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原子的结构;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课前预习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由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___________和组成的。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6nm=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课堂达标1.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2.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0.3~0.4nm,那么0.4nm=__________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4.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A、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B、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C、液体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D、固体的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一、基础训练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_____态、液态、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_________。2、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把这种粒子叫做。原子又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3、穿越银河系要十万的。一个直径为的分子,直径合cm。4、在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B、银河系、太阳系、分子、电子C、银河系、地球、电子、分子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5、以下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分子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二、能力提升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相互吸引力很大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空隙C.液体容易流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吸引力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用于破坏分子的有规则排列,所以温度不升高7、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图中所列事物结构最相近的是()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晴朗的夜晚,我们看见天上的银河繁星点点,可见银河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B、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C、广阔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的D、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是最基本的粒子,它们不可能再分9、人类从没有停止对宇宙的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人类探究结果的是()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质子是不可再分割的粒子C、固体是分子紧密相连,分子间没有空隙D、原子是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的最不微粒第二节质量及其测量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能熟练的换算各质量单位.3.理解质量的含义,知道质量跟什么有关.4.提高自学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信心.自学指导仔细阅读课本P94-P96的内容,并通过讨论初步总结出天平的使用方法.然后测验一下你的自学效果.课前预习1.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和______,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t=________kg=_______g;20mg=______g=______kg3.物体的质量只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4.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5.天平在使用前应先_________,此时游码位于________处,使用时要用_______来取放砝码,被测物体放在_____盘中,砝码放在_____盘中.典型例题例1.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相比较()A木块的体积较大,所以所含物质较多B铁块较重,所以所含物质较多C木块和铁块质量相同,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D无法比较其物质含量的多少思路引导:因为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木块和铁块的________相同,所以含物质的多少______,故应选_____.×107mg所表示的质量可能是()A一朵玫瑰花B一只羊C一头大象D一杯水思路引导:将不熟悉的毫克换算成较为熟悉的千克.3×107mg=________g=______kg5kg的铝块,在下列情况下,它的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是()A把铝块熔化后,全部铸成铝壶B把铝块制成铝板C把铝块从赤道拿到南极去D把铝块锉成一个规则的零件思路引导: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它不随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故应选______.例4.用天平称一本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一个100g,一个20g,一个10g,游码的读数为,则这本书的质量为________.思路引导: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课堂达标1.以下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铁条拉成很细的铁丝,质量变小了B密闭容器中的冰熔化成水,质量变大了C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质量比在地面上小D1kg的铁块和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2.一只鸡蛋质量更接近于()A50mgB50gCD100mg3.航天员费俊龙把圆珠笔从地球带到了太空中,则圆珠笔一定不变的是()A位置B质量C温度D体积4.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横梁平衡时,右盘中有砝码10g的一个,20g、2g的各两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ABCD课后巩固1、1kg铁的质量比1kg棉花的质量()A小B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2.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说法哪种正确()A同一铁块,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B一块铅熔化后成液体时,质量变小了C一块铜在地球上的质量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D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3、一物体质量为60000mg,这个物体可能是()A一张课桌B一块橡皮C一块砖D一个鸡蛋4、小丽同学用调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右盘中放一个50g和两个20g的砝码,游码移至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质量为()A90gBCD5、实验室中测量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它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使用天平时,如果加减砝码都不能使天平平衡,则需要拨动游码,在标尺上拨动游码相当于在_____盘中加砝码.6、用天平称液体质量,通常的方法是:先称出______的质量m1,再称出______的质量m2,则被称液体的质量m=_______.7、以下是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的实验步骤,其中步骤_____是错误的,请先找出改正,然后填出合理的步骤序号__________________.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的位置使天平平衡D将空烧杯放在左盘里E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F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G把装水后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H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与空烧杯的质量之差就是烧杯中水的质量8.如何称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在下面写出你的测量方法.天平的使用学案学习目标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会利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我要掌握天平的基本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3.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精确,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不能超过称量.每台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做天平的称量.用天平称的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用镊子往盘子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称量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2.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3.用天平称出被测固体的质量.(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4.用天平称出烧杯中水的质量(想一想应该怎样称)A烧杯的质量m1B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C烧杯中水的质量m=________思考:如果按上述步骤测量液体质量时两个质量反了,会造成什么结果?课后巩固1.使用天平测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A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B用镊子夹取砝码,以免使砝码锈蚀C不用天平测量质量过大的,超过天平测量范围的物体D在测量中,调节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然后读出质量2.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当按___________顺序(选填“质量由小到大”或“质量由大到小”),在调换砝码时发现,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大,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是应采用_________的方法使天平恢复平衡.3.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放入一橡皮块,用镊子向右盘内加减砝码,各种质量的砝码上、下试过多次,当怎么也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此时应该()A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B把物体放在天平右盘内测量C把两个托盘对调D使用游码4.小明同学用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可是在测量中犯了一个错误,他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而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有50g一个,20g两个,5g一个,游码显示质量数为,则物体的真实质量为_______g5.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观察横梁是否平衡,其标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通常的方法是:先称出__________的质量m1,再称出_______的质量m2,则被称液体的质量m=________.7.用一架天平、一个空瓶测一杯盐水的质量,有如下操作的实验步骤:A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B用天平称出瓶和盐水的总质量C算出瓶内盐水的质量D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的零位置E用天平称出空瓶质量合理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8.一台托盘天平横梁平衡调节前,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要使横梁平衡,可采用下列措施中的()A将左侧平衡螺母向右旋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C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左旋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9.在用调好了的天平称量物体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这时应当()A减小盘中的砝码B向右移动游码C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D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第三节密度学案学习目标1ρ=1×103kg/cm3典型例题例1.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的密度()A密度为原来的一半B质量为原来的一半C体积为原来的一半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思路引导:食用油用掉一半后,所含物质的多少变为原来的_______,但密度是物质的_______,只与___________有关,所以应选______.316g,体积是40cm3,则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合多少kg/m3?如果将其切去1/3,则剩余部分的质量是多少?密度又是多少?解:方法总结: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要统一,g/cm3=kg/m3课堂达标1.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B质量变大,体积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10cm,宽为5cm,高为8cm的长方体铝块的质量是1080g,则这个铝块的密度为多少kg/m3?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_,水的密度是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3kg/m3=_________g/cm3;4500ml=______L=______dm3×103kg/m3,则3的铝的密度为()×103kg/m3×103kg/m3C×103kg/m3D无法确定6.关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B密度小的物体,其体积一定大C质量相同的物体,其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不同的物体,其密度可能相同7.一只使用了多年的铅球,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质量B密度C体积D状态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铁块和木块做实验,下表是他测得铁块和木块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记录,请你求出表格最后一栏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物质实验次数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铁块351041530(1)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与2或3与4中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它们的质量不相等.(3)分析上表中铁块和木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0g,容积为800cm3的空瓶内装满油时,总质量为,求油的密度是多少?如果装满水,其总质量又为多少千克?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生活中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设计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用细线悬吊着固体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1典型例题例1.在测定液体和石子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如下操作步骤:A用天平测得石子的质量为m1B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2C用天平测得盛放适量液体的烧杯的质量为m3D用量筒测得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V1E将石子放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面达到的刻度V2(1)测定液体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2)测定石子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石子的密度ρ石=_________“测量油的密度”的实验步骤:A.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油的体积v0,再把筒中的油倒入玻璃杯中,称出它们的质量m1;C.在玻璃杯中盛油,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mD.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的密度ρ2F.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红线G.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值及横梁标尺上的分度值.请选出最佳的实验步骤(可去掉无用步骤),按照实验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课堂达标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1)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2)调节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___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若天平左盘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旋转,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3)测量石块质量时,应把石块放在______盘里,在_____盘里放50g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为,此时天平平衡,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4)把石块放入盛有60cm3水的量筒内后,水面到达的位置为80cm3,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5)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2.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①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m1;②把玻璃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④方案二:①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②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出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④哪种方案测出的盐水密度较准确?为什么?答:所测不准确的盐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答:____________3.给你一台托盘天平和一套砝码,一只刻度不清的量筒,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则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为:(1)称出牛奶的质量:①称出________的质量,记为m1,②称出_______的质量,记为m2,③牛奶的质量m=_______.(2)测量牛奶的体积:①在倒入量筒内质量为m的牛奶液面处做一个记号,记为V1,然后将牛奶倒入原牛奶杯中;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使______的体积与质量为m的牛奶的体积_______;③称出倒入量筒内水的质量为m水;④计算出水的体积V水=_____,则牛奶的体积等于_________的体积.(3)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ρ=__________.质量和密度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质量和密度,并知道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2.知道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3.会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4.能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典型例题例1.一杯盐水,用去半杯,剩下的半杯盐水()A密度减半,质量减半B质量减半,但密度不变C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半思路引导:质量只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密度只与___________有关,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_无关,故选_______.例2.给金属表面喷漆,每喷1m2的面积用漆50cm3,那么喷在金属表面的漆层厚度是多少?如果油漆密度为/cm3,则5kg的油漆可喷多大面积?课堂达标1、7.8t=_________kg=_______g;3500mg=________g=________kg2、7×103kg/m3=_________g/cm3500cm3=__________dm3=___________m3×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医院中有一个氧气瓶,里面有质量为m,密度为ρ的氧气,当用去一半后,剩余的氧气()A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原来的一半B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与原来的相同C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原来的两倍D质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原来的1/44.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C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D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变小5.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实验次数物体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1铝块154202铝块2108403木块31082164木块41020(1)将上表填写完整(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___(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________的.(4)比较第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综合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要测定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1)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使用托盘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时,首先要把游码___________,然后调节_______,再把被测金属块放在天平_____盘中.(3)若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填写表内所缺的数据.金属块的质量(g)量筒内水的体积(cm3)量筒内放入金属块后水面刻度(cm3)金属块体积(cm3)金属块密度(kg/m3)4453080×10-4m3的瓶内盛有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一节运动的描述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会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典型例题例1.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似乎有一条“小虫”,他伸手抓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此时子弹相对于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方法总结:课堂达标1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相同的速度前进收割麦子,则收割机相对于_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2.建国5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我国向世界展示了空中加油机,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它相对于________是静止的.3.当我们乘坐电梯上楼时,则相对于________我们是运动的,而相对于________我们是静止的.4.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例2.坐在行驶的轮船内的乘客说岸边的树木向后运动,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岸边的人则说轮船在飞速前进,则岸边的人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方法总结:课堂达标21.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则以________为参照物,太阳是运动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3.“我坐在奔驰的汽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向后退去……”文中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静靠”______;“奔驰”________;“后退”_________.4.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课后巩固54Km/h的速度行驶,则它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汽车是________的.2.说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_____为参照物;云彩遮住太阳是以______为参照物.3.平直的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顺风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判断三人骑车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4.下列两个物体可以认为保持相对静止的是()A地球和太阳B月球和地球C地球和它的同步卫星D人行走时左脚和右脚5.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A甲上升B乙下降,但比甲快C乙下降,但比甲慢D丙下降,但比甲快6.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徐徐下降的顾客,看到地面在上升,他选的参照物是()A电梯B地面C商场的柜台D柜台前购物的顾客7.妈妈送小云上了火车,忽然听见火车一声长鸣,只见旁边并列的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妈妈急着要下车,而小云从另一侧窗外看了看车站,又看了看手表,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乘的车还没开呢!”母女俩结论不同的原因是()A她们听到的火车鸣叫声不同B母女俩所处的地点不同C母女俩所处的时间不同D母女俩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大批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A地面B乌云C自己D高楼9.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升空的过程中,地面上的人看到他快速向高空飞去,而他在舱内却感觉不到自己运动,则地面上的人和杨利伟分别以______和______为参照物.10.一小说中写到:“一阵大风,将院内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之外”.这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井B地面C院子D篱笆课堂小结合上你课本检验一下你学会了这些知识了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另外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3.用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6.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7.应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8.正确使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课前预习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用符号_____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表示时间,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则计算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其中路程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s=________km/h20m/s=________km/h108km/h=_______m/s典型例题例1.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在女子50m自由泳决赛中荣获冠军,还以24.79S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24.98S的世界纪录.假如她以25s的时间匀速游完全程,则她的速度是多少m/s?是多少km/h?课堂达标1110m跨栏金牌,成绩为12.91S.则他的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6km/h,则哪个速度比较快?1440km,则它的速度是多少?例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则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多长时间?课堂达标2300km,如果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跑完全程,则需要多长时间?2.猎豹是动物世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则经过0.5min,它能跑多远?解题方法总结h,则路程的单位是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2.要学会公式的正确变形.由v=s/t可得:t=_______;s=________.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3.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4.会计算平均速度.5.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6.平均速度的计算.典型例题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例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课堂达标1—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ABCD—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二、“过桥”问题,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此桥,则所需要的时间为()A120sB140sC160sD180s课堂达标2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大桥,由车头上桥到车尾全部离开大桥,共用3min,则这座大桥长为_______m4200m的隧道用去时间5min,若其速度为15m/s,则火车长_____m.300m的火车,用5min时间通过了一条长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火车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为________.三、平均速度概念的考查.例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方法总结:课堂达标31.“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带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A/sB5m/sC/sD3.汽车从A城开往B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m/s,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m/s,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第三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的来源.2.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3.初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4.知道时间的单位,并会用钟表测量时间.5.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6.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单位之间的换算.7.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以及刻度尺的读数.8.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典型例题一、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则他的身高应为_______cm.例2.某原子的半径为20nm,则相当于__________m.方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达标1.下列单位换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100=375cmB=×100cm=375cmC×cm=D×100cm=375cm2.单位换算:4×105μm=_______m;×106m=______km25nm=________m15km=__________cm=__________nm3×105km=______mm6300km,如果换算成以米为单位,当相当于__________m二、刻度尺的读数.例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方法总结:课堂达标21.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_______.三、误差和平均值法测量物体的长度.例3.一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L1=;L2=;L3=;L4=,那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__cm方法总结:课堂达标31.某同学测量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ABCD2.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课后巩固1.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的身高为1.64_____;课桌宽46____;物理课本的长为250_____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____.小红的鞋长为24_______,金星到南麻的距离为40_____.刘翔在奥运会上跑的距离为110_____.2.无线电波在1s内通过的距离为:3×105km=__________cm=__________mm.3.用测量工具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不能______,只能尽量________.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_______的.4.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5.如图所示,用某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6.某人用一刻度尺三次测量一木板长度分别为14.50dm、14.52dm和14.52dm.则该木板的长度为______dm.7.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________.8.小明上学路上用了15min,合________h,我校一节课的时间为40min,合________S某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200m比赛,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24S,则相当于____min.第四节力学习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学习过程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一、力是什么1.活动一:体验力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例手搬桌子手搬桌子1234【体会】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2.我的体验:力(forc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1.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2.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讨论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三、力的作用效果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1.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例手拉弹簧弹簧的长度变长1232.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加油站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小结1.我学到的知识:2.我用到的方法:3.我的感悟和体会:……课后巩固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如图),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4.请判断:“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神舟七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所蕴含的力的知识。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3.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4.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过程.课前预习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______,可以使静止的物体_______,也可以使物体速度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所以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19页的第一段以及插图,想一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通过所学的知识分析出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19页第二段,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伽利略的观点:伽利略的观点:上述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课本上的实验叫“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让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与医学的融合-探索现代医学技术如何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的痛苦
- 电商物流中的绿色包装与回收策略
- 科技中心在推动企业研发中的作用与挑战
- 砂浆加工合同范本
- 社交媒体中的移动支付功能探讨
- 合肥市2025年度物业管理劳务合同示范文本
- 宠物购销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厂区绿色植被养护管理合同
- 2025年度网络游戏销售折扣及虚拟物品交易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园区规划与设计合同
-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2025中国烟草/中烟工业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2025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课件汇编(配套新教材)
- 天津2025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辅导员岗位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新能源发电技术第2版》 课件全套 朱永强 第1-10章 能源概述- 分布式发电与能源互补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全册各单元教材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