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学校2025年初三五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复兴号”高铁最高时速提至350公里,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已达到世界顶峰。(删去“随着”)B.《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非常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应把“《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非常熟悉”改为“我对《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非常熟悉”)C.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是否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关键在于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在“通过”前边加上“能否”)D.市粤剧团精心打造的《刑场上的婚礼》,是一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现代粤剧。(把“打造”改为“打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C.良好的家风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D.一些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心无旁骛,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通过中考,那些成绩优秀的人将获得一个更高的起点②中考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③新的学习阶段即将开始④而那些在中考中落后的人,也有充足的时间来奋起直追,后发制人⑤它代表一个旧的阶段已经过去A.②⑤③①④ B.②①③④⑤C.①④⑤③② D.②①③⑤④4.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端的一项是()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妻子(友人)相见的无奈。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妻子(友人)促膝长读的深切期盼。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对人的年龄有特殊的表达,如“黄发垂髫”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既加冠”中“加冠”指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B.《送东阳马生序》中“今诸生学于太学”中,“太学”是古代学校名称,一般设在州府所在地,是州府的最高学府。就读于此的学生由朝廷供给粮食。C.“往来无白丁”“臣本布衣”中的“白丁”和“布衣”都是对普通老百姓的特称。除此外,还有“氓”“黎民”“庶人”“黔首”等称呼。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矜”指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有残疾不能做事的人。6.综合性学习。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1)班决定开展“会诗词·咏经典·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甲)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乙)A.卜算子B.浣溪沙C.如梦令D.相见欢甲:乙:《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下联: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儿们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人朱军讲述了一段往事,1954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内瓦会议中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两台”: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不少于两点)7.古诗默写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书有感》中与成语“源头活水”有关且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虽无语,但人有情。请写出于花中领略人性的连续的两句古诗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在横线上填写与名著概述相对应的书名。①《》: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②《》:作品描写了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过程,尖锐地揭示出封建时代“官逼民反”的社会矛盾。《简·爱》中罗彻斯特先生的桑菲尔德庄园,英文名是“Thornfield”,原意为“长有荆棘的地方”。但有人却说,简·爱在桑菲尔德期间的生活是幸福美好的,“庄园”名称与主人公的经历恰恰相反。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二、阅读9.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些:语气词。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卖。1.词的上阕画线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10.文言文阅读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举大计亦死B.远嫌而避怨/远望若有光C.顾左右曰/顾野有麦场D.此人素有痴名/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帝得疏,大怒,抵之地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B.趣执之,无使得遁C.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D.少顷复取读之3.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海瑞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B.(乙)文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C.(乙)文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修斋醮,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左右下了命令,最终把他逮了起来。D.(甲)文海瑞是一个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严律下属的人。4.把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11.现代文阅读岁时的寄托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会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递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人们在避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肴美馔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顺”。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有删改)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酒”。B.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辟邪祈福之意。C.农历大年初一,北方人饺子里包一些钱物,祝福吃到钱物的人今年有格外好的运气。D.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是春季的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是秋季的节日。2.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第②段中“这些岁令时节”指的是春节和元宵节。B.“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中“相传”一词说明了“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说法的确切来源,已经得到证实。C.“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中的“万万”表范围,体现了在元宵节吃汤圆的重要性。D.第②~⑦段按照时间顺序先介绍“节日饮食风俗”先介绍春节和元宵节的食俗,接着介绍夏季的端午节、秋季的中秋节、重阳节的食俗,后介绍冬天除夕的食俗。3.下列关于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A.使用引用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B.使用引用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C.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D.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年饭”。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从“先生之风”谈起①2018年10月,松江二中与黄浦区丰子恺研究会联合举办“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丰子恺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西泠印社创社115周年“先生归来——吴昌硕和他的时代”系列活动在西泠印社美术馆启幕由此想起前些年,一部十集纪录片《先生》共鸣了隔代不相逢的后生们。“先生之风”可谓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之一。②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一种修为,更是一种境界,一种标志,体现了在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对先生这种社会身份的认同与尊重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曾深情地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決,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何谓先生精神?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具有担当的家国情怀与高尚的人生抱负。李叔同虽然皈依佛门,但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为宣传抗日到处奔走,捐筹款蔡元培当年在德国考察时接到邀请,便马上赶回祖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终成中国高教之开路先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生们的这些作为显示出以社稷利益为上的高风亮节,以百姓福社为重的良知德行。③先生者是文化现行的领军,知识传播的师表理想追求的楷模。如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丰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把一生无怨无悔地奉献给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如“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毕生致力于办平民学校,不屈不挠、知行合一,终成一代人民教育家。立德、立功、立言正是先生的标识。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真知灼见。对先生们所做到的“三不朽”我们应该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④在我们民族的知识、信仰、思想谱系中,与先生最接近的一种角色,也许就是老师了。韩愈将“师者”定义为“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陶行知的名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讲是对韩愈“师说”的定义补充“时代楷模”黄大年为重大科研项目呕心沥血,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支年轻的科研精英团队,被人们尊为“最纯粹的先生”。复旦大学教授钟扬踏入青藏高原16年取得了累累成果,并带出了西藏第一个生物学教育创新群体,他留下的“种子精神”,正是先生精神的生动写照。⑤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传承先生风范,弘扬先生精神,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以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王琪森/文,选自《文汇报》2018年10月22日,有改动)1.作者为什么说“先生之风’可谓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之一”?2.第②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成登程口占示家人》(2)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丰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把一生无怨无悔地奉献给新中国的航天事业。3.如果将下面一则材料作为事实论据补充到文章中,你认为插入哪一段比较合适?请根据文章内容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材料]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他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他在狱中曾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壮怀激烈的诗句。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项是()A.李权同虽然皈依佛门,但仍然牵挂国家,他为抗日募捐筹款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B.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了一生,正是“为因为民建立功绩”,他不愧为追求理想的楷模。C.韩愈对老师的定义是“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老师就是具备“先生之风”的一类人。D.复旦大学教授钟扬不仅扎根青藏高原,还培养了西藏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他身上具备先生精神。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讲话是一门学问和艺术①讲话,是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手段。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快节奏社会生活中,确立相适应的口才观,在各种场合发表颇具吸引力的讲话,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现在不少人讲话太长,语言无味。听众对这种讲话不满意地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某某来讲话。”所以,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中,讲话不可少,但是讲话必须精。②精,首先就须主题突出,要旨鲜明。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邀请瞿秋白作报告。主持人介绍:请著名理论家、宣传家、曾多次见到列宁的瞿先生作“关于如何作好北伐战争宣传报告工作”的讲话。与会者认为机会难得,纷纷做好记录准备。不料瞿秋白登上讲坛,开口干脆利落:“宣,要害上。”讲毕下台,全场愕然。几秒钟后,突然爆发岀雷鸣般的掌声。可见,讲话必须中心突出,明确准确。现在有些人讲话,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想到什么说什么,叫人摸不着头脑,活活受苦。③精,要求话语筒洁,惜语如金。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只有52个字。林肯在葛题斯堡的著名演说,上下台不到3分钟。简洁,并非一味求简,只是尽可能将信息内容简化,不要像一些人讲话,拖泥带水,庞杂冗长。④精,还须力求新颖,活泼生动。幽默的谈吐,能使人容易接受说话者的观点,而且生动有趣,令人回味无穷。如果捧着讲稿照念,扳着脸孔,从头念到底,这样的腔调如何不让人沉闷难受?⑤讲话是一门学问和艺术。知识是口才的基础,言语乃有声的思想。正如古人所说:“一言知其贤愚。”如果你想把话讲得精,就必须注意丰富知识,重视严格的说话训练。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围绕中心论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的?3.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来议论的?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对“一言知其贤愚”的理解。三、语言表述14.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___________②缘溪行(《桃花源记》)___________“绝”“缘”都是“乡”部首,表明这两个词语较早的意义与哪一事物有关?_________四、写作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对待学习,你是习惯于主动探究,还是被动应付?看到垃圾,你是习惯于随手捡拾,还是视若无睹?面对困难,你是习惯于设法解决,还是绕道而走……关于习惯,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解析】
D.修改有误,“打造”合适,“打磨”不合适,无需修改。故选D。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C项运用恰当。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A项叹为观止意为赞美,不能用来形容犯罪行为。B项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含贬义,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D项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3、A【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句子排序。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以按如下步骤: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首先通读几个句子,确定开头句是②,既然是“起点”就应该预示着“旧的阶段已经过去”,“新的阶段即将开始”,剩下①④句,根据关联词“而”就可以确定先后关系。故排序为:A.②⑤③①④。4、D【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赏析。诗的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故选D。5、B【解析】
B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一般设立在在京师。6、【会诗词】CB【咏经典】咏诗词弘扬传统【信中国】①让后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②在海内外弘扬传统文化。【解析】试题分析:(1)【会诗词】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题目中给出的四个词牌,课本中都出现过,作答时,可根据课文中学过的“词”格式来判断这两首词用的是什么词牌。第一首应是如梦令;第二首应是浣溪沙。(2)【咏经典】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变形式”可对“咏诗词”,“演绎经典”可对“弘扬传统”。答案不唯一。(3)【信中国】本题考查对材料探究。根据材料中的“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可得:对传统文化应持有“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态度。根据“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可得:要让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上得到弘扬。据此理解概括作答。7、(1)山岛竦峙(2)八百里分麾下炙(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麾,遣。8、(1)①《红星照耀中国》②《水浒传》。(2)示例:简爱在桑菲尔德生活期间,的确经历了许多困难,它们犹如一根根荆棘,不停地刺痛着简爱的心灵,但正是这些苦难磨练了简爱的意志,坚定了她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信念,并终于和相爱的人罗切斯特走在了一起。沧桑之后,他们俩最终拥有了灵魂结合的永恒幸福,两个人经受灵魂考验的爱情更显真实可贵。【解析】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简·爱》等有关的文学常识。(1)①“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的是《红星照耀中国》。②“描写了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过程”的是《水浒传》。(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具体是考查对《简·爱》有关要点内容的概括。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答。答此题既要结合了简·爱在桑菲尔德的经历,又能思辨地看待“幸福”和“不幸福”两者的转化关系。二、阅读9、(1)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2)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根据诗歌中的物象作答。作者写景时,抓住“嫩芽”“细草”“桃李”“荠菜花”等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农村早春景象的意象着力刻画,同时词人注意炼字,把早春景象写得生动传神。作答时,抓住诗歌中的具体的物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具体景象即可。(2)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运用衬托之法,把“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对比着写,反衬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留恋之情,表达出作者对充满活力的农村、农村春色的热烈赞美之情。据此理解作答。10、1.C2.D3.D4.(1)不观察、测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不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2)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孩子诀别,在朝廷待罪。【解析】1.C都是:回头看。A成功/发动。B远离/在远处。D向来/白色。2.A助词,的。B代词,他。C助词的。D与例句均指代奏章。3.D“下令左右把他逮了起来”有误,只是下令,并没有逮起来。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相度:观察和测量。咨询:访问,征求意见。穷:追究到底。致:事理。参考译文:甲文,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乙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考中乡试,被委任为南平县教谕,调任淳安知县。他穿布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官职名)胡宗宪曾经对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才买了两斤肉。”都御史(官职名)鄢懋卿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他们的招待都很简陋,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鄢懋卿非常愤恨。但是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因此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当时,明世宗在位时间长了,不上朝处理政务,深居在西苑,专心致志地斋戒修道。总督、巡抚等高官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朝廷大臣中没有敢说时政的人,海瑞独自上疏。嘉靖皇帝读了海瑞的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身边的臣子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该死,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皇帝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儿又读海瑞的奏章,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之感动叹息。11、1.A2.D3.A【解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选项。A项的内容与: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递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不相符。2.A项错误,文中第②段中“这些岁令时节”指的是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腊八节,除夕夜等。B项错误。“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中“相传”一词说明了“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说法的来源,没有得到证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项错误。“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中的“万万”表程度,强调了在元宵节吃汤圆的重要性。3.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分析。采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故选A。12、1.先生具有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与高尚的人生抱负(或以社稷利益为上的高风亮节,以百姓福为重的良知德行),先生是文化践行的领军者、知识传播的师表、理想追求的楷模,先生立德、立功、立言。2.(1)这句话运用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林则徐的诗句,证明了“具有先生精神的人是具有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与高尚的人生抱负的人”这一分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2)这句话运用举例论证,举钱学森放弃美国丰厚待遇,无怨无悔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事例,证明了“先生,是文化践行的领军者、知识传播的师表、理想追求的楷模”这一分论点,使论证过程更具体,更有说服力。3.可以插入第②段。因为章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使国家强盛,并最终为变法牺牲了生命,这正体现了他具有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与高尚的人生抱负。4.C【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二段中的“具有担当的家国情怀与高尚的人生抱负”,第三段中的“先生者是文化现行的领军,知识传播的师表,理想追求的楷模”“立德、立功、立言正是先生的标识”可提炼作答。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1)引用林则徐的诗句,是引用论证或道理论证。联系第二段“何谓先生精神?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具有担当的家国情怀与高尚的人生抱负”可知此处引用论证了“具有先生精神的人是具有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与高尚的人生抱负的人”这一分论点,并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2)列举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参加国家建设的真实事例,是举例论证。联系第三段首句“先生者是文化现行的领军,知识传播的师表,理想追求的楷模”可知此处举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先生,是文化践行的领军者、知识传播的师表、理想追求的楷模”这一分论点,并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3.本题考查补充论据。分析题目给出的材料可知,“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英勇就义,这一事例体现了他勇于担当,以国家民主富强为己任,有着高尚的人生抱负。与第二段中的分论点“具有先生精神的人是具有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与高尚的人生抱负的人”相契合,所以应放在第二段。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根据第四段中“与先生最接近的一种角色,也许就是老师了”可知,“老师就是具备‘先生之风’的一类人”语义表述过于绝对。故选C。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1、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人物+事件)证明了……(如有分论点,写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让人信服。2、道理论证: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增强文章说服力。3、引用论证: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4、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5、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13、1.讲话必须精。2.作者从四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精,首先就须主题突出,要旨鲜明;精,要求话语简洁,惜语如金;精,还须力求新颖、活泼生动;精,必须注意丰富知识,重视说话训练。3.现在不少人讲话太长,语言无味。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4.知识是口才的基础,言语乃有声的思想,从一个人的讲话中能够知道他知识的多少,能感觉到他是聪明还是愚笨。【解析】1.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此文中心论点在第一段提出来的“讲话必须精”。2.阅读此文可知,文章结构是总分的结构,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后分别从四个方面,即②精,首先就须主题突出,要旨鲜明;③精,要求话语筒洁,惜语如金;④精,还须力求新颖,活泼生动;⑤讲话是一门学问和艺术。知识是口才的基础,言语乃有声的思想。来具体论证的中心论点的。3.仔细阅读文章,针对什么问题,一般会出现在文中的开头,作者一般会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不难找到针对的是现在不少人“讲话太长,语言无味。”的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将“现在不少人讲话太长,语言无味。”与“所以,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中,讲话不可少,但是讲话必须精。”进行对比,属于对比论证。4.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一言知其贤愚”。口才是一个人的思想、智慧、知识、见识、性格、气质,文化等综合素质的反映。会与人交流和沟通,不大喊大叫而使人信服,显然十分重要,说话前要想想,是否有不妥之处,或有更好说法。三、语言表述14、(1)断,尽沿着,顺着(2)丝线、细丝【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安全警示教育课件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香料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日照市岚山区2025届数学五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第三中学2025届初三3月份月考试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松原市高中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考历史试题原创模拟卷(八)含解析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柔力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植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通辽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实验班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七下9《木兰诗》一轮复习检测小卷(附答案)
- 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泵检修工技能理论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26 跨学科实践“制作能升空的飞机模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项目化课程案例
- 数控刀片合金知识
- 2025届上海市(春秋考)高考英语考纲词汇对照表清单
-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大型设备吊装地基处理方案
- 2025年公开招聘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智能垃圾桶产品介绍
- 2025深圳劳动合同下载
- 建筑工地住房安全协议书(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