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一平面构成的概述项目1平面构成的概述项目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项目3平面构成的形式项目4平面构成的基本法则项目5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目录任务一
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任务二
平面构成的发展及确立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知识目标: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定义、特点和分类;了解平面构成的发展及学科确立过程中的主要运动及其代表人物。能力目标:能够阐述平面构成的含义;能够通过学习和查阅相关资料,厘清世界现代、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素质目标:结合生活中的设计案例,感受平面构成的魅力,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任务一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全套可编辑PPT课件一、平面构成的基本定义在一般概念里,“构成”含有“形成、组成”的意思,而在平面构成中,“构成”是指一种造型的概念,是运用适当的方式及工具进行的造型活动。加上“平面”的概念后,造型的活动范围被划在了二维的范畴中。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平面内,融合美学原理,依照形式美法则,将自然形态或既定形态中的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分解或重组,从而建构出符合要求的新形态的造型行为。简单地说,平面构成就是运用很多小的单元,按照某一个或多个原理,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单元。李西斯基的构成作品如图1-1-1所示。图1-1-1李西斯基的构成作品全套可编辑PPT课件二、平面构成的特点平面构成的三要素为点、线、面。单一的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效用,容易形成视觉中心。多点会创造生动感,大小差异更加突出。连续的点会产生节奏、韵律,同时大小不一的点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间感。平面构成在二维平面上,表现的并不是具体物象的写实形态,而是自然事物的轮廓形。通过观察与整理,将自然形转化为几何形或抽象形,呈现在画面上,关注的则是自然事物变化的规律(见图1-1-2)。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平面构成更偏重的是理性分析,有意识地控制构成元素,运用人的感情心理与构成的视觉语言产生联系,从而传达要表达的意念。图1-1-2抽象的点三、平面构成的分类平面构成通过主观对自然形态的认识及分析,将构成形态分为两个部分:自然形态与抽象形态。自然形态是指天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人为加工的形态。自然形态以自然事物本身的形态轮廓形为基础,在进行构成的过程中,保留自然事物本身形态的特点,并针对形态本身进行整体分割或局部分割,重新排列。抽象形态可以分为“形”和“态”两方面。“形”可以理解为“形体”,“态”则为“状态”。从有感知开始,从看到到摸到,从视觉到触觉的感知,都为人们理解“形态”的存在而服务,辨认出不同的“形”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形态”是在“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观应用。形态不是由单一的元素组成的,也不是由一个或两个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通常是将形象几何形化,即通过点、线、面的综合运用,将黑、白、灰的不同层次,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表达物象的形态(见图1-1-3至图1-1-7)。图1-1-3点的构成图1-1-4点的构成图1-1-5面的构成图1-1-6点与线的构成图1-1-7线与面的构成任务二平面构成的发展及确立一、俄国构成主义运动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发生在1914年前后,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大环境下,当时的俄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展了前卫设计艺术运动。建筑师李西斯基用纯抽象的方法完成了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见图1-2-1),他开始将绘画中的构成形式运用到除绘画之外的地方,如建筑设计。艺术家康定斯基是因库克团体中的一员,他主张色彩和形态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见图1-2-2、图1-2-3)。图1-2-1
李西斯基的《红楔子攻打白色》图1-2-2
康定斯基的《结构之八》图1-2-3
康定斯基的构成作品二、荷兰“风格派”运动荷兰“风格派”运动较俄国构成主义运动的开始时间晚。1917年,荷兰“风格派”成立,成员是当时荷兰活跃的艺术家蒙德里安、雕塑家万东格洛、建筑师里特维尔德等。“风格派”秉承的艺术理念与构成主义运动的理念不同,它开始追求艺术形式的简化或抽象,更加关注物象本身具有的本质形态或秩序性。简化至直线、柱形等的几何元素是表达理念的常用形态,色彩也简化至黑白灰或红黄蓝三原色。蒙德里安的作品如图1-2-4、图1-2-5所示。图1-2-4
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图1-2-5
蒙德里安的构成作品三、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图1-2-6
包豪斯设计学院校舍整体外观图1-2-7
包豪斯设计学院校舍大楼“包豪斯”(见图1-2-6、图1-2-7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包豪斯设计学院,更代表了一个成熟的设计风格。包豪斯设计学院先后经历了3个时期:魏玛时期、德绍时期、柏林时期。包豪斯开创的现代设计风格和完整的教育体系影响了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THANKS感谢观看项目二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目录任务一
点任务二
线任务三
面任务四
点、线、面在平面构成中的综合运用知识目标:掌握点、线、面的概念、种类和特性。能力目标:能够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点、线、面。素质目标: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从生活中感受设计的简洁之美。任务一点一、点的概念在几何学的概念中,点是不占面积的,只有位置而没有方向,是线的开端和终结,又是两条线的交汇处。由于视觉表达的需要,在造型艺术领域的点的性质是与前者相悖的,点的形状可以是正圆,也可以呈现为其他形状。在设计专业中,点有位置、大小及宽度之分。点是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对事物感知的一种粗略认识。(见图2-1-1至图2-1-4)。图2-1-4
蒲公英图2-1-3
城市里霓虹灯的光影图2-1-2
迁徙的雁群图2-1-1
远行的船只二、点的种类和特性按几何性质区分,点大体可以分为规则形和不规则形(见图2-1-5、图2-1-6)。图2-1-5
规则形点图2-1-6
不规则形点(一)点的种类(二)点的特性图2-1-11
点的虚实图2-1-7
点的心理特性图2-1-8
中心的点图2-1-9
左右偏移的点图2-1-10
上下偏移的点点具有聚合、集中注意力的心理特性(见图2-1-7)。在画面中心的点比较稳定(见图2-1-8)。边缘的点有逃逸的倾向。点的位置向左或右偏移时,会使人感觉不安定(见图2-1-9);点的位置偏上时,会使人感觉重心上移,有下落感;点的位置偏下时,则使人感觉稳定踏实(见图2-1-10)。点的虚实(见图2-1-11)一般是指点的视觉密度印象。(二)点的特性图2-1-14
点的空间感图2-1-12
果实形成的点图2-1-13
露珠形成的点点是构成自然界的基本元素。细致观察自然界中的点(见图2-1-12、图2-1-13),会给设计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点的透视变化能产生空间感(见图2-1-14)。三、点的错觉图2-1-16
黑白对比形成的点的错觉图2-1-18
与所处空间对比形成的点的错觉图2-1-15
与周围对比形成的点的错觉图2-1-17
与夹角对比形成的点的错觉四、点的构成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点的线化(见图2-1-19)的感觉。在排列中,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越小,线的感觉越强烈。图2-1-20
点的面化图2-1-19
点的线化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地进行有目的地排列,会产生点的面化(见图2-1-20)的感觉。点的面积扩大也可以形成面。(一)点的线化(二)点的面化点的组合形式(见图2-1-21)主要包括分离、接触、覆叠、透叠、结合、减缺、差叠、重叠。图2-1-22
点的动态视觉图2-1-21
点的组合形式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使其逐渐重合,会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见图2-1-22)。(三)点的组合形式凡是有秩序的排列构成就是规则构成。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排列,会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即点的规则构成(见图2-1-23)。图2-1-23
点的规则构成图2-1-24
自由构成的点不同大小、有疏密变化的点混合排列,形成一种自由的、散点式的构成形式,即点的自由构成(见图2-1-24、图2-1-25)。(四)点的规则构成(五)点的自由构成图2-1-25
喷溅形成的散点任务二线图2-2-1
线的方向变化一、线的概念线的长度是由点的移动量来决定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长度方面。此外,点移动的速度也决定着线的流畅程度、力量程度及方向的变化(见图2-2-1)。图2-2-5
书法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线的应用,如桥、烟花、中国结、书法(见图2-2-2至图2-2-5)。图2-2-2桥图2-2-3烟花图2-2-4
中国结二、线的种类和特性(一)直线图2-2-6
垂直线图2-2-9
折线图2-2-8
斜线图2-2-7
水平线垂直线(见图2-2-6)有强烈的向上、向下的运动感。水平线(见图2-2-7)表现出稳重、平静、呆板的性格特性。斜线(见图2-2-8)有方向感和不安定的性格特性。折线(见图2-2-9)虽然具有不安定的性格特性,但又有丰富的方向变化。(二)曲线图2-2-11自由曲线图2-2-10几何曲线几何曲线(见图2-2-10)是用圆规或其他工具绘制的,同时又具有直线的简洁感和曲线的柔软动感的双重特征。自由曲线(见图2-2-11)是徒手绘制的,是一种自然的延伸,更具有曲线特征。自由曲线表现出的自由、灵动、圆润而又有弹力的视觉感受是圆规所不能表现的。自然界中有很多曲线的应用,如水面的波纹、闪电(见图2-2-12、图2-2-13)。图2-2-12
水面的波纹图2-2-13
闪电三、线的错觉图2-2-14
不平行的错觉图2-2-15
常有弧度的错觉图2-2-17
垂直线更长的错觉图2-2-18
斜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错觉图2-2-16
长短不同的错觉两条平行直线受斜线角度的影响也会产生视错现象(见图2-2-19、图2-2-20)。图2-2-19
向内弯曲的错觉图2-2-20
向外弯曲的错觉四、线的构成线的规则构成(见图2-2-21)是指按照一定的秩序编排骨骼线形的变化,由此形成的画面具有很强的节奏韵律。图2-2-22
线的自由构成图2-2-21
线的规则构成线的自由构成(见图2-2-22)是指自由地、不受任何约束地表现线形的韵律节奏。(一)线的规则构成(二)线的自由构成线的面化如图2-2-23所示。图2-2-23
线的面化(三)线的面化任务三面一、面的概念在设计构成中,面有大小、形状、色泽、肌理之分。面的形状多种多样,它的外形特征是人们识别事物的重要依据。同样的,人们也可以运用不同形状的面设计出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图形。图2-3-2
有机形的面图2-3-3
偶然形的面二、面的种类和特性图2-3-1
几何形的面三、面的错觉图2-3-5
周围图形大小不同形成的错觉图2-3-4
灰色点的错觉图2-3-6
高低、宽窄不同的错觉四、面的构成(一)面的分割构成图2-3-7
面的组合图形(二)面的组合构成在平面设计中,可以根据需要划分各种形态的面来组成画面。划分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随意的;可以采用直线划分,也可以采用灵动的曲线来划分。常见的划分有:等差级数分割、等比级数分割、调和级数分割、自由分割。图2-3-8
图形反转的独特设计图形重叠常常被运用在网页设计中。它既能丰富图片的内容,又能使版式更加灵活多变,增强空间感和层次感。图形反转又称图底关系,是指图形经过大脑知觉的选择、组织后所形成的图形感知。图是面的组合图形感知到的图像;底是感知到的图像的背景。任何图形都由图与底两部分组成。在设计中,成为视觉对象的主体称为“图”,其周围的空间称为“底”。“图”在感知上相对于“底”,有着脱离背景的前进性,较引人注意,轮廓较为规整、分明。图与底有着互相衬托、互相依赖、互相关联的特性,能够形成完美有趣的视觉效果。丹麦心理学家鲁宾发现了一种图形反转的独特设计(见图2-3-8),即人不能同时看到两种图形,只能是先看到一种,再看到另一种。这种视觉效应应用于平面设计中,能够给画面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见图2-3-9)。图2-3-9
埃舍尔的《骑士》任务四点、线、面在平面构成中的综合运用平面构成并不是只依靠点、线、面三元素的某一种元素的特性来完成的,而是充分运用三元素中某两种或三种元素相结合而完成的。例如,黑白装饰画(见图2-4-1)中各种形态的点、粗细相间的自由线条及丰富的面相互交错、穿插,形成极富变化的画面特征。图2-4-1
黑白装饰画同时,点、线、面的综合运用(见图2-4-2)也充分展现了它的形式美感和强烈的黑白灰平面的装饰效果。图2-4-2点、线、面的综合运用(部分)THANKS感谢观看项目三平面构成的形式目录任务一
渐变任务二
重复任务三
近似任务四
发射任务五
特异任务九
平面构成的其他形式任务八
骨骼任务七
对比任务六
韵律任务一
渐变任务二
重复任务三
近似任务四
发射任务五
特异任务九
平面构成的其他形式知识目标:掌握渐变、重复、近似、发射、特异、韵律、对比、骨骼的含义与表现;掌握肌理表达的含义与表现;掌握材料表达的方法;掌握矛盾空间与立体空间的含义。能力目标:能够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平面构成的各种形式。素质目标: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构思能力。任务一渐
变一、渐变构成的含义渐变是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渐地、有规律地过渡,是一种量变而非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质变的准备阶段和基础,是具有节奏和韵律的一种构成方式。在视觉感受上,自然界中物体近大远小的变化,空间环境中近清晰、远模糊的虚实渐变,层层叠叠的山峦由浓到淡的色彩渐变(见图3-1-1),水中的涟漪由小变大的现象(见图3-1-2)等,都是有秩序的渐变现象,都会产生多层次的空间感及强烈的透视感。此外,还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方面的渐变现象。图3-1-2
渐变的涟漪图3-1-1
渐变的山峦二、渐变构成的表现形状渐变是指由一个基本形自然地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渐变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在对不同形象进行相互转化时,可以通过对基本形的拼合、减缺、伸张、收缩、位移等途径来实现。中间过渡时要注意在不同形的差异中求“同”,自然地完成彼此之间的转化(见图3-1-3、图3-1-4)。图3-1-4
不同形态的渐变图3-1-3
形状、色彩的渐变(一)形状渐变大小渐变是指基本形在面积上做大小序列的逐渐变化,从而产生空间感和运动感(见图3-1-5)。图3-1-8
方向的渐变图3-1-5
大小、间距的渐变(二)大小渐变(三)方向渐变方向渐变是指基本形在平面上按一定规律进行方向、角度的有序变化,从而使图像产生起伏,增强空间层次感和立体效果(见图3-1-8)。位置渐变是指基本形在画面中或骨骼单位内进行有规律的移动变化,使画面产生起伏波动的律动美感。在渐变过程中,基本形之间的距离渐次地变密或变疏(见图3-1-11)。图3-1-16
基本形色彩的渐变图3-1-11
位置的渐变(四)位置渐变(五)色彩渐变色彩渐变是指基本形在色彩上进行有规律地渐变推移,使图像获得丰富的层次感。在色彩渐变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用来表现渐变效果,以产生层次感和美感(见图3-1-16)。虚实渐变是指用图与底、正与负的变换手法,将一个形的虚形渐变成为另一个形的实形,从而丰富画面的虚实关系及空间层次(见图3-1-17)。图3-1-18明度、形态的渐变图3-1-17
虚实的渐变(六)虚实渐变(七)明度渐变明度渐变是指基本形按一定规律进行明暗序列的逐渐变化(见图3-1-18)。图3-1-20
双元渐变图3-1-19
单元渐变(八)骨骼渐变图3-1-22
折线渐变图3-1-21
阴阳渐变单元渐变(见图3-1-19)也叫一次元渐变,即仅用骨骼的水平线或垂直线进行单向序列渐变。具体来说,单元渐变就是骨骼线的一个单元为等间隔的重复,另一个单元的骨骼线进行有规律的渐增或渐减的变化。双元渐变(见图3-1-20)也叫二次元渐变,即两组骨骼线同时变化。阴阳渐变(见图3-1-21)是指骨骼线本身由粗细、宽窄的渐变构成。折线渐变(见图3-1-22)是指将水平的骨骼线或垂直的骨骼线进行有序的弯曲或弯折的渐变。综合渐变是指将骨骼渐变的几种形式进行综合运用,形成较为复杂的骨骼形式。渐变构成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是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结合,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对于基本形的渐变会增加人们对形象的印象与记忆,从而起到突出强化的作用。当图像中不同造型元素的对比较大、整体感不强时,经渐变处理,能逐渐使画面趋于和谐统一(见图3-1-23)。在设计过程中运用渐变构成,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根据设计主题采用相应的表现形式进行渐变。(2)对渐变过程中基本形的始与终的形状进行把握。(3)对基本形和骨骼线变化进行巧妙的把握。(4)渐变后局部元素与整体的构成形式是否达到了变化与统一的效果图3-1-23
经渐变处理的画面(部分)三、渐变在设计中的作用任务二重
复一、重复构成的含义重复是指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形和骨骼有秩序、有规律地反复出现的空间构成形式,能够使图面中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反复且有序出现的形象极富节奏感与韵律感,易于加深人们对形象的识别与记忆。但是,如果一味单一重复而无变化,难免会产生呆滞乏味之感。因而在设计中,需要在基本形的样式及重复构成的方式这两方面进行巧妙处理(见图3-2-1、图3-2-2)。图3-2-2
重复的花纹图3-2-1
重复排列的桌椅图3-2-3
骨骼的重复构成二、重复构成的表现图3-2-4
基本形的重复排列(一)骨骼的重复构成(二)基本形的重复构成图3-2-5
基本形的方向变动排列图3-2-8
基本形的单元反复排列图3-2-9
重复构成作品(部分)图3-2-6
基本形的色彩变动排列图3-2-7
基本形的正负交替排列任务三近
似一、近似构成的含义近似构成是指基本形以近似的状态出现在构成中,并在重复或近似的骨骼下排列,形成了有序统一且生动多变的视觉效果。在自然界中,绝对相同的形象是不存在的,而近似的形状却随处可见。如天空中的云朵(见图3-3-1),海洋里的浪花,丛林中的植物,叶子的形状、叶脉(见图3-3-2),河边的石子,同种类的小鸟,它们在形状上均有相似的性质。图3-3-2
叶子的形状、叶脉图3-3-1
天空中的云朵图3-3-3
基本形的近似构成二、近似构成的表现图3-3-4
骨骼的近似构成基本形的近似构成(见图3-3-3)一般是指骨骼不发生变化而基本形发生变化的构成。这种构成方式采用的方法通常是,在重复的骨骼中,以一个基本形为原始依据,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形,可以是大小、方向、角度、色彩、正负、肌理的近似,也可以是采用基本形的结合、减缺、切割、透叠、伸张、压缩等方法来获得近似的效果。(一)基本形的近似构成骨骼的近似构成(见图3-3-4)是指在近似构成中,骨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定的变化,基本形随之进行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一种统一而又富有变化的近似。(二)骨骼的近似构成任务四发
射一、发射构成的含义发射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如太阳发射的光芒、绽放的烟花(见图3-4-1)、盛开的花朵(见图3-4-2)、水的同心圆纹等。发射构成是指基本形或骨骼单位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向内集中或向外扩散的构成。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也是一种特殊的渐变。这种构成具有突出的焦点,可形成光学的动感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可以对形象起到高度强调的作用,还具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和有序的节奏感。图3-4-2
盛开的花朵图3-4-1
绽放的烟花图3-4-4
中心式发射构成二、发射构成的表现图3-4-5
同心式发射构成(部分)中心式发射构成(见图3-4-4)又称离心式发射构成,是发射构成的主要形式,是指由中心点向外发射或由外向内集中的构成方式。在发射构图中有两种主要方式,分别是离心式发射构成和向心式发射构成。发射的骨骼线可以是直线、曲线、弧线、折线等。骨骼线的密度越高,发射的感觉就越强烈(一)中心式发射构成同心式发射构成(见图3-4-5)是指以一个发射点为中心逐渐环绕着向外扩展的构成方式,如几何图案中的回纹、螺旋纹或各种同心的图形渐变扩散所形成的重复形,形成视觉上扩散的形式。(二)同心式发射构成图3-4-6
螺旋式发射构成图3-4-7
多心式发射构成(三)螺旋式发射构成(四)多心式发射构成螺旋的基本形是以旋绕的排列方式进行的,旋绕的基本形逐渐扩大而形成螺旋式的发射。螺旋式发射构成(见图3-4-6)形式自然优美,并有很强的韵律感。多心式发射构成(见图3-4-7)是指以多个点为发射中心的构成方式。发射骨骼的方向可以任意设定和变换。发射基本形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弧线或其他线形。这种构成形式使画面呈现出强烈的起伏变化和丰富的空间层次感。任务五特
异一、特异构成的含义特异构成是指在有规律的骨骼和基本形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出现一个或数个不规律的基本形或骨骼单位,成为突出的视觉焦点,增强画面的动态感和趣味性。在自然界中,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夜空群星间的明月等,都是不同形式的特异现象(见图3-5-1、图3-5-2)。图3-5-2
星星和月亮的特异图3-5-1
茶园里突兀的一棵树图3-5-4
大小的特异图3-5-3
形状的特异(部分)二、特异构成的表现图3-5-6
色彩的特异图3-5-5
方向的特异(部分)形状的特异(见图3-5-3)是指在一定数量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出现一小部分的特异形状,以形成差异对比,成为画面上的视觉焦点。同时增强形象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大小的特异(见图3-5-4)是指基本形在面积大小上的特异对比,使特异部分更加突出鲜明,以达到创作的目的。位置的特异是指基本形只进行位置上的特异对比,如变动骨骼线内外的位置,来形成鲜明的差异对比。方向的特异(见图3-5-5)是指大多数基本形处于方向一致的有序排列中,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有所变化的特异效果。色彩的特异(见图3-5-6)是指基本形只进行色彩上的特异对比。(一)基本形的特异构成图3-5-8
骨骼的特异图3-5-7
肌理的特异图3-5-9
特异作品(部分)肌理的特异(见图3-5-7)是指在大多数基本形一致的肌理质感中,造成局部特异的肌理1变化,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主体。(二)骨骼的特异构成骨骼的特异(见图3-5-8)是指在规律性的骨骼中,局部骨骼在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方面发生变化,与原来的骨骼规律形成对比,获得特异的效果。特异作品如图3-5-9所示。任务六韵
律一、韵律构成的含义韵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术语,原指诗歌的声韵和格律。平面构成中的韵律是指某个基本形在一定格律下连续反复呈现产生的美感形式。生活中的韵律无处不在,如街区的流线、高低起伏的爬山廊等。韵律也可以是整体的感觉,如大自然中连绵起伏的山峦、层层叠叠的波涛等都具有美的韵律(见图3-6-1、图3-6-2)。同样地,在设计中,构成形式的空间组织从整体来看,起伏变化具有韵律美。图3-6-2
层层叠叠的波涛形成的韵律图3-6-1
连绵起伏的山峦形成的韵律二、韵律构成的表现(一)简单韵律的构成图3-6-3
交替韵律的构成(二)交替韵律的构成(三)起伏韵律的构成(四)拟态韵律的构成(五)交错韵律的构成简单韵律的构成是指同种因素等距反复出现的构成形式。交替韵律的构成(见图3-6-3)是指两种以上因素等距反复交替出现的构成形式。起伏韵律的构成是指一种或多种因素在形象上产生有规律的起伏、曲折变化的连续构成形式。拟态韵律的构成是指既有相同因素、又有不同因素并反复出现的连续构成形式交错韵律的构成是指某一因素进行有规律的纵横穿插或交错变化的连续构成形式。其变化是按照纵横或多方向进行的,极富节奏感和律动美。任务七对
比一、对比构成的含义对比构成(见图3-7-1)是指构成元素之间形成一定的差异,从而突出对比的矛盾性,以加强对形象的特征表现,从而获得强烈的感知效果和视觉印象。对比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天气的干湿、冷暖、阴晴都是对比的现象。(三)空间对比构成(四)方向对比构成(五)色彩对比构成(六)肌理对比构成(七)虚实对比构成图3-7-1
对比构成二、对比构成的表现(一)形状对比构成(二)大小对比构成任务八骨
骼一、骨骼构成的含义骨骼是指支撑形象的内在支干、构架。在平面构成中,骨骼是支撑构成形象的最基本的组合形式,它决定了图形在空间中的结构与形式。二、骨骼构成的表现作用性骨骼(见图3-8-1)是指以骨骼线来限定和管辖基本形,使基本形重复出现在有序的骨骼框架中,产生统一有序的美感。无作用性骨骼是一种便于基本形排列组合的形式,其骨骼线固定了基本形的位置,但不会影响基本形的形状,也不会将空间分割为固定的骨骼单位,同时也不起分割背景的作用。图3-8-1
作用性骨骼图3-8-2
无作用性骨骼三、作用性骨骼与无作用性骨骼的主要区别任务九平面构成的其他形式一、肌理表达肌理是指物质表面的质感和纹理,它不仅具有各种物质的属性,还带来了强烈的视觉表现力。肌理构成是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二)肌理构成的表现按照人的视觉与感知因素,肌理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按照肌理的生成方式,肌理可分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一)肌理的含义图3-9-2
人工肌理图3-9-1
自然肌理二、材料表达(一)绘写法(二)平涂法(三)晕染法(四)压印法(五)渍染法(六)拼贴法(七)撒盐法(八)刀刻刮擦法(九)吹或蜡色法(十)拓印法(十一)浮色拓印法(十二)自流法(十三)堆积法(十四)揉纸法(十五)脱胶法(十六)熏烤法三、平面构成中的空间运用幻觉性矛盾性(一)空间构成的含义空间构成是指运用基本形和骨骼等视觉要素及表现手法在平面上建构形态。这种空间形式是二维空间的错觉,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并非真实的三维空间。在二维平面中实现三维的空间表现和立体的效果,则需借助明暗、色彩、透视等多种表现手法才能达到,这样的空间效果使画面中形态的构架关系显得更为丰富和复杂。平面性(二)空间构成的特点(三)立体空间透视表现空间感形的大小表现空间感形的疏密表现空间感形的重叠表现空间感面的转折表现空间感影子表现空间感色彩变化表现空间感肌理变化表现空间感(四)矛盾空间矛盾空间是指借助多视点的观察来完成空间的构成,是在二维空间中看似合理但在实际三维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的一种构成关系。矛盾空间的视点是多变的,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观看,但结合起来却无法成立。矛盾空间是图形反转现象的一种延伸,利用反转现象原理产生平面的视错觉、幻觉的空间。利用矛盾空间的视觉原理,可以进行自由的创意设计。THANKS感谢观看项目四平面构成的基本法则目录任务一
变化与统一任务二
对称与均衡任务三
对比与调和任务四
条理与反复任务五
节奏与韵律知识目标:掌握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条理与反复、节奏与韵律的含义。能力目标:能够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法则。素质目标:提高文化素养,用艺术陶冶情操,努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任务一变化与统一一、变化与统一的含义统一体现了事物的整体和谐关系或具有的共性,是指将性质不同的、相近的或相同的东西,按一定的秩序排布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共存、稳定有序的状态。然而形式美表现中若只有统一而无变化,便会显得刻板、单调。变化体现了事物个性的差异,是指将性质不同的东西并置在一起,形成对比鲜明、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特征,具有创新性,使人感到新鲜刺激、富有趣味。但是无节制、无规律的变化则易使人感到杂乱而无章法。在艺术作品中强调突出某一造型自身的特征称为变化,而集中它们的共性使之和谐即为统一。因此,变化与统一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形式美中的变化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在设计中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把握好度,做到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这样才能达到视觉的美感(见图4-1-1、图4-1-2)。图4-1-2
类似要素的变化与统一图4-1-1
不同形态的变化与统一LOGO二、实现统一性的方法(一)要素的统一统一必须要有整体联系或共性的存在,各种近似的要素相结合,能够取得统一性。如形式的统一、大小的相近、色彩的一致、肌理造型特性的接近等,都容易形成统一感。(二)关系的连续用不同的方式把各种不同形态、色彩的物体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能在各元素的共存中创造出调和,达到统一。如在图像中,可以用不同形式的线把一些呈点状的局部元素串联起来,从而增强整体性和统一感。总之,变化与统一是寻求运动与静止、多样与有序的结合。任何造型艺术都具有若干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只有把这些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才能既有变化又有秩序。合理巧妙地运用变化与统一这一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可以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任务二对称与均衡一、对称的含义对称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构成形式*见图4-2-1、图4-2-2),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一些生物的形态、传统建筑的造型等,给人稳定统一的感觉,体现了一种安静与祥和的气氛。由于对称过于严谨,处理不恰当容易产生刻板、单调的感觉,因此在绝对对称的设计中可以添加一定的不对称因素,集活泼与庄重于一体,从而使效果统一又不失变化。对称是指整体的各部分依实际的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构成的一一对应现象,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量关系,最容易达到统一,具有稳定有序的美感。图4-2-2对称形态图4-2-1
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形态二、对称的种类(一)轴对称(二)中心对称(三)旋转对称三、均衡均衡是从力学规律中升华出来的形式美法则,是指各种不同元素在一种内在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视觉平衡。构成设计中的均衡并非实际形量的均等关系,而是根据力的重心,将其分量加以配量调整,从而达到视觉上的稳定感;是根据图像各元素的形状、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共同产生的效果。均衡是视觉与心理上的等量感,在构成形式上比对称更富有变化与活力。均衡构图形式在平面上常以中轴线、中心线、中心点来保持形量关系的平衡,同时强调了形态在组合关系中的动势和趋向于被打破平衡的形式特征。对称均衡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一种平衡美,在平面设计中,也普遍沿用这一法则,一方面是为了视觉上的平衡感,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在生理和心理上总是自觉地追求一种稳定而安全的感觉(见图4-2-4至图4-2-5),大都习惯并喜欢这种和谐的美。图4-2-5
均衡的风景构图图4-2-4
均衡的视觉感受任务三对比与调和一、对比与调和的含义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对比又称对照,是指把形、质或量反差很大的元素合理地配列于一起,使不同元素的对立特征更加鲜明、强烈,并且在对抗矛盾中相互吸引、相互衬托,从而使人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刺激美感。调和是与对比相反的概念,是指在变化中寻求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在对比元素的差异中求“同”,最后形成和谐、统一的美感。调和的特点就是强调事物之间的共性因素,注重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表现出舒适、安定、完整的构成形式。图4-3-2
对比与调和的平面效果图4-3-1
不同形式、明度的对比与调和二、达到调和的组合方法(一)同种元素的组合(二)类似元素的组合(三)不同元素的组合任务四条理与反复一、条理与反复的含义条理是指把复杂多样的元素按一定的规律组织成有序的形式,表现出整齐的美。反复是指相同或相近的形态有秩序地重复出现,具有一定的节奏美。如将一个基本单位形做上下、左右连续或向四方重复的连续排列,这种连续性构图的组织形式正是条理与反复规律的体现,其形式呈现整齐有序、富有节奏的效果。图4-4-1
条理与反复的应用二、条理与反复的应用在设计中运用条理与反复(见图4-4-1),可以使某种事物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有序地重复出现,从而容易增加人们对形象的识别与记忆,起到突出强化的效果。不过,条理与反复并不是简单的排列与重复,可以运用旋转、渐变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有机组合,从而达到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感。任务五节奏与韵律一、节奏节奏是常用于音乐的术语,是指音响运动的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要素在一定规律下连续重复出现时所产生的运动感。节奏有强弱、快慢的区别。在艺术作品中,一些形态要素有规律地反复呈现,使人在视觉上感受到动态的连续性,从而在心理上产生节奏感。二、韵律韵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术语,原指诗歌的声韵和格律。平面构成中的韵律是指某个基本形在一定格律下连续反复呈现产生的美感形式。在平面构成中,节奏与韵律表现的主要特征是把基本形有规律、反复地连续起来,并且有序地进行变化。它通过有条理、有规律地递减或递增,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变化,形成富有律动感的构成形式。总之,在构成和设计中运用节奏与韵律这一形式法则,能够增加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见图4-5-1至图4-5-4)图4-5-2
线的节奏与韵律图4-5-1
点的节奏与韵律THANKS感谢观看项目五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目录任务一
现代设计与视觉文化任务二
平面构成的应用任务三
平面构成在空间设计中的体现知识目标:了解现代视觉文化的特征;掌握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领域;掌握点、线、面的形式和基本法则在空间设计中的体现。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素质目标:培养创新思维和多角度挖掘创作灵感的能力。任务一现代设计与视觉文化一、设计的演变设计的本义是“徽章”“记号”,是指一种标志。20世纪初,“设计”一词经由日本传入我国,曾被译为“图案”“工艺美术”“实用美术”等。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大大加强了对现代设计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出现了一大批相关著作和相关专业,在这些著作和专业里,设计开始演变为“装饰设计”“装潢设计”“艺术造型设计”等名称。199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艺术设计”取代“工艺美术”,正式确定了“艺术设计”的学科命名和学科地位,这时可以把艺术设计解释为具有艺术创造性的制作物品的活动。这里说的“物品”,不仅包括工业产品,也包括建筑物、广告、展示陈列、装潢、服饰等设计的成果。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经济发展日益繁荣,现代主义设计功能至上的思想凸显,现代设计与其他艺术一样,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类是探索性设计;另一类则探讨通俗化的设计思想和表现手段。21世纪被称为“设计的世纪”,艺术设计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越来越重要的动力和标志,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与社会风尚息息相关,与人们的学习、工作、娱乐、休闲及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二、设计的审美设计是一种实用艺术,是有目的的审美创造活动。因此,除了传达信息的功能,还要具有精神层面的美学特征和丰富的审美内涵。它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图形形象,给人以视觉上、心理上的审美享受,以达到传达商业信息的目的。(一)标志设计(二)VI设计(三)招贴设计(四)包装设计(五)影像设计三、视觉文化的特征任务二平面构成的应用一、标志设计标志以精练的形状传达特定的信息,是大众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视觉语言,是一种由特殊文字或图像组成的象征性传播符号。与其他艺术样式相比,标志图形视觉感更集中,更有冲击力和代表性,具有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特点。在现代设计中,好的标志形象要求美观简练、含义准确、易于识别与记忆。因此,构成标志的图形要求单纯、明快而富有创意。在设计中必须结合相应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如共生、异形同构、正负图形构成等。综合性运用图形创意中的表现手法,对扩展标志设计的想象空间与表现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见图5-2-1)。图5-2-1
标志设计二、VI设计VI设计(见图5-2-2)是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简称。VI设计可以分为企业形象设计和品牌形象设计。它能使企业的形象高度统一,促进企业视觉传播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达到最理想的品牌传播效果。图5-2-2
VI设计(部分)三、广告设计广告设计常常利用色彩、图案、文字等要素,这些要素均由点、线、面构成。简洁鲜明的点、线、面元素往往能吸引人们的视线,产生不同的心理联想。另外,要注意这些基本元素和其他元素的联系,在广告设计中,应该更注重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呈现出层次丰富的整体效果(见图5-2-3)。图5-2-3
创意广告设计(部分)四、包装设计包装设计(见图5-2-6)是指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运用巧妙的工艺手段,为包装商品进行容器结构造型和包装的美化装饰设计。优秀的包装设计是包装造型、结构、装潢设计三者的有机统一。包装设计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是人类心智的创造性成果。包装不仅创造了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以及对文化、审美特征等全方位的认知。图5-2-6
包装设计(部分)五、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见图5-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城前台课程设计
- 环球办公软件课程设计
- 双语阅读早教课程设计
- 汽缸缸套课程设计
- 机器人情景化课程设计
- 双闪报警器课程设计
- 模拟雨滴声电路课程设计
- 声光控led灯课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混合澄清槽
-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28号
- 安全使用家电和煤气课件
-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第3讲 全球定位系统组成及信号结构
- 前置胎盘详解课件
- 达尔文的“进化论”课件
- 国开电大《建筑测量》实验报告1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 南京市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 合肥工业大学-孙冠东-答辩通用PPT模板
- 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一章访问一个工商企业或一位管理者参考(含答案)280
-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与治疗
- 幼儿园绘本故事:《神奇雨伞店》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