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初三上学期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初三上学期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初三上学期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初三上学期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初三上学期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历史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长城的描述,正确的是:A、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10000公里B、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C、长城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木材和石头,没有使用砖石D、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唯一军事防御工程答案:B解析: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后来各个朝代都有所修缮和扩建。选项A中长城的全长有误,实际全长约21196公里;选项C中长城在汉代以后开始使用砖石结构;选项D中“唯一”一词过于绝对,长城虽然规模最大、工程最艰巨,但并非唯一。2、题干: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通过兼并战争统一了六国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答案:A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是通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实现的,这是正确的。选项B、C、D都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措施,其中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推行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这些都是正确的。选项A的描述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A,因为在题干中要求选出不正确的描述。3、题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这些措施?A、实行中央集权制B、推广秦国文字C、修建长城D、设立郡县制答案:C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实行了中央集权制、推广秦国文字、设立郡县制等措施。修建长城虽然也是秦始皇时期的工程,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不属于巩固统一的直接措施。因此,C选项正确。4、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商汤灭夏B、周武王伐纣C、秦统一六国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答案:C解析: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主要标志是秦统一六国。在此之前,我国处于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分裂。秦统一六国后,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因此,C选项正确。5、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正式开始?A.春秋战国时期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创丝绸之路D.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秦朝,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正式开始。6、以下哪个历史人物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开拓者?A.张骞B.郑和C.岳飞D.郑成功答案:A解析:张骞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他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开拓者。他的活动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7、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历史之父”?A.希罗多德B.司马迁C.伏尔泰D.卢梭答案:A解析:被誉为“历史之父”的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以其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方式,开创了西方历史学的先河。司马迁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著有《史记》;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法国哲学家、教育家。8、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春秋战国时期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唐朝建立答案:B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在此之前,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的末期。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唐朝建立是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个重要朝代,但不是其开始。9、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伟人”?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张之洞答案:C解析: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创立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伟人”。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在历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但不符合题目中的“第一伟人”的描述。因此,正确答案是C.孙中山。10、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土地革命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是1919年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学生为主体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是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起了民众的愤怒,学生发起抗议,随后发展成全国范围的抗议活动,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但并未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因此,正确答案是B.五四运动。11、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它导致了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12、题干:在以下历史人物中,被称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谭嗣同答案:C解析: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1894年7月,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目的,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历时近一年,最终以中国战败、日本获胜而告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马关条约》规定割占中国的领土是:A、辽东半岛B、台湾及其附属岛屿C、澎湖列岛D、以上都是答案:D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B、清政府的软弱无能C、列强的干涉D、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答案:A3、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是:A、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促使中国走向民主革命D、以上都是答案:D第二题材料一:唐朝时期,我国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被誉为“盛唐”。唐玄宗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被誉为“开元盛世”。材料二: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促进了社会进步。唐玄宗时期,增设殿试,进一步提高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质量。材料三: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一、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2分)答案: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二、结合材料二,说明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4分)答案:特点: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增设殿试,提高选拔质量。作用:促进社会进步,选拔优秀人才。三、根据材料三,阐述唐朝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4分)答案:特点:对外交往活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广泛联系。影响: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各国友谊。第三题材料一: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材料二: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三: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三公九卿,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四: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这一举措对古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材料五:秦始皇死后,秦朝迅速灭亡,这一历史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秦朝兴亡的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答案: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以下深远影响:(1)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2)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3)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以下措施:(1)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设立三公九卿,加强了中央集权;(3)修建长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4)修建灵渠,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这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以下影响:(1)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后世统一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2)设立三公九卿,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修建长城、灵渠等,对后世防御外敌、促进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秦始皇死后,秦朝迅速灭亡,这一历史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秦朝兴亡的思考。你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暴政: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对人民实行严酷的统治,导致民怨沸腾;(2)秦二世胡亥继位后,荒淫无道,加重了百姓的负担;(3)秦朝的徭役、赋税沉重,加剧了社会矛盾;(4)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专权,导致政治腐败;(5)陈胜、吴广起义,引发了秦朝的灭亡。第四题阅读材料:《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许多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救国之路。以下是一段关于近代中国探索救国之路的资料:甲午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积极倡导变法,希望通过改革来挽救国家。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戊戌变法最终失败。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下的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民国时期中国仍然面临着内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