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价值观教育渗透策略_第1页
语文课堂价值观教育渗透策略_第2页
语文课堂价值观教育渗透策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价值观通常是个人对客观事物和自己行为结果的认识与评价,是对小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因素,抓住契机,帮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明确使命担当,树立远大理想。一、感悟细节,体会真善美价值观在语文教材中是处于隐藏状态的,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文本,从中梳理出与价值观有关的内容,用心挖掘适合班级学生学习的价值观元素。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写了“我”知道的伯父生前的一些事情,其中的“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所涉及的人物看上去与鲁迅之间都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教师引导学生具体分析鲁迅与这些人相处的细节,就能挖掘出人物内心的真善美——鲁迅并不认识车夫,却冒着寒冷的北风对他进行施救,课文中以一系列动词“扶、蹲、跪”“夹、洗、敷、扎”描写了鲁迅救人的动作,还送给车夫药和钱,嘱咐他在家修养几天;女佣常常被看作下等人,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鲁迅不仅不让家里的女佣阿三干重活,而且还常劝她休息,因而被女佣一直记在心中。这些细节体现的就是鲁迅先生在自己被反动势力打压排挤遭受不公之时,还能够对弱者予以真诚的关爱,足见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与他用匕首、投枪扎向凶恶的反动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他对美好生活和世界的追求。学生走近鲁迅,感悟到他的美好品质,就能够激发内心的真善美。二、感知人物,获得启迪在高年级的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他们中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有大公无私的老支书,有为了孩子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而英勇献身的郝副营长等,这些人物的可贵品质都值得学生学习。如《金色的鱼钩》,主要是讲老班长为了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把不能随队的伤员带出草地,忍受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照顾三个病号,白天赶路夜里还在草地里挖野菜,在快要走出草地时却累倒了,再也没有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老班长的感人事迹,需要抓住老班长的言行举止和“我”的内心活动,用心体会老班长带着走不快的病号,在大部队后面过草地的特别环境中,尽其所能,陪同并帮助三个病号克服病痛与饥饿往前走,充分体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学习课文,学生会从老班长身上深刻感知革命先辈为了党的事业而奉献一切的精神,从而树立在新时代“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三、群文阅读,强化认知与单篇课文相比,群文阅读在价值观方面的影响更大。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既可以用单元整组课文开展群文阅读,又可以确立主题拓展课外文本组成群文阅读,强化学生对价值观的认知。如教学《示儿》,课文是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体现了诗人渴望朝廷的军队能够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统一的那一天早早到来,爱国主义是这首诗的核心价值观所在。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在历朝历代的诗歌中都有体现,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深,教师可以拓展不同时代的爱国诗篇,形成群文阅读。四、习作表达,传递追求习作作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形式,能够直接体现学生对客观事物和自身行为的认识,也是价值观呈现的有效载体。在教材安排的习作训练中,有不少都是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与社会,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如《我想對您说》《笔尖流出的故事》《他陶醉了》等;提倡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如《我的心爱之物》《那一刻,我长大了》《有你,真好》《心愿》等。如习作《家乡的风俗》,看上去是介绍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乡风民俗,实际上,学生在材料取舍上就已经体现了价值观的认同,因为乡风民俗中不仅有浓郁的乡情,而且有文化的传承。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对乡风民俗的赞美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