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黑龙江七台河市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黑龙江七台河市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黑龙江七台河市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黑龙江七台河市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黑龙江七台河市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黑龙江七台河市高考历史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文化代表有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这些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和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可以用来说明A.世界各区域文明中我国最早 B.中华文明具有多源性特点C.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D.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2.18世纪的法国令人向往,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大大发展了起源于英国的启蒙运动。他们苦苦思索个人权利从何而来,国家权力从何而来,如何处理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核心问题。下列项中,与这些“核心问题"的思考对应正确的是A.自由平等--社会契约--理性王国 B.人民主权--自由平等--以民为本C.天赋人权--开明专制--分权制衡 D.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分权制衡3.董仲舒为树立儒家之权威,曾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绝”,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其他学说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就是在官场之中,武帝也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色彩的人物。这说明汉武帝A.顾忌新儒家,承天意施政 B.以“外儒内法”之术治国C.兼用百家之学以粉饰统治 D.容许多元文化并存,统治开明4.“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体现了普罗塔哥拉鲜明的反传统倾向,它既否定了传统的神本主义,也破除了绝对权威主义。下列与普氏观点最接近的说法是:()A.“格物致知” B.“知识即感觉”C.“因信称义” D.“知识即美德”5.明弘治四年,邱浚入阁为文渊阁大学士,此前他是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入阁时加太子太保,从一品。邱浚入阁,开了六部尚书入阁的先例。这说明A.内阁成为法定行政机构B.六部尚书的权力大为削弱C.内阁地位已经高于六部D.六部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6.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东汉)王充《论衡》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7.“21世纪的文化产业是一个集中代表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创新领域。新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建立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正以文化产业为中轴线全面展开。”材料观点反映出A.文化价值差异阻碍全球化B.国际格局逐渐演变C.文化产业代表全球价值观D.全球化的深入发展8.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和革命派 D.维新派和革命派9.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该会议A.标志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B.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D.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10.下图是某一机构的示意图(局部),据此判断这一机构最有可能是A.宣政院 B.内阁 C.鸿胪寺 D.理藩院11.在惠帝、文帝、景帝期间,担任丞相的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汉武帝时,他和丞相多有不合,经常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后来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还任命平民出身的儒生担任丞相。这一措施A.改变了贵族垄断国家权力的局面 B.削弱了诸侯的势力C.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D.加强了君主的权力12.对下图解读中,正确地揭示了中西科技发展轨迹上的差异的是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二战后,法西斯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别占领。1948年春,美英法组成了西占区。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经济完全崩溃。占领当局最初实行的是管制经济,在对德实施民主化改革过程中,一方面瓦解法西斯的中央统治经济,一方面支持德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实施的改革。1948年,艾哈德被任命为西占区经济管理局局长。艾哈德采用米勒·阿尔马克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来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1948年6月,改革从整顿货币体系入手,进而取消配给,放开价格,推动西占区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同时,在促进生产发展的前提下,进行以减税为内容的税收改革,刺激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改革期间,德国经济充满了风险与危机,其间,新政府能顺利渡过难关,美援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1952年,联邦德国经济的主要指标均已超过战前水平,顺利实现了经济复兴计划,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摘蹁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下)》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艾哈德经济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艾哈德经济改革的意义。14.(20分)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今年5月18日是美国总统签署《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法案》80周年纪念日。当时为扩大内需开展了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管理局作为联邦机构,被授权对流域进行开发和管理。20世纪60年代,由于私营电力公司反对,政府不再无偿拨款,管理局探索出一条依靠电力销售和发行债券维持运行的发展道路,被誉为“具有私营企业灵活性的独立国营公司”。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在不同时期开发田纳西流域对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反映了黄河、辽河、长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都出土了玉器、祭坛、神庙,表明黄河、辽河、长江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明起源有多个中心,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源性。B正确;材料只反映了我国的文明特点,‘我国最早’的说法材料不能反映,A错误;礼乐制度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时间不符,C错误;家国一体指的是一个人既是家族的族长,又是国家的掌权者,家既是国,国就是家,材料未体现,D错误。故选B。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赋人权思索的是个人权利从何而来,社会契约思索的是国家权力从何而来,分权制衡思索的是如何处理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故D正确;自由平等、人民主权和个人权利从何而来无关,故AB错误;开明专制和国家权力从何而来无关,故C错误。3、D【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汉武帝既给儒家以尊崇的地位,又给其他学派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汉武帝容许多元文化并存,实行开明统治政策,因此D选项正确;这并非是汉武帝顾忌新儒家,也无法体现对天意的顺承,A选项错误;B选项与重用阴阳家、道家等人物不符,排除;汉武帝兼用百家思想,并非只为粉饰统治,C选项错误。故选D。4、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历史内容的共性进行归纳的能力。题中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的角度是主观唯心主义,选项中B项“知识即感觉”与之相符。其它三项与题意不符。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名师点睛】智者学派和苏格拉观点的异同:相同

都体现了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

不同

哲学研究重点不同

智者学派

社会

苏格拉底

认识人自己

对知识的看法不同

智者学派

知识是为了适应民主政治需要

苏格拉底

知识即美德,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美德”的认识。

对真理的看法不同

智者学派

“人是万物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苏格拉底

认为“善”“美德”就是真理

亚里士多德

提出真理高于一切

对政治的看法不同

智者学派

基本上适应民主政治的发展

苏格拉底

反对过激的、泛滥的民主政治

背景不同

智者学派

民主政治繁荣时期

苏格拉底

民主政治出现危机、民主制度弊端暴露时期

5、C【解析】

根据材料“邱浚入阁,开了六部尚书入阁的先例”可知,内阁地位已经高于六部,C选项符合题意。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A选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六部尚书的权力大为削弱,B选项排除。六部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说法错误,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不能统帅六部,无决策权,D选项排除。【点睛】明朝内阁是明朝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6、B【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男女各二人”可知,三个历史文献的记述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农业经营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没有体现出精耕细作的特点,排除C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女织”的特点,排除D项。【点睛】材料型选择题多在题干和选项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有些选项也许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中反映不出来,不能选择。7、B【解析】据材料中“21世纪的文化产业是一个集中代表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创新领域”说明了文化价值是利于全球化的发展,故A项排除;结合材料中“全球性创新领域”“正以文化产业为中轴线全面展开”说明了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反映的是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文化价值代表的是创新领域,而不是全球价值,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国际格局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点晴:解答本题需要准确理解“文化价值”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抓住材料中文化价值对世界的影响。8、D【解析】

由题干中“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可知守旧党是顽固势力,由“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中“变法”的信息可知中立党是维新派,由“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中“作乱”的信息可知维新党是革命派,D正确;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BC。9、A【解析】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说明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标志着政治协制度正式确立,故A项正确。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1956年“长期共存,荣辱与共”方针提出,故B项错误。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是1949年新政协会议,故C项错误。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1956年,故D项错误。【点睛】(1)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政治协商会议,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10、D【解析】

从图中机构负责归档汉、满、蒙等民族事务,设有俄罗斯馆、木兰围场和喇嘛印务馆等,可以推理出其为清代负责管理民族事务的理藩院,D项正确;宣政院是元代的中央机构,与“木兰围场”等不符,A项错误;明清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B项错误;清代负责外交、礼仪的鸿胪寺内,不会出现喇嘛印务馆、“木兰围场”等事务,C项错误。11、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并且组成了中朝分割丞相的决策权,进而加强了专制君主的权利。D正确;秦朝郡县制的实行改变了贵族垄断国家权力的局面,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削弱丞相的势力,而不是诸侯,B排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使儒家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材料未反映,C排除。故选D。1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图中两条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15世纪后我国科技落后于西方,A项错误;C项错误,我国科技达到最高峰是15世纪前;D项说法错误,我国科技走向衰落应该是15世纪后;B项正确;通过图片可以看出15世纪前后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科技,出现逆转。故本题答案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科技·科技发展的趋势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二战后德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崩溃;德国西部被英法美占领,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艾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