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3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相互指出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研究改进方案,从而互相提高、共同进步(江南博哥)的教学反思方法属于______。A.观摩与交流B.专题研究C.再现反省D.写教学日志正确答案:A[解析]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主要有观摩与交流、专题研究、再现反省、写教学日志和行动研究。观摩与交流是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相互指出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研究改进方案,从而互相提高、共同进步的教学反思方法,A项正确。
B项,专题研究是指教师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归结为几个不同的专题,邀请同事或专家型教师座谈,共同商定解决问题的办法,集思广益的教学反思方法。
C项,再现反省是目前采用的一种比较先进的反思措施。它是指学校投资录像设备,将教师的课堂教学情景实录下来,供讲课者自己评析教学用,或供专家型教师结合课堂情景对新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的教学反思方法。
D项,写教学日志是指在一节新课上完后,教师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写下来,与同事或专家型教师共同分析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整理完善后附在教案的后面的教学反思方法。
2.
某教师为了让学生树立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生态环境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象等。该情境属于______。A.化学史实情境B.学生经验情境C.学科问题情境D.社会问题情境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巾,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些社会现象是从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的,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该情境属于社会问题情境。故本题选D。
3.
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1O2B.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氧化反应C.该有机物只含有1mol双键D.该有机物在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3种正确答案:D[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0O2,A项错误。
该有机物存在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B项错误。
1mol该有机物含有1mol碳碳双键和1mol碳氧双键,C项错误。
该有机物在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3种,分别为邻位、间位、对位取代,D项正确。
4.
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被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液减轻痛痒C.使用明矾可以使海水变成淡水D.用燃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正确答案:C[解析]煮沸的方法能使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水垢),进而以水垢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A项合理。
蚊虫分泌的液体显酸性,肥皂液显碱性,故被蚊虫叮咬后涂抹肥皂液,可因蚊虫分泌物与肥皂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而减轻痛痒,B项合理。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使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而沉降,因此具有净水的效果,但明矾不能除去水中的盐类物质,不能使海水变成淡水.C项不合理。
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因此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种类较多,其燃烧基本无味;羊毛和合成纤维燃烧冷却后,羊毛易捻成灰,而合成纤维一般会变成很硬的球,因此用燃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D项合理。
5.
某教师在讲述金属钠的性质时,向学生演示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了金属钠所具有的部分性质。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______的化学教学原则。A.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B.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C.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D.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正确答案:C[解析]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原则指教师要抓住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基本特征,组织、运用好各种实验,发挥实验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以及态度、方法等的激励、引导作用,使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题干中,教师的做法与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相符,C项正确。
A项,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原则指教师既要运用归纳的方法,研究不同物质之间共性的化学规律,又要不断揭示物质的特性,寻求反例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系统、完备的化学科学体系。
B项,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传授化学语言,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化学语言描述化学现象,概括化学规律,体现化学思想。
D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原则指在教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教学生正确对待科学,即着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完善心智,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6.
某学生在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时,将氮及其化合物做成了下图所示的线索图。该学生采用的学习策略是______。
A.联系-预测策略B.概念图策略C.知识结构化策略D.多重联系策略正确答案:C[解析]知识结构化策略是指将事实性知识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归类、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知识结构化策略包括顺序关系、因果关系、种属关系和功能关系等。其中,顺序关系是指以同一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中该元素化合价的高低为线索,将不同类别的物质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主线。因此,题干中,学生采取的学习策略是知识结构化策略中的顺序关系,C项正确。
A项,联系一预测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时,有意识地抓住其与化学理论性知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及物质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这些联系为依据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性质作出预测。
B项,概念图策略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义及与其他概念之间联系的一种策略。
D项,多重联系策略是指在学习化学用语时,有意识地将化学符号与它所代表的宏观事物、所反映的微观结构有机联系起来,深入挖掘符号本身所代表的多重意义,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原理知识的学习与化学符号技能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7.
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的功效。绿茶中的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6个氢原子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8:26:23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组成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单宁酸的化学式可知,单宁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A项正确。
由单宁酸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52个氢原子,B项错误。
根据单宁酸的化学式可知,一分子该物质含有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76:52:46=38:26:23,C、D两项正确。
8.
一般来说,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具有下列哪几方面的指向?______
①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②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
③对自己、对化学学科知识和化学教学的理解的反思
④对自己教学研究状况的反思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D[解析]总结一线教师教学反思的特点可以发现,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一般具有四个方面的指向:一是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二是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三是对自己、对化学学科知识和化学教学的理解的反思;四是对自己教学研究状况的反思。①②③④均正确,故本题选D。
9.
在“中和滴定”一节课中,教师首先讲述中和滴定原理,接着进行规范的演示,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地完成某一动作,借以形成中和滴定的技能、技巧。该教学片段中没有体现的教学方法是______。A.讲授法B.演示法C.参观-调查法D.练习法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首先讲述中和滴定的原理,体现了讲授法的运用;接着进行规范的演示,体现了演示法的运用;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地完成某一动作,体现的是练习法的运用。故本题选C。
10.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是______。A.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B.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C.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的衔接正确答案:A[解析]新增的这些内容都是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变化是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故本题选A。
11.
某次期末考试,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分别编制A卷和B卷两种试卷,衡量两次测验的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学生学业水平的实际程度。衡量测验的正确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是______。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正确答案:B[解析]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的东西。题干体现的指标是效度,B项正确。
A项,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C项,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
D项,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测验是否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12.
下列关于活动表现评价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A.活动表现评价的主要形式是自我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既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C.活动表现评价的主要形式是教师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只能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开展正确答案:B[解析]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过程性的综合评价,用于教师对课堂科学探究、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活动的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可以有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问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活动表现评价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活动表现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又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评价。故本题选B。
13.
有关探究式教学,下列教师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张老师认为“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因此所有教学内容都应使用探究式教学”B.李老师认为“化学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因此开展探究式教学就是多做实验”C.王老师认为“探究式教学就是要注重教学过程,而不必关心教学结果如何”D.孙老师认为“探究式教学可以有多种形式,分组讨论、小组辩论等都是很好的探究式教学形式”正确答案:D[解析]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采用探究式教学还是接受式教学应该视教学内容而定。探究式教学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在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A项错误。
探究式教学可以有多种方式和不同水平。在课堂上进行逻辑推理或小组辩论,也是很好的探究式教学的形式,因此开展探究式教学并不等于多做实验,B项错误,D项正确。
探究式教学既重视结果,又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只是与接受式教学相比更注重过程的体验,C项错误。
14.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0.2g重水(D2O)所含的中子数为0.1NAB.1mol甲基(一C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C.0.1mol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10mL10mol·L-1的NaF溶液中含F-的数目为E.1NA正确答案:A[解析]0.2gD2O的物质的量为,每个D2O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故0.2g重水(D2O)所含的中子数为0.1NA,A项正确。
甲基是甲烷失去一个H原子后剩余的部分,所以一个甲基中的电子数为9,故1mol甲基(一CH3)所含的电子数为9NA,B项错误。
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Na2O2与足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故0.1mol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生成O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转移的电子数=0.05mol×[0-(-1)]×2=0.1mol,故0.1mol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项错误。
F-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所以10mL10mol·L-1的NaF溶液中含F-的数目小于0.1NA,D项错误。
15.
下列关于化学教学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A.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的预期,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B.教学目的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C.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D.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正确答案:B[解析]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最终行为,是对教学活动的预期,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A项正确。
教学目的通常是指某一社会或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学领域给教师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普通要求与具体结果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B项错误。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对教学活动起设计指导作用,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照,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C项正确。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所要达到的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D项正确。
16.
下列关于化学知识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A.CO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属于化学情意类知识B.收集Cl2属于化学技能性知识C.CO2可与Na2O2反应属于化学理论性知识D.元素周期律属于化学事实性知识正确答案:B[解析]化学情意类知识是指能对学生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产生影响的有关内容,它包括科学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科学的物质观、对化学科学的认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情感等。化学技能性知识是指与化学事实性知识、化学理论性知识相关的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知识内容。化学理论性知识是指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化学事实性知识是指与物质的性质密切相关的反映物质的存在、制法、保存、用途、检验等多方面的知识,也即通常所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CO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属于化学事实性知识,A项错误。
收集Cl2涉及实验操作,属于化学技能性知识,B项正确。
CO2可与Na2O2反应属于化学事实性知识,C项错误。
元素周期律属于化学理论性知识,D项错误。
17.
“概念形成策略”是学生学习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策略之一。根据这一策略原则,在给初中学生讲授“置换反应概念”时,通常讲授顺序应选择______。
A.首先讲概念,然后讲通式,最后举实例
B.首先列举实例,然后讲授概念,最后抽象出通式
C.首先写出通式,然后归纳,最后讲概念
D.首先讲概念,然后举出实例,最后总结、归纳出正确答案:B[解析]概念形成策略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具体例证中,以比较、辨别、抽象等形式自己概括出事物关键特征的一种学习策略。概念形成策略的实施步骤依次为呈现实例、确认概念、强化练习、发展思维技巧。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概念形成策略的讲授顺序。故本题选B。
18.
有机物不可以发生的反应有______。A.加成反应B.消去反应C.银镜反应D.酯化反应正确答案:B[解析]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醛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银镜反应,A、C两项错误。
该有机物含有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D项错误。
该有机物虽然含有羟基和-Cl,但是与这两个取代基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H,因此不可以发生消去反应,B项正确。
19.
新课程把化学教学过程看作是______。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D.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正确答案:A[解析]新课程把化学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故本题选A。
20.
实验室模拟工业设备制取高纯铁。用惰性电极电解FeSO4溶液制备高纯铁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阴极主要发生反应:
B.阳极主要发生反应:
C.电解液中的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迁移
D.可用高纯铁电极作阴极正确答案:C[解析]题干所给装置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Fe2+-2e-2Fe3+,总电解反应方程式为,A、B两项正确。
阴离子移向阳极,且连接电源正极的为阳极,故电解液中的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由左向右迁移,C项错误。
连接电源负极的为阴极,阴极材料没有特殊要求,故可用高纯铁电极作阴极,D项正确。
二、简答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要求教师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为此,教师应自觉地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所设计的各种学习活动和所运用的各种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问题:1.
化学教学反思的含义是什么?正确答案: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既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个人化学教学情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对教师专业的认同等密切相关,并且相互作用的过程。
2.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以促进教学?正确答案: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如撰写“教学反思札记”或“教师成长札记”,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等进行剖析和总结;校内外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说课、听课、上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以教研促反思、以反思求优化、以优化保有效。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某教师在进行“制取二氧化碳”教学时,并没有完全遵从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按照教材所规定的实验方案做实验,而是在认真分析教材相应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几个相关活动主题,如:利用鸡蛋壳和食醋制取二氧化碳、利用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利用网络查找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资料等,让学生选择主题开展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教学。
问题:3.
上述过程体现了教师“用教材教”的教材观念,请简述“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区别。正确答案:“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方式上:“教教材”主要体现的是教师教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科书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忽视学生自身的情况,没有对教材进行整合加工,教材等于所有的教学内容。
而“用教材教”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程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②目标达成上:“教教材”只重视结果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忽视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形成。
而“用教材教”构建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初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4.
上述过程体现了哪些教学理念?正确答案:题干所述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
①知识、过程与态度并重,落实三维目标。材料中的教师并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精心设计多种教学活动,既注重了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又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了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了化学学习兴趣,增进了对科学的情感,落实了三维目标。
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材料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几个相关活动主题,并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开展活动,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
③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等多种手段,形象直观。材料中教师设计的主题活动给学生提供了生动的直观感知,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诊断题(本大题15分)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K+、Mg2+、Al3+、中的若干种离子,现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现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并且沉淀有减少的过程,最终仍有沉淀。
②过滤沉淀,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什么?不能确定含有的离子是什么?
【解题结果】有很多学生提交了下面的答案:肯定含有的离子是Na+、Mg2+、Al3+,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K+、。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本题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什么?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什么?正确答案:肯定含有的离子是Mg2+、Al3+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Na+、K+。
2.
试对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正确答案:产生错误的原因:学生忽略了实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NaOH溶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直接由焰色反应现象推测出溶液中含有Na+,但未考虑到Na+可能是由加入的NaOH溶液引入的。另外,学生没有考虑到溶液中正负电荷要相等,从而忽略了的存在。
3.
为了确定该溶液中离子的真实存在情况,还需要做的实验及其现象和结论是什么?正确答案:①另取原溶液,用清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则含Na+;②同样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则含K+。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2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元素周期律”时的教学片段。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多媒体展示:课题名称——元素周期律。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化学中一条重要的规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谁发现的呢?
多媒体展示:门捷列夫的头像,以及门捷列夫的名言——什么是天才?一生努力便成天才!
师:元素周期律是俄国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结束了无机化学的混乱状态,为我们学习元素的性质提供了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今天,我请同学们当一次小门捷列夫,自己去发现元素周期律。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和信心?
生:有!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对“发现”元素周期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学生主动探索发现
发现目标之一: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多媒体展示:研究对象——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观察分析1~2号,3~10号,1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以“1→8”重复出现。
教师引导讨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这种变化像日历中星期天→星期六重复出现一样,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可以叫作什么?
生:周期性变化!
学生归纳:随着原子序数递增,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发现目标之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多媒体展示:1~2号,3~10号,1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学生观察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1→+7价、-4→-1价重复出现。
教师引导讨论: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学生归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发现目标之三: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3)巩固拓展,迁移创新
巩固练习:设计一张由1~18号元素组成的小元素周期表。学生纷纷动脑、动手,各显其能,设计了各种形式的元素周期表。最后通过评比表扬了“门捷列夫小元素周期表”和富有创意的“环形元素周期表”。
问题:1.
结合案例,简述案例中的学习方式有何优缺点?正确答案:案例中的教师指导学生采取了发现学习的学习方式。发现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
发现学习的优点:①能使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得到充分激发;②能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提高;③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
发现学习的缺点:①受到学习科目、学习内容及学生自身心智的制约;②适用范围有限,并非所有科目都适合使用发现学习;③学生掌握知识的总量有限;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且有些发现不一定有意义。
2.
结合案例,分析该学习方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模式。正确答案:根据发现学习理论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发现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模式可设计为如下图所示。
3.
结合案例,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含义以及实质。正确答案: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30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复分解反应”的内容标准为“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复分解反应”的部分内容如下所示。
要求:1.
请对“复分解反应”进行教学前的教材分析。正确答案:复分解反应是重要的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也是酸、碱、盐相互反应的核心内容,因此本课题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部分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把握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理解,即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本课题也是对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知识的有效归纳,学生对其的掌握能帮助他们有效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
2.
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复分解反应”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不少于300字)。正确答案:教学设计
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进行;能够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分类学习和归纳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独立思考,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解构与建构,促使自身基础知识得到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分解反应相关的故事情境的设置,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以及化学的奥秘,增强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通过应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反应,领会学以致用的思想。
②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教学难点:对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③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等。
④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播放视频: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
【教师讲授】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于10月5日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复分解反应如此不平凡,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它吧!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实验室通常用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教师提问】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的组成相似,它们能否也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呢?
【实验探究】教材中的实验11-1。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实验11-1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碳酸钠+盐酸碳酸氢钠+盐酸现象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迅速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有二氧化碳生成有二氧化碳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教师提问】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我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来鉴别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
【实验探究】教材中的实验11-2。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实验11-2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现象试管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数控板料折弯机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除湿机用压缩机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皮肩带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转速计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电动管道疏通器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电流转换器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2024年家具制造公司劳动合同标准版本(二篇)
- 电动剪毛机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羽毛掸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风笛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神经系统肿瘤
- 危重症患者疼痛与意识状态的评估
- 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解决方案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 产科医生进修汇报
- 八年级语文(完整版)标点符号及使用练习题及答案
-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经济效益分析
- “三新”背景下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策略 课件
- 尿素乳膏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皮肤病的研究
- MOOC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同济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市场营销策划(本)-形考任务二(第五~七章)-国开(CQ)-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