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以《漫步街上》与《火焰在燃烧》作品对比为例_第1页
-歌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以《漫步街上》与《火焰在燃烧》作品对比为例_第2页
-歌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以《漫步街上》与《火焰在燃烧》作品对比为例_第3页
-歌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以《漫步街上》与《火焰在燃烧》作品对比为例_第4页
-歌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以《漫步街上》与《火焰在燃烧》作品对比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绪论本论文的相关研究进展通过网上搜索和书籍查阅得知,关于对《漫步街上》的研究,分别以创作特点和演唱方式、曲式结构进行研究,而《火焰在燃烧》,分别以音乐风格、演唱特点、演唱处理方法、艺术风格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1.歌剧的简介(1)歌剧的音乐特点(2)歌剧的发展状况2.歌唱艺术中情感体现的对比(1)歌词与旋律的结合(2)旋律与伴奏的衔接(3)歌曲的故事情节3.歌唱艺术中情感表现的对比(1)演唱技巧的表现(2)人物性格的表现本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分析作品《漫步街上》和《火焰在燃烧》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真实意大利歌剧的作品特征、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同时了解同一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特点。《漫步街上》是歌剧《艺术家的生涯》的咏叹调选段,它反映出真实的社会现状,除此以外,歌曲风格是抒情的,速度是偏慢的,细腻的情感加上柔美的旋律线条,把穆赛塔敢爱敢恨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对意大利歌剧的研究正在逐步成熟,咏叹调与宣叙调的歌曲已经广泛应用于高考和考级中,不断给予音乐生了解和学习意大利歌剧的平台,但是此选题以对比作为话题,将同一个时期的两个作曲家的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来看歌唱艺术中给的情感体验与表现。

二、人物介绍(一)威尔第威尔第是音乐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集杰苏阿尔多的牧歌风格与威尼斯乐派的音乐风格于一身,以这些传统为出发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原有的音乐形式都进行了革新,创作出属于个性化的新风格来表现歌词内容特点,强调音乐应以真实为基础去描写人的心灵世界,这成为他歌剧创作不可或缺的见识基础。而威尔第是跨越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两个时代的人物,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他的作品出现了个性化、世俗化和戏剧化。相比于被称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的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相比,内涵更加丰富,也打破了文艺复兴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并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情感的强烈表现与气氛的紧张,具有摄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二)普契尼普契尼是\t"/item/%E8%B4%BE%E7%A7%91%E8%8E%AB%C2%B7%E6%99%AE%E5%A5%91%E5%B0%BC/_blank"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代表作有《\t"/item/%E8%B4%BE%E7%A7%91%E8%8E%AB%C2%B7%E6%99%AE%E5%A5%91%E5%B0%BC/_blank"波希米亚人》、《\t"/item/%E8%B4%BE%E7%A7%91%E8%8E%AB%C2%B7%E6%99%AE%E5%A5%91%E5%B0%BC/_blank"托斯卡》与《\t"/item/%E8%B4%BE%E7%A7%91%E8%8E%AB%C2%B7%E6%99%AE%E5%A5%91%E5%B0%BC/_blank"蝴蝶夫人》等歌剧,也是世界上最常演出的歌剧之一。普契尼的歌剧既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了威尔第的歌剧传统,创造了意大利歌剧新的形象性的朗诵和咏叙风格,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普契尼的歌剧结构以简练干净为特征,直接地表达剧本所描述的故事情节。普契尼的音乐基本上属于传统大小调体系。他的音乐进一步推动了美声唱法的发展,旋律优美并注重与故事情节的结合和贯穿发展,可以让他人不知不觉地被吸引和沉迷,他的作品用话剧式的对话手法进行描述所说的故事情节,把咏叹调和宣叙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注重营造故事氛围,使宣叙调也有了不一样的律动,使咏叹调更能表现出戏剧性,因此他的乐队达到了意大利歌剧史上的最高水平,富于抒情性的、细腻的效果和色彩。同时,他还十分注重伴奏与环境和人物心理背景的描绘与烘托。普契尼的歌剧在人物塑造方面也是别具一格的,他擅长塑造各种软弱的、受苦的妇女形象,她们的心理活动是非常丰富的。到了普契尼这个阶段,已经根本改变了意大利歌剧只重人声不重器乐的情况。除此之外,他还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并善于创新自己的写作手法。因此普契尼的歌剧揭开了20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新篇章。他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

三、分析作品(一)《漫步街上》与《火焰在燃烧》的情感体验对比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是意大利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是用中国的民族曲调为音乐元素谱写,被誉为普契尼12部歌剧中最为精彩的作品之一。该剧又名《波西米亚人》、《绣花女》,取材于法国亨利·谬尔杰的小说《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而《漫步街上》则是该剧的一首咏叹调。在《漫步街上》这首咏叹调中,故事讲述了在具有独特风格的莫慕斯酒馆中,缪赛塔决定唱一首歌曲,让马切洛重新燃起对她的爱意。普契尼在作品中把穆赛塔这个的风流、妩媚、活泼、泼辣的性格特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一个敢爱敢恨的人物形象。《漫步街上》体现了普契尼的宣叙调和咏叹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优美的伴奏衬托着人声,把美声的音色重点的表现出来,使整首歌的氛围更加浓重。《漫步街上》的前奏为四四拍,但是节奏为八分音符为主,力度为强、弱弱、弱弱,前奏尾部还用休止烘托为下文作出故事氛围,主旋律以长音符进行抒情性演唱,加上缓慢的速度,表现出主人公穆赛塔妩媚、活泼和自信的人物特征。第5小节到第6小节和第13小节到第14小节,右手的伴奏中,都有四十六分音符带动着主旋律,让歌曲增添了不少的韵味,像是带动着歌唱者的情怀。从第21小节到第36小节,是叙述性演唱,诉说着主人公认为他人对她的评价是爱慕、赞赏、向往,被她的美丽深深吸引,人们都目不转睛的看着她,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主人公想凭借着自己的光芒让马切洛重新燃起对她的爱意,表现出穆赛塔风流的性格特点第37小节主旋律再现,旋律略有不同,音高相似,音区逐渐扩大,慢慢推向高潮,曲中描述“往日的爱情,你既然想把它遗忘,为何有如此懊丧”,表现出穆赛塔对马切洛还保留着爱,可是她却只是享受被爱着、被追求时的欢乐。最后一句“你不愿对我吐露衷肠,就任由你自寻烦恼,终日悲伤”,其中的旋律还要把小字2组的Si唱了两遍,第二遍还要延长,这充分地表现出穆赛塔泼辣又敢爱敢恨的新歌特征。《游吟诗人》兴盛于11世纪至13世纪末,这部歌剧被称为威尔第“烈火史诗”的大戏,游吟诗人创作的歌曲的音乐特点是乐节完整,段落分明,节奏清楚,调式终止明显。音乐的节奏以诗的韵律为基础。诗的韵律,例如抑扬格的配置,则构成了歌曲的曲式。这是一首著名的女中音咏叹调,第二幕就是《火焰啊在燃烧》,由阿祖切娜演唱,演绎的是黑暗卑鄙的吉普赛老妇人,前面简单的宣叙调讲了故事的开头,咏叹调则是开始描绘吉普赛老妇人的出现。故事讲述了母亲无辜被烧死,阿祖切娜要替母亲报仇的故事。前奏是两个节的跳音,以根音为低音,再与后又和弦相搭,加上力度为pp的弹奏,带有让人觉得谨慎又紧张的气氛。全曲节拍以八三拍的进行创作,并带有附点的八分音符,全曲的伴奏以跳音为主,烘托着火焰与人心交错的紧张感。开头讲述的是人群围观着熊熊燃起的火焰看热闹,还面带着笑容,这时候本是只有字头需要强音演唱,如今为了突出受害者的痛苦和人群的无情,演唱的力度发生了些许变化。在漆黑的夜晚,熊熊火焰似乎显得格外光芒,刽子手压着受害者来到火焰前,火焰似乎把刽子手的样子照得清晰可见,凶恶又可怕。当知道刽子手的样子时,强弱开始发生变化,由弱到强,表现出对此的愤怒和束手无策的心情。9个小节的间奏,尾部出现延长休止,然后主旋律再现,这时候的受害者的脚和外衣已经被火焰燃烧,心中的仇恨积累得越来越多,可是却无法逃脱。曲中“她发出惨叫”,力度增强,透露着痛苦的神情,声音回荡着,显得凄凉。再次描写火焰向着天空燃起,熊熊大火却无熄灭的念头,坏蛋的脸庞仍然清晰可见,故事情节开始慢慢推向高潮。仇恨更加深刻。面对远观者的嘲笑对待和自己的束手无策,心中暗自计划着如何报仇,歌曲尾部收得干净利落,表露着报仇的决心。

总结:《漫步街上》与《火焰在燃烧》的情感体验对比相同点为:A.故事情节都具有世俗化,戏剧化,塑造的人物性格特征在在词曲与伴奏的衬托下表现得淋漓尽致;B.两首歌曲都是抒情性歌曲;C.前奏较短;D.都是爱恨交错的情感。不同点为:A.两首歌曲同为三拍子,《漫步街上》的演唱方式为缓慢的,抒情的、高雅的,而《火焰在燃烧》的演唱方式为轻快的、字头突出的。B.由戏剧性来看,《火焰在燃烧》较强。C.《火焰在燃烧》为e小调,《漫步街上》为E大调D.由伴奏来看,《漫步街上》的伴奏更为复杂,左手以跳音为主,右跟着主旋律,但是每当有小字二组的Si时,伴奏是为和弦。《火焰在燃烧》的伴奏较为工整。E.《漫步街上》曲中,用倚音作为装饰音,《火焰在燃烧》用十六分附点作为弱拍F.《漫步街上》中,节奏型有长音,有四分音符,二八音符,八分音符而《火焰在燃烧》节奏型工整,全曲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附点音符为主。《漫步街上》的最高音为小字二组的Si,《火焰在燃烧》的最高音为小字二组的so。(二)《漫步街上》与《火焰在燃烧》的情感表现对比在我看来,歌唱中如何能让听众感受到歌声中的情感,是要通过气息、腔体、歌唱位置、歌唱技巧、以曲为本、个人的音域音区这些要素组成的。1.《漫步街上》为缓慢的三拍子,那么开头音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开头音要在三拍之中由弱到强的渐变,要求要优雅的,缓慢的,歌唱位置要保持在头腔,由气息控制好声音的强弱,唱到第七小节才可换气,直到第11小节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唱出来的感觉是人们都感叹我的美貌,对我目不转睛地看着,是优雅的,自信的,带着光芒的。经过一个小节的过渡,到了第13小节重复开头音,但节奏发生了变化,是三个四分音符,这时的歌唱位置需要保持,气息在流动中也要保持着,支撑着三个同音Mi,在第15小节唱完Do之后换气,这时候需要吸的气要更多,储蓄力量才能把第17小节的Si顶到头腔,避免音位偏低的现象,随后有一个十六分音符的倚音稍微带过,气口在第18小节Si,然后在第19小节上弱收。第21小节开始到第36小节就是叙事性的演唱,节拍稍微发生变化,有一些音节变为四四拍,四四拍的创作,让叙述性更加加强。音区以中音区为主,这一段是缪塞塔试图重新让马切洛燃起对她的爱意,因此这一段的演唱是颇有难度的,是在展现着自己让人羡慕的容貌,同时对马切洛似乎无动于衷的对待表示不满,那么这样的一个情景,我们需要加上自己的舞台表现力,再加上浑厚的女中音音色配合,再把气息加以连贯、流动,这样才能把缪塞塔这时的人物性格特征表现出来。那么在这一段叙述性的演唱中,速度的变化主要是渐慢到原速的转变,例如在第21小节为弱起,速度为渐慢,但在第22小节的第二个La,速度为原速,即速度稍微加快,在第24小节,旋律走向为上行,因此要力度要渐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节拍同为二八音符。回到第25小节,同样为弱起、渐慢,在27小节回到原速,在第28小节节拍发生变化,转为四四拍,结尾由强到弱。在第29小节转回四三拍,速度为原速,力度为p,第32小节,旋律走向为上升,力度加强,但是速度为减慢,演唱时注意小二度,避免出现音准问题。到了第33小节,回到原速,需要富有表情地演唱,情感上升,缪塞塔觉得人人都为她倾心,羡慕她容貌,心中表示身份欢畅。第35小节,速度转为渐慢作为叙述唱段的结尾,为故事情节的高潮作铺垫。第37小节到第52小节,为故事的结尾,也是故事的高潮,也是再现乐段。但是相比开头段,情感发生了变化。第37小节到第39小节为原速,而第40小节,速度转为渐慢,这时的缪塞塔表现了对马切洛的爱意,虽然缪塞塔知道马切洛还爱着她,但是马切洛却不为所动,因为马切洛知道,缪塞塔只是喜欢被爱着的感觉,这导致了马切洛认为缪塞塔虽然有着一副盛世美颜,却是一个用情不专又风流的女子,这使缪塞塔表现出痛苦又疑惑的心情。在第45小节到结尾,缪塞塔的情感再次发生变化,她觉得马切洛不告诉她为什么会苦恼,心里惦记着自己却又想遗忘这段爱情,既然这样子,缪塞塔觉得对马切洛也不抱任何希望了,决定遗忘这段感情,那就任由马切洛活在痛苦之中,这表现出缪塞塔敢爱敢恨的人物性格特征。这一句的难点在于第50小节的高音Si,而老师提议把这个高音为音区在小字2组,与HighC只有半音之差,演唱时,我们需要把声音放宽,首先把背往后打开,深吸一口气,集合胸腔和头腔,然后把声音往上颚冲,这样的出来的声音,不仅有共鸣,还不显得虚,唱完后,快吸一口气,把结尾的timo-rir强收,显示出应有的高傲。2.《火焰在燃烧》是描述阿祖切娜为母亲复仇的心理。本曲速度为Allegretto即快板,演唱时需注意节奏型,十六分附点音符,咬字需注意加重字头音,尽显三拍子的特性,强弱弱,全曲的情感以仇恨为主,并无多大变化。从第3小节到第34小节,描述的是人群的动态,他们看着这般情景,只是漠不关心地看热闹,伴奏着狂笑、尖叫,似乎人群对这一切一点也不惊讶,这是看看这次是谁遭殃罢了,阿祖切娜的心痛苦着,看到母亲快被实行火刑的情景,自己却无能为力,心理很不是滋味。到了第35小节至第55小节,火焰熊熊燃起,似乎没有熄灭的念头,像是一头猛兽看到了猎物般,如此饥饿。正因如此,黑暗中的火焰显得格外明亮,照耀着那坏蛋的脸庞,可怕又凶狠。在演唱这一段的时候,注意第45小节和第46小节,有强弱变化,而第49小节到第52小节,由弱到强,需要演绎的是当阿祖切娜知道了坏蛋的脸庞后的心情。而第53小节对比前面的52小节,力度稍微弱,当到了第54小节到第55小节时,强到弱,特别要突出“怕”这个字。此音为本曲的最高音,需要把这个音唱实,打开口腔,气息要有头腔和胸腔支撑。在64小节和65小节间奏后,第66小节到第84小节为高潮段,词中描述大火已经把受害者的脚丫烧焦,外衣也已经着火,受害人发出惨叫,在黑夜中显得格外凄凉。这段演唱时,需要把无奈的心情和复仇的决心表现出来,第85小节,力度为pp,用力度弱而有力的声音去营造死神来临的环境和紧张害怕的心情,而第89小节,力度变强,表现着受害者刺耳的惨叫声,第97小节知道结尾是再现段,再一次描述大火和坏蛋的容貌,这一段的情感需要加强,声音可以再放出来,显示着要复仇的决心和失去母亲的痛苦之情。总结:《漫步街上》与《火焰在燃烧》的情感表现对比1.不同点:A.《漫步街上》的情感表现是根据缪塞塔的心理活动变化而变化的,从而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风流、自信、高雅的人物性格特征,《火焰在燃烧》是一直保持着仇恨和痛苦,相比之下。《漫步街上》更具有戏剧性,故事性。B.两个曲子,虽然同为同时期的歌剧,但是情感表达的方式大有不同,《火焰在燃烧》是间接地表露愤怒和仇恨,《漫步街上》是直接地通过人群的行为举止来确定对自我的评价,从而产生的心理活动。2.相同点:A.《漫步街上》与《火焰在燃烧》都彰显着创作的个性化,打破了以往的音乐形式,出现世俗化。第四章结论歌,就是作者创作的一个故事情节、词曲、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旋律、音调高低;唱,就是把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声音传达给他人听。而歌唱的形式和声音的传达方式以歌曲的创作为前提,这也就有了三种主要的声乐演唱方式:美声、民族、流行。歌唱艺术是声音与词曲的完美结合,是流动的,是高雅的,它会通过不同人的不同音色去演绎会有不同的味道,但仍有歌曲的本质在内。在我们学习声乐当中,老师都会根据每个人的音色选择歌曲,让我们了解该歌曲的创作背景、体验当中的故事情节和学习该如何表现其中的情感。声音是听觉上的情感体验,和词曲、音调、旋律走向和歌唱速度的快慢结合,再加上舞台表现和演唱技巧,想要表达的情感也就随着歌声缓缓流露。在音乐的世界里,即使是同一首歌,每个人唱出来都是不同的味道,每个人着重的情感都不同,这也跟自身经历有些关联。歌唱中,情感的处理方式,是能够表现出技术水平的高低的。所以学习不同时期的作品,领略该时期的不同特点,是学习音乐的必行之路。参考文献[1]王博.意大利歌剧的现实主义风格探析--以普契尼与威尔第歌剧作品为例,2018年8月,江西店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浅谈《漫步街上》,2017年5月4号,哈尔滨师范大学[3]高贺.阿苏切纳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演唱研究,2015年[4]《意大利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5]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创作特征和演唱处理探究,2018年5月29日,聊城大学[6]浅析《漫步街上》,2014年,刘奠美,戏剧之家杂志[7]许贝.咏叹调《漫步街上》的分析及演唱处理[8]付丽丽.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创作特征及演唱处理[9]王书毅.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艺术风格和演唱特点,2015年[10]何弦.浅析咏叹调《火焰在燃烧》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点,2018年

致谢本文是在梁创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了梁老师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梁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学术眼光、精益求精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我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关心和教诲,特向梁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在此,还要感谢叶艺虹等老师在这四年的学习中给我的帮助和支持。他们讲授的课程中让我学到了合唱中奥妙和了解到了不同时期的音乐特性,这些知识在我研究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我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衷心感谢叶艺虹等老师寄语的帮助!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的精心授业和教辅人与那的辛勤工作。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文献资料已开列出来,本文的有些句子或段落引自这些参考文献。在此想所有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获得大量数据,进而对调查中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一)典型例子

调查法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问卷调查法。它是通过书面提问收集信息的一种方法,即调查人员编制调查项目表,分发或邮寄给相关人员,询问答案,然后收集、整理、统计和研究。

(二)研究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确定题目时要注意选题是否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要注意选题切忌太大,也要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2.制定调查计划

要明确调查课题、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手段、调查步骤、时间安排。

3.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时要尽可能保持材料的客观性,尽可能采取多种手段或途径。

4.整理材料

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以便后续总结归纳、形成结论。

5.总结研究

对整理完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三)特点

调查法相对其他研究方法来说较为耗时耗力,但也有其优势,即获得的一手资料信息真实具体,能够对研究对象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识。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一)典型例子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就是通过观察法提炼总结出来的;儿童心理学创始人——普莱尔,也是在一次次地使用观察法后,提出了儿童心理学领域中的诸多理论。

(二)研究步骤

1.明确观察对象

在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观察者与观察对象。

2.制定观察计划

在观察计划中要规定明确的观察目的、重点、范围以及要搜集的材料。

3.做好观察准备

观察准备是否充分,往往影响观察的成败。

4.做好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要时时记录,不放掉任何一个关键信息。

(三)特点

观察法具有拓展人们的感性知识、启发思想等优点,但是由于其强调研究要在自然环境下进行,且不允许掺杂个人的偏见,确为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3)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经过精心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从而发现变量间因果关系以验证预定假设的研究方法。核心在于对所要研究的对象在条件方面加以适当的控制,排除自然状态下无关因素的干扰。

(一)典型例子

采取实验法的一个典例是罗森塔尔效应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发现人们对他人行为的期望通常可以导致他人向期望方向改变。

(二)研究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三)特点

1、主动变革性

观察法与调查法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2、控制性

根据科学实验要求、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

3、因果性

实验是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是对事物或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常见的定量分析法包括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数学模型法等等。

(一)典型例子

企业管理中时常采用定量分析法,比如企业信用结果的得出,就是采用定量分析法,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数据来源,按照某种数理方式进行加工整理的结果。

(二)研究步骤

1.建立指标

要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收集哪些方面的数据。

2.搜集数据

根据所建立的指标,确定如何搜集资料并付诸实施。

3.分析数据

在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数据以后,根据一定的目的分析数据间的关系,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认识。

(三)特点

定量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实证性、明确性、客观性的特点,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研究者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