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部分 知识点复习提纲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D/08/wKhkGWbiaVaAHFrGAAH8nRl4bbM853.jpg)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部分 知识点复习提纲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D/08/wKhkGWbiaVaAHFrGAAH8nRl4bbM8532.jpg)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部分 知识点复习提纲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D/08/wKhkGWbiaVaAHFrGAAH8nRl4bbM8533.jpg)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部分 知识点复习提纲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D/08/wKhkGWbiaVaAHFrGAAH8nRl4bbM8534.jpg)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部分 知识点复习提纲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D/08/wKhkGWbiaVaAHFrGAAH8nRl4bbM85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用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部分知识点复习提纲与练习题精选汇编
模块1力的基本概念
力的基本概念总结
L力的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质性、相互性、普遍性。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使物体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这里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速
度大小或速度方向的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与力的作用点。
5.力的符号:F;力的单位:牛顿N。
6.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7.力的示意图与图示
5N
力的痂■s力的■示
模块2重力、弹力
重力
1.重力的产生:地球表面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称为重力。地表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
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为地球。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注意:物体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物
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4.重力的大小:同一位置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重力的公式:地球表面附近,的平均值为
5.G=mgog9.8N/kg
弹力
1.弹力的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
力叫做弹力。
2.弹力的方向:指向恢复原状的方向。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第1页共82页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看量程、看分度值、看指针是否对齐零刻度。
②使用前来回拉动几下挂钩,检查指针和外壳是否有摩擦。
③待测力施加在挂钩上,且力的方向要和弹簧测力计的中心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垂直,弹簧测力计不需要估读。
模块3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Q)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受到力时物体运动状态才会改变,所以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理解: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
将处于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最终两种状态是"或"的关系,
不是"和"的关系。
(3)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经过实验直接得到的,是在合理的实验基
础上推理得到的。
2.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属
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到的力无关。(3)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例如:迎面扑来的乒乓球和铅球,乒乓球的质量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模块4二力平衡及力的合成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Q)一对平衡力的特点: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相互
第2页共82页
作用力的特点: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区分平衡
力和相互作用力,主要看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例如:用细线吊在天花板上静止的物体A受到的重
力为GA,A受到绳子的拉力为Fi,绳子受到A的拉力为F2,如图甲、乙所示:其中Fi和GA为一对平
衡力,Fi和F2为一对相互作用力。
(1)合力的定义: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
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注意:合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分力之和。
⑶若两个力Fi和F2的方向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则F合=F1+F2.
(4)若两个力Fi和F2的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则F合=|FI-F2|。
(5)无论两个力Fi和F2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合力F合的方向始终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
力与运动关系
1.物体所受合力为0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物体所受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沿着之前的运动方向做加速运动;
3.物体所受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先沿着之前的运动方向做减速运动,然后沿着相反方向做加速运
动;
4.物体所受合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这一点在初中不作要求,在高中会学习
到。
r=0g如
pjpf*
图中A物体将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B物体将以V。速度为初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C物体将以V。为
初速度先向左减速,减速至0即开始向右做加速运动。
2-受力分析和固体压强
模块1摩擦力
摩擦力
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
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由此可推导得出摩擦力产生的四个条件:
Q)两物体必须接触;(2)接触面粗糙;(3)接触面之间有压力;
(4)两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2.摩擦力
第3页共82页
的分类
(1)静摩擦力:两物体间相对静止且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3)滚动摩
擦力: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在相同条件下,滚动
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3.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1)方向:与相对
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大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两个,分别是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图1中,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保持静止时,A相对于地面有水平向右运动的趋势,地面对A产生了水
平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外力F。
图2中,B和C都在向右运动,VB<VC.虽然B相对于地面在向右运动,但是B相对于接触的C在向左运
动,因此B受到来自于C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模块2受力分析
力的分类
1.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2.非接触力:重力、磁力、电场力。
受力分析思路
1.选取研究对象,注意区分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确定物体是否处于平作亍状态;
3.先找到不接触的力,一般是重力;
4.再找接触的力,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根据物体运动状态逐个分析研究对象受
到的弹力和摩擦力;
5.检查所画的力,找到每一个力是否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仔细检查分析结果与物体所处状态是否相符。
模块3压力
L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
面上的力。
(2)方向:与被压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
(3)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注意:垂直于受力面不一定是竖直向下;在画压力的示意图时要加
垂直符号;作用点要画在受力面上,不要作用在物体上(如图D正确,A、B、C都不正确)。
第4页共82页
心c
w
、b'D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
(1)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例如:手按图钉时,图钉和手受到的压力相同。由于图钉做得很尖,图钉尖更容易压入墙内。
(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例如:用
手握住塑料瓶时,手施加的压力越大,瓶子形变越明显。注意:接
触面积和受力面积的区别
3.压力与重力
①压力与重力既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
②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不受其它外力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③压力可能与重力有关,也可能与重力无关
模块4固体压强
1、压强的概念
Q)压强的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越大。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压强,物理学中用p来表示压强。其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
用Pa表ZK。
(3)压强的计算式:p=p
2、改变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来实现。
例如:压路机的碾子很重,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实现的。
(2)减小压强可以通过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来实现。
例如:严禁车辆超载,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实现的。
3、固体压强的常规计算方法
Q)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求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大小,再根据相互作用力得出压力等于支持力。
(2)根据几何关系找到物体间的接触部分的面积,判断接触面积上是否受力,最后确定物体的受力面积。
(3)利用公式求出压强。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即lN/m2=lPa。
4、柱形压强问题
FGpgVpgShsPgSh
=p9h*F=G=pgV,pq,S
第5页共82页
S❷
导力面
p=p
积
又是物体底面积。即:柱形固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
5、固体压强的叠放问题
(1)根据几何关系找出物体的面积,从而求出各个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2)根据常用公式找出物体受到的
重力,从而求出各个压力之间的关系。(3)根据以上压力和受力面积表示出所求的压强并进行计算。
例如:如图甲所示,A对B的压强:PA=HA;B对地面的压强।
SASB
如图乙所示,B对A的压强:Pb=^£;A对地面的压强pA=上箜
7777/7/////////Z/77777/7//,
第6页共82页
3-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
模块1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的产生和特点
1.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内部的压强是由于液体自身受到的重力和液体具有流动性引起的。
2.液体压强特点:
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④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压强计算
不规则容器压力计算
如图所示,液体对底面S的压力为F,容器中液体的重力为G,红色阴影部分液体的重力为G液柱,贝h
连通器
1.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里只注入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
器中的液面保持。
2.船闸是根据连通器原理造成的。
模块2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
1.产生原因:大气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定义: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朝各个方向存在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注意:密闭容器(如压力锅)内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不能称为大气压。
3.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比较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测量
1.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大气压为:po=76OmmHg=l.OlxlO5Pa
第1页共82页
2.根据压强公式,测量大气压强。例如:圆形软塑料吸盘"吸"在玻璃上,当把它缓慢拉开时,拉力就
等于大气压对它的压力;再测出拉力
FF
压拉
F和吸盘的面积S,便可计算出此时大气压po=—=—o
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
1.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高度的降低而增加。同时,大气压减小的地方,液体的沸点也会降低,
比如高山上。
2.大气压的值还跟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会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大气压强的应用
1.气压计
①水银气压计:当大气压变大时,管内液面升高;当大气压减小时,管内液面会降低。
②金属盒气压计:例如氧气瓶上的气压计就是金属盒气压计.便于携带但误差较大。
2.抽水机
①活塞式抽水机:完全靠气压差使水升高,从理论上讲,抽水高度不超过103m。
②螺旋式抽水机:抽水的高度是吸水扬程与压水扬程之和,总体可达几十米。
流体压强
1.定义:具有流动性的气体、液体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应用:飞机机翼、跑车尾翼等。
4-浮力
模块1浮力的基础
浮力的概念
⑴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气体)里的物体受到一个竖直向上托的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浮力的产生
(1)浮力的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其公式为F浮=F向上-F向下。
(2)判断浮力有无的方法:物体受到液体的压力F向上〉F向下时才受到浮力。
第2页共82页
例如:物体A、B、C、D都浸在水中,其中A、B为放入水中的物体,C为容器底部的突起部分,D为水管的
木塞,则物体A、B受到浮力,物体C、D不受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表达式:
F浮=6排0
(2)推导公式:F浮=6排=01排g=p液gV排。
⑶公式F浮=「液gV排中V排表示的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例如: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时,物;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排<物。
Vflt=VVV
(4)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例如:节日里放飞的气球就是由于受到了空气对它的浮
力而飞上天空的。
浮力的计算方法
(1)浮力的产生原因法:F向上-F向下。
(2)称量法:F浮=GxF示
(3)阿基米德原理(排液法):F浮=6排=「液gV排。
模块3浮沉条件及应用
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沉浮,决定于它没没
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尸件和它自身重力
G的大小关系.
松手后受力松手后物体状态密度关系稳定后稳定后爻力
F*>G*上浮P液>P«J漂浮〃浮二G婀
曝=%悬浮P液二P物悬浮/浮二G物
下沉P清<。杓沉底-G金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将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获得更大的浮力,从而漂浮在水面。
(2)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调节水舱内水的多少来控制重力的大小而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氯气、氨气
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第3页共82页
(4)密度计:利用物体的漂浮进行工作。液体密度越大,对应的V排
越小,刻度越大,密度计的示数“上小下大”。
5-简单机械
模块1杠杆
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在物理学中叫做杠杆。提示:动力臂、阻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
用线的距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杠杆平衡条件
1.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存在水平位置平衡。
2.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
3.把支点右边的钩码重力当作动力Fi,支点左边的钩码重力当作阻力F2;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11和
阻力臂12.
4.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几次试验,分析数据得到: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FlX|1=F2X|2O
杠杆分类
省力杠杆:L动>1_阻,平衡时:F动<F阻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杠杆:L动<L阻,平衡时:F动〉F阻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等臂杠杆:L动=1阻,平衡时:F动=F阻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力臂变化: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当动力和阻力不变时,阻力臂的变化会导致动力臂发生变化;或是当阻
力臂和动力臂不变时,动力的变化会导致阻力的变化。最值问题:在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要使动力最小,
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
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支点和该点连线垂直的方向。
模块2滑轮
滑轮基础回顾
第4页共82页
1.定义: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2.定滑轮
(1)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3)实质:等臂杠杆。
(4)
F
GF=G
3.动滑轮
(1)定义: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2)特点: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4)常见动滑轮:
h
4.定滑轮与动滑轮分析总结:
滑轮组及其受力分析
特点:
i.由几个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
2.既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乂可以省力一
滑轮组受力分析:(将重物与动滑轮看做一个整体)
F物=:(6物+6轮);s尸二心物;VF=iru^
其中〃为承重绳子的段数.
整体法
解基本IBPI
滑轮模
型m.rmJ
~177777777,,,〃,
6-功和功率、机械效率
模块1功、功率
第5页共82页
功及做功的判断
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计算式:W=Fs
3.力对物体做功条件: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2)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4.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a.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F=0),但由于惯性移动了一段距离(s#0),则力对物体不做功。b.物体受到力的
作用(F/0),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s=0),该力对物体不做功。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FHO),也通过
一段距离(srO),但物体移动的方向跟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垂直。
功率
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功率。功率
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计算:
定义式法:常用计算式:P=Fv
滑轮中的功与功率
1.滑轮竖直放置,克服重力做功
拉力做功:W=Fs
提升物体做功:W=Gh
提升物体做功的功率P=Gv物
WFs
拉力做功功率P=y=~=Fv绳
^7777777777777777777777
第6页共82页
2.滑轮水平放置,克服摩擦力做功
拉力做功:W=Fs克服
摩擦力做功:W=fl
WFS
拉力做功功率P~=~=Fv绳
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fv物
模块2机械效率
功的种类
①有用功: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达到目的而对物体做的功。
②额外功:在实际工作中,对我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额外功不可避免。
③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机械效率
W有用
①通常用机械效率来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用n表示,表达式n=xioo%
w0
总
②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注意:
(1)对于实际机械来说,因为利用任何机械做功时,总免不了要做额外功。对于额外功,我们只能尽量减
W有用
小,而不能使其为零,根据w=w有用+w额外,故w有用<w总,所以n=——就小于1,因此机械效
sW
总
率总小于1.W指国
(2曹于不考虑机械自重和摩擦的理想机械来说,W总=W有用用,其口=小?的比值就等于1,因此只有理
具n=w总
想机械的机械效率才等于1.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当滑轮组竖直放置时,其机械效率有以下几个计算公式:
Wf
有用Gh
n=-------==
1W”Fs
心
=-n为绳子的匝数)
G
=——(需要满足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条件)
第7页共82页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
①增大有用功。例如增加被提升物体的重力等。
②减小额外功。例如改进结构,使机械更合理、更轻巧;经常保养,定时润滑,使
机械运转良好等。
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1)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
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是有用的。(2)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物理意义不同也没有直接联系的物理量。
模块3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机械能
1.动能:Q)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2)影响动能大小因素:质量、速度。
2.势能
⑴重力势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②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因素:质量、高度。
⑵弹性势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②影响弹性势能大小因素:物体弹性形变的大/」坏口物体本身的性质。
(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
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
变,这就是能量守叵定律。
第8页共82页
【沙场点兵】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4分)
1.(4分)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
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弹簧对手的拉力B.手对弹簧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4分)如图甲所示,将双面吸盘小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锅铲后静止;如
图乙所示,将该吸盘大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同一锅铲后静止.从甲图到
乙图()
A.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B.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
盘的摩擦力不变C.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D.吸盘对玻璃的压
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
3.(4分)如图所示,小物块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
向左移动物块A并压缩弹簧至B处,静止释放物块A,此后物块的运动是()
R
A.一直加速B.一直匀速
C.先加速后匀速D.先加速后减速
4.(4分)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
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
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大致如下列图中的()
第9页共82页
5.(4分)一个未装满水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反过来倒
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甲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
甲和p甲,乙图中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乙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ip>pz.Ffp<Fz.B.p,>p乙Ftp—Fi
C.pz,F甲VF乙D.p甲<p乙F甲>F<L
6.(4分)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
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
D.在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小于对小球B的支持力
7.(4分)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
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
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图Bl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
第10页共82页
能增大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8.(4分)某人用力F抬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匀质杠杆AB的B端,F方向始终竖直
向上,如图所示,则在抬起的过程中()
hF
Ai__—_“B
A.F逐渐变大B.F逐渐变小C.F保持
不变D.无法确定二.多选题(共1
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
9.(6分)工人师傅搬运货物时,在地面和卡车的车厢间倾斜放置一长木板搭成斜面,
将地面上的货物沿斜面匀速拉上车厢用时15s。已知车厢高1.5m,木板长3m,货物
质量为60kg,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400N,g-lO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人做的总功为900J
B.工人做的额外功为300J
C.工人做功的功率为60W
D.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三.填空题(共2小题,满分12分)
10.(8分)辽宁舰于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付海军使用,它满载时排水量为675003舰长
304m,舰宽70.5m,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大小。辽宁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N,当舰上
飞机起飞训练时,舰体受到的浮力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下6m处舰
体受到的压强为Pa(海水密度为lexdkg.)。甲板上停放的飞机相对于舰体是一
(填“运动”或“静止”)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4分)
1.【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两物体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形变,两
物体间才会有弹力作用
【解答】解: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所以弹簧
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的拉力。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o
第11页共82页
2•【分析】(1)根据F=pS判断压力的变化;
(2)首先根据二力平衡判断重力与摩擦力的关系,然后分析判断摩擦力的变化。
【解答】解:因为大气压p不变,S变大,木雕F=pS,压力F变大;因为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
平衡力,重力不变,所以地力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
3•【分析】喻雌具与单反旨,旗罚七为褫时,使物蝮得一定的麻,离开弹簧血块
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它的受力情况。物体若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如图所示,当压缩弹簧时,弹簧具每单性势能,在恢复形变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使物块获得一定的速度,且在物块离开弹簧时,速度达©爆大;物块离开弹簧后,因水平面光
滑,它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综上所述,静止释放物块A,此后物块的运动是先加速后匀速。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o
4.【分析】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
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至其上表面刚好露出液面之前;二是从圆柱体上表面露出水面
开始到圆柱体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根据p=pgh对每个阶段的压强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总结出压强变化的规律,再对照四个选项中的图示找出符合规律的图象。
【解答】解:①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至其上表面刚好露出水面之前,水的密度一定,
容器内水的深度不变,根据P=p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②从圆柱体上表面刚露出水面到圆柱体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圆柱体排开水
的体积减小,容器内水的深度逐渐减小;由于圆柱体被匀圉是起,容器的开乡状上粗下细,
根据AV排=SAh可知,水的深度减小的越来越快,根据p=p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逐渐变小,并且也是减小得越来越快,符合这个规律的只有D图象,故ABC错误,D正
确。
故选:D。
5.【分析】(1)装有T量水杯子正立和g及时,里边水的深度不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
两次放置水对杯底的压强关系;
(2)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有一定个大小关系,当液体的形状是上下一样粗细为
直壁容器(如水平面上的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容器)时,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
即F=G;当容器形状是上粗下细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即F<G;当容器形
状是上细下粗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重力,即F>G。
【解答】解:
(1)由于杯子是上粗下细,所以倒立时,杯中液面的高度要小于正立时的液面高度;
根据p=pgh可知:当水密度相同时,水面越高,水对杯底的压强越大,所以p甲〉p乙;
(2)当容器形状是上粗下细(如图甲)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重力,即F<G;当容器形
第12页共82页
状是上细下粗(如图乙)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重力,即F>G;可见F甲<G,F^>
G,故Fz>F用;
故选:A。
6.【分析】(1)全熊F浮=p;sgV排,可判断出两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两个小球的浮沉情况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判断出各个选项。
【解答】解:A、A漂浮,其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浮=GA;B下沉,即F浮<GB;
据F浮
=p"V俳可知,由于A排开水的体积小于B排开水的体积,所以A所受的浮力小于B的浮
力,故A的重力小于B的重力,故小球A比小球B的质量小,故A正确;
B、A、B在甲液体中均下沉,则甲液体的密度均小的时候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人离开蹦床后
弹力消失,在上升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期母联,速度减小,
动能减小。
故选:co
二.多选题(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
9.【分析】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求出拉力做
的功,即总功;再根据可求功率;再根据W
=Gh求出有用功;然后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斜面的效率。
【解答】解:
A、IA邮勺的为:w总=Fs=400NX3m=1200J;故A镯吴;
B、做的有用功为:W有=Gh=mgh=60kgxl0N/kgxl.5m=900J;
所做额外功为:W额=W总-W有=1200J-900J=300J;故B正确;
C、工人做功的功率为:P=—=^^=80W:故C
tISs
错误;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r|=言=潦yx100%=75%;
故D正确;
第13页共82页
三.填空题(共2小题,满分12分)
10.【分析】(1)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等于满载时的排开水的重力,根据G=mg求出其大小;
(2)当停在航母上的飞机起飞离开航母后,航母的总重力减小,然后根据漂浮的条件和航母
总重力的变化判断航母受到浮力的变化,
(3)已知航母的吃水深度,由液体压强公式p=pgh
求出海面下7m处的舰体受到海水的压强;
(4)判断一明体是否运动,要先蜻一个参照物,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没有位置
的改变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如果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
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
(1)由题知,满载时排水量67500t,则满载时该舰受到的浮力:F浮=G徘=m排g=
67500X103kgx1ON/kg=6.75x108N;
(2)当停在航母上的飞机起飞离开航母后,航母的总重力减小,所以航母受到的浮力也I范咸小;
(3)海面下6m处的舰体受到海水的压强:
p=pgh=1.03x103kg/m3x1ON/kgx6m=6.18x104Pa;
(4)甲板上停放的飞机相对于舰体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甲板上停放的飞机相对于舰体是静止
的。
故答案为:6.75x108;减小;6.18x104;静止。11.【分析】分析两端开口的饮津斗管A上端
下端的流体流速,分析压强的变化,判断水面的变化。变小,A管下方的压强不变,A管中的水
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被压上,所以A管中的水上升。
故答案为:变小;上升。
四.作图题(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
四.作图题(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
12•【分析】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作用点在接触
面的中点。
【解答】解: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谕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30分)
13.【分析】(1)分析图象,由根据F浮=G-F求浮力大小;
(2)根据图象分析解答即可;
(3)根据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解答;(4)根据浮沉条件解答;
(5)由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瓶子浸入水中体积,从而得出液面上升的高度,可计算压强的增加量;
第14页共82页
(6)由图甲知,瓶子重力,从而计算铁块重力,计算出瓶中加入水的重力,由密度公式可得加
入水的体积,从而得到铁块体积,由密度公式计算铁块的密度大小。
【解答】解:
(1)由图象知,当瓶子浸入深度为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瓶子和铁块的总重力,
即G=2.2N;当瓶子浸入深度达到6cm后弹簧测力计不再减小,
说明瓶子浸没在水中,示数为0.6N,所以受的浮力:F浮=G-F=2.2N-0.6N=1.6N;
(2)由图象知,BC段瓶子受到的弹簧测力计拉力不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说明物体受到
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3)浮力的大4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与装有铁块的
瓶子浸没在水中时浸入水中体积相等,所以受到的浮力相等,都为1.6N;
(4)物体上浮的条件是物体受到浮力大于物体重力,即F浮〉G;
(5)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当玻璃瓶浸没后,瓶子
排开水中体积:
E,
vM尸—=-----------------=16x104m3
3
,Pikg1,0x103kg/mxlON/kg'
容器中水面上升体积与V*相等,即:AV=V4=
SAh,
所以容器中水面上升高度:△h=^=
=1.6x102m,
100xl0-4m2
所以水又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Apup*gAh=
1.0x103kg/m3x1ON/kgx1.6><10-2m=160Pa:
(6)由图甲知,空瓶的重力G*=1.4N,瓶子和铁
块的总重力G=2.2N,
铁块重力:Gtt=G-G<=2.2N-1.4N=0.8N,
由题知,图丁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即瓶子、水和铁
块的总重力:G±=3.1N,
所以装入水的重力:GK=GS-G=3.1N-2.2N=
0.9N,
第15页共82页
加入水的体积
=9x105m3=90cm3,
1.0xl03k^/m3xl0/V/k^
铁块的体积:V=V««-V*.=100cm?-90cm3=
10cm3,
所以铁块密度:p=--=
vg
--------1竽-------=8><103kg/m3o
10xl0-6m3xl0N//cae
故答案为:(1)1.6;(2)无关;(3)1.6;(4)F*>
G;(5)160(6)8x103。
14.【分析】(I)同一〃库保证了质量相同,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
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推力做功越多,就可以说明木块的动能越大,从而得出质量相
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动能越大;水平面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
度有关;根据P=fv分析解答;
(2)由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分析回答。
【解答】解:(1)若要探究动能X4与速度的关系,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改变物体的速度,应
选择图乙图进行实验。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
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二者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P=fv可知,
滑动摩擦力f不变,速度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丸龌擦力做功的功率变小;
(2)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推木块运动时,木块不受摩擦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木块将
永远运动下去;木块通过的距离无法确定,做功的多少也无;去确定,所以小球动能的大小就无
古婚案为:
(1)乙;不变;变小;
(2)不能;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六.计算题(共1,」题,满分15分,每小题15分)
15•【分析】
(1)汽车静止6蝴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再
顺
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解:(1)汽车和师生的总重力:G=mg=1.5xl04kgxl0N/kg=1.5x105N;
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1.5xl05N;
第16页共82页
8
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W=Pt=50000Wx40x60s=1.2xl0Jo
答:(1)这辆汽车对地面的压强5xIO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长的申请书
- 2025年度互联网企业虚拟股权激励协议书
- 2025年度消防产品认证服务协议
- 申请书和申请
- 2025年度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合同印花税率调整公告
- 电子商务市场拓展的数字化营销策略
- 电力企业风险评估中的电力设施保护
- 电工材料在办公自动化中的角色与作用
- 2025年度建筑节能玻璃幕墙节能性能检测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普洱茶产业升级购销合同规范样本4篇
- 脏腑辨证与护理
- 虚拟化与云计算技术应用实践项目化教程 教案全套 第1-14周 虚拟化与云计算导论-腾讯云服务
-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毕业设计设备选型与布置模板
- 徐金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新讲义
- 沥青拌合设备结构认知
- 2023年北京高考政治真题试题及答案
- 复旦中华传统体育课程讲义05木兰拳基本技术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5课时 人民币兑换
- 工程回访记录单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 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