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誉恒联盟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誉恒联盟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誉恒联盟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誉恒联盟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誉恒联盟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誉恒联盟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生物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细胞的各项功能中,与动物体和植物体组织的形成直接相关的是()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吸水2、人体小肠的下列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A.小肠的长度为5-6米 B.内表面有许多皱襞C.肠腔里有多种消化液 D.小肠绒毛壁非常薄3、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C.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D.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多4、下列与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特点不吻合的是()A.有的体表有发达的角质层B.运动器官退化C.生殖器官发达D.消化系统非常发达5、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国通过立法从2013年1月1日起,加大对闯红灯司机的惩罚力度。“红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是司机看见红灯后的反应,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醉酒驾驶的司机容易出现动作不协调,因为酒精麻痹了人的小脑C.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构成了完整的反射弧D.司机闯红灯是因为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与神经调节无关6、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相匹配的是()A.向蔬菜大棚中施气肥﹣﹣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B.遇阴雨连绵天气在农田边挖排水沟排涝﹣﹣促进根的呼吸作用C.合力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7、农民移栽茄子秧、黄瓜秧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这样做能()A.减少水分蒸发B.减少土壤中无机盐的丢失C.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D.促进根毛生长8、美丽花朵,令人心旷神怡。其中一朵花中最重要的,能帮助植物完成生殖的结构是()A.花蕊B.花瓣C.花柄D.花萼9、家庭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双亲中一个基因组成的Ee的患病者,另一个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A.50% B.25% C.75% D.全部10、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具体操作如下表。乙组后来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又能继续发育。依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组别甲乙丙处理方法不做任何处理破坏蝌蚪的甲状腺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实验结果正常发育停止发育提前发育A.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C.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D.甲与乙、乙与丙形成对照1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有耳垂和双眼皮 B.豌豆的黄粒与圆粒C.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 D.番茄的红果与黄果12、我国生物种类繁多,但近几年来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A.自然保护区B.濒危物种种子库C.濒危动物繁育中心D.植物的种子库13、图中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A.草 B.鹰 C.兔 D.蛇14、从地层里挖出来的千年古莲种子,种下后仍能萌发,长出莲叶,并开出了艳丽的荷花,但花形和颜色与现代荷花稍有不同,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性.A.适应性B.条件反射C.应激性D.遗传和变异15、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血管①的血流速度最快B.血管②是动脉血管,管壁最厚C.湿棉絮包裹小鱼以免其乱蹦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使用塑料包装袋B.焚烧作物秸秆C.长期使用化肥D.节约用水17、下列植物的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茎的是:()①萝卜②黄花菜③莴苣④马铃薯⑤菠菜⑥芹菜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①④18、如图为人体血液流经某器官或结构的情况模式图。②代表某种器官或结构,①、③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②为心脏,则①中流静脉血,③中流动脉血B.若②为肺泡,则③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C.若②为肾小球,则①、③均为动脉D.若②为垂体,则③内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下降19、下列动物中,与猫不属于同一目的是A.狼B.虎C.黑猩猩D.豹20、人体中的血液能上至大脑、下至手指和脚趾,是因为()。A.血管有弹性B.心脏的肌肉发达,能够强有力的收缩C.血液运输营养物质D.心脏有四个腔21、如果一个人的右臂动脉断裂,这时你正在旁边,你怎样紧急抢救()A.包扎近手端的已断静脉 B.包扎近心端的已断静脉C.包扎近手端的已断动脉 D.包扎近心端的已断动脉22、下列不属于保护环境的措施是()A.回收旧纸张、旧报纸B.绿色出行、低碳生活C.垃圾分类处理D.毁林开荒2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同样是生长成熟的羊,绵羊较肥,山羊较瘦B.毛桃的果实表面有毛,杏子的果实表面也有毛C.同种品牌和型号的轿车,有黑色的、白色的和红色的D.一株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后代有的为高茎,有的为矮荃24、在蒸馒头、制作泡菜、制作食用酸奶的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A.酵母菌、乳酸菌、乳酸菌 B.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C.甲烷细菌、乳酸菌、酵母菌 D.枯草杆菌、甲烷细菌、乳酸菌25、人体皮肤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A.保护 B.排泄 C.调节体温 D.产生感觉26、某一天,小丽上午第二节课感觉头晕得厉害。校医根据她没吃早饭判断,是因为低血糖导致脑部能量供应不足所致。在喝了一杯葡萄糖水之后,症状很快消失。请根据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圈,把下面小丽对葡萄糖吸收、运输和利用的整个过程补充完整。(1)小丽喝下的葡萄糖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处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此处血液还经过气体交换,变成含营养物质丰富的_________血,最终汇集到[]_________进入心脏。(2)在血液过程中,为防止血液倒流,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_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有_________,四肢的静脉中还具有_________。(3)右心室收缩,这些血液进入血液循环的另一条途径_________,从而使人体获得氧气,携带着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液再次进入心脏。(4)随后,这些血液在左心窒收缩的压力下,进入了[]_________,又经过向头部分支的血管运送到脑部毛细血管,与脑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5)脑组织细胞获得的葡萄糖和氧气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里参与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小丽的症状因此得到缓解。27、果蝇具有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等特点。它染色体数目少,其眼色、翅型、体色都有多种相对性状,是遗传学的模式生物。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揭示出了遗传学重要定律。请分析回答: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做_____。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请写出这只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_____。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性状及数量如下:果蝇性状数量(只)残翅41长翅126请据表格回答:果蝇长翅和残翅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果蝇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不食不动的蛹期,其发育过程属于____。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长翅果蝇的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28、如图是番茄的植物体,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番茄果实的表皮起着保护作用,属于________组织;内部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绝大多数属于________组织.图中的3、4、5所示的结构属于________器官.除果实外,该植物体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生殖器官.该植物体由6种器官组成,属于________植物.番茄与人的结构层次相比没有________.29、根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2014年伊始,西非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播。资料二:201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宣布,由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研究员团队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在塞拉利昂开展的500例临床试验取得成功。埃博拉病毒与痢疾杆菌在结构上不同,主要区别是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____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为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在对埃博拉患者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将患者及时隔离。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为有效控制埃博拉疫情,研究团队研发出了埃博拉疫苗。下面是疫苗在临床试验之前,用小白鼠进行实验的过程: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30只小白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实验方案和步骤如表:组别疫苗注射情况30天后病毒注射情况患病情况甲组不注射疫苗未患病注射埃博拉病毒15只均患病乙组注射埃博拉疫苗未患病注射埃博拉病毒14只未患病(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实验结果说明,埃博拉疫苗对埃博拉传染病具有免疫作用。其原理是疫苗作为____进入人体后剌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____。30、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请分析下面资料并回答:资料一:幼狮天生的利爪能够帮助它成功狩猎,本能地突袭那些引起它注意的目标,这非常有利于它的生存。然而,要想完全掌握捕猎技巧,还需要不断实践以积累经验。资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进行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1)资料一说明___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___。(2)资料二中,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能散发这种“气味”的物质在生物学上叫做_____,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____。31、学贵有法.在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可以借鉴下列一些学习方法:图表归纳法.某同学在复习中画了一系列图,请仔细观察图1、图2,然后回答问题:①图1可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其中B可代表_____;图2中的空格内需填_____.②生殖、遗传、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_____实现的.阅读理解法.某同学在课外看到两则材料:材料一:蚊子在吸血前,先用唾液管吐出唾液作为润滑剂,然后再用食管吸入血液.唾液管和食管是不同的管道,它不会将吸入的血液再吐进人体.另外,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极其微少,短期内反复叮咬2000次以上才可能使被咬者感染艾滋病毒,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此材料说明:_____.材料二: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液泡大,适于吸收水分;肺泡壁薄,且外有大量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适于气体交换.这种现象在生物体中很普遍.此材料说明:_____.实验探究法.某环保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查阅资料: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ABCDE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500毫升500毫升500毫升500毫升500毫升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不加1节5号1节7号1节5号1节5号加满江红的数量不加不加不加10克10克放同样小鱼的数目1条1条1条1条1条小鱼存活的时间10天3天5天6天8天综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①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②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_____进行对照实验.③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实验反思:④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_____.⑤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_____.(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交流讨论: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参考答案1、B【解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详解】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种细胞群叫做组织。因此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所以,组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分化,B正确。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而不是细胞分裂的结果,此处容易混淆。2、C【解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6米,有利于吸收,故A不符合题意;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有利于吸收,故B不符合题意;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有利于消化,与吸收无关,故C符合题意;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故D不符合题意。3、B【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温度与呼吸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详解】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的产量。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D【解析】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详解】寄生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寄生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故选D。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记住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5、B【解析】

(1)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2)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详解】A.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是复杂反射,A错误。B.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醉酒后导致动作失调的原因是酒精麻痹了小脑,B正确。C.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构成了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D.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下,才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司机闯红灯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故选:B。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反射的类型、视觉的形成过程。6、A【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理解即可解题。【详解】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气肥”实质上二氧化碳气体,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A错误;遇阴雨连绵天气在农田边挖排水沟排涝,是促进根的呼吸作用,B正确;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C正确;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的温度,D正确。7、C【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是根从土壤里吸收的.植物的根从顶端到长有根毛的一段称为根尖,根尖从顶端向上依次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也称根毛区),成熟区与土壤溶液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且细胞有大液泡,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解: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分的总面积.移栽的时候最易损伤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根的吸收功能大大降低,会导致缺水萎蔫,甚至死亡.因此移栽植物带土的目的是保护根尖,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提高成活率.故选:C考点: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8、A【解析】植物要想结出果实与种子首先必须进行的两个生理过程为:传粉与受精。可见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且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花蕊(雄蕊和雌蕊)。9、A【解析】试题分析:家庭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双亲中一个基因组成的Ee的患病者,则表现正常(不能结肠息肉)的基因组成是ee。双亲中一个基因组成的Ee的患病者,另一个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50%。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10、C【解析】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详解】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该实验无法证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A错误;甲和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B错误;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C正确;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为变量,甲和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D错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11、D【解析】

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为相对性状,据此解答。【详解】人的有耳垂和双眼皮,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不正确。豌豆的黄粒与圆粒,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不正确。兔和狗是两种生物,因此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不是相对性状,C不正确。番茄的红果与黄果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正确。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12、A【解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详解】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A正确。只要熟练掌握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即可解答。13、B【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鹰是最高级消费者,因此,鹰的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富集作用。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富集作用,有害物质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14、D【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由题意可知,千年古莲种子,种在池塘里仍能开花结籽,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特性,其花色与现代莲花稍有不同,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特性。故选D。15、A【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详解】1是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小动脉,血流速度最快,A正确;2是毛细血管,管壁最薄,B错误;湿纱布是为了保持鱼体湿润,保证鱼的呼吸,C错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主要观察的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其内血液的流动情况,不需要观察细胞的结构等内容,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清楚,同时血液的颜色稍深,光线稍显弱,低倍镜镜头上的孔较大,通过的光线多,因此此实验适合用低倍镜,D错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流动方向。16、D【解析】

根据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得以发展,因此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节约用水,节约能源,有助于保护环境;ABC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故选项D符合题意。本题考查保护环境的措施,理解答题即可。17、B【解析】

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解答即可。【详解】①萝卜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的根;②黄花菜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花;③莴苣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是茎;④马铃薯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是茎;⑤菠菜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的叶;⑥芹菜可食用部分属于该植物叶。故选B。熟练掌握植物的六大器官,理解它们的功能,很快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18、C【解析】

一般来说,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判定:①是动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血管。【详解】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若②为心脏,则①中流静脉血(上下腔静脉)或动脉血(肺静脉),③中流动脉血(主动脉)或静脉血(肺动脉),而不是①中流静脉血,③中流动脉血,A错误;血液流经肺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因此若②为肺泡,则③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而不是增多,B错误;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包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因此若②为肾小球,则①、③均为动脉,C正确;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因此若②为垂体,则③内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上升而不是下降,D错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流经某些器官时的血液变化。19、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猫属于食肉目,猫科;狼、狐、豹都属于食肉目;黑猩猩属于灵长目,人科,因此与猫不属于同一目的是黑猩猩。考点:动物的分类。20、B【解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的循环流动需要动力,该动力来自于心脏。【详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心脏之所以能够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是与心脏的结构特点分不开的:心脏的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是肌肉组织的一种,能够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因此,人体中的血液能上至大脑、下至手指和脚趾,B正确。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与其结构相适应的。21、A【解析】

三种血管的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出血类型出血特点止血方法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可用止血带或绷带在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颜色暗红,血液较缓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远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颜色红色,血液缓慢渗出可自然止血,也可用创可贴包扎伤口【详解】由题意知,一个人的右臂血管断裂,喷射出鲜红血液,此人破裂的是动脉血管;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所以右臂动脉破裂出血,应包扎近心端的已断动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脉、静脉血液流动的方向和止血的方法。22、D【解析】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也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我们要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的需求。如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回收旧纸张、旧报纸、垃圾分类处理等都利于环境保护;而毁林开荒属于破坏环境的行为。点睛: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23、D【解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详解】A、同样是生长成熟的羊,绵羊较肥胖,山羊较瘦小,不属于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毛桃的果实表面有毛,杏子的果实表面也有毛,桃和杏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B错误;C、同种品牌和型号的轿车,有黑色的、白色的和红色的,不是生物,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一株高杆豌豆的种子种下去后,后代有的为高茎,有的为矮荃,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24、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据此作答。【详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绵软多孔。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故A符合题意。枯草杆菌主要用于水质净化等方面,甲烷细菌主要用于产生沼气,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掌握一些微生物在人类的生活中的应用是解题关键。25、D【解析】

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详解】皮肤具有保护的功能,A不合题意;不皮肤通过汗腺分泌和排出汗液,所以具有排泄功能,B不合题意;皮肤中的血管和汗腺能够调节体温,C不合题意;皮肤中有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刺激,但是不能形成感觉,因为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D符合题意。皮肤的功能经常作为考点出现在试题中,所以应加强记忆。26、5小肠毛细血管静脉9下腔静脉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肺循环8主动脉线粒体【解析】(1)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经过小肠的是体循环的一个分支,因此经过小肠后,变成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秦丽喝下的葡萄糖在5小肠内的毛细血管处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此时的血液变成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进入小肠静脉,最终汇集到9下腔静脉进入心脏。

(2)在血液过程中,为防止血液倒流,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四肢的静脉中还具有静脉瓣。(3)血液循环的途径分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是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4)随后,这些血液在心室收缩的压力下,进入了8主动脉,又经过向头部分支的血管运送到脑部毛细血管,与脑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

(5)脑组织细胞获得的葡萄糖和氧气在细胞中的线粒体放出能量,秦丽的症状因此得到缓解。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7、变异3对常染色体+XY(或6条常染色体+XY)长翅Aa和Aa完全变态发育环境(温度)【解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详解】(1)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变异。

(2)已知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白眼雄性果蝇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则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6条+XY或3对+XY。

(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表中所示的遗传结果可知: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有长翅和残翅两种性状,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即长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子代长翅:残翅═126:41≈3:1,表明亲代一定均是杂合体,即基因型均是Aa,遗传图解如图:

(4)果蝇的发育过程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5)由于两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所处的温度不同,导致表现型也不同,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28、保护营养营养花种子被子系统【解析】

此题是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果层次的一个识图填空题,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详解】(1)植物的组织有①保护组织,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软组织的作用。②营养组织,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如果肉。③分生组织的细胞有强的分裂能力。④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能运输物质属于输导组织。

(2)(3)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繁殖后代有关系,它们属于繁殖器官。

(4)因为番茄的种子外面由果皮包被着,所以番茄属于被子植物。

(5)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的结果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因此绿色开花植物比人在结果层次上少了系统。动植物的结构层次是考试的重点,要熟练掌握,同时要注意二者的区别。29、蛋白质控制传染源埃博拉疫苗的有无抗原抗体【解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的是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天生的免疫,所以也叫天然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机体与外来微生物的接触后获得的,所以也叫后天免疫或获得性免疫。【详解】(1)埃博拉出血热和肺结核均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结核杆菌是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其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将患者及时隔离。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3)由表格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埃博拉疫苗的有无;(4)实验结果说明,注射埃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