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分层作业 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与语文园地-技巧提升B版 (部编版有答案)_第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分层作业 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与语文园地-技巧提升B版 (部编版有答案)_第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分层作业 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与语文园地-技巧提升B版 (部编版有答案)_第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分层作业 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与语文园地-技巧提升B版 (部编版有答案)_第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分层作业 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与语文园地-技巧提升B版 (部编版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与语文园地——技巧提升B版

1.读拼音,■写词语。

simaqian(—-)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抬ishan(),或轻于鸿毛。”

无数g6ming()志士为了战斗的胜利,光荣地xishQng()了,他们的死是

有意义的。如李大钊面对m6gui()般的敌人,即使受了kCixing()也镇定

自若,最后被jUnf台()pdhai()至死。

2.给多音字组词。

强qiang()qiang()

作zud()zud()

嚼j诒o()jue()

3.给下列字加上偏旁并组词。

果()()唐()()

秀—(—)—(—)

4.把句子补充完整。

A.有意栽花,无心插柳o

B.良药苦口利于病,o

C.树欲静而,子欲养而O

D.常将有日思无日,o

E.书到用时方恨少,o

从上题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空。(填字母)

(1)妈妈的话虽然重了点,也不好听,但你要知道:希望你改掉坏习惯。

(2)“",对于学生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我们知道的又太少了。

5.积累运用。

(1)有些话你不爱听,但是“,”,记住会

有好处的。

(2)我种了两盆花,一朵玫瑰一朵牡丹,我天天给玫瑰浇水、施肥,不料

“,"o最后,竟然牡丹还比玫瑰早开了花。

(3)王杨的爷爷勤劳致富,但他依然节俭,他经常对孩子说:“,

",勤劳节俭的家风正代代相传。

(4)小张同学不太爱读书,妈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你一定要多读书,多经历,才会越来越聪明啊!”

(5)“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爸爸对叔叔说道,“我们要好好地孝顺父母,不要等到

',',那样,后悔就来不及了!”

6.孔子被称为“至圣”,下面几位圣贤指谁?

“亚圣”()“诗圣”()

“画圣”()“书圣”(—)

7.唐代诗人往往有诗号,例如李白的诗号为“诗仙”。你能说出以下诗人的诗号吗?

杜甫白居易王维

李贺王勃贺知章

8.读下面描写外貌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

平静而慈祥的脸。

(2)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

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

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9.下列诗句中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格、志向?选一选。

A.生命力强B.无私奉献C.坚定顽强

D.一身清白E.不畏严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一)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下面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填字母。

A.首尾呼应,突出情感。

B.融情于景,抒发情感。

C.描写画面,尽显亲情的温暖。

1.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

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一《那个星期天》(—)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

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腊八粥》(一)

3.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

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十六年前的回忆》(—)

11.下面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填字母。

A.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B.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

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草原》(—)

2.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藏戏》(一)

了解什么是“即兴发言”。下面关于“即兴发言”的理解正确吗?对的打“,错的打

“X”。

12.即兴发言是指在特定的场合因有必要而临时进行的发言。()

13.即兴发言要提前写好稿子,免得讲时不知说什么。()

14.即兴发言事先没有太多准备的时间,需要我们快速组织语言,临场发挥。()

15.即兴发言最少要讲三十分钟,为的是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全部表达出来。()

16.即兴发言要提前打好“腹稿”,想清楚重点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

17.即兴发言准备。

1.选择话题:

A.班里来了新同学,班主任让你代表全班同学表示欢迎。

B.数学竞赛获奖,老师临时让你发表获奖感言。

C.爷爷七十大寿,向爷爷说几句祝福的话。

我选择的即兴发言的话题是(—)

2.提前构思打好“腹稿”。

根据场合、对象、气氛等,想清楚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1)

(2)

(3)

18.仔细阅读下面的这些开头和结尾,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1.开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哪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

年了。——《十六年前的回忆》

2.开头: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暧,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

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一《草原》

4.结尾: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地母亲说:

“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十六年前的回忆》

5.结尾: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

光线正无可奈何地消逝,一派荒凉。

19.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

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

平静而慈祥的脸。

2.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

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20.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诗人把什么事物赋予了人哪些品格和志向。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1.口语交际。

在街上路遇电视台采访,记者让你谈谈对“中小学带手机去学校”的看法。

阅读短文。

人生的标点符号

①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

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

②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

③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

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④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

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⑤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

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

⑥我茫然了。

⑦“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

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

22.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中可以

看出来?

23.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24.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

25.写出“推敲”这个典故由来的两句诗。

26.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概括本文主要内容。不超过40

字。)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双旧军鞋

这是个彩霞似火的傍晚。一位公安干警来到街上的一家修鞋店,问道:“师傅,上个星

期是不是有位高个子的干警来这儿修过鞋?”

鞋匠端(祥详)着眼前的这位干警,迟疑了一下说:“你是来替他取鞋的吧?”

“是的,我是他的所长。请问要付多少钱?”

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早已修好的旧军鞋,随口说道:“你就付三块钱

吧。”

所长付过钱,当他要接过鞋匠递给他的那双鞋时,双手不住地颤抖。

“你……你怎么啦?”鞋匠吃惊地问道。

“一位多好的干警啊!”所长沉痛地说,“上个星期,在一次执行‘严打'任务时,几

个歹徒被我们公安干警围困在一间(仑仓)库里,他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

开了(搏博)斗。就在这时,一个丧心病狂的歹徒引(暴爆)了一捆炸药,歹徒被

炸死了,他却不幸失去了双脚...”

,,啊——"鞋匠张大了嘴,呆住了。

所长用低沉的声音接着说:“这双鞋他已经用不着了,他特意让我把钱付给你,谢谢

了。”说完,大步走了。

鞋匠望着这双旧军鞋,俯下身子,拿出鞋油把它擦得乌黑发亮。

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觉得只有这双鞋,

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

27.给括号中正确的字打“。

28.文中与“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早已修好的旧军鞋”相照应的句子是:

29.“他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开了搏斗。”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0.根据开头,试着写一写结尾。

中国有句谚语:习惯成自然。同时,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优秀。”

我想:我的习惯也是一种优秀吧!”

参考答案

1.司马迁泰山革命牺牲魔鬼酷刑军阀迫害

2.勉强强大作坊作业嚼劲咀嚼

3.课课文棵青棵搪搪瓷塘池塘锈生锈绣

绣花

4.花不开柳成荫忠言逆耳利于行风不止亲不待莫把无时当有时

事非经过不知难BE

5.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树欲

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书到用时方

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古诗句以及谚语俗语

的含义和用途。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用心的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

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只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

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

接受批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

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

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常将有口思无口,莫把无时当有时: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口

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

事情的艰难。

6.孟子(孟轲)杜甫吴道子王羲之

7.诗圣诗魔诗佛诗鬼诗杰诗狂

8.突出了李大钊虽遭受了敌人的折磨,但依然平静、慈祥。

写出了扁鼻子军官的凶恶可怕,突出了敌人的残暴。

突出了祥子的憨厚老实。

9.CDEBA

10.BCA

11.CAB

12.V

13.X

14.7

15.X

16.7

17.A李子涵同学你好,我代表六(1)班全体同学欢迎你的到来,欢迎你加入我们这个温

馨和睦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充满着真情,充满着友爱,充满着对一切美好事物

的追求。以后,如果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请你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一定会伸

出热情的双手帮助你,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18.开头直接交代回忆的年、月、日,突出这件事留给作者的记忆深刻,语言简洁。

作者由景生情,直接表达了自己初见草原的惊喜、赞叹之情,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写法。

结尾强调父亲的被难日,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的写法,可以把事情说得更加清楚,使文章前

后联系得更加紧密。

照应开头,首尾呼应。通过对男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出男孩心中的失落与伤•心。环

境的描写衬托出男孩此刻荒凉的心情。

19.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李大钊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

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平静”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如果删掉这些内容,表现不出李大钊对共产主义的

坚定和对孩子的慈爱。

通过对扁鼻子军官的神态和“弓”“伸”“扭”“拉”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