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教案全集_第1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教案全集_第2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教案全集_第3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教案全集_第4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教案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3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名师精品说课稿、教案第一课

《童年》第一课

《童年》

教案(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摇啊摇》。2、学习分辨音乐的三种速度。3、体验人间的真挚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体验三种速度(较慢、中速、较快)。教学难点:感受六八拍的强弱规律。教学准备:三角铁

水彩笔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组织教学1、听歌曲《童年》拍手进教室。2、师生问好。创设课堂“童年”的氛围,激发学生快乐的音乐情绪。聆听活动1、导:听着这段音乐想到了什么?(播放音乐《童年的回忆》)。2、初听全曲后,请学生说说。(引导学生多描述小时侯的事情)3、复听,要求学生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4、请学生说说图形谱与速度记号的配对。5、再次聆听,由学生自己完成音乐的排序号及填空。(水彩笔)将音乐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丰富学生内心的生活经验,音乐体验。更好的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体验速度的快慢。表演歌曲1、导:老师也想起童年的一首歌,唱给你们听听好不好?(教师边范唱歌曲《摇啊摇》,边做划船动作)2、请学生模仿老师划船的节奏,并说说是怎样的强弱规律。(教师稍微解释六八拍的强弱规律与三四拍的联系)3、师生一起随歌曲音乐律动。4、请学生跟琴声轻轻演唱。5、分男女生演唱。拉近师生情感,并为下一环节铺垫。在律动中感受六八拍的强弱规律。编创与活动1、自由选择两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2、小组讨论并动手试试。(三角铁)3、反馈。在合作的形式中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结束在歌曲《摇啊摇》中出教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小酒窝》。

2、听辨八分休止符。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小酒窝》。教学难点: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学唱。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组织教学1、学生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学唱歌曲1、导:老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样东西——小酒窝。(学生互相找找谁有酒窝)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找到?(微笑)2、听歌曲录音,学生找歌词。3、教师唱歌曲旋律,提示学生:你能听出旋律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个音吗?4、请学生用“lu”跟琴声哼唱。5、学生试着填词演唱。(第三、四句后半拍节奏学生很容易忽略,教师可演唱有休止符的和没有休止符的请学生听辨,然后再重点练习)6、分段分男女请学生接龙唱。7、请个别学生演唱。培养学生微笑演唱歌曲。培养聆听习惯。熟悉歌曲旋律。通过听辨,让学生自己找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方法。不同的演唱形式不让学生“厌唱”。聆听活动1、初次聆听《我们多么幸福》,学生可轻轻的随录音哼唱。2、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幸福的、快乐的、高兴的等)提示学生:为什么他们会感到幸福?你又带着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为什么?感受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结束师生再见第一课

《童年》教案二教师学科音乐执教班级三年级教学内容第一课童年教学课型新课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教学重难点1、聆听、欣赏,听辩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学准备钢琴、磁带等教学过程:(

4)课时设计意图(生成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2、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音。3、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歌曲1、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2、唱一唱。三、新歌教学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3、出示童谣学生朗读(这首歌曲好像妈妈唱给宝宝听的摇篮曲)4、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4、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5、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6、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用‘LU’哼唱。7、放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2边。8、再跟唱一边,找一找难唱处,跟琴模唱,要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5拍时值唱足。9、连唱: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即兴表演)10、跟唱歌谱五、编创与活动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3、分组展示学生评价4、出示:36

5.│3

6

5.│3

5

1

6│5.

5.

│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6、除了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7、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六、小结,总结课堂所学,师生再见。第二课时教学要求: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童年的回忆》1、导入: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放背景音乐)2、初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3、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板书:

慢。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引出“中速”4、再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完成书上练习。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1、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2、初听歌曲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幻灯出示歌词3、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4、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5、谈谈对歌曲的感受:A、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象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B、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C、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6、编创与活动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放录音,学生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四、听辨练习1、用LU模唱3

5

6三个音2、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3

5

5

3

5

65

3

3

6

6

3五、小结,总结课堂所学,师生再见。第三课时教学要求:演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摇啊摇》边唱边表演三、新歌教学1、导入: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老师有一首歌,请小朋友听听又是怎样的呢?2、听录音学生交流3、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一二还是一二三吗?边听录音边按一二击拍。4、用LU哼唱重点:

3

1

0

6│3

0│5

3

0

5│6

0│5、按节奏朗读歌词,读准八分休止处6、放录音,轻声跟唱。找一找喜欢唱的歌词,并唱一唱。找一找难唱句,大家一起练唱。教师范唱AB两句,各4小节。设问:A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的两句歌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提示:歌词、节奏、曲调。设问:B听我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几个音吗?7、连唱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ХХХ”让学生编创其他节奏型,边唱边拍手。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酒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9、跟老师轻声唱歌谱。10、分组排练表演唱。分组展示,师生评价。四、小结,师生再见。第四课时教学要求:复习本单元所有的歌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1、表演《摇啊摇》、《小酒窝》(随录音伴唱)师:两首歌都是表现了愉快的心情,但是歌曲的情绪却不同,一首温柔,一首欢快。请你们用歌声和动作来表现。2、师进行表扬,点评3、跟钢琴完整演唱两首歌,指出不足之处。三、表演歌曲1、以小组为单位,请组长带领,选择其中一首喜欢的歌曲,小组进行表演唱。(朗诵、独唱,小组唱,伴舞等)2、每组为其他三组打分,评出最优秀的那组。进行表彰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师准备多样乐器,请每组自己选择,一组一组分别上来表演。四、最后复习跟着录音伴奏完整演唱两首歌曲,师进行引导。五、下课用动作能更好的感受歌曲情绪,并且加上乐器的演奏,让学生的兴趣增加了。板书设计一、36

5.│3

6

5.│3

5

1

6│5.

5.

│二、重点:

3

1

0

6│3

0│5

3

0

5│6

0│作业设计背唱并表演《摇啊摇》、《小酒窝第一课

《童年》:摇啊摇说课稿说教材,说学生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童年》中的学唱歌曲《摇啊摇》。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1,欣赏,学唱具有童趣,真挚感情的歌曲,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2,音乐知识能力方面涉及认识图形谱,更好的体验旋律,并能准确的进行模唱,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并能用正确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歌曲《摇啊摇》是一首上海童谣,D调,8/6拍,这首歌充满了浪漫轻柔的色彩,歌词简朴真挚,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轻声诉说,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珍惜之情。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是一个思维有具体转化为抽象的过度阶段,这一时期,孩子的勤奋敢与自卑感是相对的,她们喜欢被认可和肯定,乐于主动参与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感受音乐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识谱和节奏能力。教学目标:根据《课标》中,对音乐课程的定位是:“以音乐审美为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表现为人们学习中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创造艺术坏境,血染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应有机的渗透在美感与情境当中,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演唱《摇啊摇》,感受歌曲中温馨美好的情绪,了解生活的美好,从而珍惜时间,珍惜自己的童年生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知识与技能了解和学习8/6拍,并能准确理解强弱关系,并准确掌握旋律的高低起伏,了解反复记号的作用。教学重点:能准确的唱《摇啊摇》,并且可以用打击乐器,准确的打出适合歌曲的节奏。教学难点:8/6拍的理解,以及反复记号在歌曲中的意义。二,说教法,学法:说教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首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播放图片及音乐,将视听结合,同时结合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景,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画面和自己的感受,本课教学内容以唱歌为主,因此在教授歌曲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示范法、听唱法、启发联想法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听、拍、唱、赏等教学环节,让学生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和正确的节拍、速度演唱歌曲,并能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潜移默化的消化本课难点。说学法:在教学中,我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敢于尝试用多种形式表达音乐。所设计的教学环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多媒体丰富的内容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听、拍、唱、赏等活动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音乐律动、体验等活动感受音乐,使他们对音乐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三,说教学过程“音乐就是在反复聆听中学会的:,所以如何听,怎样听,在教学过程中是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能让学生有效的听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设计的环节是这样的:情境导入:对比:拿着一艘大纸船和一艘小纸船走进教室,询问孩子:这两艘船分别都应该在什么地方航行?讨论过后,出示大海上的船和河上的船的图片。(出示本课歌曲,问这首歌适合哪个图片)目的:首先这是一个常识性的理解,让孩子分辩海上的大船,和河上的小船有什么不同,摇便于孩子情境的理解,为下面的内容做了铺垫二,课题导入:导语:孩子们,刚才我们看过图片了,那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在小船上行走的时候要划船,,而不是像在海上一样呢?目的:让孩子进行合作探究,从而揭示为什么《摇啊摇》的主题,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自己研究的出的结果记忆比较深刻,对后面环节的进行,有好处。三,歌曲出听:第一次听:聆听。让学生闭上眼睛,深呼吸3次,想象自己已经置身于课堂一开始提供的图片中。目的:闭上眼睛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于听力,便于情境的融入。第二次听:动听。导语:刚才我们在歌曲中听到了摇啊摇对不对,那现在你们就想象已经坐在这艘小船上了,现在听到摇啊摇,你们跟着摇啊摇。目的:第一,通过对摇啊摇乐句的集中,可以降低这首歌的难度,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征。第三次听:思听。我们刚才听了两遍了,有没有那个乐句让你非常的印象深刻啊?,我们现在来听最后一遍,同学们来想一下,为什么要一直重复这个乐句呢?目的: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升华到童年这个主题,与单元名紧扣,加深孩子的情商。四,歌曲处理奏:初识8/6拍:同学们,划船的时候我们要做几个动作呀?是一下子就划好了么?(划,抬,放),那么那个动作需要的力气最大呀?(划),所以,我们的第一乐句划了几下呢?好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划船啦~~放歌曲,一起唱。目的:节奏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有些难于理解,所以在此处,我用了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得方式,首先是理解起来更为方便,同时孩子也在思考,发挥了思维上的优势,也不会觉得学起来很难。2,图形谱:为了唱准。然后再一起唱五,歌曲表现音色:导入,同学们,我们看一开始的图片,图片上是不是小船在房子中间划啊,那如果声音太大的话,是不是会吵到旁边住的人呢?目的:首先是一个情商的渗透,再者,让孩子了解到这首曲子的风格是轻柔的,孩子通过情感共鸣了解这首歌曲。连音的处理:为什么要连音?我们划船的时候是不是慢慢的一直划,那我们的声音也要伴随着划船一起,样的声音才好听呀。目的:通过动作来进行声音的延续,可以活化孩子的大脑,也便于理解。六,歌曲表演角色扮演:提供歌词中的实物,给学生,让学生配合,表演一下这首歌。目的: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增强孩子的肢体活动能力及表现力。二.全班齐唱,并且做划船的动作七,拓展活动《赛龙舟》目的:通过比较两种形式的不同,体验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第一课

《童年》:小酒窝说课稿《小酒窝》是人音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第二首歌曲。一、歌曲分析:这是一首演唱课教学。课标对本年级演唱教学上规定:能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所以根据教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指导学生高兴、甜美地演唱歌曲《小酒窝》,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2、学会运用各种音乐记号记号和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二、教学重点是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此歌曲。通过欣赏及学唱歌曲,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并鼓励学生主动创新与实践。教学难点为歌曲中前八分休止符的节奏。三、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鉴于以上理念,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再有,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四、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一)、组织教学师生随音乐《摇呀摇》共同律动。(在这一环节中,不但复习了上节课的歌曲《摇呀摇》而且也营造出了浓郁的音乐课氛围。)二)初听歌曲《我们多么幸福》,感受音乐节拍、速度。1、师引导学生拍节拍。歌曲歌唱了什么内容?情绪怎样?速度?生:歌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2、师:你们那么幸福、那么快乐,那么歌曲的情绪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3、师:歌曲分为两个部分,大家听副歌部分唱的是什么?孩子们的笑声哈哈哈。。。来我们和他们一样笑起来,看谁的笑脸最漂亮?(我在这个环节中设计拍节拍听、带问题听、模拟唱哈哈使枯燥的听赏变得生动有趣,更容易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三)学唱歌曲,表现歌曲1、情景导入.大家笑的那么开心,今天有一个小姑娘,和你一样幸福快乐,(出示姑娘笑脸图)你听她为什么那么开心。2、聆听歌曲。(师引导学生做动作)(在这个环节中,感受歌曲情绪、了解歌词内容非常重要,同时师生共同做动作不但加深了歌词的理解,而且更好的感受速度)解决问题,她有可爱的小酒窝,她心里怎样?有哪些歌词表现了她的幸福的童年。3、师范唱,你来听老师的心情怎样?(带问题听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出示歌词,师生读歌词。(了解歌词内容)难点:左边O-|右边O-|个

O|,师:孩子们看,这里有几个小酒窝,我来读,大家模仿。也可以加上动作来读。(目的是解决歌曲的前八分休止符节奏)4、通过听录音范唱、和老师一起学唱歌谱,跟琴正确地填唱歌词等方法学会准确地演唱歌曲。对比法让学生学会音乐记号:顿音、下滑音的作用。5、连唱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ХХХ”让学生编创其他节奏型边唱边拍手。6、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酒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7、鼓励学生创编恰当的动作,边唱边做动作。(创设一个情境,让每一个孩子在我有一个小酒窝的意境中去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主题。这样,不仅能促使孩子积极展开想像,引发创作的灵感,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四)课堂小结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本课教学内容的主题为:“热爱童年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这个环节,就是促使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学会去珍爱自己的生活!从而深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五)组织下课师:孩子们,课下把你的小酒窝唱给同学、唱给老师、唱给妈妈听好吗?师生再见。(音乐教学的功能决不仅仅体现在一堂课上,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离开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感悟到的,带到教室外,带进自己的生活,使音乐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我认为,一堂音乐课只要能成为了孩子们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就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第一课

《童年》:童年的回忆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老师,大家好!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童年》。《童年》这一课表达的主题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热爱,共有这样几个教学内容组成:欣赏抒情性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和欢快活泼的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学唱、表演富有不同民间风格的童谣《摇啊摇》、《小酒窝》。通过分析,我决定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为欣赏《童年的回忆》、学唱上海童谣《摇啊摇》,另外两块内容放到第二课时。今天,我想就本课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向大家详细地谈一谈。首先,我想对这教材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一、教材分析《童年的回忆》是一首清新潇洒、优美动听的通俗钢琴曲,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乐曲为三段体结构,每一段的旋律由于不同的速度变化,使音乐主题都能明显的表现出来,是帮助学生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的一个很好的教学材料。而上海童谣《摇啊摇》,展现了宝宝和外婆之间的亲情及宝宝幸福、甜美的睡梦。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这非常适合孩子们边听边想象,边唱边律动。歌词用上海方言,非常口语化。这富有地方特色的歌曲,也可使孩子们得以触及到上海的特色文化,深刻感受中国丰富的民间艺术。二、教学目标综合教材内容及其他教学要素,我认为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在欣赏《童年的回忆》时,能从中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2、学唱歌曲《摇啊摇》,鼓励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主题并能学会“热爱童年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4、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丰富的民间艺术,并为之感到自豪。其中教学重点设定为:通过欣赏及学唱歌曲,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并鼓励学生主动创新与实践。教学难点为:准确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三、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鉴于以上理念,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再有,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四、教学流程及相关考虑:一)、组织教学老师组织学生在欢快流畅的6/8拍音乐声中进教室,鼓励学生采用适当的动作律动。然后,师生问好。(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考虑本课教学内容均为6/8拍的特点,通过学生听、选适当动作律动,自然感受到6/8拍音乐的节奏特色,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次,也营造出了浓郁的音乐课氛围。)二)初听乐曲《童年的回忆》,感受音乐速度1、课件中出现一只蹦跳的小兔子,请同学们做一做动作(速度快而平稳),接着再出示小乌龟(速度很慢)、小鸭子(速度居中),分别学一学。然后,听老师拍节奏,大家相应地做出动作。2、课件再演示,小动物们带来了一首钢琴曲,请小朋友帮忙找出他们的脚步声。3、请小朋友想象,小兔子跑得快,是因为什么?小鸭子呢?小乌龟呢?以此引出该曲情绪特点。4、出示钢琴曲题目,引出主题:回忆童年、热爱童年。引导学生展开讨论。5、再请学生聆听乐曲,并鼓励学生边听音乐边创遍简单的动作,感受音乐主题。(我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使枯燥的听辨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更容易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再者通过学做动作,进行比较,边听边想象,边听边创编等学习方式,能使孩子在宽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音乐,其效率肯定会事半功倍!)三)学唱歌曲,表现歌曲1、课件演示: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小故事?(创编一个小故事)随机引出音乐《摇啊摇》的伴奏声,小兔子请同学们模仿外婆的动作,随着音乐声做动作。2、老师说明这是一首上海童谣,接着,课件演示上海风情的图片和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向孩子们做一简单的介绍。3、出示歌词,用上海方言合节奏边做动作边范读歌词。学生跟读。4、通过听录音范唱、和老师一起学唱歌谱,跟琴正确地填唱歌词等方法学会准确地演唱歌曲。5、鼓励学生创编恰当的动作,边唱边舞。(创设一个情境,让孩子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去感受歌曲的美,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主题。这样,不仅能促使孩子积极展开想像,引发创作的灵感,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我还很重视从音乐文化方面去开拓,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及地方风土人情,感受到中国丰富的民间音乐,激发学生对祖国音乐的热爱。)四)课堂小结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本课教学内容的主题为:“热爱童年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这个环节,就是促使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学会去珍爱自己的生活!从而深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五)组织下课师生互道再见。在《摇啊摇》音乐声中,和朋友手拉着手离开教室。(音乐教学的功能决不仅仅体现在一堂课上,我让孩子们“手拉手”在音乐声中离开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感悟到的,带到教室外,带进自己的生活,使音乐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对本课的一种设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去,我想还应该考虑孩子们的学情,学习的习惯、爱好等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样,我认为,一堂音乐课只要能成为了孩子们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就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第一课

《童年》:我们多么幸福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说课。音乐它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下面我将以《我们多么幸福》这一课同大家共同探讨与分享。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我们多么幸福》是第一课内容。《我们多么幸福》是一首欢快幸福,富有朝气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给孩子们勾画的是一幅快乐幸福童年生活的情境,将以儿童们天真活泼的情感表现进行歌唱而创造的。教材把本课安排在这里是因为进一步发展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并以美的情感世界将音乐扩展和延伸。(二)目标的确定及分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2)能力目标:运用电脑多媒体引导,让学生对音乐、美术、文学、综合艺术审美特征产生兴趣与敏感。培养学生自主体验、模仿探索、合作创造能力以及表现力,提高自身思维的敏捷性和综合艺术感。(3)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对歌曲对幸福生活的讴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良好情感,从中渗透对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品质教育。(三)重难点的确定及分析本课的重点是: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及创造、大胆表现、探索体验生活中的音响,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其有表情地融入歌唱中。本课的难点是:训练学生二声部的协和与均衡;分组为旋律进行创编歌词。二、

教法及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幸福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童年的乐趣、生活的幸福、祖国的美好。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游戏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在学法指导中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采用人机交互的手段,让学生描画一幅童年幸福的画面,组成幸福的图画。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三、教育理念现代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因此,《我们多么幸福》它所蕴涵的内容本身给学生带来的是一个音乐美的想象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始终。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我打破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把音乐和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因此更好的让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复习歌曲《如果你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再一次让学生融入幸福快乐的氛围中,这样的情景引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接下来情趣二声部合唱发声训练法:3

4

5

5|5—|3

4

5

5|5—|5

6

5

4|

3

4

5|3

4

3

2|1—‖2/4月亮爬上来,月亮

爬上来,月亮

月亮

爬上来,月亮

爬上来。1

2

3

3|3—|1

2

3

3|3—|3

4

3

2|

1

2

3|1

2

1

7|6—‖●

●这一短曲的训练,主要是构成平行三度的和声练习,练好这条练习,更好的有利于唱好《我们多么幸福》二声部的协和与均衡。要求学生能唱一个声部的同时听到其它声部的旋律,尽一切所能帮助学生从听觉上去适应二声部合唱,通过以齐唱、合唱;领唱、合唱再次帮助学生适应二声部合唱,以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更好的欣赏到音乐的美、感受合唱的协和,为下面歌曲教学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使学生表达美、歌唱美、创造美这一系列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首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开课:“同学们,请看图中老师和学生开心的在谈话,他们说什么话而感到那么开心呢?郑律成老师已经把他们说的话编成一首歌曲,你们想不想听听?今天就让我们同他们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吧。”这个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现实的情景里。接着我告诉学生,“让我们一起来唱首幸福的歌吧”。第一个环节:让学生随着多媒体画面完整的欣赏歌曲。让学生感受欢快活泼的歌曲情趣,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声像一体、行神谦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联想与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望。教师抓住这一热情,进行用肢体动作配合歌词有节奏的歌词朗诵,然后拍着手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唱起了歌曲,使学生手、口、脑并用相结合,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感。拍着手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唱起了歌曲。第二个环节:根据教学大纲,我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当学生们听录音对音乐旋律有了初步的旋律线条以后,用自己对歌曲旋律、节奏的感觉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创作歌词(各种节日的歌词);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要求创编句子;接着我进行旋律模唱法,通过教师分乐句弹奏歌曲旋律,要求学生用‘la’音模唱出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这样的训练既能提高音准节奏又能培养音乐记忆力。随后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歌词的异同,尤其是“哈哈”在处理强弱的特点上怎样变化才会显得好听、自然真实,这一比较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较快唱准歌曲。在这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由练唱,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唱歌曲,然后完整并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让每位学生都有自信心的参与到音乐中,并同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在此教师抓住全曲中的灵魂句;如:“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进行渲染。问:我们的幸福快乐表现在那些方面?让学生确实的从身边感受到祖国给我们的幸福,以此同时也达到作者的教育目的。解决歌曲中的第二难点。第三个环节:美的旋律、美的歌词更需要美的舞姿。为了激发音乐学习兴趣,我在本歌曲完全好以后,让学生们用舞蹈来表现歌曲,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互相启迪、探讨来再现歌曲并进行歌舞创编。教师给予启发和指导舞蹈动作,强化老师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体现师生融洽关系。再次利用多媒体和学生角色扮演,尽可能营造逼真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体验、感受、表现歌曲。最后教师将进行小组合理分配:一组负责歌舞齐奏;一组负责即兴作画(体验幸福的绘画);一组给音乐配上打击乐伴奏。每组安排特长的“小能手”,让各组展示自己的节目(教室里玩玩、说说、听听、唱唱、画画、编编、演演七个环节)紧紧围绕,进一步加大创编力度,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学科综合,突出个性发展。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因此更好地学好本歌曲。最后,我采用情景陶冶法,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室创设成一幅美丽图案的背景,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在大家的歌声里,在老师的笑脸上,在我们的心里,在美好的生活里。孩子们感受到了幸福无处不在,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珍惜幸福生活。心中的爱国主义热情也就由然而生,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也得到无限延伸。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的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歌唱美、创造美这一系列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创造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律动出室:最后用音乐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愉快中离开音乐课堂。板书设计:本课教学我采用图文式板书,目的是激发学生情趣,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目了然。我的板书设计如下:1、我们多么幸福多媒体展示区一、复习歌曲《如果你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二、二声部合唱训练三、欣赏、演唱四、创编、表演第二课

《草原》第二课

《草原》

教案(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草原上》等四首作品,均为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通过听、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2、内蒙古地区的音乐往往是歌舞一体的。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3、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发挥想象力。4、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二、教学时间:三课时三、教学安排:《草原上》为一课时。《我是草原小牧民》与《草原放牧》为第二

课时。第三课时,《草原巡逻兵》加总复习展示。四、教案设计意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本节课的全过程潜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教学过程中,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我们在本节课的设计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以大草原贯穿全课,努力实现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蒙古风情,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音乐。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艺术实践的过程,所以本课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主要通过“听、说、唱、动、做、想、编、演”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并完成简单的创造性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音乐的表现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合作意识。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2、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3、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唱准3、5、6三音的音高。并在听、唱、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三、教学难点:唱准3、5、6三音的音高。四、教学过程:(一)律动导入:让学生跟着《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做蒙古族骑马的律动,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二)看一看、想一想:1、师播放课件,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讨论。导入教学。(背景音乐《草原上》)师: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看一看、走一走。请大家看后说出这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生讨论)2、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的北方,过着自由、幸福的游牧生活。(意图:教师首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富于蒙古族民族特色的环境氛围。播放草原美景的配乐课件,欣赏蒙古族的舞蹈,一下子把学生带入蒙古大草原蓝天碧草、牛羊成群的意境中。)(三)说一说、动一动、比一比。1、观看课件,体验民俗。(背景音乐:《草原上》)2、师:蒙古族地区每年七、八月间都举行隆重的那达慕大会。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骑马、射箭、摔跤)(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情景教学,让学生了解蒙古族风情,如:吃的、住的、用的、喜爱的活动等,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参加他们的那达慕大会呢?3、动作创编与声音创编同时进行。师:请同学们表演摔跤、射箭、骑马,并为动作配音。(生分组进行即兴模仿和表演。)师:请一组同学为参加比赛的蒙古族勇士送点喝的。(启发学生说出马奶。)师:请这组同学开始挤马奶。4、为动作搭配相应的节奏。师:在这些动作的下面有一组节奏,这些节奏应该和哪些动作交朋友?挤奶

摔跤

射箭

骑马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嘿———

嗖嗖

嗖—5、出示四幅画面(摔跤、射箭、骑马、马奶)。师选择不同的画面,全体学生作出响应的声势表演。(表演时,用《草原上》旋律伴奏,让学生和着音乐节拍作出表演的同时,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形象。)6、游戏:小羊找妈妈(感受3、5、6三音的音高)师:你们看,草原上有三只小羊和羊妈妈失散了,三只羊妈妈的名字分别是(mi3、suo5、la6)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唱唱羊妈妈的名字,希望能帮可怜的小羊找到妈妈。(生模唱3、5、6、三音,感受音高)师:(在学生的反复模唱后,三个头上戴着3、5、6三音的小朋友扮演羊妈妈出现了)孩子们,在我们的努力下,小羊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我真为你们感到自豪。师:可是,如果羊妈妈所站的位置有了变化,我们能唱出它的名字吗?我们一起试一试。(听一听,唱一唱。365

635

536

653)(1)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

5

6

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2)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3)教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好的予以表扬。(4)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意图: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音乐创作,把动作的创编、象声词的创编与节奏融为一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四、唱一唱。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蒙古族的小朋友从小就学会唱歌、跳舞,如果不会唱歌、跳舞,那将回让人认为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我们刚才已经了解了蒙古族的一些风俗习惯了,那么我们要学会什么才能象个体面的蒙古族小朋友?对了,唱歌之前我们先做“马儿跑”的音阶练习。师:骑着马儿上山坡

生:12

34

55

5骑着马儿下山坡

54

32

11

1骑着马儿走一走

5

6

5

6骑着马儿跑一跑

33

55

66

55

3骑着马儿跳一跳

6

3

5

3马儿马儿快停下

176

54

32

1师:(播放《草原上》)小朋友们,蒙古族人民的盛会热闹又动人,他们勤劳又勇敢。你们喜欢他们吗?让我们献上一首歌,表示对他们的祝福。1、出示课题,生边听边创编《草原上》的舞蹈,体验歌曲情绪。2、找节奏。认真看一看曲谱。有哪些节奏和刚才我们练习过的摔跤、射箭、骑马、挤奶的节奏是相同的?3、看谱边唱唱名。4、演唱歌曲,不足之处反复练唱。5、在中速、悠扬的歌声中,请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边唱边跳。6、请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进行编配,比一比哪组表演得最入情。7、分组进行唱、舞、奏的表演。(意图:打破以往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以律动切入,让学生在创编表演蒙古族舞蹈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熟悉音乐、潜移默化地熟悉歌曲曲调,使接下来的歌曲学习变成一件很容易的是。每个学生全身心全方位的参与音乐活动,获得愉悦的感受,在和同伴的创编过程中,他们的兴趣、创造里、个性、社会性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已完全沉醉在音乐本身的乐趣中,完全体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道理。)师: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做客,学会了蒙古族歌曲和舞蹈,而且敢于大胆创编,老师真为你们骄傲。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欣赏〈〈草原放牧〉〉,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草原,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挚爱之情。2、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表现音乐的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3、让学生从音乐中找节奏,从而复习巩固“x—、x、x”节奏。4、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注重学生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二、教学重点: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表现音乐的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三、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较紧密,学生演唱有一定的难度。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律动导入1、动一动师生随音乐《草原上》《草原就是我的家》律动(多媒体放大草原的画面)2、唱一唱师生随音乐《草原上》《草原就是我的家》复习演唱3、说一说师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站在了《草原上》,草原上有些什么呢?生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大草原上的风土人情)师谈话:通过小朋友们的讨论,老师知道你们又一次领略了大草原上草儿青,羊儿肥,人儿喜的美丽景象,小朋友们对大草原真是太熟悉了,原来“草原就是你们的家”,那你们就是草原——小牧民。(意图:创设情景,再一次领略草原美丽的景色,同时复习了旧知,又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二)节奏练习,舞蹈配合1、读一读(师生配合读节奏)xx

x|x

x|x

x|x—|x.

x

|xxx||(师)我是个草

原小

牧民

啊哈

嗬生读xx

x|x

x|x

x|x—|x

x

xx

|xx

xx||(师)手拿

着羊

鞭多自豪哒哒

哒哒哒哒

哒哒生读x

x

|x

x|x

x|x—|

x

x

|

x

x

||(师)草儿青青羊儿肥

刷生读x.

xx

x

|

xx

x|x

x|x—|

x—|

x—||(师)美在眼里

喜在心喜在心

哈生读2、议一议(1)学生复习讨论蒙古舞(扬鞭勒缰硬腕硬肩挤奶……)(2)讨论四条节奏中可以选用哪些舞蹈3、跳一跳(1)分组自选一条边读边跳(2)集体组合边读边跳(意图:第一步的“读一读”,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为学好歌曲打下了基础。第二、三步的“议一议、跳一跳”通过蒙古舞的复习,进一步了解蒙古人民的生活和草原风景。)(三)歌曲导入,牧民欢歌师谈话:草原人民能歌善舞,不仅能跳得一曲好舞,也能唱得一曲好歌。瞧,他们来了。(多媒体播放蒙古小牧民们在草原上载歌载舞的情景,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1、跳一跳(1)出示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根据歌词选用节奏练习中的舞蹈,分组练习(2)舞蹈练习(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2、唱一唱(1)集体跟唱(2)寻找难点,解决难点(学生自己找难点,再请学生帮助解决)(3)启发有感情地演唱曲调3、读一读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4、听一听

唱一唱(1)聆听教师范唱(2)学生自主练唱(3)讨论歌曲情感(4)有表情地演唱5、综合体验(1)编一编分组自由练习(a)用“x”和“x—”选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双响筒碰铃串铃沙球)(b)用舞蹈为歌曲伴奏(2)演一演集体表演(意图:结合多媒体课件,并多次欣赏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使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优美旋律,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在最后的综合体验活动中,让学生自由发挥艺术的想象力,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演,让他们在广阔的艺术天地中得到培养。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充满美感的课堂环境,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四)、音乐欣赏师谈话: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小牧民,有牛儿、羊儿、小伙伴为伴。看,谁来了……(多媒体播放草原小姐妹放牧的情景,音乐《草原放牧》)1、听一听想一想草原小姐妹在干什么?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2、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分段欣赏第一段

情绪怎样?表现了什么?(多媒体显示草原小姐妹静止的画面)学生讨论后,根据正确的回答多媒体显示草原小姐妹快乐放牧的情景,表现了草原小姐妹放牧时愉悦、欢快的心情。第二段

情绪怎样?表现了什么?(多媒体仍然显示草原小姐妹静止的画面)学生讨论后,根据正确的回答多媒体显示草原小姐妹的优美舞姿,表现了草原小姐妹用歌舞抒发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3、画一画用线条或图形表示每段音乐的情感4、跳一跳根据音乐的情绪用蒙古舞(扬鞭勒缰硬腕硬肩挤奶……)来表现《草原放牧》的情景5、动一动选用“x”和“x—”选用节奏乐器为乐曲伴奏(双响筒碰铃串铃沙球)6、演一演集体表演(五)结束师谈话:美丽草原带给我们富裕、美满的生活,让我们再一次来歌颂草原生活吧!在《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歌声和舞蹈中结束本课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草原巡逻兵》,感受内蒙古音乐的感觉,从音乐的角度模仿马蹄声!2、通过欣赏《草原巡逻兵》,在欣赏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3、初步了解民族吹管乐器“笙”,感受笙的音色,并可通过与木琴演奏的《我是人民小骑兵》的比较,感受不同民族乐器表现内蒙古音乐的不同感受!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草原巡逻兵》,在欣赏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2、在进行模仿马蹄声的活动时,教学难以组织,也很难将模仿马蹄声的活动提高到音乐的角度。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老师先让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完后请同学们告诉大家,你听了这段音乐后会联想到怎样的一个场景?它的情绪是怎样的?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轻音乐版)老师做部分蒙古动作引导。生:回答2、师总结: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首歌,就是歌唱出草原人民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的。(二)欣赏《草原巡逻兵》1、导入:听,在这辽阔的草原上,一群英勇的巡逻兵正快马加鞭的过来了,让我们听听看,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巡逻兵?2、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学生发表言论。3、请学生模仿巡逻兵们骑马飞奔。4、师:除了用形体动作来表演以外,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模仿骑马或马蹄声呢?(引导用打击乐器或嘴巴或天然乐器来模仿),由学生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或者用环保乐器,创编节奏,分组练习。5、创编节奏展示:6、导:让我们模仿巡逻兵们骑着快马,去大草原看看。(听《草原巡逻兵》主题曲。)听,巡逻兵们来到了大草原,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情绪是怎样的?7、紧接着的一段音乐的情绪与先前的有什么不同呀?这段音乐又让你想到怎样的情景呢?(《草原巡逻兵》的第二段主题,学生发言)8、比较这两段主题哪一段更有骑马的感觉,为什么?9、继续听完全曲,结尾部分的强弱变化又让你联想到什么?(放《草原巡逻兵》结尾部分,学生发言)10、再听全曲,请同学们做出相应的骑马动作,但要注意有强弱的变化呀!11、听完音乐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背景音乐《草原巡逻兵》)12、介绍“笙”: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簧管配合发声的吹奏乐器,由簧片、笙管、和斗子三部分组成。它是一种和声乐器,可以同时奏出几个音。我们今天听的由笙吹奏的《草原巡逻兵》是一首内蒙古乐曲,但其实“笙”这一乐器多数用在瑶族和侗族的音乐中,而内蒙古的特色乐器是“马头琴”。同学们还可以回去再找找,还有哪些用不同乐器来表现内蒙古音乐的乐曲,可以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三)活动ABA1、导入:让我们和草原上的人民一起载歌载舞吧。2、复习《草原上》要求:边唱边表演3、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边唱边表演4、分组活动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5、分组排练。分组按ABA的顺序表演(四)师总结:草原是美丽的,可是有人不懂得保护草原,使草原变成了荒漠。草原被破坏会变成什么样呢?(生——)保护草原,保护生态平衡,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美丽。最后,让我们再次模仿巡逻兵,听着音乐,去草原巡逻吧!第二课

《草原》:草原上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五册第二课的歌曲教学内容《草原上》。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歌曲《草原上》是4/4拍、羽调式歌曲。所在单元“草原”,是本册书中唯一一个起到弘扬民族音乐的单元。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结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是近期内最适合引导学生进行试唱教学的内容。它可以让学生们再学习中综合运用以往学习的乐理知识及音高概念,在发展学生读谱能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过渡作用。2、学生分析:新课标中指出: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是从低段向高段过渡的时期。可以进行简单的视唱训练,但在表现音乐方面却萌生一丝羞涩。二、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有感情地唱好这首歌,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知识目标:在视唱教学中巩固学生对音高、基础乐理的综合运用。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读谱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筷子舞的一些基本动作,并能跟随音乐进行体验。教学难点:视唱教学中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正确演唱及七度大跳处的音准把握。四、学法指导: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讲解法、示范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交流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而学生则通过听、演、唱、说、舞等一系列的参与音乐的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现欲、创造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

歌表演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2、

谈话法,引导学生说出对草原的印象及对蒙古族的了解。(可以适当的借助图片进行引导)3、

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加深对蒙古族生活风俗的认知,从而引入新课。(用《草原上》伴奏曲为背景音乐)说明:以热烈欢快的歌表演开始这节课,有两个好处。一是快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二是直接揭示本节课的主题——草原。借助多媒体使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情况下,了解蒙古民族,为帮助他们理解蒙古族音乐,更好地学习歌曲做好铺垫。同时用歌曲《草原上》伴奏音乐为背景音乐,可以使学生可以反复熟悉音乐,解决之后视唱教学中音准这一难点。(二)歌曲教学1、放录音,学生初步聆听歌曲,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风格。2、提示:歌曲的情绪怎样?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对草原的什么情感?3、出示歌词进行节奏念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轻声。为正确演唱歌曲做准备。4、出示歌曲旋律,指导学生进行旋律视唱,突破难点。5、用“lu”模唱。6、学生自由填词演唱。这里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7、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教师进行评价。说明: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一步,教学难点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都将在这一环节突破与落实。歌曲的学习初次采用视唱法,不管时值还是音准的把握,对学生来讲都是一个挑战。教学中用聆听、视唱、模唱等方法引导学生反复熟悉歌曲旋律,突破教学难点,并在其熟练哼唱旋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完成填词教学。由于教师已经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读谱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的过程。(三)体验音乐1、歌表演①观看视频蒙古舞蹈《筷子舞》。②教师示范基本动作,学生模仿。③跟随音乐自由舞蹈。2、打击乐器伴奏①出示打击乐器手串铃、双响筒、响板、三角铁让学生自由选用,并选择恰当的节奏进行演奏。②分组自行练习。③合作演出。说明: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完成最初设定的情感目标,我选择两种方法来和学生一起体验音乐。教师的示范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小组间的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同时奔放的舞蹈,与动听的乐器还会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四)音乐拓展①欣赏著名的蒙古族器乐曲《赛马》、《牧歌》②欣赏耳熟能详的蒙族歌曲《吉祥三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说明:一个、两个的音乐作品并不能让孩子们完全的认识、领悟蒙族音乐的丰富魅力及内涵。教师将利用一切课利用的课堂有效时间,趁热打铁,让他们从多角度体验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五)板书设计:风光好草原上光景好六、教学预设: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以歌曲《草原上》为载体,融合了摄影、舞蹈、文学、网络等多种学科知识,改变了传统的封闭,狭隘的音乐教学格局,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学生的主体精神。通过综合化的音乐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热情必定会空前高涨。虽然在学习方法上有新的尝试,但教师已经在创设情景、完整聆听、视唱等环节为学生多次铺垫,为他们在学习中减少阻碍,相信孩子们会顺利完成歌曲的自主学习。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充分体验了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歌、舞、奏中深深地体会蒙古族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与魅力,为民族音乐自豪,为祖国自豪!第二课

《草原》:我是草原小牧民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二)目标确定及分析: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及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实践的能力增强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我是草原上的小牧民》,能用欢快、自豪的声音演唱歌曲。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为歌曲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我是草原小牧民》等相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品质。(三)重难点确定及分析:1、重点: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生运其才志、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增、乃为善教也。”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2、难点:教学难点则是歌曲节奏较密集,学生演唱有一定难度。二、课前准备

舞板、串铃、教学课件、教学光盘、范唱磁带等。三、设计理念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将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将体现在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师生的每一次评价、课堂的每一处声响。教师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景,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四、教学过程在以上理念指导下,我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创设情境2、学习歌曲,培养兴趣3、体验创新,激发热情4、课后延伸,资源共享,今天我重点介绍第1、3个环节。请跟我一同走进教学过程进行策略分析,在这里,将呈现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聆听着熟悉的旋律《草原就是我的家》,舞动着优美的姿势,进入教室,师生一起进行三拍拉手舞蹈,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融入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这样的情景引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无疑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音乐停止,师说道:现在老师给你们表演一段舞蹈,请你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舞蹈?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给激发出来了,回答后趁势对他们说:你们想不想学?这时同学们的情绪又一次地高涨了起来。接下来跟师学动作然后配上音乐一起跳。这样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感受内蒙古歌舞的音乐风格,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环节我还利用所创设的情境进行趣味发声,师由远到近模拟马蹄声让他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随后请大家随音阶从低到高来模仿,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为后面的的歌曲教学及上好本节课做好了铺垫。(二)、学习歌曲

培养兴趣根据大纲要求,我将继续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我安排了聆听录音范唱、生随琴模唱、随录音演唱、歌曲接龙(分角色)等几个小环节学唱歌曲,在此环节中,我让学生多次聆听并在轻声跟唱歌曲的教学方法下,他们对本首歌曲的节奏就自然掌握了,教师抓住全曲中的灵魂句“草儿青青羊儿肥,美在心里喜在心”进行渲染,让同学们切实的从歌曲中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魅力,从而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无疑是师生间,同学间融洽互助学习,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达到作者的德育目的。(三)、体验创新,激发热情“鼓励音乐创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歌曲完成好以后,师引导:蒙古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今天他们还要在美丽的大草原举行一年一次隆重的那达慕大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媒体出示骑马、射箭、摔跤等画面,在孩子们带着好奇的心情下,师说道:你们想参加吗?那就得学会蒙古族人会做的事(媒体出示一组节奏)在这些动作的下面有一组节奏,这些节奏应该和哪些动作交朋友?然后请同学们进行节奏模拟,在同学们的兴趣又一次激发出来后师说道:下面让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吧!我们排练一个节目为他们助兴,怎么样?接下来把学生分为三组:舞蹈组、唱歌组、伴奏组进行分组训练,其中伴奏组分别用四分节奏和八分节奏进行伴奏。在此环节中,教师到学生中间一同排练,并进行指导。然后师引导:大家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把!这时教室里有唱、有跳、有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景、协作”对学习成功至关重要,所以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学生的角色扮演,尽可能营造逼真的学习情景,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来再现歌曲形象,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师生一起跟录音表演,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的情感体验,体态语言,声音表现水乳交融,师生情感相互碰撞,实现课我合一。这样气氛还愁表现不好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小牧民喜悦的心情吗?这样的氛围学生不仅学好歌曲,心中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也会由然而生。(四)、课后延伸,资源共享新课标指出:教科书已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我在教学本课后,就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课后可以发展特长;推荐欣赏;收集图片文字资料了解多元文化及各地风土人情;在下一节的课堂交流中实现资源交流共享。这样富有弹性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音乐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要为儿童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提供养料和机会。五、教学特色(总结以上过程和策略,我认为我的教学特色是)1、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科特点2、创造合作互动尊重独特体验3、运用现代手段打破时空限制4、实现学科整合了解多元文化当然,以上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此,请各位领导和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第二课

《草原》:草原放牧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人音版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二课《草原放牧》。一、

设计理念:音乐教育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一段音乐。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与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并称为我国的三大协奏曲。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依据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主题歌《草原赞歌》编创而来的。本课欣赏的《草原放牧》这段音乐表现了龙梅和玉荣这对小姐妹欢乐放牧的情景。新的时期重温英雄小姐妹的事迹对促进当代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本课的特点,结合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设计教学目标如下:二、设计目标: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2、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乐曲的情绪、情感及表现内容,初步了解民族乐器——琵琶。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感知能力。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感知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乐曲的情绪、情感及所塑音乐形象。二、设计过程:(一)欢乐舞蹈渗透主题教学活动伊始,我设计了以电影《草原英雄小姐妹》主题歌《草原赞歌》为伴奏的一段简单的蒙古族舞蹈,与同学们一起欢乐舞蹈,同时利用心理学无意注意的原理,渗透主题,加深学生对主旋的注意。(二)创设情景引入主题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分为。我首先将感情的纽带抛给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势了解了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既体现了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又为教学营造出了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在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完草原之后我说:同学们想一想,蓝天白云下,羊群如同碧空中流动的白云;马群好似绿浪中奔腾的浪花;乳白色的蒙古包犹如撒落在翡翠盘中的珍珠。放眼望去,天地相连、浑然一体,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那洁白的云朵。同学们,你们想不想马上走进这美丽的大草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迷人的草原风光。我以诗化的语言配上优美的多媒体课件和无伴奏合唱《牧歌》的背景音乐,为教学创设了情境,使学生仿佛真的置身于美丽的草原之中。(三)强化体验深入主题在欣赏音乐时,为解决本课难点,强化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绪、情感和所塑音乐形象,我选择了协奏曲中的另一段音乐《与暴风雪搏斗》和本课音乐《草原放牧》对比欣赏的方法。《草原放牧》这段音乐:节奏轻快活泼,具有舞蹈性,表现了两姐妹在草原放牧欢歌跳舞、天真烂漫的快乐情景;《与暴风雪博斗》:用琵琶模拟风雪声,主旋律若隐若现,表现了两姐妹为保护羊群,不畏严寒,与风雪博斗的情景。音乐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为学生的不同想象与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感受音乐塑造的形象,畅所欲言。这时我适时引出《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然后再度欣赏《草原放牧》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音乐形象的正确理解。情绪、情感截然不同的两段音乐,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了乐曲的情绪、情感和所塑音乐形象。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我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如:语言反应(描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身体反应(运用动作表现音乐);歌唱反应(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等。通过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这种特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使人的情绪、情感同音乐的情绪、情感和谐地沟通与交流。(四)开阔视野拓展主题弘扬民族音乐是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和琵琶独奏《草原放牧》使学生对民族乐器琵琶的音色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亲眼看琵琶、亲手摸琵琶、亲自弹拨琵琶,使学生对琵琶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激起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使他们对民族音乐产生了热爱之情乃至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随着音乐的流动,学生的兴趣在体验中得到激发;学生的想象在体验中得到发展;学生的情感在体验中得到升华。我想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说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大家批评指正。第三课

《好伙伴》第三课

《好伙伴》教案

(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同伴进行曲》、《噢!苏珊娜》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能学画图形谱。2、聆听和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经过两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友谊的珍贵。教学重点:经过学习感受友谊的珍贵。教学准备:音响设备、钢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组织教学1、听《同伴进行曲》进教室。2、师生问好。3、师生交谈(你们有好伙伴吗?好伙伴给你什么帮助?)让学生敞开胸怀谈谈好朋友的作用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聆听活动1、谈话导入,介绍同伴进行曲的创作背景。2、初听乐曲的⑴(2)部分,请同学说说听后的感受。3、运用图形谱把(1)(2)部分进行对比,让学生说出乐曲的不同之处。4、初听第(3)部分,设问:这段音乐与前两段音乐中哪一段相同。5、复听第(3)部分,让学生画出图形谱。6、完整聆听乐曲,根据乐曲的变化做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