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年高考地理历年真题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和区域地理的关系【年高考试题解析】(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图12为年~年我国耕地面积B.年~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C.年~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D.年~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答案】BC【解析】从图12可知,年~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年~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年~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年~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不相同。42.年~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A.建设用地增加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D.未利用土地增加【答案】AC【解析】读图13可知,居民点及独立工矿、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等建设用地增加了,退耕还林效果显著。林地增加,导致年~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土地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不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5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40)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曰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3分)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水文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土壤根系固持土壤,股指落叶层吸收一定量地降水生物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2)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8分)【答案】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图10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27-28题。1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土地此生盐渍化加剧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图1为我国北方谋取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年高考试题解析】(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图10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卷)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9.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盐碱化的治理。沿海滩涂受到海洋的影响,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所以改选滩涂所种植的植物要耐盐碱。10.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A.化肥B.农家肥C.农药D.淡水【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盐碱地的治理方法。要缩短改选时间,就可以大量淡水冲洗土壤中的盐类物质,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淡水。43.(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四川卷,36)(36分)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流,②河流。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8分)(2)图10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10分)(3)分析图10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8分)(4)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图11中的丙地上空遨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6分)(5)请在图12模式图中选择两条路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图11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4分)海洋海洋内外流域分水岭图12【解析】(1)考查读图判断分析能力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根据两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左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右图为中亚地区。①河流为松花江,②河流为锡尔河。①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②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由于②河地处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糖分的积累。(2)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的受化,可以看出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可以看出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根据闭合等温线的位置,可以看出,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等温线之所以发生弯曲是因为甲地位于犬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2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2分)。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作用:调节气候(或调节河、湖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或保护生态系统)(2分)。(4)(6分)平原广阔,地形坦荡(2分);河流纵横,沼泽广布(2分);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或狐、熊穿行)(2分)。(5)(4分)识,回答下列问题。⑵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⑶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分)(2)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处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性农业基地等。(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回答,具体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25.(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38)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图14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2)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8分)18.(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水土B.发展旅游C.利于浇灌D.便于运输【答案】A【解析】地处云贵高原上的云南,地形崎岖不平,年降水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水土。【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对地理景观的成因。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9-11题。19.(年高考宁夏卷)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湖滩面积大,水浅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湖区少有大舞,能见度好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答案】A【解析】要能够成为鸟类的栖息地,说明有一定的滩头面积【考点定位】考查湿地的作用20.(年高考宁夏卷)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答案】C【解析】冬季一条线是由于冬季降水减少,水位下降,成一条线说明底部为线状低地,夏季由于降水多,水位上升,成片状分布【考点定位】考查水位季节变化的成因21.(年高考宁夏卷)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答案】B【解析】鄱阳湖湿地减少时由于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而围湖造田引起【考点定位】考查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表1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9~11题。表1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类型箭竹及灌丛阔叶林旱地水田石砾地、裸地高山灌丛草甸比重(%)28.9025.3010.403.105.700.01阳坡阳坡河谷阴坡图4面积百分比/%高山灌丛草甸阔叶林箭竹及灌丛旱地裸地石砾地水田10060408002035.(年高考全国I卷)该水源地内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答案】A【解析】从图可知,阴坡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小,变化大,说明因地势陡,气温因海拔变化大,所以选A;水田和旱地都主要分布在河谷中,较难分辨出海拔高低,从图中可得出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河谷中,从图中可以看出河谷中没有高山灌丛草甸分布,所以选项BCD不能选。36.(年高考全国I卷)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A.保护高山灌丛B.防治水土流失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扩大梯田面积【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知,阳坡主要分布着高山灌丛草甸、阔叶林、裸地等土地覆被类型,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答案为B。保护水源不能单单从某一种植被考虑,应从整个区域出发,综合整治和保护,对于水源区就禁止开采,封山育林是最好的保护措施,而扩大梯田面积势必要破坡植被不利于水源的保护,因此选项ACD都不合理。37.(年高考全国I卷)该水源地位于A.长江三峡谷地B.青藏高原C.汉江谷地D.江南丘陵5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32)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5)题。(共15分)资料一:见图15。江宜昌成都攀枝花河流流域界线城市磷铁煤天然气石油
图15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N江宜昌成都攀枝花河流流域界线城市磷铁煤天然气石油
图15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N长重庆长重庆宜宾宜宾贵阳贵阳资料二:见图16。资料三:见图17。(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___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2分)(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3分)(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4分)(5)此问结合第(4)问的自然原因和该区域的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综合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以长江上游地区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流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60.(年高考宁夏卷,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6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①区。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②(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14分)【答案】(1)干旱、半干旱地区距海远近(2)选①(0分)选②或③(2分)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解析】(1)从降水量来看,这里的降水为200mm—300mm之间,则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也可以根据经纬度来判读这里为我国的内蒙古地区也可以得出结论;我国降水从东向西降水差异原因是距海远近(2)从当地的为干旱,半干旱的自然条件和植被的生长条件得出结论【考点定位】我国东西自然降水差异及其原因61.(年高考上海综合卷,35-4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万里奔流,途经11个省区和直辖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约占全国面积1/5的长沙流域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制造了全国1/3的GDP。长江的开发与保护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今年4月20日以“长江·河口·城市”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举行,共商健康长江、生态河口与美好城市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乙乙丙图Ⅰ图Ⅱ荆江长江口①甲②流域界线长江流域图⑴读“长江流域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1\*GB3①,=2\*GB3②。⑵长江浩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入海,其间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观。看图完成下表。图上代号甲乙丙景观图地貌名称曲流(河曲)⑶乙地(见图I)所在的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该曲流现象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有关,右图反映的是()。bbaA.a为凹岸侵蚀,b为凸岸堆积B.a为凸岸堆积,b为凹岸侵蚀C.a为凹岸堆积,b为凸岸侵蚀D.a为凸岸侵蚀,b为凹岸侵蚀⑷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凭借其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地理优势,发展了区域经济。“长江流域图”中甲地附近建造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是;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⑸“母亲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但是经济发展使流域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读右图可知,该时段内长江流量小、水位高;流量未达历史最高,而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其原因是610006100054300034000250001600070006月长江某水站的水文资料8月9月1998年流量1998年水位历史最大流量历史最高水位水位252831343437流量(立方米/秒)7月(米)⑹读图II,长江口段南北两侧的河道宽度明显不同,较宽的是(填“南”或“北”)侧。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⑺目前在长江口相继建起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与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等。其主要目的是()。A.发展第三产业B.增加入洚径流C.丰富旅游资源D.保护河口生态⑻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它以上海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该城市群的发展与下列各项条件有关的是()。=1\*GB3①地势低平,河肉密布,土壤肥沃=2\*GB3②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多雨=3\*GB3③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技术力量强=4\*GB3④沿江靠海,地处“黄金海岸”=5\*GB3⑤依托本地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6\*GB3⑥经济意识开放,市场机制比较成熟=7\*GB3⑦自古以来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8\*GB3⑧以航空、水运为城市间的主要运输方式A.=1\*GB3①=2\*GB3②=3\*GB3③=7\*GB3⑦B.=4\*GB3④=5\*GB3⑤=7\*GB3⑦=8\*GB3⑧C.=1\*GB3①=3\*GB3③=4\*GB3④=6\*GB3⑥D.=2\*GB3②=5\*GB3⑤=6\*GB3⑥=8\*GB3⑧【答案】⑴湖北(鄂);重庆(渝)⑵峡谷(V型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平原)⑶A⑷三峡水利枢纽(三峡);水田农业(水田⑸河床抬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或调蓄水流的能力减弱(占用河漫滩,围湖造田)⑹南;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⑺D⑻C热带季风气候。=8\*GB3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间的主要运输方式是公路和铁路运输。【考点定位】①区域定位;②流水侵蚀和沉积地貌;③农业地域类型;④环境保护;⑤城市区位因素62.(26分)(年高考天津卷)读区域图(图8)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9分)(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9分)(3)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温特征是,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8分)【答案】(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2)=1\*GB3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2\*GB3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3\*GB3③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3)N城市:冬季温暖,夏季炎热;K城市:季节分配均匀;乙。【解析】(1)从图中气候和河流的名称,可以判读出甲为田纳西流域,乙为德国鲁尔区,图11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21~【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图信息获取、处理及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该区域为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带,图示信息反映该区域沙漠广布,荒漠化问题严重。Q在沙漠地带,根据新月形沙丘可知该地多大风,多沙尘暴。P地位于河谷地带,故较Q地年降水量多,年降雪日数多。故选AB。40.(年高考江苏卷)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A.截留水分B.改变气候类型C.削弱风力D.改变植被类型【答案】AC【解析】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考点定位】①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②草方格沙障的地理意义;③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C.农业结构复杂D.注重生态保护【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650—1780年中,原始林地的比例急剧下降,耕地比重上升,所以可以推测是经历了移民开垦【考点定位】考查学生读图的能力23.(年高考宁夏卷)进入20世纪该区域A.气候持续干旱B.大力发展畜牧业C.种植业产值降低D.实施了退耕还林【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以后耕地面积比重下降,草地与灌丛林在下降,出现次生林并且比例在上升【考点定位】考查学生读图的能力【答案】D【解析】耕地在图中表现为水田和旱地,水田前期减少11000公顷,后期增长约6000公顷;旱地前期增长约26000公顷,后期减少30000公顷,它们都是减少的大于增加的,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25.(年高考山东卷)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而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要求“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而能反映生态状况的是绿地(林地和草地)及裸岩地,体现“由退化趋于好转”,即绿地前期减少、后期增加,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考点定位】①坐标图判读;②区域生态环境变迁。26.(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卷,37)(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4分)(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6分)(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6分)(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10分)(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为主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机构:东部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26.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解析】考查黄土高原微地貌:塬墚峁。【答案】B
27.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考查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措施。【答案】C
28.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①秦腔
②窑洞
③评剧
④吊脚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考查黄土高原文化特色。【答案】A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1950~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17.(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海南卷,23)图8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图l3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A.①为资金B.②为技术C.③为劳动力D.④为原料【答案】AC【解析】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雄厚,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而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的廉价劳动力。15.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答案】CD【解析】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骄傲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两类企业,其仍然垄断着高技术行业或某些高技术产品,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亦是正确的叙述是A.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答案】AB【解析】此题不难,对照图例和图中信息可知,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中,广东省以煤炭最小,福建省以薪柴最大,江苏省以秸秆最大,北京市以薪柴最小。23.(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A.发展沼气B.开采小煤窑C.利用太阳能D.种植薪柴林【答案】AC【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和提供的四个选项,开采小煤窑和种植薪柴林都会产生SO2污染,即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是发展沼气和利用太阳能。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我国能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24.(年高考海南卷,21)图6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10分)大堤大堤湿地山地森林海滩填海采石场填海区围填海后围填海前海湾02km2km图6对策: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负面影响: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化。对策: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海湾消失——负面影响: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影响渔民的生产生活。对策:应通过合理的补偿安置,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解析】围海造陆对自然环境改变通过图中图例前后对照可以归纳出来。产生的负面影响要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入手来分析。对策主要包括了工程、生物和技术三方面的措施来分析即可。【考点定位】考查围海造陆导致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极其对策。生产量小于消费量,自给率高于100%表示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我国西部地带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则能源自给率高于100%,并且随着实施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带能源得到大量的开发,能源自给率在不断上升,图中四条曲线只有Ⅲ满足,即选C。2.(年高考福建卷)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C.研发中心布局在科技发达的本地城市D.公司总部布局在人才聚集的本地城市13.(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按区位因素分,该企业的类型是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答案】A【解析】根据农产品加工企业空间扩张经历的三个阶段特点来看,三个阶段的生产基地都布局在外地农村,说明外地农村能够大量提供该农产品,所以该企业属于原料指向型。【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工业类型和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18.(年高考江苏卷,29)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分)(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B区域。(6分)(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2分)①资金②劳动力③技术、管理④原料、燃料⑤劳动密集型产业(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3分)产业结构成熟。B区域煤铁资源丰富;耕地资源较A多;人口众多,大学生比例低,则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2)从区际联系和协调发展来看,A区域可以为B区域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管理支持,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专业到B区域,促进B区域经济发展。B区域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这些都可以提供给A区域。(3)技术和资金从A区域流入B区域,有助于推动B区域矿产能源资源的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考点定位】①我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山区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对比;②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等相关知识点19.(年高考北京卷,40)
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和内陆省会城市,从而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解析】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从结构图可看出首先在东南沿海四个特区开始的,然后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主要考查了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考点定位】主要考查了三个经济地带、全国开放格局的时空扩展。20.(年高考重庆卷,36)(36分)图8和图9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9中饼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表2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城市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lO月11月12月A-3.5-1.34.913.118.823.525.925.921.414.85.5-1.0B7.29.511.314.218.222.716.726.723.618.511.27.3(1)与A相比,B的气温有何特点?(4分)(2)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12分)(3)甲区域是玉米和
(粮食作物)生产基地,乙区域是以生产
和蔬菜为主的农业专业化地带。(4分)(4)从经济、劳动力因素分析甲、乙两区域作为农产品商品基地不同的有利条件。(8分)(5)根据图9分析C城市最大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解析】该题以跨流域调水为背景,主要考查两区域(华北平原和美国西部)的区域地理差异,题目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解答本题首先要利用经纬网和大陆轮廓特征进行定位,甲区域位于华北平原,A是天津。乙区域为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地区,其调水工程为北水南调。北部湿润,河流水量丰沛,南部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美国著名的阳光地带,但干旱少雨。C是洛杉矶。其次,认真阅读图表信息,如A、B、C城的空间位置,C城工业结构图及A、B城的多年平均气温表。调用该区域相关知识回答相关问题。答案要点及相关说明:(1)【答案】年均温高;年较差小。【解析】“年均温高”这一特点不易想到,应该有“冬季气温在0℃以上或冬季温和”的特点【考点定位】气温变化(2)【答案】共同点: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不同点:图8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2.(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A.高出很多B.高出稍许C.高度相同D.高度较低6.(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该水库主要功能是A.防止洪水泛滥B.扩大湿地面积C.开发旅游景点D.提供优质水源【答案】D【解析】长兴岛是宝山的一座荚丽岛屿,它三面临江,一面临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独特的气候环境。远离外界的污染源,生态系统完善,大气清新度维持在一级水平。在其北侧边摊筑水库主要是为了提供优质水源。7.(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①上游输沙量降低②风暴潮频发③长江径流量加大④海平面上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56.(年高考北京卷,39)
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向,在增进各国经济互惠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在欧盟前身“欧洲煤钢联营”成员国中,德国的煤矿资源丰富,法国铁矿资源丰富。该组织的成立大提高了两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1) 指出该组织成立之初德国和法国大型钢铁企业所邻近的城市,并说明布局的理由。(2) 说出德法两国之间煤和铁矿石的主要运输方式及其优势。【答案】(1)分布在杜伊斯堡、梅斯附近。钢铁企业是原料指向型企业、因此靠近铁矿石的产地。(2)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解析】由图中城市位置德国杜伊斯堡离煤矿近,法国梅斯离铁矿区位近,有利于就近获得燃料和原料。煤、铁矿石运量大,需要选择运量大,价格低的运输方式。【考点定位】主要考查了工业区位条件、各种交通运输的特点。57.(年高考安徽卷)(30分)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12分)【年高考试题解析】(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表1某区域—年湿地的转化单位:km2转化来源湿地类型旱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河渠489-7023548海涂43-155-2027017627水库坑塘25657-33-2115694926水田76-793-105300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13.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答案】B【解析】根据表内数据计算(正值——湿地面积增加,负值——湿地面积减少):河渠湿地面积变化489-7+0+235+48=765,海涂面积变化43-155-2027+0+17627=15488,水库坑塘面积变化25657-33-211+5694+926=32033,水田面积变化76-793-1053+0+0=-1770,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选择B。14.与年相比,年该区域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B.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答案】C【解析】各类湿地总面积是在增加,所以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物种多样性也增加。选择C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5.自1985年至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答案】D【解析】将左右图合并画成经纬网图描点可以得出①向西南,②向东南,③向北,即第二产业向西南,第三产业向东南,第一产业向北。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图6中反映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中心位置B.在南北方上一直向南移动C.总体向东南方向移动D.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幅度大于南北方向(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开发区兴建生产厂。目前天津已成为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图1),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年的130多加发展到年的700多家。完成3~5题。7.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M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A.海运方便B.市场潜力大C.研发力量强D.生产成本低【答案】D【解析】根据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降低生产成本。8.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Ⅱ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地B.接近市场C.接近研发中心D.接近国际航空港【答案】B【解析】M公司第Ⅱ类供应商是随M公司在天津新设的外资厂,考虑接近我国京津消费市场。9.天津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成为M公司第Ⅳ类供应商的是A.化工厂B.食品厂C.电子元件厂D.家具厂【答案】C【解析】M公司天津生产基地产品是手机和GPS接收机,属于电子产品,原料和元配件供应地应该有电子元件厂。(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四川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图2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答案】D【解析】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不能发展粮食生产。3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A【解析】从示意图中分析,农牧交错带为西部提供饲料和东部深加工产品。(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2。据此完成8~9题。表233.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草地荒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有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答案】D小。②④是错误的。【年高考试题解析】1.(年高考广东卷地理)图4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答案】C(年高考广东卷地理)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图7),回答15~16题。10.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11.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答案】D【解析】从就业比值直方图来看,第一产业就业比值最大,除中间略有下降外,基本稳定在80%左右的水平;第二产业就业比值最低,但略有波动;第三产业就业比值变化比较明显,且大致呈上升趋势。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28)图14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5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气候特征相同点不同点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3分)【解析】本题通过“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和“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综合考查了气候特征、气候成因、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和我国当前应对世界粮食价资源。根据气候资源的地区差异,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其有利方面,克服其不利条件,发展农业生产。当今,粮食生产有粗放和集约两种生产方式。粗放式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是扩大耕地面积,4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36)(36分)图8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简析A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10分)(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9阴影区域的农业生产有何危害?(4分)(3)图9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4)图10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8分)(5)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6分)调用知识: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分类,冷锋、暖锋、静止锋等不同天气系统的特征及成因,常见的气象灾害及影响,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我国及世界主要的环境及生态问题的表现和成因、解决措施,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人地关系及解决措施。有天然气资源(质量好,便于开采),密集的输气管道,便捷的铁路交通。还有的信息如靠近黄河,位于高原面上,地形平坦,附近有众多的城市,临近消费区。第(4)问,E处的工业部分利用煤泥、混煤、煤矸石,主要用来发电。F处的工业部门从粉利,临近消费区。(4)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5)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5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34)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共21分)资料三:见图21图21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年)资料四:见表2表2不同年代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1990年1995年1999年年东部地区93.8687.6987.7787.83中部地区3.879.259.389.17西部地区2.273.062.853.00(1)图20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外商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6分)A、自然条件优越B、市场潜力大C、矿产资源丰富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足部成熟E、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2)图21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表2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4分)(3)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8分)(4)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3分)5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32)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共13分)资料一:见图14图14中部六省位置示意图图14中部六省位置示意图图15三大地区GDP比重增幅图图16六省面积、人口、耕地及主要农产品占全国比重图资料二:见图15资料三:见图16(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图15,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_________。(2分)(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2分)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裙带动能力弱C.劳动力丰富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E“中部崛起”战略尚未实施(3)下列条件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3分)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B.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C.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D.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4分)(5)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快速全面准确获取图标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运用地理原理、结合区域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大事,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答案】(1)依据:①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之比重增幅下降;②在三大地区中,中部的国5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21)图6示意某中纬度半湿润地区,A是乙地从B河引水的中继水库。完成下列要求。(10分)(1)由A水库至乙地修建引水明渠后,丙地作为水源保护地,产业发展方针应该是。(4分)(2)乙地现有水源(包括从B河引水)不能满足其今后发展的需要,试列举可能的应对措施。(6分)5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四川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材料四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青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程度加大(图8),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形如,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9),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4)依据资料和图9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10分)【解析】该题目可以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长江水能开发来考虑。【答案】(3)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0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4)修筑了(多座)水坝、(多处)船闸和港口。取得了防洪、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运输能力的效益。实现了对全河的统一管理和梯级开发。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34分)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图9),回答问题。(1)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4分)(2)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业、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等新能源。(8分)(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譓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8分)(5)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4分)(6)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16.(年高考北京卷文综,39)(28分)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完成下列问题。施。(10分)1.(年高考海南卷地理)实地调查发现,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的白鳍豚的数量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下游A.流速降低 B.水量减少 C.泥水增多 D.水污染加重【答案】D【解析】在河流中,由于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变了生物的回游路线、环境、水污染等,导致生物减少。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水量减少、泥水增多等现象不明显,水体污染是主要原因。17.(年高考海南卷地理)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A.暴雨越多 B.植被越稀疏 C.谷越深坡越陡 D.土质越疏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长江流域的地质灾害及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调用的知识有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河流中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在河谷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流水的下蚀、侧蚀作用,水面附近坡度较陡,容易出现滑坡、崩塌现象。45.(年高考山东卷文综,26)(25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3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6分)(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6分)(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10分)(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3分)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多,因此汛期在夏季。由于河流两岸人类对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当汛期来临时,河流水量大增,水流急,会加剧水土流失现象,使河流的含沙量大增。第(1)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支流的水文特征是: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第(2)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支流可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可发展航运。 第(3)题:由图13提供的信息及以上分析可知,该地区土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有坡地开垦和围湖造田;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是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第(4)题:选址建水库时,还需要收集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等方面的必要资料。46.(年高考江苏卷地理,34)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正在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能源工业是沿海产业带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下图分别为“江苏沿海产业带位置图”、“江苏沿海产业带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7a、b、c三处中,风力发电场最宜建在________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沿海建设风力发电场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填代号)________。(2分)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影响鸟类栖息 D.影响沿海气候(3)沿海产业带新建的火电站宜选择在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田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已于年5月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请简要分析江苏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4分)【答案】(1)b风能资源丰富用地条件较好(2)C(3)利用海运条件运进煤炭资源(4)江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常规能源资源缺乏;核电是清洁能源(新能源)开发利用程度却较低。在港口附近建设火电厂,是为利用海运条件运进煤炭资源。江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常规能源资源缺乏;核电是清洁能源(新能源),所以,近年来江苏大力发展了核电。47.(年高考全国II卷文综,40)根据相关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企业间短期资金互助协议书3篇
- 2024年气体供气新协议3篇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乘法 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
- 工地建筑材料采购协议(33篇)
-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核心素养评价试卷(含答案)
- 设备品质保证书模板
- 诚信无罪保证书
- 详解劳务分包结算单编制要点
- 财务代理费用协议
- 质量与安全同行各类安全保证书
- 2024企业所得税培训
- 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到西安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 医院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后)
- 2024水样采集与保存方法
- 借款协议(父母借款给子女买房协议)(二篇)
- 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4D厨房区域区间管理责任卡
- 针灸推拿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设备故障报修维修记录单
-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
-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和水的硬度测定实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