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化学模拟题15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化学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A.加酶洗衣粉可以很好地洗涤毛织品上(江南博哥)的污渍B.从花生中提取的生物柴油与由石油炼得的柴油都属于烃类物质C.用石灰水或MgSO4溶液喷涂在树干上均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D.含氟牙膏能抑制口腔细菌产生酸,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减少龋齿正确答案:D[解析]毛织品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加酶洗衣粉不能洗涤毛织品;通过花生提取的生物柴油的组成主要为甘油与高级脂肪酸形成的酯,属于烃的衍生物,从石油中炼得的柴油是烃类物质;石灰水能使蛋白质变性,但MgSO4溶液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MgSO4溶液不能杀死虫卵;含氟牙膏中含有Na2PO3F、NaF,能抑制口腔细菌产生酸,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或减少龋齿。
2.
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A.过滤B.萃取C.分液D.蒸馏正确答案:D[解析]酸坏之酒中含有乙酸,乙酸和乙醇的沸点不同,可用蒸烧的方法分离,为蒸馏操作。
3.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7g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
B.18g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
C.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3NA
D.1L0.5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5NA正确答案:A[解析]CnH2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n,7gCnH2n的物质的量为则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因此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18gD2O的物质的量为重水中含有9mol质子,含有的质子数目为9NA;标况下,CHCl3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CHCl3的物质的量;1L0.5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溶质Na2CO30.5mol,部分水解,溶液中数目小于0.5mol,含有的数目小于0.5NA。
4.
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D.1mol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正确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吲哚的分子式为C8H7N;苯环是平面六边形,—CHO中C原子是sp2杂化,空间构型是平面形,因此苯甲醛中所有原子可能全部共平面;苯甲醛中含有醛基,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出现砖红色沉淀,中间体不含有醛基,不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出现砖红色沉淀,因此,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1mol中间体含有2mol苯环和1mol碳碳双键,因此,1mol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7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
根据反应KMnO4+FeSO4+H2SO4→MnSO4+Fe2(SO4)3+K2SO4+H2O(未配平)设计如图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溶液的体积均为200mL,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石墨b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
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乙甲烧杯中移动,保持溶液中的电荷平衡
D.忽略溶液体积变化,Fe2(SO4)3浓度变为1.5mol/L,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0.1mol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所给反应方程式,Fe2+的化合价升高,依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可知石墨b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项说法正确;石墨a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B项说法正确;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同时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K+向甲烧杯移动,向乙烧杯移动,C项说法正确;生成Fe3+的物质的量为200×10-3L×1.5mol·L-1×2-200×10-3L×1mol·L-1×2=0.2mol,负极反应式为因此电路中转移电子物质的量0.2mol,D项错误。
6.
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______。A.燃烧的钠粒放入CO2中,燃烧且有白色和黑色颗粒产生,黑色颗粒是C,白色颗粒可能是Na2CO3B.NH3通入AgNO3溶液中,先有沉淀后消失,AgOH具有两性C.乙醇蒸气通过灼热的Fe2O3固体,红色固体变为黑色,且有刺激性气味,乙醇还原:Fe2O3一定生成Fe和乙醛D.灼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放出红棕色气体,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呈红棕色正确答案:A[解析]燃烧的钠粒放入CO2中,燃烧且有白色和黑色颗粒产生,黑色颗粒是C,白色颗粒可能是Na2CO3,反应方程式为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先有沉淀后溶解是因为AgOH与氨水发生了络合反应,AgOH不是两性氢氧化物;乙醇蒸气通过灼热的Fe2O3固体,乙醇一定被氧化为乙醛,但生成的黑色固体除铁外还可能是四氧化三铁或氧化亚铁;灼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放出红棕色气体,也可能是浓硝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或是浓硝酸被木炭还原生成的一氧化氮遇空气中的氧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7.
t℃时,将0.200mol/L的某一元酸HA与0.200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如表所示:微粒H+Na+A-浓度(mol/L)2.5×10-100.1009.92×10-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所得溶液中:c(Na+)>c(A-)>c(HA)>c(OH-)B.t℃时,水的离子积Kw<1.0×10-14C.t℃时,一元酸HA的电离常数K=3.10×10-8D.t℃时,0.100mol/LNaA溶液中A-的水解率为0.400%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电荷守恒,c(Na+)+c(H+)=c(A-)+c(OH-),c(OH-)≈8.000×10-4mol/L;将0.200mol/L的某一元酸HA与0.200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是0.100mol/LNaA,则所得溶液中:c(Na+)>c(A-)>c(OH-)>c(HA),A项错误;t℃时,水的离子积KW=8.000×10-4×2.500×10-10=2.000×10-13>1.000×10-14,B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c(A-)+c(HA)=0.100mol/L,c(HA)=8.000×10-4mol/L,t℃时,一元酸HA的电离常数C项正确;t℃时,0.100mol/L的NaA溶液中发生的水解反应为则A-的水解率为D项错误。
8.
20℃时,向100g未知浓度KCl溶液中加入5gKCl后,一定正确的是______。A.溶液质量变为105gB.溶质质量发生变化C.溶液浓度变大D.溶剂质量不变正确答案:D[解析]如果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则加入5gKCl后,KCl不会溶解,溶液和溶质的质量都不变,A、B两项错误。如果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则加入5gKCl后,KCl不会溶解,溶液浓度也不会发生变化,C项错误。向100g未知浓度KCI溶液中,则加入5gKCl,加入的是溶质,溶剂质量是不会变的,D项正确。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B.
C.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D.正确答案:B[解析]羟基的电子式为项错误。的结构中含有酯基,B项正确。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相同,因为加氢后双键变为单键,单键可以旋转,双键不能旋转,所以单键是一样的,而双键会有顺反之分,C项错误。水解方程式为D项错误。
10.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______。A.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Cl2B.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C.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D.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正确答案:A[解析]若甲为Fe,丁为Cl2,则甲和丁生成乙FeCl3,FeCl3与Cl2不能继续反应,A项错误。若甲为焦炭,丁为O2,则转化关系为B项正确。若甲为SO2,丁为NaOH,则转化关系为C项正确。若甲为AlCl3,丁为NaOH,则转化关系为D项正确。
11.
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编写强调STSE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其中STSE是______的缩写。
①科学
②技术
③生活
④社会
⑤环境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正确答案:C[解析]STSE是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缩写。STSE教育要求学生在具有真实性和综合性的背景中接受科学教育。
12.
下列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是______。A.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B.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性质C.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D.感受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正确答案:B[解析]A、C两项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D项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3.
下列选项中,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一级主题的是______。A.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B.科学探究C.化学物质与健康D.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正确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包括5个一级主题,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
14.
教学目标设计的首要依据是______。A.学生的实际B.教师的实际C.社会的实际D.教学内容的实际正确答案:A[解析]教学在其终极意义上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最根本的。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要以学生的实际作为首要依据。
1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关于以“实验为基础”中实验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B.实验事实和实验结论C.实验事实和实验主体D.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主体正确答案:A[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指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的方法论。
16.
下列表述能突出体现化学教学过程特殊性的是______。A.以实验为基础,以化学用语为工具B.教师讲,学生听C.培养学生科学素养D.理性思维和动手操作相结合正确答案:A[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因此A项为化学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17.
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酸”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的性质,然后总结出了酸的通性。该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______。A.归纳法B.演绎法C.实验法D.探究法正确答案:A[解析]归纳法是指从实验和观测的事实材料、实验数据出发,推导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演绎法是指从一般规律出发,运用数学的演算或者逻辑的证明,得出特殊事实应遵循的规律即“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探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探究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创设情境,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获得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以一定的理论假设做指导,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题干中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归纳法。
18.
某学生在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部分的学习时,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正确地闻气味。该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______。A.多重联系策略B.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C.练习-反馈策略D.元认知策略正确答案:B[解析]多重联系策略是指在学习化学用语时,有意识地将化学符号与它所代表的宏观事物、所反映的微观结构有机联系起来,挖掘符号本身所承载的多种意义,使化学用语的含义具体化,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学习;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是指在进行识记时,要学会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练以及用手写等;练习一反馈策略是指在理解化学技能性知识意义的基础上,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的一种动作,使其达到自动化的水平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题干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19.
化学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______。A.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地发展B.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出评价C.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D.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正确答案:A[解析]化学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地发展。
20.
学校中教师间的听评课是最常见的教学研讨活动,其目的是______。A.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促进教师的教研能力的发展D.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正确答案:A[解析]学校中教师间的听评课是最常见的教学研讨活动,其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简答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某教师在进行“燃烧和灭火”一节的教学时,引入环节的设计方案。
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多届奥运会火炬的点火方案,如悉尼奥运会的水下点火、我国在珠穆朗玛峰的火炬传递等,同时介绍了不同的点火方案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是什么。进而提出问题:在讨论点火问题时,研究人员必须思考哪些问题?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1.
你认为选取和使用情境素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正确答案:①情境作用的全面性:情境创设既要为认知学习和行为服务,也要为情感学习服务。②情境作用的全程性:情境创设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③情境作用的发展性:情境创设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还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④情境的真实性: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越可靠,就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使学生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⑤情境的可接受性:情境创设要设计好“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
2.
请你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列举2种常见的学习情境创设方式,并简述其功能。正确答案:在有关“元素”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表,从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在有关“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中通过“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的实验来设置学习情境。这一方面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学业评价,其功能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业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问题:3.
对于课程实施活动来说,良好的评价活动的特征有哪些?正确答案:良好的评价活动应具备下列特征:关注学生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评价标准应清晰、完备,保证评价的信度与公平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应科学、简捷易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能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任务真实和公平,能提供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并符合学生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能让教师据此做出正确决策以改进教学。
4.
化学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哪些?正确答案:化学教学中,常见的评价方式有纸笔测验、学习活动表现评价、即时评价、作业评价和档案袋评价。
三、诊断题(15分)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面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6.403.204.000.50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0.50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表所示:选项ABCD比例6.3%37.5%22.0%34.2%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什么?正确答案:本题正确选项为B。
2.
请分析其余三个选项,并诊断学生解答错误的原因。正确答案:误选A项的原因:对催化剂的概念理解不清楚,不会根据反应质量的增加或减少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误选C项的原因和A项的原因基本相同:误选D项的原因:不清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与已知条件中物质质量的关系。
3.
如果要你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方法是什么?正确答案:B。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b的质量减少了3.20g-2.56g=0.64g,c的质量增加了7.20g-4.00g=3.20g,而d的质量没有变化,则d可能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质量应该减少3.20g-0.64g=2.56g,所以反应后a的质量是6.40g-2.56g=3.84g,B项不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d是催化剂,所以A、C两项正确。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设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x:y,根据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则x:y=2:1,D项正确。
四、案例分析题(20分)案例: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对比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
【演示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木炭,先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学生注意观察燃烧现象。
【演示实验2】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杆,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点燃火柴杆,至其快烧尽时,伸入充满氧气且瓶底有少量水(或铺少量沙子)的集气瓶中。学生注意观察燃烧现象。
【演示实验3】把一段蜡烛放在燃烧匙中,在空气中点燃,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学生注意观察燃烧现象。
教师写出【实验1】中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尝试写出【实验2】和【实验3】中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小组讨论】
1.结合上述实验现象思考,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和在空气中的燃烧相比,有什么不同?
2.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吗?
3.结合【演示实验1】和【演示实验2】的文字表达式,从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种类和数目来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讨论结果】1.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氧气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3.【实验1】和【实验2】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中都有氧气。
教师引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巩固练习】略。
问题:1.
在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请你谈一下自己的想法。正确答案:首先,在准备反应装置时,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其次,用火柴引燃细铁丝,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进氧气瓶中,避免木条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影响实验效果。
2.
化学演示实验有哪些基本特点?正确答案:化学演示实验的基本特点:示范性、直观性、灵活性、时间性、简洁性。
3.
教师在做化学演示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正确答案:教师在做化学演示实验时应注意:①准备充分,确保成功;②现象明显,易于观察;③操作规范,注重示范;④演、讲结合,启迪思维;⑤简易快速,按时完成;⑥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
五、教学设计题(30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分内容
内容标准: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②实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③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④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
材料二
某版本化学教科书“制取氧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实验2-5】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如图2-14)。
(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编号现象(1)
(2)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分解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要求:1.
谈谈氧气的制法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的地位。正确答案:氧气的制法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这部分内容在课标中是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和二级主题学习基本实验技能、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包含的内容,它在教材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气体制备的起始,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启后:为之后的“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作铺垫,因此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气体制备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动手操作中体会实验原理、装置的制约关系,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为以后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离婚合同:两个孩子抚养与财产分配版B版
- 2025年度文化产业园物业委托管理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商用厨房设备安全检测及认证合同3篇
- 2025年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调解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珠宝首饰代工定制合同范本(高品质)4篇
- 2024美甲店美甲技师劳务外包合同参考3篇
- 2025年度智能化工厂承包合同范本8篇
- 2025年度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承包合作协议样本4篇
- 2024版画室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LED照明产品智能照明系统集成设计与施工合同3篇
- 血液净化十大安全目标课件
- 鼻窦负压置换疗课件
- 国际森林日森林防火教育宣传主题班会PPT模板
- 2020新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三重点短语归纳小结
- 药厂质量管理部QA人员岗位设置表
- 剑桥国际少儿英语“第三级”单词默写表
- (精心整理)高中生物必修二非选择题专题训练
-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混合运算
- 福建省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
-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任职表态发言
- HXD1D客运电力机车转向架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