻以明重的原则,赋予婚姻无效的无过错方以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亦合情合理,婚姻作为成年人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包含着对即将开启的婚姻生活的美好憧憬,因过错方的欺骗与胁迫导致无过错方配偶权丧失的精神痛苦是远远大于程度较轻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下的精神痛苦,故对于无效婚姻和可撤销的婚姻,自然可以要求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运动营养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课程与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统计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比较政治制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众汽车企业文化》课件
- 2024劳动合同续签催告函
- 幼儿园健康教育洗手
- 2024工程建设土地征用合同范本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快题表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旅游合同格式
- 梅城小学一日常规检查表-第-周
- 股骨骨折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生理学课件:第十章 感觉器官
-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实务》 教案 第15课 送货作业管理
- ISO软件开发全套文档质量手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PPT2023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
- 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参数课件
-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
- 保护身体小秘密课件
- 安全教育水果蔬菜要洗净
- 2024年高中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