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2_第1页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2_第2页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2_第3页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2_第4页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B卷•专项卷)TOC\o"13"\h\z\u一.物质的酸碱性pH 1二.硫酸盐酸的性质酸的通性 3三.氢氧化钠的性质变质问题碱的通性 6四.酸碱中和反应 11五.盐的性质盐的制取 15六.常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碳酸钙)的检验 21七.酸碱盐的鉴别 23TOC\o"13"\h\u一.物质的酸碱性pH往50克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溶液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随加入试剂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能表示a点溶液的是()A. B. C. D.【解答】解:a点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稀盐酸有剩余,a点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盐酸、水,微观上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氢离子、氯离子、水分子,观察选项,能表示a点溶液的是B。故选:B。往一定量某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溶液的pH随滴入Ba(OH)2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甲,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电导率越高表示溶液的离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CuSO4溶液显酸性 B.图乙中B点和D点电导率相同是因为它们溶液的成分相同 C.图乙中的C点表示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液体的pH=7 D.图乙中D点表示滴加Ba(OH)2溶液大于50mL且溶液呈碱性【解答】解:A、往一定量某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一开始溶液的pH小于7,说明CuSO4溶液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图乙中B点和D点电导率相同,不是因为它们溶液的成分相同,B点时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D点时溶液中溶质中氢氧化钡,故选项说法错误。C、图乙中的C点溶液的导电性最低,表示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液体的pH=7,故选项说法正确。D、滴加Ba(OH)2溶液大于50mL,溶液的pH=7,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则图乙中D点表示滴加Ba(OH)2溶液大于50mL且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酸、碱、盐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1)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填字母)。a.氢离子b.水分子c.氢氧根离子(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1所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请在图2虚线框内将b点溶液中的微粒补画完整。【解答】解:(1)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2)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②b点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稀盐酸过量,为氯化钠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图2虚线框内缺少1个氯离子,即图中应为。故答案为:(1)a;(2)①HCl+NaOH═NaCl+H2O;②。二.硫酸盐酸的性质酸的通性在探索稀盐酸的性质时,向一定量的氧化铜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像也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B.m点到n点的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铜质量逐渐增加 C.p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两种不同的溶质 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不同【解答】解:A、随着反应进行,水的质量增大,溶剂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盐酸,由于盐酸中含有水,溶剂质量继续增大,增大幅度变小,该选项正确。B、m点恰好完全反应,m点到n点的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铜质量不变,该选项不正确。C、p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铜,该选项不正确。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相同,都是氯化铜,是因为随着蒸发的进行,氯化铜中的氯化氢挥发出去,该选项不正确。故选:A。小金想要研究酸的性质,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②和③中产生的气体种类相同 B.实验④和⑤中溶液变色现象相同 C.由实验①的现象可知稀硫酸具有酸性 D.实验③是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解答】解:A、②中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③中稀硫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体不同,该选项不正确。B、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液显黄色,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溶液颜色不同,该选项不正确。C、溶液变红色,说明稀硫酸显酸性,该选项正确。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盐酸(HCl)是实验室的重要物质,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关于如图所示的概念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X不可能是H2O B.Y可能是硫酸钡 C.若W呈红色,则指示剂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 D.碱可以是可溶性碱,也可以是难溶性碱【解答】解:A、盐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X可能是H2O,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酸钡难溶于水,不能与酸反应,硫酸钡和盐酸不反应,Y不可能是硫酸钡,故选项说法错误。C、若W呈红色,指示剂不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因为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碱可以是可溶性碱,也可以是难溶性碱,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批判性思维推动科学研究的每一个进步,在学习中我们要贯穿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九上科学教材中有如图所示材料,有学生提出图片展示的某个实验与标题“稀硫酸酸性的实验”不符,该实验是(填字母)。请描述C实验的现象。【解答】解:标题“稀硫酸酸性的实验”不符,该实验是E,是因为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不能体现稀硫酸的酸性。C中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实验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故答案为:E;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如图是稀硫酸与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反应出现的不同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 B.乙一定是氧化铜 C.稀硫酸与丙生成的白色沉淀难溶于稀HNO3 D.稀硫酸与丁的反应生成的气体一定是H2【解答】解:A、稀硫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甲不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乙不一定是氧化铜,也可能是氢氧化铜,故选项说法错误。C、稀硫酸与丙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难溶于稀HNO3,故选项说法正确。D、稀硫酸与丁的反应生成的气体不一定是H2,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三.氢氧化钠的性质变质问题碱的通性向硫酸镁溶液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的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2SO4 B.B点时溶液的pH=7 C.原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7.5% D.A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4%【解答】解:A、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A点时,硫酸镁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故错误;B、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A点时,硫酸镁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B点时,氢氧化钠过量,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NaOH、Na2SO4,溶液的pH>7,故错误;C、设原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为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z。2NaOH+MgSO4═Na2SO4+Mg(OH)2↓801201425840g×20%80gxyz80120x=15%80142y=14.2g8058z=5.8g,故错误;D、A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2g80g+40g-5.8g×100%≈故选:D。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B.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 D.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为2种【解答】解:A、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中一定不含碳酸钠,因为硫酸与碳酸钠会反应,二者不能共存,故A不正确;B、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是过量的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的过程,过程中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故B正确;C、当杂质为氯化镁时,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没有气泡产生,故C不正确;D、d点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钡、被盐酸溶解的沉淀形成的氯化物盐、氯化氢等溶质,故D不正确;故选:B。实验探究是获取证据的重要途径。“扬帆”学习小组阅读资料获知氢氧化钡〔Ba(OH)2〕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为了验证氢氧化钡的某些化学性质,他们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实验①验证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 B.实验②验证氢氧化钡能与酸反应 C.实验③验证氢氧化钡能与某些盐反应 D.实验④验证氢氧化钡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解答】解:A、实验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可验证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实验②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无明显现象,不能验证氢氧化钡能与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可验证氢氧化钡能与某些盐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④,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可验证氢氧化钡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实验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依次开展了以下探究,请完成其中的三个空。[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提出问题2]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猜想与假设]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实验探究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正确。[思考与讨论]有同学认为,探究1已经证明了碳酸钠的存在,所以实验探究2中的实验步骤(1)是多余,只要如实验步骤(2),样品溶于水后,直接滴入酚酞即可的。该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解答】解:[实验探究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产生气泡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实验探究2](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钙;(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思考与讨论]该同学的看法不正确,这是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如果不除去碳酸钠,加入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确定溶液中有毒含有氢氧化钠。故填:不正确,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小滨利用图示装置和药品验证可溶性碱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资料:碳酸铜遇水会出现蓝色沉淀物)。(1)验证可溶性碱能与酸反应。打开活塞a,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Ba(OH)2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2)验证可溶性碱能与CO2反应。完成(1)后,打开活塞b,向锥形瓶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b。然后(填实验操作)观察到现象可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3)验证可溶性碱能与盐溶液反应。完成(2)后,装置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据上述实验现象能否验证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乙装置内的二氧化碳与加入的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造成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装置甲的液体进入装置乙,甲装置溶液中的氯化钡与装置乙溶液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3)完成(2)后,装置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水溶液显碱性,因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乙装置内中的碳酸钠也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碳酸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上述实验现象不能验证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故答案为:(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打开弹簧夹;装置甲中的液体进入装置乙,且乙装置内产生白色沉淀;(3)不能,因为碳酸钠也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碳酸铜沉淀。四.酸碱中和反应通过监测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如图甲所示为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为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A.d点所示溶液,其中的阳离子只有Na+ B.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40mL C.f点对应溶液的pH为7 D.c点和g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固体成分不相同【解答】解:A、d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NaCl,此时溶液中阳离子是钠离子与氢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甲图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的pH=7,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20mL,故选项说法错误。C、e→f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升高,说明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至f点时温度最高,说明此时恰好完全反应,对应溶液的pH为7,故选项说法正确。D、c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g点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所得溶液为氯化钠和盐酸的混合溶液,盐酸具有挥发性,则c点和g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固体成分相同,均为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向100克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4%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有关数据.以每次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横坐标的下列函数图象的形式正确的是()A. B. C. D.【解答】解: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HCl+NaOH=NaCl+H2O,则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比值:36.5:40,故可知:A、盐酸呈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呈碱性,pH大于7,向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pH由小于7逐渐到大于7,观察选项,故A图错误;B、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HCl+NaOH=NaCl+H2O,可知,50克4%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混合溶液的质量为150,故HCl的质量分数一定不为1.83%,故B图错误;C、向100克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100克4%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完全反应,此时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而混合溶液的质量为200克,故质量分数为5.85%错误,故C错误;D、向100克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100克4%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完全反应,此时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最大为2.93%,而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其质量分数变小,故D正确。故选:D。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A.滴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B.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无色 C.加入氧化铜粉末,溶液变蓝色 D.测得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解答】解:A、滴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即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故选项错误。B、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无色,不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盐酸过量,故选项错误。C、加入氧化铜粉末,溶液变蓝色,氧化铜难溶于水,是因为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测得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说明溶液显中性,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小科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探究,测量结果如图乙和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仪器A盛放的是NaOH溶液 B.图乙中a→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C.图丙中V的数值最接近12 D.图丙中从f→g温度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pH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图甲中仪器A盛放的是盐酸,故选项说法错误。B、图乙中a→d,可以分为a→c、c→d两个过程,a→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c→d是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盐酸,NaCl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e→f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至f点,温度最高,说明放出的热量最多,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的pH=7,图丙中V的数值最接近12,故选项说法正确。D、至f点,温度最高,说明放出的热量最多,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图丙中从f→g温度变化趋势,是因为温度逐渐恢复至常温,且恰好完全反应后滴加的稀盐酸中含有水,起着降温的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测得水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 B.加入b克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C.加入c克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Cl﹣ D.NaOH溶液由a克递增到b克,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水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水的质量仍在增加;乙表示的物质为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B、加入b克NaOH溶液时,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加入c克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中阴离子为Cl﹣、OH﹣,故选项说法错误。D、NaOH溶液由a克递增到b克,稀盐酸的质量逐渐减少,至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五.盐的性质盐的制取图1表示向一定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实验中得到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图2表示一定体积的气体X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反应(若反应生成水,水为液态),横坐标表示通入的氧气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反应前、后的温度与压强相同.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图1中Oa段表示实验中沉淀质量的变化情况②图1中c点表示上述混合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③由图2可知,反应前X的体积为2L④由图2可知,x可能是C0或CH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答】解:图一:根据图一可知一开始没有产生沉淀原因是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则Oa段是气体质量的变化,当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则bc段即是沉淀质量的变化,达到c点沉淀量最大,氯化钙已完全反应,故①错误②正确。图二:由图二可知反应开始气体的体积是2L即是X的体积,反应一段时间后气体的体积不会变化即气体的分子个数不变,反应完全后气体的体积随着氧气的加入不断变大,由于2CO+O2点燃¯2CO2的反应中气体的一氧化碳分子个数是2变成2个分子,CH4+2O2点燃¯CO2+2H2O反应前甲烷分子的个数是1反应后气体的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是1,两种情况都会使气体的体积均无变化。但如果是一氧化碳则氧气体积是一升时二升一氧化碳完全消耗,再加入氧气体积即会上升,与图象不符,故不正确,而甲烷则是在消耗氧气到4升时才完全反应完,再加入氧气,则混合后气体的体积才有可能上升,图象与过程符合故③正确故选:B。向50g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反应至F点时,混合溶液的pH始终变大 C.混合溶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7.3% D.反应至E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CaCl2【解答】解:A、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选项说法正确;B、逐渐加入Na2CO3溶液时,OE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酸性逐渐减弱,pH变大,反应完全后溶液呈中性,pH=7,PF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仍呈中性,pH=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图中信息可知,OE有气体生成,生成二氧化碳2.2g,设原混合溶液中盐酸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7344x2.2g7344=x2.2g混合溶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g50g×100%=D、反应至E点时,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CaCl2,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a段发生了一个反应 B.c点沉淀的成分为一种 C.m=2.33 D.取d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加入的盐酸已过量【解答】解: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得硫酸钡沉淀,所以A、o﹣a段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两个反应,故A错误;B、c点时,沉淀质量没有减少到最小,所以此时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故B错误;C、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钡沉淀质量为xBaCO3﹣﹣﹣CO2,19744x0.88g197xx=3.94g所以m=6.27g﹣3.94g=2.33g,故C正确;D、取d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的氯化钡会引入氯离子所以不能说明盐酸过量,故D错误。故选:C。如图1所示,小瑾将反应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时,发现烧杯内白色沉淀明显增多。为了探究烧杯内物质的成分,她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沉淀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烧杯内的白色沉淀是(写化学式)。(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为(写离子符号)。B点,烧杯内的沉淀由种物质组成。(4)检验D点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方法。【解答】解:(1)图1所示,烧杯内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钡和硫酸钠、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碳酸钡。故填:BaSO4、BaCO3。(2)BC段,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NO3═Ba(NO3)2+H2O+CO2↑。故填:BaCO3+2HNO3═Ba(NO3)2+H2O+CO2↑。(3)A﹣B过程中,沉淀质量增大,是因为稀硝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钠和硫酸钠,存在离子为Na+、Cl﹣、SO42﹣;B点,烧杯内的沉淀由2种物质组成,即碳酸钡和硫酸钡。故填:Na+、Cl﹣、SO42﹣;2。(4)检验D点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方法: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一只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故填: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一只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性质一: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在50性质二:NaHCO3+HCl═NaCl+H2O+CO2↑(1)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入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选填“—”或“二”),理由是。(2)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小明取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序号反应前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01010101010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100.0101.1102.2103.3104.4105.0(3)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选填“偏大”或“偏小”)。【解答】解:(1)因为人体内不能达到50℃的温度,所以他喝入无汽苏打水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不是受热分解,主要是因为人体的为中有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喝入无汽苏打水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2)由题意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5.0g﹣100.0g=5.0g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16888x5.0g16888x≈9.55g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9.55g10g×100%=95.5%≠答:包装袋上的标注不准确;(3)根据图中的实验过程。A装置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B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装置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C装置中溶液增加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如果去掉装置B,则水蒸气也进入C装置,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计算所得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增大,测量结果将会偏大。故答案为:(1)二;人体内不能达到50℃的温度或人体内有盐酸;(2)包装袋上的标注不准确;(3)偏大。六.常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碳酸钙)的检验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N、P、K元素,某学习小组开展了配制“无土营养液”的项目化学习。(1)甲、乙两组配制的无土营养液主要成分如下,请根据下列量表给两组打分,得分较高的是组。甲:KCl、K2CO3、CaCl2,乙:KNO3、Ca(NO3)2、KCl序号评价标准分值1营养液中含N、P、K元素,每一种可加1分(同种只加1分)3分2组内物质均能共存,不发生化学反应,发生一个扣1分2分(2)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由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钾,可以加入进行检验。【解答】解:(1)甲组配制的无土营养液主要成分为:KCl,K2CO3、Ca(H2PO4)2,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且K2CO3和Ca(H2PO4)2能反应,加2分扣1分得1分;乙组配制的无土营养液主要成分为:KNO3、Ca(NO3)2、KCl,含有钾、氮两种元素,且组内物质均能共存,加2分扣0分得2分;则得分较高的是乙组。(2)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由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稀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钾和氯化钾均不与稀盐酸反应,则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钾,可以先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1)乙;(2)HCl。农作物的生长需要N、P、K元素,某学习小组开展了配制“无土营养液”的项目化学习。(1)甲、乙两组配制的无土营养液主要成分如下,根据下列量表给两组打分,得分较高的是组。甲:KCl、K2CO3、Ca(H2PO4)2;乙:KNO3、Ca(NO3)2、KCl。序号评价标准分值1营养液中含N、P、K元素,每一种可加1分3分2组内物质均能共存,不发生化学反应,发生一个扣1分2分(2)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由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硫酸钾,可以加入进行检验。【解答】解:(1)甲组配制的无土营养液主要成分为:KCl,K2CO3、Ca(H2PO4)2,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且K2CO3和Ca(H2PO4)2能反应,加2分扣1分得1分;乙组配制的无土营养液主要成分为:KNO3、Ca(NO3)2、KCl,含有钾、氮两种元素,且组内物质均能共存,加2分扣0分得2分;则得分较高的是乙组。(2)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由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稀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则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硫酸钾,可以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进行检验。故答案为:(1)乙;(2)稀盐酸、氯化钡。小明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图1所示),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鸡蛋吐了出来。他加入的试剂P是(填序号)。下列给出的四种物质中可以用来检验SO42-的溶液是①硫酸钠溶液②氯化钙溶液③盐酸溶液④硝酸钡溶液【解答】解: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加入的试剂P是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