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史中国古代史(远古—1840年)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远古—前221年)形成与发展时期:秦汉(前221—220年)曲折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220—589年)繁荣时期:隋唐(581年~907年)继续发展时期:宋元(960~1368年)辉煌与迟滞时期:明清(1368~1840年)晚清时期:1840—1912北洋军阀时期:1912—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年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改革开放后:1978—一轮复习——第一部分

中国史第一模块中国古代史目录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原始社会——夏商西周)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巨变

——春秋战国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阶段一: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原始社会——夏商西周)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什么是文明?文明文化≠

这三条标准是什么?第一条标准就是要有城市,就是发掘出的遗址中应该有城市,如果都是原始的小聚落是不行的,要有城市,也就是要有城市和乡村的对比和差别。这个标准还有量的限制,作为一个城市要能容纳五千人以上的人口。第二个条件是文字,没有文字的文明很难想象,因为没有文字的发明,人类的思想文化的积累就不可能存留和传播。第三个条件是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什么叫复杂的礼仪建筑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建筑物不是为了一般生活需要而建造的,而是为了宗教的、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原因而特别建造的一种复杂的建筑。——《李学勤: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课标解读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明重点备热词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征。2.夏商周早期国家的治理及特征。文化遗存、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早期国家原始民主传统、“公共权力”“天下共主”、甲骨文、神权色彩、“家国同构”、贵族政治、礼乐文明、青铜文明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3浙江(1)·1·良渚古城遗址

2022【Ⅰ】24·商西周青铜器铸造浙江(1)·1·周王朝的统治模式

北京·1·多元一体

浙江(6)·1·孔子从“周”天津·1·龙山文化2021【Ⅱ】24·西周采邑制度

广东·1·西周文化传播

湖南·1·《诗经》

2020【Ⅲ】41·西周的政治制度浙江·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江苏·1·手工业(冶金业)天津·1·土地制度海南·1·分封制2019【Ⅰ】24·王位继承制度【Ⅲ】24·宗法制浙江·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江苏·24·二里头文化天津·1·青铜冶炼业

江苏·1·土地制度2018【Ⅱ】24·商汤政权的合法性浙江·4·宗族制的特点浙江·28·土地制度考情分析考查内容:考查先秦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主要集中在政治史。1.早期政治制度发展与“天下共主”的形成;2.宗法制、分封制等制度的内涵与影响;3.商周时期的德治传统。考查方式:呈现新的历史情境,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己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趋势: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奠基时期,因此是高考的常考点。重点关注:文明起源特点;私有制产生、阶级、国家出现;二重证据法;王位世袭制;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井田制;工商食官;敬天保民;原始民主传统;早期国家特征高考考情分析时空定位与阶段特征距今约170万年约70-20万年约1万年约7000-5000年距今约5000年神话传说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元谋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商朝建立文明产生早期国家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奴隶制社会世袭制井田制内外服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传说时代青铜时代石器时代北京人三皇五帝夏朝建立西周建立西周灭亡总体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产生,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政治: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实行禅让制。夏、商、西周进入奴隶制社会,形成了以内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经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工具材质主要为石、木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集体劳动,产品平均分配。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社会分工发展,阶层贫富分化加剧,文明产生。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工具材质主要为石、木等;青铜铸造业发达;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文化:商朝甲骨文,西周金文或铭文;商周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商周时期统治思想由神本向人本转变,西周时期“敬天保民”思想产生。已被发现的时代

一、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起源①按社会组织:②按生产工具:1.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点梳理:(一)旧石器时代1.概念: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代表性遗址:①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②代表性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3.生产生活现状:①能以打制方法制作简单工具。②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③已经学会用火。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知识点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二)新石器时代1.概念: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时间及主要代表:

距今约1万年前;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3.生产与生活:

已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4.主要特征:

早期:打磨结合制作石器、陶器、农业起源,饲养家畜、修建村落。

后期:向国家过渡。5.意义:

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主要代表:①距今约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作物。②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长江的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③距今约5000年,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④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知识点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知识点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三)原始社会组织的社会特征1.原始社会组织:

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2.母系氏族社会:①出现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②社会特征: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社会:①出现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②社会特征: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③发展趋向: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元谋人约170万年前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产、生活?)约1万年前(山顶洞人)约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大汶口河姆渡

(生产、生活?)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约5000年前公元前2070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新石器时代(晚)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原始人群(群居)母系氏族(旧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阶级分化)(新石器时代晚期)

合作探究:从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看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旧石器时代分布特点: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江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分布特点:数量较多,分布广泛;但同时出现了聚合发展的特点。相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同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1.地理分布: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沿江沿河、分布不均2.历史发展:源远流长,自成一系。

[深化认知]

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与“一体”的认识1.多元性(数量多、各具特色)(1)空间: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均有分布。(2)代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3)特征:不同文化遗存有各自的特征。2.一体性(1)空间:中原核心,以中原为核心的文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主干,对周边产生深刻影响。夏、商、西周早期王朝国家都是在这一区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2)共性:各文化区域相互影响、交融,形成一些相似的特点

(如制作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定居生活等)。✎区分等级的良渚墓地,丧葬制度与随葬品反山墓地出土的玉琮玉钺以及其上的神人兽面纹(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考古成果发现1.社会组织内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私有制(贫富差异)和阶级分化。2.某些掌握政权、军权或宗教权的“王者”已经出现(公共权力、神权与王权结合)。3.遗址中城墙、围壕和祭祀遗迹的出现,表明专供统治者居住的,作为政治、文化、宗教中心功能的城邑已经出现。新时期时代晚期出现文明曙光的表现拓展资料:经济与社会生活①生产工具:由_____石器到磨制石器、刀耕火种。新石器时代后期制陶坯车,陶器汲水,陶纺轮;小件青铜器;用骨针缝制兽皮(二、19、21)②生活方式:由渔猎和采集、迁徙、原始农业、群居生活到筑屋定居,形成_____、使用火。③居住形式:南方巢居,北方穴居。④生产关系: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国家出现。打制聚落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①人类变为食物生产者;②改变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③加速人口增长2.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①从迁徙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②手工业发展;③精神生活逐渐丰富3.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①天文历法;②数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4.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1.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燧(suì)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带领人们用兽皮制衣、结网打鱼发明八卦,创造文字结束“结绳记事”的历史神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五帝: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尧、舜。神话色彩浓厚尚为传说,有待考证二、传说时代——从部落到国家2.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组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人尊称为华夏始祖。3.尧、舜、禹“禅让”传说“禅让”:传说尧、舜、禹时期由各部落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标准一般为传贤。4.“万邦时代”

邦国林立。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陶寺遗址)。二、传说时代——从部落到国家【唯物史观】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的关系。社会大分工生产效率↑采集渔猎农耕畜牧根因: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定居村落播种收获生产定居阶级矛盾部落战争统治者被统治者政府军队监狱文字国家国家实质:是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拥有国家机器。早期国家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贫富分化、文字、城市、礼制形成等。部落战争,掠夺资源,俘虏成为奴隶二、传说时代——从部落到国家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夏朝基本情况

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地位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制度①世袭制:创立者——禹②国家治理模式:最高统治者夏王制定《禹刑》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地方:夏朝仍是聚族而居,夏部族直接管理,其他部族间接统治文化夏历《夏小正》P5历史纵横史料①文献:《尚书》《诗经》和《史记·夏本纪》②考古:在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一)夏朝“聚族而居”:由于劳动产品尚不充裕,为保障多数居民都能维持起码的生活,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也能维持生活,产品的分配不得不由共同体来进行…至于像土地这样的不动产,则更掌握在宗族的手中…总之,这时的人们聚族而居,集同族之人共同劳动,所有制关系也采取了同族人共同占有的形式。——摘编自沈长云主编《中国大通史2夏商西周》“间接统治”:夏朝王畿(jī)内外分布着许多封国,史称:“禹为姒(sì)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如有男氏等,还有承认夏朝“天下共主”地位的异姓族邦。夏与这些族邦或长期结盟,或短暂结盟,随着夏朝势力的消长,它们与夏王朝的关系或即或离,有的邦甚至演化为夏的敌对势力。——摘编自詹子庆《夏史与夏代文明》夏朝还不能完全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治理,只是初具了国家的样貌和形态。世袭制: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注重父系血缘关系。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二)商朝:商朝基本情况

建立公元前1600年,汤,殷(今河南安阳)地位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制度政治: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①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②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商王实际控制力有限,实际上形成方国联盟)文化甲骨文、青铜器史料①文献:《尚书》《诗经》和《史记·殷本纪》等②考古:殷墟甲骨文、铭文、青铜器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内服外服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商朝的国家特征(二)商朝:“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史记》

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内外服制度官职职责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中央(设内服官)商王最高统治者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卜、史占卜、记录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地方(设外服官)册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有很大自主权,臣服、定期纳贡、奉命征伐(1)采用内外服制管理国家易错:“内服”、“外服”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臣服于商族的部落,大多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了商王的中心地位。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①商王控制着附属国。②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是有限的,附属国保持原来的社会结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甚至可以对商王发动战争。③我们习惯上把商朝统治时期称为“方国联盟”时期。商王与附属国(外服)的关系(二)商朝:商朝的国家特征:(1)采用内外服制管理国家,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2)具有神秘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从甲骨文的记载与使用来看,商朝的统治具有什么特点?“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帝王由于迷信,凡事(如征战、祭祀)都要用龟甲或兽骨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迷信鬼神原因:

①知识水平有限,无法解释自然现象。

②统治者神话王权,巩固统治。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三)西周:

西周

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镐京(今陕西西安)地位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由繁荣转向衰落的时期制度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选官制度:实行官位世袭的世官制,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法律教化:建立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制定《九刑》。衰亡(1)衰落:①标志: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②原因: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③结果:周厉王出逃,诸侯推举周公、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西周从此走向衰落(2)结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三)西周:(1)背景:西周初建,疆域扩大(2)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巩固统治)(3)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4)内容:授土、授民(5)诸侯的义务与权力:①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税、朝觐述职

②权利:实行再分封;可在封地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1.分封制: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荀子·儒效篇》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同姓诸侯国多于异姓诸侯国,多位于富庶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战略要地。(三)西周:(6)特点:①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②以血缘为标准,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③周王乃天下共主,诸侯有独立性。(7)评价:积极意义:

①巩固王权,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稳定政治秩序。

②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传播了周文化,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局限性:

①诸侯独立性强,随着势力的日益壮大,容易导致割据局面的出现;②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1.分封制: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知识点3:

商和西周二、西周(前1046-前771年)历史遗存: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④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问题思考:分封制瓦解的原因①原因:政治上: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铁器、牛耕的使用,封建生产方式的产生)。②演变: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分封制推动开疆拓土、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1)开拓疆土:通过层层分封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开疆拓土。(2)民族交融:被封子弟及率领的人与封地的土著族群相互通婚,构成了一个多元的社会,促进了民族交融。(3)文化认同①分封制将周王室子弟分封到各个地方去推行周代的礼乐文化,各个诸侯国都接受礼乐制度,使周朝中央文化得以随之扩散到各地。②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向周围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等。③分封制加强了天下共主、天下同源的观念,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政治文化心理。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三)西周:2.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商代,王位的继承……既有传子者,也有传弟者。传子者中,又有传长子与传幼子等多种。……商代中期的九世之乱,其根源在于此。(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概念:以______,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父系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C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典例研析】2.宗法制

含义:以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目的是保证贵族特权利益

(2)特点:

(二)西周(约BC1046年-BC771年)(权力的继承制度)殷商君主实行的是“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交互使用的继承制度。由于继承人的不确定,造成权力交接时往往出现动荡,影响政权的稳固。a.嫡长子继承制(核心)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制大宗(宗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小宗(大宗)小宗(大宗)小宗(大宗)《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家:兄弟亲属国:君臣隶属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家国同构:"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是一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政治组织与亲族组织合一政治权力分配基于血缘关系(3)特点:a.嫡长子继承制(核心)b.大小宗相对,小宗必须服从大宗c.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d.血缘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国同构)庶民士﹝卿﹞大夫诸侯天子2020(4).宗法制的影响:西周:确保父权地位,有利于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后世:对封建政治

a.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b.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c.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统治理念。对社会习俗

a.影响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

b.影响了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以及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一轮复习概念辨析:(1)宗法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主要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家族制和族外婚制等。(春秋时期逐渐瓦解,但宗法观念与传统影响至今)(2)宗法观念指由宗法制派生出来的宗族(家族)观念,以“尊祖、敬宗”“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为主要内容,强调“忠孝”及“尊尊亲亲,男女有别”的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3)区别与联系宗法观念是由宗法制度派生的,是宗法制度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但其也有相对独立性,即在宗法制度瓦解后,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而是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今天。2020对思想观念

a.宗法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严格的伦理范式,“忠”“孝”观念深入民心。

b.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美德。

c.宗法制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影响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

d.宗法制本身倡导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阻碍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

e.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3.礼乐制度:(权力的认同制度)聘礼朝礼飨礼射礼祭礼丧礼婚礼冠礼八礼礼“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

——《史记》卷23《礼书》达到贵贱有序“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乐达到上下“和同”3.礼乐制度:(权力的认同制度)实质:不同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运用思考]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度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分封制分配宗法制继承政治表现血缘纽带礼乐制工具维护工具维护工具互为表里1.表现:

①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

②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四)商周时期原始民主传统:材料:西周晚期,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言论。2.影响:

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的影响。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的特点(1)以宗法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现政权与族权的结合,形成“家国同构”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以分封制为形式,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向专制方向发展;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干预朝政,其中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2021·全国乙卷·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D(2021.1·浙江高考·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B(2021·湖北高考·1)“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图1),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A.冶炼技术的提高

B.铸造工艺的完善C.等级制度的发展

D.宗法体系的崩溃C图1爵(2020·北京高考·1)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

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

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C2.农业:

1.地位: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骨耜①生产工具—木、石、骨、蚌等材质为主,青铜农具极少②生产方式—集体劳动③土地制度—井田制(五)商和西周的社会经济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井田制商周时期:公田私田“田里不鬻。”——《礼记·王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下》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注意:无论是公田还是私田,名义上都属于国家,私田不是私有土地。贵族和村社成员都只有使用权,所以法律禁止土地买卖。)四种制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血缘纽带(里)政治表现(表)维护工具维护工具经济

基础上层

建筑决定影响井田制是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基础,井田制崩溃,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也会遭到破坏。井田制发展历程:产生于商→盛行于西周→开始能瓦解于春秋时期→废除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瓦解的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各国的税制改革(直接)瓦解影响:推动奴隶社会的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形成,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五)商和西周的社会经济1.经济农业土地制度:井田制耕作方式: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奴隶集体耕作农业技术:开沟排水(沟渠灌溉,重视水利)、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手工业①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②纺织:西周时期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品种丰富,花色图案精美③考古学家在商朝和西周时期的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作坊中大量打碎的范(定型,商周时制作青铜器)【链接·选择性必修2·P22】商业①商朝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工商食官【链接·选择性必修2·P36】②商朝: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后期出现铜铸币【链接·选择性必修2·P39】③中国古代《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链接·选择性必修2·P39】④商周时期出现契约【链接·选择性必修2·P40】

由于冶炼青铜器所需要的锡十分稀有,青铜产量有限,基本上为上层贵族所垄断,主要被用来制造武器、礼器和生活用品。工商食官:“工”,百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官贾,即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源,称之为“食官”。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三、青铜时代——夏、商、西周(五)商和西周的社会经济5.社会生活【链接·选择性必修2·P57-58、P60】城市①概念: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②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③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选址、面积,以及城墙高度、城郭门数、道路宽狭、宫室种类、市场分布都有规定。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先秦民居①设计理念: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②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③结构: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文化①文字:商朝形成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

,西周使用铭文(金文、钟鼎文);②青铜文化:商周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遗址);③商: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殷历)的最大成就,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纪日方法④西周:民本观念.教育学在官府(六)商和西周的思想文化材料: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