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冷和热
1.冷热与温度
1.冷和热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
2.用手测量温度是不准确的。要想知道准确的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
3.温度计主要由液泡、液柱构成。
4.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6.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须轻拿轻放。
7.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8.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
电子水温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读数方便。
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
干湿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红外线感应温度计:探测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
9.在“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怎样变化的”实验中,假如继续观测
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
答继续观察下去,会发现水温下降速度越来越慢,与室温相同,这个时候,温
度就会停止下降,保持不变。
10.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问题: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还是匀速下降,或是其他?
假设: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实验设计:
①安装好测温装置。
②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6次。
③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曲线。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2.热胀冷缩
1.下图这两支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温度计中的液泡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当我们把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温度计中
的液泡受热膨胀,液柱就会上升,放在冷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泡受冷收缩,液
柱就会下降。
2.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按正确的方法操作!
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①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④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4.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作热
胀冷缩。
5.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6.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
答夏天温度高,轮胎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容易爆胎。
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答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乒乓球内气体受热膨胀,可使瘪的乒乓球重新
鼓起来。
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答如果夏天架电线时拉得太紧,到了冬天电线遇冷收缩,就会绷断。
7.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有关?
①夏天轮胎气太满容易爆胎。②夏天架电线时不能拉得太紧。③轨道在一定的
地方要除留空隙③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4)人行道的地糖每块之间
还留有空缝。
8.研究液体、气体、固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实验: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设计:(1)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烧瓶。(2)往烧
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3)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4)再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放入热水中放入冷水中
工实验现象玻璃管内液面实验现象玻璃管内液
上升面下降
实验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实验:空气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设计:(1)用气球嘴套住烧瓶瓶口。(2)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
球的变化。(3)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放入热水中放入冷水中
实验现象气球鼓起来实验现象气球变瘪了
实验结论:气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实验:铜球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设计:(1)观察常温下铜球通过铁圈的情况。(2)用酒精灯给铜球加
热后,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3)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后,观察铜球
A加热铜球冷却铜球
4实验现象铜球不能通过实验现象铜球又能通
实验结论:固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3.水受热以后
1.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冰是固态,水是液态,水蒸气是
气态。
冰、水、水蒸气的相同之处:无色、无味、透明……
冰、水、水蒸气的不同之处: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是固体;水没有固定
形状,会流动,是液体;水蒸气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气体。
2.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3.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当温度达到0°C时,冰开始融化,并且在融化的过
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一直是0°Co
4.冰是水的固体形态,我们称之为固态,水是液体形态,我们称之为液态。从
固态冰变成液态水,需要的条件就是加热。
5.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C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
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6.满壶的水烧开后会产生哪些现象?为什么?
现象:水壶里的水变少了,产生了大量气泡;在壶盖和壶把手上有水珠形成。
原因:分别发生了沸腾和凝结。
7.①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
②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C?
冰融化时的温度是0°Co
③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8.①水沸腾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
②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C?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Co
③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是否继续上升?
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不再继续上升。
④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会有什么变化?
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下降了。
实验一: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实验材料:碎冰、温度计、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
实验步骤:
(1)取一些碎冰,测量其温度。
(2)用酒精灯加热碎冰,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3)继续加热冰水混合物,每隔1分钟测量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温达到10℃
时为止。
实验现象:加热后,冰逐渐融化成水,先出现冰水混合物,最后水温达到10℃
时全部变成水。
实验结论:冰受热后会逐渐变成水
实验二: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水位的变化情况
探究问题:水沸腾前后温度和水位有什么变化?
实验材料:铁架台、三脚架、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石棉网、火柴水、细线
实验设计:
(1)加热前,测量水的温度,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
(2)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每隔1分钟测量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4
分钟后,停止加热。
(3)待水面平静后,观察、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
实验结论:给水加热后,水沸腾前温度升高,沸腾后温度不变;水沸腾前体积
会增大,水沸腾后停止加热,体积会缩小。
4.水遇冷以后
1.露水一般什么时候出现?那时的气温在一天中是高还是低?
露水大多出现在温差较大的凌晨时分,这时候的气温在一天中比较低。
2.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
3.凝结的条件是遇冷。
4.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摄氏度。
5.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先是下降,然后不变,再下降。因为水的
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时开始结冰,结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一直保持在零摄氏度,
一直到水完全结冰后,温度就会又开始下降。
6.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C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7.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C,水会沸腾,而当温度降低到0°
C时,水会结冰。
8.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现象。
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
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瓶子外壁
时,凝结成水珠,这是一种凝结现象。
屋檐下挂满冰凌。
屋檐下挂满冰凌,是因为融化的雪水在往下流的过程中遇冷凝固成冰凌。
①水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②瓶子里的水结冰后,瓶子鼓胀。③冬天水
管易爆裂。
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因为冬天室外温度比较低,当达到零摄氏度时,
水会结冰,体积膨胀,缸就会被撑破。瓶里的水结冰后、冬天水管容易爆裂,
也是这样的道理。
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
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
镜片时,会凝结成水珠。
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当外界温度发生
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9.实验
实验一:研究水蒸气遇冷实验:
实验方法:
①用铝箔纸包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口,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
②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
③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
实验现象:实验中,在玻璃棒上出现了流下来的水滴。
实验研讨:从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呢?
水蒸气遇到了温度较低的玻璃棒的时候,就从气态变成了液态,就在玻璃棒上
凝结成了水滴。
实验结论:水加热后会形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
实验二:研究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
探究问题: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和体积是如何变化的?
实验步骤:
(1)在试管中加少量水,插入温度计,再记下水面的位置。
(2)把试管连同温度计放到加了盐的碎冰中(加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每
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温度降到一2℃时为止。
(3)观察试管中冰面的位置与原来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下降,体积变大
实验结论: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零摄氏度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
积会增大。
1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C?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G
11.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一直维持在零度,直到全部结成冰之
后才会继续随着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温度。
12.冰、水、水蒸气是如何相互变化的?在括号里填写变化条件。
水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
5.地球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汉代以前,中国人认为天像一个
倒扣在地上的锅,地像方形的盘是平的。
2.人们通过哪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答:海边看到帆船回港,人们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说明海面不是平的,
地球是球体。
3.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推测地球是
球形的。
4.历史上第一位进行环球航行的是航海家麦哲伦。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后始终
朝着一个方向一一西边航行,最终又回到了起点。证明地球是球体。
5.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从太空看到了地球一一一颗
蓝色的星球。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
称为行星。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物,特
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6.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自转。
7.这是一幅地球的图片,是从太空拍摄的。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什么?蓝色
部分可能是什么?咖啡色和绿色部分又可能是什么?请大家比较一下蓝色、咖
啡色、绿色部分的面积哪个更大?
答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或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荒漠;
绿色部分是森林或草原。其中,蓝色部分面积最大,因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绝大
部分。
8.实验
实验一: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的实验:
实验方法:
第1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平直状态,在桅杆顶部、桅杆中部和
船身分别做上记号。负责操作的学生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移动模型小船,负责
观察的学生记录三个记号出现的先后顺序。
第2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弯曲状态,重复第一步。
实验现象:模型小船在平面上航行,无论是进港还是离港,都是同时看见帆船
的全身,而模型小船在曲面上航行时,离港时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返
港时,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
实验结论:由此可以证明,地球不是平面的,而是球形的。
实验二:在地球仪标注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实验材料:地球仪,小旗,棉线,笔
实验步骤:
①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
②用彩笔在地球仪上标注出麦哲伦航行路线的主要停靠点。
③在主要停靠点上插一小旗,并用棉线将小旗按航行路线连起来。
我的发现:人类认识地球是一个球体是非常艰难的,麦哲伦沿着一个方向航行,
最终又能回到原来的出发地,足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6.月球
1.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
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
喷发而形成的,直到大约50年前,科学家又得出了新的结论:这些环形山大部分
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而形成的。
2.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
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它还是至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月球
上没有空气,没有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
太阳光。
3.如果到月球旅行,你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答:准备充足的氧气、水、食物、既能防寒又能耐热的衣服等。
4.认识月相示意图
5.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一一娥眉月一一上弦月一一盈凸一一满月一一亏凸
——下弦月一一残月一一新月,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两次满月大约间隔一个
月。
6.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月亮升起的位置,月初时在西方,然后升起的位置逐渐东移,当到月中的时候。
升起的位置在东方,之后升起的位置又从东逐步西移,到达月末的时候,升起
的位置在西方。
7.实验: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实验器材:托盘、细沙、石子、泡沫球、手电筒等等。
实验原理:
细沙模拟的是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石子模拟的是大小不同的陨星。陨星落在月
球上会形成凹坑,这就是环形山。石子从不同高度落下,表示陨星撞击月面的速
度不同。较大的陨星撞击形成较大的环形山,较小的陨星撞击形成较小的环形
山。
实验方法:
①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②从不同的高度和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
③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
实验结论:月球上的环形山主要由陨石撞击形成。
7.太阳
1.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5500°C,内部温度可
达1500万。Co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
星球称为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2.太阳离地球约有1.5亿千米,光每秒的传播距离约为30万千米,太阳光照射
到地球上需要8分多钟,也就是说,此刻照在我们身上的太阳光,是太阳8分
20秒之前发出来的。
3.1.5亿千米究竟有多远?
假如乘坐速度为1000千米/每小时的飞机,要连续飞行17年;
假如乘坐速度为4万千米/每小时的火箭,要连续飞行5个多月。
4.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
表示太阳的高度。
5.测量太阳高度角的方法
①一名同学背对太阳站定。
②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
③测出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角度。
6.上午9:00和下午3:00的太阳高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相同,只是方向不同。
7.测量并画出不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
15:00
8.日辱
1.太阳的位置变化对物体影子有什么影响?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物体影子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
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2.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
3.日辱是古人的计时工具。在西方叫太阳钟,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
出来的
4.日辱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阳光”下,唇针影子投于唇盘,影子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而移动,古人
根据唇针的影子落在辱盘上的刻度确定当时的时间一一X时X刻。
5.日唇
醇针
客面
赤道曰S-
6.记录一天中阳光下小棒影子的长短。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影子较长,然后逐渐变短,正午
最短,然后逐渐变长,直至日落影子消失。
7.研究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
实验方法:
①用手电筒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观察它的影子。
②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③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
画出手电筒从不同方向和角度照射时小棒的影子。
实验结论:改变照射的方向,铅笔的影子的方向也会随之变化。
改变照射的高度,手电筒越高,影子越短;手电筒越低,影子越长。
8.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呢?
当手电筒垂直于铅笔照射的时候,桌子上就不会出现铅笔的影子。
9.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影子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光源、不透明物体和承接影子的屏。
10.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
实验方法:
①把小棒插在橡皮上,固定在记录纸的观察点上。选择空旷处放置,不要移动。
②利用指南针确定方位,并在记录纸上标出来。
③每隔1小时,在记录纸上标出小棒的影子,并记下时间。
实验结论:。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太阳在东,影子在在西,太阳高
度高,影子短,太阳高度低,影子长
11.最长的影子会出现在什么时候?最短的影子会出现在什么时候?
答:一般来讲,最长的影子会出现在太阳升起和太阳落下的那一刻,最短的影
子出现在太阳与小棒垂直的时候。
12.小棒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呢?
答: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小棒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太阳高度高,影子短,
太阳高度低,影子长,影子的方向太阳的方向相反,太阳在东,影子在在西,
太阳在南。影子在北.
模拟环形山的形成观察大阳底下影子的变化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证明地球是球体测量太阳高度角
第三单元昆虫
9.庞大的“家族”
1.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群体,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
万种动物,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约有100余万种,占动物总数的80%o
2.昆虫的共同特点: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大多数昆虫都有一对或者两对翅膀。
3.在庞大的昆虫大家族中,甲虫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昆虫。
4.甲虫作为昆虫家族中种类最多的成员,和其他昆虫一样具有昆虫的共同特征,
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独有的特征一一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变成硬的鞘翅覆盖
在能飞的后翅上。
5.常见的昆虫主要有: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步行虫、
蜂螂、蟋蛀、地老虎、蝉的幼虫、负子蜻、田鳖、龟蜻、划蜻、石蛾、蜉蟾、
跳蚤、虱子等。
6.用身边的材料做一种昆虫模型。
①准备一些枯树枝和开心果果壳。
②用热熔胶把头、胸、腹三部分连接起来,把果壳粘在背部,把细枝粘在头部。
③在胸部的两侧粘上三对足。
7.描述一种你熟悉的昆虫,并画一画。
蚂蚁,从外观上看是一种很小,
很不起眼的小动物,身体分为头、胸、
腹三部分,有六只脚,全身呈黑色或
棕色,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角,爬
起来敏捷自如。
10.养昆虫
L昆虫的一生在形态、生活习性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
2.蚕的一生
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蚁蚕、幼虫、结茧(蛹)、蛾(成虫)、雌雄交配几个阶段。
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叫作完全变态,蚕
是完全变态昆虫,以卵繁殖。
蚕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湿度、食物等都有关系。
3.蚕卵和蚁蚕
春天天气变暖以后,蚕卵开始变化,蚁蚕孵出。
蚕卵是淡灰色的椭圆形,刚出生的小蚕,全身乌黑,形似蚂蚁,因此叫蚁蚕。
蚕宝宝吃桑叶。蚕的一生中要蜕4次皮,
4.吐丝结茧
蚕宝宝蜕了4次皮,身长有6厘米了。排完最后一次粪便后,它不吃桑叶了,身体
变得洁白,还有些透明,之后开始吐丝。
蚕吐丝结出的茧子,我们称之为蛹。
5.破茧而出
蚕破茧而出变成蚕蛾,这是蚕的成虫。寻找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
可以产下受精卵,留下后代不久便会死去。
6.很多科学家都有记日记的习惯,
7.我们可以用文字、数据、图画、拍照片、录视频等方式来给蚕宝宝记观察日
记。
8.怎样测量蚕宝宝身体的长度。
第一步,将蚕宝宝放在方格纸上,在头部、尾部的位置画记号。
第二步,连接两个记号,这条线的长度就是蚕宝宝的身体长度。
9.蚕蛾的身体有哪些特点?
答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有
一对翅膀。
11.探究昆虫的奥秘
L评价谁的实验设计更合理。
问题:葛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
(1)准备一个饲养盒,里面放10条蚕宝宝;
轩轩的
(2)前10天给蚕宝宝喂桑叶;
实验设计
(3)后10天给蚕宝宝喂黄笋叶。
(1)准备两个饲养盒,里面各放1条蚕宝宝;
晨晨的(2)给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桑叶,给另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
实验设计葛笋叶;
(3)两个饲养盒放在相同的地方。
(1)准备两个饲养盒,里面各放10条蚕宝宝;
阳阳的
(2)给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桑叶,给另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
实验设计
葛笋叶;
(3)两个饲养盒放在相同的地方。
在这三名同学的实验设计中,阳阳的实验设计更合理.
原因:这份实验设计考虑到了实验的公平性,除了对比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
素保持一致。第一,两个饲养盒;第二,放在相同的地方。另外,一条蚕宝宝
的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而10条蚕宝宝的实验结果则更具有说服力。
2.蚕对光线比较敏感,在有光的情况下生长发育较慢,养蚕时光线以昏暗为主,
避免明亮光线。
3.选择一个你想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设计和你的发现。
研究的问题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
1.找一个长方形的扁纸盒,在盒盖的窄边开一条1厘米宽
的缝。
实验设计
2将.五六条蚕宝宝放入盒内,盖上盒盖。
3半.小时后,打开盒盖,观察蚕宝宝在什么位置。
我的发现蚕宝宝喜欢生活在黑暗的地方,不喜欢明亮的地方。
用纸包一些花椒放在盛米的容器内,大米是不是就不容易
研究的问题
生虫?
在两个袋子中分别放入同样多的大米,用纸包一些花椒放
实验设计在一个袋子中,另外一个袋子什么也不放,扎紧口袋口。
过一个星期,观察两个袋子中的大米有没有生虫子。
放有花椒的大米比另一个袋子中的虫子少得多,说明花椒
我的发现
可以防止大米生虫子。
第四单元繁殖
12.用种子繁殖
1.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2.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新生命,只要落在适合的环境里,它就能
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3.一粒完整的种子,它的内部分为子叶、胚芽和胚根三个部分。
4.种子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种皮:保护种子。
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
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叶。
子叶: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
5.实验:探究种子的萌发情况。
问题一:把蚕豆种子按不同的方向摆,根都会向下长吗?
假设:根都会向下长。
实验设计:
①选几颗蚕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②向瓶内倒水,使水位达到1厘米。将纱布弄湿后贴在瓶壁。
③将种子摆放在纱布和瓶壁之间,有正放的,有倒放的,有横放的。把瓶子放在温
暖的地方。
④几天以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实验结论:种子在萌发时,根向工生长,芽向上生长。
思考:瓶中小苗的生长有什么共同之处?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瓶子中的蚕豆不管是横着放,还是竖着放,他们的根都是
向下生长,芽都是向上生长。
问题二:葵花子埋在多深的土里可以出苗?
假设:葵花子埋在10厘米深的土里更容易出苗。
实验设计:
①选择10多粒差不多大小的葵花子,放在水中浸泡半天。
②2粒葵花子为一组,尖头朝下分别插入不同深度的湿润松软的土里。
③把坑填平,做好深度标记。
@10天后,观察哪些深度的种子发芽了,哪些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一般来讲,葵花子出苗土深是由葵花子的长度、土壤硬度等因素决
定的,通常情况下,土深超过4厘米,葵花子就很难出苗。
6.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传播种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凤仙花是借助果皮的弹力传播种子的;
蒲公英是借助风传播种子的;
椰子是借助水传播种子的;
野樱桃是借助动物传播种子的,因为野樱桃的种子果皮肥厚多汁,小鸟比较喜
爱吃,小鸟吃进野樱桃的果实,会排出种子。
鬼针草是借助动物传播种子的,因为鬼针草种子的外面长着尖刺,可以挂在动
物的身上,利用这一点,鬼针草才得以传播种子。
7.归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弹射传播。一般在豆类、油菜植物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弹射传
播。
动物传播。像山楂、樱桃、苹果、葡萄等植物,
水流传播。例如生长在水中的荷花、椰子等植物
风力传播。例如蒲公英、昭和草;如青枫,大头茶,桃花心木。
8.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有4种分别是弹射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
利用动物传播。
9.悬铃木和苍耳种子的特点及其传播方式
悬铃木依靠风力传播种子。
苍耳依靠动物传播种子。
13.用根、茎、叶繁殖
1.植物除了依靠种子繁殖后代之外,还可以依靠营养器官来繁殖后代。
2.植物的营养器官主要包括根、茎、叶。
3.利用根、茎、叶来繁殖的植物
红薯和蓟是用根繁殖后代,生姜和水仙是用茎繁殖后代,植物幼芽、长寿花是
用叶繁殖后代。
4.还有哪些常见的植物也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
用根繁殖的植物:蔷薇、茶花、杜鹃、胡萝卜、郁金香……
用茎繁殖的植物:紫藤、桂花、夜来香、杜鹃、山茶花、吊兰、草莓、羊界、
山药……
用叶繁殖的植物:燕子掌、石莲花、长生草、宝石花、神刀、玉扇、万象……
5.利用红薯的根繁殖后代的方法:把红薯浸在水中,当长出小牙之后,用小刀
切下带芽的小块,埋入土中。
6.利用菊花的茎繁殖后代的方法:从一棵健康的菊花主茎上剪下一根枝条,插
入一盆松软的土中,精心照料,就可以长出一盆新的菊花了。
7.利用宝石花的叶子繁殖后代的方法:从宝石花植株上摘下一片叶子,摆放在
花盆的土上,浇上水,过几天宝石花的叶子上就会长出小根,一颗新的宝石花
就长出来了。
14.动物的繁殖
1.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
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
2.鸡蛋黄上有明显小白点的鸡蛋才能够孵出小鸡。鸡蛋黄上有小白点,说明这
枚鸡蛋已经受精,是受精鸡蛋,因此,它可以孵出小鸡,而没有小白点表示这
枚鸡蛋不是受精鸡蛋,是孵不出小鸡的。
3.像鱼和鸟那样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常见的卵生动物有鳄鱼、青蛙、
小鸟、鞋鱼、鸭、鹅、企鹅、蛇等。
4.像人、马、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常见的胎
生动物有小猫、狗、兔子、老虎、狮子、熊猫、刺猬等。
5.有些动物产卵以后,卵会在适合的环境里自然孵化,而有些动物产卵以后,
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保护卵、孵化卵。
举例:在严寒的南极,繁殖后代的帝企鹅爸爸把蛋放到脚背上,用厚实的羽毛盖
住,不吃不喝,一直站立着,用自己的体温孵化蛋。
6.动物的哺育行为包括保护、喂养、教导等方面。
7.很多动物的父母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哺育任务,还要教会小动物生存的本领。
举例:
春天来了,小鸟们张大嘴巴,等着觅食归来的妈妈喂养。
小北极熊跟随妈妈,要用约两年的时间学习如何在北极严酷的环境中生存。
小沙丘鹤跟妈妈学习捕食的本领。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
15.生物与非生物
1.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变化,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
做出反应,几乎都需要水、空气、温度、阳光……
2.植物的共同特点:能够长大,会繁殖,不能运动,需要水、阳光、空气等等。
动物的共同特点:能够长大,会繁殖,能运动,需要食物、空气、温度、阳光
等等。
生物的共同特点:
①几乎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②需要营养;③会生长变化;④
会繁殖;⑤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3.判断石笋、青苔是不是生物
答石笋不是生物。石笋会“长高”,但不是靠自身吸收营养长高;会长出小石
笋,但不是大石笋生出来的,也不是种子长成的;对环境变化作出的“反应”
不需要阳光。青苔是生物。青苔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会生
长、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这三种物体都是生物。
地衣,松萝水绵,都是生物,它们需要阳光、空气、水、营养才能生长,会繁殖
4.用红笔写出生物的名称,用蓝笔写出非生物的名称,并用黑笔将有关系的生
物与非生物连线。
生物有松树、山羊、青草、鱼、乌龟、老鹰等等。
非生物有岩石、高山、白云、阳光、空气、雪、溪流、土壤等等。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与松树有关系的有岩石、高山、白云、阳光、空气、雪、溪流、土壤。
与山羊有关系的有白云、阳光、空气、溪流、土壤。
与青草有关系的有阳光、空气、溪流、土壤、白云。
与鱼有关系的有阳光、空气、溪流。
与乌龟有关系的有岩石、阳光、空气、溪流、土壤。
与老鹰有关系的有高山、白云、阳光、空气、溪流。
16.动物的庇护所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非生物。大自然为动植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阳光、
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还为动物提供安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和人类一样,
动物也有自己的庇护所。
2.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的家。
松鼠在树木主干的松软处挖一个洞,燕子在农家屋檐下营巢。
黄鳍常在稻田、小溪、池塘等处的淤泥里自己打洞或在天然的泥洞、石洞中穴
居和冬眠。
蜜蜂会用蜂蜡筑造成六角形的巢房,
3.蚂蚁和蚯蚓同样是在土里生活,燕子和麻雀都生活在自己的巢里,但是蚂蚁
生活的土和蚯蚓生活的土不一样,燕子的巢和麻雀的巢也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呢?
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虽然蚂蚁和蚯蚓同样生活在土
里,燕子和麻雀同样生活在自己的窝里,但是它们的生活习性是不一样的,所
以对家的要求也不一样。
4.动物们为什么会把家建在这些地方?他们会一直住在家里吗?
动物们之所以把家建在这些地方,是因为这些地方有适合动物们生存的环境条
件,比如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还有充足的食物,有利于躲避天敌
等等。动物们不会一直住在家里,他们总是忙忙碌碌,会出去寻找食物,寻找
配偶,寻找安家的材料,季节变化时有些动物还会迁徙到别的地方。
5.鸟儿的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鸟儿的家一般安在屋檐下、庭院树木的枝头上、大树的树杈间等隐蔽的地方,
这些地方比较安全。鸟儿的家一般用枝条、草茎以及毛、羽等材料搭建。鸟儿
的家都比较舒适,适合鸟儿自己的需要以及鸟儿生活的特点。
6.我设计的鸟儿的家
制作材料:枝条、树叶、枯草、棉绳等。
我的设计;
(1)选用干硬带枝杈的枝条。
(2)带枝杈的较细的一端必须叉在作为基础的较低的一个枝杈上,较粗、较重
的一端斜放在比较高的另一个枝杈上,利用较粗较重一端的重力和枝杈的阻力
保持稳定。
(3)在里面垫枯草。
17.环境变化以后
1.非生物包括阳光、水、温度、土壤、白云等等。
2.大自然中的非生物因素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如温度、降水量等。为应对某些变
化,生物有自己适应环境的方式。
3.生物应对季节更替用哪些方式来适应
蚕卵、蚊子的幼虫以卵或幼虫过冬,松鼠、老鼠储存食物过冬雷鸟变换羽毛颜色、
北极狐增加毛量、增厚脂肪过冬,青蛙、蛇冬眠过冬,大雁迁徙到南方过冬,杨
树、柳树落叶过冬,猴面包树树干储存水分度过旱季
4.灾害性事件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
灾害性事
对动植物的影响
件
旱灾使得生物缺水、脱水、生病甚至死亡。
使得气温极低,冻伤或冻死动植物,动物刨开雪层找食物时容
雪灾
易受伤或找不到食物而饿死。
使得土壤水分、养分流失,植物的种子被风吹走、幼苗连根拔
土壤沙化起、禾苗被吹干,草场退化,动物缺少水分和食物被迫迁徙甚至
死亡。
烧毁林木,益兽益鸟减少,甚至造成人畜伤亡,还会破坏土壤,
森林火灾
更加不利于生物生活。
造成土壤盐碱化,土地荒芜,植物无法生长,还会加剧水污染,
海水倒灌
影响人类生活。
影响周围环境,导致气温下降,火山灰影响生物呼吸,产生的酸
火山喷发
雨造成危害,导致生物死亡甚至灭绝。
5.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缓慢的、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也有急速的天气
变化,还有海啸、火山喷发、陨石撞击这些灾害性事件。当生物无法适应这些变
化时,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人们普遍认为,恐龙、猛狷象的灭绝就是由于环境
的突然变化造成的。
6.哪些人类的因素影响了环境的变化?对生物的生存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人类的因素对生物的生存产生的影响
砍伐森林会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物的栖息地。
使得土地资源短缺,土壤结构被破坏,生物的栖息地缩小,致
城市扩张
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使大气受到污染,产生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威胁动
排放废气
植物生存,损害人体健康。
造成海洋污染,导致鱼群死亡、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丧失。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安全警示教育课件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香料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日照市岚山区2025届数学五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第三中学2025届初三3月份月考试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松原市高中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考历史试题原创模拟卷(八)含解析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柔力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植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通辽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实验班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七下9《木兰诗》一轮复习检测小卷(附答案)
- 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泵检修工技能理论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26 跨学科实践“制作能升空的飞机模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项目化课程案例
- 数控刀片合金知识
- 2025届上海市(春秋考)高考英语考纲词汇对照表清单
-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大型设备吊装地基处理方案
- 2025年公开招聘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智能垃圾桶产品介绍
- 2025深圳劳动合同下载
- 建筑工地住房安全协议书(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