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征4R原则_第1页
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征4R原则_第2页
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征4R原则_第3页
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征4R原则_第4页
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征4R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usiness,Societ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发展循环农业

促进山东现代农业建设山东农业大学E-mail:lizj@Tel报内容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征循环农业与现代农业的联系山东循环农业发展对策与思考一、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征4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可控性基本特征(“四化”)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产和生活的无害化核心科学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基本特征生物化信息化安全化环保化循环化标准化二、循环农业与现代农业的联系现代农业是伴随人类经济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具有相对性、时代性、区域性特点。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一种农业形态。关联性。现代农业与循环经济是紧密相连的,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必然性。发展循环农业推动农业领域“产业共生”、“要素耦合”、“整体循环”、“综合利用”和“产业生态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协调性。发展循环农业更具优势。融合性。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如何有机的融合?三、山东循环农业发展对策与思考山东农业蓬勃发展,但仍未彻底摆脱传统经济的束缚。而且部分地区农业自身污染日趋严重。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以及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山东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空间进一步受到了挤压,资源约束出现了日益突出的态势。更有相应的环境、经济及社会负效应,都成为制约山东农业发展的瓶颈(一)对策:科学规划布局,建立不同层次的循环农业试点

加快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支撑加快科技进步,突出技术支撑集约多维用节约地技术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及有机废弃物转化再生技术农田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减轻农业自身污染的农作技术(二)思考?(作物作物秸秆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物秸秆生产量情况作物播种面积千hm2总产万t单产Kg/hm2经济系数秸秆总量万t小麦3354.521889.7956340.412719.45玉米2753.591761.2863960.452152.68稻谷125.68106.6184830.4797.54地瓜282.2209.1474110.7089.63大豆224.0362.1227730.18282.99棉花929.75102.3111000.15579.76花生870.31358.2441160.35655.30花生、地瓜、大豆秸秆约1028万t,占总量的15.6%,基本上用于饲草。稻草约占总量的1.5%,基本用作工副业生产原料。棉花秸秆约占总量的8.8%,除部分作为工副业生产原料外,基本作为生活能源。在作物秸秆生产总量6500—7000万t中,小麦、玉米约占75%左右。其用途各地差别很大,也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对山东省部分县市区进行的调查发现,各种秸秆利用方式所处理的秸秆量占秸秆总量的比例分别为:秸秆直接还田6.89%、过腹还田14.89%、沤肥用13.33%、农村生活用能11.89%、工副业生产原料7.78%,秸秆综合利用率为54.78%。剩余的45.22%的秸秆尚需再利用。根据近年来对山东省部分县市区进行的调查发现:在目前所生产和收获的秸秆中,综合利用的秸秆约占该总量的60.4%;其中机械化秸秆还田处理秸秆量约占秸秆利用量的67.3%,在秸秆总量中的比例上升比例较大。秸秆粉碎还田仍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据有关材料报道,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仍有约计1600万t没能被利用,加之历年陈草烂垛堆积,共计有1900万t。据我们调查从全省看,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率约60%左右,且大部分加工利用层次较低,效益不高;约有40%左右的农作物秸秆尚未得到利用,有2500-3000万t各种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焚烧。其中主要是小麦、玉米、棉花等秸秆。如何利用现有作物秸秆资源,实现真正的循环农业,促进山东农业农业现代化发展?秸秆养畜,过腹还田(潜力如何?)。经过多年的工作,已步入良性轨道,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秸秆收获、青贮氨化机械化装备水平低,食草牲畜规模饲养基础设施薄弱;秸秆养畜综合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秸秆的规模化、机械化、商品化处理利用服务体系、牛养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等体系不能满足需要;秸秆养畜技术如秸秆生物处理技术、规模化处理综合技术单一分散,推广缓慢,饲养配套技术覆盖面小,系统性差等。用于农村生活能源(能源富集区的的潜力?)。主要是秸秆气化和沼气。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生物质气化有待进一步研究、推广。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点共151处。目前通过农村新能源开发每年可转化秸秆40多万t。总体消化能力有限。热解气化炉需进一步完善设计,燃气焦油的处理也是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导致许多“示范工程”运行停摆,制约秸秆气化的推广应用。沼气发酵主要是家庭的规模小,成本高,农户的积极性不高。秸秆种菇及作其他工业原料

秸秆种菇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山东省的突出特色。已成为一些县市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全省食用菌产量130多万t,占全国的1/6,年消耗秸秆150多万t。山东是全国第一造纸大省,作为主要原料的秸秆年消耗量约500多万t。食用菌与造纸等每年消耗秸秆约占总量10%左右。另外,少量秸秆用于建材、化工、草编等行业。秸秆作为有机肥还田

这是目前最大量及普遍的利用方式,主要有3种:秸秆堆沤还田(有待商榷?)由于需要时间长、环境影响大、劳动强度高、直接效益不明显,所以堆肥数量不大。每年堆沤还田面积小于1000万亩,利用秸秆约200万t,占秸秆总量的2%—3%。利用生化快速腐熟技术制造优质有机肥(前景不明!)一些研究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已开始进入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应用。山东绿丰生态环保工程公司、青岛绿洲源新技术有限公司已与有关科研机构进行“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无公害生物有机肥”的研制,并已启动5个有机肥生产厂,达到年产30万t的规模,可消耗秸秆70万t。因为设备以国外引进为主,价格高,成品肥料的价格也高,使用两有限。山东省科技厅、发改委已立项进行“高效生物秸秆制肥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的研发工作。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与推广是限制因素0

这是目前秸秆利用数量最大、最普遍的一种做法。目前全省机械化秸秆还田约233.3万hm2,加上小麦高留茬、麦秸覆盖还田,全省秸秆直接还田约1500万t,秸秆利用率约18%—20%。农民接受程度低。因秸秆还田要求有配套的农艺措施,还田1hm2,需增加投工30-75个,直接效益不高,农民不愿付出较高的成本。秸秆还田不采用相应耕作措施,秸秆在土壤浅层腐烂慢,影响田间作业,特别是播种质量,农民难于接受。农民迫于“秸秆禁烧”的压力,不少在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后,乘机在付之一炬,一烧了之。总体看,全省约有40%左右的农作物秸秆尚未得到利用,每年约有2500万t各种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焚烧。国家有关部门运用气象卫星对山东秸秆焚烧最近的监测情况表明,山东夏季焚烧火点数同比减少33%,秋季减少58%。“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状况明显下降。但是夏秋集中烧秸秆趋向于分散焚烧。过腹还田、气化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