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劝学 师说(共4课时)文本版_第1页
第10课 劝学 师说(共4课时)文本版_第2页
第10课 劝学 师说(共4课时)文本版_第3页
第10课 劝学 师说(共4课时)文本版_第4页
第10课 劝学 师说(共4课时)文本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1)劝学1.作者及作品知识先秦诸子集大成者——荀子(1)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思想家、文学家。荀子自幼聪慧,十岁时已有神童的美誉。青年时北游燕国,未被燕王赏识。中晚年时在齐国,三度被选为祭酒;后接受楚国春申君的聘请,任兰陵令。中间曾拜见过秦昭王,不被赏识。晚年居住在兰陵,后葬于此。荀子主张性恶论。其文风说理透彻,气势充沛,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善用比喻。(2)《荀子》全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该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中国古代论说文的进一步成熟。主要内容:①“重人轻天”思想。《荀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认为人不能决定自然规律的存亡,天也不能决定人类的治乱、吉凶和命运。天与人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②“隆礼重法”学说。这是以人性恶的理论为基础,强调发挥“礼”的教化作用,借以改造生来不良的人性,同时还要并用刑罚制服性情顽劣之人。2.背景知识荀子五十岁时游齐,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稷下学宫是齐国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祭酒是学宫的最高长官。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作为祭酒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荀子写下了著名的传世之作——《劝学》。3.文体知识——论说文论说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举例子等方法,来确定某种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练、论证合理、逻辑严密的特点。4.知识链接(1)荀子的思想主张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批判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物皆可改变,能“知明而行无过矣”。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天下既用“法”治又兼用“礼”治。(2)名家点评①文章在语言运用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间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现代文艺理论家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②《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张耀辉、付德岷《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课时1疏通文本内容,积累文言知识学习目标积累、掌握《劝学》文言知识,理解探究语言文字。活动一诵读理解,疏通文意1.诵全文,通文意解释词语诵读提示名句填空(第1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该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应重读“学”“已”二字。(第2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合乎)绳,(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以为轮,其曲(弯曲的弧度)中规。虽(即使)有(同“又”)槁暴(晒干),不复挺(直)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接近,靠近)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广泛地学习)而日参(检验)省(省察)乎(相当于“于”)己,则知(同“智”,见识)明而行无过矣。“青”“冰”两句,应重读第二个“青”和“寒”,强调程度深。“木……也”部分,应重读两个“”字,强调改变的手段。“故……矣”有三个分句,前两个分句应读得轻,后一个分句应读得重。因为前两个是比喻句,后一个是观点句。①文中借助挺直的木头被弯曲后,即使又晒干也不能复原,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句子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②文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通过“木”和“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第3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踮起脚后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劲疾)也,而闻者彰(清楚)。假(借助)舆马者,非利足(善于奔走)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用作动词,游泳)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同“性”,天性)非异也,善假于物(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也。“吾尝……见也”是个并列复句,读时应前句重,后句轻,因为前句是观点句,后句是比喻句。在观点句中,“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应重读,以此突出“学习”的重要。四个“而见”“而闻”“而致”“而绝”句,均属转折句的转句,应重读,尤其应重读“见”“闻”“致”“绝”四字,以强调结果。“君子”句,应重读“善假于物也”,尤其应重读“假”“物”二字。③文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踮起脚后跟极目远望,却“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④文中通过对比的手法直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⑤荀子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的道理。利用声音传播规律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这一道理的句子是“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⑥文中强调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君子之所以高于一般人,是因为他善于利用外物的句子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第4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获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一天的行程),功在不舍(停止,止息)。锲(刻)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因为心思)一(专一)也。蟹六跪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浮躁,不专心)也。“积土……备焉”同样重读观点句。“故”应单独一顿,以强调结果。“积”反复出现,应重读。“骐骥……可镂”句,“舍”反复出现,应重读;两处正反对比句中,正面的应重读,反面的应轻读。“蚓……躁也”两组正反比喻句中,正面的应重读,反面的应轻读。“用心一也”的“一”应重读。⑦文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观点。⑧文中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⑨文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用心专一的缘故。⑩文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活动二语言文字理解探究2.下面的引文出自清代王先谦的《〈荀子〉集解》,你从文中得到几种“参”字的解释?你更认同哪种解释?请阐述理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三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俞樾曰:“‘省乎’二字,后人所加也。《荀子》原文盖作‘君子博学而日参己’。参者,验也。《史记·礼书》曰:‘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索隐》曰:‘参者,验也。’……君子博学而日参验之于己,故知明而行无过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参”字有两种解释:一为“验”;二为“三”,即多次。(2)(示例一)我更认可“验”的解释,君子不仅广博地学习,并且学以所用,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强调其结果。(示例二)我更认可“三”的解释,此处“三”可以是具体数字,也可以是概数。当具体数字时,表示“三个方面”,强调反省的内容,即“三个方面”;当概数时,表示多次、不停地反省自己,强调反省的次数。3.下面是一位同学对《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一段的译文,请指出译文中存在的问题,并给这位同学提几点正确翻译的建议。我曾经一天到晚地胡思乱想钻牛角尖,比不上一会儿工夫学到的;我曾经站在岔路口眺望,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不是更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得见;顺着风喊叫,声音并没有更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更加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喝水,却绝对可以渡过江河。君子的人生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假设有外物的帮助罢了。(1)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存在曲解字义现象,如“跂”“水”“绝”“假”;不明通假,如“生”;不够雅致,如“我曾经一天到晚地胡思乱想钻牛角尖”等。(2)根据“汉字六书”、词性判断字义,借助上下文语意推敲,力求字字落实、符合文风特点等。4.“而致千里”的“致”与“无以至千里”的“至”在意思上有什么区别?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两个字似乎都可以理解为“到达”,但在“到达”的方式上有区别。“致”是借助外物到达;“至”是靠自身积累而到达,无须“假物”。活动三积累基础,巩固文言知识5.为本文制作文言基础知识归纳卡片,时读时记。(1)通假字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木直中绳,以为轮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④君子生非异也答案①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②“有”同“又”,复、再;“暴”同“曝”,晒③同“智”,见识④同“性”,天性(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劝劝学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②金金就砺则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黄金③跪蟹六跪而二螯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④博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学问广博精深⑤爪牙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⑥寄托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答案①鼓励②金属制的刀斧等③蟹腿④广泛地学习⑤爪子和牙齿⑥托身,藏身(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①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②闻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博闻强识闻寡人之耳者③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④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络绎不绝⑤望吾尝跂而望矣先达德隆望尊答案①动词,借助/动词,借,借给/动词,假装②动词,听见/名词,见闻,见识/动词,使……听到③形容词,强健的,强大的/形容词,有力的,坚硬的/动词,有余④动词,横渡/形容词,与世隔绝的/动词,间断⑤动词,向远处看/名词,声望,名望(4)词类活用活用类型例句例字意思解释名词活用活用为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活用为动词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形容词活用活用为名词④其曲中规⑤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活用为动词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使动用法⑦使之然也数词活用活用为形容词⑧用心一也答案①每天②向上/向下③游泳④弯曲度⑤善行⑥变直/变锋利⑦使……弯曲⑧专一(5)重点虚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①于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善假于物②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而青于蓝吾尝跂而望矣③焉风雨兴焉圣心备焉答案①介词,从/介词,比/介词,引出对象,可不译②连词,并且,表递进关系/连词,但是,表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③兼词,相当于“于此”/助词,可不译(6)特殊句式句式例句调整为正常语序或指出标志词语状语后置句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判断句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定语后置句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答案①正常语序为“于蓝取”“于蓝青”②正常语序为“于水寒”③“……者,……也”表判断④“……者,……也”表判断⑤以“之”为标志,正常语序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课时2细品慢咽,倾听先哲心声学习目标把握作者阐述的学习之道,体会作者借比喻论证来阐明的观点以及比喻论证的特点。某直播带货平台火爆出圈,成为近期最热话题,其中,最火爆的莫过于8年教过50万学生的一位英语老师。这位老师凭借卓越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真诚朴实的态度赢得了广大网友的称赞,掀起了“小作文”的高潮。但也有人说“再火,也只不过是个卖货的”,认为“学习无用”。针对这些否定学习、厌学的网友,报刊准备刊登“学之道”展览,主要选择荀子的《劝学》来展现古代先贤对学习的认知,从“学”的角度体会先贤的真知灼见,以调动网友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展览活动的具体内容,请你积极参与。活动一遇见·初探先哲智慧“学之道”展览的第一部分为“遇见”,主要是介绍先哲的言论。1.为了能更快速清晰地理顺文章思路,需要你画一个针对本文的思维导图。(请结合课文内容补写下面的结构导图)答案①弥补不足②积累③坚持④专一2.在这部分中,你还需要详细介绍先哲对于“学之道”的看法,为此你需要捋清下列问题。(1)文章标题为“劝学”,“劝”为“鼓励”,荀子在鼓励我们学什么呢?最终目的是什么?结合背景和下面的句子,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鼓励我们学习儒家经典,最终目的是做圣贤,成为君子。作者勉励人们要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要学习儒家经典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最终成为“君子”,注重修身。(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他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与他的“性恶论”之间有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而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学习;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修养,改变自己不良的天性,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3)结合下面的句子,说出其中的学习道理以及句子是从哪个角度阐述学习道理的。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学习是没有终点的。要成为圣人,需要用人的一生去学习、去实践,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是从学习的观念角度阐述的。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话阐述了学习的方法和作用。学习方法——博学和反省,学习作用——知明、行无过。这是从学习的作用角度阐述的。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话是说君子的本性与常人无异,而他之所以能成为君子,在于他善于凭借外物而已,这里的“物”即学习。学习可以使自然意义上的人改变为文化意义上的人。这是从学习的必要性角度阐述的。3.为了让网友对先哲的“学之道”展览的第一部分有个“结尾”,请你将文章内容概括为6个“劝”。(请补充完整)劝你要不停止地学。劝你要广泛地学,而且要反思。劝你要①__________________。劝你要②________________。劝你要坚持。劝你要③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学会借助各种条件②积累③专心活动二折服·慨叹圣贤深义“学之道”展览的第二部分为“折服”,意在帮助网友们深入理解荀子的学习观。为此,你需要了解荀子的言说技巧。4.《劝学》能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论证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请细读课文,仿照示例,填写表格。知识补充——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在比喻论证中,喻体是形象的事物,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本体则是抽象的道理。喻体和本体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推理关系。运用这种论证方法,能够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于读者接受和理解。比喻论证和比喻修辞的区别:①比喻修辞的目的是使叙描生动、形象、逼真。②比喻论证的目的是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避开空洞、生硬的说教,使读者更容易接受。比喻论证的两种常见结构形式:①排比式比喻:一句一个比喻,连用两句或三句,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也可以与此相反。②段落式比喻:提出观点,建立比喻,分析比喻,总结比喻,重申观点。表一:形象化的表述设喻角度阐明的道理(用文中句子回答)木受绳则直①连用两个喻体(博喻)②正面(1)金就砺则利跂而望比较(2)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①博喻②正面(3)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正反结合(4)不积跬步,不积小流表二:形象化的表述设喻角度阐明的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青出于蓝①正面②博喻(5)冰寒于水木直而化为车轮正面(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①正反对比②博喻(7)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①正反对比②博喻(8)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5)学习可以提高人(6)学习可以改变人(7)学习贵在坚持(有恒)(8)学习贵在专心5.“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是荀子主张的“谈说之本”。本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说理特色——善用比喻。试从喻体的选用、喻体的种类、喻体与论点的位置及关系、喻体与句式的结合等角度说明其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角度特色喻体的选用来自生活,非常鲜活,如“木头”“车轮”“登山”等。喻体的种类①正反设喻,如“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与“不积跬步”“不积小流”;②博喻,为论证“学习贵在坚持”,先后用了“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两组比喻。喻体与论点的位置及关系位置:①论点在前,喻体在后,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②喻体在前,论点在后,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关系:①以论带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②以喻代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喻体与句式的结合有的使用排比句式,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使用对偶句,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无论是排比句还是对偶句,都用短句,间以长句,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结构有致,生气勃勃。活动三碰撞·聚焦儒家“学之道”“学之道”展览的第三部分为“碰撞”,意在帮助网友深入理解先贤对于学习的看法,进一步了解儒家关于“学”的道理。6.下面是《论语》中的内容,其中蕴含了许多关于“学”的道理,请说明文本强调了“学”的哪方面内容及看法。(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①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学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②强调学习的目的,即在于提高人的品德(学习可以修身),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完善自己,并在实践中践行。(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①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学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说:“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存在人间。贤能的人掌握了其中重要部分,不贤能的人只记住了细枝末节。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是无处不在的。我的老师从哪儿不能学呢?而且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师呢?”②强调学习的方法,即学习就存在于学习者的身边,要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不必有固定的老师,可以向任何人学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你怎么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说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两位圣贤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习与思考要结合起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并不是否定思考,荀子否定的是单靠坐在房间里苦思冥想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荀子以亲身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式学习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练透一、课内基础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答案D解析A项“知”同“智”,见识。B项“有”同“又”,再/“暴”同“曝”,晒。C项“生”同“性”,天性。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木直中绳合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错))B.eq\b\lc\{\rc\(\a\vs4\al\co1(故木受绳则直经过墨线比量,虽有槁暴晒干))C.eq\b\lc\{\rc\(\a\vs4\al\co1(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吾尝终日而思矣曾经))D.eq\b\lc\{\rc\(\a\vs4\al\co1(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而绝江河断绝))答案D解析绝:横渡。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C.蚓无爪牙之利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答案D解析A项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B项古义,托身,藏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C项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D项古今义均为自然界的风和雨。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登高而招,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B.eq\b\lc\{\rc\(\a\vs4\al\co1(故木受绳则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eq\b\lc\{\rc\(\a\vs4\al\co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D.eq\b\lc\{\rc\(\a\vs4\al\co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答案A解析A项“高”“善”均为形容词作名词,分别为“高处”“善行”之意。B项“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水”,名词作动词,游泳。C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D项“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伏”,倒伏,无活用。5.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甚矣,汝之不惠D.马之千里者答案D解析D项和例句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主谓倒装句。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022·浙江)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2)(2022·新高考Ⅰ)《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3)(2020·全国Ⅱ)《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_”。(4)(2020·天津)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以为轮使之然也(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二、课外拓展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文本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文本二: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夫茧,舍而不治,则腐蠹而弃;使女工缫之,以为美锦,大君服而朝之。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之,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是故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卫之贾人;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①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夫学,譬之犹砺也。昆吾之金,而铢父之锡,使干越之工,铸之以为剑,而弗加砥砺,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以砻砺,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自是观之,砺之与弗砺其相去远矣。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节选自尸子《劝学》,有删改)文本三: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软,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②。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节选自颜之推《勉学》,有删改)注①驵(zǎnɡ):马贩子。②去泰去甚:这里指去掉过于严重的毛病。泰、甚,过分。7.文本三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欲A其B观C古人D之E守职F无G侵H见I危J授K命L不忘M诚N谏O以P利Q社稷答案HLO解析句意:要让他看到古人的尽守职责不越权,见到危难接受任命,不忘对君主忠谏,来有利于国家。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为美锦”与“以为轮”(《荀子·劝学》)两句中的“以为”含义相同。B.“砺之与弗砺其相去远矣”与“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两句中的“去”含义不同。C.“以致甘软”与“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两句中的“致”含义不同。D.“略无施用”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两句中的“略无”含义不同。答案D解析A项两个“以为”都是“使……成为,把……作为”。B项两个“去”分别是“距离”和“离开”。C项两个“致”分别是“得到,获得”和“到达”。D项两个“略无”都是“全无,毫无”。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尸子在《劝学》中列举了子路、子贡、颜涿聚、颛孙师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孔子的贤能。B.从颜之推提到的“未知养亲者”等情形可知,学习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C.《荀子·劝学》和尸子《劝学》都运用了比喻论证,使论证形象生动,浅显易懂。D.尸子和颜之推都写到了学习者在学习后所产生的变化,并以此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是为了说明孔子的贤能”错,尸子在《劝学》中列举子路、子贡、颜涿聚、颛孙师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学习的重要性。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每个人就像蚕茧一样,舍置而不修治,则智慧、行为会变得无知、败坏。(2)所以被武将、平俗的小吏们共同讥笑诋毁,确实是由于这个原因吧!11.三段文字都论述了学习的作用,请分别加以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荀子认为学习能让人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②尸子认为学习能使人成为当世名士,天下的诸侯就没有谁敢对他不敬。③颜之推认为学习能使人心胸开阔、洞明世事,有利于行动。参考译文文本二:勤学而不厌倦,是用以治理自身的;教诲而不厌倦,是用以治理他人的。如果蚕茧已成,弃置而不加治理,就会变质腐蚀而抛弃;如果使女工缫丝治理,用它制成漂亮的织锦,那么天子上朝时也会穿着它。每个人就像蚕茧一样,舍置而不修治,则智慧、行为会变得无知、败坏。让贤达的人教诲他,他就会成为当世名士,那么天下的诸侯中就没有谁敢对他不敬。因此,子路是鲁东卞的粗野之人,子贡是卫地商人,颜涿聚是个强盗,颛孙师是个马贩子。经过孔子教导之后,(他们)都成为名士。把学习做个比喻,那就像磨砺的道理一样。即使是昆吾的金属、铢父的锡,让吴、越的良工用它铸造成剑而不加磨砺,用它刺击也不能深入,用它侧击也不能砍断。如果用粗磨刀石开磨,再用细磨刀石精磨,那么用它刺击前面如无物一般,下面也如无物一般,锋利无比。由此看来,磨砺与不磨砺,相差太远了。现在的人们都知道磨砺他们的剑,却不知磨砺他们自身。学习,就是对自身的磨砺。文本三:读书做学问的原因,本意在于使心胸开阔,使洞明世事,有利于行动罢了。不懂得奉养被武将、平俗的小吏们共同讥笑诋毁,确实是由于这个原因吧!这是学习的人要求长进的原因啊!第10课(2)师说1.作者知识“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望郡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谥号“文”,故称“韩文公”。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旧唐书·韩愈列传》就食江南,零丁孤苦——《祭郑夫人文》eq\b\lc\\rc\}(\a\vs4\al\co1(文起八代之衰古文运动,道济天下之溺潮州功绩,忠犯人主之怒谏迎佛骨,勇夺三军之帅出使镇州))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韩愈著有《昌黎先生集》,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把他列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传说小故事韩愈名字的由来①韩愈父母早亡,从小由兄嫂抚养。取学名时,嫂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皆人字作头,将为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含义佳。”韩愈听后,立即说道:“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忙问:“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②十九岁那年,才华横溢的韩愈进京去应试。他自恃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放在眼里。结果名落孙山。后来,他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韩愈想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不觉忧叹。卢氏安慰道:“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2.背景知识自魏晋以来,上层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大了靠特权当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此风愈演愈烈,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还对别人的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就是在全国性的学府中担任一门课的教授。他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师说》就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的。3.文体知识——说“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马说》等就属这一文体。“说”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4.知识链接——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课时1疏通文本内容,积累文言知识学习目标掌握、积累《师说》文言知识,理解探究语言文字。活动一诵读理解,疏通文意1.诵全文,通文意解释词语诵读提示名句填空(第1段)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凭它(他)来……的]传道受(同“授”,传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疑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知道,懂得)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以……为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用作动词,学习)道也,夫庸(表示反问语气)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必有师”中的“必”应重读,读得斩钉截铁。读准节奏: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段中两个问句,语调上扬,突出语气。“道”字反复出现,应重读。①文中阐述老师作用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文中阐述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都会有困惑的观点的句子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③文中说,从师与年纪大小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而“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④文中指出,选择老师时不要管他的地位和年龄,并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两句说明谁懂得“道”谁就是自己的老师的道理。(第2段)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超出)人也远矣,犹且(尚且,还)从师而问焉(之,代指老师);今之众人(一般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以……为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的原因)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大概)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对于)其身(自己)也,则(却)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同“否”)焉,小学(小的方面学习)而大遗(放弃,舍弃),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与同列,看不起),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嗟乎”,叹词,应读出慨叹的语气。注意“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中虚词所起的慨叹之意。该段共有三层对比,三层对比后的结论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语气由推测到肯定再到感叹,应读出这三种语气,且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⑤韩愈认为,圣人之所以更加圣明,是因为他们“犹且从师而问焉”;而愚人之所以更加愚昧,是因为他们“耻学于师”。⑥文中指出,由于从师的态度不同,圣人和愚人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即“(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⑦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从师学习的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⑧文中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其中“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原因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第3段)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同类的人),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门学习或研究),如是而已。诵读此段,应注意与上段的不同。上段对比强烈,语气词丰富。该段几乎未用一个语气词,应读得明确、肯定,语气果断。⑨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传统,并由此得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是对师生关系的概括。⑩文中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两句来说明掌握学识有早晚且各有所长的师生观。(第4段)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经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皆通(全面)习之,不拘于(被)时,学于余。余嘉(赞许)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赠送)之。注意读准“李氏子/蟠”的节奏。全段应读出赞许的语气。⑪《师说》是韩愈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好古文”,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⑫文中揭示作者写作此篇文章的缘由的句子是“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再次诵读全文,根据内容结构,补全本课的思维导图。答案①立:圣人无常师②今之众人③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活动二语言文字理解探究3.有人说,文言文中的虚词并不“虚”,如果使用得当,会使文章增色不少。请从下面文段的加点词语中任选两个,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①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也:表停顿,起舒缓语气、提示下文的作用;强调圣人远超普通人这一事实。②其:“大概”,表推测;这里以极有可能的语气来表达对原因的推测,有慨叹意。③矣:“了”,句末语气词;确认师道不传的现实原因,表达作者的遗憾和痛心。④乃:“竟然”,表出乎意料;表达对士大夫之族不及巫医乐师等人的批评和讽刺。(任选两个分析即可)4.课文第2段中,“嗟乎”与“呜呼”两个语气词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互换。①“嗟”字是开口韵,“呜”字是闭口韵,开口韵读音一般语调相对较高,闭口韵则相对低沉。“乎”字有向内收之感,有一种沉重之味;“呼”字则是向外呼出,有一种深沉的悲哀之气。②“嗟乎”前后有转折意味,前面是在陈述从师学习的标准,之后是在陈述当下“师道之不传”的客观事实。所以“嗟乎”既要读得相对高昂,又要有一种内在的沉重之味。而“呜呼”是出现在三组对比之后,尤其是在士大夫之族回答“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之后,所以作者颇为悲凉,用“呜呼”更适合宣泄自己的情感。5.下面是一位同学对文中语句的翻译,请找出其中的错误,并给这位同学提一些关于文言文翻译的有针对性的建议。(1)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不理解停顿断句,疑惑的不解,有的是老师的责任,有的却不是,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见他们的明白。正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要到老师那里去(学习),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有各自攻打的方向,像这样罢了。正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正确译文: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②正确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超过学生,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艺各有各的专门学习或研究,如此罢了。(2)建议:多读原文和译文,准确理解文中每一个字词的意思。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同时,要注意语句的连贯,保持句意通顺。活动三积累基础,巩固文言知识6.为本文制作文言基础知识归纳卡片,时读时记。(1)通假字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或师焉,或不焉答案①同“授”,传授②同“否”,这里指不从师学习(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①学者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②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③众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大家,许多人④小学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⑤不必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⑥古文年十七,好古文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答案①求学的人②两个词,跟随并且③一般人④小的方面学习⑤不一定⑥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①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十年春,齐师伐我②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道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不足为外人道也道相似也策之不以其道④惑惑之不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而不从师答案①名词,老师/动词,从师,尊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学习/名词,军队②动词,传授/动词,流传/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③名词,道理/名词,风尚/动词,说/名词,道德学问/名词,方法④名词,疑惑/形容词,糊涂/动词,遇到疑难问题(4)词类活用活用类型例句例字意思解释名词活用活用为动词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形容词活用活用为名词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③小学而大遗意动用法④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⑤而耻学于师答案①低于②圣人/愚人③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④以……为师⑤以……为耻(5)重点虚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①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②之古之学者必有师择师而教之郯子之徒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答案①人称代词,他/代词,相当于“之”,指童子/人称代词,他们/人称代词,他(他们)的/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②助词,相当于“的”/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6)特殊句式句式例句调为正常语序或指出标志词语判断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状语后置句师不必贤于弟子答案“……也”表判断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正常语序为“于弟子贤”课时2应时而作,跟着韩愈学写作学习目标体会作者要阐明的观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假设你穿越到了唐贞元十八年(802),而你是国子监的一名学生。当时的社会,上层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才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长大后靠特权当官。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还对别人的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问他们为什么讥笑,他们说:“你和他的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向地位低的人请教,就觉得羞耻,拜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你的老师国子监四门博士韩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他给你出了一道题,让你就此写一篇时评议论文。你不知如何下手,于是老师韩愈亲自写了一篇下水文,要求你仔细研读,并学习时评议论文的写作。活动一有的放矢说“师道”1.分析官员的言行可知,他们“讥笑”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是师生关系,而是上下级的社会关系,他们不懂得“从师求学”的重要性。面对社会关系中的“师道”问题,韩愈写了《师说》一文。(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其内部关系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老师的职能是传道、受业、解惑。②在这三项职能中,“传道”是核心。a.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在佛教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b.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c.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2)韩愈的“师道”观中,择师原则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似乎涉及的面很广,有“今之众人”,有“爱其子”的父亲,还有“士大夫之族”。韩愈主要批判的对象是谁?从何看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主要批判的对象:士大夫之族。(2)理由:①从行文的语气来看,韩愈在批判“今之众人”时,用的是疑问语气;批判做父亲的人时,用的是否定语气;批判“士大夫之族”时,用的则是讽刺语气。韩愈对士大夫们不仅不满,而且表现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韩愈认为士大夫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聪明,是因为这些士大夫们不懂得从师的道理。②从内容来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士大夫们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这跟以“道”为师的韩愈的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活动二条分缕析明“师道”3.分析了社会现象后,韩愈确定写“从师之道”的时评。那么他文章的第1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2、3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第4段写了什么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首先提出“古之学者……解惑也”的论点。开门见山,正面概述了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然后转而论述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终不解矣”,承接上文的“解惑”,论述了无师不能解惑的道理;最后正面论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2)第2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从师的必要性。第3段举历史事例,从正面论述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3)第4段表明写作目的,称赞李蟠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也是对当时求学之人的一种号召,从正面强调了要“从师”的论点。活动三千变万化证“师道”4.写好议论文离不开论证方法的巧妙运用,而对比论证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后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对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韩愈在本文中也运用了这种方法,请找出来学习并分析其效果。这些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并简述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第2段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借三组对比重点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①“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得出造成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作对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讽刺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2)三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反差,逐层深入,不能互换。第一组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第二组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组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师道的风气。逻辑严密,分别从纵比、自比、横比三个层面论述,呼应段首观点,从古到今,直击现实,彰显了议论文的特色。5.一篇铿锵有力的议论文通常会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韩愈的《师说》中除了对比论证,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对这些方法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除了第2段中所列举的一些概括性事例外,作者在第3段又以孔子为例,说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孔子被尊为“圣人”,有着很高的学问和修养,这样的“圣人”尚且要向别人请教,一般人就更不用说了。文章还引用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论证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这样,通过举典型的事例和引用孔子的名言,进一步证明了从师的必要性。活动四学以致用话“师道”6.你学习完韩愈老师的《师说》,明白了老师心中的“师道”,也懂得了时评文的写作技巧。只是你的老师遭受了更多的非议:“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犹言正色,谓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面对这种情况,你有什么感想?从议论的角度,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天下兴盛,尊师而重教。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然而能得到名师的指点,这该是人生多大的幸运啊。天下好学的人,没有一个是不从师尊师的。当年孔子以师襄为师,才有了绕梁三日不绝之音;张良跪拜黄石公,才有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所以子贡结庐六年报师恩,杨时程门立雪求指点。历代圣贤都是如此尊师重教的,我辈至鄙至陋,怎能有“耻学于师”的言行?父母所生我者,发肤也;师长所教我者,智德也。所以,经纶之智,立身之德,所依赖的是老师啊。1.学习是永恒的话题,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劝学》和《师说》也是在探索学习之道,这两篇文章在谈论学习方面有哪些相同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劝学》和《师说》两篇文章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劝学》中说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师说》中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同样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②两篇文章都认为学习要“善假于物”。《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认为人弥补自身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善假于物”;韩愈则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善假于物”。③《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2.同为劝学,荀子劝学,鼓励人们成为“君子”;韩愈劝学,鼓励人们成为“圣人”。“君子”与“圣人”分别具有怎样的善学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君子”的善学特征: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学不可以已”“善假于物也”)。②智慧明达,行为无过(“知明而行无过”)。③善于反思(“日参省乎己”)。④具备圣心(“圣心备焉”)。(2)“圣人”的善学特征:①善于向老师、众人学习,不耻学于师。②善于学道。3.同为说理,但《劝学》《师说》两文的语言风格大为不同。它们有怎样的不同?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同:《劝学》逻辑严谨,善用比喻,句式整齐,说理客观冷静;《师说》态度鲜明,善用对比,文气跌宕,感情充沛。(2)原因:在于作者的气质不同,更取决于说理目的的不同。荀子“劝学”是针对一般人而言的,语气尽可能平实,说理尽可能透彻,让人信服;韩愈是谈从师的道理的,更是要批判当时的社会风气,所以感情充沛,文笔激昂。练透一、课内基础练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为惑也,终不解矣))B.eq\b\lc\{\rc\(\a\vs4\al\co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C.eq\b\lc\{\rc\(\a\vs4\al\co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eq\b\lc\{\rc\(\a\vs4\al\co1(吾从而师之,择师而教之))答案C解析C项句末语气词,呢/介词,比。A项均为代词。B项均为代词,这些或那些。D项均为连词,表顺承。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孰能无惑谁,哪一个,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B.eq\b\lc\{\rc\(\a\vs4\al\co1(彼童子之师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示反问语气,岂,哪))C.eq\b\lc\{\rc\(\a\vs4\al\co1(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士大夫之族类))D.eq\b\lc\{\rc\(\a\vs4\al\co1(作《师说》以贻之赠送,是故无贵无贱没有))答案D解析无:无论。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吾从而师之A.古今含义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古今含义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答案A解析①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②古义,用来……的,凭它(他)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③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④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⑤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⑥古义,跟随并且;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4.对下列句子中“师”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则耻师焉⑤孔子师郯子⑥吾师道也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⑧不耻相师⑨或师焉,或不焉A.①②③④/⑤⑥⑨/⑦⑧B.①③/②⑤/④⑦⑨/⑥⑧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答案B解析①③名词,老师;②⑤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把……当作老师;④⑦⑨名词用作动词,拜师学习;⑥⑧名词用作动词,学习。5.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D.何陋之有答案D解析D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022·北京)每个人都难免有自己的知识盲区,遇到不懂的领域,应该虚心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正如《师说》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0·浙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3)(2019·全国Ⅲ)《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8·全国Ⅰ)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5)韩愈《师说》中,作者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其中“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二、课外拓展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中使迎佛骨至京师,上留禁中三日,乃历送诸寺。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惟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韩愈上表切谏:“自黄帝以至禹、汤、文、武,皆享寿考,百姓安乐,当是时,未有佛也。汉明帝时,始有佛法。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上大怒,遂贬愈为潮州刺史。河北都知兵马使王庭凑,性果悍阴狡,潜谋作乱。庭凑围深州,朝廷不能讨。丙午,加王庭凑检校工部尚书。上闻其解深州之围,故褒之,然庭凑之兵实犹在深州城下。诏愈至境,更观事势;韩愈既行,众皆危之。至镇,庭凑拔刃弦弓以逆之,及馆,甲士罗于庭。愈厉声曰:“天子以尚书有将帅材,故赐之节钺,不知尚书乃不能与健儿语邪!夫逆顺之为祸福岂远邪!自禄山、思明以来,其子孙有今尚存仕宦者乎!如牛元翼者,朝廷不欲弃之,尚书何为围之不置?”庭凑曰:“即当出之。”未几,牛元翼将十骑自深州突围出。户部侍郎、判度支张平叔上言:“官自粜盐,可以获利一倍。”又请“以粜盐多少为刺史、县令殿最”,诏百官议其可否。韩愈上言,以为:“城郭之外,少有见钱籴盐,多用杂物贸易。盐商则无物不取,两得利便。今令人吏坐铺自粜,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