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课题8灯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顺序。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学习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顺序。学情分析同样是延续革命主题,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积淀,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内容很简单,但要深入理解“灯光”与“火光”的联系及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不需要学生结合前面的阅读方法,关注场面,通过抓关键句来体会。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渗透背景,导入新课教师板书:灯光。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了什么?揭题: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憧憬的便是灯光。灯光下,人们在散步;灯光下,人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在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在快乐歌唱。而在本文的作者心中,灯光是一段回忆。3.同学们,你觉得下面的这些图片漂亮吗?它们为什么这么漂亮呢?美丽的灯光给我们的城市异彩缤纷,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的温暖和美丽。当你们欣赏美景时,你们可曾想过如今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是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进他们,了解他们。今天我们学习《灯光》。学生交流作者和时代背景,教师补充:王愿坚是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小说。他的作品有《闪闪的红星》《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培养学生养成读题质疑猜测内容的习惯,为习作打下基础。预设:生1:我想知道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生2:我想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3: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学习任务二:自读课文梳理结构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完成自主预习卡。1.同桌互相交换“自主预习卡”,检查“预习卡”中的第1题,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互相纠正读音。wǎnjiānyǐhǎochōngjǐngxūjūncuǐcàn豫皖苏围歼倚着郝副营长憧憬黑魆魆千钧一发璀璨2.读句子,全班交流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①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②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③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歼灭:消灭(敌人)。)④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⑤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和其他工事,供交通联络的濠沟。)⑥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憧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向往。)⑦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⑧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3.自读课文,结合自读提示,梳理结构(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作者以什么事物的描写为线索?(灯光)(2)课文几次出现“灯光”三次出现灯光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的,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仅第1、2、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4.朗读课文,根据下面提示给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2):“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多好啊”的欢叫,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3-11):“我”回忆起的往事——郝副营长关于灯光的事。第三部分(12):“我”想起“往事”,抒发作者对战友的缅怀之情。5.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灯,让作者想起了一位战争时期的战友——郝副营长。他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明亮的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学习任务三:精读课文,感悟灯光(一)天安门广场的灯光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说说作者的感受。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作者看到宏伟的天安门,产生幸福感、自豪感,感到光明、温暖。“多好啊!”这句话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这样赞叹过。(二)感悟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课件出示)1.阅读第3—7自然段,说说这段话交代了什么内容?体会到什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1947年的初秋)、地点(沙土集村的沙柳林)及主要人物(“我”与郝副营长)。讲郝副营长点燃火柴看书的事。2.读句子:①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②“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句①属于动作描写,我们可看出当时的条件艰苦,但是他仍然坚持看书,说明他很热爱学习。郝副营长对书中插图里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充满羡慕。句②语言描写。这是对郝副营长在激战前,憧憬光明和幸福生活时的语言描写。郝副营长希望战争胜利后,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这“灯光”寄托着他的梦想和希望。代表了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感悟黑暗中的一星火光读8-11段,战场上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3.①小组讨论:这火光虽然是微弱的,但我觉得这是()之光。简单阐述理由。②反馈交流。预设1:英雄之光: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他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预设2:胜利之光:正是由于郝副营长的这一壮举,才使战斗取得了胜利。预设3:生命之光:郝副营长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将会鼓舞我们珍惜生活,好好学习。③相机指导朗读,感受郝副营长为了理想英勇献身的精神。4.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这里点明了火光的来源,突出了郝副营长舍己为人的英勇壮举。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他甘愿牺牲自己,这是多么伟大的献身精神!(四)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预设1:故事是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引发的,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寓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实生活的美好。预设2: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是指郝副营长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这样他才毅然点燃了书籍,出现了战场上微弱的火光,这更可以看出美好现实生活是革命先烈在战火中用生命铸就的。(五)结合第二部分的内容,说说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郝副营长是一个爱读书、爱孩子、爱生活、英勇善战、聪明机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这是课文中第几次提到“多好啊!”,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人们对现在美好生活的赞叹。)“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同志,你见过电灯吗?"(郝副营长借着现实中微弱的亮光,对书中描绘的虚拟的幸福生活表现出由衷的羡慕与向往之情。)“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郝副营长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寄托着他的梦想和希望。)(七)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本文以《灯光》为题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灯光”是一种幸福生活的代表,是郝副营长的理想,是他奋勇杀敌、英勇捐躯的动力,也是留在“我”灵魂深处的永远的记忆。学习任务四:总结写法拓展阅读总结写法:(1)课文表达顺序:现在——回忆——现在(这种写法叫倒叙)(2)首尾呼应。文中开始由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引入,最后又回到“天安门璀璨的华灯”(3)场景描写与细节描写相结合。场景: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细节: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2.对比阅读:《七根火柴(节选)》小组合作,思考:两篇文章有何异同点?相同点:这两篇文章相同的是它们都是关于革命先烈的故事。我们都被它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所感动。《灯光》《七根火柴》都是以实物为题,都是文章的线索,都具有象征意义。都有很多的场景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不同点:人物细节描写的侧重点不同,《灯光》侧重神态、语言,《七根火柴》语言、动作、神态居多。3.过渡:通过阅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认识了很多像郝副营长一样的革命者,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具有高度奉献精神的老战士。丰碑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①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②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③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1)思考:文章开头句子①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点拨:环境描写,突出行军的艰难和行军战士的勇敢坚强。)(2)引导:句子②具体描写了军需处长的哪些方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点拨: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