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说课稿_第1页
《七律 长征》说课稿_第2页
《七律 长征》说课稿_第3页
《七律 长征》说课稿_第4页
《七律 长征》说课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七律长征》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三河市第七小学的牛璐,我这次说课的内容是《七律长征》这篇课文,我将从课标、教材、学生、教法、教学程序这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课标:课标中对5、6年级诗歌阅读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据此,我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乐观豪迈的气概。第三点同时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二、说教材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七律长征》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革命岁月”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让学生去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也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三、说学生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红军长征时期,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比较远,学生要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他们没办法真实地体会到长征时艰险的情景,因此我选择了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先来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资料,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真实地了解长征的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四、说教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文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朗读体会法”,即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读出诗的韵味,在读中理解诗意,在读中感受毛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另外,利用教学中我采用了课前搜集资料法,质疑问难法,合作探究法,同时采用微课、板书,进行拓展延伸,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说教学程序本课设计总体上分五个环节:资料共享,走进长征——放手阅读,感知长征——细读鉴赏,深入长征——回归全文,升华长征——拓展延伸,学习长征。(一)资料共享,走进长征上面说道,学生对长征的了解不是很深。因此,课前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增进对长征、对毛泽东的认识十分有必要,而且这与课标中查找运用资料的要求是相符的。上课伊始,由学生进行课前一分钟的演讲,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让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然后,我顺势接过话题:故事讲的十分深刻感人,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的眼前。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历程。而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课文也与长征有关,是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了一首旧体诗。诗的题目叫《七律长征》。引导学生读诗,让学生根据诗题了解七言律诗的特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长征中的故事及资料,在学生发言之后,播放一段微课视频。观看结束后,由学生提出有疑问或有感触的地方。这一环节学生围绕课文交流资料,既分享收获的喜悦,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以便对后面的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二)放手阅读,感知长征对高年级学生而言,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由地朗诵全诗,尽情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梳理、引导、点拨。通过汇报、交流、更正,让“三军、更喜、等闲”这些词语在课堂上理解,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腾细浪、走泥丸、铁索寒”这些难理解的词语,把它们提出来作为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待集体进一步的交流中解决。通过放手让学生读通、读顺诗句,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诗句作铺垫。(三)细读鉴赏,深入长征1.品词析句,总结方法紧扣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让学生先了解一下红军长征中遇到了艰难险阻,突出红军把所有的困难只当做是平平常常的事。让学生弄清不理解的词语后,引导学生连词成句,试着说出句意,然后结合资料(如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深刻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难”以及红军战士的“不怕难”,让他们知道,红军战士在面对这些艰苦时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每一句。从而总结出“读诗句—解词语—说句意—悟情感—谈写法”的读诗五步法。2.小组学习,合作探究此时,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以读代讲,让学生自读自悟,领略本诗的意境。新课标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对照“读诗五步法”对诗文进行研读,在学习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尝试完成学习单的填写。教师热情鼓励,参与评议,然后小组汇报、集体交流。3.视频再现,拉近距离。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红军长征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我通过视频分别展示那些惊心动魄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分别是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些视频直观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给学生以强大的震撼力,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设计意图:及时为学生提供视频,采用音乐渲染以及创设情境等手段,容易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共鸣。】4.围绕中心,品读感悟我围绕全诗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来展开,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以读悟情,以情激情。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为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逶迤”、“磅礴”的意思,利用图片、板画等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五岭山脉连绵起伏,乌蒙山气势雄伟,并且能够读出“逶迤”、“磅礴”的意思。让学生说说前后两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的精妙,读出他们的心情。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导,他们细细品读了每一句诗,进一步体会红军长征的“难”以及红军战士“不怕难”的乐观精神,更深入的体会了诗歌的意境。回归全文,升华长征1935年10月当红军们翻过千里雪山,红军长征即将走向胜利的时候,每一位战士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个时候毛主席登山回望这一年来的长征历程,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七律长征》。这首诗不仅语言美、韵味美,节奏更美,同学们也带着这种豪情壮志来诵读这首七律长征。让学生汇报学习这首诗后的收获,帮助学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对长征精神的体会以及表达对一代伟人的崇敬之情。(五)拓展延伸,学习长征在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情感之后,我及时出毛泽东和红军将士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写下的另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引导学生课外诵读,将语文学习由课堂之内延伸到课堂之外。一方面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毛泽东的诗词斗志高昂的风格,另一方面进行诗词积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语文素养。最后,教师谈话让学生在讨论中懂得在今天的和平年代里,新的世纪有着新的挑战,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仍然需要长征精神。【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语文走向生活。一堂课是结束了,但那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中点,而不是终点。拓展性作业的设计将这堂课的句号改成了省略号,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