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医古文》教案_第1页
中医专业《医古文》教案_第2页
中医专业《医古文》教案_第3页
中医专业《医古文》教案_第4页
中医专业《医古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医古文〉〉_______________

授课对象2009级中医专业本科_______

授课教师张晓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州医学院中医教研室

教案

授课日期:2月21日教案编号:1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点茶山校区学时3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J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授课题目(章、节)概述基础知识——工具书、文化常识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古汉语字典》4.《中国医学史》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医古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及工具书的使用

2、熟悉:古代文化常识

3、了解:中医工具书的编排及内容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概述(课程简介、学习方法等)15分钟讲授

2.一般辞书内容及使用方法介绍15分钟讲授

3.中医工具书10分钟讲授

4.天文、历律、职官、称谓简介20分钟讲授

5.度量衡制度及中医药事物命名20分钟讲授

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及趋势。15分钟讲授

6.“六书”的概念和特点,形声字形符与声符的位置,一些重要形符的意义。

20分钟讲授

7.小结5分钟讲授

重点和难点:

1.医古文学习方法;

2.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一、借阅工具书进行查字练习

二、熟悉古文化常识(天文、地理等)

教研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

年月日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案

授课日期:2月22日教案编号:2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点茶山校区学时2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J

授课题目(章、节)基础知识

汉字、音韵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古汉语字典》4.《常用异体字字典》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古籍中的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繁体字的识别方法,正确读写中医药

常用字。

2、熟悉:形声字形符与声符的作用、位置。

3、了解:“六书”的概念、古代音韵学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概念、特点以及识别方法。25分钟讲授

2.繁简字的辨识及特点。15分钟讲授

3.正确读写教材所列容易误读误写的中医药常用字。15分钟讲授

4.古代音韵学基本知识20分钟讲授

5.小结5分钟讲授

重点和难点:

1.古字与通假字的辨别。

2.探讨形声字的形符、声符时应注意的问题。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古今字的意义关系有儿种情况?

3.什么是异体字?

教研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案

授课日期:2月28日教案编号:03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点茶山校区学时3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J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授课题目(章、节)上篇文选

《尚书》二则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古汉语字典》4.《十三经注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节选篇章《洪范》、《尧典》中的重要字词及词类活用。

2.熟悉《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的异同及文中有关五行的内容及其意义。

3.了解《尚书》的性质、历史沿革、篇章内容简介及古代有关天文和历法的记录。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尚书》内容介绍15分钟讲授

2.《洪范》字词解释25分钟讲授

3.《洪范》词类活用20分钟讲授

4.《洪范》课文今译10分钟讲授

5.《尧典》字词解释20分钟讲授

6.《尧典》词类活用15分钟讲授

7.《尧典》课文今译10分钟讲授

8.小结5分钟讲授

重点和难点:

1.《洪范》、《尧典》中的重要字词及词类活用。

2.《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的异同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一、翻译:

1.惟天阴鹭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2.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稿。

3.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4.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5.II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

敬致……以正仲冬。

二、解释卜一列词语

阴鹭协彝伦汩稼稿陞沽(陈)畀(九)畴救殛死锡

晨皇极乂向(用)威(用)稼嵇(光)宅歙明允恭克让格(上下)

克明俊德时雍历象寅平秩殷(厥民)析孳尾讹(厥民)因

宵中毛选朔易日短院替釐

教研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案

授课日期:3月1日教案编号:04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点茶山校区学时2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J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授课题目(章、节)《淮南子》三则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实用中医字典》4.《中国医学史》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语句翻译及人的肢体、器官与天地之象相互对应的关系;

2.熟悉本文三则选文探讨的有关宇宙演化、天地形成、五方地理特征等问题;

理解文中对于人的精神产生的论述。

3.了解《淮南子》一书的内容及主要思想倾向。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淮南子》简介10分钟讲授

2.作者简介5分钟讲授

3.《天文训》内容解析20分钟讲授

4.《天文训》词句理解。25分钟讲授

5.《天文训》今译15分钟讲授

6.小结5分钟讲授

重点和难点:

1.《淮南子》对宇宙演化、天地形成的论述;

2.重点字词。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一、今译

1.道始生虚霸,虚霸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

2.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3.人主之情上通于天,故诛暴则多飘风,枉法令则多虫螟,杀不辜则国赤地,令不收

则多淫雨。

二、词解

昭明雍历象宅寅宾日中日永宵中殷日短允庶

咸熙平秩星虚

教研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

年月日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案

授课日期:3月7日教案编号:05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点茶山校区学时3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J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授课题目(章、节)上编

《淮南子》三则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实用中医字典》4.《中国医学史》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语句翻译及人的肢体、器官与天地之象相互对应的关系;

2.熟悉本文三则选文探讨的有关宇宙演化、天地形成、五方地理特征等问题;理

解文中对于人的精神产生的论述。

3.了解《淮南子》一书的内容及主要思想倾向。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地形训》内容解析。15分钟讲授

2.《地形训》词句理解。25分钟讲授

3.《地形训》原文翻译。15分钟讲授

4.《精神训1》内容解析。20分钟讲授

5.《精神训》词句理解。25分钟讲授

6.《精神训》原文翻译。15分钟讲授

7.小结5分钟讲授

重点和难点:

1.人的肢体、器官与天地之象相互对应的关系;

2.人的精神产生问题。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一、今译

1.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

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

2.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天静以清,地定以宁,万物失之者死,

法之者生。

3.夫静漠者,神明之宅也;虚无者,道之所居也。

4.五藏能属于心而乖,则学攵志胜而行不僻矣;学攵志胜而行之不僻,则精神盛而气

不散矣。

5.夫惟能无以生为者,则所以修得生也。

教研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

年月日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案

授课日期:3月14日教案编号:06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点茶山校区学时3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J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授课题目(章、节)秦医缓和(《左传》)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实用中医字典》4.《古汉语知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秦医缓和》中重点字词及词类活用。

2.熟悉中医学历史中最早的病因学思想,“六气”和“六淫”。

3.了解《左传》内容及史学、文学地位。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第二单元内容介绍10分钟讲授

2.《左传》内容及史学、文学地位简介15分钟讲授

3.《秦医缓和》课文通讲35分钟讲授

4.字词解释30分钟讲授

5.词类活用、语句翻译10分钟讲授

6.六气、六淫内容15分钟讲授

7.小结5分钟讲授

重点和难点:

1.词类活用

2.六气、六淫内容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重点字词:

(1)词义辨析:为、焉

(2)虚词:诸、有、所以、无以

(3)实词:厉、觉、如、淫、征、相、御

(4)通假字:被、张、阙、忘

(5)实词活用:为、归、麦、恪、埋、厚

(6)成语典故:病入膏肓、二竖。

2.重点句今译:

(1)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痈J,遂以为殉。

(2)于是有烦手淫声,恪理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

(3)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苗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

(4)今君至于淫而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

教研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

年月日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案

授课日期:3月21日教案编号:07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点茶山校区学时3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J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授课题目(章、节)上编文选扁鹊传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实用中医字典》4.《史记太史公自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文中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及重点语句翻译。

2.熟悉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注意先秦两汉时期的词语较多地具有本义义项的特点,

学习时应举一反三。

3.了解司马迁所写的这一最早医家传记的写作特点,领会本文所展示的扁鹊形象,

及“六不治”尤其是“信巫不信医”的意义。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简述《扁鹊传》的出处及作者。10分钟讲授

2.人物简介。5分钟讲授

3.详细讲解文章语句的具体含义。25分钟讲授

4.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20分钟讲授

4.分析文章各段文字的主要内容。15分钟讲授

5.小结5分钟讲授

6.课堂练习20分钟讲授

重点和难点:

1.文章重点词语的含义(具体见大纲)。

2.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3.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词语注释

(1)词义辨析:治、更

(2)虚词:曾、其、特、窃、得无……乎

(3)实词:过、涕、诞、写、搦、抗、毒、熨、搽、阙、由、潸

(4)古、通假、异体字:厉、爪、反、见、文、齐、IW]、咳、穰、濯、诀、荒、幕、输、郊、

麾、案、腹、强

(5)实词活用:奇、客、贵

(6)联绵词:服臆

2.今译

1.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

遇之。

2.扁鹊臼:“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

闲,闲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

3.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4.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

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

5.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

病道少。

教研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

年月日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案

授课日期:3月22日教案编号:08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点茶山校区学时2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J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授课题目(章、节)华佗传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实用中医字典》4.《晋书•陈寿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内容:(1)重点字词句、语法现象、修辞手法。(2)华佗的主要医学成就。

2.熟悉内容:(1)全文的语译。(2)繁体字。

3.了解内容:(1)《三国志》作者。(2)《后汉书•方术传》中的华佗传。

(3)秦汉的语言特点(结合《扁却鹊传》)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三国志》概述5分钟讲授

2.课文内容介绍10分钟讲授

3.重点字词句20分钟讲授

4.华佗的主要医学成就10分钟讲授

5.典型病案分析20分钟讲授

6.语法现象与修辞手法10分钟讲授

7.小结5分钟讲授

重点和难点:

1.大量出现的古今同形异义词语(尤其是双音词)和同义复词。

2.文中出现较多的医学知识,如“外实”、“内实”、“内疽”、“肠痈”等,

也记载了使用“麻沸散”的情况,应予以正确解释。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一、今译

(1)府吏兄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

(2)彭城夫人夜之厕,费螫其手,呻吟无赖。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卒可得寐,但旁人数为

易汤,汤令媛之,其旦即愈。

(3)又有一士大夫不快。……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制裂。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

佗遂下手,所患寻差,十年竟死。

(4)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二、文意理解

(1)“兼通数经”与“合汤不过数种”两句都有“数”这个词,这两个词在表意上有何不同?

(2)怎样理解“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3)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华佗是“人命所县”的人?

(4)华佗因何原因被曹操杀害?

教研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

年月日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案

授课日期:3月28日教案编号:09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点茶山校区学时3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J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授课题目(章、节)上编文选

皇甫谧传训诂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晋书》4.《中国医学史》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及成语典故。

2.熟悉皇甫谧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品行。

3.了解《晋书》的内容及皇甫谧的医学成就。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晋书》简介5分钟讲授

2.皇甫谧人物及著作简介5分钟讲授

3.课文内容串讲25分钟讲授

4.重点字词20分钟讲授

5.成语典故15分钟讲授

6.语句翻译10分钟讲授

7.训诂方法及训诂术语35分钟讲授

8.小结5分钟讲授

重点和难点:

1.成语典故本义及在文中的含义。

2.重点语句翻译。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一、注解

1.出后2.三牲3.存(教)4.无以5.卜(邻)6.(所)阙7.(何)尔

鲁钝9.修身.10.感激11.躬自12.稼稿13.(而)农14.辍(卷)15.修;

16.出处17.乐(尧舜)18.鞅掌19.理世20.不赠21.(不)堪X.没齿23.孰

与24.喑(聋)25.苟(能)26.体(坚厚)27.居(不薄)28.(之)表29.耽

酝30.箴(其)31.修短32.分(定)33.(既)冠34.从(姑)35.饯(之)

36.布衣37.贵(城阳太守)38.贱(梁柳)39.中(古人)《0.抽簪41.(林)阜42.(不)

闲43.蒿艾44.振褐45.惟(顽蒙)46.速(祸)47.(久)婴48.不

仁49.辛苦50.茶毒51.呼嗡52.见(出)53.(妻)息54.韶卫55.雅郑56.穗

表57.糅(之)58.雕胡59.(不)称60.(咸)1)~61.抱衅62.明时63箕山64.输

实65.委情66.唯(陛下)67.垂(恕)68.(更)旌69.无(令)70.泥滓71.清流72.见

(听许)73.诔(颂)

二、给下面注释语句添加训诂术语

1.厌之令人呼噫嘻。(《素问•骨空论》吴良注:“厌压。”

2.豆角谓之荚。(《广雅•释草》)王念孙《广雅疏证》:“荚夹也,两旁相夹,豆在中也,豆荚

长而端锐如角然,故又名豆角。”

3.血荒于上(《素问•生气通天论》)王冰注:“上心胸也。”

4.刺手太阴阳明,其血如大豆,立已。(《太素•五脏热病》)杨上善注:“出血如豆,—其少也。

教研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

年月H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案

授课日期:3月29日教案编号:10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点茶山校区学时2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J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授课题目(章、节)第二单元传记

李杲传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古汉语字典》4.《中国医学史》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及李杲治疗经验;掌握训诂的概念和方法。

2.熟悉李杲的为人特点及学医经过;熟悉常用训诂术语

3.了解《元史》的作者及内容。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元史》介绍5分钟讲授

2.原文通讲20分钟讲授

3.重点字词15分钟讲授

4.案例分析25分钟讲授

5.李杲生平经历总结10分钟讲授

6.小结5分钟讲授

重点和难点:

1.文章内容及治疗经验理解;

2.训诂方法和术语。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一、翻译:

1•家既富厚,无事于技,操有余以自重,人不敢以医名之。大夫士或病其资性高骞,少

所降屈,非危急之疾,不敢谒也。

2.白虎汤大寒,非行经之药,止能寒腑藏,不善用之,则伤寒本病隐曲于经络之间。

或更以大热之药救之,以苦阴邪,则他证必起,非所以救白虎也。

3.翳从下而上,病从阳明来也。绿非五色之正,殆肺与肾合而为病邪。

教研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

年月0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案

授课日期:4月2日教案编号:11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点茶山校区学时3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J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授课题目(章、节)《汉书・艺文志》(节选)、《伤寒论》序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实用中医字典》4.《后汉书•班固列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及其此类活用;

2.熟悉《艺文志》的种类及自序的特点;

3.了解《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方技略》的大致内容。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书序简介5分钟讲授

2.《汉书・艺文志》及作者简介10分钟讲授

3.总序字词解释15分钟讲授

4.总序词类活用及今译20分钟讲授

5.方技略字词解释、词类活用及今译25分钟讲授

6.《伤寒论》序作者及内容介绍5分钟讲授

7.《伤寒论》序字词句25分钟讲授

8.《伤寒论》成书原因、经过与目的总结。10分钟讲授

9.小结5分钟小结

重点和难点:

1.词语解释及词类活用;

2.难点是对《方技略》中神仙、房中两种,应予以正确评价,以引导学生正确对

待。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今译:

1.昔仲尼没而微言绝。

2.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散乱。

3.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4.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5.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6.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

7.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8.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束其本,华其外而

悴其内。

9.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

归天,束手受败。

10.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於是也!

11.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12.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髡鬣;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13.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

请事斯语。

教研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

年月日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案

授课日期:4月11日教案编号:12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点茶山校区学时3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J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授课题目(章、节)上篇文选

《备急千金药方》自序、《外台秘要》序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古汉语字典》4.《医学源流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及有关文意理解。

2.熟悉“精究病源,深探方论”的作用,以及作者编写本书的取舍原则和目的。

3.了解作者编撰《外台秘要》的原因和经过。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备急千金药方》医学价值5分钟讲授

2.《备急千金药方》重点字词句讲解25分钟讲授

3.《外台秘要》书名的含义、作者简介10分钟讲授

4.《外台秘要》序内容介绍15分钟讲授

5.字词解释及通假字、异体字35分钟讲授

6.重点语句翻译25分钟讲授

7.小结5分钟讲授

重点和难点:

1.分析本文各层次内容及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2.文章中“主客问难”一段,从形式到内容都不易理解,须加引导。

3.“遁天倍情,悬解先觉”句。

4.“则圣人不合启金膝,贤者曷为条玉版”在文中的寓意。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今译:

1.夫清浊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俶落。万物淳朴,无得而称。

2.遂令朝野士庶,咸耳心医术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

3.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所以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

之年,未常释卷。

4.至于弱冠,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在身之患,断绝医

门。

5.痛天枉之幽厄,惜堕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以为《备急

千金要方》一部。

6.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医道,掌其政令,聚毒药以供其事焉,岁终稽考而制

其食,十全为上,失四下之。

7.我国家率由兹典,动取厥中,置医学,颁良方,亦所以极元气之和也。夫圣人之

德,又何以加于此乎?

8.然而载祀绵远,简编亏替,所详者虽广,所略者或深。讨简则功倍力烦,取拾则

论甘忌苦。永言笔削,未暇尸之。

9.余幼多疾病,长好医术,遭逢有道,遂蹑亨衢。七登南宫,两拜东掖,便繁台阁二十

余载,久知弘文馆图籍方书等。繇是貌奥升堂,皆探其秘要。

10.夫为人臣,为人子,自家刑国,由近兼远,何谈之容易哉?则圣人不合启金誉,贤者

曷为条玉版?斯言之玷,窃为吾子羞之。

教研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

年月日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案

授课日期:4月12日教案编号:13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八、、茶山校区学时2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V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授课题目(章、节)上篇文选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实用中医字典》4.《后汉书•班固列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文中重点词句;

2.熟悉王冰整理《素问》的原因及方法。

3.了解王冰对中医学理论的贡献。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作者及著作简介10分钟讲授

2.文章字词解释25分钟讲授

3.重点语句翻译20分钟讲授

4.整理《素问》的原因及方法10分钟讲授

5.运气学说的篇目介绍及王冰对中医学理论的贡献10分钟讲授

6.小结5分钟小结

重点和难点:

1.字词及词类活用;

2.整理《素问》的方法。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一、今译:

1.夫^^脱黄艮,全真醇氟,拯黎元於仁毒,潍羸劣以狸安者,非三娶道,即不能致之

矣O

2.不^而遐逋自同,勿名勺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瞬之事不忒。^可耦至道之宗,

奉生之始矣。

3.蕨^雎腐乎生知,襟格亦资於^制|,未管有行不由51,出不由户者也。

4.咸日新其用,大潸蒸人,莘蕖遮荣,相副。羞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5.且招升岱嶷,非il奚焉?欲言旨扶桑,辗舟莫遹。

6.庶厥昭彰娶旨,敷^玄言,有如列宿高熟,奎张不翰L,深泉浮灌,鳞介咸分。

二.填空题

L“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中“其人”指,“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

中的“其人”指o

2.“蕨谋虽嘱乎生知”中“蕨”音,意思是;“生知”指o

3.“标格亦资于诂训”中“标格”指0

4.“幸遇真经,式为龟镜”“龟镜”比喻o

5.“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中“师资”指。

6.“徽音累属"中的“徽音”本指德音,文中指;“属”音o

教研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

年月日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案

授课日期:4月18日教案编号:14

课程名称《医古文》年级2009级专业、层次中医本科

教师张晓艳地点茶山校区学时3学时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V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讲授V讨论指导示教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J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授课题目(章、节)上篇文选《类经》序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1.《医古文》21世纪教材2.《医古文学习指导》

3.《古汉语字典》4.叶秉敬《类经》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课文中丰富的词语,特别是大量的成语典故。

2.理解张介宾编书述《类经》的宗旨、过程及其分类情况,领会其类编《类经》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了解本文气势壮阔、论理清晰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作者张介宾的生平。5分钟讲授

2.课文串讲15分钟讲授

3.重点字词解释20分钟讲授

4.修辞手法10分钟讲授

5.张介宾编书《类经》的宗旨、过程。5分钟讲授

6.文中用典的寓意。15分钟讲授

7.全文语译10分钟讲授

8.课堂练习40分钟讲授

重点和难点:

1.成语典故在本文中的运用情况及其表达效果。

2.讲清文章论述层次。

3.原注互见深藏,不便检阅与类编后见便得趣,由堂入室。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解释下列词语

1.讨论2.发明3.(大)而4.肇端5.曲折6.缕指7.胪列8.(岂)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