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永平县第二中学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云南省永平县第二中学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云南省永平县第二中学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云南省永平县第二中学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云南省永平县第二中学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永平县第二中学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建立后,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类似的青铜铭文不仅在黄河中下游有大量出土,在南方的楚或吴、越之地也多有发现。这说明当时A.礼乐制得到普遍接受 B.周天子直接控制各地C.出现了深人的技术交流 D.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认同2.电影《我的1919》为参加巴黎和会的主人公顾维钧设计了这样一段台词:“长久以来,中国人民期待着,期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在这块土地上,诞生过举世闻名的孔子和孟子,他们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果和会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台词中论述的问题是指A.德国领土的肢解分割问题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外殖民地分割问题C.中国辽东半岛主权归属问题D.中国山东主权归属问题3.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各大洋行中任职买办的广东人远超半数。之后,经营丝业的外国商行雇佣了更多浙江人代替广东人;几乎所有外商银行的中国买办都来自江苏。这种变化反映了A.江浙已取代广东的经济地位 B.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动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平衡 D.江浙的文化底蕴超过广东4.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认为:“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5.郁达夫,浙江富阳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和诗人,抗战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月18日在武汉写下“年年风雨黄花节,热血齐倾烈土坟。今日不弹闲涕泪,挥戈先草册倭文”一诗。结合所学,指岀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以激昂的心情缅怀了黄花岗起义死难的烈土B.可能与日本军队侵占郁达夫的故乡富阳有关C.凝聚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必胜的信念D.表达出了他要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的决心6.“实行公有化的生产资料是:全部役畜、农具(犁、播种机、耙、打谷机、割草机)种子、饲养公有牲畜所必需的饲料……不实行公有化而留归集体农户自用的生产资料是:住宅、农户自有的家畜、家禽和饲养此项禽畜所必需的建筑物。”符合以上材料说法的是A.列宁时代实行固定粮食税制 B.罗斯福“新政”中调整农业C.斯大林时代建立的集体农庄 D.战后西方国家加强经济干预7.古代雅典社会口传特征贯穿于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中,政治生活很大程度上也依赖口头辩论。从决议在议事会提出,经过公民大会上的辩论,到最后形成决议,几乎都是口头进行。这一现象A.弱化了雅典的政治理性 B.推动了智者运动的兴起C.使雅典缺乏法律的保障 D.源于雅典公民素养欠缺8.商周时期的文献记载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礼记·王制》、《礼器》)”的庙祧(tiāo)制度。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A.保证宗族的蕃衍 B.巩固宗法等级观念C.完善祭祀仪式 D.消除贵族之间争斗9.正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时,一位思想家提出,国家的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人民应该对他无条件的服从,因为他是契约的产物,如果反对他,就是反对自己。这位思想家应该是A.霍布斯 B.洛克 C.伏尔泰 D.卢梭10.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如图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部分代表官印。这表明战国时期战国·魏·文桘西疆司寇(印)战国·齐·大车之鈢(玺)A.封建体制开始崩溃 B.集权体制初现雏形C.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玺印具有统一风格11.据史料记载,周人把天奉为有意志的人格化的至上神,“周天子”是受了“天命”取代商来统治天下的。与此同时,周人又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摩常",“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既而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这表明周人注重A.重天敬神 B.君权神授 C.敬德保民 D.民贵君轻12.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天演论》。”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这个说谎的人是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不可不讲正气、气节;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栽物”。《尚书》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侍统。——摘编自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材料二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奋起抗英;中法战争中冯子材以七十高龄和法军拼杀;甲午战争时,邓世昌血染黄海。为改变中国现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把轮船、火车、手表、望远镜等西洋技术看成“正正堂堂之技”。郑观应主张“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康有为发表的《物质救国论》,界定了“物质学”即科学的概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陈独秀、李大钊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开展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以救治国人心理上、思想上的疾病……——摘编自缪克成主编《民族精神》等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初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现代民族精神。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第五次反“国剿”失利后,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形成新的精神风貌与精神品格。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人民民主力量发展壮大。解放战争后期,在三大决战胜利之时,毛泽东向全党发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团结统一、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伟大号召,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方向。——摘编自俞祖华《中华民族精神新论》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作用。(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中国现代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因素。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特别是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包租制租佃关系取得了支配地位。包租制租佃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地租数额固定,主佃双方“恪守丰歉两无加减”的约定,佃户相对较为自由,佃户甚至逐渐获得了永久耕佃即永佃的权利。他们还要求获得拥有转让所佃耕土地的的权利,形成了事实上的“一田二主”甚至“一田多主”现象。——卞利《明清土地租佃关系与租佃契约研究》材料二2011年中国正式启动土地确权全国试点。土地确权是指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项权利的确定。确权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充分考虑历史背景等原则。土地确权可以有效化解土地纠纷,提高农民获得的征地补偿数额,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提高农村生产力,进而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到2018年底,除少数边疆民族地区以外,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确权工作。——梁鑫《土地确权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租佃制的新发展并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确权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农村振兴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材料反映了西周王室的礼器和文字随着分封制传到了黄河中下游和南方地区,故D正确;ABC不合史实,排除。【点睛】考查层次——理解;难度:中;考查目的:理解分封制,2、D【解析】

试题分析:电影《我的1919》为主人公顾维钧参加国巴黎和会。材料中“在这块土地上,诞生过举世闻名的孔子和孟子,他们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果和会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是反对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故D正确。故选C。A不符合材料的信息,排除;B和材料的信息无关,排除;C中的表述不当,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3、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中江浙商人买办在近代对外通商中占主要地位,反映了鸦片战后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广东的传统对外通商地位下降,推动了江浙地区经济地位的上升,B项正确;“取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项;题干并未强调文化底蕴问题,排除D项。故选B。4、C【解析】

材料“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体现的是礼法并治的思想,属于荀子的主张,C正确;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A排除;孟子主张民贵君轻,B排除;韩非子主张严刑酷法和变革,D排除。故选C。5、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C符合题意;“年年风雨黄花节”体现了缅怀黄花岗起义死难烈士的激昂心情,故A不符合题意;1937年10月日军占领富阳,身负国仇家恨的郁达夫前往武汉,故B不符合题意。“今日不弹闲涕泪,挥戈先草册倭文”体现了郁达夫要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的决心,故D不符合题意;6、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中将农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收归集体经营的举措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内容特征,故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中农业实行固定粮食税,并未没收农民的生产资料,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中农业改革措施主要是调节农业生产及整理农村信贷和债务,排除B项;战后西方国家加强经济干预在农业方面主要是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排除D项。故选C。7、B【解析】

口传以及口头辩论在雅典的社会生活中意义重大,这种对辩论术重视的现象促进了专门教授类似知识群体的兴起,即智者运动兴起,B正确;重视辩论并不会削弱雅典的政治理性,反而更加追求逻辑、理性,排除A;题干与雅典法律无关,排除C;雅典城邦政治下,公民素养较高,排除D。8、B【解析】

材料“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表明天子和诸侯的庙祧数量是不同的,反映的是二者政治地位的不同,因此可以看出这是为了巩固等级制度。B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庙祧制度是为了保证宗族的繁衍,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庙祧数量差别,与祭祀无关,C错误;消除争斗的说法过于夸大庙祧制度的作用,D错误。故选B。9、A【解析】

根据材料“国家的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人民应该对他无条件的服从”结合所学可知,霍布斯指出社会是一群人服从于一个人的威权之下,而每个人个人将刚刚好的自然权力交付给这威权,让它来维持内部的和平、并抵抗外来的敌人,符合霍布斯主张,A项正确;洛克主张两权分立,材料内容体现了霍布斯主张,B项错误;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君主立宪制,C项错误;卢梭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提倡民主共和制,D项错误。10、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战国玺印作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的凭证,有利于适应战国时期打破传统世袭特点的官吏选拔制度及提高政令执行效率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反映战国时期集权体制的萌芽,故B项符合题意;封建体制即分封制,开始崩溃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题干不能直接反映诸侯争霸的形势,排除C项;题干中部分代表官印不能说明战国时期玺印的统一风格,排除D项。故选B。11、C【解析】

材料信息“‘周天子’是受了‘天命’取代商来统治天下的”、“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体现了周人吸取商亡教训,注重敬德保民,故C正确;重天敬神不是材料表达的核心,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是强调君权神授,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民贵君轻的信息,故D错误。12、C【解析】

东交民巷在《辛丑条约》中被划分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故王五说谎,C正确。【详解】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基本内涵:自强不息的精神;崇尚道德的精神;民为邦本的精神;以和为贵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作用:有利于激发国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动救亡图存运动的新发展;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与发展。(3)主要因素:中国近代以来民主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复兴为初心;中国共产党秉承践行历代爱国主义精神;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精神,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栽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奋起抗英”“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陈独秀、李大钊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开展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在当时对民族工业、实业救国思潮等方面的影响来回答。(3)促成中国现代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因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初心”“形成新的精神风貌与精神品格”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近代民主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等方面来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