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覃(结直肠癌)中医护理常规_第1页
肠覃(结直肠癌)中医护理常规_第2页
肠覃(结直肠癌)中医护理常规_第3页
肠覃(结直肠癌)中医护理常规_第4页
肠覃(结直肠癌)中医护理常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肠草(结直肠癌)中医护理常规肠覃属于积聚、脏毒、锁肛痔、肠风、下痢、肠瓣等疾病范畴。结肠癌是指结肠黏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肿瘤。直肠癌是指发生于肛缘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恶性肿瘤。一、护理评估(I)观察患者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2)评估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3)观察腹泻或便秘者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有无诱发因素;黏液血便者大便性质、出血程度、排便时间。(4)了解患者饮食、生活习惯,评估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消瘦、贫血、乏力等症状。(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6)中医证型:①脾肾阳虚证。证候: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②肝肾阴虚证。证候;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黏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③气血两亏证。证候: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④痰湿内停证。证候: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⑤瘀毒内结证。证候;面色暗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暗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肿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生活规律,劳逸结合。(3)患者宜进软食,禁粗纤维及油炸食品,多食白肉(鸡肉、鱼等)、低脂肪饮食,小麦纤维能降低结肠腺瘤的复发率。(4)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大便次数增多,要注意护理好肛周或造痿口周围皮肤;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促进大便规律。(5)化疗用药护理:持续静脉滴注化疗药物时,最好建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导管(PICC)等中心静脉导管,以保护血管,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注意观察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应的处理。(6)患者腹、盆腔进行放疗前应排空小便,以减少膀胱反应,放疗后要保持大便通畅。(7)需手术的患者应按外科系统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①术前护理:a.术前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饮食,以增强手术耐受力。b.向患者介绍与手术相关的目的与经过,做好患者心理护理。c.向患者介绍造口的相关护理知识。CL术前3日遵医嘱做好肠道准备。②术后护理:a.患者取半坐卧位,宜鼓励其早期进行床上活动,预防术后并发症。b.患者术后禁食2〜3日,提供肠外营养;3〜4日后进流质饮食,后慢慢改进软食,选择易消化、少渣的食物。c.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伤口渗出及引流情况,防止伤口感染,保持造疹口周围皮肤清洁。d.患者应保证良好的休息、充足的睡眠,促进体力的恢复。(8)给药护理:一般情况下中药汤剂宜温服;脾胃虚寒或寒凝气滞者,中药汤剂宜热服。有特殊治疗需要的应遵医嘱服用。(9)饮食护理:①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以增进患者食欲,保证营养。②治疗间歇阶段宜多给予患者具有补血、养血、补气作用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Io)情志护理:①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适应生理上的变化,避免情绪激动,积极配合治疗。②因化疗反应致体虚加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协助其做好生活护理,尽量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③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其心理支持。④鼓励患者间多沟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尽量使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处于最佳身心状态。(11)临证(症)施护:①恶心呕吐者,化疗可安排在饭前进行,遵医嘱给予针刺止吐治疗。亦可在化疗前1小时或化疗后4〜6小时遵医嘱给予镇吐剂。②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少量慢服、频服。③疼痛者,遵医嘱给予穴位注射、中药外敷等止痛治疗。(12)中医特色治疗护理:①腹胀:a.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肺俞等穴。b.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交感、皮质下等穴。c.遵医嘱给予肛管排气或中药保留灌肠。d.遵医嘱给予中药离子导人,取神阙、大肠俞、内关、脾俞、胃俞、肺俞等穴。e.遵医嘱给予艾灸,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②腹痛:a.评估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及伴随症状。b.如患者出现腹痛剧烈、痛处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时,立即报告医生,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c.遵医嘱给予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d.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交感等穴。e.遵医嘱给予中药外敷。③腹泻:a.观察患者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有无诱发因素。b.遵医嘱给予艾灸,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c.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神阙、内关、足三里等穴。d.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中皖、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④黏液血便:a.观察患者大便性质、出血程度、排便时间。b.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中脱、百会、足三里、三阴交、脾俞、梁门等穴。c.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肾上腺、皮质下、神门等穴。CL遵医嘱给予中药保留灌肠。

⑤便秘:a.观察患者排便次数、量、性质。b.遵医嘱给子穴位按摩,取天枢、大横、腹哀、足三里等穴,气虚者加取关元、气海等穴。c.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便秘点、大肠、内分泌等穴。d.遵医嘱给予艾灸,取关元、神阙、d.遵医嘱给予艾灸,取关元、神阙、气海、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穴。e.遵医嘱给予中药保留灌肠。⑥恶心、呕吐:a.观察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缓急、持续时间、次数,呕吐物的量及性状。b.遵医嘱给予艾灸,取中脱、内关、神阙、足三里等穴。c.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胃、肝、贲门、神门、交感等穴。d.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神阙穴。三、康复及健康指导(1)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必要时推荐食谱,改善患者原有饮食习惯。(2)指导患者适当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及精神紧张,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保持乐观情绪。(3)如患者出现疼痛、腹泻、便秘或肠梗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4)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按时到医院复查,指导其正确护理造痿口。(5)指导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坚持治疗。四、中医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1)放疗及放疗休息期间。①注意多休息,尽量减少外出,随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②多进食清淡、可口的补阴益阳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③注意放疗部位皮肤保护,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④出现头晕、发热、皮肤破溃时,及时就医。(2)化疗及化疗休息期间。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给予补血、养血、补气的扶正之品,以增强机体抵抗力。②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防止感冒。③指导患者有序进行八段锦、简化太极拳的锻炼。(3)饮食应有规律,少食豆类、红薯等易产气的食品,以清肠解毒、补益脾肾为调理原则。(4)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各种药物。并应定期检查,若症状出现明显变化时,应及时就诊检查。(5)中医特色饮食调护:①脾肾阳虚证:宜食温阳健脾的食品,如山药、桂圆、大枣、南瓜等,忌生冷瓜果、寒凉的食品。食疗方:大枣山药粥。山药30g,大事10枚,粳米IoOg,冰糖适量。将粳米、山药、大枣(去核)洗净,放入砂钢,加水适量,煮烂成粥,再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佐餐食用。②肝肾阴虚证:宜食滋阴补肝肾的食品,如芝麻、银耳、胡萝卜、桑甚等,忌温热之品。食疗方:银耳羹。银耳1朵,百合50g,枸杞子10g,莲子50g,冰糖适量。将银耳、百合、莲子泡开,加水适量,大火烧开,转中小火炳煮2小时左右,至汤稠加入冰糖、枸杞子,温凉食用。③气血两亏证:宜食益气养血的食品,如大枣、桂圆、莲子、鸡蛋、山药等,食疗方:桂圆山药羹。山药100g,桂圆肉15g,荔枝肉3个,五味子3g。梗米适量,淘洗干净,泡好备用。将山药刮洗干净后切成小薄片,将桂圆肉、荔枝肉、五味子均洗净备用。锅中加入约100OmL冷水,将粳米、山药片、桂圆肉,荔枝肉、五味子一起放入,用小火煎煮,待米烂粥稠时,用白糖调味,稍胸片刻即可。④痰湿内停证:宜食化痰利湿的食品,如白萝卜、莲子、意茂仁、赤小豆等。忌食大温大热之品。食疗方:赤小豆蕙或仁粥。赤小豆30g,蕙放仁30g。将赤小豆、蕙获仁加入适量水中,大火烧开,转小火烟煮2小时,加入冰糖,温凉食之。⑤瘀毒内结证:宜食化瘀软坚的食品,如桃仁、紫菜、览菜、油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